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教育哲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doc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doc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导论一、填空1.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哲学问题)。

2.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是(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影响教育理论)。

3.西方三大经典教育著作是《理想国》、《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

4.哲学与教育的共同主题是(人),(人)是哲学与教育的契合点,是联系哲学和教育的重要媒介。

5.(杜威)说: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关于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2.价值:从本质上看是主体对客体存在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选择,对于价值关系中的主体而言,“价值”的本质就是追求和维护对一定主体有益、有利的结果。

二、填空1.1912年,美国教育哲学家(麦克文纳尔)在《教育哲学教程纲要》一书中首次提出(要探讨教育哲学和教育科学的关系),人们将这一论述视为探讨教育哲学学科性质的开端。

2.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第一次将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区别开来的是(黑格尔)。

3.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创立的(问答法),不仅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特点,而且充满了一种对人的心理现象的透彻了解和分析。

4.从教育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区别和联系上看,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

5.(夸美纽斯)运用(归纳法)写成了不朽的教育名著《大教学论》,使教育学变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

6.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倡导的(探究学习)理论,试图将“探究的科学”变为“探究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严密的学术性创造活动。

7.教育哲学存在的三种形态表明,教育哲学具有(可研究性)、(可普及性)和(可实践性)。

8.教育哲学存在的三种形态中,对教育实践真正起调节和指导作用的是(个人的教育哲学)。

9.(德国)被认为是“价值哲学”的故乡。

10.美国著名教育家(巴格莱)发表(《教育的价值》),提出了“最有价值的判断是人类文化中的那些共同的要素”这一观点,奠定了后来的(要素主义教育哲学)的思想基础,这本著作也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一本教育价值论专著。

教育哲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的复习资料教育哲学的复习资料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学科,它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

在教育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育中。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育哲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它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在学习教育哲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价值等。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的引导和培养,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它可以包括个体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承等。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和意义,它可以包括个体的自我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等。

二、教育哲学的主要理论在教育哲学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理论,如教育本质论、教育目的论和教育方法论等。

教育本质论是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特点的理论,它可以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的特征等。

在教育本质论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分别是教育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教育的自然属性是指教育是人类天生的需求和能力,它与人的生命和成长密切相关;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指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密不可分。

教育目的论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论,它可以包括教育的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等。

在教育目的论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分别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

个体发展是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人;社会发展是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所需的人才和价值观念。

教育方法论是研究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的理论,它可以包括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在教育方法论中,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分别是启发式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个性化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培养。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概述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原理、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向与目标的学科。

它探讨教育的本质、意义和目的,研究教育与个体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教育哲学的基础知识。

学派与代表1. 现代教育哲学- 杜威教育哲学:重视学生自主研究,推崇体验教育。

- 孟德斯鸠教育哲学:主张集体主义,倡导教育公平与平等。

- 弗洛伊德教育哲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注重性格与心理健康。

2. 古代教育哲学- 孔子教育哲学:重视德育和实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亚里士多德教育哲学:强调良好的惯培养和品德教育。

- 柏拉图教育哲学:追求智慧和真理的教育目标。

教育哲学的重要概念1. 教育:塑造个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意识的社会行为。

2. 教育目的:培养个体的理性、个性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

3. 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目标与价值的基本取向和认识。

4. 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5. 教育内容: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1. 人的本质和发展:研究个体的心理、认知和社会发展。

2. 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包括社会秩序、社会进步等。

3. 教育的伦理与价值:探讨教育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如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4. 教育制度与改革:研究教育制度的结构和功能,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教育哲学的应用领域1. 教育规划与政策制定:通过教育哲学的分析和思考,制定教育目标和政策方向。

2. 教育实践指导: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研究效果。

3. 教育研究与评估: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评估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效。

4. 教育法律与伦理: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保障教育的公平与正义。

总结教育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的理论学科,研究教育的目的、原理和价值,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本文介绍了现代和古代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和学派,以及教育哲学的重要概念、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导言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思想体系,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进行思考和研究,教育哲学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

教育哲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教育的思想,强调通过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则关注实践教育,强调通过实际经验和实践活动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

启蒙时代的教育哲学家如笛卡尔、洛克等人,提出了个体教育的观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发展。

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不断丰富和发展。

代表性的教育哲学家有杜威、皮亚杰、弗洛姆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理论,如进化教育、自我实现教育等,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活动的基本属性和内在特征。

教育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性:教育是社会活动,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 传承性:教育是代际传承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将文化传递给后代;- 发展性: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品德、体质、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意义。

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个体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品德、审美、体质等方面;- 社会适应: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观念;- 人格塑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实现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有自主人格的个体。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是指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教育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問題導向:教育的方法强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他们的研究和发展;- 学生参与: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多元评价:教育的方法强调通过多种评价手段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1.思考__普遍性问题__是哲学的开始,哲学思考源于__惊奇__,哲学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的安身立命之学。

2.哲学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教育乃是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检验的实验室。

“无哲学的教育是盲的,无教育的哲学是空的”。

——康德哲学是教育学之母。

“不通哲学,则不能通教育学”,哲学能“探索宇宙人生之真理,而定教育之理想者”。

——王国维3.哲学作用方式比较隐蔽,人日用而不知。

哲学发挥作用的方式比较隐蔽。

百姓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

哲学是把习以为常、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在熟知中寻求真知,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

1.教育哲学是在教育学框架内,以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根本问题的学问。

具体说就是从教育问题和教育学的体系、概念出发研究诸如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德育等问题。

立足某一种哲学立场和框架,以哲学的问题、思想、概念、体系探讨教育本质、本体、认识或知识、价值、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等问题。

2.分析教育哲学主张对教育理论中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澄清其意义。

代表人物周浩波。

他认为,教育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更新人们的理解方式,不断地获得对教育意义的新的表达,教育哲学应该为整个教育设计合理的生活方式。

3.奥赫之争奥康纳1957年出版《教育哲学导论》一书,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哲学分析化的趋势。

他的理论的特点在于严厉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以自然科学为模式,试图把形而上学和伦理学逐出教育理论领域,彻底更新教育理论。

日常语义分析的代表人物赫斯特与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这就是教育哲学界著名的“奥赫之争”。

4.批判教育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也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有金蒂斯、阿普尔及布迪厄等。

批判教育学是一种思考、解决问题与改造的方式,其思考、处理与改造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知识生产、学校的制度结构以及更广大的社区、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关系。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材料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材料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材料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学科,涉及到教育的目标、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教育哲学的复习材料和主题。

一、教育哲学基本概念1.教育哲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育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与区别3.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内容4.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重要性二、教育哲学流派与代表人物1.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个人主义流派(如罗素、杜威)-社会主义流派(如马克思、恩格斯、豪尔赫·阿贝尔帕拉、洛克)-教育主义流派(如杨·米尔、约翰·霍修斯、罗伯特·奈斯比特、阿尔法德)-实用主义流派(如皮埃尔·布尔迪厄、杜威)-进步主义流派(如保罗·约翰·富勒)-人文主义流派(如卢梭、胡宗南)2.各流派对教育问题的观点与论述三、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目标问题:包括教育的本质、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全面发展等2.教育方法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等3.教育价值问题:包括教育的价值观、价值评价等4.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问题5.教育哲学对教育与实践的指导四、教育哲学与当代教育问题1.教育的人权与多元化问题2.公平与公正的教育问题3.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4.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5.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问题1.教育哲学对教育者的指导作用2.教育哲学的启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3.教育哲学在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中的作用六、教育哲学与未来教育的展望1.当代教育问题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2.教育哲学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思考3.教育哲学在构建未来教育理念中的作用与影响以上是关于教育哲学期末复习的一些核心内容和主题,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自行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和拓展,加深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和应用。

教育哲学复习要点.doc

教育哲学复习要点.doc

名词解释(每个5分)分析教育哲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资产阶级教育流派,是在分析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冇理论。

其主张读对教冇问题进行元研究,认为教冇哲学是分析教冇语言的学科。

(分析教育哲学主张对教育理论中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澄清其意义。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是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Z —,虽然没冇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但教育思想休现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白我完成”。

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选择,同时认为自由选择要负责任。

建构的教育哲学教学成人是教育本质生成的根本原因,教育本体相对丁教育本质是不变的,教育本质是生成的,教育从本体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是人们对教育主体和教育价值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教育本质是由人们对教育主体和教育价值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决定的。

教育思想前提教育思想前提是教育哲学反思的基本对象和基木内容。

教育思想前提是任何一种教育思想赖以构成的根据和原则、推演依托的逻辑支点、评价依据的尺度和检验的标准。

填空(每空1分)教育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那托普教育哲学著作的内容。

德国哲学家纳托普出版《教育社会学》,主张从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三个方面研究教育。

该书用康德注意的观点认识教育,对当时德国教育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哲学》第一次作为书名的情况。

1904年美国教育家霍恩笫一次以《教育哲学》为书名撰写著作,从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五个方面阐述教育基础理论,并认为教育哲学基础是制约教育观念的主要方面。

第一个提出探讨教育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学者。

麦克文纳《教育哲学教程纲要》杜威的教育哲学代表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民国时期我国四位著名教育哲学家。

范寿康、吴俊升、姜琦、邱椿、林砺儒、张栗原(具体哪四位希望知道的同学告知)布雷津卡教育学三分的观点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或实用教育学“自然需要说明,人必须理解”的提出者。

狄尔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哲学学科的主要恢复者。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教育哲学总复习题4道名词解释*5分 4道解析题*5分4道简答题*5分 2道论述题*5分一、名词解释1、理性的教学所谓理性的教学是相对于非理性的教学而言的。

是指教学的内容、目的、过程及评价等各个环节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和理解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辩护,而不是建立在一些外在的个人或社会权威基础上的。

2、“文化人”20世纪中后期,“文化人”逐渐成为支配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基本假设。

“文化人”的基本轮廓是:人是文化的产物;人性就是文化性;因为文化是多样的,所以人性也是多样的,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人性也是不断变化的;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间的关系。

3、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这样一种政治教育,它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的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

4、教学的“双边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方的互动。

就形式方面而言,教师要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负有主要的责任;就目的方面而言,师生互动的独特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的意向。

从这个方面来说,师生之间的一般交往尽管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却没有资格称为“教学”。

5、教学自由教学自由不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而且还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应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或结果。

6、分析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主要特征)在教育哲学研究中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概念”、“命题”、“口号”和“假设”进行分析,澄清它们的各种用法,从而使教育实践免于思想混乱的毒害。

教育哲学考点整理

教育哲学考点整理

教育哲学考点整理一、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论述。

二、考点:0.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一门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的学科1. 20世纪末哲学的转向:○1从“大写的哲学”转向“小写的哲学”○2从“贵族的哲学”转向“平民的哲学”○3从“认识的哲学”转向“存在的哲学”○4从“规范的哲学”转向“解放的哲学”○5从“抽象的哲学”转向“具体的哲学”2. 教育哲学的新定义: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

3. 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理论危机):教育哲学存在的必要性;教育哲学的研究是否有哲学性;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原理有何区别。

(实践危机):远离实践,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语言抽象,难懂;对于教育改革的没有产生实际影响。

4. 哲学思维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反思性、时代性、批判性、实践性。

5. 哲学的研究框架: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逻辑论。

6. 知识论:是有关知识的起源、性质、方法、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7. 本体论:主要研究世界、事物的本体和本源8. 价值论:即事物的有用性9. 教育哲学的任务:○1对教育根本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分析。

○2对教育史和当前育实际中的问题做出分析、评论和批判。

○3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做出回答。

10. 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法○2比较研究法○3思辨推理法○4演绎法○5继承法11.教育哲学的反思特征:反思(方法)、教育思想(反思的对象)、前提反思(任务)12. 哲学反思最本质的特性:批判性13. 教育学产生的标志: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出版···捷克。

14. 讲授教育学的第一人: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15.教育哲学作为大学课程的开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于1832年开设教育哲学讲座16. 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哲学发展的新动向: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

17. 解放前中国教育哲学的特点:立场多样化、受外国教育哲学影响很深、教育哲学著作较少。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教育哲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1. 教育哲学概述
- 教育哲学的定义和内涵
-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 教育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教育哲学的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
2.1. 东方哲学与教育
- 孔子与儒家教育思想
- 佛家与道家对教育的贡献
2.2. 西方哲学与教育
- 古希腊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 启蒙运动与教育的关系
- 学派哲学对教育的影响:实证主义、唯理主义和存在主义
3. 教育目的与价值观
- 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观的概念
- 不同文化下的教育目的和价值观的差异
- 教育目的和价值观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4. 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
- 教育方法的概念和分类:直接教育法、启发教育法、互动教育法等
- 教育途径的概念和分类:形式途径、心灵途径、情感途径等- 教育方法和途径的选择与实践
5. 教育伦理与公平正义
- 教育伦理的概念和内涵
- 教育伦理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等
- 教育伦理的实践与个人责任
6. 教育理论的发展与趋势
- 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传统教育理论、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
- 当前教育理论的趋势和挑战
以上是《教育哲学基础》知识点的整理,其中包括了教育哲学
的概述、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教育目的与价值观、教育方法与教
育途径、教育伦理与公平正义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与趋势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教育哲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及答案

教育哲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及答案

13年底教育哲学复习指导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4个共16分)前提反思:是哲学的天命和本性,是哲学反思的最本质特性。

是把理论,思维的前提本身作为追问,质疑和反思的对象的反思。

是思想对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

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前提反思。

建构:乃主体根据自己的目的和客观事物的规律形成新事物的活动过程。

合理性: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应当具有的客观性,价值性,严密性,正常性,应当性,,可理解,可接受,可信性,自觉性等的概括与要求,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合规范性的统一,也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也可理解为合道理和合情理的统一。

教育本体:教学实践是教育的本体。

教学是统一诸多教育原因,形成教育活动,建构教育本质,实现教育目的的统一或终极原因,是教育的本体。

教育本质既来自教育思维,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抽象,也形成和实现于活生生的丰富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本体。

教育事实判断:从认识的对象和任务来看,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对象是客观事物,任务是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信息:属性和规律,对真的追求,弄清对象是什么或是如何。

从认识过程和特点来看,要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事物,其过程表现为对象向主体的运动,其标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程度,主体对象化或主题统一于对象的程度。

从认识的结果看,其成果是有关对象的真的知识系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教育价值判断:从认识的对象和任务来看,是应然性的认识,对象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

其任务是反映主体需要与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性质和成都的信息,对好,对善的追求,弄清主体的需要和喜好,对对象应持的态度,回答对象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的问题。

从认识过程和特点看,要求从主体的需要出发判断客观事物,为了更好地把握对象对主体的效用,价值评价以主体需要参与为前提。

从认识的结果看,其结果是形成一定的价值目标,价值观念和人的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建构的教育哲学:建构的教育哲学与建构主义哲学紧密联系,是实用主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等现当代哲学的某些相似观点结合起来形成的哲学理论。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1. 教育哲学2. 要素主义3. 永恒主义4. “性三品”5. 资产阶级的教育价值论6. 教育哲学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

2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3 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三论述题1. 试述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

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来指导教育实践。

2. 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之一。

要素主义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因而又被称为“新传统教育”。

要素主义者认为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在人类文化中具有不变的共同要素。

3. 永恒主义:永恒主义主张恢复古典文化知识,要求回到绝对原则。

永恒主义认为:虽然现代历史表现为其社会进程加速发展和政治方面极具动荡,但是最终还是永久不变的更为实在。

人性也是不改变而基本上保持一样。

所以美好的生活、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和他们应该受的教育,都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

4. “性三品”: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是不教而善的;“斗萧之性”,是只能为恶的;“中民之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教育只能在中民之性上下功夫。

5. 资产阶级的教育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的价值论中,从其哲学基础方面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主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价值是由个人的利益、欲望等所决定的,价值可以因人而异,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

第二,客观唯心主义价值观,把价值看做作是超越现实世界的规范和理想,它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价值是客观的绝对的。

6. 教育哲学: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来指导教育实践。

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哲学的基本任务。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解上的阐明;对教育史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结论;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要求,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的教育做出科学的预测。

教育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教育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教育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哲学概论教育哲学是指以教育为对象,以哲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是研究教育根本问题和本质问题的一门哲学学科。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是要对教育学说、教育制度、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价值等教育基本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二、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指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对幼稚不成熟的人进行以整顿和规范为目的的指导和培养活动。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幼稚者的个性,使人能够获得自主地提高和完善的能力。

2.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原则、规律等问题的哲学学科。

它是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来深化和阐释教育的现象、问题以及规律的学科。

3. 教育价值观:是对教育活动目的和意义的理解,是对教育活动价值和价值体系的认识。

4.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普遍性的、客观存在的作用规律和发展规律。

5. 教育理论:是指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科学、系统的认识和解释,是对教育规律和规律性的总结和概括。

6. 教育学派:指在教育思想领域内,以某一一位思想家的观点、方法和学说相联的一组教育思潮。

三、教育哲学的主要问题教育哲学主要涉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规律、理论、制度、方法等问题。

1. 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普遍属性、内涵和规定。

通常认为教育是社会化此时,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手段,是儿童、青年的生活方式,是社会对新生的可变化经过和生活技术的全过程。

2. 教育目的:主要是指教育的导向和功能。

教育目的首先应该是培养良好的人格,然后是培养较高层次的认识-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准备。

3. 教育价值:是教育活动的理论,考察教育活动的得失。

在实践教育中经常出现的教育问题里,处之从教育情境和时势进行进行反问赏析和美学评价。

4.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以人意的客观规律。

它们包括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变革规律、教育成果规律等。

5. 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中所发现的教育规律和规律性的总结和概括。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复习资料教育哲学复习资料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学科,它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悉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育哲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的学科,它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2.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和引导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过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培养人的能力和素养。

3.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可以包括个体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稳定与进步等方面。

4.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5. 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人类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包括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公正等。

二、教育哲学的主要理论1. 教育本质论:教育本质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自然过程,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它通过对人的自然发展进行引导和促进,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2. 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它包括个体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稳定与进步等方面。

3. 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关注教育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它强调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4. 教育价值论:教育价值论探讨教育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它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人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等。

三、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教育哲学:古代教育哲学主要包括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和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2. 近代教育哲学:近代教育哲学主要包括启蒙时代的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等。

3. 现代教育哲学:现代教育哲学主要包括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人本主义教育哲学和解构主义教育哲学等。

四、教育哲学的应用领域1.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教育哲学为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教育哲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哲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哲学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哲学的概念及发展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哲学学科,它主要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等问题。

教育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而后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下,教育哲学得到了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开展。

18世纪的教育哲学家康德和洛克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教育哲学在近代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目的论:教育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这关系到教育的意义和方向。

教育目的的理论主要有传统主义、进步主义和综合主义等不同观点。

传统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进步主义则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创新能力和自由精神,综合主义则试图将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目的进行统一。

2.教育内容论:教育内容论主要研究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实施等问题。

教育内容论的理论主要有学科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和个体中心主义等不同观点。

学科中心主义主张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教育,社会中心主义则主张应以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个体中心主义则主张应注重个体的情感、品德和德育教育。

3.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主要研究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方式的选择、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等问题。

教育方法论的理论主要有传统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和综合教育方法等不同观点。

传统教育方法主要以传授为主,现代教育方法则主张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综合教育方法则试图将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方法进行统一。

4.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要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是因为唯物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认识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教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哲学的基础。

三、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1.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哲学作为对教育的理论性研究,对教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完整word版)教育哲学期末复习笔记

(完整word版)教育哲学期末复习笔记

The Republic●The Republic (excerpt): the allegory(寓言)of cave.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describes four stages through which a person has to pass to get a sound education. These stages are distinguished by what a learner is able to see.Images(delusion)--perceptible&scientific objects(informedopinion)--mathematical&scientific objects(scientific knowledge)--thegood(philosophical wisdom)●What do the images in the cave stand for?False reality●What is Plato’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educatio n?The first thing about the prisoners in the cave is that they are look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 This notion of orientation is central to Plato's idea of education:he later describes real education as the art of orientation(定位,信仰)and the educator's task as that of turning.Educators should devise the simplest and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turning souls around. It shouldn't be the art of implanting sight in the organ, but should proceed on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organ already has the capacity.Plato insists that studies in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not be "compulsory" . "compulsory(强制的)intellectual work” never remains in the soul" .Education is liberating.The Education of Naturecation of nature, education of men, education of things;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our faculties and our organs is the education of nature; the use that we are taught to make of this development is the education of men;And what we acquire from our own experience about the objects which affect us is the education of things.(天性,我们是无法控制的,社会,我们也只能控制某些方面,而人的教育则是我们能完全掌控的)The one alone in whom they all coincide at the same point and tend to the same ends reaches his goal and lives consistently. He alone is well raised.what is the goal? It’s the same as that of nature. Since the conjunction of the three education is necessary to their perfection, the two others must be directed toward the one over which we have no power.(社会及人的教育应该遵循天性,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发展)2.Habit vs. nature;Nature is habit, but as soon as the situation change, habit ceases and the nature cation is certainly just habit. The education make us more become capable of using our senses and more enlightened. (教育交给我们习惯)The original disposition is nature.3.Making a man vs. making a citizen;Rousseau thinks that, one must choose to between making a man or a citizen, for one cannot make both at the same time.(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Nature man is entirely for himself; a man act as he speaks; a man always be decisive in making his choice and stick to it. The citizen is determined by the whole social institution.In the nature, the men are equal and capable to do all jobs; but in the society, the citizens have class and are limited in the specific jobs, no freedom.4.Public and common education vs. individual and domestic educationPublic education is like the Plato’s republic. Plato only purified the heart of man; Lycurgus denatured it. The education of society is fit only for making double men.The Democratic Conception in Education:1.What is democracy? What are two traits of a democratic society?What is democratic education?(1)It is not just a form of government, but primarily a mode of social life that is unique in providing an adequate setting for human flourishing.(2)2. What are the strengths and critics of the Platonic educationalphilosophy?3.What are the strengths and critics of the “individualistic” ideal ofthe eighteenth century?4. What are the strengths and critics of the institutional idealisticphilosoph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5.What is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Banking v. Problem-solving Models of Education●What is banking mode of education?This relationship involves a narrating Subject (the teacher) and patient,listening objects (the students). The contents, whether values or empiricaldimensions of reality, tend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narrated to become lifeless and petrified...The teacher talks about reality as if it were motionless, static,compartmentalized, and predictable. His task is to 'fill' the students with the contents of his narration.●What is problem-solving mode of education?Paulo Freire felt that for the learner to move from object to Subject, he or she needed to be involved in dialogical action with the teacher. Dialogic action has two basic dimensions, reflection and action.Dialogue cannot exist without humility. Dialogue in itself is a co-operative activity involving respect.Dialogue is a give and take of ideas, a sharing.●What are students and teachers’ roles in these two modes ofeducation?" Teacher-students and student teachers are continually reflecting on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establishing "an authentic form of thought andaction.”Banking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teacher's role as the active one in the teacher-learner relationship is an anti-dialogical approach. It serves the oppressor by denying the learner an active role in the learning.●Can you associate Freire’s theory to today’s educational practices? Milton Friedma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1. What is government’s ro le in education? What are thejustifications?continuing to operate a limited number of schools in areas where they are particularly needed2. What role do Friedman propose for the government? What are thejustifications(正当化)?the government’s role should be limited to ensuring that minimum content standards are met.3. Neighborhood effect, school choice, voucher(代金券),(1)benefits beyond those enjoyed by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邻里效应指地方社会环境的特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2)Friedman proposed supplementing publicly operated schools with privately run but publicly funded schools through a system of school vouchers.(3)Government could require a minimum level of schooling financed by giving parents a specific maximum sum per child per year if spent on “approve” education services.Parents would then be free to spend this sum to choose schools.教育券是政府把原来直接投入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即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教育经费,用于支付办学经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哲学》复习重点红色表明的是网上找的,不是很确定,仅供参考一、选择(10×1')1、黄济先生四点表述: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教育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应成为独立学科2、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观点论教育,更是从教育的观点论哲学的学问——贺德夫3、20世纪末哲学的转向:大写到小写、贵族到平民、认识到存在、规范到解放4、新的后现代哲学:实践性(性质是一门实践哲学不是指为教育实践服务)、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在一定价值基础或原则指导下进行)5、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一个思想平台P396、哲学著作的条件:思想原创性、完整的新的哲学基础、对教育实践产生深刻长远影响7、解放后哲学研究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哲学基础部存在、广度深度都较强、中国传统哲学得到系统整理和阐述、从教材编写深入到专题问题研究,出现亚领域、成立专门研究机构8、规范教育哲学代表人物——弗兰肯纳9、教育哲学学科名称由来——罗森克兰兹出版《教育学的体系》布莱克特翻译为英文《教育哲学》10、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涉及美国教育哲学生死存亡的辩论,科南特认为教育哲学基础正在塌陷应取消教育哲学由一般哲学代之;布劳迪认为不是取消教育哲学而是要改进教育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11、美国本土实用主义P66二、名词解释(5×4')1.分析教育哲学:主张对教育理论中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澄清其意义。

代表人物周浩波。

他认为,教育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更新人们的理解方式,不断地获得对教育意义的新的表达,教育哲学应该为整个教育设计合理的生活方式。

2.人生境界:一层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另一层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3.理性知识: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人文知识: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通道。

4.学术自由:《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学术自由一般被理解为不受妨碍地追求真理的权利。

这一权力既适用于高等教育机构,也适用于在这些机构里从事学术工作地的人员。

教学自由:教学自由有三层含义:第一,教学自由是一种不受强制的状态;第二,存在于师生关系中,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实现的;第三,是在政治权利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权力。

5.民主教育:是一种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地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的政治教育。

三、简答(4×10')1.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1)教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育实践。

(2)教育哲学的学术水平不够,与教育原理区别不大。

(3)教育哲学的研究视野狭隘,参与国际教育哲学交流与对话比较少。

2.理性人的形象(1)“理性人”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

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人”分别与“宗教人”和“自然人”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到了18世纪后逐渐从“自然人”形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深刻反映当时社会转型要求的新人形象。

(2)“理性人”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人是有理性的,理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普遍“类特性”;第二,理性既是区分人与动物的界限,也是区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第三,理性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不同于感性和知性;第四,借助于理性和理性知识,人类就能不断深化认识,把握和重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自由;第五,理性的人无所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化身;第六,人的理性提先验地赋予的,但也需要最低限度的训练,否则理性会丧失。

3.如何看待知识是把双刃剑(1)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为人类带来实际的利益,知识也可以为人类带来精神的愉悦,知识于人类就像是食物、空气、水一样不可缺少。

(2)知识于人类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危害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①知识的不当使用。

知识作为工具被邪恶的人使用或服务于非正义的目的。

②知识为某些利益集团所控制。

知识于人类如此重要,谁控制了这种重要的资源就等于控制了人类。

③知识本身侵害到个体的思想自由。

综上所述,知识于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不可缺失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合理、正确地运用知识。

4.、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理性因素缺失的内外部原因造成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缺失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教育外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而且这两部分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

外部原因:(1)重情轻理的传统文化。

(2)重视个人权威的社会生活制度。

(3)依赖于长辈经验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内部原因:(1)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

(2)“升学第一”的教育和教学理念。

(3)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制度。

(4)非理性的学校生活制度。

5.教学的概念、关键性特征(1)概念:教学不是现成知识的灌输过程,也不是学生的心灵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智慧、道德、精神覆灭的训练,使之能够把握永恒原则的过程——使人的潜在理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2)特征:①从“目的”和“动机”方面来看,教学具有“意向性”,指意在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发展目标。

②从“形式”或“关系”的方面来看,教育具有“双边性”,指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他们之间一般的交往不能成为教学。

③从“内容”或“材料”的方面来看,教学具有“中介性”,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材料。

④从“道德”或“价值”的方面来看,教学具有“伦理性”,教学必须符合一定文化体系中伦理规范的要求,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6.学习自由的必要性(1)学习自由是学习活动本身的必然要求。

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交流、对话、质疑以及达成新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觉、自愿、自由的。

(2)学习自由是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尊重和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有利于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内在学习动机,体验到学习的内在价值,从而有利于保持比较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3)学习自由有助于学生的最大发展。

只有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那种潜在的发展倾向才能够表现出来,从而沿着一种内在的独特的确定性进行。

(4)学习自由有利于整个社会与人类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大利益。

只有在自由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他人的观点具有理性的质疑精神,思想开放,永远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兴趣的人才。

7.教育民主化四项原则(1)平等原则,指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及教育关系的建构方面,所有的人,不论其肤色、种族、性别、财富、地位、智力等,都应享有同等的机会、权力,或同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歧视或排斥。

(2)参与原则,指在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社会机构、组织、家庭以及个人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成为教育改革、发展和评价的主体,改变传统教育教学和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一种由绝大多数人所参与的公共事业。

(3)自主原则,指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教育或学校的独立性,充分地尊重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在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并通过充分发挥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重构教育的外部和内部关系,使之更加符合民主的要求(4)宽容原则,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多样的观点、制度和行为方式,如果没有威胁到多样性本身的话,就应该得到允许、尊重、鼓励和保护。

8.民主教育的性质(1)民主教育是一种“政治教育”,既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同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或“道德教育”。

就是要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识、了解民主制度,学校过民主的生活,形成初步的民主意识、态度、信念,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而言之,民主教育是民主时代的政治教育。

(2)民主教育是“大众教育”,是面向大众的,而不是“精英教育”,仅面向少数社会精英或政治精英。

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是一种人民大众基本政治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政治教育。

(3)从教育的时空上说,民主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和“大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和“学校教育”。

因为民主理念的不断变化和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主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不能仅止于学校教育。

(4)民主教育与“公民教育”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民主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公民教育的全部;公民教育中的政治教育也未必是“民主教育”;就当前这个民主化的时代来说,民主教育应该是公民政治教育的核心。

9.教育公正实现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平等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反对教育排斥和教育歧视,追求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公正的必由之路。

(2)差别原则,在做到机会平等的前提下,给予那些学业成就优异的人或学校以更多的份额。

(3)程序优化原则,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保障之一,应该是一种更加优先的价值原则。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以实现程序公正:①公开化②民主化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或配置的公示、听证、情况通报、财务审计、申诉等制度。

(4)满足需要多样性原则,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或配置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应不断地改革教育,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尽可能满足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论述(2×15')1.教学中的师生关系(1)师生交往有效性的标准有哪些?可领会性: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清晰、简明和可理解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知识陈述必须是已经得到验证的;真诚性:教师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必须有一种在道德上诚实的态度;默契性:教师在教学交往中必须选择合适的语言以便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一起开辟理解的新境地(2)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给定的”,而是在师生双方彼此的努力下“生成的”。

一般来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①常识性阶段:在此阶段,师生双方主要是根据历史和当前教育生活中形成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看待对方,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不打不成器”等。

在这个阶段,教师眼中的学生几乎都是一样的,学生眼中的教师也没什么不同。

双方都是根据自己从历史或同伴那里获得的经验来处理师生关系。

②感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彼此开始认识对方,都愿意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与对方建立起比较密切的私人关系。

这种关系非常重要,但有可能超越教育关系,而演变成“哥们关系”或其他私人关系。

③理性阶段:在此阶段,常识化的认识和感性的认识被整合起来。

教师会在尽力不断追去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具有教育性的真实、真诚、理智地将学生集体和个体共同加以尊重和关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