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麻雀》 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小麻雀在猎狗的追赶下,得到了老麻雀的保护,最终猎狗放弃追赶的故事。
课文描绘了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凑,情感丰富,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体会课文中母爱的伟大,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中的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体验其中的情感;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节,掌握生字词。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相关表格,巩固课文内容。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麻雀来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麻雀。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进行准确描述。
2.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 或黑板、彩色粉笔。
2.包含麻雀生活习性和食性的图片或幻灯片。
3.学生准备好的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先介绍麻雀这种鸟类,引导学生对麻雀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麻雀是什么样的鸟?它们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吃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2. 观察麻雀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中分组观察麻雀,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并在观察记录表上做出标记和描述。
4. 展示与总结各小组展示观察记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我们观察到了什么?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有什么特点?”5. 激发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鼓励他们自己总结和提出问题。
6. 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五、课堂作业1.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写一篇关于麻雀生活习性和食性的短文。
2.鼓励学生带相机或手机拍摄麻雀的照片,带回来与同学交流。
六、课堂反思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观察和表达。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培养他们对身边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描写麻雀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通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伟大母爱。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讲解(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老麻雀有着怎样的品质?(2)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重点词语,如:无畏、勇敢、伟大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老麻雀在面对猎狗时,为什么会表现出无畏和勇敢?4.课堂练习(1)学生用书上的词语造句,如:无畏、勇敢、伟大等。
(2)教师选取优秀句子进行展示,给予鼓励。
5.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写一篇关于老麻雀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讨论积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深入。
2.在讲解重点词语时,应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提高学生的语境理解能力。
3.课堂练习环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4.作业布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辅段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16麻雀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麻雀的弱小、无助和老麻雀的勇敢,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熟悉抓住人物、场景、理清线索的读书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1.引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课讲了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那么老麻雀是怎么拯救小麻雀的呢?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去感受强大的力量,母爱的伟大。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回忆上节课讲述的内容,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二、课文精讲(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事情的起因1.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预设: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讨论问题: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预设: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3.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书中画出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课件出示:我顺着树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预设:“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无可奈何”说明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
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5.实验与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麻雀的活动,或进行相关实验,如观察麻雀的行为习性、了解麻雀的食物来源等。通过实验与观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课文内容,互相交流观点。
7.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及麻雀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以及参与课堂讨论,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学生需要理解麻雀在冬天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如何在城市环境中找到食物和庇护所。学生还需要理解麻雀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麻雀在城市中的栖息地,以及它们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2.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麻雀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计划引入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这一关系。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麻雀的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麻雀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后拓展
-阅读材料:选择一些关于麻雀的科普文章或故事,让学生了解麻雀的习性和特点,以及麻雀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些阅读材料可以来自书籍、杂志或在线资源。
知识点梳理
1.麻雀的生活习性:了解麻雀在冬天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如何在城市环境中找到食物和庇护所。麻雀善于在人类居住环境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麻雀的特点:麻雀体型小巧,行动敏捷,善于飞翔。它们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麻雀在冬天的生活习性包括寻找食物、寻找庇护所等,这些特点使它们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2.知道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3.体会老麻雀深深的爱子之情二、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2.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3.复习主要内容,谁能看着板书的角色,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点名回答)4.小结:写事情的文章,我们可以先找出主要角色,再把他们做的事情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出示PPT(主要内容),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故事的起因是——经过——结果——,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也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新课,品味重点句子(一)课文内容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思考:“小麻雀”、“猎狗”、“老麻雀”这几个角色各有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在书上标注下来,并用“~~~~”画出能体现它们特点的句子。
2.出示默读要求,师贴副板书:小麻雀猎狗老麻雀。
(巡视,指名学生上台书写角色特点。
)(二)集体交流1.了解小麻雀(1)黑板上同学们写下了小麻雀的特点,有可爱、可怜、无助,你从哪些句子感悟出来的?(指名回答)(2)文中没有出现“无助”二字,但我们却可以感悟出来,那是因为作者通过描写——(引导学生回答:小麻雀的外貌、神态写具体的)。
(板书外貌、神态)(3)出示图片。
师:这样的一只小麻雀,才刚出生,这么无助,这么弱小,善良的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想法?(引导同学回答“同情、担心、紧张”)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生齐读文段)(4)我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你们的担忧,真好!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感受。
这样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本应该在温暖的窝里,为什么会掉落在路上呢?(生回答)(设计目的:让学生引出“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环境描写。
)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为下文做铺垫)2.了解猎狗(1)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猎狗十分“凶猛”、“可怕”,请你把你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希望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猎狗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本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老麻雀的勇敢和伟大,以及生命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顽强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的关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悟,以读促悟,以读促写,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懂得热爱生命。
教学难点:1. 理解老麻雀在庞大猎狗面前,为拯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行为。
2. 抓住文中对老麻雀的描写,体会其爱的力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谈谈对《麻雀》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 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庞大”、“拯救”等。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了解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付出的努力。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如何克服困境的经历。
6.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勇敢、关爱的文章或书籍,如《狮子王》、《爱心树》等。
7.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生命、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麻雀》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朗读课文三、理解词语四、课堂讨论五、情感体验六、拓展阅读七、小结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 结合生活实际,用“庞大”、“拯救”等词语造句。
4. 想象自己是文中的小麻雀,给老麻雀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5. 阅读一篇关于勇敢、关爱的文章或书籍,写一篇读后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麻雀第2课时精品教案
《麻雀》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
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
【教学难点】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回顾旧知:上一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1—3自然段。
一起来回顾一下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预设:起因是小麻雀掉落在地上,被猎狗发现了;经过是猎狗想攻击小麻雀,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保护小麻雀;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逼退。
2.面对猎狗的步步逼近,老麻雀到底是怎样拯救小麻雀的?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引导学生清晰地把握课文已学内容。
利用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课文的第4、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麻雀的危险和老麻雀的无畏。
2.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抓重点词句体会小麻雀面临的危险。
(2)画出体现老麻雀无畏精神的重点词句,谈谈体会。
(3)组内交流,抓住描写老麻雀的语句体会它的行为以及心理变化。
(4)小组代表分享交流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归纳、总结。
3.探究活动(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文中找出来。
预设: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
(2)老麻雀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怎样出现的?预设1: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
预设2:“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句中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出现得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麻雀》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6《麻雀》第二课时(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界中动物生活的文章,通过讲述一只小麻雀在寒冷的冬天里,得到一只猎狗的保护而幸存下来的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关爱和保护的美好情感。
文章语言优美,情节感人,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和难懂的含义,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寓意。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和难懂的含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寓意。
2.能够掌握和运用文中出现的一些生僻的字词和难懂的含义。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的字词和难懂的含义的掌握和运用。
2.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寓意。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懂的含义。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PPT或其他的教学辅助工具。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里,遇到一只小麻雀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同情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寓意,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生僻的字词和难懂的含义,通过实例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麻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主题;能够朗读课文并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珍惜自然资源,培养爱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麻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理解课文主题,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语重新讲述故事。
•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独特的韵味。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描写麻雀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麻雀的兴趣,导入课文《麻雀》。
2. 学习课文1.首先,带领学生快速通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2.分段深入学习,让学生逐段朗读,并进行解读和讨论。
3.分角色对话,小组合作,演绎课文情节,增强理解和记忆。
3.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小鸟?为什么麻雀在《麻雀》中是主人公?2.进行情感回应:写下自己心中对小鸟的感受或绘制小鸟的图片。
4. 学习诗歌1.教师讲解诗歌《小小麻雀》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带领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之美。
5. 课文感悟学生针对《麻雀》故事和《小小麻雀》这两部分内容进行综合感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四、板书设计•课文标题《麻雀》•诗歌标题《小小麻雀》•保护小麻雀,珍惜自然资源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和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情境设置和互动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麻雀》这篇故事和相关主题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麻雀》的重点内容。
2.结合小麻雀的故事,写一篇寓言故事展示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写一首简短的诗歌,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打猎途中,遇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猎狗要咬小麻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老麻雀母爱的伟大。
本课的生字词较多,需要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
但在生字词的掌握、语句的翻译以及文章的写作手法等方面仍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反复阅读、讨论、实践,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课文的翻译和理解。
3.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情景创设、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或视频。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插图。
4.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或视频播放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模仿。
同时,展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跟读。
对难读、难写的字词,教师给予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
3. 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运用生字词造句。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4. 巩固(10分钟)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手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麻雀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认识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次序。
2.经过老麻雀奋不管命地掩护小麻雀、英勇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格斗的故事,教课指引学生领会母爱的巨鼎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怜悯、爱惜微小者,渺视、目标不恐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课件准备教课方案设计企图一、复习生字、新词【设计企图:这一环节1. 听写。
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导入 2. 认读词语。
加深印象。
】()分钟沙哑拯救扎煞何如嗅到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日我们持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以下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址?(时间:狩猎回来时。
地址:林荫路上)(二)学习第 2 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新课议论问题。
教课1. 议论事情发生的因由。
( 多媒体出现下边三个()分钟问题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情?翅膀)“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何如”这两个词能够用来描绘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情、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设计企图:扣紧语言(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指导朗诵:“剧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呆地”和“无能为力”写出了小麻雀毫无方法,要突要的,同时遇到感情的出它没方法,不知怎么办妥,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熏陶,表现了工具性与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人文性的交融。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而后指名朗诵。
2. 议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如何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不测状况?默读第 4 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尖利的牙齿)(板书:吃)指导朗诵: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氛围。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忽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如何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眼前”,指引学生议论理解。
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拓展建议:
(1)观看拓展资源中的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动物。
(2)阅读拓展资源中的故事,并撰写读后感,体会母爱的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3)阅读拓展资源中的作文选集,并选取一篇进行仿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勇敢和担当的品质。
(4)结合课文《麻雀》,进行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同理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学生将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表达,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描绘课文中的场景,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此外,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学生将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5.针对课文《麻雀》中的场景描绘,进行一次绘画创作。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出猎狗和老麻雀对峙的紧张场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讲授《麻雀》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们对老麻雀的勇敢行为和母爱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场景描绘环节,学生们积极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到困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找出描写小麻雀、老麻雀、猎狗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感受母爱的强大力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形象,感受母爱的强大。
难点:体会4、5自然段中老麻雀所表达的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母爱”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生字,理解了新词,知道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了一件事,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二、讲读课文1.默读起因部分(1-3自然段)。
(1)猎狗发现了什么?(2)分析小麻雀的神态、动作、外貌,体会小麻雀的形象。
2.默读经过部分(4、5自然段)。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么做的呢?(2)从这一句“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猎狗?(3)老麻雀是怎样拯救小麻雀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这两段话。
(4)生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体会老麻雀的急切心情。
(5)老麻雀飞下来之后,又是怎样做的?(6)明知斗不过猎狗,为什么还要飞下来?(7)我们怎么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3.结果部分(6、7自然段)。
(1)猎狗为什么会“慢慢地向后退”?(2)再读读第7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要唤回“我”的猎狗?三、总结写法想要写好一件事,一定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还有真情实感写出来,这样你的事儿就能写清楚了。
四、课后作业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 老麻雀的无畏。
2. 猎狗的攻击与退缩。
五、板书设计猎狗老麻雀 攻击斗。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1篇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教学过程:(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词语,正音正字。
1.课文第4自然段出现了两个多音字,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读音。
如露(l?u)出的露,有l和l?u)两种读音,在课文里应读l?u,不读l),意思是显出来,现出来。
一般读l 时用于口语。
又如:像一块石头似的中的似,有sh和s两种读音,在课文中应读sh,不读s,意思是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2.课文第5自然段出现的生字,其中躯、搏、浑,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与驱、博、混几个同音字的区别。
可以一边对照字形和字义,一边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正确组成词语。
例:躯(身躯)驱(驱使)博(博物馆)搏(搏斗)浑(浑身)混(混水摸鱼)另外,生字中巢和拯都是翘舌音。
拯不要读成zng。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本课有12个生字。
教师可引导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如:上下结构的字有奈、巢、煞,左右结构的字有撼、躯、拯、幼、浑、哑、搏、愣,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庞。
其中,撼、躯、幼、浑、哑、庞六个字,可以用部首表义类的方法识记。
如:哑字,是一个亚字,加上一个口部,意思是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一篇描写自然与生命的课文,通过讲述麻雀的生命力和繁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规律。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课时,内容涉及麻雀的繁殖、生长、觅食等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文第二课时的内容,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难点:1. 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 学生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感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老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麻雀有哪些了解呢?2. 学习新课-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课时,了解麻雀的繁殖、生长、觅食等方面。
- 老师讲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命力和规律。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巩固提高-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分享。
4. 总结反思-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规律。
- 学生谈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板书设计:1. 《麻雀》第二课时2. 正文:- 繁殖:麻雀的繁殖过程和特点- 生长:麻雀的生长发育过程- 觅食:麻雀的觅食习性和食性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麻雀的观察日记,记录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画一幅关于麻雀的图画,展示麻雀的生活场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麻雀》第二课时,使学生了解了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的第二个课时。
本节课将继续学习《麻雀》的内容,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麻雀》课件、教学笔记、教学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麻雀》的故事情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二、新课内容1.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 讨论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写作题目,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写作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3. 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麻雀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 提问:你们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二、新课内容1. 朗读课文2. 讨论课文3. 写作练习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提问:你们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2. 写作练习3. 预习下一课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散文诗。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麻雀的聪明和可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雀、嫌、赖”等8个生字,会写“雀、餐、嫌、鸣”等12个字。
能读写“理由、乞巧、雌激素”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麻雀的聪明和可爱,培养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感受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麻雀的聪明和可爱。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2. 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动物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好在哪里?2. 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及理由。
3.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
4.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感受麻雀的聪明和可爱。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对麻雀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3.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动物的感受和看法。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麻雀在猎狗的追赶下,被老麻雀拯救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传递了亲情、勇气和保护弱小的主题。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将围绕这个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在表达和创作方面,学生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勇气和保护弱小的主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亲情、勇气和保护弱小的情感。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内容;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或视频材料。
2.课文相关图片或插图。
3.分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或视频材料,播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的插图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故事创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勇气和保护弱小的主题。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教材分析: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
《麻雀》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虽短小却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的十分清楚,且叙述生动、扣人心弦,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大的猎狗搏斗的故事,感受母爱伟大的力量。
2.学习作者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课程:一、巩固旧知,探索新知1.文章写了哪几个形象?(借助插图:猎人(“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2.请根据提示,用简单的话语概括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猎狗(攻击)小麻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老麻雀(吓退)猎狗。
二、研读课文,角色赏析活动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小麻雀的形象。
方法:通过描写小麻雀外形、神态的语句来体会。
1.找出小麻雀的外形、神态描写的词句。
预设:(外形)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神态)呆呆地、无可奈何。
(板书:看到的)2.从小麻雀的外形和神态的描写,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3.教师引导:从作者的猜测“刚出生不久”,了解这只麻雀非常弱小;从作者的猜测“从巢里掉下来的”,知道这只小麻雀太小了。
(板书:想到的)4.总结小麻雀的特点:可怜、孤独无助、非常弱小。
5.过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猎狗为什么退缩了?活动二:学习课文4-6自然段,学习作者如何描写“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的。
1.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麻雀》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而且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
)(出示板书)
二、研读文本。
(一)事件的起因。
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猎狗到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
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
(出示幻灯)
2.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①出生不久(样子……)
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
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
3.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
(稍轻、稍慢)
5.齐读第1自然段。
(二)事件的经过。
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板书:想吃)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
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刻的心情(十分焦急)因此,应该读时稍快,语气加重)
5.老麻雀飞下来后,又是怎样做的?(全体男生读)
“扎煞“是什么意思?(是一般的竖起吗?我们知道鸟雀一般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时也会篷起自己的羽毛,那时的毛一定是十分的坚硬,充满了力量。
它扎煞起羽毛说明了什么?(做好了准备搏斗的姿势)6.我们不仅看到它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而且还能听到他绝望的尖叫,绝望是(毫无希望)老麻雀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希望?(力量过于悬殊)但是,老麻雀退缩了吗?逃避了吗?(所以,这尖叫是老麻雀
竭尽全力发出的,它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但它仍然决定与猎狗进行搏斗。
)(板书:拯救)
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读。
师范读,生跟读。
第5自然段
1.老麻雀为救小麻雀,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下来,而且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竭尽全力地发出了(绝望的尖叫)它还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一心想把自己的幼儿从危难之中(拯救)出来。
2.可是,为什么它又会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出示卡片)从呆立着不动,你又会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学习句子4、5两句。
3.浑身发抖是因为紧张?为什么紧张?(力量悬殊)
4.既然老麻雀那么紧张,以至于全身颤动,连嗓子都哑了,但是不能放弃吗?你从它呆立着不动,又体会到了什么?(老麻雀信念坚定不动摇,宁可牺牲,也要与猎狗展开生死搏斗。
)
5.谁能把老麻雀虽然紧张,但又十分坚定的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出来。
(有勇气读好的同学的起来读)
引读:
6.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幼儿,尽管它知道搏斗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因为紧张,而呆立着不动,发出了绝望的尖叫,但是它仍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准备着一场博斗。
7.是啊!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地,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因为它孩子的生命正
在受到威胁。
它要(救自己的孩子),所以会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那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也好,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啊!(板书)(母爱)
8.这一段是课文的高潮部分,出示卡片,请你用“谁为什么而怎样做的”句式归纳段意。
9.这一部分中哪些是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体会。
(三)事件的结果。
1.奇迹终于发生了,老麻雀的幼儿得救了。
2.齐读最后的小节。
猎狗为什么会后退?
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母爱的力量)
3.我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板书:我唤回猎狗怜爱,感动)
(1)对小麻雀的怜爱(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四、总结
1.学完课文,你觉得最受感动的是什么?(作者正是要赞颂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母爱)
2.课文写得生动吗?所以我们要有感情地来朗读。
现在老师要请一位有信心读好的同学来示范读,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