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设计说明本课主要包括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四个子目,四个子目之间相互联系。

1937年夏,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战役,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能够收获生动的历史知识,还能够学会阅读、思考和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从历史中获得感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等重要史事及其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2.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及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了解七七事变中赵登禹、佟麟阁和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人的英雄事迹,感悟中国军民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爱国精神,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信念。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南京大屠杀。

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书目)《佟麟阁全传》。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出示卢沟桥的图片,在北京西南郊外的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这座桥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又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悲壮。

日本是如何制造卢沟桥事变的?卢沟桥事变又有什么意义?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思考,导入本课。

【精品推荐】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新人教版

【精品推荐】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新人教版

日军砍头比赛,暴行令人发指!
南京大屠杀中进 行杀人比赛的日 本刽子手野田岩 和向井敏明
警钟长鸣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后,你有何感想? 对于日本国内出现的否定战争罪恶的逆流, 我们应如何对待?
日本教材中说“因为是在战 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 也并非大屠杀”。你认为这 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我们不否认打仗是要死人的,那是在战场上作战难免的。但 是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对那些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警察和无辜 百姓进行屠杀,并且公然违背国际法进入“安全区”残杀手无寸 铁的老百姓,所以日本历史教科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是公然 歪曲历史,企图逃避责任。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观察下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B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
谢谢观看,敬请指导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1在天平图下方呈现“=”,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是因为天平与其他的秤不同。习惯上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例2继续教学等式,教材的安排有三个特点: 第一,有些天平的两臂平衡,有些天平两臂不平衡。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有时写出的是等式,有时写出的不是等式。学生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能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第二,写出的四个式子里都含有未知数,有两个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便于学生初步感知方程,为教学方程的意义积累了具体的素材。第三,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6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卢沟桥教师讲述: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

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吧!二、探究新知(一)七七事变1.教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地区推进。

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

2.课件出示《卢沟桥事变形势图》,并提问:日军侵占华北早就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提示: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

提示:①时间:1937年7月7日。

②经过: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日军便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抵抗。

这就是七七事变。

③意义: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教师拓展: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佟麟阁和赵登禹为国捐躯。

今天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1937年7月底,北平和天津相继失陷。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材料展示: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共28张PPT)

屠杀持续时间
6周
死难同胞人数
30万以上
日军罪行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刺杀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
万人坑内挖掘的尸 骸
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但 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认真深刻反省这段历史, 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道歉,反 而政府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供奉二战战犯 的靖国神社;日本新修订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声 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 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第一次合作成立标志 国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标志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 的发表
辨一辨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图3)
卢 沟 桥 事 变 后 日 本 侵 略 中 国 形 势 图
卢沟桥事变(1937
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937.7Biblioteka 29天津失陷(1937.7.30)
上海八一三事变 (1937.8.13)
二、淞沪会战
时间:1937.8.13 主要战役: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1937.7.7
要求进宛平城搜失踪士兵,遭拒绝。
佟麟阁
赵登禹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北京·佟麟阁路
佟麟阁
北京·赵登禹路
赵登禹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影 响 提示:从日本、国共两方面回答
•标志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 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 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新人教版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10.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 重庆 ,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11.罪行: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 和放下兵器的士兵达 30 万人以上。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后炮 击我方阵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D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 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B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林则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3.某一宣言称: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 表该宣言旨在 ( A ) A.赶走侵华日军 B.打败八国联军 C.消灭北洋军阀 D.推翻清朝统治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7.爆发: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 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8.英勇事迹 ( 1 ) 姚子青 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 2 ) 谢晋元 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 命撤出。 ( 3 )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9.结果与影响:1937年11月, 上海 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 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5.“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 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 ( B )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局面结束 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6.组合列举: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 1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担任总指挥的是 朱德 。 (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国共合作 。 ( 3 )淞沪会战中,中国 空军 初战告捷,击落日机3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堂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K12课件
首页
6
末页
难点释疑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国民党中央 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
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
的合法地位。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
共两党的合作为基础建立的,而两党合作的前
提是地位平等。只有国民党和蒋介石承认了中
共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
织了几次大规模的会战。下列最早进行的会战
是( A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枣宜会战
6.2016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
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
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
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
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D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最主要影响是( C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K12课件
首页
14
末页
过关训练
3.(2017齐齐哈尔)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
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
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
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D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K京12课大件 屠杀
首页
16
末页
过关训练
7.(2017泰安)2014年,中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 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B) A.旅顺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K12课件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当堂达标—《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共100分)1._________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2.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①八路军②红军③新四军④中国人民解放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1937年8月,日军以某借口挑起事端。

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日军借口所涉及的中国地点是()A.柳条湖B.宛平C.上海虹桥机场D.长春4.淞沪会战中的著名抗战将领主要有()①杨靖宇②赵登禹③佟麟阁④姚子青⑤谢晋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5.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中国军民人数超过()A. 30万B.40万C.50万D.60万6.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

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22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2.能力目标
学生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学习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
2.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南京大屠杀。
【教学过程】
4.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二、合作探究
1.七七事变
(1)日本发动侵略全中国的战争,为么要选择在卢沟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北平的东南面,丰台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已被日军重兵占据; 北平的东面,是汉奸政府统治地;北平的北面和西北面,也由日本及伪军控制;只有北平的西南面,为中国驻军国民党第二十九军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南、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就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门户,是中日 军事斗争的战略要地。
影响: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3.淞沪会战
(1)淞沪会战的开始和结果。
开始: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 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2)淞沪会战的影响是什么?
影响: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 人民的斗志。
一、设问导读
1.七七事变
(1)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过程、结果和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①时间:1937年7月7日。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自学检测无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自学检测无

自学检测—《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填空题(共7题,共100分)1.七七事变(1)时间______年7月7日晚地点北平南郊的______和宛平城经过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______”,又称“卢沟桥事变”地位标志着中国______的开始发展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英烈赵登禹、______将军壮烈殉国2.第二次国共合作(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后,国共两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军事合作:(1)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2)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2)政治合作:(1)时间:1937年9月。

(2)标志:______的发表,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______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3)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3.淞沪会战(1)八一三事变:(1)时间:1937年8月13日。

(2)地点:______。

(3)经过:日军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4)影响:______爆发。

(2)淞沪会战:(1)兵力:日军先后调集约30万兵力,中国军队出动70余万兵力。

(2)英雄:姚子青、______。

(3)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4)规模: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

(5)作用:打破了日本______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南京大屠杀(1)背景:(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2)国民政府迁往______,作为战时陪都。

(2)罪行:(1)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2)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人以上。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七七事变的地点示意图、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战役图片、抗日战争中英勇人物的生平事迹等。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能涉及的实验如模拟七七事变的发生过程、制作抗日战争时间轴等。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在教室墙壁上挂出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图片,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简答题
题型示例1:简述七七事变的经过。
答案示例1: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题型示例2:列举全民族抗战中的三个重要战役。
答案示例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2. 论述题
- 全民族抗战:阶段,全国范围内的一致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7. 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改变历史发展进程
- 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
- 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性格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可以使用图片、图表、时间线等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3. 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战役
- 平型关大捷
- 台儿庄战役
- 武汉会战
- 百团大战
4. 抗战英雄人物
- 杨靖宇
- 赵一曼
- 佟麟阁
- 张自忠
5. 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
- 中华民族抗击外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6. 抗日战争与全民族抗战的区别与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1—《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共80分)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八一三事变
2.1937年6月,时任驻北平武官的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湖)一样的事件。

’”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下列哪一侵略事变()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中国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时代主题()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4.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5.下图是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这支部队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1937年8—11月,国民政府同日军进行了著名的淞沪会战。

下列英雄人物与此次会战有关的是()
①赵登禹②谢晋元③佟麟阁④姚子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该公祭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南京大屠杀
D.日军屠杀旅顺居民
8.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了一系列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发生在()
A.沈阳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万人以上丧生。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怎样抗日的?写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改编情况。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2.回顾1937年的那些事,让我们感受中国崛起的那些艰辛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7年的“摩擦”】
日本所谓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叙述的:“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

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1)材料反映了日本所谓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依据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否真的“希望就地解决”摩擦,为什么?
【1937年的英雄】
佟麟阁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

部下劝其撤退,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

头部又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2)佟麟阁牺牲在什么战役中?与佟麟阁一起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是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1937年的合作】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共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面对民族危亡,曾经的对手捐弃前嫌,共赴国难。

(3)“曾经的对手捐弃前嫌”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一例说明国民党的御侮抗战。

【1937年的暴行】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_30万同胞遇难80周年纪念日。

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
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搜刮为目的犯下的无数罪行。

……
(4)南京大屠杀中,被无辜屠杀的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有多少?从这一暴行中你能感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何种本性?
(5)今天,日本国内的某些人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场战争拒不反省甚至颠倒历史真相。

你认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