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地貌学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地质地貌与土地利用
地质地貌与土地利用
地质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成与演化的产物,它的形态和特征对土地利
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质地貌的多样性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丰富
的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质地
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山地是地质地貌中常见的形态之一,它的地形起伏不平,水土流失
风险较高。
因此,在山地区开展农业生产要考虑到土地的坡度和坡向,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比如梯田的改造和农作物的轮作轮休。
另外,
山地地质地貌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要进行科学勘查和
开发,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平原地带通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但
平原地区也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考
虑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
另外,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可
以用于灌溉和城市供水,但要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质
灾害的发生。
沿海地区是地质地貌中重要的生态系统,它既是自然资源的宝库,
也是风险较高的地区。
沿海地区常受台风、风暴潮和海啸的影响,因
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合理划定防御带和恢复带,减少灾害损失。
另外,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和滨海湿地也需要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地质地貌与土地利用密不可分,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地
质地貌资源,才能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应根据地质地貌的特
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的良好保护。
愿我们能共同努力,建设美丽的家园。
地理学与地貌研究
地理学与地貌研究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地球表面的学科,而地貌研究则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貌研究关注地球表面的形态、构成、演化和变化规律,旨在揭示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本文将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地貌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首先,地貌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推断出其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潜在的资源。
例如,地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从而为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地貌研究还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潜力和风险,为合理规划城市和农田提供参考。
其次,地貌研究对于认识地球的历史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貌是地球表面与大气、水体和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地球的历史演化过程。
例如,地貌学家通过研究陆地上的河流流动轨迹和河床形态,可以推测出过去的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
此外,地貌研究还可以揭示地球表面的年龄和地貌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地球和生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线索。
再次,地貌研究对于预测和评估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表面的变化和地质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通过研究地貌的形态和特征,我们可以分析地震活动的规律,预测地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规模。
此外,地貌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影响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最后,地貌研究对于人类文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脸面”,不同地区的地貌形态和特征与人类的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
通过对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形成和人类活动的演化过程。
例如,地貌研究可以揭示出乡村建筑布局与地貌特征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城市的发展与地形地势之间的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地貌研究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地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构造,揭示地球表面的变化和演化规律,预测和评估自然灾害,以及了解人类文化和人类活动与地貌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中的地貌与土地利用
地理学中的地貌与土地利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科学领域。
其中,地貌和土地利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定义、相互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定义与概念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形态的总体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高原、盆地等各种地形现象。
地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水体、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地质构造和自然环境变化。
土地利用是人类对地球表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的形式和特点与地貌条件、气候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紧密相连,既受自然环境限制,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二、地貌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1. 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貌特征直接影响土地的肥沃度、排水条件、地质构造等因素,从而影响农业、林业和居民用地的选择与规划。
例如,平原地貌通常具有肥沃的土壤,适合发展农业;山地地貌则对农业生产不利,但适宜发展林业和水资源利用。
2. 土地利用对地貌的改变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工程,对地貌起着显著的改变作用。
例如,城市的建设扰动了自然地貌,导致了土地的铺装、填埋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等情况。
三、地貌与土地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生态环境保护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合理组合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留自然地貌和生态功能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地貌和土地利用对农业生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通过地貌条件的合理利用,还可以发展农田水利,改善排灌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变迁城市的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以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地貌特征对城市的定位和扩张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的用地布局和建设方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
中国地理学中的地貌学研究与应用
中国地理学中的地貌学研究与应用中国地理学中的地貌学研究与应用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演变的学科。
它通过对地形、地貌的研究,探讨了地貌的成因和变化规律,为人类社会进行自然资源利用、环境管理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貌是地面上的各种地形形态的总和,地貌学则是研究地貌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中国地理学家在地貌学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中国地貌的多样性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河流、湖泊、海域等多种类型。
其中,喀斯特地貌是中国地貌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广西、贵州等地。
喀斯特地貌以其独特的地表溶蚀形态、地下溶蚀地貌、特殊的地下水系统等而闻名于世。
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的地貌形态独特,极具研究价值。
地貌学研究起源于地形地貌观测和测量,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地貌测量方法和技术。
地貌测量是地貌学的基础,通过对地面形态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地貌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在中国地貌学的发展历程中,大量的地貌测量工作为地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还可以对地貌进行精确测量和数字化呈现,提高了地貌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地貌学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球表面的形态演变,并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是一个资源资源丰富的国家,地貌学研究对于自然资源的调查和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水力资源开发方面,地貌研究可以提供河流梯级开发、水电站建设等方面的科学决策依据。
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地貌学研究可以找出矿床形成的规律,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
此外,地貌研究还可以提供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依据,为城市规划、农田利用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支持。
地貌学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地貌学研究可以揭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提供预测和防治的依据。
例如,通过地貌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表塌陷的形成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质学、地貌学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地学基础课程论文地质地貌对土地整理及规划的意义摘要:当今时代。
对于土管来说最基础的两门学科就是地质学和土壤学,所以可以这样说:地质地貌对土地整理及规划的意义就在于用地质学和土壤学相结合来规划管理土地。
地质学与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开发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区域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与其固有的地质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地域地形、地貌的特点制约着其土地的开发,同样影响着它的基本规划、以及交通规划、环境与景观规划等。
然而区域规划的好坏反映着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程度的表达。
因此,区域地形、地貌全程参与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所以可以说,地质学与土地资源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我们要明确的是最首要最基础的目的是土地,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土地的相关一切后,我们才能更加因地制宜、多元化的利用和规划土地资源。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机器演变的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机器变化和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变化历史。
地貌学则是研究地球便面的形态特征、结构机器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和地球的构造特征;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规律以及古生物演化特征;还有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应用等综合性研究。
土地管理定义中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正确调整土地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各业(农、林、牧、工、渔)综合发展的需要,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质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土地的利用方式、经济活动的展开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地质地貌对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以及地质地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地质地貌对农业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显著的。
不同地貌类型对土壤质地、含水量和排水情况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决定了农业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例如,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合大面积的农业发展,如粮食种植和果树种植;而山区地形陡峭、水源稀缺,适合发展农田梯田和畜牧业。
此外,地质地貌对于农业灌溉系统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原地区的湖泊和河流资源成为了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
其次,地质地貌对工业的发展和布局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地貌类型的地区对于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有着巨大差异,从而决定了工业的发展方向。
山区地质资源丰富,适合开采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如开采铁矿、锌矿等,发展水电站;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发展港口、造船厂和沿海渔业。
此外,地质地貌对于工业污染的防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山区的地质地貌条件不利于废水的排放和处理,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和治理工业污染。
第三,地质地貌对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质地貌条件对于道路、铁路、桥梁和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山区地质地貌复杂,道路建设需要克服丘陵、峡谷等地理障碍;河流地区需要建设大桥和堤坝来保护河岸和城市免受洪水侵袭。
此外,地质地貌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地震多发地区需要采取特殊的建筑设计和工法来保证抗震安全。
最后,地质地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质地貌形成了多样丰富的生态系统,山区的森林和湖泊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平原地区的草原和湿地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地质地貌条件对于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例如,山区地貌复杂,土地利用受到限制,可以有效保护原始的生态系统。
地质学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与生态保护
地质学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与生态保护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质历史的学科,而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学的相关知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土地利用规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地质勘探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地质构造、地质地貌、岩石类型、土壤类型等信息。
这些地质信息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下岩层的分布和变化,对土地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构造复杂的地区,需要通过地质调查确保土地利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是地表形态的特征,对于农田、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等的选择和布局都有较大影响。
例如,山地适合建设水电站和风景旅游区,而平原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3. 岩石类型:岩石类型关系到土壤的形成和质地,对于农田和园林绿化等有直接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根据岩石类型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植物种类,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4. 土壤类型: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田、林地、湿地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地质学的研究可以提供土壤类型和性质的信息,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生态保护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质学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合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1. 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要科学合理布局,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例如,在开发新的工业园区时,要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绿化工程和生态保护地的规划,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2. 水资源保护:地质学在水资源规划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地下水赋存情况、地下水流动规律等,可以指导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避免对水资源造成过度开发和污染。
地学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
地学在资源利用中的作用地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貌学等多个分支。
地学在资源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认识和利用地球的各种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壳形成和变化的学科,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质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矿床,并进行勘探和评估。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可以提供地下地质体的信息,地球化学方法可以分析矿石中的元素和成分,从而帮助我们确定矿产资源的潜力和价值。
同时,地质学还可以研究矿床形成和演化的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补给和流动规律,从而指导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管理。
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可以检测水文地质条件,帮助我们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水资源开发。
地学还可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并解决水环境问题,确保人类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能源资源的探寻与利用能源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地学可以为能源资源的探寻与利用提供重要科学支持。
地球物理学方法可以探测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储量,地球化学和地质学方法可以识别煤炭、铀等能源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储量。
通过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勘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地学还可以研究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的利用方式和技术,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四、环境资源的评估与管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地学可以为环境资源的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和分析土地覆盖变化、水资源分布和污染程度等环境指标,为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地质学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地质学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地球结构、地球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土地利用方面,地质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土地的性质和特征,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案例分析。
一、地质勘探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各种观测、测试方法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判断的工作。
在土地规划中,地质勘探可以提供土地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下水位等信息,为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地质勘探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基础条件,避免因地质问题引发的建筑物倒塌等安全问题。
二、土壤地质特征在农业利用中的应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的地质特征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地质学通过研究土壤的成因、组成和特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例如,通过对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的测试,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要求的不同,合理选择作物种植品种和施肥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地质灾害评估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和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地质学通过对地震构造、地质地貌、地下水位等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土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合理避开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矿产地质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地质学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质构造和岩石特征的研究,可以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为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通过岩石地质学的研究,可以确定矿床的类型、分布和蕴藏量,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地质学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地质学可以提供土地地质情况的调查与评估,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土壤地质特征的研究,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指导;地质灾害的评估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矿产地质的研究则为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地质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地质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和地质历史的学科,对于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土地的特点和潜力,指导合理的土地规划与利用。
本文将探讨地质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解释其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一、地质构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质构造包括地壳的物质组成、岩层的分布、断层和褶皱等地质现象。
地质构造的不同会导致土地的性质和利用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处于断陷盆地的地区往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和人口聚居;而位于山脉地区的土地则地势陡峭,多河流和峡谷,适宜发展旅游业和水电能源。
二、地质资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质资源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储量对土地的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矿产资源的发掘和加工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对土地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
水资源的丰富与否关系到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用水等多个方面。
土壤资源的质量和适宜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对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三、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质灾害是地质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对土地利用的选择和规划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的地区不宜作为人口集中的居住地,而应该开展防灾工作或选择其他用途。
地震影响到土地利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选择,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四、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位、土壤质量、地下构造等因素,对土地利用有着直接影响。
地下水位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灌溉和城市的排水工程,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可以解决土地的利用问题。
土壤质量和类型对农作物的选择和生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理选择和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可以发挥土地的最大潜力。
综上所述,地质学在土地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地质构造、地质资源、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等方面,可以指导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潜力,保护地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
地质学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
地质学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中的应用摘要:地质学与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有很大的联系。
有农业,农田,城市,灾害四个方面的关系。
而在长期的发展中,还产生了交叉学科,农业地质学,城市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学。
我们该利用这些关系造福人类。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农业,农业地质学,城市建设,城市地质学,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籍是基础,规划是龙头,执法是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面对的首要目标是土地资源,只有了解了土地的本质,才能合理的,和谐的,充分利用好土地。
以地质体为基础的土壤类型更能反映土地的本质。
土地本身就是地质体的一个部分,土地科学离不开地质科学。
[1]所以土地与地质是息息相关的。
地质通过土壤来影响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很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多元化开发利用。
但是难用的土地资源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在农业方面的影响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壤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土地的研究很大程度是对农业用地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土地地质和土壤的研究。
一些学者呼吁:忽视地质科学,在理论上影响了地质学的发展,从而影响土壤学的发展。
作物和人体所需的元素有钾,磷,钙,碳,硅,硼,钼,铁,硫,碘等营养元素都来自于土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根系来吸收岩石和土壤母质中的营养元素供自身生长,并以枯枝落叶形式归还于土壤。
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和质地,最能反映土壤的本质,由于成土母质不同,土壤类型才千差万别。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岩石构成什么样的土壤母质,有什么样的土壤母质有什么样的土壤。
如红色底砂岩会形成紫色砂砾土壤,页岩会形成黄壤,泥灰岩会形成红壤等等。
在当下农业与地质学的交叉已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农业地质学。
农业地质是一门以地质学、地球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以国土资源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为依据,以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工作细则为准绳,以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信息技术、综合评价与管理决策系统为支撑,并以国家或区域数字地图绘制和区域国土资源宏观决策为目标,以国土资源综合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产量质量和食品安全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为目的,以更加主动地和全面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地理学中的地貌学习
地理学中的地貌学习地貌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形成原因。
通过对地形、地势、地表覆盖物及其空间组合的研究,地貌学为我们解读地球的演化历史、地质构造和自然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地貌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地貌学的定义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其动力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研究范围广泛,从大尺度的陆地与海洋地貌到小尺度的微地貌及细颗粒分析都包含在内。
地貌学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演化,探索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表过程以及评估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地貌类型是指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地貌的分类和描述,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峡谷等。
地貌形成原因涉及地质、气候、水文等多种影响因素。
2. 地貌演化与地质构造:地貌演化是指地球表面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通过地貌的演化研究,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特征。
3. 地貌与土地利用:地貌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地貌类型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研究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4. 微地貌和细颗粒分析:微地貌研究主要针对小尺度的地貌特征,如河床形态、土壤剖面等。
细颗粒分析是指对地表物质的颗粒组成和颗粒大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表物质的来源和运动途径。
三、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地貌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读地球表面的形态和演化过程,主要包括:1. 野外地质考察:野外地质考察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采样,收集和分析地形、地层、岩石及其他地貌要素的数据。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利用遥感图像获取地表信息,了解大尺度地貌和地表覆盖特征,如高程、植被覆盖等。
3. 海洋探测技术:海洋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声纳探测、多波束测深等,用于了解海洋底部的地貌特征,如海底地形、深海河谷等。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球是一个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星球,其中地质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决定了土地的肥沃、水资源分布和可利用性等因素,同时也塑造了人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
一、地质地貌对农业的影响地质地貌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山地地貌通常具有陡峭的斜坡,土地利用受到限制,主要适合建设大规模水库以便对下游提供灌溉和发电的需求。
例如,中国的三峡工程就是在长江上建设的巨大水利工程,改善了江南地区的灌溉条件,使农作物生产逐渐增加。
此外,山地地貌还可以用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山地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与其他森林产品,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土壤侵蚀并保护水源。
于此形成悠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平原地貌一般具有平坦广阔的特点,基本上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区域。
丰富的土壤资源,加上便利的水资源供应,使平原地区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例如,美国中西部的大平原地区被誉为“世界谷仓”,以其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农耕条件而闻名世界。
这种平原地貌为人口集聚提供了条件,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文化和城市发展。
二、地质地貌对城市化的影响地质地貌也对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山地地貌的陡峭和复杂地形给城市化带来了许多挑战。
在山地区建造城市需要投入大量的工程和人力,同时面临着地质灾害的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然而,山地地区也因其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而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行者前来探索。
平原地貌的广阔和平坦则为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平原地区地下水丰富,有利于城市居民的供水;平坦的地形方便了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此,许多大型城市都建立在平原地区,如印度的孟买和中国的北京。
然而,平原地区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自然灾害风险较大等问题,这对城市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地质地貌对水资源的影响地质地貌直接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
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而土地利用则是指人类对地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具有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的肥沃程度、水文条件和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山地地形通常具有陡峭的坡度和脆弱的土壤,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而平原地区则具有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和肥沃的土壤,适宜进行农业种植。
因此,农业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地形地貌的制约。
其次,土地利用也会对地形地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往往会改变地表的形状和地貌特征。
例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往往需要进行土地填充和平整,这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
此外,过度的土地开垦和水土保持不善也会导致地表的侵蚀和河流的淤积,进而改变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不同的地貌特征往往对特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例如,山地地形通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适宜进行水电站和矿产开发。
平原地区则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因此,地形地貌的研究可以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往往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例如,过度的土地开垦和水土保持不善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合理的土地利用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综上所述,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土地利用也会对地形地貌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形地貌的研究可以为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
因此,深入研究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
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
而土地利用则是人类根据自身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地理地形地貌的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和效果,而土地的利用又会对地理地形地貌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理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方式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果。
例如,山地地形多岩石裸露,土壤贫瘠,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等,而不适宜发展农业。
而平原地貌则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此外,河流和湖泊等水域地貌则适宜发展渔业和旅游业。
因此,了解地理地形地貌特征,可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果。
其次,土地利用对地理地形地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会改变地理地形地貌的特征。
例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会破坏原有的地貌特征,填平山谷、河道,改变地表的形态。
农业的大规模发展会导致土壤侵蚀,使地表形成沟壑纵横的河谷地貌。
此外,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排泄废水也会导致湖泊和河流的退化和污染。
因此,合理的土地利用是保护地理地形地貌的重要手段,需要在利用土地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后,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地理地形地貌的特征决定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气候条件,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例如,山地地貌多陡峭,交通不便,限制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而平原地貌则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此外,地理地形地貌的特征还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风景名胜,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可以为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地理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质学与土地利用规划
地质学与土地利用规划地质学作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球表面现象及其演化的学科,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
1. 地质学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因素地质学考察地球内部的构造,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地质演化和地质灾害等因素,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首先,地质构造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不同地质构造具有不同的地质性质,对土地的适宜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其次,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变化,对土地的适宜利用和潜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地质灾害是土地利用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可以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减少灾害损失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地质风险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地质风险评估是基于地质因素对土地利用的潜在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地质风险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风险,提前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地质风险评估可以预测地震、地质滑坡等灾害风险,从而避免建设在高危险区域,确保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 地质学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质学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利用程度,提供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例如,在农田利用中,地质学可以提供土壤质量评估,指导农业管理和保护措施,提高农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4. 地质调查与土地利用规划地质调查是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手段。
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地质特征,为土地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地质调查还可以识别地质灾害隐患,预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土地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结论综上所述,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五大基本地形地貌形态;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目的的长期改造、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人类活动,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等;二.地质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以北京小西山及周边地区为例1地质构造:早侏罗世及中侏罗世早中期,北京西山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断裂活动;该凹陷区具有山间凹陷盆地的沉积特点;西山及东部地区形成了向斜和谷积山背斜以及一系列逆断层;2地貌条件:研究区地貌类型以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石地貌为主;3土地利用情况:此区域在低山区阳坡分布有以荆条、酸枣为主的灌木丛,但由于干旱以及土层较薄,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覆盖度较低,一般在30%~65%之间;在一些有观赏价值的林地地区,发开出了以林地为背景的斑块状旅游用地,例如饭店和旅馆等旅游设施;根据实地调查,妙峰山桃花溪自然景观优美,现已开发成设施齐备的旅游用地;在林区开发有果园,范围较小,零星的分布在海淀区温泉乡一带;土地利用现状图:4相关分析:错误!由于妙峰山一带,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正长石、斜长石和云母, 化学成分为SiO2、Mg0、CaO、FeO,这些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还含有一些具有特殊价值的微量元素;由妙峰山母质形成的轻壤质山地棕壤,孔隙度大,能够保持足够的水分供给植物生长,并能形成较厚的土层厚度,为妙峰山玫瑰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错误!海淀区建设用地的分布位置与冲洪积平原大致是一致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整理的工程量小,方便人们的居住和出行,一般土壤贫瘠的平原地区都用作建设用地;错误!九龙山、香山均为构造山地,坡度大、水分条件差,主要是用作林地;妙峰山大部分也适宜用作林地,但由于其土壤是由含了一些特殊的矿质元素的母岩发育而来,并且较高的海拔也使得妙峰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种气候条件恰恰有利于玫瑰的生长,因而妙峰山有一小部分土地为玫瑰园地,生产出闻名遐迩的含油量高的玫瑰;洪积扇上根据地下水的埋藏出露,从扇顶至扇缘依次为林地、果园、农田;平原区地势高低起伏小,土地平整的工作量小,便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一般用作建设用地;2.以天津市蓟县为例1在微缓起伏到中起伏度之间和平地到中坡之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而中起伏到高山起伏之间和中坡到陡坡之间变化相对较小;表明在低起伏度和低坡度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频率快,而随着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增加,土地利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少,土地利用变化较慢;2在微缓起伏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其次是水域; 而林地减少最多,未利用地减少最少;在低起伏区,居民地增加最多,耕地减少最多;在中起伏区,居民地增加最多, 林地减少最少;坡度越小,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越大; 坡度越大,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越小;三.总结:地貌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1地貌的变化影响决定土地对于某一利用方式的质量好坏;地貌是构成土地综合体的重要因子,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土地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更通过其对热量和水分的地表再分配而对土地利用发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改变了外营力的作用方式和大小,对地貌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一定的影响;2岩性直接影响着风化成土的速度以及理化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度等因素,及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类型及含量,进而对植物的栽培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向斜、背斜、节理、断层等会改变微观地貌, 形成局部小气候,影响透水性等,从而对区域土地利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不同起伏地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地质学与地貌学同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
地学基础对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贾国兵20126936指导教师:郑子成摘要:地质学、地貌学的出现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分不开。
经过长期的时间,地球被逐步认识,并形成了地质学与地貌学。
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和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变化历史。
而地貌学(Geomorphology)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地质学与地貌学农业地质学城市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学正文:1土地资源管理2地质学与地貌学2.1研究内容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容: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和地球的构造特征、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规律遗迹古生物演化特征、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地质学的应用、综合性研究。
地貌学主要研究内容: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摇杆地貌学、地貌年代学等。
2.2我国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发展简史地质学简史:萌芽阶段(1872-1911)、近代阶段(1911-1949)、现代阶段(1949年至今)。
地貌学简史:公元五世纪萌芽、19世纪至20世纪初科学地貌学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飞速发展。
2.3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现状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研究定量化、研究表面广度和内部深度有所增加、已扩展到其他星球、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
3地质学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1地质学与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有很大的联系。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趋向于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了。
有农业,农田,城市,灾害四个方面的关系。
而在长期的发展中,还产生了交叉学科,农业地质学,城市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学。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籍是基础,规划是龙头,执法是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面对的首要目标是土地资源,只有了解土地的本质,才能合理的,和谐的,充分的利用好土地。
以地质体为基础的土壤类型更能反映土地的本质。
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内部构造、岩石、矿床、地震、地热、地貌等现象和过程的科学。
地质学的发展与地球上的土地密切相关,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
1. 地质调查与土地评估地质调查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土地的地质构造、地质岩石类型、地下水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可以帮助评估土地的可利用性和潜在的风险。
地质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规划提供依据,避免在地质问题较大的区域开展不适当的开发活动。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地质灾害是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学在确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规模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地质学的研究结果,规划者可以评估土地利用计划中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并相应地提出规划建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造成的影响。
3. 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利用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也是不少地区的主要供水来源。
地质学通过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帮助评估地下水的储量、质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十分重要,地质学为制定相关措施和规划提供指导。
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与规划地质景观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科学、文化和观赏价值。
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可以帮助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质景观资源。
通过对地质景观的研究和评估,规划者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规划地质公园等区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地质景观。
5. 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地质学在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地质学家通过对地质构造和岩层的研究,可以发现和评估矿产资源的潜力。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并在规划过程中合理布局矿区,避免矿产开发对土地利用的冲突和影响。
总结:地质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涵盖了地质调查与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规划、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利用、地质景观资源保护与规划以及矿产资源评估与开发等方面。
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一、引言及背景地貌形态是地球表面在一定时间尺度内的形态特征,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土地利用则是人类对地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行为。
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貌形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二、平原地貌对农业的影响平原地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点是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这种地貌对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农民们可以在平原上开展大面积种植,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提高作物产量。
此外,平原地貌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进行农田综合开发,包括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家畜等,从而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三、丘陵地貌对旅游业的影响丘陵地貌是一种地球表面起伏较大的地貌类型,多山丘、河流和低谷。
这种地貌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生物多样性,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丘陵地貌适合开展休闲观光、户外探险等旅游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许多地区的旅游产业依赖于丘陵地貌的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
此外,丘陵地貌还为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高山地貌对水资源的影响高山地貌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重要地貌类型,以其绵延的山脉和陡峭的山峰而著名。
高山地貌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大影响。
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就位于高山地带。
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高山地貌常年积雪或冰川,其融化水可作为一种宝贵的水资源供应给下游地区。
此外,高山地貌还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缓了洪水的发生,保持了水土的持久利用。
五、沿海地貌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沿海地貌是指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交界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特征。
沿海地貌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沿海地带多岛屿、港口和河口,为海洋交通和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世界上许多重要城市,如纽约、上海等,就位于沿海地区。
此外,沿海地貌还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海滩度假、海上运动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学基础课程论文
地质地貌对土地整理及规划的意义
摘要:
当今时代。
对于土管来说最基础的两门学科就是地质学和土壤学,所以可以这样说:地质地貌对土地整理及规划的意义就在于用地质学和土壤学相结合来规划管理土地。
地质学与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开发等有着很大的关系。
区域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与其固有的地质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地域地形、地貌的特点制约着其土地的开发,同样影响着它的基本规划、以及交通规划、环境与景观规划等。
然而区域规划的好坏反映着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程度的表达。
因此,区域地形、地貌全程参与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所以可以说,地质学与土地资源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
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土地管理
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我们要明确的是最首要最基础的目的是土地,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土地的相关一切后,我们才能更加因地制宜、多元化的利用和规划土地资源。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机器演变的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机器变化和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变化历史。
地貌学则是研究地球便面的形态特征、结构机器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和地球的构造特征;地球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规律以及古生物演化特征;还有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应用等综合性研究。
土地管理定义
中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正确调整土地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各业(农、林、牧、工、渔)综合发展的需要,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来源:张占录主编:《土地资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Xxxx意义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环境计划署推出“地质学与环境”的国际研究计划,为自然资源和环境管理提供支持,而其中的“地质学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得到重视,并于同年11月成立了“地质学与土地规划工作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我们提供食物、能源、生产资料,更为我们提供生存的空间。
由于社会技术条件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民越来越重视土地资源所提供的生活空间,要求土地的空间布局合理、内部和谐。
当前形势下,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持续土地利用“目标的重要手段。
地形地貌类型与土地整理、利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和评价地形地貌条件是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因此进行土管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而相应的,国内外学者在对于反映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背景因素等已经非常成熟。
从地质学基础我们可以知道土壤的矿物元素含量在一般情况下与成土母质的元素含量有正相关关系,我们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主体土壤的质地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成土母质的矿物成分及其组合关系,如花岗岩形成的麻沙土、其中的石英、云母等砂粒起了主要作用成为砂土;泥质岩形成的土壤、黏土物质含量丰富为粘土、而砂纸岩石与泥质岩石互层形成的土壤、当砂粒和粘土物质比例适度,就会成为质地良好的壤土。
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定位为综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测量学等诸多学科,用来解决土地规划与利用的一门综合学科。
培养具有测量、制图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其中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就与“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紧密联系。
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在我们的土管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农业用地从地质学基础去了解其本质十分重要,根据土地的特性与品质因地制宜,发展和规划农业用地充分发挥其自然优势,顺应自然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事半功倍;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还会破坏生态。
例如在碳酸盐岩红壤上种植杉树,一者存活率不高浪费经费、二是完全达不到栽种树木绿化的目的而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像这种不根据地质学原理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特性来盲目发展农林牧业而失败的事例还有很多。
因此在土地资源实地规划和利用中就要更加注意考虑当地自然条件。
我国的西部地区有着众多卡斯特地貌地区,一些矿场和冶炼企业洗矿后的泥浆处理,就会选择大体积溶洞处理后作为泥浆的沉集地——排泥库【葛正宏卡斯特地形、地貌常见大体积溶洞的处理及施工方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于不同区域特点研究了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例如江峰研究了丘陵区土地末世,根据丘陵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提出来河滩地开发,平坝地区土地综合整理,丘陵地区土地综合整理和山区生态整治等模式。
【江峰渝西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研究】。
再比如一些对于水库区的消落带的整理,对该区域进行相应土管以合理利用消落带土地资源解决该区域生态。
经济、社会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充分学习地质学与地貌学后,我们应该把眼光防长方元,措施更加系统性,要求经济与自然的最大效益化:在土管时应该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突出其区域、措施、内容的综合性当成关键点,针对于不同地貌土地资源利用相应类型的特点进行多元性规划利用。
而且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自然效益。
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提高土地生产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综上所述,“地质学与地貌学”这门课程是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
学会鉴别矿物、岩石从而了解到当地的地质构造,进一步根据地质构造做出相应的规划(如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等等)。
构造运动对于自然灾害的原因有着比较明了的解释,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科学的理论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流水地貌以及斜坡地貌与河流的走向有着紧密的联系。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