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弘老师提供的课程设计模板
戴士弘讲座 《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全(精选)57页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Th子 走。— —莎士 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关于《导游业务》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导游业务》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该文认为导游业务课程子项目可采用“四部七阶转进式”的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情境创设、任务分工、资料查询和讨论切磋等层层推进的方式来进行能力训练;综合性项目设计则可以通过经营模拟公司、开展主题辩论、策划小品表演和组织导游竞赛等可持续性项目活动来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导游项目;课程设计;能力目标课程设计的意义与价值不言而喻,正如戴士弘先生强调那样,不少课程理论分量过重,内容抽象难懂,加上“一言堂”的教学方法,【1】任课老师如不对其进行精心改造,设计行之有效的训练项目,其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更遑论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那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项目设计呢?十多年来,我们一面参研教改理念,围绕“能力目标、项目载体和能力实训”原则,一面借鉴同行宝贵经验,对原有《导游业务》教材体例进行大量删改,精选导游案例、设计应变项目,补充接待技巧,通过“学中做”与“做中学”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一、“四部七阶转进式”的项目设计思路与一般的各班分组教学不同的是,在设计课程子项目时,我们注重将有关导游理论分别拓展为问题呈现与小组解析、分工合作与资料查询、成员答疑与相互讨论、课件制作与课堂答辩四个部分,在陈健平等老师的教改方法基础上【3】,将子项目拓展为多个层次递进的单元设计阶段,往往采用“七阶转进”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能力。
下面以校园地陪接待为例,看看我们的子项目是如何设计的:阶段一,创设地陪接待情境。
我们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要求,以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探究兴趣。
阶段二,地陪接待任务分工。
放手让各组自定组长1-2人,小组内部明确个人任务:要求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阶段三,限时让大家分头查找资料、形成基本观点。
阶段四,小组头脑风暴。
各组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启迪,逐渐达成共识,确定小组课件报告思路。
阶段五,草拟汇报课件。
课件制作要求结构合理,条分缕析,图文并茂,论点鲜明,言必有据。
戴士弘讲座课程整体设计
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戴士弘主要内容(1-3)⏹第一部分职教基本观念⏹第二部分怎样改造传统课程(1)?-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第三部分怎样改造传统课程(2)?-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第一部分职教基本观念什么是一堂好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评价的经典标准备课充分、选材适当、概念准确、讲授透彻语言简练、知识系统、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操作规范、理实结合、教学互动、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精神饱满、指导耐心鼓励创新、手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得力为人师表、敬业投入、教书育人、德智统一经典标准的严重问题问题1. 评价对象是谁?问题2. 课程目标是什么?问题3. 能力、知识哪里来?课程教改的三项原则1. 突出能力目标。
2. 主要载体是“项目”和“任务”。
3. 学生是主体。
相反的原则。
不合格课程,不合格教师。
校领导的评价标准是关键。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道德、素质、技能、知识、可持续发展。
能从一线起步,创新创业,自学。
生产、技术、营销、服务、管理、辅助管理。
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课程改革原则突出能力目标。
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
学生是主体。
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第二部分怎样改造传统课程教学(1)?-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建筑防雷1(单元设计例)●雷电成因、雷电危害。
●雷电种类、防雷标准。
●防雷措施。
●黄山实例。
●特点。
建筑防雷2(单元设计例)●能力目标。
●雷电照片、黄山防雷问题。
●任务:教学楼的防雷设计。
●归纳上升、总结熟记。
知识的系统化。
●新任务。
能力反复训练。
●特点。
通信方式1(单元设计例)●提问复习。
●新知识点引入:通信方式三类。
●单工通信定义、案例。
●双工通信定义、案例。
●半双工通信定义、案例。
●相关知识:模拟网、数字网。
●作业。
●问题。
通信方式2(单元设计例)●确定“能力目标”。
(备课任务一)●设计任务和实例。
(备课任务二)●对讲机操作。
●手机操作。
双工通信定义、案例。
实分析第四版课程设计
实分析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实分析是数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研究实数和实变量函数的基础课。
实分析课程的内容涉及到实数、连续性、收敛性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是后续数学课程的重要基础。
由于实数的不可数性、无理数的存在等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本课程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实分析第四版课程设计,旨在为实分析课程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1.掌握实数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实数的完备性、不可数性等;2.理解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等概念,并熟练掌握求极限、连续性、导数的方法;3.了解实分析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三、授课方法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课程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来介绍实数系统、函数极限、导数等概念及其相关定理和推论;2.演示法:通过例子来说明和强调实数系统、函数极限、导数等概念及其相关定理和推论;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授课过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按照教材的章节划分,分为以下多个部分:1.实数系统1.实数的完备性2.实数的不可数性2.极限1.数列极限2.函数极限3.极限存在准则、唯一性和保号性3.连续性1.函数的连续性2.连续函数的运算性质3.介值定理和零点定理4.导数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计算3.高阶导数五、学习评估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等; 2.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总结实分析是数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也是研究实数和实变量函数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授、演示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数系统、函数极限、导数等概念及其相关定理和推论,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项目式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项 目的具体学 习情境提 出 百磊 ———
磊 写 再酉—————————— ———一
文 化 教I lf 育
科
《 冲压模具设 计与制造》 课程项 目式一体化 教学 探 索 与实践
刘 美 玲
( 东 工 贸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东 广 州 5 典型案例 , 结合学校专业教 学的特 点进行教 学项 目的设计。 在项 目的引导下, 专业理论与 实习实动l 将 内容融合 , 通 过项 目 情境的“ 学、 达到调 动 自主学习积极性、 教、 做”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专业技能、 提 激发创 造潜能的 目的。 关键词 : 冲压模具; 程改革; 目 景教学 课 项 情 运用项 目教 学法,就是结合具体项 目的工 作 流程构建教学 内容体 系 , 以完 成项 目的进行 顺序作为教学顺序, 足模具 2 / 以满 D3 D绘图 、 模 具设计 、模具 制造等 岗位群所需 的专业核心能 力 为教学 目标 , 教 、 、 ” 融“ 学 做 于一体, 学生 引导 自主学 习, 于动手, 勤 勇于创新 , 提高教学效果 。 1教学项 目的确定 11确定原则 . 教学 项 目的确定是 实施项 目教学的关 键, 项 目的确定要具有典型性 、针对性 、 可操作性 。 1. . 1分析企业的工作情 境与工 作流程 , 1 确 定典型项 目。 对广 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近 2 O家具 有模具 产品设 计与制造能力的企业调研,确定 了与生 产实际接近的典型载体,让学生 真实感 受未来工作 的环境与流程。 11 .. 2教学项 目应针对 模具设计与制 造岗 位工作实际需要来设计。 完成项 目过程中“ 用什
《会计信息化(T3)》课程标准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化(T3)》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1281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会计信息化(T3)课改组)课程负责人:左莉审核人:董红编制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编制日期:2014年 12 月 10日《会计信息化(T3)》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普通后三年制学生、五年制学生2.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3. 参考课时 64 学分 44.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用友T3软件为平台介绍了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学生通过对用友T3软件的实际操作,可以了解常用的财务软件和会计信息化基本知识,理解什么是财务业务一体化,从而掌握会计信息化实施的程序和方法。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强调运用先练后讲、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对操作步骤与操作进程的思路提炼,强调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学习优势,掌握多个通用软件的操作技术。
5. 课程性质与定位⑴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⑵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会计为基础,其前修课程是《基础会计》,后继课程是《会计信息化(U8)》。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实操技能。
此外,本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开设本课程能够为学生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6.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戴士弘教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情景化教学的思路来设计的。
首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电算化会计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找出本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设计;最后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学习情景设计,进而在教学中实施优化。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基于项目化教学《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寄生虫检验技术》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以临床检验室岗位的工作性质与任务为依据,充分把握工学结合在《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中的体现,提出了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路,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做、评”一体,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寄生虫检验技术;项目化教学;“教学做评”一体化中图分类号:r4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78-01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观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观,采用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1]。
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近几年一直在进行“医教结合、院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寄生虫检验技术》于2010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培养目标《寄生虫检验技术》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形态特征识别与实验操作技能技巧相结合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常见寄生虫检验的基本技能(形态学、方法学),会观察镜下诊断虫期的形态特征,兼备肉眼观寄生虫大体标本。
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做到:“形态学”以特征为核心、“方法学”以技能技巧为重点、“结果质量”以三基为主题,为临床寄生虫实验室诊断奠定必备的专业技能。
二、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方式——项目化教学(一)课程设计的思想1.本课程根据医学院检验专业工作性质与任务,以检验“项目”为主题、“任务”为驱动,“质量”为重点,紧密联系临床检验的实际工作,注重循序渐进教学的客观规律、实效性,把握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寄生虫检验技术》课程中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取长补短,更要扬长(标本、技能)避短,“教清楚、学明白、做扎实”,让学生在“做”中“知不足”、在“学”中“不知足”。
f45课程设计
f45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数学中的分数、科学中的能量转换等,根据所在年级深度,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点。
2. 学生能通过本课程学习,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如能准确描述分数的意义,阐述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包含分数的数学问题或创建简单的能量转换模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探究、分析、综合等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如科学实验、数学解题等,增强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体验。
学生特点:考虑学生所在年级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章节一:基础知识导入- 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2. 章节二:核心知识讲解- 分数的性质、分类及实际应用- 不同类型的能量转换实例及过程解析3. 章节三:实践操作与探究- 设计分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及解答- 动手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模型并进行实验4. 章节四:巩固与拓展-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探讨新型能源转换技术及其发展前景5. 章节五:总结与评价- 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确保课程进度的合理性。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 七子之பைடு நூலகம்
澳 门》 教学设计
陈洁云 深圳 5 80 ) 10 0
( 广东省深圳 市南 山区桃苑学校 , 广东
摘要 : 唱歌是音 乐教 学 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 , 中学生正值 变声期 , 初 正确 引导 学生用科 学的方法歌唱 , 养成 良好
的唱歌 习惯 , 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而达到初 中音 乐课程标 准中“ 学生能够 自 地、 提 从 使 信 有表 情地演唱” 目的。 的
歌 曲的情绪所起 的作用 。)
五 、 曲处 理 歌
( ) 一 初听音乐 1 . 学生交流 听后感 。
2出示课题 :七子 之歌—— 澳门》说说歌名 中“ . 《 ( 七 子” 指的是什么? ) 。 .
本课教授对象 是七年级学生 ,多数学 生在学 习中
教学用具 : 钢琴 、 多媒 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能够积极参与 , 课堂表现 热情很 高。 但在 唱歌教学 中教
师发现一部分学生 在演唱时容易喊 唱 ,还有 一部分学 生则是进入 了变声期 羞于开 口,因此如何 引导学生用 科学 的方法 演唱 ,以及 如何循序渐进 的培养学生 自信
比, 以及演 唱形式 的变化处理 。) 引导学 生根据 自己的
( 计意 图 : 看视 频片段 《 设 观 澳海 渊源 》直 观地 了 ,
解澳 门的历史背景 。 )
三 、 示 课 题 揭
体会进行 练唱。 ( 设计 意 图 : 通过 老师 的范唱 , 降低学生 的畏难 情 绪, 在老师 的帮助下初步 掌握 演唱高音 的方法 ; 过师 通 生 接唱进行对 比 ,使学 生更 直观地辨别 出力度 变化对
业 出 版 社 .0 8 20.
PowerBuilder技术教程(戴士弘)第1章
第 1 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 管 理 问 题 2
各行各业都必须解决的“管理”问题, 其实质到底是什么? 以学生成绩的管理为例, 用表格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数据处理工作 (参见图1-1)。
第 1 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图 1-1 使用表格处理问题
第 1 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现有的管理问题, 无论是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还是物资管 理都可以归结为表格处理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以大量 多种表格处理为核心的应用软件。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自动操 作能力, 在以表格处理为核心的管理领域中, 数据库管理系统 已经是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PowerBuilder 集中反映 了当前各应用领域对管理软件的要求, 是目前最先进的数据库 管理软件开发工具之一。 数据库管理软件通常运行在四种环境中: 集中式平台、个 人计算机、简单本地网络和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如图1-2 所示)。
第 1 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训项目与习题
1. 在计算机中安装的软件从功能上分, 有哪两大类?各有 什么作用? 2. 举例说明不同用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名称和功能。 3. 什么情况下采用成品软件? 什么情况下要自己开发软件? 4. PB 是什么类型的软件?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5. 各行各业中的“管理”问题有什么公共特点?管理类应 用软件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第 1 章 计算Biblioteka 应用基础1.3 Windows 环境与PB 开发环境 3 环境与PB
Microsoft (微软)Windows(窗口) 环境最大的特点是具 有统一的外观和统一的操作格式, 这给软件的操作带来很大的便 利。 PB 开发环境本身就工作在窗口环境下, 用 PB开发出的 软件也工作在窗口环境下。本书的读者应该熟悉Windows 环境 窗口的外观、部件和操作方法。 在 Windows 环境下安装了 PB 软件之后, 就可以使用 PB 来开发我们需要的管理软件了。计算机开机, 进入 Windows 桌面 环境后, 通过以下操作可以进入 PB 的开发环境:用鼠标单击桌 面上的“开始”; 然后单击“程序”; 最后单击 PB 的软件名称: Powersoft 6.5和 PowerBuilder 6.5, 于是进入 PowerBuiler 开发环 境的主界面, 如图1-3所示。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戴士弘著(高职教改系列从书)作者简介戴士弘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曾任教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992年参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
1994年筹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系,任系主任。
他以自己担任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突破口,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系内和学院内推广课程的双循环教学法和引探教学法。
主编、参编、主审了多部高职教材。
其中,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一书大胆改革了该课程传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单元电路、理论计算、综合实训”的三段结构,为理论性较强的职教课程探索出一条新路。
2002—2004年应邀从事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培训和测评工作。
他关于职教课程要进行“整体设计”(宏观设计)和“单元设计”(微观设计)的思想,在若干所职业院校中宣讲和实施,取得教学改革的明显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受到有关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
他所总结的教师职教能力培训和测评的经验,和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的思想,被认为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微观研究的重要课题,受到院校领导和专业教师的关注。
2005—2007年被聘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学院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学院整体教学改革与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
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培训与测评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6年9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2006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审。
他关于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和高职院校进行整体教改的意见,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高职理论专家、国内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关注。
上篇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一、什么是一堂好课?首先,我们来谈谈课程评价的经典标准及其问题。
11f04e课程设计
11f04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11f04e章节中数学基础概念,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及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折扣、百分比等。
3. 学生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运算技巧。
2.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注重培养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有效落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一、二节- 内容安排:讲解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定义及相互转换方法,举例说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概率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 内容安排:引入概率的定义,讲解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实际问题解决-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四节- 内容安排:结合分数、小数、百分数和概率知识,设计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及应用第二课时:概率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第三课时:实际问题解决,巩固所学知识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个人学习与作业
一、个人学习(11月28日——12月10日
作业:每人针对本专业和课程各提出一个带情境的项目。项目设计的文本格式如下(参照):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时间
第1周
第N周
第N周
第N周
第N周
…
项目情境
项目引入
方案设计
项目实施
…
…
检验
情境1
…
…
…
…
…
情境2
…
…
…
…
…
…Hale Waihona Puke …………
…
二、学习成果检验
1.开卷答题
时间:12月2日(星期一)7-8节
地点:兽医实验室
参加答题人员:所属专、兼职教师
2.项目设计论证
每人针对本专业和课程各提出一个带情境的项目,于12月6日前交到各专业主任;各专业组织对个人提出的所有项目进行研讨、论证,于12月底前完成。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18.搭支架》word教案(4)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设计与制作18. 搭支架教学目标知识:认识三角形的结构比较牢固、不容易变形的特征。
能力:尝试搭支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结构比较牢固、不容易变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把容易变形的方形结构加固。
教学准备:1.小棍、皮筋若干根。
2.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出示教材第48页图和自然图册第29页的图。
2.提问:这些是什么?它们的结构什么形状最多?生:(三角形)3.提问:为什么要把它们制成三角形结构呢?(学生回答,不论回答怎么样,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研讨1.比较三角形支架和方形支架的牢固程度(1)讲解:为了弄清起重机的起重臂为什么有许多的三角形结构,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请你用桌子上的小棒和皮筋,扎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演示三角形支架、方形支架)(2)学生分组扎支架。
(3)讲解: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们扎成的三角形支架与正方形支架,哪一个比较牢固,不容易变形?(4)学生分组实验并讨论得出:三角形支架比较牢固。
(5)想一想:怎样使这个正方形支架变得比较牢固些,不容易变形呢?(6)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实验。
(7)思考:为什么在方形支架中斜着捆一根棍子或交叉捆两根棍子,支架就比原来变得牢固了呢?(方形支架中加了一根斜棍或交叉的两根棍以后,中间的形状变成了三角形)(8)这说明了什么?(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2.比较立体三角形支架和立体方形支架的牢固程度(1)演示立体的三角形支架和立体的方形支架。
(2)问:立体的三角形支架和立体的方形支架,它们谁更牢固些呢?请一部分组的同学们捆三角形支架,另一部分组的同学捆方形支架。
看看谁捆的支架更牢固。
(3)学生分组捆支架,然后交换对比。
讲解:比一比,哪种比较牢固,不容易变形。
(4)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情况。
(5)这说明什么?(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6)讨论:怎样加固立体方形支架?有些怎样的方法?怎样加固又牢固又省材料?(7)学生实验并汇报结果。
A741课程设计
A741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学习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
5.能够运用XX学科的技术进行实际操作。
6.能够阅读和理解XX学科的文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
2.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介绍XX学科的历史发展,了解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同时关注当前XX学科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技术,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专业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 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
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 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
能力目标:(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生能根据××(标准、规范),运用××(知识),做××(事情))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每个项目的多个情境。
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
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
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节课梗概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另外,在根据整体设计WORD文档制作PPT演示文档时,需要绘制“岗位分析图”、“课程进度图”、“课程目标图”和“情境任务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