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主要经济作物
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探析

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探析欧洲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使得欧洲各国能够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本文将探讨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其在经济上的潜力。
1. 小麦:欧洲是全球主要的小麦生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欧洲的温带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小麦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麦在欧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食品领域,还广泛应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
随着全球小麦需求的增加,欧洲小麦市场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玉米:玉米是欧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
由于玉米的用途广泛,包括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欧洲的玉米需求量逐年增长。
此外,玉米也是生物能源领域的重要原料,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欧洲玉米市场具备较大的经济潜力。
3. 葡萄:欧洲是世界葡萄酒生产的重要地区,主要分布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
欧洲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这使得欧洲葡萄酒产业具备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葡萄酒作为欧洲的重要出口产品,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4. 橄榄:橄榄是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
橄榄油作为欧洲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和食用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由于橄榄树适应干燥的气候条件,这使得其在南欧的地中海沿岸具备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5. 大豆:大豆在欧洲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国。
然而,随着对动物蛋白需求的增加和植物蛋白替代品的兴起,欧洲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上升。
因此,大豆的种植和加工业在欧洲也存在一定的经济潜力。
总结起来,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紧密相关。
欧洲拥有多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为各个国家种植不同的作物提供了条件。
小麦、玉米、葡萄、橄榄和大豆等作物在欧洲的广泛种植和加工,为欧洲国家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收益。
随着全球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作物在欧洲的经济潜力将继续得到释放。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最全)word资料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最全)word资料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摘要: 世界经济作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橡胶、饮料、糖料、油料、烟草等作物。
目前世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可耕地的八分之一,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关闭广告展开广告经济作物是人们生活资料和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世界经济作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橡胶、饮料、糖料、油料、烟草等作物。
目前世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可耕地的八分之一,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1、棉花棉花原产于热带,是一种喜温、好光的亚热带、热带和温带作物,世界棉花产量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地带,形成了四大棉花产区:(1)亚洲大陆中部和东南部:包括中亚、外高加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等国的棉花产区。
亚洲棉花产量居世界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棉花产区。
(2)北美洲:棉花主要集中于南部,构成世界著名的棉花带。
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地区。
(3)拉丁美洲:主要集中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
(4)非洲:主要集中于北非、西非、埃及和苏丹。
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世界上主要的棉花净出口国是和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的棉花进口国是、韩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和俄罗斯等国。
2、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是喜高温多雨气候的热带乔木。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
东南亚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均为主要生产国。
中国是世界是唯一在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国家。
3、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是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
甘蔗原产于印度,是热带、亚热带的糖料作物。
主要分布于拉美、亚洲。
主要集中于巴西、印度、中国、古巴等。
甜菜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主要集中于法国、乌克兰、德国、俄罗斯、和中国。
中国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吉林、黑龙江(谐音记忆:内心极黑),世界甜菜产量的80%集中于发达国家。
苏丹概况-外贸必读

苏丹简介国家概况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红海西岸,全称为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意为“黑人国家”。
面积250.58万平方千米,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3333万,主要是黑人和阿拉伯人,共有19个种族。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货币为第纳尔。
首都喀土穆。
苏丹国旗苏丹国旗中的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仰的伊斯兰教。
历史沿革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 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
1 5世纪,由于阿拉伯人的大量移入,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 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王国。
英国于1 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
1 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开展反英斗争,于1 885年建立了马赫迪(即“救世主”)王国。
1 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
1955年建立自治政府。
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
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
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
自然地理境为由南向北凹陷的大盆地,盆地从北到南分布有草原、平原、盆地三部分,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区。
东部、西部为高原。
东部高原的北段是努比亚沙漠、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尼罗河纵贯南北,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后的河段上有几个大瀑布。
南部有众多的白尼罗河的支流,多沼泽。
苏丹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首都喀土穆是著名的“世界火炉”,最高气温可达70℃。
经济文化民俗功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芝麻、花生和阿拉伯树胶为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牲畜以骆驼、羊为最多。
苏丹蛊产阿拉伯树胶,树胶取自金合欢树的分泌物,是食品工业和其他轻工业的重要原料,世界上约80%的阿拉伯树胶产于苏丹科尔多凡高原地区。
因此苏丹有“树胶王国”之称。
长绒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中国农业企业投资苏丹农业适逢时机

类 食 品进 口需 要 投 入 约 10 美 元 ,0 0亿 9 %的食 品都 是 丹农业 的良好结合点 , 同时 , 由于近年来世界性 的 依 赖进 口。海 湾 国家 与苏 丹 的海 上运 输 条 件 非常 便 还 利 ,这 无 疑将 成 为苏 丹未 来农 业 出 口的 巨大潜 在 市
好的国际市场 。诸如类此当前状况 , 笔者认为 : 中国 场 。 农业 企业 走 出 国门 , 赴苏 丹投 资合 作 开发 农 业 , 应是 中国农 业企 业投 资 苏丹 农业有 良好 的基 础 良好 契机 。现概要 分析介 绍如下 : 长期 以来 , 中苏两 国关 系 良好 , 终 稳 步 发 展 , 始
是 我 国人均淡 水2 0 立 米米 的两倍 多 。 20
够适时进入, 将苏丹的资源优势和我们在技术 、 管理 以及 资金 方 面的优 势充 分结 合 , 为 中 国企 业 “ 出 将 走 去” 开辟 新 的领 域 。
世 界 性 粮 食 高 位 运 行 为如小麦、 高粱 、 , 粟 经济 作物 如棉 花 、 生 、 蔗 、 花 甘 芝麻 、 饲料 、 阿拉 伯胶 、 日 向 涨 了8 %。 3 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三十年来的最低 只够 维持 5 天所 需 。有 观察 家指 出 , 今后 一 二 3 在 葵 及蔬 菜 和 水 果 等 都 能 在 苏 丹 找 到 适 宜 种 植 的 区 点 , 年 内 , 球仍 可 能 面临 “ 全 粮食 价格 上涨 ” 的严 峻 形势 。 域。
中苏合 作投 资农 业具有 较好 的结合 点
我 国改革 开放 三 十年 来 ,企 业 的 资金 实力 也 大 大增 强 , 国家 的 “ 出 去 ” 策 也 为 企业 投 融 资 提 供 走 政
系苏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和苏丹农业合作可行性探析

·政治经贸篇·中国和苏丹农业合作可行性探析蔡静莉一、全球米贵2008年以来,粮食安全的警钟再次在全球敲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资源短缺和超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加剧,已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构成较严重威胁。
全球农产品供求偏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依靠贸易手段调剂供需缺口的风险不断加大。
2010年,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之后,中国的食用油、白糖、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走高,涌现了一波惊心动魄的涨价。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粮价、菜价都在不断攀升。
杰富瑞金融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肉价涨到20年来的最高值;同时,食用油价格上涨近20%,食糖上涨55%。
这些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下游产业链的价格上涨。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跨越地区或国家问题,而成为世界性难题。
在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内耕地少、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海外屯田”成为这些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它们纷纷走出国门,主动出击,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型投资,建立一批战略性农业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
这不仅可以改善国内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在农业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主动权。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确保粮食供给,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阿拉伯研究第3辑库,在海外屯田方面走在前列。
现在日本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沙特鼓励私企在海外投资农业生产并将粮食返销国内。
沙特、科威特和巴林等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不仅积极与东盟成员国磋商原油换农田合作方案,还在中亚、非洲加紧农业租地、购地。
二、非洲粮仓苏丹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达250多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8.3%,人口3900多万。
苏丹的水资源极为丰富,青、白尼罗河从南方流入苏丹,在首都喀土穆交汇后向北汇入埃及。
尼罗河一年四季奔腾不息,流量充沛。
苏丹农业概况 - 汕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苏丹农业概况苏丹共和国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250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3355万。
人少地多,丰富的水源,是苏丹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苏丹有8400万公顷的耕地,占国土面积的33%,而常年耕种的土地仅为126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剩下7140万公顷的可耕地荒芜闲置,需要建立水电等农田基础设施。
苏丹水资源极为丰富,根据与埃及1959年签订的《尼罗河协定》,苏丹每年可从尼罗河及支流分得200亿立米的河水;季节性河流及地下水为400亿立米,加上每年1000毫米的降雨,苏丹人均淡水达到5300立米,是我国人均淡水2200立米两倍多。
渔、牧业是苏丹农业又一大资源,牛羊骆驼的存栏数达1.3亿头,是非洲最高的国家之一,畜牧业占农业GDP的45%。
苏丹拥有红海有7万立米的海水,据估计年捕鱼量达20万吨,另外还有420亿立米淡水渔业资源。
苏丹的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5%,不仅提供建材,而且全国80%的燃料使用木材。
苏丹阿拉伯胶产量为世界之最,哈萨巴树林不仅防风治沙,还为苏丹每年生产数万吨的阿拉伯胶。
苏丹是一个农业国,全国人口3355万(1998年估计),农村人口占75.4%,全国劳动力的79.8%从事农业生产。
由于苏丹南方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苏丹西部持续干旱,大批难民背井离乡,开始涌入苏丹中部地区,特别是首都喀土穆。
苏丹政府现在正重新配置各州的资源,创造和提供发展机会,保证各州人口的均匀分布。
苏丹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6%(2001年统计),经济作物(芝麻、花生、棉花、阿拉伯胶等)、粮食和牲畜一直是苏丹换取外汇的主要出口产品,占2001年苏丹出口额的12%,仅次于石油。
而在苏丹出口石油之前,以1995年为例,上述产品几乎占到苏丹出口额的95%以上。
苏丹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和小麦。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葵花、阿拉伯胶和花生,阿拉伯胶产量为世界之最,长绒棉产量占世界的30%。
1995—96年度苏丹谷物(高梁、小麦、玉米)产量为334.5万公吨,油料作物(花生、芝麻、葵花籽、棉籽)为138.3万公吨,粮食总产为472.8万公吨。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12年6月)【国名】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面积】30.95万平方公里【人口】269万,其中阿曼人约占70%。
伊斯兰教为国教,90%属逊尼派伊巴德教派。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首都】马斯喀特(Muscat),人口78.6万。
【国家元首】苏丹兼首相卡布斯·本·赛义德(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即位。
【国庆日】11月18日(苏丹卡布斯生日)【简况】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
与阿联酋、沙特、也门等国接壤,濒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
海岸线长1700公里。
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1624年,建立亚里巴王朝,其势力曾扩张到东非部分海岸和桑给巴尔岛。
18世纪中叶,建立赛义德王朝,定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
1507年起,先后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国的入侵与占领。
1920年,阿曼被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
1967年,统一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
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发动宫廷政变,废父登基,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
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政治】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
由苏丹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协定。
1996年12月,成立以卡布斯苏丹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有关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国家统治者。
2011年10月,阿曼修订《国家基本法》,规定如王室委员会在法定时间3日内未能就挑选苏丹(国王)达成一致,则由国防委员会在国家委员会主席、协商会议主席、最高法院两名年纪最长的副主席共同参与下,向王室委员会证明阿曼苏丹亲笔信中确立的继任者。
2-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4-1饮料作物----茶叶
1、世界主要产茶国是 印度和中国 2、美国、英国、俄罗 斯、埃及、巴基斯坦等 国家是主要进口国
种植业分布
(2)经济作物:烟草,茶叶
烟草集中产地:其中 以云南产量最大
山东为我国 最大的苹果 产地 新疆吐鲁番 葡萄
五大产茶省
1-2纤维作物----麻类
服装面料,工业原料 种类有: 黄麻、红麻---编织麻袋 亚麻---纺织、榨油 剑麻---缆绳
世界花生主产国2006年花生生产情况
国家 世界 印度 中国 尼日利亚 面积 (万公顷) 2182 290 490 124 1 2 3 位次 总产 (万吨) 3298 670 1440 152 2 1 4 位次 单产 (公斤/公顷) 1510 970 2940 1230 7 2 6 位次
印尼
缅甸 美国
黄麻
印度是第一黄麻生产大国 孟加拉国是第二大生产大国 中国第三----浙江产地
亚麻
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 柔软、细度好、导电 弱、吸水散水快、膨 胀率大等特点,可纺 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亚麻
亚麻的开发利用价值高,亚麻茎制取的纤维是纺织工 业的重要原料,可纯纺,亦可与其它纤维混纺。由于亚麻 纤维与动物纤维、其它植物纤维、合成纤维相比,具有许 多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 地位。首先,亚麻纤维强韧、柔细,其强度是棉纤维的 1.5倍、绢丝的1.6倍,可纺支数高,织物平滑整洁,适 宜制作高级衣料。 其次,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热快、耐摩擦、耐 高温、不易燃、不易裂、导电性小、吸尘率低、抑菌保健 等独特优点,适宜制作飞机翼布、军用布、消防、宇航、 医疗和卫生保健服装及帆布、水龙带、室内装饰布及工艺 刺锈品等。第三,打麻下脚料和麻屑也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加工后的短纤维即麻棉,可与毛、丝、棉、化纤等生产混 纺纱,也可纺纯麻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丹主要经济作物
一、阿拉伯树胶
苏丹以盛产阿拉伯树胶闻名于世,产量和出口均排名世界之首,是苏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2003年苏丹出口阿拉伯树胶3.6万吨,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而苏丹的邻国乍得出口1.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阿拉伯树胶被人们用作食品添加剂已有5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树胶”是因为要从阿拉伯地区的港口启运欧洲。
直到今天,欧洲仍是阿拉伯树胶的主要出口地,其中以法国为最,2003年进口1.2万吨,而我国从苏丹进口不到60吨。
在食品工业中,阿拉伯树胶是天然乳化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粘合剂、成膜剂,、上光剂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等。
营养学上,它基本不产生热量,是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被用于保健品糖果及饮料。
在医学上阿拉伯树胶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
另外,苏丹喀土穆大学医学院肾透析移植中心近年来还将阿拉伯树胶研制成胶粉,作为肾病患者的药物辅助治疗。
苏丹中北部地区是阿拉伯胶树的集中生长的地方,多是干旱的沙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00万人口。
胶农通常是在每年10月中旬收胶,他们用树棍拍打胶树,直到树皮打破,树汁渗出,等到6周结出树胶后开始割胶。
每年收胶季节如此割胶3次,间隔3周。
胶农将阿拉伯树胶收上来卖给当地收购商人,再运往清洗棚进行
筛选分级。
原胶按三级分类:手工精选级、清洗级和筛选去杂级。
上好的阿拉伯树胶为半透明琥珀色。
筛选分级后的原胶按50或100公斤麻袋包装卖给阿拉伯树胶公司(GAC)出口。
近年来,由于国际阿拉伯树胶价格上涨,苏丹农林部计划大力吸引外国投资,扩大阿拉伯树胶的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并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阿拉伯树胶的质量和技术规范。
阿拉伯树胶溶于水,无色无味,一直是食品工业中用途最广及用量最大的水溶胶,目前全世界年需要量仍保持在4—5 万吨。
质量最好的阿拉伯树胶产自非洲豆科类植物acacia senegal和acacia seyal,这两种胶树繁衍生长在非洲北纬10—18度之间撒哈拉地区的“树胶地带”(Gum Belt)。
在这一地区,生产树胶的国家有苏丹、乍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塞内加尔,而苏丹产量占80%以上。
二、苏丹棉花
棉花是苏丹的主要农产品,也是苏丹主要出口商品。
苏丹棉花种植始于18世纪,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始于1905年。
90%的棉田为水浇地,集中在青白尼罗河之间的三角平原。
苏丹棉花出口:
1苏丹棉花公司于1993年实行国企改革,以适应苏丹宏观市场经济改革,公司股东为棉农、银行和国家养老基金会。
棉农可以根据
市场需求来决定棉花品种和种植面积,政府仅设立一个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指导。
2苏丹棉花公司负责棉花的收购和出口销售,实行招投标作为主要的销售形式,确保随行就市而不失公平,并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优待,一律实行公平竞争。
3苏丹进出口无配额和许可证等限制,从事进出口业务需要注册登记。
出口方面实行的是从价税,棉花出口关税为FOB值的10%加上1.2%的码头税。
三、苏丹芝麻
芝麻是苏丹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
主要出口对象为埃及、沙特、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和韩国、中国。
2003年出口10.9万吨, 7437万美元;2004年出口21.8万吨, 1.79亿美元; 2005年出口15.5万吨, 1.19亿美元。
苏丹芝麻主要有三个品种:西部的棕色芝麻,青尼罗河流域的白芝麻和加达里夫的灰白芝麻。
正常年景产量为30-35万吨。
其中,棕色芝麻主要用于国内榨油;白芝麻部分用于国内制作甜点,其余用于出口。
苏丹的芝麻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雨水种植区,加达里夫、达玛津、科斯提、莱恩克和德凌等地区。
种植面积100多万公顷。
除收割外均
为机械化种植。
操作方式一般是由农民自己选择品种,出口商集中收购。
由于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种植面积时有波动。
我国也是世界芝麻主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加上气候原因,我国芝麻产量不仅满足不了出口,国内消费也因此收到影响。
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从苏丹进口芝麻。
2003年从苏丹进口芝麻6500吨,2004年进口约2万吨,2005年进口3.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