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辅导 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听觉(共36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毛细胞的 听毛 顶部都有数百条 排列整齐的听毛, 有些较长的听毛 毛细胞 埋置于盖膜中。 螺旋器浸浴在内 听神经 淋巴中。
19
2、耳蜗的声音传递与初步分析功能
1)声波的传递与定位
声音(空气振动)→中耳听骨链振动→卵圆窗振动→ 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听丝)上下振动 行波学说:声波从蜗底向蜗顶传播时,振幅逐渐加大, 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最大,以后很快衰减。基底 膜的最大振幅区为兴奋区
可衰减30-40dB(主要是低频部分),利于语言分辨 对突发性的短暂强噪声作用不明显
12
13
4、调节中耳腔气压作用:
咽鼓管: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 常呈闭合状态,•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 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置、 形状 和振动性能 1)潜水、加压仓、飞机降落时→鼓室内压<外界→ 鼓膜内陷→耳鸣、听力↓、疼痛甚至鼓膜破裂。
⑵与毛细胞的敏感性和背景声音有关:
①背景声音:环境中的一般噪音→基底膜处于轻微 的振动→毛细胞接受新的声音刺激时敏感性↓ ②毛细胞的敏感性:听神经中的传出纤维可控制毛 细胞的兴奋性
23
对音频(音调)的辩别:
主要依靠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即蜗底感受高音调; 蜗顶感受低音调。 不同的音频→不同部位的基底膜振动→不同部位的毛 细胞兴奋→兴奋冲动通过特定传入N→听觉中枢的一 定部位→不同的音调感觉。
第三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听觉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电活动
1
三、听 觉 器 官
概述:
耳是听 觉的外周感 觉器官。 ●外耳:耳 廓、外耳道。 ●中耳:鼓 膜、听小骨、 咽鼓管和听 小肌。
外耳道
鼓膜
⑴ 鼓膜
(半透明膜)
约50~90mm2频率
响应好失真度小
(2)听小骨:
由锤骨-砧骨-镫 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 杠杆状的听骨链。
锤骨
(3)中耳肌和咽鼓管
砧骨 镫骨
半规管
7
1、传音功能
1)气导: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鼓室内空气
卵圆窗
圆窗
前庭阶外淋巴 鼓阶外淋巴
基底膜
(1)中耳骨导:
为正常听觉传 音途径。
※最大可听阈:听觉忍 受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
听阈曲线
※听域:听阈曲线与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的面积。 ※声强的表示:贝尔(bel)=log E1 ←为实测听阈值
E0 ←为标准听阈值
临床上常用分贝(dB)表示听觉敏感度丧失程度: 1 bel=10 dB,若听力↓20dB=听阈↑10倍 若听力↓40dB=听阈↑100倍
21
不同频率 的声波行 波传播在 基底膜上 的最大振 幅部位图
HZ
22
2)对声音的初步分析:
对声音的音强、音频分析主要依靠听中枢整合作用, 但耳蜗对声音还具有初步分析功能。
对音强(响度)的辩别: ⑴主要取决于基底膜的振幅大小(音频不变):
音强→基底膜振动幅度大小→毛细胞兴奋的数目和 程度→听N产生动作电位个数的多少。
泵K+入内淋巴量>泵Na+回内淋巴量有关。
17
③基底膜:由辐射状纤维丝听丝(20000~30000根) 构成,其宽度愈近蜗底部愈窄,愈近蜗顶部愈宽; 上有 螺旋器(科蒂器)。
基底膜的宽度与不同频率的声波行波传播在基底膜上的最大振幅部位图
18
④螺旋器:
由内(3500)、 外(15000)毛 细胞、支持细胞 及盖膜等构成。
2)上感、耳咽部慢性炎症时→咽鼓管粘膜水肿,管 腔狭窄或闭锁→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鼓室内压 力↓→鼓膜内陷→耳闷、耳鸣及重听的症状。
3)打喷嚏、飞机起飞时→鼓室内压>外界→鼓膜外 突→耳鸣、听力↓、疼痛甚至鼓膜破裂。
咽鼓管粘膜上的纤毛运动可排泄中耳内的分泌物 14
(三)内耳耳蜗的功能
1、结构特点:
内耳耳蜗形似 蜗牛壳,其骨性 管道约2 转34 (35mm),蜗 管腔被前庭膜 和基底膜分隔 为三个腔:前庭 阶、蜗管和鼓 阶。
15
16
①前庭阶和鼓阶:
在蜗顶部以蜗孔 使二阶相互沟通, 其内充满外淋巴。
②蜗管:
是个盲管,管内充 满内淋巴。
内淋巴:[Na+]很低,[K+]很高。其原因与蜗管外侧 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Na+-K+泵:
9
2、放大作用:
①鼓膜有效振动 面积与卵圆窗面积 之比为: 55∶3.2mm2=17∶1 鼓膜的传递将使声 压增强17倍;
②经听骨链的传递 使声压增强1.3倍。
上述两方面的作用,共增压效应为17×1.3≈22倍。
10
声阻抗匹配
11
3、中耳肌反射:
高强度声音-听传 导-耳蜗-听神经中枢-面N和三叉N①镫骨肌收缩:向 外牵拉镫骨-减少 卵圆窗上的压力 ②鼓膜张肌收缩: 向内牵拉锤骨-鼓 膜紧张-减小鼓膜 反应
不同频率的声波,•其行波波长不同,高频声波(波长短)传播 近,最大振幅位于蜗底部;低频声波(波长长)传播远,最大振幅位 于蜗顶部。
高频声波最大振幅区
低频声波最大振幅区
20
基底膜的特点: 顶部宽底部窄, 底部与高频共 振顶部与低频 共振:蜗底感 受高音调,蜗顶 感受低音调。 如蜗底部损坏 时 ,• 高 音 调 的 感受发生障碍; 而蜗顶部损坏 则低音调的感 受消失。
●内耳:耳蜗。
2

听 觉 的 产 生 过 程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 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 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3
●人耳的适宜刺激:
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16~20000Hz) 。
最大可听阈曲线
※听阈:某一声频引起 听觉的最小声强。
(2)中耳气导:正常时不重要,仅当听
骨链损坏时才起作用,Hale Waihona Puke 听觉敏感度要 大为减低。8
2)骨导:
声波→颅骨→耳蜗壁→蜗管内淋巴→基底 膜。
骨导在正常时敏感性比气导要低得多,当气 导明显受损时,•骨导才相对增强。助听器就是 根据骨导的原理设计的。
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特点:
●正常时:气导的传音效应>骨导 ●传音性耳聋时:骨导>气导 ●感音性耳聋时:气导和骨导都减弱甚至消失
4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声 波经耳廓轮反射至 耳道产生Notch而 辨别上下方位
5
2.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2.5cm)声波(语言交流 波长)发生共振(2.6-3.5kHz Resonance),从而增加声强
6
(二)中耳的功能
中耳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