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哲学》复习重点
红色表明的是网上找的,不是很确定,仅供参考
一、选择(10×1')
1、黄济先生四点表述: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教育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应成为独立学科
2、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观点论教育,更是从教育的观点论哲学的学问——贺德夫
3、20世纪末哲学的转向:大写到小写、贵族到平民、认识到存在、规范到解放
4、新的后现代哲学:实践性(性质是一门实践哲学不是指为教育实践服务)、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在一定价值基础或原则指导下进行)
5、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一个思想平台P39
6、哲学著作的条件:思想原创性、完整的新的哲学基础、对教育实践产生深刻长远影响
7、解放后哲学研究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哲学基础部存在、广度深度都较强、中国传统哲学得到系统整理和阐述、从教材编写深入到专题问题研究,出现亚领域、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8、规范教育哲学代表人物——弗兰肯纳
9、教育哲学学科名称由来——罗森克兰兹出版《教育学的体系》布莱克特翻译为英文《教育哲学》
10、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涉及美国教育哲学生死存亡的辩论,科南特认为教育哲学基础正在塌陷应取消教育哲学由一般哲学代之;布劳迪认为不是取消教育哲学而是要改进教育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11、美国本土实用主义P66
二、名词解释(5×4')
1.分析教育哲学:主张对教育理论中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澄清其意义。代表人物周浩波。他认为,教育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更新人们的理解方式,不断地获得对教育意义的新的表达,教育哲学应该为整个教育设计合理的生活方式。
2.人生境界:一层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另一层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
3.理性知识: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
人文知识: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通道。
4.学术自由:《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
学术自由一般被理解为不受妨碍地追求真理的权利。这一权力既适用于高等教育机构,也适用于在这些机构里从事学术工作地的人员。
教学自由:教学自由有三层含义:
第一,教学自由是一种不受强制的状态;
第二,存在于师生关系中,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实现的;
第三,是在政治权利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权力。
5.民主教育:是一种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
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地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的政治教育。
三、简答(4×10')
1.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教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育实践。
(2)教育哲学的学术水平不够,与教育原理区别不大。
(3)教育哲学的研究视野狭隘,参与国际教育哲学交流与对话比较少。
2.理性人的形象
(1)“理性人”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个具有哲学、历史和政治意义的人的形象。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人”分别与“宗教人”和“自然人”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到了18世纪后逐渐从“自然人”形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深刻反映当时社会转型要求的新人形象。
(2)“理性人”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人是有理性的,理性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普遍“类特性”;第二,理性既是区分人与动物的界限,也是区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第三,理性是一种高级的认识能力,不同于感性和知性;第四,借助于理性和理性知识,人类就能不断深化认识,把握和重建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自由;第五,理性的人无所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化身;第六,人的理性提先验地赋予的,但也需要最低限度的训练,否则理性会丧失。
3.如何看待知识是把双刃剑
(1)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为人类带来实际的利益,知识也可以为人类带来精神的愉悦,知识于人类就像是食物、空气、水一样不可缺少。
(2)知识于人类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危害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①知识的不当使用。知识作为工具被邪恶的人使用或服务于非正义的目的。②知识为某些利益集团所控制。知识于人类如此重要,谁控制了这种重要的资源就等于控制了人类。③知识本身侵害到个体的思想自由。
综上所述,知识于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不可缺失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合理、正确地运用知识。
4.、教育目的、教学目标理性因素缺失的内外部原因
造成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中理性缺失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教育外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原因,而且这两部分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
外部原因:(1)重情轻理的传统文化。
(2)重视个人权威的社会生活制度。
(3)依赖于长辈经验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内部原因:(1)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
(2)“升学第一”的教育和教学理念。
(3)标准化的教学评价制度。
(4)非理性的学校生活制度。
5.教学的概念、关键性特征
(1)概念:教学不是现成知识的灌输过程,也不是学生的心灵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智慧、道德、精神覆灭的训练,使之能够把握永恒原则的过程——使人的潜在理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2)特征:①从“目的”和“动机”方面来看,教学具有“意向性”,指意在
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发展目标。
②从“形式”或“关系”的方面来看,教育具有“双边性”,指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他们之间一般的交往不能成为教学。
③从“内容”或“材料”的方面来看,教学具有“中介性”,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材料。
④从“道德”或“价值”的方面来看,教学具有“伦理性”,教学必须符合一定文化体系中伦理规范的要求,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6.学习自由的必要性
(1)学习自由是学习活动本身的必然要求。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交流、对话、质疑以及达成新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觉、自愿、自由的。
(2)学习自由是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尊重和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有利于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内在学习动机,体验到学习的内在价值,从而有利于保持比较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3)学习自由有助于学生的最大发展。只有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那种潜在的发展倾向才能够表现出来,从而沿着一种内在的独特的确定性进行。
(4)学习自由有利于整个社会与人类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大利益。
只有在自由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他人的观点具有理性的质疑精神,思想开放,永远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兴趣的人才。
7.教育民主化四项原则
(1)平等原则,指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及教育关系的建构方面,所有的人,不论其肤色、种族、性别、财富、地位、智力等,都应享有同等的机会、权力,或同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歧视或排斥。
(2)参与原则,指在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社会机构、组织、家庭以及个人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成为教育改革、发展和评价的主体,改变传统教育教学和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一种由绝大多数人所参与的公共事业。
(3)自主原则,指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教育或学校的独立性,充分地尊重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在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充分发挥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重构教育的外部和内部关系,使之更加符合民主的要求
(4)宽容原则,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多样的观点、制度和行为方式,如果没有威胁到多样性本身的话,就应该得到允许、尊重、鼓励和保护。
8.民主教育的性质
(1)民主教育是一种“政治教育”,既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同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或“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识、了解民主制度,学校过民主的生活,形成初步的民主意识、态度、信念,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简而言之,民主教育是民主时代的政治教育。(2)民主教育是“大众教育”,是面向大众的,而不是“精英教育”,仅面向少数社会精英或政治精英。民主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是一种人民大众基本政治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政治教育。
(3)从教育的时空上说,民主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和“大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和“学校教育”。因为民主理念的不断变化和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主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不能仅止于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