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疯狂老师案例
教师数字教育案例(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介绍一个数字教育创新教学案例,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位来自我国某城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他聪明伶俐,但语文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阅读能力较弱,缺乏写作灵感。
为了帮助小明提高语文成绩,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尝试数字教育,利用数字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二、案例实施1. 搭建数字教学平台张老师首先在班级内搭建了一个数字教学平台,包括电子书包、班级微信群、在线教育平台等。
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完成作业,与老师和同学互动。
2. 引入数字资源针对小明的语文学习问题,张老师从网络上搜集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动画课文、互动游戏、阅读理解练习等。
这些资源既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新教学方法(1)动画课文:张老师将动画课文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讲解《草原》一文时,张老师播放了一段草原风光的动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美丽。
(2)互动游戏:张老师利用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讲解《猜谜语》一文时,张老师制作了一个猜谜语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猜谜技巧。
(3)阅读理解练习:张老师从在线教育平台下载了一些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这些练习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张老师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在课堂上,张老师会主动提问小明,鼓励他积极参与讨论。
在课后,张老师会与小明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的学习困惑,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字教育实践,小明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疯狂老师”破局在线教育
“疯狂老师”破局在线教育“疯狂老师”创始人张浩文/张韦韦在“双创”政策和移动互联网浪潮驱动下,内地创业环境正迎来最好时期。
创业大时代的来临,吸引了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大批“互联网+”革新者横空出世。
经历了2014年的狂热和2015年的喧嚣后,2016年创投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创业依旧方兴未艾,但资本市场明显转冷。
获得投资者青睐,远不止讲好一个故事或勾勒一套模式那么简单。
但是,好项目依然有机会。
二次创业的张浩和他的“疯狂老师”项目,刚好赶上这一波创业和互联网教育的风口。
在融资路上,“疯狂老师”曾在2015年仅半年时间从Pre-A轮跑到B+轮,成为融资最快的教育O2O公司之一。
与此同时,“跟谁学”、“轻轻家教”、“请他教”等教育O2O平台都在资本市场斩获颇丰。
2015年上半年,是教育O2O最疯狂的时候,但下半年教育O2O领域补贴、刷单等传闻迭起,质疑、争议接踵不断。
这年10月,“老师来了”倒下。
后来“轻轻家教”两位创始人分家,“请他教”转型线下托管服务,“跟谁学”也开拓2B业务。
过去一年,张浩和很多同行一样度过了一段彷徨、调整期。
直到今年6月,“疯狂老师”斩获1.2亿元C轮融资的消息发布,很多人再次将目光投向这家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
搅局K12时间回到一年半之前。
2014年底,安徽合肥,80后青年张浩决定从故乡启动人生中的二次创业,创办去中介化的教育O2O平台“疯狂老师”。
他曾在教育培训业浸淫10年,2005年他在母校厦门大学所在地创办了传统教育培训机构--快乐学习。
经历了传统教育培训业的繁荣,也目睹了背后的种种弊端。
现在,他准备再出发,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激发老师斗志,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改变教育培训业的生产力。
取名“疯狂老师”,是因为他骨子里和乔布斯一样,坚信“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彼时,互联网教育浪潮如火如荼,教育刚需属性加之“互联网+”政策驱动,资本纷纷涌入这块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BAT等互联网巨头也高调布局在线教育。
2024师德师风违规典型案例
2024师德师风违规典型案例案例一:“分数至上”的张老师。
在某中学,张老师是个出了名的“严师”,可这严却有点过了头。
他教数学,眼里就只有分数。
每次考试完,他不是想着怎么帮成绩差的学生分析问题、提升能力,而是搞起了“分数歧视”。
有个叫小李的学生,数学一直不太好。
一次单元测试后,张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说:“小李啊,你看看你这分数,简直是拉低了咱们班的平均分。
你是不是就没在数学上用过心?”这一番话,让小李的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而且,张老师为了让班级的平均分好看点,还搞起了“特殊座位”。
他把成绩好的学生都安排在前面,说是方便教学互动,其实就是想营造一种“好学生优先”的氛围。
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呢,被赶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仿佛他们就是被遗忘的一群人。
这事儿被家长知道了,家长们纷纷表示,张老师这种做法违背了师德师风,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看重分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案例二:“爱占小便宜”的王老师。
小学里的王老师啊,有个不太好的习惯——爱占小便宜。
学校每年都会给学生们订很多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这些东西都是由学校统一采购,然后分发到各个班级的。
可王老师呢,每次都会多拿几本资料和读物,然后放到自己家里。
有一次,学校给每个学生订了一套很精美的作文选集,要求老师尽快发到学生手中。
王老师却偷偷地留了好几本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后来被其他老师发现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还满不在乎地说:“这几本就当是备用的嘛,说不定以后有学生丢了还能补上呢。
”但实际上呢,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想拿回家给自己的孩子看。
这种行为可就违背了教师应有的廉洁奉公的师德要求啦。
这事儿在学校里传开后,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对他有了看法,觉得他这样的行为给学生们树立了很不好的榜样。
案例三:“言语暴力”的赵老师。
幼儿园里的赵老师,平时看起来还挺和蔼的,可一发起火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有一天,小朋友们在午睡的时候,有个叫阳阳的小朋友总是睡不着,还在床上翻来覆去。
疯狂李老师课堂阅读理解
疯狂李老师的课堂阅读理解之旅在我们的辅导机构中,有一位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入浅出的讲解方法,富有激情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他就是我们的疯狂李老师。
疯狂李老师,原名李华,来自北京。
他曾在国内外多次获得阅读教学比赛的大奖,拥有丰富的阅读教学经验。
他的特点就是风趣幽默,充满激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他成为了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良师益友。
在教学方法上,疯狂李老师独树一帜。
他坚信“实例胜于雄辩”。
他会通过具体的阅读材料,引导我们分析理解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意图、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等。
有时他甚至会通过表演、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阅读材料的魅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激发了我们对阅读的热爱。
他非常注重引导和激发我们对阅读理解的热爱。
他常常鼓励我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肯定我们的进步。
当我们取得进步时,他总是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这种成就感让我们更加自信,也更加热爱阅读。
对于不同水平、背景和能力的学生,疯狂李老师更是采取了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
小王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阅读理解能力一直较弱。
李老师针对他的问题,推荐了一些针对性强的阅读材料,并引导他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小王的阅读理解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对阅读理解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
这就是疯狂李老师的教学魅力。
在家长方面,疯狂李老师也始终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
他会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项目上取得的进步。
同时,他也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有效地共同培养孩子。
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疯狂李老师是一位富有激情、有爱心、有方法的好老师。
兴为教育案例老师(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兴为教育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学个性化辅导的教育机构,以“激发潜能,成就未来”为宗旨,致力于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在兴为教育,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从一名普通的辅导老师成长为优秀的教学顾问,她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收获。
二、案例概述这位老师名叫李华,毕业于我国一所知名师范大学,专业是教育学。
毕业后,她进入兴为教育成为一名辅导老师。
在过去的几年里,李华老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执着,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学顾问。
三、案例分析1. 立足本职,做好辅导工作李华老师刚进入兴为教育时,对辅导工作并不熟悉。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她认真学习了辅导技巧,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
在辅导过程中,她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于是她开始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2. 深入研究,提升教学水平李华老师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顾问,仅仅做好辅导工作是不够的。
因此,她开始深入研究教学方法,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她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事们交流教学心得,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3. 关注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在辅导过程中,李华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
她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4.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李华老师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她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
她还积极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5. 激发潜能,助力学生成长李华老师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
在辅导过程中,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她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教育机构粗暴教学案例(2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机构在培养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一些教育机构中,粗暴教学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健康。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对教育机构的粗暴教学进行剖析。
一、案例背景某市一所知名中学,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就读。
然而,在这所中学里,却存在着一种粗暴教学的现象。
该校一位名叫李明的老师,因为教学方法不当,被学生和家长广泛诟病。
二、案例经过李明老师,中年男性,教龄20年,曾获得过“优秀教师”称号。
然而,在最近的一个学期,他的教学方法却引发了学生的不满。
以下是案例的具体经过:1. 课堂氛围压抑李明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以严肃的面孔示人,对于学生的提问和发言,他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
在课堂上,他经常用严厉的语气批评学生,甚至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辱骂。
这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压抑,学生们不敢主动发言,课堂参与度极低。
2. 作业量过大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李明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大量的作业。
这些作业不仅包括课堂上的练习题,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写作。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作业量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学生们抱怨说,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休息和娱乐。
3. 忽视学生个性李明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对于一些个性突出的学生,他往往采取打压和忽视的态度。
例如,一位擅长绘画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因为画画而被李明老师批评。
这使得这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自卑,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4. 家长反映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李明老师的粗暴对待。
一些家长甚至表示,他们的孩子因为害怕李明老师,而不愿意去学校。
在家长会上,李明老师对于家长们的质疑和投诉,总是采取回避和推脱的态度。
三、案例分析1. 教育观念落后李明老师的粗暴教学,根源在于他的教育观念落后。
他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线上教育著作权侵权案例(2篇)
第1篇1. “好未来”诉“猿辅导”案:- 案件概述:好未来公司(原名“学而思”)起诉猿辅导公司侵犯其教材和教学视频的著作权。
- 裁决结果:法院判决猿辅导公司构成侵权,需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2. “新东方”诉“高思教育”案:- 案件概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起诉高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其教材的著作权。
- 裁决结果:法院认定高思教育侵犯了新东方的著作权,并判决其赔偿经济损失。
3. “作业帮”诉“作业猿”案:- 案件概述:作业帮公司起诉作业猿公司侵犯其在线教育平台上的课程内容的著作权。
- 裁决结果:法院认定作业猿公司侵犯了作业帮的著作权,并判决其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4. “腾讯课堂”诉“某在线教育平台”案:- 案件概述:腾讯课堂起诉某在线教育平台未经授权使用其在线课程内容,侵犯了其著作权。
- 裁决结果:法院支持腾讯课堂的诉讼请求,判决该平台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5. “人教版教材”著作权纠纷案:- 案件概述:人教版教材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涉及多家在线教育平台未经授权使用教材内容。
- 裁决结果:法院判决多家平台侵犯了人教版教材的著作权,并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这些案例表明,在线教育领域由于内容创新和传播速度快,著作权侵权问题较为突出。
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通常会根据作品的独创性、使用方式、侵权程度等因素来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判决。
对于教育机构和个人来说,了解著作权法并合法使用他人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第2篇1. “世纪明德”侵犯著作权案:世纪明德公司未经许可,在其官方网站上大量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教材、教案等教学资源,被权利人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定,世纪明德公司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判决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2. “中国大学MOOC”侵权案:中国大学MOOC平台未经许可,在其平台上提供他人享有著作权的视频课程,被权利人起诉。
法院认为,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判决其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老师上网课辱骂学生”引发的思考
“老师上网课辱骂学生”引发的思考作者:陈通来源:《妇女》2022年第04期2022年3月17日,山东省邹平市黄山中学发布了《关于我校一教师线上教学期间训斥学生的情况说明》,高一年级女教师曲某某线上教学时,因学生不听从安排,训斥辱骂学生的视频引发网络传播,学校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该教师行政警告处分。
从视频中可以还原当时的场景:女老师在线上上课时,有些学生没有打开摄像头,她无法看到学生上课情况;还有些学生处于静音状态,并没有认真听课。
女老师提醒了好几次后,还是有学生没有听从安排,于是一气之下,出口成“脏”。
视频被曝光,许多家长找到学校讨说法,于是,这场关于“师德”的问题引来了热议。
虽然有人认为这位老师的责任心很强,班级成绩也不错,“骂人”是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初衷是她对学生负责,但作为一名教师,语言粗鲁、脏话连篇、不堪入耳,实在有损教师教书育人、身正为范的形象,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谓失德失范。
用脏话骂学生,丧失了做老师的道德底线,即使初心是为学生好,这种方式也不可取。
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学校改变了授课方式。
于是,讲台后面的老师站在了镜头前,摇身一变成了“主播”。
他们要在短时间内熟练运用视频镜头甚至剪辑工具,還要制作大量课件,以及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思路和技巧。
于是,一些老师会不自觉地把“线下”的习惯拿到“线上”。
比如文中的女老师曲某某,她对学生爆粗口的行为,如果放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也许就不会显得那么扎眼。
她在骂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是很有画面感的: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训斥,调皮学生在座位上低着头,偶尔还会偷笑……然而网络犹如放大镜,会无数倍放大缺点,直到形成舆论漩涡,把当事人淹没其中。
在疫情之下,老师还担当着教育的责任,在学生面前摆上了一张书桌,但因为这一番泄愤的粗口,足以让她千夫所指,身败名裂,实在可惜。
有些话也想对愤怒的家长们说一说。
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究竟怎样,家长并不清楚。
许多孩子在家和在学校完全是两种状态,家长觉得自家孩子平时很乖巧、懂事,在学校也一定如此,因此,一看到这个视频就炸了毛。
2024教师警示教育案例
2024教师警示教育案例
2024年教师警示教育案例如下:
1. 某小学教师刘某,在课外辅导班中,对多名学生实施体罚,造成学生身体伤害。
刘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受到开除处分。
2. 某中学教师张某,在课堂上不正确履行职责,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不良影响。
张某被调离教师岗位,同时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3. 某小学教师李某,违规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李某受到警告处分,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退回违规收受的礼品礼金。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教师警示教育案例会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主播教育乱象事件案例(3篇)
第1篇一、事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直播行业的兴起,主播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
然而,在主播教育领域,却出现了一系列乱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案例以某知名主播教育平台为例,深入剖析主播教育乱象事件,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主播教育行业的重视。
二、事件概述某知名主播教育平台成立于2016年,以培养优质主播为己任,吸引了大量主播报名参加培训。
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该平台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低下、虚假宣传、乱收费等,引发了大量主播和家长的投诉。
三、事件经过1. 教学质量低下据了解,该平台的主播培训课程主要由一些非专业教师授课,缺乏实战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缺乏互动和指导,导致学员难以掌握直播技巧。
更有甚者,一些教师甚至抄袭其他平台的课程内容,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
2. 虚假宣传为吸引更多学员报名,该平台在宣传过程中夸大其词,虚假宣传。
例如,宣称“毕业即就业,年薪高达几十万”,实则学员毕业后就业困难,薪资远低于预期。
此外,平台还承诺“一对一辅导”,实际上却存在大量学员分组学习的情况。
3. 乱收费该平台在收费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报名费、培训费、考试费等费用高昂,给学员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其次,平台存在强制消费现象,要求学员购买额外课程和道具,否则无法顺利毕业。
更有甚者,平台以“优秀学员”为由,收取高额赞助费。
4. 学员投诉面对这些问题,大量学员和家长纷纷向有关部门投诉。
在某知名论坛上,一位学员愤怒地表示:“花了那么多钱,却学不到实用的技能,这难道不是欺骗吗?”另一些家长则表示:“我们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让我们心寒。
”四、事件影响1. 伤害学员利益主播教育乱象事件严重伤害了学员的利益,使他们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却学不到实用的技能,导致就业困难。
2. 影响行业声誉主播教育乱象事件使整个主播教育行业声誉受损,降低了家长和学员对行业的信任度。
3. 增加社会矛盾主播教育乱象事件引发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家长、学员与平台之间的纠纷,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纪录片幼儿园中教师违法行为案例
纪录片幼儿园中教师违法行为案例
案例名称:纪录片《幼儿园里的暴力》中教师违法行为案例
案例描述:
2018年,一部名为《幼儿园里的暴力》的纪录片引发广泛关注。
纪录片揭示了北京市一所幼儿园里教师的暴力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
注和谴责。
据纪录片中的描述,该幼儿园的教师多次采用打、捆、嘴
塞等方式惩罚幼儿,严重侵犯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该纪录片在社会引起了极大震动,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纪
录片中的幼儿园违法行为,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中的教师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幼儿的权益和安全。
对于幼儿
来说,幼儿园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阶段,是他们开始接触社会,认知
世界的关键时期。
而教师作为幼儿园中的重要角色,应当承担起引导
幼儿成长、保护幼儿健康和安全的责任。
然而,幼儿园教师违法行为却在现实中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
了法律和道德规范,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保
障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权益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好幼
儿园管理标准和责任制度,确保教师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
结论:
幼儿园教师违法行为对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引起
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为了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权益安全,需要
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建。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互联网和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不是新鲜事,近几年被不断提及的在线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6年又有一种新鲜形式迅速崛起一一直播课。
直播其实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可以说完胜录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K12辅导和学习形式。
所谓K12教育,“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国),“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
对于K12消费者群体而言,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学习的时间相对固定为晚上,在线直播是比较适合的模式。
此外,教育机构之所以都瞄准教育直播课,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播是当下比较靠谱的变现方式。
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近7成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直播课,也从侧面反映了直播课被家长和学生接受的程度很高。
直播课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促使一大批教育直播机构出现。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在2016年7月成立子公司北京东方优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
还有“好未来”,2016年,以录播为主的“学而思网校”转型直播+辅导模式,与其旗下另一产品“海边”分别开展直播业务。
截至2016年8月31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覆盖城市超过40个,学员数量在40万左右,占到总学员数的23%。
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尝试以在线特别是直播的方式渗透,触达更多的用户。
一些新兴教育平台也推出了直播课程抢占直播市场,如猿题库更名为猿辅导、发力在线直播课、作业帮推出“果园直播课”、学霸君推出“不二课堂”等,甚至以游戏赛事直播出身的斗鱼也推出“鱼教鱼乐教育频道”,希望能在教育直播中分一杯羹。
直播时代,最关鍵的是老师。
“网红教师”似乎成了直播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成了学生选择直播课程重要的参考。
而网红教师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变革,也成为K12教育机构的主打牌之一,很多直播课就是在发展网红教师这一思路下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利润,如猿辅导开出20-50万年薪招聘全职教师,发力K12直播大班课;作业帮的“果因直播课”,也是主打名师牌等。
在线教育-疯狂老师案例
张浩:一个“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黑马名片:黑马二期;快乐学习创始人,东南最大K12课外补习机构的创建者;如今华丽转身,正在移动互联网教育领域攻城略地黑马学院案例中心张九陆核心逻辑:·“疯狂老师”的“疯狂”之处在于,张浩想通过移动互联网改变教育业的整个生产关系结构,破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黑盒子”,让个体的老师成为自主创业者,解放生产力。
·与竞争者不同,“疯狂老师”落脚在产业的核心矛盾——好老师是稀缺资源,它依托于传统教育体系内,为学生提供有限的好老师,这也是“互联网+”与“互联网”创业场景想象的区别所在。
·“疯狂老师”运用“重度垂直”等移动互联网创业手段,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成为目前国内K12领域日交易量第一的移动教育平台。
四月的北京,柳絮纷飞。
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一家咖啡馆内,一位陌生外地创业者要求加张浩为微信好友,张浩欣然接受。
二人现状相差悬殊:张浩早已是黑马营二期的明星,他在十年前创办的快乐学习集团,如今是东南沿海最大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旗下全职老师就有1200多人;而他对面则是创业大街众多寻找机会者的一员,没有人知道其人或项目是否靠谱,也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在创业大街逡巡多久——他在咖啡馆内与所有人搭讪,最终只得到了张浩一个人的了解方式。
张浩并不在意自己做出了一个与多数人迥异的选择:“我觉得,每个创业者,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
相比了解方式泄露可能造成的风险,他现在更关注如何让自己手机上的“疯狂老师”真正“疯”起来。
这个新项目今年1月刚刚上线,它承载着张浩和许多老师们的梦想——利用移动互联网,改变整个K12教育行业的生产关系结构,像三十多年前“包产到户”改变中国农村面貌一样,解放教师们的生产力,让好的教师拥有无限成长空间。
为了这个真正“疯狂”的事业,张浩已经孤注一掷——不再参与一手创办的快乐学习集团各项事务,出让了大部分股份,全部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二次创业当中。
一些大咖也用手中的资本为张浩加磅:IDG 资本合伙人章苏阳,腾讯副总裁吴宵光,黑马学院创办人、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等为他提供了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法律曝光冯老师案件真相(3篇)
第1篇导语:近年来,教育行业屡屡发生教师违法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一起涉及冯老师的案件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本文将根据法律角度,还原冯老师案件的真相。
一、案件背景冯老师,某市一所中学教师,因涉嫌性侵学生被警方立案侦查。
事发后,学校立即对冯老师进行了停职处理,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冯老师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二、案件经过1. 案件起因据调查,冯老师自2018年起,利用担任班主任的职务之便,对一名女生进行性侵。
受害者因恐惧和羞愧,一直没有向外界透露此事。
直到2020年,受害者终于鼓起勇气向警方报案。
2. 调查过程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对冯老师进行了传唤,并对其进行了审讯。
冯老师在审讯过程中,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同时,警方还发现,冯老师曾在其他学生身上实施过类似行为。
3. 法院审理冯老师被起诉后,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
在审理过程中,受害者及其家属向法院提供了相关证据,包括录音、录像等。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冯老师犯有强奸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
三、案件真相1. 冯老师背景冯老师,男,35岁,本科学历,某市一所中学教师。
他在学校工作期间,曾获得过“优秀教师”称号。
然而,在光环的背后,他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2. 犯罪动机据调查,冯老师犯罪动机复杂。
一方面,他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颓废;另一方面,他渴望得到学生的关注和崇拜。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对女生进行性侵。
3. 学校管理问题在冯老师犯罪的过程中,学校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首先,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没有严格审查其背景;其次,学校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不够重视;最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爱不够。
四、案件反思1. 加强师德教育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师德培训,确保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2. 严格招聘制度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要严格审查其背景,确保教师具备良好的品行和教育教学能力。
文师创达教育案件
文师创达教育案件
案件名称:教师违规行为案例
案情概述:
在本教育案件中,涉及到一位名为文师的教师,他在创达教育机构任教期间,存在一
系列违规行为,涉及教学内容和师德方面的问题。
事件描述:
1. 教师违规教学:文师在课堂上使用了来自网络的未经审查的教材,并未进行适当
的批判性思考和调整,导致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教育效果受到了质疑。
2. 个人偏见影响教学:文师在课堂上表达了个人的政治观点和偏见,试图将其灌输
给学生,不尊重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权利,严重违背了教育公正和平等原则。
3. 语言不当引发争议:文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使用了不当的语言和态度,对学生进
行了侮辱,并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和尊严的尊重,违背了教育者的职业道德。
结果及处理措施:
1. 学生家长们发现了文师的行为,对其进行了投诉,并要求创达教育机构进行处
理。
2. 创达教育机构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收集证据并听取相关当事人的陈述。
3. 在经过调查后,创达教育机构决定对文师进行停职检讨,并给予了相应的警告。
4. 创达教育机构将提醒所有教师加强职业道德和教学质量的培训,并加强对教材的
审核和选择。
结论:
该案件显示了创达教育机构能够积极应对违规教师行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
通过这一案例的处理,创达教育体现了对学生权益的关注,并展示了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和
教育公平的决心。
在教育案件中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聚焦“新东方教室奸杀案”
聚焦“新东方教室奸杀案”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48期2016年5月19日,北京新东方昌平校区,李洁17岁的女儿姚金易被同学王祎哲奸杀。
2017年6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定王祎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018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王祎哲被判处无期徒刑。
2020年9月27日,该案民事诉讼二审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南口法庭开庭,当天并未宣判。
这个案子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例未成年人因校园暴力被判无期徒刑的案件。
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在量刑上的探讨非常集中,“新东方教室奸杀案”被很多媒体当作典型案例。
那么,该案在定罪量刑上有哪些考量?为后来可能发生的类似案例提供了哪些借鉴?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又有哪些启发?被杀的女儿2020年9月27日,“新东方教室奸杀案”民事诉讼二审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南口法庭开庭。
当天,李洁在庭上一直抱着女儿姚金易的照片,犯罪嫌疑人王祎哲的母亲吕某霞并未出庭,被告席上只有律师一个人。
李洁诉状中要求被告书面道歉,但当天被告席上只有律师读了道歉信。
当天,对方律师的话让李洁很愤怒,抱着女儿照片的手因为激动有些抖,“我的孩子已经死了,我无法原谅杀人犯。
四年来,我越来越不能容忍别人在我面前说谎,不想再去争辩对错,不管怎样,事实摆在那里”。
回忆过去的1600天,所有的经历像一个梦。
2016年5月19日晚上,李洁在微信上与女儿聊天,说到一半,女儿再未回复。
当晚新东方老师查寝,发现姚金易没在宿舍,多方寻找无果,校方通知了李洁。
晚上11点李洁驱车从山东老家东营赶往北京。
“求你们帮我找找孩子吧。
”去北京的路上,李潔异常焦虑,不停地给学校老师打电话。
没多久事情出现转机,新东方老师魏某告诉李洁,一个名叫王祎哲的男学生发短信称他和姚金易在一起。
李洁有些诧异,但这个消息让她平静了一些。
5月20日早晨,李洁收到了女儿已死亡的消息。
魏某回忆,5月19日晚,王祎哲向其发了一条短信,称和姚金易在一起。
某些教师、护士为何“疯狂”_
某些教师、护士为何“疯狂”_观点09-03 08:43近日,苏州某幼儿园教师在微博上骂哭闹学生、咒孩子家人,再度将教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记者调查了解到,‚‘疯狂’教师‛事件频发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是防止此类事件的现实途径。
教师:发咒骂微博因“压力大”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湖左岸幼儿园一位教师在微博上发布一张正在哭泣的小男孩照片,并写道:‚恶心的人又开始发病,真的受不了,心情全无。
赶紧去星海小学念小学吧。
一天哭无数次,他家要死人了……火。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位毕业于专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参加工作近两年,在学校教英文等科目,目前负责一个有29个孩子的大班。
据幼儿园副园长马家芳介绍,‚她工作以来没被投诉过,这次发微博抱怨是纯粹的个人情绪发泄。
‛目前,这位老师已经被暂停职务。
马家芳说:‚她怀孕4个月了,园方后期会根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今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据她透露,当事孩子仍在正常上课,学生家长也表示会再同老师交流沟通。
记者发现,这位教师已经将微博改名,并删除了之前的全部微博,目前微博上仅有14日发出的5条道歉简讯。
她说:‚对不起,请大家原谅我的过失言行,也对小朋友和家长说声对不起。
‛她还坦言:‚大家都是人,都会被现在的社会和工作压得不行,偶尔发个微博发发牢骚,我是不应该把小朋友放出来。
‛压力宣泄渠道不畅“关爱行业”变“高压行业”近年来,教师、医务人员等本该彰显爱心和责任心的行业屡屡发生类似事件。
前不久,浙江一名实习护士在微博上晒出她捉弄刚出生婴儿的照片,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可能给脆弱的孩子带来影响终身的伤害。
5月份,杭州一家幼儿园老师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听话的孩子……与这次事件相似,东窗事发后,有关单位和部门都对当事人进行停职等严肃处理。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固然及时得当,但其背后的问题引人深思:为什么类似事件屡报不止,这些案例是不是这些行业目前普遍缺乏责任感和爱心的折射?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极端案例虽不常见,但老师骂孩子、打击孩子信心、不尽心照顾孩子等现象仍较普遍。
中国式在线教育的10个陷阱和5种“死法”
中国式在线教育的10个陷阱和5种“死法”腾讯科技胡祥宝 10月16日报道眼下,在线教育正呈现火爆景象。
或许下一个市值数亿、数十亿的大腕儿就在这个行业中间诞生;当然,谁也说不好,或许众多玩家中下个月就会有谁被腾讯、阿里、百度收至麾下,亦或沦为在线教育先烈,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壮士。
其中,K12和在线语言领域最热,潜在的风险最大。
但无论是你已经小有所成,还是折戟其中,那些在线教育路上的陷阱都值得从业者或想加入这一战团的人们来警醒。
为此,腾讯科技走访新东方、学大、沪江网、猿题库、智客网等众多在线教育高管们,讲述在线教育路上的那些陷阱和经验,以求让后来者走得更加顺利……陷阱1:视野太窄,只紧盯着学校、学生很多在线教育创业者没有看清楚,被眼花缭乱的市场所吸引,被“教育”两个字所迷惑。
一谈‘教育’,马上想到K12 (基础教育阶段)、大学、幼儿园,概念太窄,而且过度追捧概念。
教育是个更大的市场,是个大概念,不能紧盯着学校、学生这个市场。
当然和所有互联网行业一样,在线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创业者的产品要给力,要击中用户痛点。
这是一切的基石。
正如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所言,当前在线教育不缺需求,缺的是好的产品和服务。
陷阱2:体制和技术受到束缚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技术、方式来真正冲进在线教育。
产品模式只是对当前学校传授式教学模式的简单技术模仿升级,学习无趣、被动,学生不买单。
中国教育领域相对比较保守,封闭,外界很难打进去,MOOC(针对于学堂的在线教育)一进学校,马上被政策、被校长、被老师、被学生弹出来,只能在边缘的地方,如英语培训等边角区折腾。
陷阱3:急功近利,贪多嚼不烂,钱要用到刀刃上典型案例:龚海燕的梯子网和那好网的双双崩塌,就是因为贪大求全,战线拉得太长。
在线教育急不来,需长时间的运营积累和用户累计。
龚海燕想一两年就盈利,太难,其两年换三个商业模式,等不起耗不起,没有下一笔风投注入,最终玩完。
如果企业融钱无望,只有通过紧急规模裁员,收缩战线来极大地降低成本,结果可能艰难活下来了,但在各种势力夹击下,将掉出一线阵营。
在线教育,疯狂老师案例
浩:一个“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黑马名片:黑马二期;快乐学习创始人,东南最大K12课外补习机构的创建者;如今华丽转身,正在移动互联网教育领域攻城略地黑马学院案例中心九陆核心逻辑:·“疯狂老师”的“疯狂”之处在于,浩想通过移动互联网改变教育业的整个生产关系结构,破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黑盒子”,让个体的老师成为自主创业者,解放生产力。
·与竞争者不同,“疯狂老师”落脚在产业的核心矛盾——好老师是稀缺资源,它依托于传统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有限的好老师,这也是“互联网+”与“互联网”创业场景想象的区别所在。
·“疯狂老师”运用“重度垂直”等移动互联网创业手段,在短短四个月之,就成为目前国K12领域日交易量第一的移动教育平台。
四月的,柳絮纷飞。
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一家咖啡馆,一位陌生外地创业者要求加浩为微信好友,浩欣然接受。
二人现状相差悬殊:浩早已是黑马营二期的明星,他在十年前创办的快乐学习集团,如今是东南沿海最大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旗下全职老师就有1200多人;而他对面则是创业大街众多寻找机会者的一员,没有人知道其人或项目是否靠谱,也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在创业大街逡巡多久——他在咖啡馆与所有人搭讪,最终只得到了浩一个人的联系方式。
浩并不在意自己做出了一个与多数人迥异的选择:“我觉得,每个创业者,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
相比联系方式泄露可能造成的风险,他现在更关注如何让自己手机上的“疯狂老师”真正“疯”起来。
这个新项目今年1月刚刚上线,它承载着浩和许多老师们的梦想——利用移动互联网,改变整个K12教育行业的生产关系结构,像三十多年前“包产到户”改变中国农村面貌一样,解放教师们的生产力,让好的教师拥有无限成长空间。
为了这个真正“疯狂”的事业,浩已经孤注一掷——不再参与一手创办的快乐学习集团各项事务,出让了大部分股份,全部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二次创业当中。
一些大咖也用手中的资本为浩加磅:IDG资本合伙人章阳,腾讯副总裁吴宵光,黑马学院创办人、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等为他提供了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浩:一个“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黑马名片:黑马二期;快乐学习创始人,东南最大K12课外补习机构的创建者;如今华丽转身,正在移动互联网教育领域攻城略地黑马学院案例中心张九陆核心逻辑:·“疯狂老师”的“疯狂”之处在于,张浩想通过移动互联网改变教育业的整个生产关系结构,破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黑盒子”,让个体的老师成为自主创业者,解放生产力。
·与竞争者不同,“疯狂老师”落脚在产业的核心矛盾——好老师是稀缺资源,它依托于传统教育体系内,为学生提供有限的好老师,这也是“互联网+”与“互联网”创业场景想象的区别所在。
·“疯狂老师”运用“重度垂直”等移动互联网创业手段,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成为目前国内K12领域日交易量第一的移动教育平台。
四月的北京,柳絮纷飞。
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一家咖啡馆内,一位陌生外地创业者要求加张浩为微信好友,张浩欣然接受。
二人现状相差悬殊:张浩早已是黑马营二期的明星,他在十年前创办的快乐学习集团,如今是东南沿海最大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旗下全职老师就有1200多人;而他对面则是创业大街众多寻找机会者的一员,没有人知道其人或项目是否靠谱,也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在创业大街逡巡多久——他在咖啡馆内与所有人搭讪,最终只得到了张浩一个人的联系方式。
张浩并不在意自己做出了一个与多数人迥异的选择:“我觉得,每个创业者,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
相比联系方式泄露可能造成的风险,他现在更关注如何让自己手机上的“疯狂老师”真正“疯”起来。
这个新项目今年1月刚刚上线,它承载着张浩和许多老师们的梦想——利用移动互联网,改变整个K12教育行业的生产关系结构,像三十多年前“包产到户”改变中国农村面貌一样,解放教师们的生产力,让好的教师拥有无限成长空间。
为了这个真正“疯狂”的事业,张浩已经孤注一掷——不再参与一手创办的快乐学习集团各项事务,出让了大部分股份,全部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二次创业当中。
一些大咖也用手中的资本为张浩加磅:IDG 资本合伙人章苏阳,腾讯副总裁吴宵光,黑马学院创办人、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等为他提供了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其时的咖啡馆外,互联网教育领域各路英豪可谓龙蛇起陆:3月30日,前网易总编李勇创办的猿题库宣布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同一天,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的跟谁学也宣称获得了A轮5000万美元融资;4月8日,刚刚创办不到四个月的“轻轻家教”又宣布获得了由红杉资本领投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张浩正在与时间赛跑: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疯狂老师”已经在上海、福州、南昌、成都、合肥、青岛、厦门、泉州八个城市落地开花,5月份即将进入武汉、长沙。
作为一名创业老兵,张浩早已把路径和一切可能后果想得非常清楚,在他看来,如果传统线下教育的发展速度是1的话,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速度就必须是10。
“这是舍命狂奔的节奏,我们是在跟这个时代抢时间”,张浩说,“但目前的发展符合预期”。
干掉黑盒子:做PC互联网没能完成的事从传统线下教育到移动互联网应用,不仅仅是发展速度不同,更是完全不同的创业思路和市场打法,但是在商业逻辑上,二者又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
有时候,从传统业务到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心理上,比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距离更近。
张浩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整个家族里,出过十几位老师,他自己又在K12课外辅导领域创业十年之久,可谓见多识广,用他的话说:“一个老师到底好不好,我五分钟就能看出来。
”但就是这样一个阅人无数的“资深业内人士”,在给自己的孩子寻找钢琴老师时也遇到了困难:他需要与线下的一对一教育机构对接,老师都隶属于机构,但是这个机构完全是一个黑盒子,到底提供的是哪一位老师,老师真实水平如何,完全听凭机构安排。
在教育行业,这种“黑盒子”已成行业公害,常听说这样的事例:家长交了巨额学费找到的“名师”只是兼职大学生,要求退费时遭遇种种潜规则,孩子的上课过程完全不可控……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2014年上半年,其收到教育类消费投诉976例,是去年同期投诉量的两倍,还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硬币的另一面,老师们则只是课外辅导链条上的一个螺丝钉,他们被用在哪里,如何使用,完全听从机构的安排,授课收入的大部分也要被机构截留。
张浩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痛点”,要想办法把这个“黑盒子”给干掉,让家长能够公开、透明、便捷地找到最优秀的老师,让优秀的老师备受尊崇。
实际上,“让信息更透明”这种想法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整个行业诞生的初衷之一,如今的美股上市公司学大教育,前身便是一家家教网站。
但是这些网站最后要么如学大教育一样,走上了线下服务为主的道路,要么如环球网校一样,选择了通过代理商卖课程的模式,然后被别人收购,其中前者等于是又回归了传统,而后者则在组织和用户之间增加了一层代理商,透明度有限。
究其原因,这是PC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相比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使用场景极为有限,与客户没有紧耦合,因此高度依赖流量。
黑马学院创办人、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曾将这种商业模式的特征概括为三点:免费应用、流量入口、小白用户,网络平台多从汇聚流量起步,做出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产品,进而挟海量客户的力量反向匹配上游产业链资源,本质上是把“小白用户”卖给身后的产业资本赚钱。
就网络教育机构而言,围绕用户流量设计的盈利模式无非几种:内容收费、平台佣金、广告模式。
但内容收费的前提是内容口碑和不可复制性,在互联网平台上很难保证;平台模式需要聚合C2C交易,不但初期发展困难,长远来看运营成本更是不便宜;而广告模式需要先汇聚浏览量,在现有网络环境下,最后难免成为BAT 的附庸。
这三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初期投入很大,但都没有很好的营收持续性。
这就导致互联网在线教育发展多年,却没有产生一个像新东方那样的“常青树”的原因,就连已经上市的YY教育都同样被这些问题困扰着。
为了可持续发展,许多教育网站因此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回归与机构教育合作。
与网络上“小白”教师提供的不稳定、不持续、质量无保证的教育服务相比,培训机构更能提供稳定、持续、高质的教育服务,但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和透明性。
作为另一个解决方案,部分探索者引入了O2O模式,但线下运营必然涉及教学场地、组织管理等问题,市场推广、房租、人力这三大开支占据了机构大部分成本,而且它们不仅难以压缩,反有越来越高之势。
以学大教育为例,其财报显示,学大教育2014财年营收为3.38亿美元,但是净亏损达到了1000万美元。
上市四年多以来,其市值由最高时的超过7亿美元缩水至如今的不到1.7亿美元。
当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成功的互联网教育机构,比如黑马营二期学员欧蓬创办的嗨学网和七期学员黄佳佳创办的51talk,这些机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从早期开始,就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嗨学网前期依靠尚德机构大量线下收入输血);2)用相对线下颠覆性的价格快速获得海量用户;3)主要面对成人的培训,成人拥有更强的主动学习意识,并且学习的效果可以更容易地用收入增长量化。
而作为所有线下培训机构的起源,K12家教领域,尽管打掉“黑盒子”的刚需非常强烈,目前却没有一个互联网化成功的案例。
“互联网+”:新的应用场景想象张浩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发现,与十年前相比,当年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今都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解决,例如支付问题,当前的移动支付体系已经很完善;再比如地理匹配问题,基于LBS的应用能够很轻松发现身边的老师。
移动互联网更像是一个个生活场景,而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信息流量:“通过手机,已经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服务的闭环,更重要的是,许多原来无法想象的应用场景,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不同,它不是坐在电脑前的一次信息采集,它深度嵌入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它的信息交流可以发生在各种场景之下。
按照黑马营中传授的理念,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第一步,就是想象场景,像上帝一样,从用户的动机出发构建使用场景,而这正是张浩他们在传统教育行业一直在做的事。
在张浩这样的资深教育人士看来,许多出身互联网的创业者切入教育行业,想象的场景是错误的。
比如许多创业者以为能用IT的手段把家长、学生、老师的意见融合,形成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却不知道这三者之间的需求根本就是相互冲突的,家长想少交钱多上课,老师相反,学生则希望最好不上课,三者的意见只能妥协,却不可能大家都满意。
还有的创业项目,比如已经被创始人龚海燕卖掉的91外教网,以及一些以“机器学习”、“自动生成习题”等为卖点的教育网站,认为可以通过设计课堂之外的在线学习方式,让用户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要求某人接受教育其实是一种“反人性”的设定,而在线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户端几乎无任何强制性,用户可以随时地启动、终止服务或者走神、溜号,但当用户的学习效果未达预期时,他们会认为是网站的问题。
因此,通过网络虽然可以短期内实现高质量教育培训的良好体验,却无法实施真正的结果控制,口碑自然无法形成。
出身于教师世家,十年中开了三十多家分校,雇佣着1200多全职老师的张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十分简单:把教育的责任交给老师,把移动互联网教育内容纳入现有的教育体系之内。
点开“疯狂老师”的APP,会进入所在城市的主页面。
里面有老师的列表,这些老师有经过专门认证的不同等级。
点击每个老师,可以看到相应的介绍,教学时间、家长评分、点击量等等,还可以预约体验课,时间地点双方共同协商。
从支付到沟通,是完全闭环的。
实际上就相当于把原来由机构所做的商务沟通内容,下沉到每个老师身上,让每个老师成为一个商业主体,直接对接学生。
即使没有互联网化,这些教育仍然需要进行,互联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替代中介,让沟通变得容易,同时把一切数据量化、透明化。
它的应用场景其实就是现实场景。
也许这正是“互联网+”时代的场景想象:“互联网+”不是一个需要你去专门学习使用方法的工具,也不是一个中介,它不是消费互联网而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一直存在,互联网则构建了产业的应用空间。
供给为王:抓住有限的好老师当场景想象完成,接下来的问题就呼之欲出:你为用户提供的是尽可能多的选择,还是有限的好选择?这个问题,不但决定了一个在线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也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是横向拓展还是重度垂直。
目前媒体上最炙手可热的在线教育模式是类似于“跟谁学”这样的“大而全”C2C平台。
就像电商中的淘宝,它把尽可能多的各个科目的老师汇集到平台之上,用户可以进入平台之内自由选择,跟谁学平台对于教师信息不做过多审核,只是跟踪每一位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及偏好,利用海量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精准匹配,帮助学员找到最合适的老师。
在这种模式下,各大竞争平台比拼的主要是市场影响力和对学员的吸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