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相同点的例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相同点的例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相同点的例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有一些相同点,例如:
1. 实事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认为,对待事物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尊重事实、科学研究,而不是附会想象、主观臆断或者信口开河。

2. 辩证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注重辩证思维,即看待问题时要看到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断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3. 社会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强调社会实践对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即理论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实践的验证。

4. 人民至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秉持人民至上的思想,致力于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我国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今天要发展繁荣文化,实现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种形态,一个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个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和这三种文化不是平面关系,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异议不太大,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有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相互补充,相互丰富的关系,也就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平面的关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不是平面的关系。

而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资源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它和马克思主义不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丰富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边汲取营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就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思相营养,包括毛泽东的一些俗语,包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包括一些思想火花,包括一些思想资源,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借鉴。

但这只是思想资源,它只是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没有根本改变。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思想定位一方面中国五千年生生不息、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表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存力和创新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无疑的。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这也是肯定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

虽然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的产物,但它的许多核心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可以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找到共鸣。

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共同利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强调“天下为公”的思想,强调个体与整个社会的紧密联系。

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促使人们关注公共利益,协力解决社会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仁爱”、“和谐”等重要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这些观念都是关于社会正义和公平的,与马克思主义追求公平的目标相契合。

第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关注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反对剥削和压迫,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我解放,通过内在的修炼达到自由与解脱。

这种关注个体自由的价值观为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解放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的结合,启示我们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制度和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社会不公和人的自我价值感丧失。

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回归传统文化的智慧,强调社会公平和个体解放,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这种结合也提醒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传统,而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对传统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重新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关键,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够发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改革和创新的方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思考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存在冲突,又有共生共存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颠覆,强调了阶级斗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观念,挑战了传统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

马克思主义也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例如关注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公平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的传承演进。

在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理论相互碰撞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是一种辩证的过程。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封建迷信、保守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观念是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民解放的障碍。

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封建家长制等观念,强调了人的平等和自由解放。

马克思主义也在批判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价值进行了继承与发扬。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规范、人伦观念、敬老尊师等价值观念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肯定和继承。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通过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通过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也实现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这种相辅相成的过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一、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相互融合、交流和影响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需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实践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独特文化形态和制度体系,涵盖了诗、书、画、礼、乐、易、春秋、战国、官学等众多方面,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有益的思想,如仁爱、诚信、孝道、禅宗、道教等,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人性本质的论断和社会公正的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体系和哲学思想,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制度与实践经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如古代的官学制度、科举制度等,虽然已经被淘汰,但是在当今社会的政治、教育、招聘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新制度和新模式,推动中国向更加公正、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借鉴、补充和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保持原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经验,推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相结合,进行必要的革新与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同时又不失其独特的文化精髓。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和排斥关系,而是相互交流、借鉴和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情怀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情怀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情怀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情怀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对两种思想体系的有效融合与传承。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通过互补与融合,实现了双方思想的提升和发展。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情怀的指导下,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包含了儒、道、佛等多种思想流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追求集体利益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这种观念也是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价值追求和思想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情怀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情怀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尊重,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提倡自由与平等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情怀植根于人民的利益,追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相互支持,并通过历史的分析和社会的观察来指导实践和改革。

三、马克思主义情怀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情怀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

首先,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相互关爱。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情怀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注重集体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平衡,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忽视个体的尊严和自由。

其次,两者都强调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情怀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不存在任何的剥削和压迫。

最后,两者都强调了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作用。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情怀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认为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只有人民的觉醒和行动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马克思主义情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情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情怀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解读,使其更加贴近现实和人民的实际需求。

为什么说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说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说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和内容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首先,从哲学理念上说,两者都强调辩证思维。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而中国古代就有诸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这样强调福祸、动静辩证关系的名句;马克思主义强调事物是对立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而在中国文豪苏轼就曾在他的《颜乐亭》中说:“美必有恶,芬必有臭”,说明美好与丑恶,芬芳与腐臭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有量变引起质变的重要思想,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类的名言警句则十分明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量变与质变的思考。

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相当多的共同点。

比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是研究人的本性。

以人为本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与核心内容,同时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还是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言都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这些都是两者“以人为本”思想的共识。

又比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句不绝于耳,这是都十分重视实践的表现。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是具有很多的共性的。

当然,我们要看到,除去文化的相似性,二者在社会理想上的相似性更是加速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进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社会发展的至高理想是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社会,是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是一个“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社会。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传承。

将这两者相结合,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首先,在价值观念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共同富裕、公正平等的社会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相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兼容并包、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可以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提供重要借鉴。

其次,在社会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人民的解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可以提醒我们,在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与人的平等和公平,还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再次,在教育培养方面,马克思主义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塑造人的品德修养。

将二者结合,我们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才,使他们既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最后,在外交交往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反帝斗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和平合作、互利共赢。

这可以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多边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提供有益启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为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提供指导。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只有在这样的合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对两者的传统发展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种有益的探索思路。

下面将继续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在社会制度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了仁义道德、礼儒均衡的治理理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一、本文概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对话。

本文将首先概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分析其在社会发展、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等方面的理论贡献。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核心价值,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法家学说等流派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两者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共通性。

本文将提出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和路径,以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旨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然而,这些原理并非与所有文化传统都格格不入,相反,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层面展现了二者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从哲学思想上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思想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都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在社会理想方面,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念相契合。

两者都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追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这种契合点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再次,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注重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通过研究二者的共性与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1.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的过程。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联系,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者都强调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学习。

2.人民观:马克思主义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者都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3.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阶级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者都强调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1.坚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既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发挥文化的感召力: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则提供了科学而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思考框架。

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思维方式的整合: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实证和实用,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智慧、内涵和修身养性。

二者结合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全面,既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又注重内心情感和道德修养。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1.建立哲学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哲学体系。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思想,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融合与创新,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理论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对话与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性和革命性,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变,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伦理规范,强调和谐统一。

如何在两种文化传统之间进行融合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首先,可以从哲学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相互借鉴和对话,形成更为完整和丰富的哲学体系。

通过这种哲学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其次,可以从文化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立场和大众文化,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这种文化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

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社会治理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民主制度相结合,建立科学民主的社会治理机制。

在文化产业上,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产业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在文化教育上,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培养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兼评新儒学衡量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是否有阐释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相比是否更适应民族发展的需要。

关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实质的认识以及其对现代中国价值的评价,从满清末年起,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争执不休,但总的来说,无非是两意见:一种是以曾国藩,袁世凯、叶德辉和蒋介石为代表的道统派,固守儒家道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谈“保种保教”,另一种是以孙中山、李大钊、鲁迅和毛泽东为代表的“造反派”,追求民主与自由,力图使中华民族在世界大势中不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

两种意见的斗争是两种尖锐对立的阶级立场,是两条截然相反的民族道路斗争,两种倾向在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年中此消彼长,斗争一直延续到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从80年代中后期起,与青天白日旗一起龟缩在台湾的“新儒家”,在种种神秘背景的支持下披着古代圣贤的裹尸布开始“反攻大陆”,最有代表的是深圳教书的蒋庆于1989年夏天这个多事之秋在台湾《鹅湖》月刊1 70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大陆复兴儒家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

他在文中以伪仁似的口吻号召:“复兴儒学是中国内地当前最大的问题,也是最迫切的问题,”该论者认为,由于“国人普遍否认儒家传统”,让民族生命无以安立,所以才出现以权谋私,贪污官倒。

为使民族精神永在,必须反对“现代化”,把儒学作为永恒的“指导思想”,“让乱臣贼子惧”。

康晓光在2003年某期《战略与管理》上更撰文明确提出各级党校要开设儒教课程、各地成立儒教教堂等等一系列荒谬绝伦到可笑的建议。

对于这一系列摆出公开与马克思主义较量架式的议论,有的人反而为其叫好,或将其思想化整为零,包装上迷人色彩在各种讲坛上散布。

作为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能不以马克思主义的战斗精神用科学分析的说理对新儒家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驳斥。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1
可编辑ppt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 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 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
可编辑ppt
张岱年:“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 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 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 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 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 易在中国的土壤生根。”
7
可编辑ppt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通之处
知行观和矛盾观
18
可编辑ppt
结论
1、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必须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轻视背 离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孤立研究 马克思主义。
2、正确对待中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
尊重历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19
可编辑ppt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谢谢大家!
22
可,则以学文。 ————《论语》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 厚也。 ————《荀子· 劝学》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荀子· 修身》
13
可编辑ppt
4、理想社会
康有为写了一本著作《大同书》,来诠释《礼记·礼运》 中孔子的“大同”思想。在康有为看来,《礼运》中的 大同世界,就是《春秋》中的太平世界。他把传统的儒 家思想与欧洲的新思潮杂糅在一起,为人们勾画了一幅 人类“万年乐土”的“大同之世”美景。这是一个“至 平”、“至公”、“至仁”、“至治”的“极乐世界”, 在那里面没有国界,没有私有财产,农工商各业都是公 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享财富;在那里面没有君主、 贵族的压迫,没有军队和刑罚,男女平等,人人独立, 对老人实行“公养”、“公教”、“公恤”。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思想观念、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一、思想观念的融合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强调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而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人本主义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二者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有着差异,但也有相互借鉴之处。

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人伦关怀和和谐观念,而中国传统哲学也可以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哲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但其应用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新。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这些理论的出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切实路径。

二、社会实践的融合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传统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而中国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吸收了中国的革命经验和智慧,形成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既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又立足于中国国情,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落地生根,与传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关于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相呼应;传统文化的志愿服务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相契合。

这些融合与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三、文化传承的融合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不仅是在思想理论层面,也体现在文化传承中。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指出二者在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接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融合路径与方法,并探讨了融合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强调融合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共通点、可能性、路径、方法、影响、意义、困难、挑战、历史发展、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和谐、崇尚道德等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强调的阶级斗争、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基本原理有着一定的共通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有望为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拓展和发展。

通过对两者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可以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社会奠定基础。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融合的可能性,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

中的这些问题将在以下正文部分中展开讨论。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社会正义和变革的理念,如“仁爱”、“仁政”等。

这些都体现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改进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特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二、虽然从文化形态上看,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产物, 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又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又确实存在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三、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四、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 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 “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 等等。

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 有一种平均(又叫均平)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

古代的平均思想, 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

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

均平作为一种文化, 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

这种文化, 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 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 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而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六、传统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契合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全面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中国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并创新,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基础,并强调以社会历史发展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实践与历史。

在儒家思想中,实践是培养人的德行的基础,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佛教中,缘起性空的思想也与实践有着密切关联。

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重视实践和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和历史的必然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命和命运的观念形成了对话。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义和道德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对立。

三、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发展和个体解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 在社会价值观的融合中,应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性,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形成一种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价值观。

2. 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中,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同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力培养的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3.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对文化产业的思考,培育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和发展,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意义。

四、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这不仅关乎中国社会主义进程,也关乎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情况。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再到马克思主义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实践案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并归纳了两者相结合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终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强调了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性、影响、借鉴、传入、发展、当代社会、吸收、精髓、融合、实践案例、价值、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理论和思想,具有强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它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和审美观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使中国在世界文明的激流中更加自信地前行。

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文化对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发展和完善。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结合更显得意义重大,必将为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必然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以德治国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具有现代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一、引言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备受关注。

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启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也在中国社会中迅速兴起。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从根本上来看存在许多差异和矛盾。

马克思主义注重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而中国传统文化秉持着“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的是社会和谐与稳定。

然而,两者也存在一些共同点,都关注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共同追求。

三、融合的可能性1. 文化价值体系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解放和物质世界的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两者可以在价值观念上相互借鉴,形成一种更完善的人类社会价值观念。

2.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两者的融合,可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更合理路径,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3. 社会发展的治本之道。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社会改革思路,而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以人与人的和谐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思路。

通过二者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治本之道。

四、融合的影响1. 激发创新活力。

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和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历史积淀和本土特色。

二者的融合可以促进中国社会对创新的重视,培养更多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2. 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

3. 完善社会治理。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社会变革和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者融合能够为中国社会的治理提供更多思路和实践经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和思想体系。

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19世纪末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科学理论,它对社会历史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自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但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仁爱”、“和平”、“公正”等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的是“共产主义”、“平等”、“公有制”等理念。

虽然表达方式和实现路径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

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社会观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因素,使得其发展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冲突和争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忍让”、“和谐”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革命等概念相抵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等级观念”等因素也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相矛盾。

因此,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有着关注。

然而,在具体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争议。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因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1-08-22 09:02宣讲家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字号: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

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

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报告从阐释文化的定义展开,并对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的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

报告指
出,文化观念上的绝对主义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文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
为制度的进步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进性的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把这些先进性因素
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

在当代中国,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导向
性的新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具有不同
社会功能的文化,两者的结合一定会有矛盾。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
文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理论方
面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在日常生活里,报纸也好,舆论也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文化。

喝酒有酒
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服有服饰文化,搞旅游有旅游文化,我最近还发现了高
尔夫文化,前些年丰都城还出了鬼文化。

生活里面到处是文化,文化变成一个高品牌的标语了,哪里
有文化哪里的品位就高。

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每一个学科都讲所谓文化,道德讲人的文化,搞政治讲政治文化,打仗有军事文化,宗教有宗教文化。

日常生活里这样,理论领域也是这样的。


于民族,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比如满民族有满文化,蒙古族有蒙
文化,汉族有汉文化,这是按民族划分。

按地区,自古都是这样的,河南有中原文化,江苏有吴文化,湖南有湘文化或者是楚文化,江西有赣文化。

基本上,文化无所不在。

西方人说,文化是空气,无所
不在,可抓呢又抓不住,谁也说不清楚什么叫文化。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两个学者出了一本关
于讨论文化概念的书,说文化概念有160多种。

现在,估计文化概念不止200种。

为什么大家都讲文化,可是又没有任何人能明确的说出什么是文化呢?这是由文化的特性决定
的。

文化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每一个领域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形成了文化多元化
的、各具特色的定义,使得文化很难给予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大家一致赞成的定义。

我只能对现在
所有的文化定义概括一下,用“一、二、三、四”这四个数来说什么是文化。

“一”是讲一元化的文化定义。

这个定义现在有很多人在用。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不同于自然界的东西。

这是我们讲的“一”。

表现在物质里面,我把它叫做物质文化;表现在人的组
织和行为里面,我把它叫做制度文化;表现在人的观念里面,我把它叫做观念文化。

总而言之,文化
就是人所创造的一切,不同于自然界的都叫做文化。

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个定义的。

我认为,这个概念
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它指明了文化是人所创造的这个特点。

这个定义最大的缺点是区分不了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文明。

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明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观念
文明。

文化等于文明,文明等于社会,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思路。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思路有两个缺点。

第一、它说明不了文化从哪来的。

第二,它没有办法把文化和社会区分开来,它也没有办法把文明和
文化区分开来。

在我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分的。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概念,表明了社会进步的一种
尺度,它与野蛮相对称的。

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表明社会是怎么构成的。

这两个概念不能划等
号。

文明大体上沿着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依次有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
明、社会主义文明。

我认为文化的发展就像万里群山一样,有高峰有低谷,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是高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有高峰,后人很难超越。

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
唐代,但谁也不敢说我的哲学思维比老子、庄子的思维水平更高。

文化和文明不是同步的。

所以这个
定义有优点也有缺点。

这就叫做“一”。

“二”比较简单。

整个社会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是上层建筑,这就是“二”。

这个定义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简单明了,指明了文化的上层建筑的性质。

缺点是比较狭隘,排除了非上层
建筑的属于文化形态的东西,包括逻辑、语言、技术等。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使用的是三分法——政治、经济、文化。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再到我们党的十七大以前,基本都是三分法,文化是不同于经济、政治的观念形态,政治、经济不等
于文化,但是文化必然要渗透到政治、经济里面,这是十六大提出来的。

三分法的优点是结构比较清
楚,指出文化是不同于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

到了十七大成为四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跑进个“社会”来了。

现在我们讲四位一体,就是整个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部分。

“一、二、三、四”说起来好像很多,实际上就是二分。

一个是广义的文化“一”,是大文化观。

“二、三、四”属于一类,都是把文化看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这是我们通常讲得狭义的文化观,小文化观。

大文化观就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

过去经常有人这样说,梁启超就持这样的观点。


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样式,这基本上是大文化
概念。

小文化观是“二、三、四”,把文化限制在观念形态。

西方有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倡小文化观念
的定义,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以及人的其他一些能力。

陈独秀讲
的也是小文化观,他认为文化就是文学、艺术、美术这一类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讲的,整个社
会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观念性的文化又作用于政治和经
济。

这基本是一个小文化观。

从我个人来看,大文化观、小文化观从功能来说各有其用,大文化观对于人类学、考古学来说
是有用的,像考古学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实际上讲的就是整个人类的生产观念总的状况,
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也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所附带的观念。

而狭义的文化观或者小文化观,是把文化限制在观念性上,对于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区分整个社会的结
构。

社会是怎么构成的?有政治、经济、文化,可以区分出物质、意识。

大文化观在哲学里没有办法
用,你穿衣服不能穿文化,你吃饭不能用吃文化,你喝酒不能用喝文化。

所以要区分社会结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