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读后感范文2份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读后感范文2份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读后感范文2份《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读后感 1《基础教育课程__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我想,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教师,同样要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书中说到,目前很多老师对评价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最主要的是将测试与评价混为一谈。

有些人以为测试的结果就是评价,还有认为评价就是考试,而将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长短作业评价、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等视为无效评价。

这种测试及评价在一些地区误导了评价的方向。

我们认为,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等新的评价理论应当与传统评价中的合理成分和有益做法相结合。

简单的理解就是:测试之于评价,测试是__,评价是目的;评价之于发展,评价是__,发展是目的。

只有彻底理解了两者的关系,我们广大的教师在测试、评价和发展的关系上就可以放开手脚,运用智慧,创造出因人而异的学科教学评价的方法来。

效果、效率、效益相__的原则也是本书就教学评价提出的新理念。

以往我们过多的注重教学效果,以效果的好坏来评价教学的得失与价值。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对单纯追求教学效果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这无论是对教学方式还是学习方式的变革都要重新审视。

如果单纯追求教学效果,往往会导致教学的__和学风的浮躁,学习情景热热闹闹,细细品位却没有什么可以咀嚼的东西。

同时,由于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误区,一些教师以为发问就是探究,分组就是合作,于是不顾教学的投入和产出之比,在偏离教学任务的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用较高的代价换取较低的效益,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教学效果要好,教学效率要高,而且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要合理。

这本书就上面陈述的问题给了我很多新理念的理论引导,当然再好的专业引领也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范文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范文

这是一本相称好的专业书,它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之一,总主编钟启泉,主编孔企平,皆是教育或是数学教育界中的人物。

随录如下:第一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开展.它的第三节论及“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所归纳的数学觉得完备而符合我现有的认识,内容如下,一是强调数学的现实性;二是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三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四是重视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五是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p9日本的新数学学习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舒畅感、充实感应该是与数学内容有本质联络的。

这次数学课程改革应该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多起来。

〞我也相信,光有快乐没有数学的课堂不是数学课堂.p10谈到教育目的的差异化与教育设计弹性时,阐述极少,可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实现之难,当然,这也是个热点、待开发点。

第二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的.照录一段提纲挈领的话,p13“本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的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才能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根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开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p27在新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编排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构造。

第三章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根本问题.p31,好句子:“学生太早地、过度地被老师们安排在象征符号堆里,满脸数字印痕却不知数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p33,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中,儿童用的是自己的口头语言甚至是直觉的方式,而学校所教授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

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

p34、p15都论及小学数学所应当具有的特点是,“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第二,学生应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认识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建构数学结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

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

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我们接触到心得体会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了,不管是谁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是要认真对待,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理论实践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类书籍读后感5篇

数学类书籍读后感5篇

数学类书籍读后感5篇我们一定要围绕书籍中的内容来撰写读后感,一份优秀的读后感不是复述故事的情节,而是表达自己的见解,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数学类书籍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类书籍读后感篇1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你心灵充实;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你明辨是非;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你有爱心、知礼仪。

”让我们喜欢读书,热爱读书,从读书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这是我们第二实验小学师生们不断的追求。

我最近读了《数学故事》这本书。

本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是以课本为依据,贯彻新课程的标准理念,从数字、运用、计算、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逻辑推理等方面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

这里不仅能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予学生力量,在教育之路上收获的快乐与幸福。

这里的数学不在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活泼有趣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的小板块也为它增色不少。

就说神秘的数字1吧,先讲小故事,数字王国召开大会,主要是讲讲各个数字成员的用途。

再说,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数字。

我们大家都知道,排序的时候,就意味着第一位。

而所谓第一位,就是大王或者头目,甚至班长、队长什么的。

可是在衡量物品的数量或大小的时候,也被用作代表“很小”、“少”的意思。

这时的1,和刚才所说的代表顺序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地方,也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家听过“一字值千金”这句话吧?这里把“一”和“千”放在一起比较,更突出了“一”的力量。

还有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一推十”这类的名句也足以证明的神奇之处。

之所以数学里面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变成了活了的东西,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字是蕴藏智慧的精灵,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着有趣的故事。

0是由谁创造的呢?无穷无尽的数字都有怎样的分类呢?数字之间会发生一些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数字王国的秩序如何维持?这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在这本书中都有讲述。

每一个平凡的数字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会给我们打开一个完整不同的数学世界。

《课程与教学哲学》,心得体会(共9篇)

《课程与教学哲学》,心得体会(共9篇)

《课程与教学哲学》,心得体会(共9篇)《课程与教学哲学》读后感《课程与教学哲学》是我最近很欣赏的一本书,它在研究教学会不会走向哲学。

学生在寝室里呆久了,会生出寝室文化。

喝茶的人会生出茶文化,那么教学的人会产出教学文化—教学哲学是一样的道理。

恩格斯说:“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在说此话的时候,他的祖国已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可是,恩格斯看得更深更远。

德国不仅拥有众多的世界级的科学家,而且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哲学家。

这两者之间绝非偶然的联系。

有人说,教学论如果只做抽象的,思辨性的研究,就会走入死胡同。

其实,也可以说,教学论如果只做工艺性的,技术性的工作,亦不会有宽阔的前途。

教学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也是一个特殊重要的领域,如果说还有许多宝藏待开发的话,那么最丰富多彩的待开发项目应当就在这里。

张楚延先生在前言中曾这么总结自己: “前一个二十年,我操练着、欣赏着教学, 后一个二十年, 我琢磨着、探索着教学。

近年来, 则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教学哲学。

”这一表达, 正体现了他对教学美好的追求。

操练, 是一种具体实践, 而欣赏则是一种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带欣赏地操练着教学, 这正是一种美好教学实践状态的描绘。

一个真正的学者, 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 当然不会止于操作层面的追求, 也不会止于己身对教学美好的体验, 必然会在方法、原则、规律上为教学寻找普遍价值, 进而上升到对教学观念、价值、思想等教学真谛的追寻, 这就是先生会深入到对教学的琢磨、探索, 直到走到教学哲学的必然。

先生的教育思想, 不仅用其深厚、宽广的学术理论来阐述表达,也往往体现在这样一些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朴素描绘。

他开创的教学哲学, 则是在理论上对教学美好的深刻回答。

我们看到, 先生对教学的哲学观照, 实在不是一种对普通教学的观照, 而总是在内心中设置了一个前提: “人”的生命成长, “人”的美好发展。

这个前提, 总让他的思想走得更远、更深、更高, 那就是“好教学”、“美好教学”的真谛, 这也正是教学哲学的根本价值所在。

数学教育论文读后感

数学教育论文读后感

数学教育论文读后感篇一:读《如何写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有感读《如何写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有感提起写小学数学论文,一直是困扰着我的问题。

看到论文这两个字,总是将深奥,高不可攀等词语与之相联系。

在教学中,时常有思维的火花,可是,一想到论文写作的难以操作,便放弃了念头,于是,有些的想法也便紧跟着夭折。

读了这三篇关于小学数学论文写作的文章,我改变了原先对论文写作的观点,有了全新的认识。

现将感悟总结如下:一、我们教师可以写什么样的论文?说实话,原先对于论文的概念,并非很清楚,而对于写什么类型的论文,也是知之甚少。

通过读这几篇文章,对于这几个问题有了真正的认识。

我们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研论文形式体现的。

教研论文不像科学研究论文那么严格,它是一个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它大体包括以下六类:1、教学改革与实验的论文;2、教学理论介绍;3、教材分析;4、教案与教学实录;5、教学心得体会与经验介绍;6、习题分析。

其中第1类属于报告;写第2类文章目前对我们教师来说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第5类文章;第6类则是比上述几类层次更低一些的文字材料;但以上6类只要写得有理有据,我们都统称为教研论文,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要明确。

另外教学论文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随笔、杂谈、反思、案例、学术报告、科技论文等多种类型。

有时一篇好的教案,一篇好的课堂实录,也是一篇教学论文。

二、如何写数学论文?读这几篇文章,对于论文写作的格式,步骤,我有了清晰地认识。

1. 确定合适的选题和角度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当确定。

太大了, 力不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力气, 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

2. 定好论文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

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篇: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就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切实化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主动去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

一、计算题的教学生活化计算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整个小学阶段都贯穿有计算题的教学。

但是,由于计算题的计算方法单调、内容枯燥无味等原因,使学生见而生“厌”,久而久之还会对数学失去兴趣。

为此,教学时必须把计算与生活无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把那些枯燥无味的计算题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趣、算得开心,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我出示了一道尝试题:“143-98”,通过自学课本,学生会正确计算“14398=143-100+2”,但对于减去100后为什么要加上2,一时难以理解。

这种情况在我意料之中。

因此,我就设计了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境:把教台当成了柜台,上面摆有篮球、足球、羽毛球拍等体育用品,再由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一个顾客带了143元钱来到柜台边准备购物,里面是一张百元大钞和四十三元零钞。

只见顾客挑了一个标价98元的篮球,他掏出那张百元大钞,递给售货员,这时他还剩下43元,即应把143-100=43(元),只见售货员接过钱后,找回2元,这时顾客的手里有45元,即43+2=45(元),也就是说多减去的2元应该再加上。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范文《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范文1最近,我阅读了《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九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第二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组织的策略”的相关内容。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概念的引入有四种策略,分别是生活化策略、操作性策略、情境激励策略和知识迁移策略。

这四种策略是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会经常用到的策略,而且我觉得这些策略经常会同时使用。

如三年级学习“认识分数”,在引入分数这一概念时,我会给学生创设比较生活化的情境: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让学生结合学具动手摆一摆,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人分2个。

如果老师这里有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再让学生结合学具摆一摆,学生也会很快得到答案——每人分1个。

如果老师这里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学生会说每人分一半苹果。

怎样表示一半呢?于是我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苹果的一半,并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引入分数的概念。

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分数概念的引入既采用了生活化的策略(分苹果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有操作性策略(从用学具动手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到用学具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再到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苹果的一半),还有情境激励的成分(当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知道用什么表示一半的时候引入分数概念)。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开始从理论层面来认识、分析自己的教学工作,收获很大。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范文2杨庆余老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任务”的部分,受益匪浅。

在如今的社会,数学日益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发展公民数学素养已是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让孩子们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学会数学交流,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一、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而作者泰勒更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凝聚了泰勒的心血。

在20世纪二十年代,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济大萧条所引起的失业问题让劳动市场上的中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加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对美国教育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八年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八年研究”对泰勒影响很大,也正是在这场实践中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形成,并运用于指导实践中去。

据泰勒的回忆,这本书最初是诞生于“八年研究”一次午餐的餐巾纸上。

当然,这并不会消减这本书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本书不仅推进了美国教育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课程编制。

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中国教育,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二:解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研究的:(一):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确定目标)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确定目标问题:首先,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绝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来源,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泰勒认为主要应当分析的三种来源包括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其中,尤以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最为重要,包括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

这里的“需要”指的是对照学生现状与公认的常模后发现的差异,是教育者期待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给学生行为带来的改变。

其次,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来源所得出的教育目标必定数量繁多,甚至还有可能在内部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两道筛子来筛选。

学校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过滤将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对学习心理学的关注则考量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有高度准确性、适切性的目标。

最后,还要用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来陈述一系列的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一、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教。

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不可能存在下去。

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

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个单纯的知识容器,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

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

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

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

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

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读后感本学期通过学习刘老师的课程,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关注课程相关理论,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一书,此书由李方教授主编,通过阅读此书我获益匪浅,我将按照主编略述、本书体系、吸引我的章节、以及我的评价这几部分对此书进行介绍,至于我的浅陋意见不足之处望老师正。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是由李方主编的一套尝试融合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理论书籍。

主编李方教授197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评为教授,2001年从华南师范大学调往湛江师范学院担任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同时兼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李方教授曾在1999年赴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购得《课程与教学论》一书,引发了相关思考,回到大陆又参加了黄甫全教授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讨论,并参与撰稿,遂决定带领湛江师范学院的同僚撰写同类教材、著作的愿望。

最终本书在2002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于本书的体系是十分清晰明确的,本书一共十七章,我再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以及我对本书阅读的需求,将这十七章分为了五部分。

第一章到第四章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关系、教学与课程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以及主要的流派进行了介绍,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实现对课程与教学的过去以及基本现状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我在完成这一部分的阅读之后也算是略微地了解了些教学与课程的相关知识,形成了对课程过去是什么怎么样,现在是什么怎么样的认识。

第五章是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是我单独看的比较仔细的一章,这是因为“后现代”这一概念对我来说很陌生,曾为接触过。

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

“后现代主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艺术中,随后出现在哲学中,是一个庞大的思想流派。

本章对“后现代”概念只是一般性介绍,介绍了大家的对此的认识,从处理“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关系的角度看待后现代主义,并介绍了图尔明的“后现代主义只能是对现代主义的排斥,所以,目前还无法对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定义”这一结论,当然这也不在本书的介绍范围之内,只是捎带的事儿。

读陈侠著《课程论》的体会和感想

读陈侠著《课程论》的体会和感想

读陈侠著《课程论》的体会和感想读陈侠著《课程论》的体会和感想: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1:《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我读了《课程与教学论》后,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专业论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它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课程与教学论》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课程与教学论》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课程与教学论》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2: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精选5篇)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精选5篇)《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精选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精选5篇)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1《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这句话对于我们新教师来已经是烂熟于心,但对于这句话真正理解的少之又少,读了王永春老师的《小学数学思想与数学思想方法》之后,对这句话才有了真正的认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在其次,数学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本书中,王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这让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结合所教知识很清楚地知道这些知识中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这学期我任三年级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主要思想有:第3单元“测量”中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dm)、毫米(mm)、千米(km)是符号化思想的应用;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有些习题如本书中第25页的“案例2”应用了分类思想;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中学习的重复问题是集合思想的应用;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可以折出不同的形状表示它的1/4。

在学生充分展示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白纸平均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这个教学过程中有变中有不变的思想的应用。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把一个圆形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分数越小,如果一直分下去,可以对应写出无限多个分数。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

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

《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读后感在21世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超越认知知识的元能力。

因此,教育需要从传授知识过渡到在建构主义学习的帮助下开发个人潜力。

建构主义学习的优势及其实现标准已经通过教育学的理论发现得到了很好的确定。

徐卫兵老师的《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就是一本建构了小学数值全景的好书,在仔细研读本书后,我感触颇丰。

从学校的目的而言,学校的任务是展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培育责任感的坚强性格。

这意味着发展反思、解释不同信息和其他复杂元能力的技能。

除认知技能外,还包括交际、社交和创造性元能力。

学校是大多数年轻人发展能力和资格的唯一必修场所。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教育系统促进这些能力和技能的发展。

随着日常生活的复杂性增加、全球化、快速变化的技术进步、产品周期缩短和经济竞争加剧,21世纪技能中的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生存至关重要。

其中大多数与知识管理有关,包括在社会网络环境中信息选择、获取、整合、分析和共享知识的过程。

重要的是,不仅要让大学里的学者掌握这些技能,而且要让从小学开始,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开始学习。

内容学习很重要,但为了有效地内化知识,元认知能力、态度、价值观和行动技能更为重要。

教授这种元认知能力需要超越某些学科中孤立的信息获取,通过项目中的经验和反思实现整体学习。

整体建构教学它使学习过程能够建构、自我调节、处于现实生活中并具有协作性。

教育学科学指出,通过整体建构主义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在建构主义中,学习是个体自我组织知识的过程。

建构教学在创造和观察的循环中,将学生融入到自己的观察中。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出现了。

因此,从建构教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其中包括主体、客体和语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与建构教学理念相反,今天的教育以特定学科和孤立学科为中心,这是将复杂的现实生活现象分解为小部分的结果。

小信息部分被认为更容易被学生吸收。

趣说数学读后感8篇

趣说数学读后感8篇

趣说数学读后感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趣说数学读后感8篇优秀的读后感是一种对书中智慧和哲理的思考和领悟,写读后感能够促使我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趣说数学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相关推荐《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1今年春节因为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整个假期待在家里替代了走亲访友,也趁此机会,有了难得的安静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时间。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是吴正宪老师和她的团队的倾力之作,书中梳理了20xx版《课标》中的十个核心概念、小学数学中的常见的数学思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几乎涵盖了小学数学中出现的所有的概念及数学思想。

对每个概念及思想都是从现代数学和小学数学的来龙去脉,展示其应用领域;然后落脚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相关数学概念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实践案例。

每个知识点阐述的背后还紧跟着一些“推荐阅读”,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拓展的空间。

书中知识阐述显示了吴老师及其团队对小学数学教育较为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老师们对教学疑难问题的解答,有的放矢,教学建议的案例自然生动,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一、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我们现在的学习,大都是在数学前辈们结合生活,苦心钻研的心血,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对于很多结论或公式有很多孩子并不是真的理解,知识死记硬背,有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会提出这些结论或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呢?作为老师要对此类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遇到新知识、新符号、新公式等,老师要给孩子们介绍每个知识都有它产生的背景、演变及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只有学生真正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内涵,才能真正会用,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读后感

近来,我认真拜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收获很大。

这本书阐述了现代教学理论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现代教育学和现代心理学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纵观全书内容,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色:1、反映了学科教学论的性质和特点。

2、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3、阐释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

4、研究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5、总结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经验。

本书共15章,其内容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思想、课程理论、教学目标理论、学习心理、教学过程及其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知识教学、数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情感教育等领域。

其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章内容是根据近年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及时总结和提升的新经验,对我的启发和感受很深刻,它可以更好地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围绕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或某一主题而建立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具体化的教学理论,另一方面又是概括化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中介。

它具有以下特征:优效性、完整性、操作性和针对性。

其内在的构成要素有: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施策略、评价。

我还知道了一般来说,一个教学模式都要包括以上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并且要素和要素之间能够构成一种全面协调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有序的教学模式。

时代赋予了数学教学全新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有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保证。

具体来讲,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2、教学模式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活动。

3、教学模式要反映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5、教学模式要体现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

数学书籍读后感(精选12篇)

数学书籍读后感(精选12篇)

数学书籍读后感(精选12篇)数学书籍读后感(精选12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书籍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书籍读后感篇1当我们学习过数学史后,自然会有这样的感觉:数学的发展并不合逻辑,或者说,数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我们今日所学的数学教科书很不一致。

我们今日中学所学的数学内容基本上属于17世纪微积分学以前的初等数学知识,而大学数学系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则是17、18世纪的高等数学。

这些数学教材业已经过千锤百炼,是在科学性与教育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反复编写的,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必然舍弃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知识背景、演化历程以及导致其演化的各种因素,因此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同时忽视了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但对现实科学或许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因而很多人视其为畏途,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科书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而让数学活起来,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

科学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从今天的教育现状来看,文科与理科的鸿沟导致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渗透的现代化社会,正是由于科学史的学科交叉性才可显示其在沟通文理科方面的作用。

通过数学史学习,可以使数学系的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时,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文科或其它专业的学生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了解数学概貌,获得数理方面的修养。

而历史上数学家的业绩与品德也会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4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出现过许多杰出数学家,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其源远流长的以计算为中心、具有程序性和机械性的算法化数学模式与古希腊的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的公理化数学模式相辉映,交替影响世界数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专业书,它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之一,总主编钟启泉,主编孔企平,皆是教育或是数学教育界中的人物。随录如下:
第一章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它的第三节论及“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所归纳的数学觉得完备而合乎我现有的认识,内容如下,一是强调数学的现实性;二是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三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四是重视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与差别化;五是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p9日本的新数学学习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愉快感、充实感应该是与数学内容有本质联系的。这次数学课程改革应该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多起来。”我也相信,光有快乐没有数学的课堂不是数学课堂.p10谈到教育目标的差别化与教育设计弹性时,阐述极少,可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之难,当然,这也是个热点、待开发点。
第二章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p27在新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编排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结构。
第三章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p31,好句子:“学生太早地、过度地被教师们安排在象征符号堆里,满脸数字印痕却不知数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p33,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中,儿童用的是自己的口头语言甚至是直觉的方式,而学校所教授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p34、p15都论及小学数学所应当具有的特点是,“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建构数学结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三,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p44,“数学的学习要超越概念、步骤、运用。它包括数学素养,把数学看做一种强有力的审视情境的方式。素养不仅指态度,而且指具有思考的倾向和积极的行动方式。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在他们是否能够自信地接近目标,乐于探索,具有意志力和兴趣,以及能否有反映他们自己思维的倾向性等几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