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一、平行线与相交线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二、余角与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1)∠1+∠2=900(1800),∠1+∠3=900(1800),则∠2=∠3 【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1+∠2=900(1800),∠3+∠4=900(1800),且∠1=∠4则∠2=∠3 【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对顶角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四、垂线及其性质1、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五、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新版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五套

新版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五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一)相交线1.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BOC=80°,求∠BOD和∠AOE的度数.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A.90°B.120°C.180°D.36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BOE=4∠BOD,∠AOE=100°,则∠AOC 等于()A.30°B.20°C.15°D.10°4.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1)若∠1+∠3=50°,则∠3=__ __;(2)若∠1∶∠2=2∶3,则∠3=__ __;(3)若∠2-∠3=70°,则∠3=__ __.5.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若∠1=30°,∠2=___ _,∠3=__ __.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试写出∠AOC,∠AOE,∠EOC的对顶角;(2)试写出∠AOC,∠AOE,∠EOC的邻补角;(3)若∠AOC=40°,求∠BOD,∠BOC的度数.7.如图,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EF对折,得到点D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C′,若∠BFE=50°,试求∠BFC′的度数.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若∠3∶∠2=8∶1,求∠AOC 的度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二)平行线的判定1.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说明a ∥b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2.如图所示,要得到DE ∥BC ,则需要的条件为( )A .CD ⊥AB ,GF ⊥AB B .∠4+∠5=180°C .∠1=∠3D .∠2=∠33.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 ∥b 的是( )A .∠1=∠2B .∠2=∠4C .∠3=∠4D .∠1+∠4=180°4.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 +∠2=180°B .∠3=∠AC .∠1=∠4D .∠1=∠A5.)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2,∴AE ∥BDB .∵∠1=∠2,∴AB ∥EDC .∵∠3=∠4,∴AB ∥CD D .∵∠5=∠BDC ,∴AE ∥BD6.如图,能说明AB ∥DE 的有( )①∠1=∠D ;②∠CFB +∠D =180°;③∠B =∠D ;④∠D =∠BFD.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第1题图)(第2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7.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因为∠B =∠BEF ,所以AB ∥EF ;②因为∠B =∠CDE , 所以AB ∥CD ;③因为∠B +∠BDC =180°,所以AB ∥EF ;④因为AB ∥CD ,CD ∥EF , 所以AB ∥EF.其中正确的推理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1=∠2,∴AB ∥CD B .∵∠1+∠2=180°,∴AB ∥CDC .∵∠3=∠4,∴AB ∥CD D .∵∠3+∠4=180°,∴AB ∥CD10.如图,已知直线EF 分别交CD ,AB 于点M ,N ,且∠EMD =65°,∠MNB =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E ∥CFB .AB ∥CDC .∠A =∠D D .∠E =∠F11.如图,BD 平分∠ABC ,若∠1=∠2,则( )A .AB ∥CD B .AD ∥BC C .AD =BC D .AB =CD12.如图所示,AC ⊥BC ,垂足为C ,∠B =50°,∠ACD =4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AB ∥CD__.1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1)∠B +∠BCD =180°;(2)∠1=∠2;(3)∠3=∠4;(4)∠B =∠5.能判定AB ∥CD的条件有 .(填序号),(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4.(8分)如图,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1+∠2=90°,直线AB,CD有何位置关系?说明理由.16.(10分)如图,已知直线a,b,c被直线d,e所截,且∠1=∠2,∠3+∠4=180°,则a与c平行吗?为什么?17.(12分)如图,AC⊥EC,B,C,D在同一直线上,∠A=∠1,∠E=∠2,直线AB与DE平行吗?试说明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三)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直线m ∥n ,∠α为( )A .70 B .65° C .50° D .40°2.如图,AB ∥ED ,AG 平分∠BAC ,∠ECF =70°,则∠FAG 的度数是( )A .155°B .145°C .110°D .35°3.如图,已知AB ∥CD ,∠1=130°,则∠2=__ .4.如图,EF ∥BC ,AC 平分∠BAF ,∠B =80°,求∠C 的度数5.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0°,则∠2的度数为( )A .60°B .50°C .40°D .30°6. 6.一张长方形的纸条,按如图方式折叠一下,已知∠3=120°,则∠1的度数为( )7.A .30° B .60° C .90° D .120°8.9.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10.7.(4分)如图,∠1=50°,∠2=140°,∠C =50°,则∠B =____.9.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如下图,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 =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 ∥BC ,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10.如图所示,点B 是△ADC 的边AD 的延长线上一点,DE ∥AC ,若∠C =50°, ∠BDE =60°,则∠CDB 的度数等于( )A .70°B .100°C .110°D .120°11.如图所示,已知AB ∥EF ∥DC ,EG ∥B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2个12.如图所示,已知AB ∥CD ,BC ∥DE ,则∠B +∠D 的度数为____.13.如图,AC ∥BD ,AE 平分∠BAC 交BD 于点E ,若∠1=64°,则∠2=___ _.(第10题图) (第11题图), ( 第 7 题图 )14.(1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40°,∠ACB=60°,BO,CO分别平分∠ABC,∠ACB,DE过O点,且DE∥BC,求∠BOC的度数.15.(12分)如图,直线AD与AB,CD相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相交于点E,C,B,F,如果∠1=∠2,∠B=∠C.小明在图上把两组相等角的信息标注出来后,略加分析,便发现CE∥BF,同桌的小慧说:“不光有这个发现,我还能得到∠A=∠D呢?”小明再深入其中,很快也明白了小慧是怎么得到∠A=∠D的了.你能帮助他们写出过程吗?16.(12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AB上.(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四)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T ⊥AB 于点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 =30°,则∠DOT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120°2.如图,AB ∥CD ,∠DFE =135°,则∠ABE 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90°3.如图,a ,b ,c 为三条直线,且a ⊥c ,b ⊥c ,若∠1=70°,则∠2的度数为( )A .70°B .90°C .110°D .80°4.如图所示,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A .110°B .115°C .120°D .125°5.(4分)如图所示,已知∠1=∠2,∠3=80°,则∠4等于( )A .80°B .70°C .60°D .50°6.(4分)如图,已知直线a ∥b ,∠1=40°,∠2=60°,则∠3等于( )A .100°B .60°C .40°D .20°(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7.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短直角边和含45°角 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8.如图所示是一大门的栏杆,AE 为地面,BA ⊥AE 于点A ,CD ∥AE ,则∠ABC +∠BCD= _9.(8分)如图,直线AB ,CD 分别与直线AC 相交于点A ,C ,与直线BD 相交于点B ,D.若∠1=∠2,∠3=75°,求∠4的度数.10.如图,AB ∥CD ,AE 交CD 于C ,∠A =34°,∠DEC =90°,则∠D 的度数为() A .17° B .34° C .56° D .124°11.如图,已知AB ∥CD ,∠C =65°,∠E =30°,则∠A 的度数为( )A .30°B .32.5°C .35°D .37.5°12.如图所示,AB ∥CD ∥EF ,则∠BAD +∠ADE +∠DEF 等于( )A .180°B .270°C .360°D .540°13.如图所示,∠A =60°,∠4=45°,DE ∥BC ,EF ∥AB ,则∠1=___ _, ∠2=__ __, ∠3=__ _,∠B =__ _,∠C =___ _. (第5题图) (第6题图,(第10题图)) ,(第11题图)(第7题图) (第8题图)14.如图,直线l1∥l2∥l3,点A ,B ,C 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0°,∠2=50°,则∠ABC =____.15.如图,l ∥m ,等边△ABC 的顶点A 在直线m 上,则∠α=__.16.(8分)如图,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E =∠3.请问:AD 平分∠BAC 吗?若平分,请说明理由.17.(10分)如图所示,CD ⊥AB ,垂足为D ,F 是BC 上任意一点,EF ⊥AB ,垂足为E ,且∠1=∠2,∠3=80°,求∠BCA 的度数.18.(12分)如图所示,∠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第15题图)说明你的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五)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变式训练【教材母题】(教材P36第8题(2)改编)如图,∠1+∠2=180°,∠3=108°,求∠4的度数.变式1.(2014·菏泽)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变式2.(2014·邵阳)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第1题图)),(第2题图))变式3.(2014·聊城)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53°B.55°C.57°D.60°变式4.(2014·遵义)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A.30°B.35°C.36°D.40°,(第3题图)),(第4题图))变式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4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变式6.填写推理理由:如图,CD∥EF,∠1=∠2.求证:∠3=∠ACB.变式7.如图所示,已知AD⊥BC于D,E是AB上一点,EF⊥BC于F,且∠1=∠2,试判断∠B与∠CDG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8.如图,AB∥CD,∠EAB+∠FDC=180°.求证:AE∥FD.变式9.如图,∠BAP+∠APD=180°,∠1=∠2.求证:∠E=∠F.变式10.若AB∥CD,∠1=∠2,∠3=∠4,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变式11.如图,已知∠1=∠2,∠MAE=45°,∠FEG=15°,∠NCE=75°,EG平分∠AEC,试说明AB∥EF∥CD.变式12.(探究题)(1)如图①,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3)若将点E移至图②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4)若将点E移至图③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5)在图④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及考点)1、若直线AB,CD相交于O,∠AOC与∠BOD的和为200°,则∠AOD的度数为.答案:80°.解析:∵∠AOC=∠BOD,∠AOC与∠BOD的和为200°.∴∠AOC=100°.∵∠AOD与∠AOC互补.∴∠AOD=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2、已知OA⊥OB,∠AOC∶∠AOB=2∶3,则∠BOC= .答案:30°或150°.解析:当OC在∠AOB内部时,∠BOC=30°;当OC在∠AOB外部时,∠BOC=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垂线.3、若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则直线b上到直线a距离等于2cm的点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解析: 直线b的交点两侧各有一点到直线a的距离等于2cm.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4、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个.答案:4.解析: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因此每一个角内就有一个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是2、1,的点,即距离坐标是(2,1)的点,因而共有4个.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5、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45° B.135° C.45°或135° D. 不能确定 答案:D.解析: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不能确定.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三线八角.6、平面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最多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 A.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B.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C.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 D.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答案:A.解析: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3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4部分,其中4=1+1+2. 3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4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7部分,其中7=1+1+2+3. 4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5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11部分,其中11=1+1+2+3+4. ……n 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其中n2+n+22=1+1+2+3+…+n .综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对多能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7、如图,已知∠1=∠2,要使∠3=∠4,则需( ).A. ∠1=∠2B. ∠2=∠4C. ∠1=∠4D. AB ∥CD答案:D.解析:假设∠3=∠4,即∠BEF=∠CFE.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已知∠1=∠2,要使∠3=∠4,只要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8、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图①中的∠DEF=20°,则图②中的∠CFE度数是.(2)若图①中的∠DEF=α,则图③中的∠CFE度数是.(用含有α的式子表示)答案:(1)160°.(2)180°-3α.解析:(1)在图①中:∵AD∥BC.∴∠BFE=∠DEF=20°.∴∠CFE=160°.在图②中,根据折叠性质,∠CFE大小不变.∴∠CFE=160°.(2)在图①中,∠CFE=180°-∠BFE=180°-α.在图②中,∠CFB=∠CFE-∠BFE=180°-α.根据折叠性质,图③中∠CFB与图②中∠CFB相等.在图③中,∠CFE=∠CFB-∠BFE=180°-3α.∴图③中的∠CFE度数是180°-3α.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基础——轴对称的性质.9、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_____∥ _____.().又∵∠1=∠2,(已知).∴_____∥ _____.().∴_____∥ _____.().∴∠3=∠B.().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D=110°,∠EFD=70°,(已知).∴∠D+∠EFD=180°.∴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0、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A.150°B.180°C.270°D.360°答案:C.解析:过B作CD的平行线BF,则CD∥BF∥AE.∴∠DCB+∠CBF=180°,∠ABF=90°.∴∠ABC+∠BCD=∠DCB+∠CBD+∠ABF=180°+90°=270°.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11、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答案:150°.解析:如图,作BE∥AD.∴∠1=∠A=120°.∴∠2=∠ABC=∠1=150°-120°=30°.∵AD∥CF.∴BE∥CF.∴∠C+∠2=180°.∴∠C=180°-30°=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12、如图所示,若AB∥CD,则角α,β,γ的关系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答案:D.解析:过β角的顶点为E,作EF∥AB,α+β-γ=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3、如图AB∥CD∥EF,CG平分∠ACE,∠A=140°,∠E=110°,则∠DCG=().A.13°B.14°C.15°D.16°答案:C.解析:∵EF∥CD,∴∠ECD=180°-∠E=70°.同理∠ACD=40°.∴∠ACE=110°.∵CG平分∠ACE.∴∠ECG=55°.∴∠DCG=∠ECD-∠ECG=70°-55°=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4、如图,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A.15°B.20°C.25°D.30°答案:D.解析:由AB∥EF∥CD,可知∠BED=∠B+∠D.已知∠B+∠BED+∠D=192°.∴2∠B+2∠D=192°,∠B+∠D=96°.又∠B-∠D=24°,于是可得关于∠B、∠D的方程组:{∠B+∠D=96°∠B−∠D=24°.解得∠B=60°.由AB∥EF知∠BEF=∠B=60°.因为EG平分∠BEF,所以∠GEF=12∠BEF=3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5、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解析: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B.解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7、已知:如图,AE⊥BC,FG⊥BC,∠1=∠2,∠D=∠3+60°,∠CBD=70°.(1)求证:AB∥CD.(2)求∠C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C=25°.解析:(1)∵AE⊥BC,FG⊥BC.∴AE∥FG.∴∠2=∠A.∵∠1=∠2.∴∠1=∠A.∴AB∥CD.(2)∵AB∥CD.∴∠C=∠3.∵∠D=∠3+60°,∠CBD=70°,∠C+∠D+∠CBD=180°.∴∠C+∠C+60°+70°=180°.∴∠C=2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8、已知: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E为BC上一点,过E点作EF⊥AC,垂足为F,过点D作DH∥BC交AB于点H.(1)请你补全图形.(2)求证:∠BDH=∠CEF.答案:(1)画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补全图形.(2)∵BD⊥AC,EF⊥AC.∴BD∥EF.∴∠CEF=∠CBD.∵DH∥BC.∴∠BDH=∠CBD.∴∠BDH=∠CE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9、已知,如图,AB∥CD,∠1=∠B,∠2=∠D.求证:BE⊥DE.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过E点作EF∥AB,则∠B=∠3.又∵∠1=∠B.∴∠1=∠3.∵AB∥EF,AD∥CD.∴EF∥CD.∴∠A=∠D.又∵∠2=∠D.∴∠2=∠4.∵∠1+∠2+∠3+∠4=180°.∴∠3+∠4=90°,即∠BED=90°.∴BE⊥ED.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0、如图,已知CD∥EF,∠1+∠2=∠ABC.求证:AB∥G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延长CD、GF交于点H,∠1=∠H.故∠2+∠H=∠ABC.易得AB∥G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1、如图,已知点A,E,B在同一条直线上,设∠CED=x,∠C+∠D=y.(1)若AB∥CD,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x=90°,且∠AEC与∠D互余,求证:AB∥CD.答案:(1)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证明见解析.解析:(1)∵AB∥CD.∴∠AEC=∠C,∠BED=∠D.∵∠C+∠D=y.∴∠AEC+∠BED=y.∵∠CED=x,∠AEC+∠CED+∠BED=180°.∴x+y=180°.∴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x=90°,即∠CED=90°.∴∠AEC+∠BED=90°.∵∠AEC与∠D互余.∴∠AEC+∠D=90°.∴∠BED=∠D.∴AB∥CD.考点:函数——函数基础知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几何初步——角——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2、阅读材料:材料1:如图(a)所示,科学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即∠1=∠2.材料2:如图(b)所示,已知△ABC,过点A作AD∥BC,则∠DAC=∠C,又∵AD∥BC,∴∠DAC+∠BAC+∠B=180°,∴∠BAC+∠B+∠C=180°.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c)所示,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b反射出的光线n平行于m,且∠1=50°,则∠2= ,∠3= .(2)在(1)中,若∠1=40°,则∠3= ,若∠1=55°,则∠3= .(3)由(1)(2)请你猜想:当∠3= 时,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和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总是平行,请说明理由.答案:(1)1.100°.2.90°.(2)1.90°.2.90°.(3)90°.解析:(1)∵∠1=50°.∴∠4=∠1=50°.∴∠6=180°-50°-50°=80°.∵m∥n.∴∠2+∠6=180°.∴∠2=100°.∴∠5=∠7=40°.∴∠3=180°-50°-40°=90°.故答案为:100°,90°.(2)∵∠1=40°.∴∠4=∠1=40°.∴∠6=180°-40°-40°=100°.∵m∥n.∴∠2+∠6=180°.∴∠2=80°.∴∠5=∠7=50°.∴∠3=180°-50°-40°=90°.∵∠1=55°.∴∠4=∠1=55°.∴∠6=180°-55°-55°=70°.∵m∥n.∴∠2+∠6=180°.∴∠2=110°.∴∠5=∠7=35°.∴∠3=180°-55°-35°=90°.(3)当∠3=90°时,m∥n.理由是:∵∠3=90°.∴∠4+∠5=180°-90°=90°.∵∠4=∠1,∠7=∠5.∴∠1+∠7+∠4+∠5=2×90°=180°.∴∠2+∠6=180°-(∠1+∠4)+180°-(∠5+∠7)=180°.∴m∥n.故答案为:9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3、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如图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如图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如图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不成立.(3)证明见解析.解析:(1)过点P作直线AC的平行线,易知∠1=∠PAC,∠2=∠PBD.又∵∠APB=∠1+∠2,∴∠APB=∠PAC+∠PBD.(2)不成立.(3)①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如图4).结论是∠PBD =∠PAC+∠APB.②当动点P在射线BA上(如图5).结论是∠PBD =∠PAC+∠APB或∠PAC =∠PBD +∠APB或∠APB=0°,∠PAC=∠PBD.③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如图6).结论是∠PAC =∠PBD +∠APB.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3=∠4且∠ABC=∠ADC;④∠BAD+∠ABC=180°;⑤∠ABD=∠ACD;⑥∠ABC+∠BCD=180°.能判定AB∥CD的共有()个.A.2B.3C.4D.5答案:A.解析:由平行的判定知③⑥可以判定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25、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正确;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需要两条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6、如图,DB ∥FG ∥EC ,∠ABD=60°,∠ACE=30°,AP 平分∠BAC ,求∠PAG 的度数.A.11°B.12°C.13°D.14°答案:B.解析:由DB ∥FG ∥EC.可得∠BAC=∠BAG+∠CAG=∠DBA+∠ACE=60°+36°=96°.由AP 平分∠BAC 得∠CAP=12∠BAC=12×96°=48°. 由FG ∥EC 得∠GAC=∠ACE=36°.∴∠PAG=48°-36°=12°.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7、如图,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A.10°B.15°C.20°D.30°答案:B.解析:得∠APC=∠BAP+∠DCP .∴45°+α=60°-α+30°-α.解得:α=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28、已知,如图,AB∥CD,直线α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线段EF点上,P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F重合).(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答案:(1)∠FMP+∠FPM=∠AEF.(2)∠FMP+∠FPM+∠AEF=180°.解析:(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AB∥CD.∴∠AEF+∠CFE=180°.又∵∠FMP+∠FPM+∠CFE=180°.∴∠FMP+∠FPM=∠AEF.(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AB∥CD.∴∠AEF=∠MFD.又∵∠FMP+∠FPM+∠CFE=180°.∴∠FMP+∠FPM+∠AEF=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与相交线练习题

平行线与相交线练习题

平行线与相交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以下哪组直线不满足平行线的定义?A. 直线a和直线b在平面内,且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B. 直线c和直线d在平面内,但直线c与直线d相交C. 直线e和直线f在不同平面内D. 直线g和直线h在平面内,且直线g与直线h相交2.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B. 平行线可以相交C. 平行线可以重合D. 平行线之间的夹角是锐角3. 如果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相交,那么直线a与直线c的关系是:A. 平行B. 相交C. 重合D. 无法确定4.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A. 1种B. 2种C. 3种D. 4种5.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以下哪个选项不能说明两条直线平行?A. 同位角相等B. 内错角相等C. 同旁内角互补D. 同旁内角相等二、填空题6. 如果直线m和直线n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那么直线m和直线n 是_________。

7. 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这两条直线叫做_________。

8.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如果直线a和直线b平行,那么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距离在任何位置都是_________。

9. 平行线的性质之一是,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内错角的度数之和等于_________。

10. 如果直线a和直线b相交,且直线a和直线c平行,那么直线b 和直线c的关系是_________。

三、判断题11. 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

()12.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就不可能平行。

()14.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

()15. 平行线的性质可以用于证明其他几何命题。

()四、解答题16. 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直线EF平行于直线AB,请说明直线EF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综合题)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综合题)

初中数学专项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专项练习)一、解答题(共100题)1、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D,BC的中点,对角线AC分别交BE,DF于点G,H.求证:AG=CH.2、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AB∥CD∥GH,EG平分∠BEF,FG平分∠EFD,求证:∠EGF=90°.3、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如果∠BMN=∠DNF,∠1=∠2,判断MQ与NP关系,并说明理由.4、已知,AC⊥AB,EF⊥BC,AD⊥BC,∠1=∠2,请问AC⊥DG吗?请写出推理过程.5、如图,∠B=42°,∠A+10°=∠1,∠ACD=64°,说明AB∥CD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BC,求∠AFD的度数.7、如图,已知,点在的右侧,的平分线相交于点.探索与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8、已知:如图,∠C=∠1,∠2和∠D互余,BE⊥FD于点G.求证:AB∥CD.9、如图,已知∠1=∠2,∠B=∠C,可推得AB∥CD.请说明理由10、某校要在一块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花草,如图所示,AC=13米、AB=14米、BC=15米,若线段CD是一条引水渠,且点D在边AB上.已知水渠的造价每米150元.问:点D与点C距离多远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元?11、如图,点E,C,F,B在同一条直线上,EC=BF,AC∥DF,∠A=∠D.求证:AB=DE.12、如图,∠C=∠1,∠2与∠D互余,BE⊥DF,垂足为G.求证:AB∥CD.13、如图,已知∠1=∠2,DE⊥BC,AB⊥BC,求证:∠A=∠3.证明:∵DE⊥BC,AB⊥BC(已知)∴∠DEC=∠ABC=90°________∴DE∥AB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又∵∠1=∠2________∴∠A=∠3________14、如图,在△ABC中,AC⊥BC,CD⊥AB于点D,试说明:∠ACD=∠B.(提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15、如图,在△ABC中,∠ABC=36°,∠C=64°,AD平分∠BAC,交BC于D,BE⊥AC,交AD、AC于H、E,且DF∥BE.求∠FDC和∠AHB的度数.1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说明△EPF为直角三角形.17、小明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发现如下三个有趣的结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M为直线AC上一点,ME⊥BC,垂足为E,∠AME的平分线交直线AB于点F.(1)如图①,M为边AC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如图②,M为边AC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如图③,M为边AC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2)请就图①、图②、或图③中的一种情况,给出证明.我选图来证明.18、如图,直线AD与AE相交于点A,直线BC分别交AD、AE于点B、C,直线DE分别交AD、AE于点D、E,分别写出图中的两对同位角、两对内错角、两对同旁内角.19、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CDE.20、如图,已知∠1=∠2,∠5=140°,求∠3的度数。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射线OM 平分AOC ∠,如果104AOD ∠=︒,那么MOC ∠等于( )A .38°B .37°C .36°D .52° 2.如图,在直线l 外一点P 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P A =5,PO =4,PB =4.3,OC =3,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 .3B .4C .4.3D .5 3.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点A 、B 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网格线的交点称格点),在这个7×7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 ,使△ABC 的面积为3,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 )A .2 个B .4个C .5个D .6个 4.如图,直线a ,b 穿过正五边形ABCDE ,且//a b ,则αβ∠-∠=( )A .95°B .84°C .72°D .60° 5.如图,某沿湖公路有三次拐弯,如果第一次的拐角120A ∠=︒,第二次的拐角155B ∠=︒,第三次的拐角为C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 ∠的度数是( )A .130︒B .140︒C .145︒D .150︒ 6.如图,下列条件:①①C =①CAF ,①①C =①EDB ,①①BAC +①C =180°,①①GDE +①B =180°,①①CDG =①B .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 7.如图,与①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A .1个B .2个C .5个D .4个 8.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1与①A 是同旁内角B .①3与①A 是同位角C .①2与①3是同位角D .①3与①B 是内错角9.如图,为判断一段纸带的两边a ,b 是否平行,小明在纸带两边a ,b 上分别取点A ,B ,并连接AB .下列条件中,能得到a b ∥的是( )A .12∠=∠B .13∠=∠C .14180∠+∠=︒D .13180∠+∠=︒ 10.如图,//DE BC BE ,平分ABC ∠,若170=︒∠,则AEB ∠的度数为( )A .20︒B .35︒C .55︒D .70︒ 11.用“垂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A .B .C .D .1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①AOC ,若①BOD =70°,则①DOE 的度数是( )A .70°B .35°C .120°D .145°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14.(1)如果直线a b ,b c ,那么a c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 b ⊥,c b ,那么a c ; (5)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一定有一个是锐角.其中真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5.以下四个命题: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①若a>b ,则-2a>-2b ;①如果三条直线a 、b 、c 满足:a①b ,b①c ,那么直线a 与直线c 必定平行;①对顶角相等,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16.在统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 、b 、c ,下列说法:①若//a b ,//b c ,则//a c ;①若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B .只有①C .①①都正确D .①①都不正确 17.如图,在Rt ABC ∆中,90C ∠=︒,3AC =,6BC =,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过这两点作直线与AB 相交于点D ,则AD 的长是( )A .3B .1.5CD .18.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若①AOD =50°,则①BOC 的度数是( )A .40°B .50°C .90°D .130° 19.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①ABC =30°,A 、B 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 、n 上,①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①n( )A .①2=20°B .①2=30°C .①2=45°D .①2=50° 2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BPC △是等边三角形,BP 、CP 的延长线分别交AD 于点E 、F ,连结BD ,DP ,BD 与CF 相交于点H .给出下列结论:①~BDE DPE ,①35FP PH =,①2DP PH PB =⋅,①tan 2DBE ∠=序号是( )A .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二、填空题2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于点O ,50EOD ∠=︒,则AOC ∠的度数为______.22.如图,直线,则的度数为=______.23.如图所示,A ,B 之间有一座山,一条笔直的铁路要通过A ,B 两地,在A 地测得铁路的走向是北偏东68°20',如果A ,B 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B 地按____方向施工才能使铁路在山中准确接通.2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①AOC =20°,则①BOD 的大小为___________(度).25.下列三个日常现象:其中,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 _____ (填序号).26.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交于点O ,OE 平分AOC ∠,已知①100AOD =︒,那么EOB ∠=__度.27.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E AB ⊥于O ,140∠=︒,则2∠=______.28.如图,已知平行线AB ,CD 被直线AE 所截,AE 交CD 于点F ,连接CE ,若20E ∠=︒,CF EF =,则A ∠的度数为______.29.如图,直线a①直线b ,且被直线c 所截,若①1=(3x+70)度,①2=(2x+10)度,则x 的值为________.30.如图,六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若l 1①l 2,则①1﹣①2=_____.31.如图,直线a ①b ,在Rt①ABC 中,点C 在直线a 上,若①1=56°,①2=29°,则①A 的度数为______度.3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如果ABD △的面积是BCD △面积的2倍,那么DOC △与BOC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33.如图,在Rt①ABC 中,AC =6,BC =8,点P 是AC 边的中点,点D 和E 分别是边BC 和AB 上的任意一点,则PD+DE 的最小值为_____.34.如图,AC BC ⊥,90CDA ∠=︒,4,3,5AC BC AB ===,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与ACD ∠相等的角是_________.35.如图,直线a ,b ,c 两两相交于A ,B ,C 三点,则图中有________对对顶角;有________对同位角;有__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_对同旁内角.36.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D 、BC 边上,沿直线EF 折叠后,C 、D 两点分别落在平面内的C '和D 处,若①1=70°,则①2=______.3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A ,B 分别落在点A ',B '的位置.若155∠=︒,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_.38.如图,在①ABC 中,①ABC 与①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EF 经过点D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BE =DE ,DF =5,点D 到BC 的距离为4,则①DFC 的面积为_____39.如图,已知AB①CD ,垂足为点O ,直线EF 经过O 点,若①1=55°,则①COE 的度数为______度.40.如图,在ABCD 中,105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30,4O DAC AC ∠=︒=,点P 从点B 出发,沿着边BC CD 、运动到点D 停止,在点P运动过程中,若OPC 是直角三角形,则CP 的长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41.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F EC =,AB DE =,DE AB ∥.求证:A D ∠=∠.42.如图,已知AM ①CN ,且①1=①2,那么AB ①CD 吗?为什么? 解:因为AM ①CN ( 已知 )所以①EAM =①ECN又因为①1=①2所以①EAM +①1=①ECN +①2即① =①所以 .43.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若80A ∠=︒,40C ∠=︒,求BDE ∠的度数.44.按要求画图:已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如图所示):(1)①画线段PQ ;①过点P 作OB 的垂线PE ,垂足为E ;①过点Q 作OA 的平行线MN (M 在上,N 在下).(2)在(1)的情况下,若40MQB ∠=︒,求OPE ∠.(不使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45.如图,在ΔABC 中,CD 是高,点E 、F 、G 分别在BC 、AB 、AC 上且EF①AB ,DG①BC ,试判断①1与①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6.(1)如图1,在①ABC 中,BD 是①ABC 的角平分线,点D 在AC 上,DE①BC ,交AB 于点E ,①A =50°,①ADB =110°,求①BDE 各内角的度数;(2)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已知:如图2,AD ①BC ,EF ①BC ,①1=①2,求证:DG ①AB .推理过程:因为AD ①BC ,EF ①BC (已知),所以①EFB =①ADB =90°(________).所以EF①A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①1=①BAD (________).因为①1=①2(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所以DG①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7.如图,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是直线l 上一定点,点P 是直线l 上一动点,连接AB ,AP ,若要使2PA PB 1+的值最小,确定点P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48.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点D ,F 在边BC 上,点E 在边AB 上,点G 在边AC 上,EF 与GD 的延长线交于点H ,1B ∠=∠,23180∠+∠=︒.(1)判断EH 与A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58DGC ∠=°,且410H ∠=∠+︒,求H ∠的度数.49.已知:直线AB 与直线PQ 交于点E ,直线CD 与直线PQ 交于点F ,∠PEB +∠QFD =180°.(1)如图1,求证:AB ∥CD ;(2)如图2,点G 为直线PQ 上一点,过点G 作射线GH ∥AB ,在∠EFD 内过点F 作射线FM,∠FGH内过点G作射线GN,∠MFD=∠NGH,求证:FM∥GN;(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R为射线FM上一点,点S为射线GN上一点,分别连接RG、RS、RE,射线RT平分∠ERS,∠SGR=∠SRG,TK∥RG,若∠KTR+∠ERF=108°,∠ERT=2∠TRF,∠BER=40°,求∠NGH的度数.50.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H均为正方形,点B、C、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DF,BF.(1)观察图形,直接写出与线段CH平行的线段.(2)图中与线段CH垂直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3)点B到点F的最短距离为线段____的长,点B到线段EF的的最短距离为线段____的长.(4)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正方形CEFH的边长为2,则线段HD=___,线段BE=___,此时请你求出三角形DBF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参考答案:1.A【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①AOC 的度数,再根据OM 平分①AOC ,即可得到①MOC 的值【详解】解:①104AOD ∠=︒①①AOC =180°−104°=76°①OM 平分①AOC ①①MOC=12AOC ∠ 1762=⨯︒ =38°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领补角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B【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详解】解:由于OP ①直线l ,根据题意知: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PO 的长,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PO =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3.D【分析】利用格点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详解】由格点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总共有6个满足条件的格点C ,如图所示:(格点C 均在平行于AB 的直线上)其中,由点12345,,,,C C C C C 与点,A B 分别构成的5个三角形的面积显然是36ABC 的面积为3663AC C BDC ABDC S S S --直角梯形1114633(36)1222=⨯⨯-⨯⨯-⨯+⨯ 99122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结合格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C【分析】延长EA 与直线b 交于点F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①AFG =∠β,再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108EAB ∠=︒,进一步得出72GAF ∠=︒,最后由三角形的外角关系可得结论.【详解】解:延长EA 与直线b 交于点F ,如图,①//a b①AFG β∠=∠①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 ①(52)1801085EAB -⨯︒∠==︒ ①180********GAF EAB ∠=︒-∠=︒-︒=︒又=72AFG GAF αβ∠∠+∠=∠+︒①72α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正五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分析】过点B作BH①AM,则BH①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B作BH①AM,①AM①CD,①BH①CD,①①ABH=①A=120°,①HBC+①C=180°,①①HBC=①ABC-①ABH=35°,①①C=180°-①HBC=14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平行线是解答的关键.6.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排除得出即可.【详解】解:①①C=①CAF,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C EDB//∴AC BD故①不符合题意;①①BAC+①C=180°,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①①GDE+①B=180°,①GDE+①EDB=180°,①①EDB=①B,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①①CDG=①B,①AB//CD,故①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①①①①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7.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与①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如图5个.考点:三线八角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线八角的掌握.分析这类题型是,主要抓住已知角两边与第三边相交的构成三线基础,为解题关键.8.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A. ①1与①A 是同旁内角,故A 正确;B. ①3与①A 不是同位角,故B 错误;C. ①2与①3是同位角,故C 正确;D. ①3与①B 是内错角,故D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9.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12∠=∠,1∠和2∠邻补角,不能证明a b ∥;B 、13∠=∠,1∠和3∠是同旁内角,同旁内角相等不能证明a b ∥;C 、14180∠+∠=︒,1∠和4∠属于内错角,内错角互补不能证明a b ∥;D 、①13180∠+∠=︒,①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本题的关键.10.B【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①ABC=70°,①CBE=①AEB,再运用角平分线即可求得①AEB的度数.【详解】解:①//DE BC,①170ABC∠=∠=︒,CBE AEB∠=∠,①BE平分①ABC,①1352CBE AEB AB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灵活应用相关性质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A【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A.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成绩,利用了垂线段最短,故A符合题意;B.木板上弹墨线,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C.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C不符合题意;D.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够缩短路程,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能灵活过应用是解题关键.12.D【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①AO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①①BOD=70°,①①AOC=①BOD=70°,①OE平分①AOC,①①COE=12①AOC=12×70°=35°,①DOE=①COD-①COE=14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A【分析】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出说法错误的选项.【详解】解:因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B选项内容正确;根据矩形的判定,C选项内容正确;根据菱形的性质,D选项内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旋转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等内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相关概念,本题考查的是概念基础题,因此侧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等.14.A【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的定义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果直线a b,b c,那么a c,正确,是真命题,(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不是真命题;(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一定相等,错误,不是真命题;(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直线a①b,c b,那么a c,错误,不是真命题;(5)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错误,不是真命题;(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一定有一个是锐角,错误,不是真命题;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把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5.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基本的数学概念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作出判断.解: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①如果三条直线a、b、c 满足:a①b,b①c,那么直线a与直线c必定平行,①对顶角相等,均正确;①若,则,错误;故选C.考点:真假命题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即可完成.16.A【分析】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可得①正确;根据应为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①错误.【详解】解:①若a①b,b①c,则a①c,说法正确;①若a①b,b①c,则a①c,说法错误,应为同一平面内,若a①b,b①c,则a①c;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公理和垂线,关键是注意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7.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证明BD=A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在Rt①ABC中,AC=3,BC=6,①AB=由作图可知,直线DE垂直平分线段BC,①①BED=①C=90°,①DE①AC,①BE=EC,DE①AC,①BD=A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勾股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B【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详解】解;①①BOC与①AOD是对顶角,①①BOC=①AOD=5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与邻补角,对顶角相等是解题关键.19.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①2=①ABC+①1,即可得出结论.【详解】①直线EF①GH ,①①2=①ABC+①1=30°+20°=5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C【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到30PCD ∠=︒,于是得到75CPD CDP ∠=∠=︒,证得15EDP PBD ∠=∠=︒,于是得到BDE DPE ∆∆,故①正确;由于FDP PBD ∠=∠,60DFP BPC ∠=∠=︒,推出DFP BPH ∆∆,得到PF DF DF PH PB CD ===①错误;由于30PDH PCD ∠=∠=︒,DPH DPC ∠=∠,推出DPH CPD ∆∆,得到PD PH CD PD=,PB CD =,等量代换得到2PD PH PB =⋅,故①正确;过P 作PM CD ⊥,PN BC ⊥,求得30PCD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CM PN ==2PM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DP DPM ∠=∠,等量代换得到DBE DPM ∠=∠,于是求得tan 2DBE ∠=①正确.【详解】解:①BPC ∆是等边三角形,BP PC BC ∴==,60PBC PCB BPC ∠=∠=∠=︒,在正方形ABCD 中,①AB BC CD ==,A ADC BCD 90∠=∠=∠=︒30ABE DCF ∴∠=∠=︒,75CPD CDP ∴∠=∠=︒,15PDE ∴∠=︒,①604515PBD PBC HBC ∠=∠-∠=︒-=︒︒,EBD EDP ∴∠=∠,①DEP DEB ∠=∠,BDE DPE ∴∆∆;故①正确;①=PC CD ,=30PCD ∠︒=75PDC ∴∠︒15FDP ∴∠=︒①45DBA ∠=︒60PBD BPC ∴∠=∠=︒①DFP BPH ∆∆PF DF DF PH PB CD ∴===①错误; ①30PDH PCD ∠=∠=︒,DPH DPC ∠=∠,①DPHCPD ∆∆, ∴PD PH CD PD=, 2PD PH CD ∴=•,①PB CD =,2PD PH PB =∴⋅,故①正确;如图,过P 作PM CD ⊥,PN BC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BPC △为正三角形,60PBC PCB ︒∴∠=∠=,4PB PC BC CD ====,30PCD ∴∠=︒sin 604CM PN PB ︒∴==⋅==,sin302PM PC =︒⋅=, ①//DE PM ,EDP DPM ∴∠=∠,DBE DPM ∴∠=∠,tan tan 2DM DBE DPM PM ∴∠=∠===①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函数定义,等积变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M及PN的长.21.40︒∠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解.【分析】由余角的定义可得BOD⊥【详解】解:EO AB90∴∠=BOE︒∴∠=∠-∠=-=905040BOD BOE EOD︒︒︒∴∠=∠=AOC BOD︒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20°.【详解】试题分析:①①①1=50°①①=70°+①1=120°.考点: 1.平等线的性质;2.对顶角.23.南偏西68°2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解答.【详解】如图所示:由于是相向开工.故角度相等,方向相反.而①1与①2为内错角,所以对B来说是南偏西68°20′.故答案是:68°20′.【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方向角,注意此类题的结论:角度不变,方向相反.24.20【分析】直接利用“对顶角相等”即可解答.【详解】解:①①AOC 和①BOD 是对顶角①①BOD=①AOC=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正确识别对顶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①.【分析】利用线段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图①利用垂线段最短;图①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①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①.【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4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①100AOD ∠=︒,①18010080AOC ∠=︒-︒=︒,①OE 平分AOC ∠, ①1402COE AOC ∠=∠=︒, ①100BOC AOD ∠=∠=︒,①10040140EOB BOC COE ∠=∠+∠=︒+︒=︒.故答案为: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定义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50°【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角的和差求出BOD ∠的度数,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详解】OE AB ⊥90BOE1904050BOE BOD ∠∠=∴=∠-︒-︒=︒由对顶角相等得:520BOD ∠=∠=︒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等知识点,熟记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8.4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到20C E ∠=∠=︒,再根据三角形外交定理求得40DFE C E ∠=∠+∠=︒,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①A 的度数.【详解】:CF EF =,20E ∠=︒,20C E ∴∠=∠=︒,40DFE C E ∴∠=∠+∠=︒.//AB CD ,40A DFE ∴∠=∠=︒.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外角等有关知识,属于常考基础题型.29.20【分析】因为两直线平行,所以①2与①1的补角互为内错角,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建立一个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①直线a①直线①21801∠=︒-∠即210180(370)x x +=-+解得20x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利用方程的思想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0.60°【分析】首先根据多边形内角和180°•(n -2)可以计算出①F AB =120°,再过A 作l ①l 1,进而得到l ①l 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①4=①2,①1+①3=180°,进而可以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过A 作l ①l 1,则①4=①2,①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①①F AB=120°,即①4+①3=120°,①①2+①3=120°,即①3=120°﹣①2,①l1①l2,①l①l2,①①1+①3=180°,①①1+120°﹣①2=180°,①①1﹣①2=180°﹣120°=60°,故答案为6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31.27【分析】如图,①3=①1,由①3=①2+①A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①a①b,①1=56°①①3=①1=56°①①3=①2+①A,①2=29°①①A=①3﹣①2=56°﹣29°=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中的同位角,三角形的外角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表示角的数量关系.32.1:2【分析】先根据∥DC BA 得到BN DM =,根据=2ABD BCD S S 得到1=2DO BO ,再根据12DOC S DO CH =,12BOC S BO CH =可得到1==2DOCBOC S DO BO S . 【详解】解:过点D 作DM AB ⊥,垂足为M ,过点B 作BN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N ,过点C 作CH DB ⊥与点H ,①∥DC BA ,①BN DM =,①=2ABD BCD SS , ①11=222AC DM DC BN ⨯⨯⨯, ①2AB DC =,①∥DC BA ,①==CDO OBA DCO OAB ∠∠∠∠,, ①DCO AOB ∽,①1==2DC DO AB BO , ①12DOC SDO CH =,12BOC S BO CH =, ①1==2DOCBOC SDO BO S , 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3.365【分析】作点P 关于BC 的对称点F ,过F 作FE①AB 于E 交BC 于D ,则此时,PD+DE 的值最小,且PD+DE 的最小值=EF ,求得AF =9,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 =1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F =365,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作点P 关于BC 的对称点F ,过F作FE①AB 于E 交BC 于D ,则此时,PD+DE 的值最小,且PD+DE 的最小值=EF ,①CF =CP ,①点P 是AC 边的中点,①AP =PC =3,①AF =9,①在Rt △ABC 中,AC =6,BC =8,①AB =10,①①AEF =①ACB =90°,①①A+①B =①A+①F ,①①B =①F ,①①ABC①①AFE , ①AF AB =EF BC , ①910=8EF , ①EF =365, ①PD+DE 的最小值为365, 答案为:365.【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34. 125B ∠ 【分析】根据等面积法求得线段CD 的长度,即可求得点C 到AB 的距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与ACD ∠相等的角.【详解】解:①90CDA ∠=︒,①CD AB ⊥.点C 到AB 的距离为线段CD 的长度. 由题意可得:1122ABC SAC BC AB CD =⨯=⨯ ①125AC BC CD AB ⨯==, ①AC BC ⊥,①90ACB ∠=︒,①90180DCB B CDB DCB B ∠+∠+∠=∠+∠+︒=︒,①90ACD DCB DCB B ∠+∠=︒=∠+∠,①ACD B ∠=∠. 故答案为:125,B ∠. 【点睛】此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以及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35.6;12;6;6【详解】每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有两对对顶角,共有对顶角有6对.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可得到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 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三点,可分解成三个“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则同位角共有12对,内错角有6对,同旁内角有6对.36.125︒【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 ①BC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①BFC ′=70°,从而利用平角定义求出①CFC ′=110°,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可求出①CFE 的度数,最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①由题意可知:AD ①BC ,①①1=①BFC ′=70°,①①CFC ′=180°-①BFC ′=110°,由折叠得:①CFE =①C ′FE =12①CFC ′=55°,①AD ①BC ,①①2=180°-①CFE =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7.70°【分析】首先根据折叠可得①1=①EF B'=55°,再求出①B'FC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①2=①B'FC=70°.【详解】解:根据折叠可得①1=①EF B',①①1=55°,①①EF B'=55°,①①B'FC=180°-55°-55°=70°,①AD//BC,①①2=①B'FC=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8.10【分析】过点D作DG①BC于G,DH①AC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①EBD=①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①EBD=①DBC,进而得到①DBC=①EDB,证明EF BC,求出DF=F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如图,过点D作DG①BC于G,DH①AC于H,①BE=DE,①①EBD=①EDB,①BD平分①ABC,①①EBD=①DBC,①①DBC=①EDB,①EF BC,①①FDC=①DCB,①CD平分①ACB,①①FCD=①DCB,①①FDC=①FCD,①FC=DF=5,①CD平分①ACB,DG①BC,DH①AC,①DH=DG=4,①①DFC的面积=12FC·DH=12×5×4=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9.125【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和是180°,结合已知条件可求①COE的度数.【详解】①①1=55°,①①COE=180°-55°=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此题考查了垂线以及邻补角定义,关键熟悉邻补角的和是180°这一要点.40【分析】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①ABC=105°,①DAC=①ACB=30°,故①BAC=①ACD=45°,OA=OC=2,P点一共有三种情况,①当①OP1C=90°时,①当①OP2C=90°时,①当①P3OC=90°时,根据三角函数的值即可求得CP的长度.【详解】解:如图所示,P点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①ABC=105°,①DAC=①ACB=30°,故①BAC=①ACD=45°,OA=OC=2,①当①OP 1C=90°时,①ACB=30°,OC=2,①1P C=OC cos30=2⋅︒①当①OP 2C=90°时,①ACD=45°,OC=2,①2P C=OC cos45=2⋅︒①当①P 3OC=90°时,①ACB=30°,OC=2,①3OC P C==2cos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分类讨论,并用三角函数求出最后的答案.41.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得E B ∠=∠,再根据线段和求得EF BC =,然后SAS 证明EDF BAC △△≌,即可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①DE AB ∥,①E B ∠=∠①BF EC =,①BF CF EC CF +=+①EF BC =在EDF 与BAC 中,ED BA E B EF BC =⎧⎪∠=∠⎨⎪=⎩①()SAS EDF BAC ≌①A 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式性质;BAE ;DCE ;AB ①CD .【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另一对同位角相等,最后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详解】解:因为AM //CN (已知),所以①EAM =①ECN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①1=①2(已知),所以①EAM +①1=①ECN +①2(等式性质),即①BAE =①DCE ,所以AB //CD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式性质;BAE ;DCE ;AB //C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43.30°##30度【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60ABC ∠=︒,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302ABD CBD ABC ∠=∠=∠=︒,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 【详解】解:①80A ∠=︒,40C ∠=︒,①60ABC ∠=︒,①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点D , ①1302ABD CBD ABC ∠=∠=∠=︒, ①DE BC ∥,①30EDB CBD ∠=∠=︒,故BDE ∠的度数为3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44.(1)①见解析;①见解析;①见解析(2)50°【分析】(1)①连接PQ即可;①利用直角三角板画垂线即可;①利用直尺和直角三角板画OA的平行线MN即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①APF=①AOE=①MQB=40°,(2)过点P作PF OB①FPE=①PEO=90°,然后根据平角定义即可求解.(1)解:①连接PQ,如图,线段PQ即为所求.①如图,直线段PE即为所求.①如图,直线MN即为所求.(2)∥解:①MN OA①①AOE=①MQB,又①MQB=40°,①①AOE=40°,∥,如图,过点P作PF OB①①APF=①AOE=40°,①FPE=①PEO,又PE①OB,①①PEO=①FPE=90°,①①OPE=180°-①APF-①FPE=180°-40°-90°=50°.【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平行线的性质等,添加辅助线PF是解第2问的关键.45.见解析【分析】由DG①BC,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①1=①DCE,由CD是高,EF①AB,得到①CDB=①EFB=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CD①EF,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①DCE=①2,即可得到①1=①2.【详解】解:相等,理由如下:①CD 是高,①CD ①AB ,①①CDB=90°① EF①AB, ①①EFB=90°①①CDB=①EFB ,①EF①CD①①2= ①DCB① DG①BC ①①1= ①DCB①①1=①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的定理和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6.(1)①ABD =20︒,BDE ∠=20º,BED ∠=140º;(2)垂直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D ∠,2∠【分析】(1)由①BDC-①A 求出①ABD 的度数,由BD 为角平分线得到①DBC 的度数,再由DE 与BC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①BDE 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①BED 的度数;(2)由AD 垂直于BC ,EF 垂直于BC ,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EF 与AD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已知一对角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详解】(1)因为50A ∠=︒,70BDC ∠=︒,所以20ABD BDC A ∠=∠-∠=︒,因为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所以20DBC ABD ∠=∠=︒.因为//DE BC ,所以20BDE D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180140BED EBD EDB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因为AD ①BC ,EF ①BC (已知),所以①EFB =①ADB =90°(垂直的定义).所以EF①A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①1=①B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①1=①2(已知),所以BAD ∠=2∠(等量代换).。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A. 垂直B. 平行C. 相交D. 重合2.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A. 垂直线B. 平行线C. 相交线D. 重合线3. 直线a和直线b相交,如果a与b的交点是A,那么a和b的交点A叫做()。

A. 交点B. 垂足C. 端点D. 焦点4. 如果直线a和直线b平行,那么a与b之间的距离()。

A. 相等B. 不相等C. 无法确定D. 为零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侧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

A. 平行B. 垂直C. 相交D. 重合二、填空题6.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

7.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这两条平行线中任意一点到另一条平行线的_________。

8.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的交角是锐角,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

9.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___。

10. 当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的对顶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

三、判断题11.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12. 两条直线相交,它们的交点只有一个。

()13.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14.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15.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

()四、简答题16. 解释什么是平行线,并给出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

17. 描述什么是垂线,并说明垂线的性质。

18. 给出两条直线相交时,同位角、内错角和对顶角的定义。

19. 解释什么是相交线,并描述相交线的性质。

20.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五、解答题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的方程为y=2x+3,直线l2的方程为y=-x+1。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B.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C.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2.如图所示,若∠1与∠2互补,∠2与∠4互补,则A.l3∥l4B.l2∥l5C.l1∥l5D.l1∥l2【答案】D【解析】因为∠1与∠2互补,∠2与∠4互补,可知∠1+∠2=180°,∠2+∠4=180°,所以∠1=∠4,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l1∥l2,故选D.3.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B.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D.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答案】D4.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A【解析】三角板的∠CAB,沿着FE进行平移后角的大小没变,而平移前后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所以画图原理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B=∠BEF,∴AB∥EF;②∵∠B=∠CDE,∴AB∥CD;③∵∠B+∠BEC=180°,∴AB∥EF;④∵AB∥CD,CD∥EF,∴AB∥E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已知:a∥d,b∥c,b∥d,则a和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a∥c【解析】∵a∥d,b∥c,b∥d,∴a∥c.故答案为:a∥c.7.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__________(填一个即可).【答案】答案不唯一,如∠1=∠3.【解析】∵∠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1=∠3.8.如图所示,若∠1=70°,∠2=50°,∠3=60°,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E;AC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9.如图,已知∠1=∠3,AC平分∠DAB,你能推断出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解析】可以推断出DC∥AB,理由如下:∵AC平分∠DAB,∴∠1=∠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3,∴∠2=∠3(等量代换),∴DC∥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如图,若∠1与∠B互为补角,∠B=∠E,那么直线AB与直线DE平行吗?直线BC与直线EF平行吗?为什么?【解析】BC∥EF,理由如下:∵∠1+∠B=180°,∴AB∥DE,∵∠1+∠B=180°,∠B=∠E.∴∠1+∠E=180°,又∠1=∠2,∴∠2+∠E=180°,∴BC∥EF.11.如图,已知∠A+∠ACD+∠D=360°,试说明:AB∥DE.12.如图,∠1=65°,∠2=65°,∠3=115°.试说明:DE∥BC,DF∥AB.根据图形,完成下面的推理:因为∠1=65°,∠2=65°,所以∠1=∠2.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AB与DE相交,所以∠1=∠4(__________),所以∠4=65°.又因为∠3=115°,所以∠3+∠4=180°.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A.3.5
B.4
10.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5.5
第 2 页 共 38 页
D.6.5
A.∠A 与∠B 是同旁内角
B.∠1 与∠3 是同位角
C.∠2 与∠A 是同位角
D.∠2 与∠3 是内错角
1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 和∠2 是同位角的是( )
A.①②
B.②③
12.如图,∠BAC 和∠BCA 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8.下列图形中,线段 MN 的长度表示点 M 到直线 l 的距离的是(
D.D 点 )
A.
B.
C.
D.
9.如图,A 是直线 l 外一点,过点 A 作 AB⊥l 于点 B,在直线 l 上取一点 C,连结 AC,使
AC=2ABLeabharlann P 在线段 BC 上连结 AP.若 AB=3,则线段 AP 的长不可能是( )
循反射定律发生反射,当光线 PQ 经过 n 次反射后与边 OA 或 OB 平行时,称角为定角α
的 n 阶平行逃逸角,特别地,当光线 PQ 直接与 OA 平行时,称角β为定角α的零阶平行
逃逸角.
(1)已知∠AOB=α=20°,
①如图 1,若 PQ∥OA,则∠BPQ=
°,即该角为α的零阶平行逃逸角;
第 5 页 共 38 页
25.已知,如图,∠1=∠ABC=∠ADC,∠3=∠5,∠2=∠4,∠ABC+∠BCD=180°,
C.110°
D.100°
3.如图,若 AB,CD 相交于点 O,∠AOE=9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EOC 与∠BOC 互为余角
B.∠EOC 与∠AOD 互为余角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典型例题例1.如图1,直线a与b平行,∠1=(3x+70)°,∠2=(5x+22)°,求∠3的度数。

图1例2.已知:如图2,AB∥EF∥CD,EG平分∠XXX,∠B+∠BED+∠D=192°,求∠EGD的度数。

图2例3.如图3,已知AB∥CD,且∠B=40°,∠D=70°,求∠DEB的度数。

图3例4.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3条或3条以上直线共点,有多少个不同交点?例5.6个不同的点,其中只有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点确定一条直线,问能确定多少条直线?例6.1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例7.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角中有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那么,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二、巩固练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条。

A。

6B。

7C。

8D。

9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3.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A。

36条B。

33条C。

24条D。

21条4.已知平面中有n个点,A、B、C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A、D、F、E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这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n个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n等于()。

A。

9B。

10C。

11D。

125.若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6.如图,已知FD∥BE,则∠1+∠2-∠3=()。

图4A。

90°B。

135°C。

(完整版)初一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试题

(完整版)初一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试题

第一章:平行线与相交线考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考点讲解: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 90○,则∠2= ∠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 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C=18 0○,∠A+∠B=18 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2004、厦门,2分)已知:∠A= 30○,则∠A的补角是________度.解:150○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补角的性质.【考题1-2】(2004、青海,3分)如图l-2-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 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 =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三、针对性训练:(30 分钟) (答案:220 ) 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D.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处观测到C处的方向为()A.南偏西32○B.东偏南32○C.南偏西58○D.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_8.如图l-2-2,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0个B.l个C.2个D.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___10.已知∠A和∠B互余,∠A与∠C互补,∠B与∠C的和等于周角的13,求∠A+∠B+∠C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与∠B都是直角,∠BOC=59○.(1)求∠AOD的度数;(2)求∠AOB和∠DOC的度数;(3)∠A 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考点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一、考点讲解: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2.“三线八角”的识另: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3.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2004贵阳,3分)如图1―2―4,直线a ∥b,则∠A CB=________解:78○点拨:过点C作CD平行于a,因为a∥b,所以CD∥b.则∠A C D=2 8○,∠DCB=5 0○.所以∠ACB=78○.【考题2-2】(2004、开福,6分)如图1―2―5,AB∥CD,直线EF分别交A B、CD于点E、F,EG平分∠B EF,交CD于点G,∠1=5 0○求∠2的度数.解:65○点拨:由AB∥CD,得∠BEF=180○-∠1=130○,∠BEG=∠2.又因为EG平分∠BEF,所以∠2=∠BEG=12∠BEF=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针对性训练:( 40分钟) (答案:220 ) 1.如图1-2-6,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l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难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难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难一、选择题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或平行B. 相交或重合C. 平行或重合D. 相交、平行或重合答案:D2.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

A. 相交B. 平行C. 重合D. 不确定答案:B3. 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这两条直线是()。

A. 相交线B. 垂直线C. 平行线D. 异面直线答案:B二、填空题4.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交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

答案:平行5. 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被称为()。

答案:平行线三、判断题6.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正确7.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答案:错误四、解答题8. 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且∠AOB=90°,求证:AB⊥CD。

证明:因为∠AOB=90°,所以AB与CD相交成直角,根据垂直的定义,AB⊥C D。

9. 若直线m平行于直线n,直线n平行于直线p,求证:直线m平行于直线p。

证明:根据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因此,直线m平行于直线p。

五、综合题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的方程为y=2x+3,直线l2的方程为y=-x+5,求证:l1与l2相交。

证明:首先,我们可以将两个方程联立求解。

\begin{cases}y = 2x + 3 \\y = -x + 5\end{cases}将第一个方程中的y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2x + 3 = -x + 5解得:x = 1将x=1代入任意一个方程求得y,例如第一个方程:y = 2(1) + 3 = 5因此,l1与l2的交点为(1,5),所以l1与l2相交。

11. 已知直线l1平行于直线l2,直线l2平行于直线l3,求证:直线l1平行于直线l3。

证明:根据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
【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
为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
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
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
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
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
1
相信自己我能行,努力拼搏我能赢!
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
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
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图形平移的方向
不一定是水平的.
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
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
_________________.
熟悉以下各题:
13. 如图,,8,6,10,
B C A C C B c m A C c m A B c 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b) 若,a b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
AOG 的度数.
16. 如图,AO C ∠与BO 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 C ∠与BO 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
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
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
∴____________( )
3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
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
证明:∵AB ∥CD ,
∴∠MEB =∠MFD ( )
又∵∠1=∠2,
∴∠MEB -∠1=∠MFD -∠2,
即 ∠MEP =∠______
∴EP ∥_____.( )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
小;⑵∠P AG 的大小.
21. 如图,已知ABC ∆,A D B C ⊥于D ,E 为A B 上一点,E F B C
⊥于F ,//D G B A 交CA 于G .求证12∠=∠.
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补充:尺规作图]
相信自己我能行,努力拼搏我能赢!
参考答案
1.邻补角
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6.平行 相交 平行
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
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
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 21.,A D B C F E B C
⊥⊥Q 90E F B A D B ∴∠=∠=o //E F A D ∴23∴∠=∠ //,31D G B A ∴∠=∠
Q 1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