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培训系列课程-NVH20201120
整车综合主观评价介绍课件
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程序介绍
2.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节点
P0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概念计划阶段
Concept Planning stage
产品开发阶段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
产品验证阶段 Prod Validation
市场定位报告
产品VTS
省内评价
专用评价项目表 竞争车型评价
✓2.1、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的定义 ✓2.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节点 ✓2.3、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开发模式 ✓2.4、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实例介绍 ✓2.5、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实景扫描
▪3.目前整车综合主观评价能力
整车综合主观评价介绍
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程序介绍
2.1、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定义
车辆开发阶段性能/功能及品质,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价,以 及产品竞争力不足和预想顾客不满的事项向各设计/开发部门反馈 。
开发计划
整改报告
开口问题清单
整车综合主观评价介绍
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程序介绍
2.3.1、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目标值设定流程
可行性分析
奇瑞品牌 客户需求
定义新车型的 性能策略
市场抱怨分析 市场调查
主观评价目标 值
整车综合主观评价介绍
开发技术 生产技术
主观评价 客观数据
Benchmarking
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程序介绍
各大项总数 7 14 11 16 17 8 8 5 9 2 97
涵盖数量 7 12 11 6 12 8 7 5 8 0 76
涵盖百分比 100% 86% 100% 38% 71% 100% 88% 100% 89% 0% 78%
整车NVH评价
噪声
- 因 发 动 机 的 旋 转 角 度 -怠速
变化导致 T/M 齿轮相撞 -慢加速
产生的噪音
4-8 齿 轮 变 速 机 -齿轮变换时的振动
-光滑沥青路
在低加速和低
构振动(行驶
-行驶中
挡急加速下分
中)
-在节气门位置 30%、50 别评价
%及 100%情况下分别评价
粗糙路面(水泥路或粗糙的沥青路)
编号
发动机
2-4 进气噪声
- 急 加 速 时 进 气 在 进 气 -光滑沥青路
系统中产生的噪声
-从前面传来的低频轰
鸣声
2-5 排气噪声
-排气系统的噪声
-光滑沥青路
-从后面传来的低频轰
鸣声
-振鸣声(whistle)
2-6 轰鸣声(共鸣 - 是 随 车 身 结 构 物 和 内 -光滑沥青路
声)
部 车 舱 的 连 贯 性 的 低 频 -慢加速
1) 加速到 180Km/h 后,WOT,听风的噪声 2) 在车速为 60Km/h、120Km/h、180Km/h 时,听风的噪声 F. 进气及排气系统 1) M/T 挂三挡、A/T 挂二挡,加速到 80km/h,WOT 时进气系统导致的噪声以及嗡嗡声 2) 评价排气系统(排气管、消声器等)产生的噪声 3) 行驶中和怠速下 WOT 时进、排气系统噪声进行参照评价 G. 在加速过程中评价一定发动机转速(或速度)下车内车身共鸣点和共振点 H. 齿轮噪声 1) 发动机空转跟随 RPM 变化的发动机噪声 2) 在各挡位固定情况下,发动机转速提高到 1000~4000RPM 时评价 3) 节气门位置为 10~30% I. RATTLE 噪声 1) 评价不同齿轮变换时的脆响声 2) 在 2、3、4、5 各挡上将发动机 RPM 上调基准 1000~2500 RPM 进行评价 3) 在发动机 COLD/HOT 状态下进行评价
汽车NVH评价方法课件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车辆在 各种工况下的振动、噪声和
粗糙度数据。
1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提取有关NVH性能的信
息。
评价与评估
根据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对车辆的NVH性能进行评 价和评估。
问题诊断与优化
针对评价和评估结果,诊断 潜在的问题并制定优化措施 ,改进车辆设计和性能。
02
汽车nvh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
01
专家评审法
02
03
消费者评分法
调查问卷法
依靠专家对汽车NVH性能进行主 观评价,通常采用双盲法确保评 价的公正性。
让消费者对汽车的NVH性能进行 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评价NVH 性能的好坏。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让受访者对 汽车的NVH性能进行打分,根据 打分结果来评价NVH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1 2
汽车NVH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简单基于主观感受的评价,到后来的客 观评价方法,再到现在的综合评价方法,经历了 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
汽车NVH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噪声、振动和粗糙度(NVR)的评价, 以及人体对NVH的感受和反应。
3
汽车NVH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
不仅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还广泛应用于汽车设 计、研发、改进和优化等方面。
汽车nvh评价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款新车nvh性能评价
总结词
某款新车的nvh性能表现优异,车内噪音水 平低,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较高。
详细描述
该款新车在发动机噪音、轮胎噪音和风噪等 方面都表现出色,车内的噪音水平明显低于 同级别车型。同时,车辆的悬挂系统和座椅 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为驾驶员和 乘客提供了较高的舒适度。
【干货】汽车NVH性能评估技术:主观评估全解析
【干货】汽车NVH性能评估技术:主观评估全解析—正文—1、汽车NVH性能的基本概念NVH是客户直接感受到的,通常指在某特定工况下对车子的主观感觉,如抖动和轰鸣噪声。
NVH特性是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能指标。
整车振动噪声也是国内客户买车时越来越关注的重点性能,更是自主品牌轿车要进入国际先进车辆行列从而打进国际市场的关键指标之一。
NVH是直接跟车辆的驾乘人员在下列各驾驶工况下对车内外振动噪声的主观感觉相关,简言之,就是对车辆的听觉、触觉和视觉。
1.发动机点火、熄火,起步和刹车时2.怠速,缓、中、急加速及滑行时3.在各种不同的匀驾驶速度下4.发动机低转速高扭矩下车内NVH:主要是指汽车的驾乘人员在车内对振动噪声的感觉车外NVH:主要是指车辆的辐射噪声,它由汽车通过噪声试验确定对振动噪声的识别:•对NVH研究:贯穿于新车的整个开发过程,现有车的改进工作,及客户车的估障诊断和估障排障•按NVH系统:车身NVH问题,底盘NVH问题,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连接系统等•按NVH感受:驾乘人员听到的噪声,手脚触摸到的振动及来自座椅的振动,看到的抖动•按NVH源头:动力总成NVH,道路行驶NVH,空气动力NVH,通风空调NVH,异响等•按NVH形式:声,振动,转动==〉麦克风,加速度计,和转速计等•按NVH分析法:主观评价,客观分析==〉声振源,传递路径,NVH受体==〉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改善激励源振动噪声或控制激励源向车内的传递来解决问题。
对振动噪声的控制:•对振动噪声源的控制:改善产生振动噪声的零部件结构,避免产生共振;改进旋转元件平衡;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减小相对运动元件间的冲击与摩擦;改善气体或液体流动,避免形成涡流;改善车身结构,提高刚度。
•对振动噪声传递路径的控制:对结构振动噪声传递特性进行改进,使对振动噪声是衰减而不是放大;优化发动机悬置的设计,降低它向车身传递振动;采用合适的阻尼材料和适合于旋转轴的扭振减振器及针对线振动的减振器。
NVH培训[1]
渴望得到改进的人
所有的消费者 爱挑剔的顾客 很少的顾客 ☺
NVH培训[1]
NVH制约
➢对 NVH的制约因素
—成本 —布置 —车辆动力学
—耐久性 —消费者的要求 —延用 —功能
NVH培训[1]
总结
➢NVH是一个系统属性 ➢需要系统的方法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NVH性能水平 ➢需要试验验和CAE的支持 ➢NVH与成本、重量和车辆动力学的妥协
NVH培训[1]
模态分析
NVH培训[1]
模态分析的作用
➢提供设计依据
—竞争车和同级车的状态 —目标设置和确认 —模态分析有助于理解结构特性
➢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比较频率和模态形状
NVH培训[1]
频率分析
➢ 周期性振动能被一组简谐振动来描述(傅里叶系列) ➢ 任何简谐振动都被下列参数完全定义
NVH培训
2020/11/3
NVH培训[1]
噪声源
➢ 汽车上有许多各不相同的噪声源
1. 燃烧 2. 零件之间的撞击 3. 部件之间的摩擦 4. 旋转的部件 5. 管中液体的流动
NVH培训[1]
汽车噪声源
燃烧噪声 柴油机敲击声 气门机构 风扇 动力转向 燃油泵噪声 电机噪声
风噪声 内饰噪声 关门声 中央门锁 开关 指示器滴答声 雨刮噪声
—影响视觉的振动频率范围
●2~20Hz
NVH培训[1]
频率范围
➢噪声 —结构噪声
●20~50Hz
—空气噪声
●250~5000Hz
NVH培训[1]
传递函数
NVH培训[1]
结构响应
➢线性 ➢传递函数
—频响函数(输出/输入) —传递损失 — p/F — p/p —v/F
NVH主观评价方法
Q/JT 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T T12.001—2016NVH主观评价方法2016-08-17发布2016-08-25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 (1)4 评价条件 (1)4.1 试验场地 (1)4.2 试验环境 (1)4.3 试验车辆条件 (1)4.4 试验载荷 (2)4.5 评价人员 (2)5 评价方法 (2)5.1 怠速工况 (2)5.2 行驶工况 (2)6 评价结果 (2)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产品中心技术开发三部提出。
本标准由产品中心技术开发三部整车性能科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宣海军、王宁、刘观国本标准与2016年8月首次发布。
NVH主观评价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整车NVH的主观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所有整车的NVH主观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NVH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舒适度),由于它们在车辆等机械中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的,因此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其中舒适度是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是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觉的,不能直接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而噪声和振动可用客观测量方法来度量。
4 评价条件4.1 试验场地4.1.1 评价路面包括平坦路面、粗糙路面和冲击路面。
4.1.2 平坦路面应选择试车场的长直线试车道,粗糙路面选择试车场的小卵石路,冲击路面选择试车场减速带路面。
4.1.3 路面应清洁、干燥、无杂物和石子、无积水和积雪。
4.2 试验环境4.2.1 符合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实验方法通则中3.4条款的规定。
汽车NVH培训
(续) 第一阶整体扭转
第一阶整体弯曲
前舱摆动 后地板局部模态
第二讲 trimmed body 模态分析
一.trimmed body
trimmed body主要由白车身加上内外饰件和前后挡风玻璃组成.
主要内外饰:
·hood ·decklid ·tailgate ·carpet ·headliner ·radiator assembly ·brake booster ·battery ·spare tire ·seats ·bake on dampers ·seat belts ·steering column ·washer bottle ·windshield wipers ·ABS controller ·computer modules ·non structural body panels ·doors
第一讲 白车身模态分析
一. 白车身 白车身模态分析根据需要分带玻璃和不带玻璃两种。
不
带
带
玻
玻
璃
璃
二.白车身建模 1,根据相应标准剖分网格,赋予截面属性。 a.注意几何对称,防止将两个不完全对称的零件当成对称的处理; b.注意几何数据的完整,避免后期分析因零件缺失而返工; c.车身与底盘的连接点做washer,便于后期动刚度的分析; d.在没有进行白车身模型检查前不要删除有用的几何信息; e.随时注意备份数据,防止出现bug等其他不正常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 2,模型检查 a.厚度检查,必须要与BOM核对一遍; b.厚度核对无误后再进行干涉穿透等检查,检查完后还要保证网格质量。 。。。 3,模型焊接粘胶 a.导入焊点points时注意区分两层焊、三层焊和co2、 seal 、MIG焊等, 要建不同的component. b.焊点要放在一个assemble里面。其他则按车身部位放到不同assemble。
汽车NVH培训
5.简化模型求解所需时间与白车身相差不大,详细模型会需要更多时间。 若硬盘空间足够可以考虑使用domaisolver以加快求解速度.
六. 后处理 一般可用hyperview进行模态分析后处理。不建议使用其他后处理器。 1,查看各阶模态振型,找出第一阶扭转模态和第一阶弯曲模态。 2,在详细模型里常见的子系统模态有座椅、备胎、油箱、开闭件模态。 3,将主要的振型云图输出来,最好做成动画格式放到报告中。
2.详细模型材料则还有塑料,abs等其他密度和弹性模量都较钢低 很多的材料,暂不列出。在IP模态分析中再作讨论。
材料
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
密度[t/mm3]
四.边界条件 对于trimmed模态分析,都要求采用自由-自由。
五. 计算求解 可用NASTRAN或optistruct 进行求解。Optistruct可以不选求解类型。 1.EIGRL卡片一般至少输出50Hz以内的频率,以保证 一 些板块模态的出现,在第一次调试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模态求解数量。 2.刚体模态要输出,除了车身刚体模态外,还会有方向管柱的刚体模态。 3.一般输出位移和应变能两个结果。结果文件类型有op2和res两种,这两种 结果文件 都可用hyperview来读取。
例1:动刚度曲线
例2:inertance曲线
例3:mobility曲线
sol111 cend echo=none title=BIW dynamic stiffness subtitle=modal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method=1 freq=1 sdamping=2 resvec=both set 164=50000 set 165=50000 set 166=50000 subcase 164 label=shocktower RH node 50000:X dload=1164 disp(print,punch,sort1,phase)=164 velo(print,punch,sort1,phase)=164 acce(print,punch,sort1,phase)=164 subcase 165 label=shocktower RH node 50000:Y dload=1165 disp(print,punch,sort1,phase)=165 velo(print,punch,sort1,phase)=165 acce(print,punch,sort1,phase)=165 subcase 166 label=shocktower RH node 50000:Z dload=1166 disp(print,punch,sort1,phase)=166 velo(print,punch,sort1,phase)=166 acce(print,punch,sort1,phase)=166 begin bulk param,post,-1 param,autospc,yes param,coupmass,1 param,grdpnt,0
NVH培训解析
黏性阻尼器的响应(m=1.0)
原质量系统振幅 |A1,0(r)|,|A1,inf(r)|,|A1,0.5(r)|,|A1,opt(r) |
4
z=∞ z=0.5 P
z=0
2
zopt=0.288
0 0 1 频率比(r) 2
20
汽车 NVH概论
时域和频域
振幅
振幅
时域
频率成份
振幅
频域
汽车 NVH概论
悬置隔振效率
发动机本体 振动加速度
18dB 15dB
36dB
安装点 发动机本体
13dB
振动加速度
安装点
1350 1800 2250 2700 3150 3600 发动机转速rpm
15
汽车 NVH概论
吸振器的模型
x2 k1 k2 m2 F0sinwt c
x1 k1 m1 F0sinwt
12
汽车 NVH概论
隔振模型和隔离体受力图
merw2sinwt F(t)=merw2sinwt m m x k*=k(1+hi ) k(1+hi)x .. x
(a)模型
(b)隔离体图
13
汽车 NVH概论
弹性隔振器的传递率
100
10
传递率T(r)
1
0.1
0.01 0 1
2
2 频率比(r)
3
4
5
14
简单划分
—容易更改的因素(设计) —难以改变的因素(输出)
7
汽车 NVH概论
有区别的噪声源
路噪 风噪 动力总成
—音响空调 —雨刮 —电机 —开关
汽车NVH-主观评价方法.共32页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汽车NVH介绍普及》课件
未来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 断发展,NVH性能的提升 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要因 素之一。
06
总结与展望
NVH的重要性和挑战
总结
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在汽车行业中具有重要 意义,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舒适性和 性能。
挑战
尽管NVH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仍面临 许多挑战,如噪音和振动的抑制、材 料和工艺的优化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车辆内部噪音
01 车辆内部噪音主要包括设备噪音、气动噪 音和人为噪音等。
02
设备噪音主要是由汽车内部的空调、音响 等设备产生的噪音。
03
气动噪音主要是由车身缝隙、车窗开合等 引起的空气流动产生的噪音。
04
人为噪音主要是乘客的谈话声和儿童哭闹 声等。
其他NVH相关因素
车身结构
轮胎设计
车身的振动和共振会影响NVH性能, 合理的车身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 有效改善NVH性能。
NVH与自动驾驶技术的结合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NVH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静谧性和舒适性。
通过将NVH技术与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智能的NVH管理和优化,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和安全性。
05
案例分析
某品牌汽车NVH优化实例
品牌介绍
该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中拥有较高的 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轮胎和悬挂系统优化
总结词
通过改进轮胎和悬挂系统的设计,降低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噪音以及悬挂系统 产生的振动噪音。
详细描述
采用低噪音、高阻尼的轮胎材料和胎面花纹设计,减少轮胎与地面接触时的振动 和噪音。同时,优化悬挂系统设计,提高悬挂部件的刚度和阻尼,降低振动噪音 。
汽车NVH 主观评价方法
术条件规定,误差不超过±10%; 整车姿态和四轮定位必须按该车技术条件规定调
整到位;
试验车应清洁卫生。
试验载荷
试验载荷按轻载、满载两种状态进行评价,需做半 载视具体情况而定。 轻载状态为整备质量加一名驾驶员,也可视具体情况再加 一名乘员。 满载状态为满载设计载荷,载荷可以是乘员,也可以是人 体模型,人体模型需摸拟人体状态固定可靠。
• Harshness平稳舒适性- 噪声和振动的综合影响 - 粗糙、刺耳或不和谐的感觉,如轮胎气压太硬时车辆行驶的感
觉 - 20-200Hz频率范围,由频率、量级和方向所表征
振动
◦ 人体
汽车动力学和平顺性 0.1 - 20 Hz 抖动 10 - 30 Hz 触摸 10 - 40 Hz
◦ 视觉
2 - 20 Hz
语言清晰度:指在车内乘员之间说话的清晰程度。
“突突”声(Throb):排气系统
试验场地 试验环境 车辆技术状况 试验载荷
试验场地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评价场地应在国家级
试验场进行,评价路面包括平坦路面、粗糙路面 和冲击路面,路面均应保持干燥且清洁。 平坦路面应选择试车场的长直线试车道,粗糙路 面选择试车场的小卵石路,冲击路面选择试车场 减速带路面。 路面: 清洁、干燥、无积水和积雪
种小电机等)
◦ 空调暖风系统(HVAC) 噪声 ◦ 车外噪声Exterior noise reduction ◦ 风噪声 ◦ 车内异响(Squeak and Rattle)
底盘
◦ 通过悬挂输入到车身的力(粗糙路面输入、路面凸块输 入等)
◦ 减震器 “chuckle” ◦ 制动噪声/振动
汽车NVH_主观评价方法. 共31页共33页文档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汽车NVH_主观评价方法. 共31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Leabharlann 澈。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声振粗糙度经常用来描述冲击激励产生的使人极不舒适的瞬态响应,因 此也称H为冲击特性。
噪声
• 发动机/电机噪声 • 排气系统噪声 • 胎噪 • 路噪 • 风噪 • 其他噪声
胎噪
• 直接噪声,是由轮胎直接辐射产生的声音
泄漏风噪(Air Leakage Noise )
• 产生机理:
• 车辆高速行驶时,车外风噪透过车身缝隙直接传到车内,或者车外气流通过缝隙流入到车内引起漏气 声,明显可以听到“嘶嘶声,嘘嘘声”。
• 产生原因:
• 车身泄漏
• 风噪特点:
• 高频噪音,漏气声,客户易感知。
• 控制措施:
• 车身密封设计、车门三道密封设计、动态密封控制
整车NVH综合知识
技能提升系列培训
概述
NVH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 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平顺性)。 由于以上三者在汽车等机械振动中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因此常 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简单地讲,乘员在汽车中的一切触觉和听觉感受都属于NVH研究的 范畴,此外还包括汽车零部件由于振动引起的强度和寿命等问题。
Noise-噪声
振动
• V,即振动(Vibration),过多的振动可以导致人们烦噪。
• 由于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所以通常噪声的激励源也是振动的激励源。
Harshness_不平顺性(冲击特性)
• H,即Harshness意为声振粗糙度,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不平顺性。
• 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是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觉,不能直接 用客观方法来度量。
胎噪
• 尖叫声
• 汽车在干燥平滑的路面上急转弯、紧急制动或者急加速产生的声音。是由于轮 胎花纹框受到水平力作用。接地面反复断续地滑动引发的自激振动。。。
• 锤击声
• 轮胎的均匀波形的局部凹凸以及非均匀性高阶成分大的变动引起的断续声音;
• 敲击声
• 包括由轮胎的不均匀性高阶成分引起的车内噪声以及车辆发动机驱动系统的噪 声的干涉产生的呜呜声两部分
• 风噪特点:
• 高频、单频、强度不大,但是容易引起客户反感。
• 控制措施:
• 清除空腔,破坏哨声部位局部特征,避免在空腔表面开圆孔。
NVH-匹配
★ 消费者对于NVH的诉求并不是绝对的。 ★对于NVH的概念和标准不能“一刀切” • 购买家用车或者豪华轿车的消费者通常希望车辆在行驶中车厢内能够
尽量安静,振动较小,同时运转平顺;但对于高性能车款甚至是超级 跑车的消费者而言,洪亮的排气声浪、铿锵顿挫的换挡感受以及直接 传入车内的路面颠簸在很多人眼中都变成了“驾驶乐趣”
声源
传递路径
接收
TB模态避频设计示意图
隔吸阻
第一层使用铝箔隔音减振板,主要为了消除共振和低频噪声,同时对热量传递有明显的阻隔效果 第二层使用吸声棉可以吸收消耗声波能量,有效阻止热量的渗透,消除高频噪声。 汽车底盘的隔音降噪是从底盘外部到底盘内部双管齐下的改装工作,将有效的起到底盘阻隔噪音的 作用,路况不好的路噪及胎噪,高速行驶的风噪等等都有效的阻隔到车外,为我们提供了足够静谧 的车内空间 车门密封条 提高车门密封性,可以贴车门密封条和密封胶,防止风霜雨雪侵入车厢。 ▲定期检查密封条,有无大裂纹和断裂处,如果有,可以使用粘结剂进行修补,如果无法修补,建 议直接更换密封条。 ▲定期使用轿车洗涤剂清洗密封条,并涂覆一层高渗透性的保护剂,以防止密封条老化。 ▲密封条的缝隙很容易塞满沙尘,从而加速密封条老化,所以要定期清除沙尘。
• 湍流,无法避免,只能通过流线型设计优化,与整车造型设计相关。
• 风噪特点
• 脉动噪声是车内主要风噪源,宽频噪声,风噪强度与风速六次方相关。车速越高,我们越能感觉气流脉动冲击车身。
• 优化措施
• 流线型造型设计,避免大面差,减少流动分离;增强隔音(例如:前挡隔音玻璃、侧窗玻璃加厚、顶盖刚度加强等 措施)。
风振噪声(Buffeting Noise)
• 产生机理:
• 天窗或侧窗打开时,气流在车窗/天窗附件形成不稳定的剪切层,脱落成涡流,运动至下边缘碰撞破裂 向四周辐射压力波, 导致整个车内声腔共鸣。
• 产生原因:
• 亥姆赫兹共振,想象下当你处于车身这个巨大的亥姆赫兹共振腔时,你就能感受到buffeting能量的恐 怖,车内最大声压级瞬间可达到120dB(A)以上,让人头皮发麻。
风噪
脉动噪声 泄漏噪声 风振噪声 口哨声
风噪
风透音
风切音
震颤音
三角块
外形面
开窗或天窗产 生的空腔共振
密封条
后视镜
脉动噪声(Air Rush Noise)
• 产生机理
• 空气作用于车身,由于车身表明附近气流处于湍流状态,流体无序运动引起压力波动,冲击车身,导致风噪,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基 础风噪。
• 产生原因
路噪/胎噪
产生机理
空气动力 号筒效应
赫姆霍兹效应 胎体振动 轮胎声腔
轮胎俯视图
胎体振动
某轮胎仿真的前六阶模态
路噪
• 由于路面凹凸不平,跟轮胎摩擦以后就容易产生噪音。
路噪/胎噪的一般特征
风噪
根据风噪产生的原理及特点
• 轮胎滚动、摩擦、挤压、振动所产生的噪音;
• 间接噪声
• 由于有气流经过轮胎花纹所产生的噪音;
胎噪
• 胎纹噪声
• 轮胎在滚动时轮胎胎面花纹横槽会反复变形,花纹像空气泵一样,将空 气不断地排出或进入,产生了泵气声,纵横中空气的共鸣同样引起噪声;
• 弹性震动声
• 胎面花纹的刚度变动、路面凹凸和轮胎的不均匀性等激振力引起轮胎以 胎面和胎体的固有频率共振产生的声音,除此以外还会有胎面花纹框与 道路之间滑动引起的噪声
• 风噪特点:
• 低频、单频、高强度耳压感、特定车速。
• 控制措施:
• 优化导流设计,通过不规则导流设计打散流场。
口哨声(Whine &Cavity Noise)
• 产生机理:
• 气流经过车身表面较小的凸起、凹槽、孔洞,受到气流扰动,引起空腔共鸣或者向四周辐射声波。
• 产生原因:
• 卡门涡街(凸起引起对称涡流)、压力波自激荡、空腔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