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教案范文6篇
《女娲造人》教案范文6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__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养成课外搜索、整理资料,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流程一、导入先让学生讲讲自己曾看过或听过哪些神话故事,然后,以“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引出我们祖先对此问题是怎样理解和想象的?二、自主阅读以讲故事比赛的形式,(既可个人准备也可小组合作共同打造推举一人),让学生积极自主阅读、整体感知__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以全体学生掌声大小来对主讲者进行评价,然后再让个别学生以点评形式进行具体评价。
这样让学生人人参与,共同激发阅读热情。
最后老师小结讲故事应注意的事项:情节要完整,表情动作要丰富,语气语调要有变化等。
三、合作交流1、将__与《风俗通》上短文进行比较阅读从女娲造人动机,造人过程及人类诞生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赏析,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力了解神话特点。
2、对__存有的疑惑进行组内质疑探究、交流,认识到想象力也是我们现代人所迫切需要的,因为“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雨果语)。
3、全班交流对小组内无法解答的疑惑提出来,通过组与组之间探讨,进行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创编神话故事。
给出材料。
《嫦娥奔月》:后羿从西王母那求到了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偷吃升入月宫,后来变成了月精白蛤蟆。
五、小结《女祸造人》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早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但它毕竟是神话传说,那“人,到底是从哪来的?”请同学们下去收集这方面资料,从科学角度进行解释。
在“追寻人类起源”综合性活动课上再交流。
课后反思:按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2023关于《女娲造人》教案锦集五篇
2023关于《女娲造人》教案锦集五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的精彩与生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导语:据说,普罗米修斯被称为“人类的大恩人”,除了因为他偷取火种,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人类的创造者。
而在我们中国的神活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天神则是女娲。
今夫,我们就来学习女娲造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女娲造人。
3.认识人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经历,谈谈对女娲的认识。
4.教师适当小结,引导对课题质疑:是的。
传说中,女娲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天神,她心地善良,而且神通广大,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她被称为人类的始母,因为传说中,人类就是她一手创造的。
那么,看了“女娲造人”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5.学生自由根据课题质疑,教师适当加以梳理、板书。
⑴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⑵女娲是怎样创造人类的?6.教师小结导读:让我们带上问题去阅读,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解疑,把握内容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独立阅读及合作交流。
⑴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多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⑶思考刚才质疑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解疑。
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并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解疑。
4.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⑴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⑵提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正确理解。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⑶针对质疑,逐题解疑,感知故事内容。
《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优秀6篇
《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优秀6篇《女娲造人》教案5- 篇一女娲造人一、教学目标1、增强对“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
2、把握文章的内容,清晰地了解这个神话是如何展开想像的。
3、进一步把握神话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女娲造人的故事或多或少有一定了解,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和研讨的兴趣。
本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自读能力;二是联想与想像的能力;三是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导入师: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千百年来,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各个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非常有趣。
请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出示课题《女娲造人》。
2、阅读译文,尝试想像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看看此题中两则短文的译文。
这两则译文写了哪些内容?请加以概括。
概括的语言尽可能简洁,在能够说清楚的前提下,字数尽可能少一些。
请把概括内容批注在书上。
生:(独立阅读,概括批注)。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段译文有哪些要点。
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1)天地无人;(2)女娲造人;(3)造更多的人;(4)婚姻育人。
师:这四点基本上能够概括这两则短文的主要内容,语言也很简洁。
我们看原文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生动的情节,但有人将这则短文扩展成一个栩栩如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神话故事。
要扩写这必须展开想像,加入一些内容。
请同学们合上书,围绕刚才提炼出来的四个要点,快速展开想像,自编一个神话故事,并在草稿纸上记录自己的故事提纲。
生:(构思自己的神话故事)。
师:大家相互讲,讲了故事后,请推荐一位构思奇妙、讲述生动的同学上台,把自己的故事奉献给全班同学。
生:(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故事)。
师:(点评。
点评的标准是:(1)故事是否紧扣了四个要点?(2)想像是否奇妙,大胆?(3)叙述是否生动?)3、阅读课文,比较想像师:我们自己编述了故事,也听了同学讲的故事,四川新繁有一位名叫袁珂的作家,他根据这四点内容编写了一个名《女娲补天》的故事,作家和我们都是根据同一个材料编的故事,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他编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
关于《女娲造人》教案十篇
关于《女娲造人》教案十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设计思想:《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是通过丰富的想像与联想的运用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表现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________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材分析:__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1、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基础好的学生能很快抓住__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而基础差的必须要做预习好!2、学生学习__时,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采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去解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2、能力目标(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学习__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难点: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采用博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检测、师生互动、课堂检测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女娲造人》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象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女娲造人》教案
《女娲造人》教案【精华】《女娲造人》教案3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
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6篇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6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把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寻找人类起源。
2、力量目标: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予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育学生的想像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开心,感受制造的欢乐,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颖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语(4)早晨,我们踏着满地的金黄,在瑟瑟的晨风中来到这里,开头我们又一个崭新的一天;黄昏,我们迎着醉人的晚霞,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在这很多个来来往往的的路途中,我们不禁要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么能不能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呢,让我们来相互沟通一下吧。
(学生沟通资料)好,今日就让我们到《女娲造人》这篇神话故事中去看看女娲是怎样把人造出来的。
(书写标题)二、文本对话1、个别朗读:(5)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下面就请同学来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我们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好,有哪位同学情愿给大家朗读。
(请同学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1)通过以上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那么今日,我们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将实行智力竞赛的形式,来一场超级小组的选拔,详细的竞赛规章是这样的:⑴首先将全体同学分为两大组,在答题之前由每组为对方选择答题的符号,然后各组选一名同学来揭开题目答题。
⑵当该名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感到有困难时,他将有三种求助方式:从课堂上任意一个人那里获得少许提示;指定本组的一名同学替他回答下列问题;和组员争论两分钟然后做答。
每种求助方式只能用一次,用完为止。
⑶每组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本足不扣分但给对方组加100分。
规章大家已经很清晰了,那么在进展超级小组的选拔之前,再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认真研读课文,为竞赛做好充分的预备,同时也可以针对你们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展争论,好,现在开头。
初一上册语文《女娲造人》优秀教案
初一上册语文《女娲造人》优秀教案初一上册语文《女娲造人》优秀教案《女娲造人》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上册语文《女娲造人》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一上册语文《女娲造人》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全文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并通过与《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比较理解神话中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然后让学生品味文中想像语段,从中感悟出人类诞生的一种喜悦感,最终体会到神话的能力。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可以让其在课后收集一些人类诞生说的不同说法,让学生明白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像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学习重难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感悟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你知道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诞生说法)教学方法:课堂上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采用讨论法。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__导入。
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像与严密推测,猜想着人类诞生。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先谈谈你们了解了几种人类诞生说法?(同学们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海猿说外星人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女娲造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关于《女娲造人》教案4篇
关于《女娲造人》教案4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________,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特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课型及教学思路】课内自读课文。
__浅显易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文中洋溢的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并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通过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二、了解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1、比较阅读:思考: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明确:⑴造人的具体过程;⑵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⑶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⑷作者的评述;教师评价:可见作者高超的想像力。
2、找一找、谈一谈: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喜悦感的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教师提示:体现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又表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
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原文及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女娲造人》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1.3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感受女娲造人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敬畏生命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2.1神话故事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的联系。
2.2课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女娲造人》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对神话故事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3.2教师针对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5.研讨课文5.1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6.感受神话魅力6.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阐述理由。
6.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7.课堂小结7.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8.课后作业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8.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生字词的学习效果。
3.神话故事的感受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4.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女娲()澄澈()()莽莽榛榛()掺合()2.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艺术时曾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由此可知,神话带有浓厚的色彩。
3.在下列语句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⑴人的身体小,据说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
⑴大地上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还没有终止。
⑴这世间,怎样说吧,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4.读课文回答:⑴女娲为什么要造人?⑴女娲是怎样造人的?5.根据提供的语境,扩展语段。
要求:从颜色、香气、体态三个方面状写普通的花;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这是一种普通的花,普通得谁也记不清它的名字,只知道春天开花的日子,日埂和塘堤四处可见它的踪影。
花的颜色;花的香气;花的形状。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现在,许多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弟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b.这个村今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谷子,而且不吃国家的供应粮。
c.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鉴于动物有上述特点,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兵”出现。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黄帝的臣子里面,有个叫仓颉的人,长着四个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亮。
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喜欢察看天上的星象,考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雀羽毛的文采,以及山川起伏的曲折线条。
他往往一看就是老半天,而且还在手心里或者地上指指画画。
长大后,根据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仓颉悟出了怎样用书写的方法表达脑子里各种想法的道理,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尝试,终于创造出了文字。
人类有了文字,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七年级女娲造人教案范例
七年级女娲造人教案范例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
本店铺整理了女娲造人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女娲造人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神話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話故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話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話的现实意义并形成个性看法。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朗读时采用文图转化的方式,并在文图比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独立思考并讨论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考,学会学习。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辟蹊径,培养创新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与指导,激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神話知识导入1.出示图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
(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2.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話。
古人为什么要创作神話呢?师:神話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先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你还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娲造人)【设计意图】了解神話的.定义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神話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神話的兴趣。
《女娲造人》教案8篇
《女娲造人》教案8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________,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特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课型及教学思路】课内自读课文。
__浅显易懂,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文中洋溢的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并进行想像力的训练。
通过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二、了解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1、比较阅读:思考: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明确:⑴造人的具体过程;⑵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⑶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⑷作者的评述;教师评价:可见作者高超的想像力。
2、找一找、谈一谈: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喜悦感的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教师提示:体现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又表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
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女娲造人》教案
《女娲造人》教案《女娲造人》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女娲造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女娲造人》教案1一、教学目标1、增强对“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
2、把握文章的资料,清晰地了解这个神话是如何展开想像的。
3、进一步把握神话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女娲造人的故事或多或少有必须了解,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和研讨的兴趣。
本文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自读潜力;二是联想与想像的潜力;三是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三、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导入师: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问题,千百年来,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各个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十分搞笑。
请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出示课题《女娲造人》。
2、阅读译文,尝试想像师:我们一齐来看一看“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看看此题中两则短文的译文。
这两则译文写了哪些资料?请加以概括。
概括的语言尽可能简洁,在能够说清楚的前提下,字数尽可能少一些。
请把概括资料批注在书上。
生:(独立阅读,概括批注)。
师:好,我们一齐来看看这两段译文有哪些要点。
生:能够从四个方面来概括:(1)天地无人;(2)女娲造人;(3)造更多的人;(4)婚姻育人。
师:这四点基本上能够概括这两则短文的主要资料,语言也很简洁。
我们看原文是十分简单的,没有生动的情节,但有人将这则短文扩展成一个栩栩如生、具有很强吸引力的神话故事。
要扩写这务必展开想像,加入一些资料。
请同学们合上书,围绕刚才提炼出来的四个要点,快速展开想像,自编一个神话故事,并在草稿纸上记录自己的故事提纲。
生:(构思自己的神话故事)。
师:大家相互讲,讲了故事后,请推荐一位构思奇妙、讲述生动的同学上台,把自己的故事奉献给全班同学。
生:(一位同学上台讲述故事)。
师:(点评。
2021年《女娲造人》教案范文7篇
2021年《女娲造人》教案范文7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__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3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一、导入由我国古代一些神话民间故事导入。
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哪咤闹海》《精卫填海》等。
二、简介神话和神话的特点1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肋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神话的特点: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神话富有幻想的形式。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三、作者简介袁珂:我国著名的神话学家。
其著作《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四、预习字词检查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澄澈chè生气蓬勃péngbó幽光yōu莽莽榛榛zhēn绵延mián神通广大shén灵敏mǐn枯藤téng五、赏读课文(一)听课文录音思考1、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女娲神性:神通广大人性: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总之,女娲是一个人性化的神。
(二)复述故事情节1、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
2、从女娲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的角度复述故事。
要求:语言简洁生动六、拓展延伸:关于想象(一)有关的名人名言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雨果)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黑格尔)(二)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三)想象大比拼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1、牵牛花开放啦,……2、早上打开窗户,哇……3、远处的霓虹灯亮了,……七、课堂小结__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2021年《女娲造人》教案范文九篇
2021年《女娲造人》教案范文九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神话的特点。
2、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3、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积累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知识,区别神话与科学。
2、学习__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尝试改写神话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2、体会自己的母亲怀胎育子的艰辛与不易。
教学重点: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复述法、讨论法、想象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哪些神话故事呢?比如,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等。
我们人类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思考过吗?关于这个问题,自古人们就开始作不停地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由神话改编的故事——《女娲造人》。
二、整体感知1、正音正字2、关于神话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应,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化人的结果。
__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体裁是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3、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__情节。
三、探究文本1、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书P148 研讨与练习一)2、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3、说说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作者的想象力?生: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
4、女娲造人的原因是什么?生:荒凉寂寞,添点生气。
5、女娲造人的过程和方法?生: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洒泥造人6、女娲想出了一个怎样让人类长久繁衍生存的好办法?生:男女结合7、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①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女娲造人》教案(通用11篇)
《女娲造人》教案〔通用11篇〕《女娲造人》教案〔通用11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的1.会认“娲、藤”两个字。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奉献,感受人的得意与生动,给世界带来了精彩与活力。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导语:据说,普罗米修斯被称为“人类的大恩人”,除了因为他偷取火种,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人类的创造者。
而在我们中国的神活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天神那么是女蜗。
今夫,我们就来学习女娲造人的故事。
2.老师板书课题:女娲造人3.认识人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经历,谈谈对女娲的认识。
4.学生自由根据课题质疑,老师适当加以梳理、板书。
⑴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⑵女娲是怎样创造人类的?⑶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6.老师小结导读:让我们带上问题去阅读,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解疑,把握内容1.老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独立阅读及合作交流。
⑴.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遇到生字新词,多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认真自学,老师巡视,理解学情,并进展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解疑。
3.自学反响,全班互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2)理解词语意思: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阔: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灵机一动:指心思乖巧,稍动脑筋。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惫。
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⑶针对质疑,逐题解疑,感知故事内容。
①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因为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人类,不够生气蓬勃。
a.天地开拓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b.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棒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1篇)
《女娲造人》教案〔精选11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目的:1、比拟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老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拟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翻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
然后小声读课文,考虑以下问题: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拟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②比拟后挑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表达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那么短文改编的。
《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根底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详细,使得故事血肉饱满。
②更能表达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进步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接,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5篇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5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这篇教学设计采用了“主问题”设计的理念。
学生带着主问题对全篇课文进行研读,在教师的点拨下,为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人物形象而进行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及发言、讨论、辩析等表达活动。
教学步骤:一、积累一组词语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识别、积累词语。
1.雅词2.四字短语二、研讨一个问题1.主问题: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要求:阅读全文。
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
自读课文,并拟出发言要点。
·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她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她是一个普通的“人”。
她有人的孤独感。
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
·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这种口吻非常孩子气。
·她是一个勤劳的母亲。
·她是一个喜爱孩子的妈妈。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2.讨论:作者为什么把女娲塑造得更像一个“人”?作者把女娲塑造得更像一个“人”,这正是这篇童话真实感人的地方。
广阔的天地,莽莽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真实;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气”的面容,诱发了她的“灵机”,想象巧妙而富于人类经验;“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
“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集锦9篇
《女娲造人》教案模板集锦9篇《女娲造人》教案篇1设计思想:《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是通过丰富的想像与联想的运用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表现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________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材分析:__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1、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基础好的学生能很快抓住__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而基础差的必须要做预习好!2、学生学习__时,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3、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采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去解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2、能力目标(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学习__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难点: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采用博文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检测、师生互动、课堂检测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女娲造人》教案篇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极其特点。
2、了解鲜明的人物形象,甘受文中所表示的喜悦之情。
3、初步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示的喜悦之情。
2、初步培养同学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想象的作用,感受文中所表示的喜悦之情。
《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优秀8篇
《女娲造人》优秀教案优秀8篇女娲造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3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一、导入由我国古代一些神话民间故事导入。
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哪咤闹海》《精卫填海》等。
二、简介神话和神话的特点1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肋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神话的特点: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神话富有幻想的形式。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三、作者简介袁珂:我国著名的神话学家。
其著作《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四、预习字词检查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澄澈chè生气蓬勃péngbó幽光yōu莽莽榛榛zhēn绵延mián神通广大shén灵敏mǐn枯藤téng五、赏读课文(一)听课文录音思考1、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女娲神性:神通广大人性:勤劳、聪明、有爱心、有创造力总之,女娲是一个人性化的神。
(二)复述故事情节1、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
2、从女娲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的角度复述故事。
要求:语言简洁生动六、拓展延伸:关于想象(一)有关的名人名言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雨果)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黑格尔)(二)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三)想象大比拼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句子:1、牵牛花开放啦,……2、早上打开窗户,哇……3、远处的霓虹灯亮了,……七、课堂小结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课《女娲造人》教案一、教材简析《女娲造人》选自新疆教育出版社教科书,《汉语》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
《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原始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引导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二、学情分析针对南疆九年级双语班民族生的特点,习惯和基础知识,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思想。
民族学生的汉语发音以及词义理解等不到位,要让学生养成朗读,查字典的习惯。
三、设计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汉语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这篇文章的重要理念。
为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体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汉语课堂。
这篇课文属神话,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想像女娲另一种造人的动机、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理解女娲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适当延伸拓展,使学生认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了解神话的特点,并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会本课“藤、添、娲”等10个生字。
掌握“管理、果然、终止、未免”等词语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
(二)能力目标: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六、教法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根据本课内容确定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自学法——自主学习,拓展感情阅读法——整体感知研究法——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七、教学准备PPT、袁柯的资料、神话图片资料。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过程《女娲造人》一、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提示”内容情况。
(一)出示生字词,请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组一组,观察学生能力。
添(加补)疲(劳倦)(清透)澈掺(和杂)(二)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提示、纠正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1、正音:“掺和”中得“和”是多音字,在此读“huò”,不读“hè”。
“模样”中得“模”是多音字,在此读“mú”,不读“mó”2、写法:“添”字,右下“小”要多一点。
(三)重点字词解释1、神通广大:本领高,能力强,指无所不能的力量。
2、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了一个办法。
二、情境导入《女娲造人》(一)教师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大家喜欢看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学生回答,熟悉的神话故事会有: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 (生答后,展示神话故事图片。
)(二)设置疑问1、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呢?2、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故事好听、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 (三)引入新课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造人的神奇。
(展示课题及女娲造人画像。
)(四)作者简介1、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请学生举手回答,大屏展示,重点部分请学生抄写。
)2、袁珂先生(1916.7.12—2001.7.14),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
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选》、《中国传说故事》、《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合著)三、整体感知课文(一)学生默读课文,识记课文情节1、学生默读课文,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2、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在课文中勾画出女娲造人具体过程的句子。
(二)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请学生自由讨论)1、请问同学们,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呢?(1)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课文描写了人类诞生之前的世界。
)(2)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女娲造人的原因)(3)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女娲的灵感,想要创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2、同学们女娲,用了几种方法创造出人类?(两种:用黄泥揉团成泥人;用枯藤挥洒泥点,甩出小人。
)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1)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
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2)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三)重点句子分析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喜悦感的句子。
2、本文处处洋溢着因人类诞生而产生的喜悦感,找出具有喜悦感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1)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创造出新的生命是多么的快乐)(2)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心爱”这个词。
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
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
三是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3)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通过景物描写衬托母亲的幸苦。
)(四)全文洋溢着一种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
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四、合作探究(一)女娲造人这篇文章哪些方面写的较好。
请四人小组讨论。
1、全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这些想象以现实为基础,又充满了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热情,以及对人——这一聪明、美丽的生物的赞叹。
2、文中通过对女娲心里、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娲的智慧与仁爱。
3、生动有趣的情节,通俗自然的语言,神奇丰富的想象,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二)女娲的精神学习1、女娲像什么?(妈妈)对她就像妈妈一样,那我们从心理和神态描写,一起来分析“妈妈”女娲的形象。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
)2、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
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
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
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3、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
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不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吗?五、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编神话《女娲造人》与袁珂比一比。
六、课后小结无论是今天学习的美丽的神话还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争鸣,都是一串串不同时代的人们探寻生命问题的足迹。
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独特而美好。
也许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珍爱生命,努力拼搏,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美丽的生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十、布置作业(一)继续完成自编神话《女娲造人》(二)完成练习册十一、板书设计第二十二课《女娲造人》作者:袁珂掺和h uò模mú样添神通广大:本领高,能力强,指无所不能的力量。
灵机一动: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了一个办法。
为什么造人:荒凉寂寞女如何造人:黄泥揉成;枯藤挥洒泥点智慧娲人的表现:叫妈妈仁爱母亲十二、课后反思下面我就这节课各环节的得与失进行自我评价。
(一)得1、《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传说。
学生的兴趣很高。
语文课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练习。
以复述课文,创编神话故事让学生提高能力。
2、本节课,首先用“组一组、读一读”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愉快的吸收了所学的知识。
3、学生的想法很新奇,并积极回答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回答错误时,也进行鼓励,告诉他们只要多说多动脑子,一定可以学好汉语。
4、拓展延伸。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拼搏。
了解女娲的慈爱辛劳,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习女娲的优秀品质。
(二)失1、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和汉语能力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在这一点上以后我要多与学生交流,并告诉他们学习汉语的一些窍门。
2、学生的阅读速度还有待提高,平时要多加锻炼。
3、过渡语的设计不够精彩,不能完全吸引学生。
4、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对绝大多出同学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对于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是有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