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建设及舆论引导作用研究
2023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引导研究报告
2023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引导研究报告1.引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舆论引导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引导的研究,旨在探讨当前情况、挑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背景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然而,由于信息的高速流动和传播,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变得极为重要。
互联网舆论引导的目的是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
3.当前情况3.1 互联网舆论环境2023年的中国互联网舆论环境复杂多变,信息量庞大,同时伴随着谣言、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的传播。
因此,互联网舆论引导面临巨大挑战。
3.2 政府角色政府在互联网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推进信息真实、准确的传播。
同时,政府应注重提升自身形象,引导舆论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3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互联网舆论引导是关键因素。
公众应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合理渠道表达对舆论引导的看法。
同时,公众也应增强辨别信息的能力,不轻信谣言,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4.挑战与机遇4.1 谣言和虚假信息谣言和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给公众带来负面影响。
互联网舆论引导需要应对谣言和虚假信息,加强真实信息的发布,提升信息的可信度。
4.2 发展差异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不平衡,城乡数字鸿沟、知识鸿沟等问题依然存在。
互联网舆论引导要关注发展差异,提供更广泛、更平等的信息服务,确保舆论引导的普惠性。
4.3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互联网舆论引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利用技术手段对舆论进行分析和引导,可以提高引导的效果和针对性。
5.发展趋势5.1 多元化互联网舆论引导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包括主流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
在舆论引导中,应注重整合各种渠道,形成有力的引导合力。
5.2 用户参与升级用户参与将更加主动、广泛。
用户在互联网舆论引导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内容的生成和传播更加多元化,对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作为拥有庞大网民群体的国家,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中国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快速化的特点。
网络舆论场日益活跃,各类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成为公众发声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议题日益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讨论,也有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和诉求。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谣言等在网络空间中泛滥网络舆论的情绪化、极端化倾向明显,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网络舆论的监管难度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也是保障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背景介绍: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情不仅反映了民众对于各类事件、政策、社会现象的观点和态度,更是影响政府决策、社会舆论乃至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
网络舆情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
网络舆情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网络舆情是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使得网络舆情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
网络舆情对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了解民众需求,优化政策制定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反馈也能够推动政策的执行和改进。
政府网站建设及舆论引导作用研究以广西区市级政府网站为例
与 社会和谐
政府网站建设及舆论引导作用研究
——以广西区市级政府网站为例
□ 张海涛
广西・南宁 530004)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 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是实现公众与社会良好沟
通, 维系党群和谐关系的重要桥梁。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民情, 反应民意, 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已经成为当前政府职能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广西区市级政府网站建设为例, 从政府网站建设的必要 性、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对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政府网站建设 舆论引导 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30 1 政府网站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 政府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它 不仅是衡量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更是各国综合国 力竞争的重要标志,政府网站建设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政 府网站建设不仅是网络时代的大势所趋, 更是政府自我建设, 打造 “阳光政府” 的重要渠道。 1.1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础和电子政务发展程度的主 要标志, 不仅是宣传政府形象的窗口, 更是政府发布信息、 服 务社会, 实现社会公众与政府沟通互动的的重要渠道。为此, 搞好政府网站建设,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的行政机构,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 主要职能。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政府网站来满 足自己了解政策新闻、 参与民主政治的需求。为此, 政府必须 时刻站在时代最前端, 利用网络,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最 早掌握舆论动向, 及时改变方针政策, 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这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 也是贯彻好党的执政理念的必 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推行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形成行为规范、 运转协调、 公正透明、 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 制。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 透明、 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 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 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 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 管理 职能、 管理制度、 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实现根本性转 变。而政府网站的建立不仅保障了政府政策的公开透明,更 为政府更好为人民服务提供了平台,是服务型政府构建必不 可少的一环。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自从开设“办 事服务” 项目以来, 既方便了人民群众, 又为政府节省了不必 要的人力物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了解民情、 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 社会舆论不仅是公民意见的反应, 公众情绪的表达, 更包 含了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认知与评价。为此,在网络化的大环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3) ( 001-191-02 境下, 政府应响应时代要求, 积极运用网络这个 “舆论平台” , 及早了解民情, 掌握舆论主动权, 进而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沟通党群关系的必要要求, 更是信息时代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 政府网站便开设了 “社情民意” 一栏, 其下属的 “意见征集” “建 言献策” 等栏目, 便吸引了广大网民的注意, 也为政府了解民 情提供了便利。 1.3 维护广大民众参政议政权利的有效方式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 人, 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为此, 政府应切实履行其为民 服务的职能, 充分保障人民的参与权, 知情权与监督权。而政 府网站的建设则打通了民众与政府连接的桥梁,拉近了彼此 之间的距离, 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 使民众参政议政的权利得 以实施。例如,最近广西省所发动的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 投票评选活动, 则使用网上投票的方式, 确保公民的参政权。 不仅如此, 随着政府网站的建设, 政府信息与政策也越来 越透明化, 这不仅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 也为民众参证议政提 供了便利。党的十七大则把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 生命” 的重要论断进行延伸和拓展, 首次明确指出 “人民民主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并把人民民主的主要内容概况为“知情 , 权、 参与权、 表达权、 监督权” 的满足。其中, 表达权是历次党 代会报告中没有出现过的词汇,是新时期适应时代需要提出 的民主政治的新内容。而政府网站的建立,则为公民的自由 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不仅推动了政府建设的 民主进程,更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我国民主进程的纵深发 展 与民众打成一片, 进一步了解民情, 进而根据公众的需 要提供政务信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政府网站的建立既是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我国政府建设的一 大进步。 2 当前政府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 1999 年 “政府上网工程” 启动以来, 政府网站建设 已取得初步成效。然而由于我国在电子政务方面起步较晚, 加之网络本身的问题及政府不恰当的管理方式,政府网站建
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研究
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是指政府通过网络舆论平台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和管理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过去,政府的舆论引导往往依靠传统的媒体和宣传手段,受限于传播渠道有限、效果难以评估的局限。
而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更准确地了解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兴起,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政府在网络舆论引导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研究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在大数据时代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政府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更加主动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建立起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公共声誉。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的研究,其中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是政府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发挥影响力的关键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社会议题的主要平台。
政府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塑造舆论氛围,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共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政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民意、分析舆情、预测舆论走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舆论引导策略。
大数据也带来了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政府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资源,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研究政府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力,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和公信力,更有利于推动舆论环境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深入探讨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力的机制、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构建和谐互联网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政府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作者:邓备胡凯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03期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
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的71.4%。
面对数量日渐增加的庞大的网民,政府网站本身的建设成为大众获取政府权威信息、政府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关键之一。
1994年,我国提出了“三金工程”计划,即以“金关”(外资专用信息网)、“金卡”(电子货币)、“金桥”(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三大项目为中心,在三到五年内建成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首府及500个城市的公用数据网。
1999年,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普及,中国政府提出了“政府上网工程”。
意味着新一代电子政务正式起步。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观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产物。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政务的优先发展战略。
政府网站中的一些栏目属于介绍政府组成部门和政务。
如政务公开、公共服务、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或是重要政事新闻,如政务动态、人事任免等;而国内许多政府网站中“连线政府”栏目可以说是属于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电子公告服务。
电子公告服务,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
作为政府网站中的BBS,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公众与政府实现实时联系,拉近公众与政府间的距离,实现两者之间信息直接有效的反馈。
政府网站中的BBS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
政府网站的BBS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和任务:一是对BBS中的公众言论进行“把关”;二是对由BBS中的言论引发的公众舆论进行引导。
一、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和功能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务的又一重要区别。
公共服务意识加强,公众对政府电子政务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加。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对于政府来说,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与挑战。
一、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1. 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网络舆论平台上的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社会民众的诉求和意见,及时获得公众反馈,帮助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2. 舆论监督的促进网络舆论平台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流空间,使得公众可以对政府决策提出质疑、建议和批评,有效促进了政府的决策透明度和质量,并避免了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
3. 民意引导的重要性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需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而网络舆论可以传播各种意见和观点,让政府能够更广泛地了解民众的意愿和需求,从而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治理。
二、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挑战1. 谣言与不实信息由于网络上信息的发放速度快、监管难度大,谣言和不实信息往往很容易在网络舆论中传播。
政府在制定决策时,需要辨别信息真伪,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2. 舆情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网络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变化快,政府在制定决策时,需要面对舆情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政府应灵活应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以应对不同阶段的舆论需求。
3. 平台规则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网络舆论平台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规则,政府在监管和引导网络舆论时,需要平衡平台规则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言论自由,又要防止网络舆论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影响。
三、提升政府决策的网络舆论管理策略1. 加强信息监管和宣传政府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网络舆论中的谣言和不实信息。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向公众发布政策信息,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2. 拓展舆论监测和预警机制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监测网络舆论,及时掌握公众的关注点和情绪波动,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提前应对可能产生的舆论风险。
政府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的 缺 陷 在 于容 易 疏 远 政府 与公 众 的关 系 , 也 容 易 使 行 政 服 务 的 中 间 环 节 缺 乏 有 力 的 民 主 监督 , 以致 产生 腐 败 现 象 。而 电子
巴罗 夫 斯 克等 面 临 严 重 的生 态 危 机 。 是 这 中 国面 临 的首 次 严 重 的城 市 生 态危 机 。 1 月 1 日至 2 1 4 1日 .位 于 吉 林 市 松
花 江 以下 的 沿 岸 城 市 吉林 省 松 原 市 , 民 市
达 到 25 . 3亿 , 民规 模 跃 居 世 界 第 一 位 网
二 是 转 移热 点 。固
对政 府 的要 求 . 高工 作 效 率 和 政 务 透 明 提
度 , 现政 府办 公 电子化 、 实 自动 化 、 络 网 化。 传 统 新 闻媒 体 等 到社 会 问题 凸显 、 矛
程 ” 意 味着 新 一 代 电 子政 务 正 式 起 步 。 , 电 子 政 务 是 现 代 政 府 管 理 观 念 和 信 息 技 术 相 结合 的重 要 产 物 。 对全 球 范 围 内的 竞 面 争 和 知 识 经 济 的 挑 战 , 多 国 家 政 府 都 把 许 电 子 政 务作 为政 府 政 务 的优 先 发 展 战 略 。 政 府 网站 中 的 一 些 栏 目属 于 介 绍 政 府 组 成 部 门和 政 务 . 政 务 公 开 、 共服 务 、 如 公 行 政审批 、 商引资等 ; 招 或是 重要 政 事 新 闻 , 如 政 务 动 态 、 事 任 免 等 ; 国 内许 多 政 人 而
哈 市 第 一 次 发 布 的 停 水 通 告 以维 修 管 道 隐 瞒实 情 . 来才 说 明是 江 水 受 到 污 后
新形势下加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表现。
针对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发展阶段性特点,结合地方政府独特的角色定位,从受众群体素养、舆情生成主体、传播手段影响、网络社会心态、境内境外、线上线下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地方政府多元引导主体的舆情引导新范式,并从法治政府、阵地建设、组织协调、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标签:网络舆情引导地方政府多方参与引言自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互联网定义为“第四媒体”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互联网的传媒属性在当下表现得愈发充分。
广大网民广泛地参与到网络空间,表达主张、宣泄情绪、争取权利,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网络舆情力量。
各级政府也迅速转变了传统的舆情引导范式,一方面加强官办媒体的网络化、阵地化建设,另一方面也在官方舆论、媒体舆论和民间舆论的互动中,不断锤炼着各级政府网络舆情的治理和引导能力。
2011年被称为微信元年,社交媒体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涌现,带来了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发展的新形势。
“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以成为……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
”[1]近年来,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与行政决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个别地区甚至左右了政府决策的贯彻与执行。
研究引导网络舆情的原则、方法、对策正是各级地方政府重塑公信力、建立良好政民互动的有效途径。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汗牛充栋,但又众说纷纭。
蒋兴海认为“网络舆情是公众凭借网络这一载体对社会事件特别是焦点事件所怀有的情绪,意见以及具有行为倾向性的态度总和”[2],其概念的界定对网络舆情的引爆因素概括不全;刘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但这个界定并没有表现出网络舆情的行为驱动力。
事实上,大多数的网络舆情事件,如果得不到较好的引导和治理,均会产生很强的社会动员、号召力量,从而产生实际行动。
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与特点 (2)(一)网络舆论的网络舆论的含义与表现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2)二、当前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 (5)(一)积极成就 (5)(二)存在问题 (6)三、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价值 (6)(一)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 (6)(二)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推进司法公正 (7)(三)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有助于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民主性 (7)四、提高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议 (8)(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以提供网络舆论的运行环境 (8)(二)有序地引导网络舆论进入政府政策的决策—执行—监督系统 (9)(三)制定网络政治参与法以规范网络舆论 (10)四、结语 (11)参考文献 (11)附录1:外文文献原文 (13)附录2:译文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后记 (21)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刘勇(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4)[摘要]网络舆论有其独特的价值与特点,它带动了网络民主的发展,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工作上的压力,而政府则需要在网络舆论压力之下,则需改善自我运行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网络舆论能够促成政府的廉政建设,推进司法公正,提升政府公共政策的民主性。
通过对当前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网络舆论只可引导,不能控制的原则,建议我国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应找到与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平衡点,发挥网络舆论作为一股独立的参与式民主的优势,做到社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论;引导On Government Guiding Public Opinions on theNetworkLiu Yong(Management Schoo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4, China)Abstract: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 has its own unique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on the network and brought the pressure of work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need to improve the self-operating mechanism, enhanc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emergencies under the pressure. 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 can promote clean government and justice, enhance the democratic nature of government public policy. Through analysis current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guid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our govern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opinions can only lead, but not to control, suggesting that government should proceed inside to find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society and individual points, play an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advantage of democracy to the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twork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 of society.Key words:Government; Guiding; Public opinions on the network引言对于中国的政治,21世纪的到来不光是日历上的数字伴随着格林尼治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而是昭示着一种新的政治参与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更影响了中国这一拥有传统中央集权历史的国家开始迅速演变。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研究1. 引言1.1 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互动的重要平台。
政府舆论引导在网络舆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面对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广泛和多样化特点,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和策略也亟待更新和提升。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如何更好地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准确把握公众情绪,建构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新媒体在政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和方法、案例分析以及研究展望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为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舆论形式。
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网络舆论不仅可以影响政府形象和政策执行,还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够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通过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政府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见,及时作出回应,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舆论的不良导向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而政府及时引导舆论,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还可以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政府对舆论的引导方式不仅体现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还能够在国际舆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深入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不仅有利于政府自身形象和权威的提升,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维护。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提升问题,分析当前网络舆论环境中政府的影响力与挑战,寻找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途径,为政府部门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通过对案例分析和研究展望,进一步加深对政府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的理解,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政府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政府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参与社会议题的重要渠道。
然而,网络舆情的迅猛蔓延也给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带来了挑战。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本文将探讨政府如何有效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以确保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
一、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体系,以监测、分析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
首先,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或部门来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组建专业团队开展舆情监测与分析。
其次,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及时获取并分析舆情信息。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舆情处置机制,包括制定舆情事件的处置标准和流程,及时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二、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发布与传播政府应主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引导舆论走向正确方向。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发布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政策解读和公告,向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
其次,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网络舆情话题的讨论,回应公众疑虑,引导正能量发声。
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开展在线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公众理性参与舆论讨论。
三、加强网络舆情投诉受理与处理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情投诉的受理与处理,提高公众对政府处理舆情的满意度。
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投诉受理渠道,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投诉途径。
其次,政府要及时受理并处理网络舆情投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依法依规处理舆情事件,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和回应。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查处和打击,维护网络舆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四、推进网络素养教育与引导政府应积极推进网络素养教育与引导,提高公众对网络舆情的正确认知和理性参与能力。
首先,政府可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道德教育,推动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
其次,政府可以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知识普及活动,向公众普及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和处理方法,提高公众对网络舆情的辨别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
政府舆情引导在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政府需要更加及时、有效地应对网上舆论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政府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需要具备更加灵活和前瞻性的策略,以应对网络上迅速传播的信息,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公众的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权利。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舆情引导方法。
通过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分析和前瞻性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水平和效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分析当前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政府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引导网络舆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经验,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本研究旨在为政府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挑战提供实用性的建议和对策,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政府网络舆情引导是当前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信息传播,更在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舆情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对舆情的监测和应对能力。
研究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可以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政府的民意感知和反馈能力。
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研究对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政府透明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舆论引导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
舆论引导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对政府决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舆论引导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公众关切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让政府在决策方面被牵着鼻子走的风险。
因此,对于舆论引导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既要有全面的认识,也要有正确的处理方法。
一、舆论引导能够反映社会民意在现代化社会中,舆论引导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舆论引导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等,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绪,这个过程也即是舆论引导的核心。
由此可见,舆论引导对政府决策产生的影响可能体现了社会民意的基本态度和热点话题。
对于政府来讲,展现对民意的尊重和认真倾听,是保持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
二、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也带来了政府决策面临的一些新问题。
首先,舆论带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一些政府官员过分强调社会公众声音。
在现代社会中,民众越来越注重自身权利,特别是言论权利。
这种态度具有合理性,然而,过度关注社会公众声音却会使政府决策过分依赖民意和民调,使政策陷入泥潭。
其次,舆论引导的力量可能会受到一些专业人士和意见领袖的影响。
政府决策者需要在对各种意见进行综合权衡和评估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
另外,由于舆论的快速变化和多样性,政府决策者在决策时也需要面对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
三、如何正确处理舆论引导的影响想要在舆论引导的潮流下,做出正确的政府决策,需要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政府应该尊重民意,但同时也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应受到舆论引导的过度影响。
政府需要建立正常的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对民意的反馈机制,尽量避免被舆论引导所驱使。
其次,政府需要与媒体和网络平台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关系,即政府公众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意和公众关切。
第三,政府需要加强专业人士的意见反映与评估,以充分利用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更为系统和完善的解决机制,对集体决策进行有效的跟踪评估。
突发事件危机下我国政府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关系研究
突发事件危机下我国政府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关系研究阐明了我国政府在危机环境下是舆论引导的天然主体。
在强调政府对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基础上,政府增强自身危机管理意识、通过技术手段做好网络舆论把关人角色、加强法律环境建设以及建立防范危机的网络舆论引导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府如何做好舆论引导的相应策略。
标签:危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1 在危机环境中政府是网络舆论引导的主体我国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天然的主体,需要而且有必要对舆论进行积极引导。
首先,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强弱和其执政能力成正比。
一旦政府能够有力地应付各种层面类别的公共危机,则能获得民众的信任证明其是有能力的政府,强有力的政府形象可以实现维持并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在我国亦是如此,政府是以实现全民社会主义公共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为服务目标的。
因此,积极进行公共危机状态下的舆论引导,非常有利树立我国政府权威、诚信、有能力的“公信”形象。
其次,政府行为是在公共领域提供公共服务来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
进行公共危机处理和舆论引导也相当于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一旦公共危机爆发后,将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并在全社会中快速扩展蔓延开来,给社会政治经济和民众生活整体带来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这时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可以看做是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公共品。
政府组织利用其庞大的组织网络体系、便捷渠道来了解事态进展,并通过舆论引导手段来干预公共危机,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政府在这中间的作用是责无旁贷的。
再次,政府组织体系和架构具有整体性。
政府机构是一个根据相关原则和程序彼此之间进行不同分工的庞大的组织架构,由相当多不同职能的分支机构组成。
因此政府拥有强大的社会信息资源,加上政府行为以强制手段为后盾,在公共危机爆发后,政府可以借助舆论引导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动员公众和各级民间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组成公共力量合力解决危机中的人力、财力问题。
由此可见,政府必然成为公共危机中网络舆论引导者。
政府门户网站在公关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政府门户网站在公关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摘要]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职能与信息资源整合的网络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与双向对称式(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模式等特点,所以政府门户网站具备在公关危机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时作用还很有限,还存在着大量制约因素,比如政府门户网站的关注度不高、信息发布缺乏政府的配合及制度保障、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平台搭建的不完备等等。
因此研究认为政府门户网站应着力加强网站的自身建设、加强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努力做好公关危机事件中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桥梁这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政府门户网站;公关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网络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在观念、形式、内容和效果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公民参与意识和技术革新不断高涨的背景之下,也深刻影响和变革着政府的管理方式。
所谓政府信息传播,是指政府主动地或被动地将其掌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信息向公众予以公开。
如今,它同其他领域一样,已进入到了强调互动参与的网络传播时代,于是政府门户网站应运而生。
而之所以称之为“门户”,是因为它以一个中心网站为主,链接所有下级政府和部门子网站,以此实现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政府信息服务。
过去几年,汶川大地震、云南“躲猫猫”事件、河北的三鹿奶粉事件,使政府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公关危机事件的重大考验,而对政府传播体系中重要一环的政府门户网站来说其最大的考验也莫过于它在一系列公关危机事件中如何对舆论进行引导。
2 政府门户网站的解读2.1 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状况从1996年海南省政府创办中国首个政府门户网站起,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已走过十余年历程。
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开通,政府与民众真正开始在互联网上“面对面”。
目前,中央政府各级机构除极个别特殊职能单位外,全部开通了门户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及绝大部分政府机构、地级市州和相当一部分区县都己开通了门户网站,县级以上政府机构的网站拥有率达到80%以上,据统计现全国己开通4.5万多个政府门户网站,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县、乡5个层级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
政府工作舆论引导
政府工作舆论引导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必须具备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力,以确保社会稳定和治理效果。
本文将探讨政府工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分析其具体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工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政府工作舆论引导是指政府机关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引导和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达到政府工作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工作舆论引导有利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舆论是价值观的重要传播渠道,政府应该引导舆论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等正确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氛围的健康和谐。
其次,政府工作舆论引导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其在公众心中的信任度和形象认同,通过舆论引导,政府可以向公众传递更多的政务信息、政策解读和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再次,政府工作舆论引导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当社会面临重大问题和矛盾时,政府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引导公众关注重要议题、理性表达观点,减少危机的发生和冲突的扩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政府工作舆论引导有助于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
通过引导舆论,政府可以及时获取民意和社情,了解社会各界对政策的反应和期待,及时调整政策,提高政策贯彻执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政府工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法政府工作舆论引导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首先,政府应积极运用新闻发布。
政府新闻发布是政府向社会传递政策信息、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新闻稿件、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和政策解读,引导舆论的关注点和方向。
其次,政府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舆论引导。
当前,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政府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及时发布政务信息、政策解读,回应公众关切,与公众进行互动沟通,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
再次,政府可以组织公众参与的讨论活动。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使得政府在舆情引导上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策略。
本文将从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展开研究,探讨政府应对互联网舆情的策略和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一、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的特点1.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异常迅猛。
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无数人阅读、传播,然后形成舆论,对于政府舆情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舆情传播渠道多样化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渠道,从微博、微信到新闻网站、论坛等,使得舆情传播的渠道变得非常丰富,在政府舆情引导上增加了难度。
3. 舆情交互性增强互联网使得舆情的传播变得更加具有交互性,人们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对舆情进行参与和讨论,这对政府的舆情引导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探讨1. 提升舆情监测能力政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监测系统,对舆情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分析,了解舆情的走向和动向,以便及时的做出反应和处理。
2. 加强舆情危机管理互联网时代,一场舆情危机往往是一触即发,政府需要建立起健全的舆情危机处理机制,对于突发的舆情事件,政府应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进行舆情引导,使得舆情不会进一步发酵。
3. 强化网络宣传政府应该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加强对于正面信息的宣传,提升政府形象,增加政府的公信力,从而能够有力地引导网络舆情。
4.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对于网络舆情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化管理,使得网络舆情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5. 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的专业化水平政府应该加强专业团队的组建和培训,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
三、政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的实施1. 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团队政府可以组建网络舆情引导专业团队,由专业人员进行舆情的监测、分析和引导工作,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近年来,网络舆情以其迅猛扩散的速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社会重要议题。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舆论表达方式,网络舆情对政府的治理和公共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成为了一项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特点、政府应对的挑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网络舆情具有迅速性、广泛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它在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网络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发公众关注并影响其态度和行为。
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获取信息、掌握舆情动态,以做出应对决策。
然而,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网络舆情的真实性较难确认,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
政府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相关机构的协助来辨识谣言和虚假信息,并及时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来稳定舆情。
其次,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政府需要加强信息监测与应对系统的建设,以快速获取和分析舆情信息,并能快速作出对应策略。
此外,政府还需要克服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产生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高度关注可能会使政府的决策受到情绪和民意的左右,需要政府保持理性和稳定,以科学决策来解决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研判能力。
建设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获取和研判舆情信息,以便制定应对策略。
其次,政府应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政府可以主动发布政策解读、相关信息和官方回应,及时传递政府决策的理念和目标,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政府应加强网络舆情的舆论导向和引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规范,引导公众健康、理性地参与网络舆论,提升网络舆论的质量和秩序。
同时,政府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效能。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分析和研判网络舆情,预测舆情发展趋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舆论引导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舆论引导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兴起,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舆论引导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加快,公众在获取信息方面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政府如何借助新媒体主动引导舆论,提高政策传播的效果,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舆论引导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认知与应对能力。
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政府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大量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其对新媒体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其次,政府应积极运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
政府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加政策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同时,政府也应注意与公众进行互动,在新媒体上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加强和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第三,政府应提高自身形象与公信力,增强舆论引导的说服力。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更加关注政府的诚信和公信力。
政府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透明、开放、廉洁的形象。
同时,政府在舆论引导中应以事实为依据,注重政策的科学依据和合理性,增加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信任度。
第四,政府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与沟通。
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政府舆论引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应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动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与新闻媒体共同推动公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接受。
最后,政府应重视舆情监测与分析,及时调整舆论引导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变化的速度更快,政府需要及时获取对政策的反馈和公众的态度。
政府可以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舆情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舆论引导策略,以保持对舆论的主动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舆论引导是一项具有多重挑战的任务。
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认知与应对能力,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提高自身形象与公信力,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并重视舆情监测与分析。
政府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
政府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成为了极其重要的议题。
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构,对于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的责任和功能。
本文将从政府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定义、目的和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政府信息传播是指政府向公众传递各类信息的过程。
政府作为权力机构,拥有着重要的公共资源和信息渠道,通过信息的传播,政府可以向社会传递各类政策、法规和决策等重要信息,使公众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
政府信息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政府信息的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新闻发布会、新闻稿件、官方网站等等。
舆论引导是指政府通过宣传和传媒等手段来引导公众舆论的过程。
政府希望通过舆论引导,推动社会民众对于某个问题或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达成共识,帮助建立和巩固社会和谐。
舆论引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和谐社会。
政府可以通过掌控媒体资源、发布宣传片、组织宣传活动等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政府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
政府的信息传播可以为舆论引导提供基础和支持。
政府在信息传播中选择传递哪些信息、如何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等,都会对于舆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舆论引导则可以反过来影响政府的信息传播,特定的舆论倾向可能会引导政府调整信息传播策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实施政府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政府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增加公众对于信息的信任和接受程度。
政府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
其次,政府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媒体渠道和传播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信息传播的覆盖范围和传播效果。
此外,政府还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积极与公众进行互动,增加信息传播的参与性和时效性。
然而,政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政府信息传播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准确地覆盖到每一个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网站建设及舆论引导作用研究摘要: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是实现公众与社会良好沟通,维系党群和谐关系的重要桥梁。
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民情,反应民意,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已经成为当前政府职能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广西区市级政府网站建设为例,从政府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对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政府网站建设舆论引导研究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91-021政府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它不仅是衡量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更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政府网站建设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政府网站建设不仅是网络时代的大势所趋,更是政府自我建设,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渠道。
1.1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础和电子政务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不仅是宣传政府形象的窗口,更是政府发布信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公众与政府沟通互动的的重要渠道。
为此,搞好政府网站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的行政机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主要职能。
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政府网站来满足自己了解政策新闻、参与民主政治的需求。
为此,政府必须时刻站在时代最前端,利用网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早掌握舆论动向,及时改变方针政策,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这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好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而政府网站的建立不仅保障了政府政策的公开透明,更为政府更好为人民服务提供了平台,是服务型政府构建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自从开设“办事服务”项目以来,既方便了人民群众,又为政府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1.2了解民情、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社会舆论不仅是公民意见的反应,公众情绪的表达,更包含了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认知与评价。
为此,在网络化的大环境下,政府应响应时代要求,积极运用网络这个“舆论平台”,及早了解民情,掌握舆论主动权,进而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这不仅是沟通党群关系的必要要求,更是信息时代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便开设了“社情民意”一栏,其下属的“意见征集”“建言献策”等栏目,便吸引了广大网民的注意,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了便利。
1.3维护广大民众参政议政权利的有效方式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
为此,政府应切实履行其为民服务的职能,充分保障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
而政府网站的建设则打通了民众与政府连接的桥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使民众参政议政的权利得以实施。
例如,最近广西省所发动的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投票评选活动,则使用网上投票的方式,确保公民的参政权。
不仅如此,随着政府网站的建设,政府信息与政策也越来越透明化,这不仅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也为民众参证议政提供了便利。
党的十七大则把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进行延伸和拓展,首次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把人民民主的主要内容概况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满足。
其中,表达权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没有出现过的词汇,是新时期适应时代需要提出的民主政治的新内容。
而政府网站的建立,则为公民的自由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
这不仅推动了政府建设的民主进程,更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我国民主进程的纵深发展。
总之,政府网站的建立使政府真正从高高的金字塔走进民众,与民众打成一片,进一步了解民情,进而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政府网站的建立既是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我国政府建设的一大进步。
2当前政府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自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政府网站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然而由于我国在电子政务方面起步较晚,加之网络本身的问题及政府不恰当的管理方式,政府网站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1信息回复不及时,更新滞后现在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已日趋完备,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很多网站也开设了社情民意、网上办事、网上信箱等等。
然而由于网站管理维护机构的缺失,或者管理维护机构与政府部门的脱节等原因,网站内容往往更新不及时,人们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应。
综观各个网站,我们会发现:每个政府网站更新最快的无非是政务新闻、天气信息等状态,而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则更新缓慢。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设有建言献策等栏目,但却只对部分留言及时回复,使得这项栏目成为真正的“面子工程”。
这种现象不仅打消了人们利用网站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违背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初衷,脱离了群众。
2.2信息资源归类整合能力差目前,政府网站上信息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涉及时政、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
然而,它在充当好“信息资源库”的同时,却忽略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
上网信息的选取没有一定的标准;栏目的命名十分混乱;大部分信息都是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始信息。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社情民意”一栏下设了“意见征集”“建言献策”两个栏目,但其内容与想要获取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
2.3信息的表达方式形象化欠缺一打开政府网站的主页,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主页犹如一个大的分类表,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政务新闻,让人眼花缭乱。
而且对很多信息的统计分析,只有生硬的文字叙述,而没有形象化的体现。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上的经济发展数据统计一栏,打开会会发现只有各种数字化的分析,而没有图表式的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大了某些网民的理解难度。
2.4人民群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度欠缺政府网站建设的目的,便是为公众负责,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与民交流,让公众享受网站带来的便利。
因为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联系群众,沟通党群关系的枢纽。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贫富差距的存在及政府宣传推广力度的欠缺,很多地方的居民受生活环境和条件所限,根本无法获取政府网站带来的便利。
这就要求政府管理人员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另一方面应深入群众,传播上网知识。
并且利用此机会深入民间,了解民众对网站的了解程度及需求,及时对网站设置进行有效更改,使其在民众掌握的范围内,为民所用,真正满足民众需求。
3对策3.1规范的组织机构,保障政府网站建设规范的机构建设是保障政府网站建设、运行的重要保障,而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更是政府网站建设的核心。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现存的各级政府网站还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各、没有明确的工作部门、机构职能界定不清、缺乏部门间协作机制等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有的由办公室、综合办等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有的由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信息化专业部门负责,只有极少部分的网站是由专门设立的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负责。
针对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存在的此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各级政府设立“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等专业的职能部门,综合信息化建设、网站建设、宣传与舆论引导等综合功能与一身,即给拥有信息化特长的部门附于更多的管理职能和宣传职能,从而是政府网站切实发挥自己舆论引导、政策宣传和拓宽群众参政议政渠道的作用。
3.2转变思想观念,保障政府网站建设保障政府网站的健康发展首要条件,就是使各级政府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网站建设。
(1)各级政府、部门的“一把手”要做到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同时主管领导也要做到思想上要重视,更要要在具体工作上狠抓落实。
(2)必须转变全体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积极投入到政府网站的建设中来。
相对应于以上的指导性政策,真正要把思想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笔者建议从“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和“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两个方面考虑,提高全员的网站建设配合意识。
3.3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政府网站建设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政府网站的建设同样如此。
政府网站建设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宏观指导及具体运营制度两个方面。
宏观指导制度应明确政府网站建设的方向与意义、网站具有的地方特色、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与要求等。
而具体的运营制度应有政府宣传部门、信息化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旨在规范网站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如标网站域名、语种版本、页面设计、栏目设置、在线办事功能开发、互动渠道建设、后台技术等。
4结语历史数月的调研总做结束了,期间笔者通过采访、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对广西区市级政府网站的建设情况有了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感受到我国电子政务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距离真正的令群众满意还有不小的差距。
总之,政府网站建设任重而道远。
(广西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结题成果 t3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