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县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县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县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
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户籍的身份属性,建立按居住地进行登记和管理的户籍制度,根据实际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用脚投票”的权利。
二、健全市场机制,拓宽就业渠道。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使进城务工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同时,切实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实现城乡、区域信息共享,推进规范的就业中介组织建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融入社区。
鼓励引导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管理、社区文体活动等,为他们搭建与城市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社会形成不同群体之间平等交往、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融洽氛围,逐步消除认同偏差和歧视。
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缓解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的心理焦虑,增强进城落户农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四、开展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需求,2017年在****等乡镇开
展就业技能培训班**期,培训电工、焊工等就业技能人才**余人,开展创业培训**期,针对有创业意愿人员培训**人次,实现创业**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次。
2019年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根据安排,我们于今年8月,对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召集市、区人社、发改、教育、农业、公安、住建、规划、民政等部门进行了座谈,深入xxx进行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展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各县(区)农民纷纷“跳出农门”,进城打工、经商,或者供子女上学,很多人从农村走进了城市。
特别是XX年《xx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
据统计,XX年至XX年6月底,全市农业转移人口293527人,其中XX年111659人,XX年124920人,XX年上半年56948人,这些人中,80%以上集中在市、县(区)主城区。
其中进神木县城的人数最多,达38344人,其次是xx城达30811人,也有少数人去XX、西安和南方城市打工、经商(详见附表1)。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构成是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城中村农民、随迁投靠人员、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分别占同期农业转移人口的40.5%、22.8%、9.8%和9.6%(详见附表2)。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的数量大,实际落户的很少,有关政策落实的不够。
据 XX年至XX年6月底统计,全市农业转移人口61008户、181868人中,换领城市居民户口簿的15803人,占8.7%,享受免费职业培训、保障住房、平等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和税收扶持政策的分别占15.2%、5.9%、11.8%、13.4%和2.7%(详见附表3)。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就业情况不良。
由于文化技能偏低,又缺乏创业资金,所以,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靠出卖苦力维持生活,从事职业主要是建筑装潢、货运安装、酒店餐饮服务、商场销售以及食品、服装加工等,真正自己从事个体经营的很少,人数不到20%。
进城打工农民平均月收入在1000-2000元左右,低而不稳。
关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范文??问题,一方面,加快农村土地、林权确权和颁证步伐,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引导以土地为主体的各类要素资源依法有序流转;另一方面,发展壮大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使农业人口有脱离土地进城的条件。
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因为承包地、宅基地上的各项权益而不愿市民化的问题,建议允许农民带着“土地权益”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继续保留其原有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和流转权等合法权益;对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的农业转移人口,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三)推动公共服务制度和政策创新,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教育方面,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使学生转移流动与教育发展同向同步。
一是对农村有一定发展基础和规模的学校或教学点,分步进行标准化建设,建办为寄宿制学校;对由于农业人口转移、学生数量过少,对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的小学或教学点,予以撤并。
统筹管理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城乡学校教师相互补充机制,保证学生需求。
二是充分考虑由于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造成城镇学校校舍不足、资源紧缺的实际,加大对市区、县城和重点城镇学校的资金投入,支持加快扩建步伐,缓解“上学难”问题。
三是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平等的营养膳食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
医疗卫生方面,充分考虑农业转移人口加速市民化和城镇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在巩固乡村医疗机构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县以上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同时,加快城乡医保制度并轨,整合部门管理职能,实行统一的报销方式和标准,待条件成熟后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轨,实现“三保合一”。
社会保障方面,一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农业转移人员公平就业。
二是建议对养老保险实行多元统筹管理办法,设立多层次参保标准,根据转移人口意愿自主选择参加养老保险的种类和层次,切实落实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保障水平。
20XX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
20XX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一)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关事项的通知》(庆人大常办电发[20XX]9号)要求,正宁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专门调研组,与县政府办公室联合,深入全县XXX个乡镇及公安、统计、计生、民政、人社、教育、住建等职能部门,对我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期间,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数据汇总分析、走访调查、会议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近期,调查组按照市人大办公室下发的调研工作补充通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调查核实,对调查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一)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基本情况20XX年底,全县总人口XX.X万人(人口变动调查数),常住人口XX.X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XX.X万人。
农村总人口XX.X万人,户籍人口XX.X万人,常住人口XX.X万人,流动人口XX.X万人。
(1)农村流出地农业转移总人口XX.X万人,其中转出本县的总人口(含家庭人口)XX.X万人,流向省外XX.X万人,流向省内XX.X万人,且流转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业转移人口从业人数XX.X万人,其中男性XX.X万人,占转移人口的XX%,年龄在16—50岁的男性XX.X万人,占转移人口的XX%,超过50岁以上的比重较低;女性XX.X万人,占转移人口的XX%,16—50岁的女性XX.X万人,占转移人口的XX%。
(2)1993至20XX年,全县总新生儿56XXX人,其中农村新生儿33XXX人,占XX.X%,农村新生儿年平均1XXX人。
1993年至20XX年,全县新生儿转移人口3XXX人,其中农村新生儿转移人口1XXX人,占XX.X%。
从农村转移人口新生儿数量看,我县1993年为XXX人、20XX年为XXX人、20XX年为XXX人,这反映出我县农业转移人口总量总体上在逐步增长。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
具体情况如下:一、工作总体情况自国家实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以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投入力度。
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水平。
二、政策措施1. 完善市民化政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市着力完善市民化政策,特别是对于市民化补贴、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确保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权益得到保障。
2. 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出资设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用于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市民化补贴、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有效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资金困难问题。
3. 多渠道引导就业:我市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劳动力市民化水平。
三、工作成效1. 市民化率不断提升: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资金支持的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率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率达到了80%以上。
2. 就业创业效果明显: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和引导就业创业,农业转移人口不断增加,就业创业效果明显,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社会保障覆盖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1. 资金支持不足:目前,市民化资金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仍然不足以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市民化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支持到位。
2. 就业培训不够精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培训内容和形式不够精准,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技能水平。
3. 社会融入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社会融入程度有待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培训和帮扶力度,提高其社会融入能力。
立足实际科学统筹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
立足实际科学统筹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在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城乡统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2012年6月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分析我县“农转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完善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我县“农转城”工作。
刚才,县人民政府xxx 副县长就我县“农转城”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步骤、工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安排部署,并与各乡(镇)签定了今年的目标责任书。
会后,请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转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省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从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落实好这一决策部署,是缩小城乡差距、破解“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本质需要,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对于我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相关意见和实施办法,明确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今年5月29日,又在xxx召开了全省“农转城”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并与各州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签定了责任状。
同时,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出台了全市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政策,并下达了具体的目标任务。
202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
202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研报告
报告摘要:
本报告主要对2023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行了调研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2023年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1. 市民化政策的推动力度加大:2023年,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支持,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提供购房补贴、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吸引和鼓
励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在城市定居。
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化进程在2023年进一步加快。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在城市落户的机会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 就业机会丰富:2023年,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选择就业的机会增加。
调研发现,许多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就业提升了收入水平,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4. 教育和医疗资源得到改善: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和医疗资源得到了改善,提供更好
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这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使他们更倾向
选择在城市定居。
基于以上发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有效推动对于市民化进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城市化进程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升生活水平的机会。
3. 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改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更加倾向选择在城市定居。
然而,报告也指出市民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确保市民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旨在提升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
一、具体举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包括政策支持、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政策支持。
这包括提供住房、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等。
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农村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住房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供相关的创业支持政策。
社会保障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应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教育培训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二、实际成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成效。
在政策支持方面,各地政府积极推行相关政策,为农民工提供住房和就业机会。
例如,北京市通过购买农村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为农民工提供了稳定的住房环境。
此外,各地政府还鼓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平台等方式,提供便利的就业渠道。
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农民工逐渐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例如,各地政府建立了覆盖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在教育培训方面,政府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
各地政府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改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环境。
此外,政府还开展了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摘要] 1 、当前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各县(区)的农民纷纷“跳出农业大门”,到城市打工经商或为子女提供教育。
许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构成是农民工和商人、城市里的农民、随他们一起迁移的人、大中专毕业生。
他们分别占同期农业转移人口的40.5%、22.8%、9.8%和9.6%(详见表2)。
我市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大,实际落户人数少。
相关政策执行不够。
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就业状况差,第二是生活条件差,第三是0岁以上儿童上学困难。
4、医疗保障不到位,5、服务不能均等化,3 、问题原因分析,1、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化,2、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愿向城镇居民账户转化,3、城镇承载力低,政府投入跟不上。
根据安排,今年8月,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查。
我们先后召开了市级、区人民团体、发展改革、教育、农业、公安、住房建设、规划、民政等部门讨论。
我们对xxx 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报告如下:1 、当前我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各县(区)农民纷纷“跳出农业大门”,进城务工经商或为子女提供教育。
许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特别是2010年《xx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城市定居的若干意见》颁布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6月底,全市农业转移人口为293,527人,其中2011年为111,659人,2012年为124,920人,2013年上半年为56,948人。
其中,80%以上集中在城市、县(区)的主要城区。
其中,神木县人口最多,为38,344人,其次是xx市,为30,811人,少数人去北京、Xi和南方城市工作、经商(详见表1)。
该市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构成为:农民工和商业农民、城中村农民、随迁人员、大中专毕业生=0,分别占同期农业转移人口的40.5%、22.8%、9.8%和9.6%(详见表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汇报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汇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政策及思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政策及思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村劳动力流失到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
在中国,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多年,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以下是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政策及思考的探讨。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1.规模庞大: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数量已经达到数亿人之多。
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劳动力,他们通过进入城市工作、务工、经商等途径实现了市民化。
2.居住状况较差:由于城市房价高企,农业转移人口通常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住房条件较差。
很多农业转移人口生活在简陋的出租房、集体宿舍等地方,没有稳定的居住权益。
3.社会保障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他们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给农业转移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1.解决户籍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问题,包括放宽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落户条件、推行户籍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合法居住和就业。
2.提供社会保障:政府也逐渐增加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包括国家医保、养老保险等。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补贴政策,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3.促进教育发展: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义务教育、减免学费、提供就近入学等,以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益。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思考1.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乡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需求。
2.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待遇: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提高他们的待遇。
同时,要加大对边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关于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关事项的通知》(庆人大常办电发g号)要求,xx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专门调研组,与县政府办公室联合,深入全县10个乡镇及公安、统计、计生、民政、人社、教育、住建等职能部门,对我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进行了全而调研。
期间,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数据汇总分析、走访调查、会议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近期,调查组按照市人大办公室下发的调研工作补充通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调查核实,对调查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一)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基本情况2022年底,全县总人口23.68万人(人口变动调查数),常住人口18.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5.08万人。
农村总人口21.44万人,户籍人口21.3万人,常住人口13.07万人,流动人口 6.81万人。
(1)农村流出地农业转移总人口 6.31万人,其中转出本县的总人口(含家庭人口) 5.98万人,流向省外4.2万人,流向省内1.88 75 人,且流转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新生代农民工己成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业转移人口从业人数5.53万人,其中男性3.66 万人,占转移人口的58%,年龄在16—50岁的男性3.55万人,占转移人口的56%,超过50岁以上的比重较低;女性2.65万人,占转移人口的42%, 16—50岁的女性2.55万人,占转移人口的40%。
(2) 2993至2021年,全县总新生儿灯初人,其中农村新生儿*****A,占59.3%,农村新生儿年平均1662人。
1993年至2021年,全县新生儿转移人口3189人,其中农村新生儿转移人口1965人,占62.6%。
从农村转移人口新生儿数量看,我县1993年为58人、2022 年为76人、2021年为254人,这反映出我县农业转移人口总量总体上在逐步增长。
乡镇转移人口情况汇报
乡镇转移人口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乡镇转移人口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乡镇转移人口的实际情况,我对我所在地区的乡镇转移人口情况进行了一次汇报。
首先,从数量上看,我所在地区的乡镇转移人口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所致。
据统计,我所在地区的乡镇转移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的劳动力。
这些转移人口的增加,一方面说明了我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口,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的不足。
其次,从结构上看,我所在地区的乡镇转移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在乡镇转移后,主要从事建筑工地、服务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他们的转移,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
然而,这些转移人口也面临着城市生活成本高、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再次,从影响上看,乡镇转移人口的增加对我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他们的转移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支持,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另一方面,他们的转移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一定的人口减少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导和管理乡镇转移人口,成为了当前我所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乡镇转移人口问题是我所在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乡镇转移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的良性循环。
希望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能够共同努力,为乡镇转移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政策、措施与成效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政策、措施与成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使其融入城市社会,获得城市居民的权利和福利。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地,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不仅可以减轻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加快城乡居民的融合。
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也有利于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为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简化落户手续,取消户籍限制,降低申请条件,方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
其次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市居民的权益。
另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和就业援助力度,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就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最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率不断提升,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进步。
综上所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举。
通过制定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持力度,相信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县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下面聘才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
欢迎大家阅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1月21日,我县召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工程工作总结研讨会,县领导张立侠、张晓华、范志忠、任青山、张春梅、李润毛出席会议。
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扶贫办、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土地调查规划研究院、市农牧部、市扶贫办、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扶贫办、市规划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范志忠主持会议。
会上,试点工程实施部门负责人首先就我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工程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进行汇报,随后试点工程涉及乡镇、单位负责人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同与会专家和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并认真听取了每一位专家和领导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表示会结合当地实际融入到今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程中,使这项工程能够真正惠及当地农民。
武川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工程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前农村外出农户占多少、闲置房屋占多数、留村农户占多数的实际,为破解“三农”发展困难的难题,通过大胆实践而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
该项工程于XX年11月中旬开展前期摸底调查,实施地点选定在地处西北风蚀沙化和限制发展区的二份子乡白彦花、厂汉此老两个行政村内进行。
XX 年3月初工程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6个自然村的农户转移,共投入资金1346万元,转移农户212户603人,村落拆除面积达487亩。
试点工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县政府办、农牧部、发改局、扶贫办、住建局、人社局、农牧业局、国土局负责人与各乡镇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总结目前,江苏的城镇化率已超过64%,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
浅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这一转变涉及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政策不完善、城市接纳能力不足以及农民转型困难等。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城市接纳市民化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逐渐加速。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促使更多的农民选择向城市转移。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需求也得到了提高,他们渴望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更稳定的工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然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策不完善,缺乏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的有效保障。
其次,城市接纳能力不足,导致转移人口在城市中面临就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困难。
最后,农民转型困难,他们在文化、技能和社会融入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是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务工或定居的劳动力,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制度、城市接纳能力、就业问题、自身问题和区域发展与产业转型等方面,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制度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政策制度问题。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如住房补贴、就业援助等。
这种政策制度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中的市民化进程。
(二)城市接纳能力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接纳能力问题也逐渐凸显。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与对策
0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探讨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落户条件
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落户 门槛,打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
自由流动。
实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农业转移人口 在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权益。
简化户籍迁移手续
简化农业转移人口户籍迁移手续, 降低迁移成本,提高迁移效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01
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享
受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待遇。
提高保障水平
02 逐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居民
实现均等化。
完善跨地区转接制度
0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跨地区转接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
口在流动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权益。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01
扩大教育资源总量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城市教育资 源总量,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子女 教育需求。
02
促进教育公平
03
提高教育质量
取消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的户 籍限制,确保他们平等接受义务 教育。
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学校的 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 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0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户籍壁垒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实现 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机会。这一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面临许 多挑战和机遇,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促进其市民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
人口规模
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庞大,已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 重要来源。
地域分布
农业转移人口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部分地区出现集聚现象。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了解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推进市民化的有效路径,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一)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截至_____年,我区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已达到_____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_____%。
(二)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中,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比例逐渐增加。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加大了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三)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购买商品房、租赁住房等方式在城镇定居,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三、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一)户籍制度改革仍需深化尽管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和障碍。
如一些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仍然较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仍存在差距。
(二)就业质量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就业稳定性差,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同时,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还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工资拖欠等问题。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
例如,学校学位紧张,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难;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融入城市困难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农业转移人口在融入城市社会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他们在社交、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简化落户手续,逐步消除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差异。
县人社局关于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工作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情况报告
XX县人社局关于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工作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情况报告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意见》(赣府发〔2014〕13号)中有关社会保障内容,努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并对相关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工作(一)基本情况1、就业创业2014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完成11400人,其中省内转移完成7555人。
城镇新增就业778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96人,新增家庭服务业完成730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为100%。
完成就业培训8272人,其中工业园区定向培训5745人,家庭服务业培训任609人。
创业培训1078人。
2、社会保险(1)职工养老保险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员(以下简称农民工)4873人,占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参保总人数39273人的12. 4%,其中在工业园区企业等用人单位就业参保的农民工1153人,以个体或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农民工3720人(含在县外异地就业参保,辞职后要求转回XX的农业人员)。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52万人,参保缴费人数17.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1.1万人。
全年征缴参保资金2176.92万元,其中城镇189.25万元,农村1987 .67万元。
已享受待遇人员5.43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3685.02万元。
全县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210人。
(3)失业保险方面:参保19350人,失业保险费征缴580万元。
2014年办理社保补贴申领人数达1012人,发放补贴273.2万元。
(4)医疗保险:我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49925人(实际缴费人数135190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45253人(实际缴费人数3539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总人数为104672人(实际缴费人数9980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举措
和实际成效说明报告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户籍的身份属性,建立按居住地进行登记和管理的户籍制度,根据实际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用脚投票”的权利。
二、健全市场机制,拓宽就业渠道。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使进城务工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同时,切实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实现城乡、区域信息共享,推进规范的就业中介组织建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融入社区。
鼓励引导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管理、社区文体活动等,为他们搭建与城市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社会形成不同群体之间平等交往、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融洽氛围,逐步消除认同偏差和歧视。
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缓解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的心理焦虑,增强进城落户农民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四、开展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需求,2017年在****等乡镇开
展就业技能培训班**期,培训电工、焊工等就业技能人才**余人,开展创业培训**期,针对有创业意愿人员培训**人次,实现创业**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