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展开全文导语: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已发布,精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如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考试动态|考试大纲|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请关注精弘考研网。
本书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5版)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5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
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注意: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一章绪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分类★★★1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及过程(见表1-1-1)表1-1-1 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及过程2环境监测的分类(见表1-1-2)表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考点二: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1环境监测的发展(1)被动监测:污染监测阶段。
(2)主动监测:环境监测阶段,或称目的监测阶段。
(3)自动监测:污染防治监测阶段。
2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见表1-1-3)表1-1-3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3监测技术概述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4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见表1-1-4)表1-1-4 环境优先污染物考点三:环境标准★★★1中国环境标准体系(见表1-1-5)表1-1-5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2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1)标准的定义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制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土壤质量监测)【圣才出品】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土壤基本知识★★★1.土壤组成(见表5-1-1)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
固相物质之间形成的孔隙中存在水分和空气。
表5-1-1 土壤组成的分类与定义2.土壤的基本性质(见表5-1-2)表5-1-2 土壤的基本性质3.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
4.土壤污染(见表5-1-3)表5-1-3 土壤污染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
我国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议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等。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三类,分别规定了10种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和pH范围。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见表5-1-4。
表5-1-4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考点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见表5-1-5)表5-1-5 监测目的2.资料的收集(1)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
(2)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3.监测项目与监测频率土壤监测项目根据监测目的确定,分为常规、特定、选测项目。
常规项目是指《土壤环境质最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特定项目是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选测项目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白行选择测定。
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作业第二章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
(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 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 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
当水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 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以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 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第七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见表6-1-1)
表6-1-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表
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见表6-1-2)
表6-1-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考点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1.利用植物监测
(1)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见表6-1-3)
指示植物是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藓等。
表6-1-3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
(2)监测方法(见表6-1-4)
表6-1-4监测方法
2.利用动物监测
一定区域内,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监测评估该区域空气污染状况。
动物对污染物吸收途径:①气态污染物、粉尘从口鼻进入体内;②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进入;③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进入动物机体。
污染物体内分布: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②三价和四价阳离子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③铅、钙、钡、锶、镭、铍等与骨骼亲和力较强,其二
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④对某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⑤脂溶性物质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3.利用微生物监测
一般以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考点三: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1.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见表6-1-5)
表6-1-5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2.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见表6-1-6)
表6-1-6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
奚旦立《环境监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固体废物监测)【圣才出品】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固体废物概述★★★1.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见表4-1-1)表4-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2.危险废物的定义与鉴别(1)危险废物(见表4-1-2)表4-1-2 危险废物(2)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的定义(见表4-1-3)表4-1-3 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的定义考点二: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样品的采集(1)采样工具采样工具包括采样铲、采样钻、采样铲、真空探针和气动等。
(2)采样方案的制订①采样目的a.鉴别并将固体废物分类,为综合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提供依据;b.对污染环境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应急监测;c.作为科学研究或环境影响评价等的依据。
②背景调查和现场踏勘进行现场踏勘时,应着重了解工业固体废物的以下几个方面:a.生产单位或处置单位;b.种类、形态、数量和特性(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c.实验及分析的误差和要求;d.环境污染、监测分析的历史资料;e.产生、堆存、综合利用及现场和周围情况,了解现场和周围环境。
③采样程序(见图4-1-1)图4-1-1 采样程序示意图(3)份样数①当已知份样间的标准偏差和允许误差时,可按下式计算份样数:式中,n为份样数;s为份样间的标准偏差;δ为采样允许误差;t为选定置信度下的概率。
②标准差或允许误差未知时可根据批量确定应采份样数见表4-1-4所示。
表4-1-4 批量与最少采份样数(4)份样量份样量是指构成一个份样的固体废物的质量。
份样量取决于固体废物的粒度,固体废物的粒度越大,均匀性就越差,份样量就应越多。
可按切乔特公式计算最小份样量:max m K d α⨯≥式中,m 为最小份样量,kg ;d max 为固体废物的最大粒径,mm ;K 为缩分系数;α为经验常数。
K 和α根据固体废物的均匀程度和易碎程度而定,固体废物越不均匀,K 值越大,一般情况下,推荐K =0.06,α=1。
(5)采样点(见表4-1-5)表4-1-5 采样点表4-1-6 所需最少采样车数(容器数)的确定(6)采样方法(见表4-1-7)表4-1-7 采样方法。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土壤质量监测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土壤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广西大学2012年研]A.土壤水是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B.土壤水专指土壤中存在的纯水D.土壤水包括纯水极其所含溶质C.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答案】B【解析】土壤水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存在于土壤孔隙中。
土壤溶液中的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农田灌溉,若地下水位接近地面,则也是土壤溶液中水的来源之一。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以下类别中项目最多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研]A.无机盐B.重金属C.农药D.悬浮物【答案】B【解析】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监测重金属类、农药类及pH共11个项目,为规定必测项目。
其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项目类别最多,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的含量。
3.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时,常选用的预处理方法是()。
[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研]A.消解法B.振荡提取法C.超声波提取法D.索式提取法【答案】A【解析】酸分解法又称消解法,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常选用的方法。
分解土壤样品常用的混合酸消解体系有: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磷酸等。
4.(多选)土壤的基本性质为()。
[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研]A.吸附性B.酸碱性C.氧化还原性D.缓冲性【答案】ABC【解析】土壤的基本性质包括:①吸附性。
土壤的吸附性能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
②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重要理化性质之一,是土壤在形成过程中受生物、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③氧化还原性。
由于土壤中存在着多种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质及有机物质,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5.(多选)组成土壤最基本的物质是()。
[扬州大学2014年研]A.腐殖质B.矿物质C.水分D.空气【答案】ABCD【解析】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一、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
[河北大学2018年研] A.强制性B.推荐性C.指导性D.随意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景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④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3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
(完整版)环境监测(奚旦立孙裕生主编)自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检测分类:A.检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B.监测介质分类(水质、空气、土壤、固废、生物、生态、噪声和震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热、光、卫生等监测)3.环境监测的发展:被动监测(20世纪50代)—主动监测(20世纪后期)—自动监测(20世纪70代发达国家)4.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5.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化等;监测对象:空气、水、土壤、固废、生物;自然和社会方面);环境监测的连续性(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环境监测的追溯性(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定、采样、运输保存、测定到数据处理等过程,是一个复杂而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需要一个量值追溯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予以监督)。
6.检测技术: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7.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卤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多联氯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太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4个化学类别68种有毒物质。
8.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9.标准: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规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
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其有关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文件。
10.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分为5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一般为重金属(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回用水标准。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10章)】【圣才出品】
2.环境优先污染物 答: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 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 一类物质。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4 / 1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5.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 13 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 举其中的 6 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1.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八步。 【答案】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 处理;综合评价 【解析】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一监测方案制订一优化布点一样品采集一运
四、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 答: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 度)及其变化趋势的方法。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样品采集一运送保存一分析测试一数据处理一综合评价等。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空气和废气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一、选择题1.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采样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所谓【答案】C【解析】测定烟气浓度时,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度(烟气进入采样嘴的流速)等于采样点烟气流速。
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则测定结果偏高。
因此,只有当采集速度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时,气体和烟尘才会按照他们在采样点的实际比例进入采样嘴,采集的样品中的烟尘浓度才会和烟气的实际烟尘浓度相同。
2.用溶液吸收法测定大气中SO2,采用的吸收剂是(),吸收反应类型属于()。
A.NaOH溶液,中和反应B.四氯汞钾溶液,络合反应C.水,物理作用D.10%乙醇,物理作用【答案】B【解析】在溶液吸收法中,欲提高气体的吸收速率,就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性能好的吸收液。
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①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②基于发生化学反应,如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SO2是基于络合反应。
3.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浓度常用表示方法的是()。
A.mg/m3B.μg/m3C.ppmD.g/L【答案】D【解析】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使用。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μg/m3为单位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体积分数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常用mL/m3或μL/m3为单位表示。
4.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
A.不大于45ºB.45ºC.不大于30ºD.30º【答案】C【解析】依据大气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布设要求,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和附近最高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该障碍物与采样点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
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第二章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
(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 500—1000 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1500 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
当水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 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时,只在水面下 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 1m时,在 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 5~10m 时,在水面下 0.5m 和河底以上 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 0.5m 处、河底以上 0.5m 处及 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 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 PH 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物理性污染监测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七章物理性污染监测一、选择题1.人体听觉对信号强弱刺激反应的关系是()。
[广西大学2012年研]A.线性关系B.平方正比关系C.对数比例关系D.没有确定关系【答案】C【解析】人的听觉对声信号强弱刺激反应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比例关系,采用分贝来表达声学量值。
2.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A.20Hz<f<20000HzB.f<200Hz或f>20000HzC.f<200Hz或f>2000HzD.20Hz<f<2000Hz【答案】A【解析】声音的本质是波动,受作用的空气发生振动,当振动频率在20~20000Hz时,作用于人耳的鼓膜而产生的感觉称为声音。
3.在噪声叠加中,下面()物理量的合成是不能够直接相加的。
[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研]A.声强级B.声压级C.响度级D.声功率级【答案】B【解析】声压级不能直接相加,当作用于某一点的两个声源声压级相等时,其合成后的总声压级比一个声源的声压级增加3dB。
当声压级不相等时,可以利用噪声源叠加声压级曲线查图计算。
4.室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污染核素主要是()。
[山东科技大学2014年研]A.氡B.铀C.钍D.镭【答案】A【解析】氡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不被察觉地积聚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空气中,系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
室内环境中的内照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氡及其子体。
5.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声级称为()。
[扬州大学2014年研] A.倍频带声压级B.昼夜等效声级C.等效连续A声级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答案】B【解析】在昼间和夜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A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L d或夜间等效声级L n。
6.某一民用建筑受两个噪声源共同作用,两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为甲和乙,且甲比乙大20分贝,该民用建筑受到的噪声干扰是()。
[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研]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D.甲+乙【答案】C【解析】当两声压级相差10dB以上时,叠加增量可忽略不计,因此叠加后的总声压级会等于其中较大的声压级。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标,并决定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不能用系统误差来表示。 加标回收率是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方法,可用于表示测试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极差、平均 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精密度大小。
4.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 )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 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河北大学 2013 年研]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答案】B 【解析】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环 境质量标准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
试验、空白试验与仪器校准可有效减免系统误差。
7.“测量值—真实值”表达的含义是( )。[扬州大学 2014 年研] A.误差 B.偏差 C.极差 D.方差 【答案】A 【解析】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测定的平均值之 差;极差是指统计资料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指概率论和统计方差衡量随 机变量或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
1视频学习平台
行空白试验可以对由试剂和器皿引入的杂质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加以校正。
3.对某个样品中的铅进行多次测定,得到铅含量的平均值为 0.456μg/mL,则其中 某个测定值(如:0.465μg/mL)与平均值的差,称为( )。[河北大学 2011 年研]
4 / 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准可以消除仪器不准引起的试验误差。
9.下列不能用于准确度描述的方法有( )。[扬州大学 2015 年研] A.加标回收率 B.标准偏差 C.相对误差 D.绝对误差 【答案】B 【解析】加标回收率是指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 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用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偏差是一种 量度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的标准,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相对误差是指测 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 绝对误差是指准确值与其近似值之间的 差值。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水和废水监测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一、选择题1.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监测。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A.地表水B.地下水C.水污染源D.自来水【答案】C【解析】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地下水包括饮用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2.悬浮固体物质排入水体造成的污染属于()。
[广西大学2012年研]A.化学型污染B.物理型污染C.生物型污染D.物理化学型污染【答案】B【解析】水体污染一般分为:①化学型污染,是指随废(污)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②物理型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③生物型污染,是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3.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污染、物理型污染和()型污染。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研]A.生物B.生态C.不可逆D.破坏性【答案】A【解析】水体污染一般分为:①化学型污染,是指随废(污)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②物理型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③生物型污染,是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4.当为几条废水河、渠建立综合处理厂时,以()取得的水质参数作为设计的依据更为合理。
[广西大学2012年研]A.瞬时水样B.混合水样C.综合水样D.平均水样【答案】C【解析】采集水样的类型可分为三种:①瞬时水样。
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②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土壤质量监测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1.简述土壤的组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答:(1)土壤的组成土壤由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溶液、土壤空气组成。
(2)土壤组成部分的形成过程①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两类。
a.原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被破碎形成的碎屑,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
这类矿物质主要有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b.次生矿物质次生矿物质是原生矿物质经过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的矿物质,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有所改变。
这类矿物质包括简单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三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②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由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及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经分解转化逐渐形成的,通常可分为非腐殖质和腐殖质两类。
a.非腐殖质非腐殖质包括糖类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含氮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磷、有机硫化合物,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10%~15%(质量分数)。
b.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残体中稳定性较强的木质素及其类似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部分被氧化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
③土壤生物土壤中生活着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及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它们不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更重要的是对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贡献者。
④土壤溶液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它们既是植物和土壤生物的营养来源,又是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和微生物作用的介质,是影响土壤性质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
⑤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来源于大气、生物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氢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
2.何谓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有何意义?答:(1)土壤背景值的概念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对骨骼有较强的亲和性的是()。
[广西大学2012年研]A.钡B.汞C.铀D.钍【答案】A【解析】动物吸收污染物后,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输到全身各组织,产生危害。
其中,按照污染物性质和进人动物组织类型的不同,大体有以下五种分布规律: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如钠、钾、锂、氟、氯、溴等离子,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
②镧、锑、钍等三价和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
③与骨骼亲和性较强的物质,如铅、钙、钡、锶、镭、铍等二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
④对某一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
如碘对甲状腺,汞、铀对肾有特殊的亲和性。
⑤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六六六、滴滴涕等),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2.测定植物中糖的含量时,应采用()样品。
[广西大学2012年研]A.风干B.烘干C.新鲜D.蒸干【答案】C【解析】测定植物内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如酚、氰、亚硝酸盐等)、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糖、植物碱等),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应使用新鲜样品。
分析植物中稳定的污染物,如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一般用风干样品。
3.采用贝克“生物指数”来评价水体污染,对于严重污染区生物指数的数值是()。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研;山东科技大学2012年研]A.0B.1~6C.7~8D.10~40【答案】A【解析】贝克(Beck)于1955年首先提出一个简易的计算生物指数BI的方法,并依据该指数的大小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
当BI>10时,为清洁水域;BI为1~6时,为中等污染水域;BI=0时,为严重污染水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山东科技大学2014年研]A.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B.生态监测重点是放在生态系统的生物反应上C.生态监测是利用“生态”来作“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D.上述说法都对【答案】D【解析】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的反应或反馈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八章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一、填空题1.一旦发生事故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携带装备到达现场,以最快的速度确定________,以及________。
[河北大学2013年研]【答案】污染物种类、数量;扩散范围、速度和浓度【解析】应急监测不单单是事故发生后的监测,而应该将预防与应急监测相结合:事先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成立应急事故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装备、技术、资金等方面充分落实,做好各种情况下的多种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在最短时间内携带装备到达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监测方案,以最快速度确定污染物种类、数量,以及扩散范围、速度和浓度,为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2.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几率,应调查了解所在地区有害物质生产使用等基本情况,并相应制定________。
[河北大学2015年研]【答案】处理处置预案【解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原则中提到,在进行预防和减少发生几率方面分析时,应对所在地区调查了解有害物质生产、使用情况,贮存数量和地点、运输方式和路线等,并相应制定处理处置预案。
二、判断题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河北大学2013年研]【答案】正确【解析】污染物在随着江河水流从上游扩散到下游的过程中,河水对污染物浓度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污染物同时也可能在扩散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事故上游采对照样进行对比分析是有必要的。
三、论述题1.某农户引用河水灌溉农田,一段时间后,该农户家里的小孩食用农田里长的马铃薯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已知引用的河水河段上游有两家大的企业,一家造纸厂,一家电镀厂。
于是,家长向环保部门投诉。
如果你是监测站的一员,如何制定监测方案?[西南科技大学2011年研]答:(1)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根据小孩呕吐、腹泻等症状,以及上游的两家污染企业,可分析水体中的污染物可能是氰化物、硫化物和砷化物,属于轻度或急性中毒。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2.对 SO2 污染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是( )。 A.紫花苜蓿 B.葡萄 C.郁金香 D.向日葵 【答案】A 【解析】对 SO2 敏感的指示植物较多,如紫花苜蓿、一年生早熟禾、芥菜、堇菜、百 日草、大麦、养麦、棉花、南瓜、白杨、白蜡树、白桦树、加拿大短叶松、挪威云杉及苔藓、 地衣等。植物受 SO2 伤害后,初期典型症状为失去原有光泽,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叶 面微微有水渗出并起皱。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绿斑变为灰绿色,逐渐失水干枯,有明显坏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监测指标中,表征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是( )。 A.挥发酚 B.总磷 C.氰化物 D.叶绿素 a 【答案】D 【解析】在监测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情况时,监测指标以叶绿素 a、浮游植物为主要指 标,结合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大肠菌群进行分析。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死斑出现等症状;坏死斑有深有浅,但以浅色为主。
3.下列不属于生物污染途径的是( )。 A.生物传播 B.生物吸收 C.生物积累 D.表面附着 【答案】A 【解析】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主要有表面黏附(附着)、生物吸收和生物积累三 种形式,由于生物体各部位的结构与代谢活性不同,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分布也不均匀, 因此,掌握污染物质进入生物体的途径和迁移,以及在各部位的分布规律,对正确采集样品、 选择测定方法和获得正确的测定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3/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较高的耐受性。水污染指示生物法就是通过观察水体中的指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来判断 水体污染程度的。
(2)指示生物的种类 ①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两大类。在淡水中,浮 游动物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它们以单细胞、 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浮游生物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多种对环境变化反应很敏感,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②着生生物 着生生物(即周丛生物)是指附着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植物、动物、石块、 人工物品)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它包括许多生物类别,如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甚至鱼卵和幼鱼等。近年来,着生生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主要原因是其可以指示水 体的污染程度,对河流水质评价效果尤佳。 ③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是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中、石块或砾石表面及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 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其体长超过 2mm,又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④大型动物 在水生食物链中,鱼类代表着最高营养水平。既能改变浮游动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生态 平衡的水质因素,也能改变鱼类种群,同时,由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生理特点不同,某些 污染物对低等生物可能没有明显作用,但鱼类却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鱼类的状况能够全面 反映水体的总体质量。进行鱼类生物调查对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⑤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见表6-1-1)
表6-1-1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表
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见表6-1-2)
表6-1-2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考点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1.利用植物监测
(1)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见表6-1-3)
指示植物是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藓等。
表6-1-3 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
(2)监测方法(见表6-1-4)
表6-1-4 监测方法
2.利用动物监测
一定区域内,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监测评估该区域空气污染状况。
动物对污染物吸收途径:①气态污染物、粉尘从口鼻进入体内;②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进入;③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进入动物机体。
污染物体内分布: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②三价和四价阳离子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③铅、钙、钡、锶、镭、铍等与骨骼亲和力较强,其二
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④对某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⑤脂溶性物质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3.利用微生物监测
一般以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考点三: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1.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见表6-1-5)
表6-1-5 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2.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见表6-1-6)
表6-1-6 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