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
彝族民族传统节日“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的地区有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那么您知道彝族人都会过哪些传统节日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山一带彝族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
节日头一天,远近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到指定的摔跤场上参加或者观看小伙们的摔跤比赛和姑娘们的“跳月”,“跳月”是一种随着音乐节拍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的集体舞,同时还要拍手和原地跳转。
第二天晚上,手举火把的年轻小伙组成的火龙和姑娘们组成的火龙,分别从村子的不同方向游到“公房”门口的广场上,然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老年人则点燃火把在房子里面绕来绕去,以示驱魔除灾。
据传说,很久以前,居住在金沙江边的彝族人被洱海的一个奴隶主抢去充当奴隶。
他们被强迫在洱海边修建一座高塔。
奴隶们在阿真的带领下,利用巧计在黑夜杀死了那个奴隶主,并救出了其他奴隶。
天亮了,奴隶们聚集在洱海边,弹着三弦、吹起竹笛,尽情耿唱、舞蹈,直到太阳落山。
这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彝族各村寨杀猪宰牛纪念这次胜利。
慢慢地,就把六月二十四日定成节日。
又因火把在那次起义中起了关键作用,人们又在二十五日的晚上,举着火把游行。
后来,人们决定将两天的活动合并为一,因此这个节日也叫做“火把节”。
云南省迪庆一带彝族也有过火把节的习俗,时间在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二天。
节日第一天早晨,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
姑娘妇女们烧火宰鸡,炒制燕麦麻子泡。
小伙子则上山打猎。
下午太阳偏西时,全家人站在羊圈门口迎接上山数月以来的羊群,并清点羊数,家长还把炒熟的燕麦麻子泡撒向羊群,祝愿羊儿繁衍发展。
二十五日,是剪羊毛的日子,清早起来,人们就把烤荞饼、炒燕麦麻户泡花、剪刀、指套等准备好。
剪羊毛以家族为伙。
先将煮熟的羊肩胛肉块放在荞饼上,给牧羊人吃,并向他敬酒,请他剪第一刀。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的由来6篇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的由来6篇火把节的由来篇(1):火把节的由来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虫。
它们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
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
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
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
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消灭掉了“天虫”,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祝五谷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火把节的由来篇(2):关于校园的抒情作文我的校园生活校园是七彩的泡泡,搅乱了冒冒失失的青春;校园是少女的裙摆,点缀鲜花愈发浪漫。
——题记校园生活是纯真的。
一颗颗跳动的心;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真挚的我们编识着那曲动人的歌。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美好的事物,它点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
在大家心中,它可能是一束束的鲜花,一缕缕的阳光,也可能是一句句暖暖的祝福。
但是在我心中它却是我的校园生活,它在我苍白的人生路上渲染出了一路的青天。
刚到新学校时,对一切都很陌生,和她最先成为朋友,虽然总是闹矛盾,但却真的把对方当成朋友。
我每个月都会有几天会头痛,这已经是固定的事了。
在那几天里我一直隐忍着尽可能地不和人交流,因为那时的我脾气会很坏。
她是个极其好动的人却会在那几天里安安静静的,和我讲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我的头痛。
只有她才懂我。
我喜欢的明星和别人不同。
我喜欢的明星是日本人,我最是喜欢和她讲我的明星怎么怎么样,她永远不会反感,总是安静地听我讲,时不时调侃我两句,她是最先记住我的喜好的人。
犹记那是刚开学不久的一次心理课,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的特点爱好让其他同学猜,只有她第一个站出来喊道我的名字。
会和她分享我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会和她一起讨论很多事情,因为有了她,我的校园生活中出现了一丝亮光,让我对校园生活充满希望。
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
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8月10日至12日。
2023年6月12日,晴隆县召开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筹备会,会议拟定:晴隆县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活动时间为8月10日至12日。
举办晴隆县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对于展示晴隆形象、促进晴隆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火把节会持续几天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2~3天,像四川凉山州一般是为期3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安排。
具体的节日活动大家可以关注当地的官方通知,一般在火把节的时候活动还是很多的,比如有火把狂欢夜、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丰富多彩。
火把节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火把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
它的寓意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首先,火把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
在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会手持火把跳舞、燃放烟火,象征着熊熊燃烧的激情和热情。
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前行。
其次,火把节也代表着"洗清污浊、迎接新生"的意义。
在古代,火把节还有祛病驱邪、祈求丰收的作用。
人们相信火把的燃烧可以消灭病魔和不幸,同时也为新的生命和丰收的到来祈福。
这种寓意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低谷时要积极面对、勇敢拼搏,同时也要积极向前、迎接新生。
最后,火把节也象征着努力奋斗,追求自我完善,勇于改变自己和适应环境的精神。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点燃火把,走上街头,跳舞、歌唱、放烟花,欢度佳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凉山彝族的一项盛大传统文化活动,也被誉为中国西南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当地的彝族人民会穿上民族服装,点燃火把,在大街上跳舞、放烟花、燃放鞭炮,庆祝丰收和团圆。
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也是凉山彝族人强烈自豪感和族群认同感的体现。
火把节起源于彝族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凉山彝族人的子孙在黄河流域迷路,在饥渴和疲惫中,有一位大仙带来火把,让他们点燃后返回了家乡。
为了纪念这位大仙,彝族人每年都会举办火把节,用火把的灯光照亮大地,祈求丰收和吉祥平安。
火把节持续时间为三天,第一天是“准备日”,彝族人民会清理家里的庭院和道路,蓄水放鱼来祈求风调雨顺,为迎接节日做好准备;第二天是“焰火节”,彝族人民会点燃许多火把和烟花,跳起传统的舞蹈,燃放鞭炮,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恩之情;第三天是“祭祖节”,彝族人民会到祖先的墓地祭拜和献花,祈求祖先的庇佑。
火把节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火把以其燃烧的光芒和热情的舞蹈,传递着彝族人热爱生活的精神和对和谐生活的热爱。
而燃放烟花和鞭炮则象征着痛悔和离别,也象征着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同时,舞蹈中的特色服饰、歌曲和乐器等,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凉山彝族和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凉山彝族火把节已经面临着被商业化、传统失传等风险,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推广。
各地政府和文化组织应该鼓励彝族人民保护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也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凉山彝族的火把节,让这个独特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成为中华国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最后,我希望这个美丽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用火把和烟花,点燃自己内心的热情,传递自己的文化信息,带给世界更多的美好与希望。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
彝族火把节是几月几日火把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和农历六月二十五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为期两三天。
彝族人认为火把节是为了长出火把一样粗的谷穗。
后人以此祭祀火,以驱除家中田里的恶鬼,以保人畜平安。
现在,人们也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与恋人见面,并在节日开展商业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火把节庆祝活动接点火种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
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
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
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
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
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
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
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
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人会在火把节举行仪式赞美火神。
相传普米族崇拜的火神是安古米,原是摩梭人的女祖先。
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与自己民族群居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潜入天宫偷走火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火把,把火种引向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得到火种。
彝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火把节
彝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把节 彝族,原称“夷族”,其名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那么关于彝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把节 从前,天上有个⼤⼒⼠叫斯热阿⽐,地上有个⼤⼒⼠叫阿提拉巴,两⼈都有拔⼭之⼒,没有⼈能够摔倒他们。
斯热阿⽐听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很有本领,就从天上下来,和他⽐试。
那天阿提拉巴正好出门,临⾏时,他对母亲说:“天上的⼤⼒⼠来找我,请⽼⼈家抬⼀块铁块招待他,就说这是我吃的东西,请他尝尝。
让他等⼀会⼉,我马上回来找他摔跤。
” 说完,阿提拉巴就⾛了。
⼀会⼉,斯热阿⽐来了,阿提拉巴的母亲真的抬了⼀块铁块给斯热阿⽐,斯热阿⽐咬了⼀⼝,怎么也咬不动。
他想:阿提拉巴吃铁块,他的⼒⽓⼀定⽐我⼤。
想罢,他急急忙忙回去了。
阿提拉巴回来以后,他母亲把经过说了⼀遍,阿提拉巴听说斯热阿⽐咬不动铁块,就知道⼒⽓⼀定没有⾃⼰⼤,所以,他便跑去追斯热阿⽐。
斯热阿⽐刚刚要上天,就被阿提拉巴追上了。
“不要⾛,你既然找我来摔跤,那咱们就⽐试⽐试吧!” 斯热阿⽐听了他的话,就张开双⼿,猛地抱住他,两⼈就开始摔跤了。
他们的⼒⽓真的⾮常惊⼈,⼤地被他们震得格格的响,那些⼭峦、树⽊都抖动起来。
斯热阿⽐抱住阿提拉巴⼀摔,阿提拉巴踉跄⼀下,被斯热阿⽐压在地上。
但他的背脊还没有着地的时候,阿提拉巴⼀个挺⾝,从斯热阿⽐头上翻过来压在他的⾝上。
斯热阿⽐脊背落了地,但他不服输,还要求再摔⼀次。
这⼀次。
阿提拉巴站成⼀个骑马式,斯热阿⽐⽤⼒摔他,他的两脚像⽣了根,⼀动也不动。
阿提拉巴乘对⽅不留神,抓住对⽅的⼀只胳膊⽤⼒⼀摔,斯热阿⽐被摔出两丈多远,趴在地上动不了了。
阿提拉巴⾛近⼀看,斯热阿⽐⼝吐鲜⾎,已经死了。
阿提拉巴回到家⾥,哪知天菩萨知道斯热阿⽐被摔死的事以后,⾮常⽣⽓,但⼜没有办法对付阿提拉巴,便派来⼤量的⾍⼦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提拉巴在农历六⽉⼆⼗四⽇那天晚上,砍了许多松树,领着⼈们烧⾍⼦,把天菩萨派来的⾍⼦都烧死了,保护了庄稼。
【民间故事】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民间故事】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石林彝族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石林县彝族人民流传下来的一项民间传统节日。
据传说,很久以前,石林县的一片茂密森林里住着一只凶猛的狮子,它经常出来捕食村民的家畜甚至村民自己。
村民们为了自保,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祈求神灵保佑他们远离狮子的侵袭。
一年,狮子似乎变得更加凶猛,不仅捕食更多的家畜,还开始残害村民。
村民们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决定不再只是祈求神灵的保佑,而是集体行动来击退狮子。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这一天,点燃火把,一起前往森林驱赶狮子。
这个传统节日从此就这样开始了。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这一天,村民们都会提前准备好木头和油,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地走向森林。
他们手持火把,火焰熊熊地燃烧,映红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他们高声唱着歌曲,祈求神灵保佑他们顺利击退狮子。
村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点燃火把。
他们将一块木头半截削薄,然后将其置于一根较粗的木棒上。
用一根长长的细木棍在削薄的木头上反复擦拭,产生火星,将火星点燃削薄的木头,火焰由中间燃起。
这种点火方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做到。
当火把全部点燃后,村民们纷纷挥舞火把,盘旋绕行,仿佛在与狮子进行一场搏斗的舞蹈。
他们身着传统的彝族服饰,头戴彝族特有的红色布帽,手上戴着彝族银饰,穿着彝族的长袍和裤子。
整个人看起来异常壮观。
彝族人民相信火把的火焰代表了神灵的力量和庇佑,只要他们持着火把,那狮子就无法接近他们。
所以他们每年都要举行火把节,向神灵祈求保佑和祝福。
这个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对神灵的祈求,也是一种展示彝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的活动。
村民们通过这个节日,加深了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族群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承载了村民们的希望,也见证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这个传统节日不仅让彝族人民感到自豪,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加,感受这一独特的文化盛会。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
火把节这一习俗起源于先民们对火的原始崇拜。
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先民们是将火看成神秘精灵主宰的神物,所以崇拜火。
据彝族民歌《火把节》来推断,这个节日当起源于彝族的游牧时代。
夏秋之交,人畜多病,彝民们点火把环绕于住室厩舍中,燎烧害虫,躯除“病魔”,以图健康,相沿成习就成了传统节日。
在种植业发展起来以后,这种燎虫除害的范围又扩大到田地里的农作物。
随着这个节日的影响逐渐扩大,人们又不断给它附会若干动人的神话与传说。
如:有的说是为了纪念远古的一位彝族英雄,用智慧战胜了横暴而愚蠢的天神;有的说是纪念彝族奴隶起义军,使用“火羊阵”攻破土司的城堡;还有的说是纪念诸葛亮南征时,在火把照耀下与彝族头人聚会结盟。
如此等等说法的产生,就使火把节由“平安节”变成了“纪念节”。
罗平县旧屋基乡小寨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寨。
火把节之前七八天,村民们就自发的开始准备着火把节这一天的文艺节目。
而火把节当天,太阳刚出来,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把整个村布置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摩师开始带着村民们到寨门口祈求神灵保佑,念祭文、祈福、打卦。
摩师抱着公鸡回到临时祭台,点着火把,再念一段祭文,开始了“打牛”。
打牛属于大宰,小宰就没有这么隆重,也只是在牛脖子处杀一个洞。
摩师带着村民,围着牛绕三圈。
之后摩师对着牛念一段祭文后,把牛头上的红布解下,挂到去年的牛头骨上。
就开始捆绑牛,杀牛。
强壮的男人们合力把牛杀死,解生、回熟。
到了下午5点左右,锅里的牛肉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摩师拿着牛头及马上要吃的各种食物,开始了供饭、祭祖,在祭台旁已放上了早上杀死的牛的头骨。
火把节2024年具体是几月几号
火把节2024年具体是几月几号火把节2024年几月几号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廿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火把节时间1、彝族、纳西族、基诺族火把节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2、白族火把节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五;3、拉祜族火把节时间:农历六月二十。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举行哪三个仪式火把节举行哪三个仪式:迎火、颂火、送火第一天:迎火火把节第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
夜幕临近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后,儿孙们从老人们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到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去,用熊熊烈火驱魔除灾。
第二天:颂火第二天可以说是西昌火把节的高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傍晚时分,成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巨型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
第三天:送火送火是西昌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之时,各家各户会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
西昌火把节是我国十大民俗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更是彝族一笔宝贵的财富。
想要感受彝族风情,领略火把节的美丽。
火把节的意义有哪些1、祭祀祖先:火把节是彝族人传承祖先文化和传统的重要节日。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坟、祠堂等地,进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先的庇佑和保佑家庭平安、丰收等。
同时,人们还会在祖坟前点燃火把,代表着彝族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2、驱赶瘟疫:在彝族人的传统文化中,火把有着驱赶瘟疫和邪恶的象征意义。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火是人类最早掌握和使用的第一种自然力。
火对彝族关系极大特别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彝族一年四季要生火取暖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家中火塘常年不熄被称之为万年火。
火把节是全国彝族共同的盛大节日节日时间都是在农历6月24日前后几天。
到火把节时彝族人民身着盛装白天举行斗牛、摔跤、跳弦、对歌等各种节日庆典活动。
晚上手擎松枝火把嬉戏于村头寨尾田间地头各处照耀以驱除村中邪魔或烧虫除害。
随后人们便从四处聚到一起汇集火把于一堆簇成巨大篝火围起篝火弹琴吹笙尽情欢歌跳舞。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各地传说不一。
其一相传彝族祖先从中原流放到西南农历6月24日这天夜晚到达聚居地森林密布杂草丛生猛兽的叫声阴森恐怖。
先民们为了使族人不受伤害人人打起火把驱赶害虫妇女们点火把照明男人伐木扎起围栏兴建房屋使族人避免了毒蛇猛兽的侵袭人们为了纪念到西南安营扎寨的第一天每年的农历6月24日晚彝族人都要点火把唱歌跳舞以示纪念。
其二古时候有一年地里的庄稼将要成熟收获时有一恶魔从天上撒下无数的害虫辛苦一年的庄家将被毁之危急之时有一个彝族妇女决心为民除害并于农历6月24日燃起火把到庄稼地里四处焚烧害虫昼夜不停害虫被消灭了但这位彝家妇女因劳累过度而死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而献身的彝家妇女将其死难的日子作为火把节传袭下来。
其三相传一次民族战争中彝族军队被敌人围困面临覆灭之时突闻一群牛的吼叫声彝军计上心来在牛角上扎起火把在牛尾巴上栓火炬到了夜晚把牛赶进敌阵借助火威彝军乘胜追击一举打败敌军。
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各有其神话传说至于火把节的天文历法的科学意义则鲜为人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上期才完全调查清楚火把节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个重大节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卢央副教授合撰的《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一书专门阐明彝族十月太阳历法是根据观察太阳运动定冬至和夏至傍晚观测北斗星和斗柄指向定大寒和大暑大暑这一天才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彝族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夜:;火把节;一般在阴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夜里举办,是彝族盛大游戏的节日。
到时候要宰牛、杀羊,祭献先祖,有的地方也祭土主,互相饮宴,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共度3天,头一天全家人相聚,后2天举行摔倒、赛马会、斗狗、竞舟、拔河赛等丰富的主题活动,随后举办隆重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当华灯初上后,大家挥舞火堆,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越岭过田,相互之间往别人的火堆上撒松脂粉,打火堆仗,漫山遍野映照得好似白天。
照彝族的风俗习惯,在火堆上撒松脂粉,使火堆嘭地腾空而起一团绚丽多彩的火苗,并吹拂一股香味,是表明一种美好的愿望:晚辈对老一辈撒,是尊重,祝愿长命;老人对小辈撒,是抚摸,祝福有利; 平辈互撒,是亲密无间友好;青年人男女互撒,则是相恋的逐渐。
南路、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内,大家弹着大三弦,跳起来阿细跳月,与此同时举办摔倒、斗狗等主题活动;楚雄州、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办传统式的祭火典礼。
节日盛宴,在彝族聚居地的深山中,四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色十分壮阔。
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之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春,是尺寸凉山彝族传统式的祭拜兼祝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中在阴历10月,农作物收种完成的时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春节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觉罗基全家人团圆,或宰猪、杀猪,祝贺当初人财两旺,明年幸福安康等事项。
库斯意为新春,具体内容是祭祀,早上鸡打鸣之后,全村人就需要屠宰年猪,年猪要从一个村同寨年老或学识渊博的人家逐渐,先后序屠宰。
用年猪的胆、胰、尿包占卦主人的凶吉,以猪胆圆润、颜色好,胰平整,无缺点,尿包丰腴为吉祥如意,预兆明年人和动物昌盛,家人安康,粮食作物大丰收。
与此同时分舍富、舍民二餐用餐,舍富主要是祭拜先祖,取猪肾、肝、舌、胰与荞粑一同煮开,供奉祖先。
舍民是一家人团体餐。
吃了舍民后,男人们要将生猪肉切割成条块,女性们则要灌法好火腿肠,并当日要将小鲜肉和火腿肠挂在火塘上烤烤,与此同时以展现主人的年猪肥,人吉祥如意,而且展现出业主的富有。
火把节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中国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不仅彝族过火把节,其他一些中国少数民族如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都要过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
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很久很久以前,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倾心相爱着。
这一年,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魔哈选女作怒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
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
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
在阿查遇难的时候,诺娜姑娘险遭魔哈魔掌。
魔哈带领兵丁把诺娜的家团团围住,要抢诺娜成亲。
为了免遭贱踏,诺娜越悬崖绝壁,离家逃走,寻找阿查,在红山悬崖,她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悬崖之下,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称。
阿查被众乡亲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计直奔诺娜家;只见诺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杀。
阿查怀着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丛山峻岭,最后才发同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
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与诺娜同归。
众乡亲前往劝阻,从崖边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
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烧了魔哈宫殿,烧死了罪恶的魔哈。
为诺娜报了仇,为众乡亲解了恨。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起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同辈人互敬火把,烧掉“祝崇”,以示清洁平安。
西昌火把节时间
西昌火把节时间背景介绍西昌火把节是中国西昌彝族火把节的简称,是中国四大火把节之一。
西昌火把节源自彝族传统节日“走山会”,被誉为中国西部最盛大、最具特色的民间节日之一。
每年的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之间举行,持续五天。
节日期间,人们以火把、花灯、龙狮等形式庆祝,展示彝族的独特文化和风俗。
节日庆祝活动1. 火把游行火把游行是西昌火把节最为精彩的活动之一。
在节日期间的每晚,成千上万的人们手持火把,穿着传统服饰,沿着主要街道游行。
火把高高举起,火光映照着整个城市,给人们带来一种热烈、欢愉的气氛。
火把游行的队伍中往往有各种各样的表演队伍,如龙狮队、舞蹈队等,给游行增添了许多美丽和动感。
2. 赛火把赛火把是节日期间的另一个重要活动。
参赛者手持大火把,点燃后沿着指定路线奔跑,看谁先跑到终点。
比赛中,火把高高燃烧,火光四溅,非常壮观。
参赛者们跑着跑着,火焰在夜空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轨迹,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3. 花灯展览花灯是节日期间另一个不可错过的亮点。
花灯制作精美,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在节日期间,整个城市的主要街道都会布置上各种各样的花灯,包括动物、花卉、人物等等。
晚上,花灯亮起,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童话般的感觉。
很多游客都会来到这里欣赏花灯,拍照留念。
4. 彝族传统文化表演西昌是彝族聚居区,节日期间会举行许多彝族传统文化表演。
表演包括歌舞、音乐演奏等,展示了彝族的独特风情和艺术才华。
在表演中,观众可以了解到彝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
西昌火把节的意义西昌火把节是西昌人民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通过节日的庆祝活动,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还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同时,西昌火把节也是西昌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总结西昌火把节作为中国西部最盛大的民间节日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每年一次的火把节,人们手持火把、穿着民族服饰,庆祝彝族的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彝族火把节
THE TORCH FESTIVAL
03 丰富美食彰显彝族风情
彝族人的火文化标志着古老的文明。古时,彝族先祖 高举火把向洪荒告别;今天,彝族人高擎火把回归自 然的神圣,谱写着一曲曲火文化的灿烂之歌!火一样 热情的民族,点燃火一样的激情,用炽热迎接新的时 代,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THE TORCH FESTIVAL
目目
CONTENT
录录
01 火把节习俗 02 篝火燃起万丈豪情
03 丰富美食彰显彝族风情
THE
TORCH
FESTIVAL
01
火把火把节节习习俗 俗
01 火把节习俗
彝族火把节习俗,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 第一天:祭火。村村寨寨都会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邻近村寨的人 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 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 摩手里接过用蒿草、干柏柴、干树枝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
火把节也是少男少女点燃爱苗、传达情意的好时机,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 的衣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 微笑,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
THE TORCH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TIVAL
THE
TORCH
FESTIVAL
02
篝火火燃把起节习万俗丈豪情
02 篝火燃起万丈豪情
火把节期间,大部分彝族聚居地区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 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 燃,村寨一片通明; 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 明子插于田间地头。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 舞,彻夜不息。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时间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至8月16日放假调休,共7天。
8月6日(星期日)、8月19日(星期六)上班。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
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
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火把节的寓意1、祈求神明的保佑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驱赶邪恶和疾病。
因此,火把节也是一种祈求神明保佑的仪式。
2、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在农业社会中,收获的丰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助力。
火把节是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彝族的火把节风俗习惯
彝族的火把节风俗习惯彝族的火把节风俗习惯对于很多的少数民族来说火把节是非常热闹的活动,也是民族非常自豪的一个节日。
那么彝族的火把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具体都有哪些的活动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往下看看吧!“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歌调彝族地区流传着十分丰富的火把歌调,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调,由于彝语方言发音不同,大小凉山彝族称之为“都则朵洛嗬”,“都则”即祭火,“朵洛”意为祝愿,“嗬”即为歌;云南楚雄彝族诺苏支系称为“朵则朵额”,“朵则”意为祭火,“额”则是“玩”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把节——东方的狂欢夜
想必大家都听过“火把节”吧?这是彝族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一般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开始。
为期三天,十分隆重而且富有传统文化气息。
火把节的来历十分有趣。
它是根据一个传说演化而来的:彝族的大王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与侵犯的敌人抗争,不幸在战斗中被砍下头颅。
但神奇的是,到了夜晚竟然又长出一个头来与敌厮杀,骁勇异常。
后来由于奸细的出卖,再次被敌人砍下头后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就再也没能长出来。
于是便永远地死去了。
但他英勇善战,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彝族人民心中。
以后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彝族大王死去的那一天,彝族人民都要打起火把纪念他并寻找他的英灵。
彝族人民如此深爱他们已逝的首领,让我为之肃然起敬。
火把节的过程也很引人入胜。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共分三天进行。
第一天被称为“祭火”。
人人身着自己平日里最喜爱的服装,参加村寨里举行的宴席。
宴席中有五花八门的肉类,香甜醇美的酒,香味沁人心脾。
当夜幕降临时,人们会聚在一起,在早已选定的地方搭建祭台,取火石点燃圣火,由祭司诵经。
这与奥运会点燃圣火的情景相似。
然后开始浩浩荡荡的游行。
第二天为“传火”。
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昨日搭建的祭台下。
男子们开展赛马、摔跤、斗羊等竞技活动,姑娘们则唱歌跳舞,温婉美丽。
而最重要的要数选美活动。
要凭男子勤劳勇敢、英武的样子以及姑娘们善良聪慧、大方美丽的标准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与美女。
所以也有称火把节为东方情人节的。
第三天为“送火”。
此时已到了火把节的最高潮。
这一天人人会手持火把,互相奔走庆祝。
然后人们将火把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篝火,情绪已达到高潮的人们会尽兴歌唱、跳舞,场面宏伟壮观,为其他节日所少见。
火把节的场面之隆重,声势之宏大令我不禁联想到西方的圣诞节,难怪火把节会被称为“东方的狂欢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