中医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基本特点 PPT
中医学教学课件
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
• 中西医汇通:在抗争“废止中医”的同时,学
习西医,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
• 指导思想:“东西文化,应相互容纳,科学得 哲学以深造,哲学赖科学以证实,将来道器 合一,为物不二,冶古今中外于一炉”。
第21页,共66页。
6.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低谷中孕育着新的飞越
• 中医学来源于感性认识,服务于理性实 践。
第3页,共66页。
第一章 中医学总论
• 中医学是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 法思想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的积累, 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传统 医学。
中医学的特征:
以综合的方法为主
从宏观的角度
动态地研究人体各种内在联系
祥于机能 略于结构
现代医学的特征:
• 战国晚期,先哲们还根据五行的特点,将自然界 的许多事物或现象,最终归纳为五大类。并认为 五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次序和联系,遂建构起一整 体关联的世界图景。这一学说渗透进入中医学, 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一大方法。
• 了解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异同
•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36页,共66页。
中医学总论复习思考题
• 中医学和西医学有何不同? •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37页,共66页。
第二章
第38页,共66页。
第39页,共66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它 萌生于商周,成熟于战国与秦汉之际。 是用来解释宇宙和自然的理性知识,包 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方法论的内容。
• 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三个特点:
• (1)学科分支日趋成熟:如脉学、病因病机学、 针灸学、妇科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 著。
中医基础知识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返回知识点
26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
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 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精选朱pp震t课件亨最新(丹溪)—养阴派
4
概述 一、发展简史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 “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
2.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脏腑证治”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金元四大家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阴 相内下寒晦有 抑 对收降凉暗形 制 静的的的的的 的 止 的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4.阴阳的可分性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四)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阴 阳阳 的的 对互 立根 制互 约用
阴阴 阴 阳阳 阳 的的 的 消相 交 长互 感 平转 互 衡化 藏
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辛、甘属阳; 酸、苦、咸属阴
滋味不同,药效不同。
精选ppt课件最新
22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发展简史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中医学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学体系,正向全世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中医学的起源到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全面而详细的探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
一、古代中医学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医学就已经开始形成。
当时,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一些能够缓解人们疾病的方法,这就是中医学的雏形。
《黄帝内经》便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介绍了舒筋活络、排毒养颜、食疗等多种疗法。
二、中医学的发展1. 理论初步形成阶段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出现了统一的政治环境。
这个时期的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黄帝内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代表,医学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个时期中医学有了很多初步成果和理论知识。
2. 医教形成阶段隋唐时期,医学专业被学成人员所掌握,医籍制度逐渐形成,完善了中医学的教育体系。
此时中医的主要医学家有李白、张仲景等,中国医学的著名书籍《伤寒杂病论》也在此时期首次问世。
3. 多学科发展阶段元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的一个全面发展时期,除了深化医学的理论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气功学等多个医学学科。
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成果较为丰硕,许多经典著作问世,如《本草纲目》、《针灸大成》等。
4. 现代医学体系形成阶段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学也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此时中国成立了中医院,并且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学教育体系,还创立了新的中医范畴,如中医康复、中医针灸等。
三、中医学的现状目前,中医学已成为世界流行的医学体系之一。
许多国家也开始重视中医学,并在其国家医学体系中逐渐引入或发展中医学这一学科。
随着对中医学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加深,中医学的应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而是涉及到了减肥、保健,甚至是家居建筑、餐饮制度等各个领域。
总之,中医学是一个深厚的医学体系,从原始时代到现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中医学基础讲课ppt课件
思考题:
1:本病症前后阶段各属什么证? 2:试用阴阳转化的理论分析证
的变化机制。
参考答案:
1:本病症前阶段属阳证、(实)热证,后阶段属阴证、 (虚)寒证。
2:该患者因外感风热之邪而发病,风热侵于口鼻,故 鼻塞、咽喉肿痛。风热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嗽、咯 痰,痰色黄稠。风热之邪客于肌表,故微恶寒、发热, 热邪入里,邪热炽盛,则高热、汗出。在这一阶段, 因感受阳热之邪,阳热偏盛,从而表现出实热证。持 续阳热亢盛,热盛耗伤阴津,损伤阳气,导致热及生 寒,阴阳转化,出现了阳气欲脱的表现。阳气衰,不 能温养肢体,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阳衰,宗气 泄,呼吸短促、神志模糊。阳气衰,不能固摄,则大 汗淋漓,气随汗泄,病情危笃。
一: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
阴。 上—下;内—外;南—北;冬—夏;
太阳—月亮;男—女; 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1、定义:自然界相互关联的 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2、规定性:以“水火”为征 兆。
3、相对性:阴阳之中还可分 阴阳。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
五:肾—作强之官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
二阴。 5、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六腑与奇恒之腑
教学目标: 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了解奇恒之腑的概念。 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
胆(中正之官):主决断;帮助消化。
胃(仓廪之官):主受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熟;主降浊。 小肠(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 清浊。
作业
1、请用阴阳、五行的属性理论对 人体组织器官进行分类。
中医理论的发展简史
中医理论的发展简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
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该书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该书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两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
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三因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四大医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下派”。
李杲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十分注重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金元四大家之论,各有创见,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3.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至明清臻于成熟。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统称,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在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明代的吴又可及清代的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精简)
象之涵义有二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三节 藏象
概念
1.含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象之涵义有二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三节 藏象 五、肾
1.生理功能: 1)藏精 生长发育
第三节 藏象
五、肾
1.生理功能:
2)主水 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
脾胃 水谷
脾 津液
肺 肃降
升清
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 主宰整个水液代谢。
肾
降浊
膀胱
尿
第四节 经络 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
2.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脏腑证治”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金元四大家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主呼吸之气
肺主气
主一身之气
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气的生成(宗气)
第三节 藏象 二、肺
1. 生理功能
2)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
肃降:肺气向下通降保持呼吸道洁净。
宣 发
肺气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中医的起源、发展、现状等方面,对中医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一、中医的起源1.1 传统医学的雏形- 早期的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 起初,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1.2 黄帝内经的诞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经典,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
- 黄帝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了“阴阳”、“五行”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1.3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
-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的发展2.1 隋唐时期的繁荣- 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医学院校相继建立。
- 隋唐时期的医学家陆续出现,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2.2 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
- 这一时期的医学家对中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3 西医的传入与中医的转型-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 在西医的影响下,中医经历了一次转型,吸收了一些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现代中医学的雏形。
三、中医的现状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当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 国家对中医药的保护、研究和推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3.2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可和采用中医药。
- 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不断加强,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3 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科技的进步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中医药科技的应用与创新,推动了中医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中医的临床疗效。
四、中医的挑战与机遇4.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中医发展面临着传统经典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之间的平衡问题。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中医发展简史为主题,详细介绍中医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民就开始运用一些原始的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形成了中医的雏形。
到了商代,中医开始有了一定的体系和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医发展的里程碑。
它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医疗经验和理论,并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的医学家开始研究人体的解剖学和病理学,提出了“阴阳”、“五行”等重要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理论。
到了唐宋时期,中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的医学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
《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被广泛传播,对后世的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医的特点与理论中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观念:中医注重人体的整体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调节整体的平衡,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症状进行治疗。
2.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病因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病因,因此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3. 中药应用:中医常常使用中药来治疗疾病。
中药是由天然药材经过炮制而成,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的配方和用药方法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组成的,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也是由阴阳的失衡所引起的。
五行学说则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中医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对现代医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源与发展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商周时期。
当时,中国人民开始探索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为了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即中医。
中医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古籍。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份,其中记载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难经》则更加注重病因病机的研究,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不断发展壮大。
在汉代,张仲景编纂了《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中医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家所广泛采用。
隋唐时期,孙思邈撰写了《千金方》,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
宋代,华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成为中医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籍。
明清时期,李时中的《医学入门》和吴鞠通的《医学启源》等著作,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的特点1.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诊断和治疗时,注重从整体上考虑问题,而不仅仅关注症状的表现。
2.阴阳学说: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构成的。
在人体中,阴阳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环境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因此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4.草药治疗:中医主要采用草药治疗,认为草药具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康复的作用。
中草药种类繁多,每种草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范围。
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不断的发展。
其理论体系、临床实践和药物应用等方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医学智慧。
本文将从中医学的起源、发展到传承创新等方面,简要介绍中医学的发展历程。
一、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的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疾病的防治经验,形成了中医学最初的雏形。
《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对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的论述。
此后,中医学逐渐发展壮大,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中医学的发展1. 官方推崇与学术争鸣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学逐渐受到官方的推崇和重视。
在唐朝时期,中医学被纳入官方的考试科目,并成为了一门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学问。
然而,在宋朝时期,因为对理论的解释和实践的争议,中医学也面临了一些学术的困扰。
2. 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发展宋朝以后,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的体系,并通过不断的实践验证和临床总结不断完善。
明代的李时中和清朝的吴昆等人,对中医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系统整理了前人的医书,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外来文化与中医学的融合明清时期,中国逐渐开放对外交流,西方传入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西医学的融合和交流,为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近现代,中医学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得到了认可和应用,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中医学的传承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地传承创新,才能使其在现代社会得以发展和应用。
1. 传统经典在现代的应用中医学的传统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这些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指导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2. 现代科技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学也不断引入新颖的技术手段,如中医影像学、中医遗传学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中医学的研究和诊疗带来更多的可能。
中医教学讲课ppt课件
妇科疾病治疗
调理月经周期 注重补肾调肝 个性化治疗方案
月经周期的调节是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 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手段,调节女性内分泌水平,使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妇科疾病的产生与肾、肝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注重补肾调肝,以调节女性生殖 系统的生理功能。
中医妇科疾病治疗强调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程等,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的。
推拿的历史
推拿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经 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 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的原理
推拿通过手法按摩,可以舒缓 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对于多种疾病有很好 的治疗效果。
推拿的手法和技术
推拿的手法包括按法、揉法、 推法、拿法等,每种手法都有
不同的用途和技巧。
针灸与推拿的临床应用
饮食多样化
保证饮食的多样化,摄入各种营养素,以满 足人体所需。
精神养生法
修身养性
保持心情平静、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和 过度焦虑。
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情志和促进身 心健康。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如太极拳、瑜伽等。
调节情志
根据中医理论,情志的调节对于养生 保健至关重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 绪,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学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 论之一,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 病理现象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脏腑经络学说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 结构和疾病机制的认识,包括脏腑 的生理功能、相互关系以及经络的 循行与作用。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对疾病发生 、发展及变化规律的认识,包括病 因的类型、致病特点以及病机的转 化等。
中医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基本特点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东汉
麻沸散
世界最早的麻醉剂 华佗
•麻醉、针灸等方法 •运动养生, “五禽戏”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
•
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学科分支日趋成熟:如脉学、病因病机学、针灸学、妇 科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著。 临床各科蓬勃发展:专著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干 金要方》、《干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所录诊治经验 和良方佳药甚多,外科手术发展亦至鼎盛。
辨证的内容
辨病因:风热、风寒、瘀血 辨病位:表里、气血、脏腑 辨病性:寒热虚实 辨病势:传变规律
辨证论治
论治
辨证论治的含义与内容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论 治 的 内 容
因证立法:肝气郁结 随法选方:疏肝理气
疏肝理气 四逆散
处方遣药:柴胡、白芍、枳壳、甘草,或再加减
辨证论治
辨证和论治的关系
《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使 中医学从原始经验阶段步入抽象 概念的理论阶段。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秦汉时期
《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
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针法 分 析了病例。 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扁鹊 (秦越人)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秦汉时期
整体观念
五脏
心 肺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 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
六腑
小肠 大肠
体表组织器官
舌、脉 鼻、皮毛
《黄帝内经•素问• 灵兰秘典论》
脾
肝 肾
中医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基本特点
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功效特点分成上、 中、下三品,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 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书中提出寒凉 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 确立了 中药理论的基础。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东汉
《伤寒杂病论》
讨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形成理法方药完 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4.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宋代
中医药学在各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人痘术的出现开创了免疫学的先河。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官办药局的配方规范。 • 铸造针灸铜人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
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
4.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张子和 攻下派 李东垣 补土派 朱丹溪 养阴派
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
证 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如:风寒束表 脾胃虚寒。
病
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 疾。。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的含义与内容
辨证 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
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
巢元方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唐代
《新修本草》
又名《唐本草》 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 响较大。 比欧州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某种证。
中国医学史 第一讲:中医药起源及发展简史
1
13
医药的起源——社会背景
奴隶社会2070BC (夏)~ 475BC (战国):
夏、商、周、春秋时期
夏朝:仍以石器为主,青铜器的推广和使用——生产力上升标志;
商朝:冶炼技术进步,手工业的进步和分离(eg:青铜铸造业)
周朝:农业发展(铜制农具广泛使用);
晚期发明人工冶铁;
出现商品交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渐分工;科学技术发展(天文、历法等);
商周“甲骨文”记载疾病(323片/16万余片)
奠定总结文化
的基础
15
26
问难方式,81个问题,答案源于《内经》
(经络、脉诊、针灸、命门、三焦等)
《伤寒杂病论》——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东汉名医张机(仲景)
《伤寒杂病论》内容成就简介:
32
方剂学的发展
从《伤寒杂病论》到《医宗金鉴》
宋代政府(960~1279)编修三部方书(P191问题)
《太平圣惠方》成书982~992,100卷、1670门、16834首,北宋前临床医学集成
《圣济总录》成书1111~1117,
200卷、60余门、20000余首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1241~1252)10卷(加3卷用药指
南)、14门、788首,配方手册
药物学的第一次总结(东汉以前的药物学总结)
对于《本草纲目》,你了解多少?
4238
谢谢!
45。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15
ppt课件.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性
(2)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性
(3)东方传统文化的综合性
(4)科学、仁术和技艺的融合性
16
ppt课件.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病)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 4.《神农本草经》--为中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18
ppt课件.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吴又可《温疫论》 ---- “戾气说” 清·叶天士《温热论》 —“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 —“三焦辨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解剖错误、发展瘀血理论
3
ppt课件.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 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 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 世界之最。
4
ppt课件.
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就 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成功 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而西方 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用乙醚全身 麻醉,外科手术则更晚,比华佗足足 晚了1600余年。
感 受很深,我觉得中医真的是博大精深,我要好好看 中医方面的书,多了解中医。”
12
ppt课件.
我国当代的科学泰斗钱学 森先生,20多年之前曾说过: 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 整个现代科学都要改写。虽然 改写的时代远未到来,可是, 从中却透出了一线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 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 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孙思邈
4.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宋代
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 学术争鸣 学派涌现。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内因、外 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说。
4.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宋代
中医药学在各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人痘术的出现开创了免疫学的先河。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官办药局的配方规 范。 • 铸造针灸铜人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
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
4.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张子和 攻下派 李东垣 补土派 朱丹溪 养阴派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 疗方法。
整体观念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 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
《黄帝内经•素问• 灵兰秘典论》
② 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 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 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 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 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形成了著名的 “温病学派” 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温热经纬》
整体观念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外界环境密切关联
辨证论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 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 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 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整体观念
人与外界环境密切关联
《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
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
人
①生理方面
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
和
自
自
然
然 的
环 境 的
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
统
影
一
响
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
性
②病理方面
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
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即所谓“天人一体观”、“天人合一”
主张以寒凉为主治疗。 主张以祛邪为主。 主张以补益脾胃为主。 主张以补益阴津为主。
5.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
对宋、金、元、明以来 医学各领域众多进展总 结归纳,出现了大批集 成性著作。
《本草纲目》《医宗金鉴》 《四库全书·医部》
李时珍
收载药物1892种, 附方1万多帖
5.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
巢元方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唐代
《新修本草》
又名《唐本草》 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 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比欧州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 883年。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东汉
《伤寒杂病论》
讨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形成理 法方药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医圣 张仲景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东汉
麻沸散 世界最早的麻醉剂
华佗
•麻醉、针灸等方法 •运动养生, “五禽戏”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 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 学科分支日趋成熟:如脉学、病因病机学、针灸学、妇科 学、儿科学、外伤科学都出现了专著。
整体观念
人与外界环境密切关联
人
人
社会的进步
和
是
社 会
社 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会的治和乱
的
影响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
的
组
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统 一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
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功效特点分成上、 中、下三品,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 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书中提出寒凉 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 确立了 中药理论的基础。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1. 远古时代 中医学的萌芽阶段
起源:茹毛饮血、筑穴而居。觅食充饥、与兽搏斗、 积累了原始医疗知识
伏羲制九针 神农尝百草 伊尹治汤液
商代:甲骨文出现医用文字如: 疾、医、疥等
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如: 食医、疡医、 疾医、兽医等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元气论自然观 “人之生,气之聚也….散则为死” 阴阳五行学说已具雏型
整体观念
人与外界环境密切关联
自然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法于四时”(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
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生,长生久视《本神》)
养生防病 “四气调神”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避其毒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因时制宜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子午流注针法
因地制宜 西北燥寒——少用寒凉之药 东南湿热——少用辛热之品
• 临床各科蓬勃发展:专著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干金 要方》、《干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所录诊治经验和 良方佳药甚多,外科手术发展亦至鼎盛。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西晋
《针灸甲乙经》
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皇甫谧
3.晋至隋唐 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
隋代
《诸病源候论》
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 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 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使 中医学从原始经验阶段步入抽象 概念的理论阶段。
2. 春秋战国、秦汉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
秦汉时期
《难经》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 论述了脏腑、经络、脉学、针法 分 析了病例。 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扁鹊 (秦越人)
中医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基本特点
•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疾病的科学。它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 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 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技术和养生 方法。
• 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 学等内容。
可分为5个阶段: 1、起源与萌芽阶段——远古时代 2、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3、分化、融合、发展阶段——两晋、隋唐 4、学派涌现、突破阶段——宋金元时期 5、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