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智能制造的信息技术支撑
智能制造的信息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它将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系统集成相结合,努力创造更高效的制造系统,从而实现更高品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的制造。
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承担着提供智能制造所需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的重要角色。
信息技术支撑智能制造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服务,它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实时监控,实时传输数据,实时传输信息,实现设备控制,实现远程诊断等功能。
此外,它还可以支持智能装备的运行,实现设备的智能管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支持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过程,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设备、制造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从而使智能制造更加高效、高质量。
信息技术支撑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
计算机视觉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将图像信息快速转换成电子信号,从而实现自动检测、自动识别和自动控制,进而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数据挖掘是一种技术,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实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控制。
网络技术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实现多种设备的远程控制,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实现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加快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技术,它可以模拟实际的制造环境,从而实现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将物理世界和网络世界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实现设备的高精度操作,从而实现智能制造的自动化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之,信息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它可以提供智能制造所需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控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智能制造的高效、高质量的发展。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2024修订)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2024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0.12•【字号】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4年8月30日修订通过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业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0月12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1986年10月7日广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拟订1987年1月22日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5月20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经1994年11月17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2年12月13日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并经2003年4月2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9年11月20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经2020年7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等三十二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27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并经2021年9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清理广州市地方性法规中与民法典不一致条款的决定》第四次修正2024年8月3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024年9月26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三章开发建设第四章产业发展第五章开放合作第六章服务保障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智能制造的发展与挑战
智能制造的发展与挑战智能制造是近年来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智能制造其实就是通过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高度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强竞争力。
但是,智能制造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会从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应用现状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智能制造的发展与挑战。
一、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一轮重点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工业互联网,通过整合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数据转化为资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生产模式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和应用: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机器人、物联网等,这些技术将逐步应用于智能工厂、智能产品和智能供应链等领域。
3.数据驱动的生产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点是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跟踪和监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4.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在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制造服务平台需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归纳整合各种资源和服务,满足企业在智能制造中的需求。
二、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运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重要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技术。
其中,机器视觉应用广泛,可用于实现物料分类、产品检测、流程控制等,而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和语音交互等方面。
2.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应用于智能制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数据的预测和决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为精确的预测和决策,避免误判和误导;二是基于数据的质量监测和改进,通过分析运营数据和客户反馈信息,提高质量管理和改进的效率和精度。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日益重要。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为满足人们对技术服务的需求而建立的一种服务平台,它可以为公众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促进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本文将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义、建设目标和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探讨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和前景。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义。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指为了服务社会公众,以技术为核心,以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宗旨,以社会效益为导向的一种服务平台。
它可以为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组织等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转移等各种技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科技创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其广泛的服务对象和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成为连接技术供需双方的桥梁和纽带。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动力。
其次,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问题,提高技术能力。
再次,推动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产学研用之间的对接,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后,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和运行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技术服务的需求。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其快速发展。
其次,多元化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样化,覆盖面不断扩大,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技术需求。
再次,专业化发展。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人才引进、队伍培养和机构建设等措施,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最后,国际合作。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国外的相关机构和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国内技术服务向国际化发展。
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指南
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指南智能制造产业的迅速兴起,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机遇。
为了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许多地方和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有意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的地方和企业,准确把握建设方向,高效推进项目落地。
一、背景和意义智能制造产业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有助于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驱动能力,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也可以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与定位(1)建设目标: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应该明确具体。
例如,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企业,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完整度,推进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等。
(2)定位选择: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优势,确定适合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定位。
可以以特定行业为重点,如智能机械、智能电子等,也可以以技术领域为重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决策时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技术优势、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因素。
三、资源整合与支持政策(1)资源整合: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
可以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等,鼓励各方加强合作与共享资源。
(2)支持政策:政府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包括财税优惠、创新基金、人才引进等。
同时,还应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市场准入、技术认证等方面的支持。
四、创新能力提升(1)研发投入: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应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技术研发人员数量和科研经费投入。
同时,建议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2)技术引进: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和专家,快速提升创新中心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建议通过建立技术合作平台、举办技术交流会等方式,促进技术引进与交流。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新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方向,也成为了制造业提高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的重要手段。
然而,智能制造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复杂的技术平台,这就催生了智能制造开发平台这样一个新型技术产业。
本文将论述智能制造开发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
一、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重要性及应用智能制造开发平台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集成传感器、执行器、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机器人人机交互、云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分析等相关智能制造技术,提供智能化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服务的平台。
简单来说,智能制造开发平台就是智能制造中枢,通过平台搜集各类资源并使它们通信协作,支持制造企业实现生产业务流程自动化,促进制造工艺、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制造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智能制造开发平台作为智能制造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应用,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例如,在飞机制造领域,利用智能制造开发平台可以更好地支持飞机生产流程中的自动化和纵向集成,保证飞机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汽车制造领域,智能制造开发平台能够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并支持汽车制造工艺创新,从而提高整个汽车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智能制造开发平台可应用于产品生产流程的整体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二、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研究现状当前,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研究领域,目前有关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软件框架、硬件配置和技术应用。
软件框架软件框架是指智能制造开发平台支撑智能制造技术的软件体系结构和基本架构。
由于智能制造技术本身就十分复杂,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软件框架的设计和开发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在国内外,利用开源软件工具和平台现有的软件系统作为基础,构建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研究越来越多。
硬件配置硬件配置主要指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的硬件设备选配、集成和连接、数据传输和技术调试等方面的研究。
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创业高地
升级;汽车电子团队获得意法半导 集成电路创新创业生态。成立一年 团队,并与广州高新区管委会、中
体、康明斯、亿纬锂能、广汽等多 多来,通过不懈努力,研究院已孵 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家世界500强公司订单。与意法半 化培育高水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 三方共建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
导体共建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完 企业10多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创新研究院( 以下简称“黄埔联创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构
非接触体征监测仪获央视CCTV4频道报道
国内第一颗自有知识产权车规级动力总成智能控制芯片AE7777
40
命科学与健康前沿问题,以跨界融 智通”系统工程建设和运营。一方 算光刻和版图优化工具的原型开
合科技创新为驱动,致力于成为中 面,推动“大湾智通”系统工程融 发,重点面向光刻工艺仿真及优
二是践行新基建国家战略,打
绝缘体上硅(FD-SOI)关键技术、 光电异质集成、计算光刻等先导性
加强前瞻布局 攻克关键核
技术研发,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 心技术
造自主中国芯。研究院践行新基建 国家战略,建设综合化低轨星座, 提供高精度定位、物联网通信等天
湾区高端芯片研发提供服务与支
作为广东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 地一体信息服务,开展多种应用系
撑;同时开展面向新能源汽车、卫 组成部分,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 统研制和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为行
星互联网新基建等领域的高端核心 积极融入和支撑国家和广东重大发 业应用和商业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芯片、微系统模块和系统级应用的 展战略,结合广东省、粤港澳大湾 应用系统建设、专用终端设备、核
关键技术研发,并形成汽车电子芯 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面向集成电 心模块和核心芯片。下一步,研究
中国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措施
中国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政府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生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一是坚持示范引领,深化行业应用及推广。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生态体系。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培育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四是坚持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供给体系。
1.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作用,有效统筹中央、地方和其他社会资源,协调解决智能制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作用,为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咨询建议。
加强规划与其他专项、工程有机衔接。
2.完善创新体系在智能制造领域研究建立若干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解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鸿沟。
围绕重点领域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建设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
支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为行业服务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
3.强化人才支撑定期编制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出台智能制造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行业标准。
支持建设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加强在职人员、转岗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培训,促进从业人员技术和知识结构升级,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
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加快高端人才培养。
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开展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技术技能大赛。
4.提升公共服务鼓励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升检验检测、咨询诊断、培训推广等服务能力。
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工作指南
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工作指南为贯彻落实IAB产业发展战略,规范全区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工作,促进全区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工作发展,根据《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穗埔科规字〔2019〕3号)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政策依据(一)《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IAB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开管办〔2017〕77号,简称《实施意见》)。
(二)《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细则》(穗埔科规字〔2019〕3号,简称《实施细则》)。
二、申请条件(一)申请单位属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工智能企业(机构)库在库企业或机构。
(二)申请单位在本区建设运营人工智能工程实验室、培训中心、展示体验中心等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提供研发、设计、生产、云资源租赁、技术交流等服务。
由2家以上(含2家)单位联合在本区建设运营公共平台的,应由牵头单位申请。
(三)拟建设的公共平台有相应的工作规划,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及办公设备,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公共平台的日常管理及运营,且具备为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较强的公共服务作用和服务水平。
(四)拟建设的公共平台要有成熟、详细、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建设背景、设立宗旨和意义(包括其必要性、需求度、公共性、推广价值)、运行和管理体制机制、组织架构(例如: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团队)、建设内容(例如:公共平台具体的组成部分、技术路线、发展规划)、具体技术服务内容、建设需求(例如:资金预算、软硬件设备、场地及装修需求)、已有研究基础、所处国内外水平状态预估、技术平台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服务、成果、收入)、技术平台预期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内容。
(五)公共平台实际建设经费总额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实际建设经费范围包括建设公共平台所发生的场地装修费、设备(含硬件和软件)费、安装调试费、材料费、设计费和其他合理费用,不包含购置土地、房屋建设、房产购买和作为流动资金的投资,不包括场地租赁费用,且公共平台实际通过验收时间不得超过政策有效期;其中,“其他合理费用”不得超过建设经费总额的5%,且不得有明显不合理费用。
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技术支持与创新
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技术支持与创新互联网智能制造,也即是工业互联网,其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等其它技术手段实现在制造领域中各种工具、设备、生产线之间互联互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
这个由IT与制造业结合而成的产业新生态,正在助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并产生了活力、创新的效果。
在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支持是关键的一环。
当前,云计算、IoT、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的应用,为制造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多种支撑。
首先,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智能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基于云计算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套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统一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互联网在不同的制造流程中,随时产生、共享、传递各种信息与分析数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
当生产流程中各个设备可以随时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智能”的生产线时,就可以实现供应链上的有序与协作,实现“按需生产”与“用户定制”,进而实现更高效、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产方式。
其次, IoT技术(物联网)在制造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
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传感器、生产线设备等,通过精心设计、开发和制造,使得它们可以通过实时通信感应彼此的运行状态、对外界情况的反应,实现自我维护、自我监控和自身优化等多种功能。
这种智能感知的应用,不仅让设备实现协同工作,而且能够加快设备智能化的演进,在制造环节中提供多种“可穿戴设备”与“可操纵设备”,并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工艺与制造流程的及时优化。
再就是,云平台技术在制造业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制造业要想实现互联网智能化,需要依靠互联网云平台的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数据传输、存储、分析与交互交流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全面使用。
同时,云平台技术可以实现即插即用的方式,也就是说无需进行复杂的软硬件调试,就可以将整个制造流程进行打通。
最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互联网智能制造中有重要的应用场景。
积极推动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建设 全力打造金属制品产业基地
产 业 基 地
镇 被命 名 为 “ 国五金 制 品产 业基 地 ” 中 国 电子音 响 中 、“ 行业 产业 基地 ” “ 国五金 制 品 ( 具 ) 口基地 ” “ 、中 锁 出 、国 家火炬 计 划金属 制 品产 业基 地 ”
。
3 建立 中小 企业信 用担 保体 系 , . 推动企 业技 术创新 4 引进 中介服 务 企业 ,增加 地 方产 业服 务能 力 。 .
5 加 强人 才 培训体 系 建设 ,为产业 提高 核心 动力 。 .
2 内外 源经 济 匹配 , 内外 产品 销售 畅旺 。 2 0 . 国 至 05
6 促进行 业 协会 发展 , . 加快 金 属制 品企业联 动提升 。
中国科技产业 4 0
』 n
c…
r
h
、
¨1
-u
个 3 0 比例为 0 8 6 :6 2 . : 3 3 . 。按 户 籍 人 口计 算 ,人 均 GDP近 7 的企业 已荣 获 5 中 国名 牌产 品 、 个 中 国驰 名 商标 、l 万 元 ,人 均纳 税 1 1 . 万元 ,人 均 储蓄 存款 约 7万元 ,人 个 国 家免检 产 品 、3 个 广东 省名 牌 产 品及 2 1 4个广 东省
维普资讯
国 家 火 炬 计 划 特 色 产 业 基 地
小 榄
镇
政
府 大 厦
口 国家火炬计划广东中山小榄金属制品产业基地
一
,
小榄镇 经济概 况
年 底 ,小榄 镇 共 有各 类工 商注 册 企业 2 0 6家 ,其 中 , l7
9 8 家 占企 业总 数 的 9 .%;三 资企 业 2 8 48 3 改革 开放 以 来 , 在上 级政 府 各部 门 的大 力支 持与 帮 民营企 业 1 9 0 , 占企 业总 数 的 1 1 三资 企业 收入 占工业 销售 收入 .%。 助下 ,中山市 小榄 镇 经济 建设 稳 步快 速发 展 , 认定 为 家 , 被 33 66 全 国企 业 科技 园 区 、 广东 省首 批 专业镇 科 技 创新试 点 单 的 4 .%,占经济 总收 入 的 2 . %,在 小榄 镇 占有 相 当 小 位 、 东 省制 造业 信 息化 工程 试 点示 范镇 。2 0 广 0 5年 ,小 的经济 地位 。同时 , 榄镇 也 是一 个外 向拉 动 的工 业重 镇 , 工 业销售 中 , 4 %以 上 的产 品 出 口。2 0 年 出 在 有 0 05 榄 镇 实 现 工 业 销 售 收 入 2 7 元 , 业 营 业 额 1 0L元 , 8亿 商 0f GDP约 1 8 元 ,税 收总额 1 . 亿元 ,出 口创 汇 1 0 亿 78 5亿 美 元 。2 0 年 末 ,各 项存 款余 额 10. 亿 元 ,三 大产 业 05 5 8 1总额 达 1 9 元 人 民币 ,产 品销 售 内外市 场畅 旺 。 : 3 1亿 3 坚 持名 牌 战略 ,企 业走 向规 模 化 。目前 ,小 榄镇 .
智能制造中的工业云平台技术
智能制造中的工业云平台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正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在智能制造中,工业云平台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工业云平台技术是指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智能制造中的工业云平台技术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工业云平台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业云平台技术是指将制造业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整合和协同。
它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制造业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设备、数据、软件等)统一管理和调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同时,工业云平台技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
二、工业云平台技术的核心功能1. 数据管理和共享工业云平台技术可以将制造业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
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远程访问。
这样,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
2. 资源调度和优化工业云平台技术可以将制造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优化。
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和故障排除。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供应链管理工业云平台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和协同管理。
通过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实时了解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流配送。
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实时监控和追溯,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工业云平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 智能制造工业云平台技术可以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工件和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
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制造过程的模拟和仿真,在实际生产之前进行预测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现状及对策研究
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以公共科技资源为依托、提供科技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以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的共性技术支撑平台。
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配套政策不完备、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不平衡、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关键字】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现状;对策;珠海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事情,而是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的事业。
如何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提升地方或国家综合竞争力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基于此,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目前,对于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从其功能而言,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指政府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依托,整合各方创新资源为本区域内的创新主体提供共性科技服务的基础支撑体系。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其基础性、共享性、创新性在区域自主创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纷纷把发展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
我国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02年国家开始启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并于2004年颁布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行规划与布局。
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创新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研发、中试、测试、设备共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与创新相关的公共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珠海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早,2001年就开始了珠海市国际信息检索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以及珠海市工业设计制造中心的前期筹备工作。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构建实践探索
113113基金课题: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智能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编号:2022CJPT005);广东省继续教育提升工程“智能制造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XJYGC2021CY0187);教育部《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专项课题“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XF2022191) ;2022—2023年南海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工程项目“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
高职院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构建实践探索文/邹振兴 梁俊铭 饶凌涛 黄烁辉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制造产业对智能制造装备系列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加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要求相适应。
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院校应对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1]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培养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推进校企合作学徒培养、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一、智能制造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构建原则及构建思路智能制造核心是制造本身,而其载体是智能装备。
智能装备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构建应遵循“服务地方产业、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师发展”的原则,并致力于构建“产学研训创”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打造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引企入教”“引校入企”等策略,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和协同创新,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专业群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智能制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制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平台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其设计与实现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智能制造平台设计与实现的相关问题。
一、智能制造平台的概念及功能智能制造平台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将制造环节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数字化、智能化,从而提升制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成本优化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平台。
其主要功能包括:1. 智能制造全过程监控与控制: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面监控,实时获取数据,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2. 智能制造资源协同管理:实现物料、设备、人员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协同,提升生产效率。
3. 智能制造质量管理:通过数据分析、质量跟踪等手段,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程追溯和监控。
4. 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协同,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
二、智能制造平台设计原则智能制造平台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1. 模块化设计原则:将平台功能分为不同模块,实现功能的灵活组合、扩展和替换,提升平台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数据本位设计原则:将数据视为平台的核心,将不同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3. 安全可靠设计原则:确保平台数据安全、系统稳定等方面的可靠性,建立完善的系统运行和维护体系。
4.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的接受度。
三、智能制造平台实现步骤智能制造平台的实现步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确定平台功能和需求: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情况,确定平台基本功能和服务,建立平台需求文档。
2. 模块化设计和开发:根据模块化设计原则,将平台功能进行分类和设计,并进行开发和测试。
3. 数据建模与管理:根据数据本位设计原则,建立平台数据模型,并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等功能。
4. 安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基于安全可靠设计原则,确保平台的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并实现平台运行和维护体系。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
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行政级别正处级。
即:2009年成立长葛市产业集聚区,2015年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被河南省政府认定为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目前入驻企业3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其中主板或中小板上市企业2家、创业板上市进入证监会审核1家、中国企业500强1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
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数字化”和“环境友好型”示范产业集聚区、智能装备产业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第一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试点,是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三星级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唯一连续十年进入全省“十强”的县域产业集聚区。
二、2019年、2020年主要经济运行状况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543亿元增至601亿元,税收由12亿元增至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45亿元增至49亿元,从业人员由6.1万人增至6.5万人。
先后引进裕同印刷、万顺包装、天津长海等2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其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上市公司5家,促成森源集团与德国西门子、刚果国家电力公司,黄河集团与美国GE、日本住友、台湾富士康等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引导森源集团等大中型企业收购、重组北京东标电气等多家企业。
三、主导产业发展状况(一)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构成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医药产业。
装备制造业是园区的支柱产业,现已形成“一群三链”的产业布局,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三个链条:一是电力装备产业链条;二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三是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链条。
2020年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速10.54%。
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关联企业18家,形成了从初级农副产品集采到食品深加工再到仓储物流、冷链配送、电商交易的产业链。
2020年营业收入26亿元,较上年增速8.33%。
2024年产业技术合作协议(二篇)
2024年产业技术合作协议编号:_____甲方:_____乙方:__________以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核心,构造EDA设计、验证、MPW服务体系,提供设计咨询、设计服务、IP服务等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和人才培训基地,引进风险投资,孵小扶强、多出产品、多出人才,以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水平,实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
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共识,特签订本服务协议。
第一条甲方为乙方免费提供_____。
第二条甲方可以将乙方纳入行业统计的范围。
第三条乙方有义务遵守中心的管理规定。
第四条乙方可以优惠价格享受甲方提供的各种_____设施(包括EDA平台、验证平台、公共实验室等),以及各项技术服务(MPW投片服务、IP服务、设计服务等)。
第五条乙方可以优惠价格参加甲方举办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展览等活动。
第六条本协议未经甲方和乙方的书面同意不得修改。
第七条本协议的解释和履行接受中国法律管辖。
双方应协商解决分歧,并且努力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任何因本协议引起或与本协议有关的未解决争议、权利请求、违约、协议终止和有效性等,如无法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可提交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八条本协议自双方盖章并授权代表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第九条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协议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盖章):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乙方(盖章):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2024年产业技术合作协议(二)【2024年产业技术合作协议】协议编号:2024-CTCP-001签订日期:xxxx年xx月xx日签约各方:甲方:(甲方公司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乙方:(乙方公司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鉴于甲方和乙方双方在产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和优势,并希望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的目标,为了推动双方合作的全面展开,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合作目标1.1 甲方和乙方将以共同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互相合作,在产业技术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补。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第一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义和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指政府或社会组织建立的集成多种技术服务的平台,主要目的是提高技术服务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义和功能。
一、定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技术需求,以政府为主导或参与组织的、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多种技术服务的平台。
二、功能1.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指导公众正确使用科技成果。
2.提供科技信息查询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科技信息查询服务,帮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落地情况。
3.提供技术转化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技术转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4.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提高公众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
5.提供技术监督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技术监督服务,保障公众的用技术安全、可靠。
6.提供技术评价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技术评价服务,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推荐。
以上就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定义和功能。
通过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希望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投入,让公众更好地享受技术带来的红利,共同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是充满曲折和发展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1.政府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培育建设实施方案
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将广东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根据《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以及《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的地区,加快智能制造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利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建设一批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与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将智能制造从点、线延伸到面,全面推动广东省制造业发展,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主要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各地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强规
划指导和政策引导,突出地区发展重点与特色,规划建设各地市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市场主导,省市联动。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省市(区)各方优势,省市联手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项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应用为先,示范带动。
通过推广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和产品,发挥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推动作用,首先充分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树立各类、各层次的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充分带动智能制造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总体目标。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建设一批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与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培育建设50个左右各类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做大智能制造相关产业规模,力争形成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地市、产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同时逐步完善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相关产业联盟。
——各类服务平台累计为行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技术服务的次数达到每年500次以上;每年累计开展各类智能制造技术培训或讲座200次以上,每年累计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10000人次。
——服务平台实施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应用,运用智能制
造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生产装备、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智能化水平,争取到2020年底全省万人机器人数量达到100台,智能装备制造能力和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全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得到有效推动,两化融合工作得到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或年均增长15%以上。
二、培育建设的类型和内容
(一)平台类型。
培育建设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分为两种类型:综合类平台、专业技术类平台。
1.综合类平台。
面向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开展综合性的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推广服务。
2.专业技术类平台。
主要专注于某类专业技术或工艺创新,为各行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推广服务。
(二)平台服务内容。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培育建设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1.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应用与服务
面向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智能制造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智能制造技术集成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
2.智能制造展示及培训服务
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智能制造应用示范案例展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人才培训、智能制造知识普及教育、智能制造应用可行性论证与选型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服务。
3.智能设备融资租赁服务
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技术先进、种类丰富的智能制造产品的融资租赁、销售、安装、调试、改造等技术服务,满足智能制造生产需求。
4.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服务
为政府与企事业等提供其它与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相关的技术研发、技术孵化、技术转移等技术创新服务。
三、培育建设的条件
培育建设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广东省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者由不同法人单位组成的联合体(需有企业作为主要牵头单位)。
(二)服务平台机构运作规范、规章制度健全,经营规范;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年度目标。
若以联合体的形式来承担服务平台建设,需要提供参与联合体各方签订的包括各方分工、投入、职责以及联合体运作方式等内容的合作协议书。
(三)服务平台拥有技术水平高、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和服务实践经验丰富、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较强的团队带头人,拥有一
定规模的技术服务人才队伍,服务平台从业人员20人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达到50%以上。
(四)服务平台开展了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方面成功服务案例2-3项以上。
(五)服务平台拥有具备对外提供智能制造展示、培训、咨询等公共技术服务的装备能力和场地条件,专用场地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六)服务平台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对本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具有较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四、培育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指导、协调全省范围内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培育建设,制定促进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服务平台培育建设,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交服务平台建设书面推荐意见,对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开展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二)加强规划布局。
加强对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发展规划指导和支持。
服务平台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选择智能制造产业中若干重点行业,有效推进实施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实施政策扶持。
1.经确定进入培育建设名单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可优先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扶持,优先给予平台建设
支持。
对具备条件的服务平台的相关项目优先推荐进入国家和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2.在服务平台所在地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以“产学研用”对接的方式,支持服务平台、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企业等共同开发应用示范项目。
3.在金融政策、融资租赁补贴等方面给予服务平台支持,支持服务平台更好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支持服务平台联合相关企业建设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
(四)开展相关对接活动。
在服务平台建设期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服务平台所在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服务平台建设经验交流推广、企业对接活动,不断扩大服务平台的辐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