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主要经济作物
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探析
![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801d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3.png)
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探析欧洲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使得欧洲各国能够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本文将探讨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其在经济上的潜力。
1. 小麦:欧洲是全球主要的小麦生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欧洲的温带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小麦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麦在欧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食品领域,还广泛应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
随着全球小麦需求的增加,欧洲小麦市场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玉米:玉米是欧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
由于玉米的用途广泛,包括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欧洲的玉米需求量逐年增长。
此外,玉米也是生物能源领域的重要原料,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欧洲玉米市场具备较大的经济潜力。
3. 葡萄:欧洲是世界葡萄酒生产的重要地区,主要分布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
欧洲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这使得欧洲葡萄酒产业具备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葡萄酒作为欧洲的重要出口产品,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4. 橄榄:橄榄是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
橄榄油作为欧洲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和食用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由于橄榄树适应干燥的气候条件,这使得其在南欧的地中海沿岸具备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5. 大豆:大豆在欧洲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国。
然而,随着对动物蛋白需求的增加和植物蛋白替代品的兴起,欧洲对大豆的需求正在上升。
因此,大豆的种植和加工业在欧洲也存在一定的经济潜力。
总结起来,欧洲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潜力紧密相关。
欧洲拥有多样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为各个国家种植不同的作物提供了条件。
小麦、玉米、葡萄、橄榄和大豆等作物在欧洲的广泛种植和加工,为欧洲国家带来了重要的经济收益。
随着全球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作物在欧洲的经济潜力将继续得到释放。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最全)word资料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最全)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bfd804aeaad1f347933f53.png)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最全)word资料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及其分布摘要: 世界经济作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橡胶、饮料、糖料、油料、烟草等作物。
目前世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可耕地的八分之一,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关闭广告展开广告经济作物是人们生活资料和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世界经济作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橡胶、饮料、糖料、油料、烟草等作物。
目前世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可耕地的八分之一,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1、棉花棉花原产于热带,是一种喜温、好光的亚热带、热带和温带作物,世界棉花产量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地带,形成了四大棉花产区:(1)亚洲大陆中部和东南部:包括中亚、外高加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等国的棉花产区。
亚洲棉花产量居世界6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棉花产区。
(2)北美洲:棉花主要集中于南部,构成世界著名的棉花带。
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地区。
(3)拉丁美洲:主要集中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
(4)非洲:主要集中于北非、西非、埃及和苏丹。
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世界上主要的棉花净出口国是和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的棉花进口国是、韩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和俄罗斯等国。
2、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是喜高温多雨气候的热带乔木。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
东南亚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均为主要生产国。
中国是世界是唯一在北纬18°---24°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国家。
3、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是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
甘蔗原产于印度,是热带、亚热带的糖料作物。
主要分布于拉美、亚洲。
主要集中于巴西、印度、中国、古巴等。
甜菜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主要集中于法国、乌克兰、德国、俄罗斯、和中国。
中国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吉林、黑龙江(谐音记忆:内心极黑),世界甜菜产量的80%集中于发达国家。
苏丹概况-外贸必读
![苏丹概况-外贸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743cf4cf7ec4afe04a1df8d.png)
苏丹简介国家概况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红海西岸,全称为苏丹共和国,阿拉伯语意为“黑人国家”。
面积250.58万平方千米,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3333万,主要是黑人和阿拉伯人,共有19个种族。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货币为第纳尔。
首都喀土穆。
苏丹国旗苏丹国旗中的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仰的伊斯兰教。
历史沿革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 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
1 5世纪,由于阿拉伯人的大量移入,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 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王国。
英国于1 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
1 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开展反英斗争,于1 885年建立了马赫迪(即“救世主”)王国。
1 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
1955年建立自治政府。
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
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
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
自然地理境为由南向北凹陷的大盆地,盆地从北到南分布有草原、平原、盆地三部分,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区。
东部、西部为高原。
东部高原的北段是努比亚沙漠、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尼罗河纵贯南北,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后的河段上有几个大瀑布。
南部有众多的白尼罗河的支流,多沼泽。
苏丹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首都喀土穆是著名的“世界火炉”,最高气温可达70℃。
经济文化民俗功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芝麻、花生和阿拉伯树胶为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牲畜以骆驼、羊为最多。
苏丹蛊产阿拉伯树胶,树胶取自金合欢树的分泌物,是食品工业和其他轻工业的重要原料,世界上约80%的阿拉伯树胶产于苏丹科尔多凡高原地区。
因此苏丹有“树胶王国”之称。
长绒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中国农业企业投资苏丹农业适逢时机
![中国农业企业投资苏丹农业适逢时机](https://img.taocdn.com/s3/m/6761b87a02768e9951e73873.png)
类 食 品进 口需 要 投 入 约 10 美 元 ,0 0亿 9 %的食 品都 是 丹农业 的良好结合点 , 同时 , 由于近年来世界性 的 依 赖进 口。海 湾 国家 与苏 丹 的海 上运 输 条 件 非常 便 还 利 ,这 无 疑将 成 为苏 丹未 来农 业 出 口的 巨大潜 在 市
好的国际市场 。诸如类此当前状况 , 笔者认为 : 中国 场 。 农业 企业 走 出 国门 , 赴苏 丹投 资合 作 开发 农 业 , 应是 中国农 业企 业投 资 苏丹 农业有 良好 的基 础 良好 契机 。现概要 分析介 绍如下 : 长期 以来 , 中苏两 国关 系 良好 , 终 稳 步 发 展 , 始
是 我 国人均淡 水2 0 立 米米 的两倍 多 。 20
够适时进入, 将苏丹的资源优势和我们在技术 、 管理 以及 资金 方 面的优 势充 分结 合 , 为 中 国企 业 “ 出 将 走 去” 开辟 新 的领 域 。
世 界 性 粮 食 高 位 运 行 为如小麦、 高粱 、 , 粟 经济 作物 如棉 花 、 生 、 蔗 、 花 甘 芝麻 、 饲料 、 阿拉 伯胶 、 日 向 涨 了8 %。 3 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三十年来的最低 只够 维持 5 天所 需 。有 观察 家指 出 , 今后 一 二 3 在 葵 及蔬 菜 和 水 果 等 都 能 在 苏 丹 找 到 适 宜 种 植 的 区 点 , 年 内 , 球仍 可 能 面临 “ 全 粮食 价格 上涨 ” 的严 峻 形势 。 域。
中苏合 作投 资农 业具有 较好 的结合 点
我 国改革 开放 三 十年 来 ,企 业 的 资金 实力 也 大 大增 强 , 国家 的 “ 出 去 ” 策 也 为 企业 投 融 资 提 供 走 政
系苏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和苏丹农业合作可行性探析
![中国和苏丹农业合作可行性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2c2c2b0722192e4536f64d.png)
·政治经贸篇·中国和苏丹农业合作可行性探析蔡静莉一、全球米贵2008年以来,粮食安全的警钟再次在全球敲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资源短缺和超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加剧,已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构成较严重威胁。
全球农产品供求偏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依靠贸易手段调剂供需缺口的风险不断加大。
2010年,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之后,中国的食用油、白糖、棉花等农产品价格也应声走高,涌现了一波惊心动魄的涨价。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粮价、菜价都在不断攀升。
杰富瑞金融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肉价涨到20年来的最高值;同时,食用油价格上涨近20%,食糖上涨55%。
这些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下游产业链的价格上涨。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跨越地区或国家问题,而成为世界性难题。
在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内耕地少、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海外屯田”成为这些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
它们纷纷走出国门,主动出击,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型投资,建立一批战略性农业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
这不仅可以改善国内的资源与环境条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在农业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主动权。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确保粮食供给,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阿拉伯研究第3辑库,在海外屯田方面走在前列。
现在日本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沙特鼓励私企在海外投资农业生产并将粮食返销国内。
沙特、科威特和巴林等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不仅积极与东盟成员国磋商原油换农田合作方案,还在中亚、非洲加紧农业租地、购地。
二、非洲粮仓苏丹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达250多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8.3%,人口3900多万。
苏丹的水资源极为丰富,青、白尼罗河从南方流入苏丹,在首都喀土穆交汇后向北汇入埃及。
尼罗河一年四季奔腾不息,流量充沛。
苏丹农业概况 - 汕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苏丹农业概况 - 汕头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https://img.taocdn.com/s3/m/6c3d8b699b6648d7c1c746fe.png)
苏丹农业概况苏丹共和国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250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3355万。
人少地多,丰富的水源,是苏丹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苏丹有8400万公顷的耕地,占国土面积的33%,而常年耕种的土地仅为126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剩下7140万公顷的可耕地荒芜闲置,需要建立水电等农田基础设施。
苏丹水资源极为丰富,根据与埃及1959年签订的《尼罗河协定》,苏丹每年可从尼罗河及支流分得200亿立米的河水;季节性河流及地下水为400亿立米,加上每年1000毫米的降雨,苏丹人均淡水达到5300立米,是我国人均淡水2200立米两倍多。
渔、牧业是苏丹农业又一大资源,牛羊骆驼的存栏数达1.3亿头,是非洲最高的国家之一,畜牧业占农业GDP的45%。
苏丹拥有红海有7万立米的海水,据估计年捕鱼量达20万吨,另外还有420亿立米淡水渔业资源。
苏丹的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5%,不仅提供建材,而且全国80%的燃料使用木材。
苏丹阿拉伯胶产量为世界之最,哈萨巴树林不仅防风治沙,还为苏丹每年生产数万吨的阿拉伯胶。
苏丹是一个农业国,全国人口3355万(1998年估计),农村人口占75.4%,全国劳动力的79.8%从事农业生产。
由于苏丹南方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苏丹西部持续干旱,大批难民背井离乡,开始涌入苏丹中部地区,特别是首都喀土穆。
苏丹政府现在正重新配置各州的资源,创造和提供发展机会,保证各州人口的均匀分布。
苏丹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6%(2001年统计),经济作物(芝麻、花生、棉花、阿拉伯胶等)、粮食和牲畜一直是苏丹换取外汇的主要出口产品,占2001年苏丹出口额的12%,仅次于石油。
而在苏丹出口石油之前,以1995年为例,上述产品几乎占到苏丹出口额的95%以上。
苏丹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和小麦。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葵花、阿拉伯胶和花生,阿拉伯胶产量为世界之最,长绒棉产量占世界的30%。
1995—96年度苏丹谷物(高梁、小麦、玉米)产量为334.5万公吨,油料作物(花生、芝麻、葵花籽、棉籽)为138.3万公吨,粮食总产为472.8万公吨。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84fc78f83d049649b66586d.png)
阿曼苏丹国国家概况(最近更新时间:2012年6月)【国名】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面积】30.95万平方公里【人口】269万,其中阿曼人约占70%。
伊斯兰教为国教,90%属逊尼派伊巴德教派。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首都】马斯喀特(Muscat),人口78.6万。
【国家元首】苏丹兼首相卡布斯·本·赛义德(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即位。
【国庆日】11月18日(苏丹卡布斯生日)【简况】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
与阿联酋、沙特、也门等国接壤,濒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
海岸线长1700公里。
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平均温度约为24℃。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1624年,建立亚里巴王朝,其势力曾扩张到东非部分海岸和桑给巴尔岛。
18世纪中叶,建立赛义德王朝,定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
1507年起,先后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国的入侵与占领。
1920年,阿曼被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
1967年,统一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
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发动宫廷政变,废父登基,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
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政治】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
由苏丹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协定。
1996年12月,成立以卡布斯苏丹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有关保卫国家安全的事宜;要求王室委员会召开会议,确定国家统治者。
2011年10月,阿曼修订《国家基本法》,规定如王室委员会在法定时间3日内未能就挑选苏丹(国王)达成一致,则由国防委员会在国家委员会主席、协商会议主席、最高法院两名年纪最长的副主席共同参与下,向王室委员会证明阿曼苏丹亲笔信中确立的继任者。
2-经济作物生产布局
![2-经济作物生产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3a7cbcf2770bf78a65295467.png)
4-1饮料作物----茶叶
1、世界主要产茶国是 印度和中国 2、美国、英国、俄罗 斯、埃及、巴基斯坦等 国家是主要进口国
种植业分布
(2)经济作物:烟草,茶叶
烟草集中产地:其中 以云南产量最大
山东为我国 最大的苹果 产地 新疆吐鲁番 葡萄
五大产茶省
1-2纤维作物----麻类
服装面料,工业原料 种类有: 黄麻、红麻---编织麻袋 亚麻---纺织、榨油 剑麻---缆绳
世界花生主产国2006年花生生产情况
国家 世界 印度 中国 尼日利亚 面积 (万公顷) 2182 290 490 124 1 2 3 位次 总产 (万吨) 3298 670 1440 152 2 1 4 位次 单产 (公斤/公顷) 1510 970 2940 1230 7 2 6 位次
印尼
缅甸 美国
黄麻
印度是第一黄麻生产大国 孟加拉国是第二大生产大国 中国第三----浙江产地
亚麻
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 柔软、细度好、导电 弱、吸水散水快、膨 胀率大等特点,可纺 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亚麻
亚麻的开发利用价值高,亚麻茎制取的纤维是纺织工 业的重要原料,可纯纺,亦可与其它纤维混纺。由于亚麻 纤维与动物纤维、其它植物纤维、合成纤维相比,具有许 多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 地位。首先,亚麻纤维强韧、柔细,其强度是棉纤维的 1.5倍、绢丝的1.6倍,可纺支数高,织物平滑整洁,适 宜制作高级衣料。 其次,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热快、耐摩擦、耐 高温、不易燃、不易裂、导电性小、吸尘率低、抑菌保健 等独特优点,适宜制作飞机翼布、军用布、消防、宇航、 医疗和卫生保健服装及帆布、水龙带、室内装饰布及工艺 刺锈品等。第三,打麻下脚料和麻屑也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加工后的短纤维即麻棉,可与毛、丝、棉、化纤等生产混 纺纱,也可纺纯麻纱
中东地区概况
![中东地区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b96c611dfc4ffe473368ab0f.png)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位于“五海三洲”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中东”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一直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
中东的重要海湾——波斯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资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更增加了中东地区的重要性。
另外,领土、淡水、宗教和运河的争执,也使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
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阿拉伯国家概况一、基本情况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阿拉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古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
【主要组织】(一)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
花生地域分布与经济作物
![花生地域分布与经济作物](https://img.taocdn.com/s3/m/9c9380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c.png)
花生地域分布与经济作物一、概述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本文将探讨花生的地域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二、亚洲地区1.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南方沿海地区。
江西、湖南、广东等省份是中国主要的花生种植区,花生的种植在这些地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收入。
2.印度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花生生产国,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的中南部。
喀拉拉邦、安得拉邦、坎纳塔克邦等地是印度的主要花生种植区,花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三、美洲地区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出口国,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的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花生生长,因此花生种植在这些地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美国农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2.巴西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的巴拉那州和巴拉那河三角洲地区。
这些地区的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为花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花生产业已成为巴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非洲地区1.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主要分布在该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花生的生长,花生产业已成为当地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2.苏丹苏丹是非洲重要的花生生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该国的中北部地区。
苏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花生种植,花生产业为苏丹的农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其他地区除了亚洲、美洲和非洲地区外,花生也在其他地区广泛种植。
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家也有一定规模的花生种植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六、花生对经济的影响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各个种植区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影响。
首先,花生的种植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花生的出口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花生的加工业也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附加值。
总之,花生的种植和加工业对于地方和国家的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气候类型经济作物和农作物
![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气候类型经济作物和农作物](https://img.taocdn.com/s3/m/500ed942e518964bcf847cfe.png)
一、各种气候类型与经济作物和农作物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潮湿,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代表性经济农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就是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在湿季,旱季是无法进行农业耕作的,因此农业也随着雨带迁移,只适合原始迁移农业,无经济作物。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大,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水稻种植业、黄麻、橡胶、茶叶、咖啡、可可。
还有各种水果】。
4、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
只适合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农作物:【枣椰树】5、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的经济作物是【甘蔗、橡胶】粮食作物为【水稻】6、地中海气候: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
【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
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
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
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
】7、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巴黎盆地热量条件较好,有种植业分布),一般以【畜牧业】(如苏格兰北部),【花卉种植业】(如荷兰)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夏季昼较长,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的时间长; 夏季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9、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总量少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种植的农作物可以选择的品种就很少只能种【马铃薯、甜菜】等10、寒带气候:寒带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不适宜种植经济作物。
农作物有【甜菜、马铃薯】等二、世界粮食种植业粮食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国都把粮食放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全世界现有可耕地13.4亿ha,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粮食作物种植。
非洲的农业现状
![非洲的农业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b1a6ef3b52acfc788ebc9d4.png)
非洲的农业现状非洲农业中,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粟、高粱、马铃薯等大众作物,以及木薯、大蕉、椰枣、薯蓣、食用芭蕉等特产.此外,还有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草、橡胶、丁香等经济作物,以及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等特有作物。
由于干旱等因素,非洲是全球饥饿人口最多的洲。
同时,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也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化.表1列出了非洲与农业相关国家的现状。
1)马里(MLI):耕地占国土2。
8%,其余为沙漠和热带草原。
利用尼日尔河水种植水稻及耐旱的玉米、高粱和棉花。
2)毛里塔尼亚(MTN):耕地占国土0.2%,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和热带草原,利用塞内加尔河种植水稻,热带草原为畜牧。
另栽培海枣、蔬菜等高价值作物。
3)肯尼亚(GUI):耕地占国土2%,为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种植水稻、花生、木薯等。
4)埃塞俄比亚(ETH):耕地占国土12%,森林与牧地占多。
杂粮、画眉草栽培最多,其他也种植麦类、黄玉米、高粱等谷物以及稻谷,其中稻谷产量甚高,并出口。
5)莫桑比克(MOZ):耕地占国土4%;草地与森林占多。
种植的粮食作物有黄玉米、木薯、高粱、豆类,其他种植作物有腰果、棉花、热带水果等。
长长的海岸线有渔业,广阔的草地有畜牧业。
6)马拉维(MAW):耕地占国土23%,主食为黄玉米,另种植豆类、木薯等和作为出口的烟草、甘蔗及棉花。
7)厄立特里亚(ERI):耕地占国土5%,几乎都种植杂粮.图中,中间横线为赤道.白色部分为撒哈拉沙漠地带,每年几乎不降雨(〈100mm)。
Sahel地带每年1次雨季;东非每年2次雨季(100—200mm)。
赤道周边每年均有降雨,夏季2次雨季(800-3200mm)。
南部降雨则少,每夏1次雨季(400-800mm)。
非洲的农业目前还属于热带大草原的农耕文化,主要食用作物为杂粮.它们主要有紫糁、直长马唐、稷、高梁、玉米等夏作杂粮,以及水稻等.其他有薯类、豆类等.非洲的栽培作物与气候,特别是降雨量关系密切。
苏丹草地里套种青割大豆或草木樨技术
![苏丹草地里套种青割大豆或草木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5eab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8.png)
苏丹草地里套种青割大豆或草木樨技术1. 引言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常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和作物轮作的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引入套种技术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在苏丹草地中套种青割大豆或草木樨的技术。
2. 苏丹草地概述苏丹草地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其生长适应性广,耐旱抗寒性强,并具有营养丰富的特点。
苏丹草地一般用于牧草或饲料作物的种植,然而,在苏丹草地的生长季节结束后,农民往往面临空闲土地的问题。
套种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在苏丹草地中种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 农民可选择的作物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农民可以选择套种青割大豆或草木樨。
这两种作物都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适合在苏丹草地中种植。
3.1 青割大豆青割大豆是一种优质的饲料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种植青割大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为养殖业提供可靠的资源。
此外,青割大豆还可以作为绿肥种植,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
3.2 草木樨草木樨是一种芳香植物,包含丰富的挥发性精油。
种植草木樨可以为农民提供草本香料资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香精香料等领域。
同时,草木樨还具有较强的抗虫和除草作用,有助于保护其他作物。
4. 套种技术的操作步骤实施套种技术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以确保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效果。
4.1 土壤准备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根据具体的作物要求,对土壤进行深翻和平整,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2 种植方式青割大豆和草木樨的种植方式有所不同。
4.2.1 青割大豆的种植方式青割大豆的种植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在苏丹草地的生长季节末期,将苏丹草地剪短,然后对剪下的草留在土壤表面进行覆盖。
•在草地上留出一定的空间,进行大豆种植,一般使用行距和株距较小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清除草地上的杂草,并在不需要翻耕的情况下,进行适度松土。
4.2.2 草木樨的种植方式草木樨的种植方式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在苏丹草地的生长季节末期,将苏丹草地剪短并清除杂草。
进口芝麻概况
![进口芝麻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225b50b6c85ec3a87c2c51f.png)
苏丹
芝麻是苏丹主要经济作物,除棉花外的第二大出口农产品。
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雨水种植区,种植面积100多万公顷。
苏丹芝麻主 要有3个品种:西部的棕色芝麻、青尼罗河流域的 白芝麻以及加达里夫的白芝麻。其中,棕色芝麻主要用于国内 榨油;白芝麻部分用于国内制作甜点,其余部分用于出口。
近年来,我国芝麻及芝麻加工产品消费量的逐年增加, 2003年中国由传统的芝麻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中国进口 量已占世界芝麻贸易总量的10%以上,且进口芝麻数量逐 年增加。
进口国家:苏丹,埃塞俄比亚,印度,缅甸,尼日利亚、 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
和 是我国芝麻最主要的进口国。
例1(2009年6月数据):
例2( 2010年9月海关数据):
2010年9月我国进口芝麻数量达到54182.519吨,创出自 我国进口芝麻以来单月的最高历史记录。
201011269吨的历史第二高。
质量指标
纯度(纯仁率) 水分:不高于6%—8%(一般标准) 杂质 含油量:50%左右(印度缅甸货多≦50%,非洲货一般
出口国比较:
埃塞俄比亚、苏丹等非洲国家优势: (1)质量好(水分低、含油量高) (2)零关税(我国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芝麻零关税D 待遇)
印度、缅甸优势: 价格相对低(但印度芝麻价格基本不低于除埃塞俄比亚以 外的非洲国家)
价格行情
前些年进口芝麻价格低于国内芝麻,近几年迅速上涨,与 国产芝麻相比总体上无价格优势。
﹥50%) FFA(游离脂肪酸):不高于1%—2%
总体上,非洲芝麻与印度、缅甸芝麻比,水分低、含油 量高。
苏丹
![苏丹](https://img.taocdn.com/s3/m/dbe7d1287375a417866f8fd3.png)
苏丹——资源富饶、充满机遇的土地苏丹驻中国大使米尔加尼〃穆罕默德〃萨利赫苏丹国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位处东非北部,地理位臵独特,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可耕地及水资源,有大量的动物、森林、矿产资源及丰富的石油储藏。
苏丹与9个非洲阿拉伯国家接壤,系非洲热带地区,南部为赤道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北部为大陆性气候,东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水。
气温3-46℃。
年降雨量为1800毫米,雨季大致为6-9月。
白尼罗河由南部发源地乌干达经苏丹流向北部埃及,而青尼罗河由埃塞俄比亚高原发源亦流经苏丹。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占非洲总面积的8.3%,位列世界第十。
人口约3300万。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货币为苏丹第纳尔,汇率为1美元=250苏丹第纳尔。
星期六至星期四为工作日,星期五为周末假日。
苏丹由26个州组成,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实行联邦政府制度,给予不同地区自治的权利。
联邦首都为喀土穆。
苏丹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苏丹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数据表明该国近期推行的经济改革已卓见成效。
2001年至2003年,苏丹GDP实际增长率平均为6%,预计2004年末可达7.5%。
若不把石油计算在内,GDP实际增长率从2001年的4.8%增长到了2003年的5.8%, 这反映了苏丹石油投资的增长以及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趋势。
三年来,苏丹通货膨胀率均保持在个位数水平,预计到2004年末能保持6.5%的低水平。
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重预计将从2001年的18.3%增长到2004年的21.6%。
投资大部分来自非政府部门领域,其占GDP的比重预计可从2001年的12%增长到2004年的16%。
国内储蓄总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其占GDP的比重已由2001年的10.3%增长到2003年的14.6%,在2004年可望达到16.3%。
此外,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均呈现增长态势:2001年总收入为GDP的11%,而2003年则增长到16.8%,预计在2004年可望达到18.7%。
世界十大弱国排名
![世界十大弱国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9eab27d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7.png)
世界十大弱国排名南苏丹是东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全国分为10个州,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
自2005年以来,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南苏丹是中东非洲的一个内陆国家。
南苏丹虽然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经济却被视为世界上最差的国家之一。
该国甚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
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南苏丹主要依靠农业。
除国际援助外,南苏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工业。
南苏丹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业品和日用品完全依赖进口。
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所以自然生态保存相对较好。
二、布隆迪布隆迪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为农牧业国家,主要的支柱产业为咖啡和茶,其发展经济的困难在于国家小,人口多,资源贫乏,无出海口。
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主要出口产品有咖啡、茶叶、棉花、皮张等,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1962年获得独立后,该国接连发生军事政变,陷入地区动荡。
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了1970年代和1990年代的内战,进一步将人民推向贫困和饥饿。
目前,布隆迪局势依然动荡,枪战时有发生。
布隆迪物产丰富,但因农业技术落后,加工设备缺乏,产量不高。
布隆迪依赖进口工业原材料、机械设备和消费品。
《2017年世界幸福报告》将布隆迪评为全球幸福度第二低的国家。
三、马拉维马拉维是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小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严重依赖国际援助。
马拉维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
该国的预期寿命低于55岁,成年人中艾滋病的发病率很高。
主要经济作物包括:烟草、咖啡、茶叶、棉花、甘蔗。
其中烟草是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相关行业吸收了全国70%的劳动力就业。
由于国际市场上烟草价格不断下降,马拉维对烟草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马拉维是传统的农业国,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马拉维经济长期发展缓慢。
北非国家的经济
![北非国家的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3613b93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1.png)
北非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概况和特点1.北非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概况综述北非、西亚、中亚地区,基本是一个面积广大的穆斯林世界,地域相连,环境类似。
这是一个以草原、荒漠为主的干旱、半干旱的缺水区域。
其中的北非地区是阿拉伯人古代的成功殖民地,现在已经主要是阿拉伯血统,原住民血统已经处于次要地位。
阿拉伯人与原住民已经融合一体,现代北非居民的语言、宗教、血统、文化已经阿拉伯化,已经成为现代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
某个天赋低的时候,其它天赋也许会高一些,这是天赋均衡现象,适合于全人类。
具体到某个内容的天赋水平,大家应该是不一样的,有差异是应该的,是正常的。
北非人口属于生活在低纬度的白种人,其智力天赋比欧洲南部的白种人要低一些,比黑人高一些。
其经济天赋要比葡萄牙或西班牙人口低一些,其经济表现在正常情况下,也应该低一些。
北非是地中海气候与沙漠气候,这导致这里总体人口不稠密。
不太稠密的人口,导致了人均相对较多的自然资源拥有量。
但是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又不是特别多,占自然资源的便宜不算多,总体看,北非至少没有吃自然资源的亏。
北非地区富裕程度受资源因素的干扰不算大,北非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也算是正常水平。
北非地区基本算是非洲最富裕的地区,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这似乎属于必然,因为这里人口的经济天赋水平要比非洲其他地方高一些,这是北非在非洲之所以相对比较富裕的根本原因。
南部非洲也比较富裕,南北两端比较富裕是非洲总体富裕程度的重要特色。
南部非洲包括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国。
这原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通用英语。
南部非洲富裕的原因是这里存在一定比例的白人移民后裔(不是特别炎热的气候导致了白人的到来),这对提高地区的经济天赋帮助不小。
现在的津巴布韦陷入了经济困境,主要原因是黑人领袖受到苏联思想的影响,进行了类似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导致国家陷入经济困难。
改革前的津巴布韦,由于继承了较好的社会制度,存在一定比例的白人殖民者,是非洲经济的一个亮点。
苏丹概况——精选推荐
![苏丹概况——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22ea20c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0.png)
苏丹概况【国名】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然地理】位于⾮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洲⾯积最⼤的国家。
北邻埃及,西接利⽐亚、乍得、中⾮共和国,南毗刚果(⾦)、乌⼲达、肯尼亚,东接埃塞俄⽐亚、厄⽴特⾥亚。
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
苏丹全国⽓候差异很⼤,⾃北向南由热带沙漠⽓候向热带⾬林⽓候过渡,最热季节⽓温可达50℃,全国年平均⽓温21℃,长年⼲旱,年平均降⾬量不⾜100毫⽶。
苏丹地处⽣态过渡带,极易遭受旱灾、⽔灾和沙漠化等⽓候灾害。
【⾯积】250.58万平⽅公⾥。
【⼈⼝】3915万(2009年)。
全国有19个种族,597个部落。
⿊⼈占52%,阿拉伯⼈占39%,贝贾⼈占6%,其它⼈种占3%。
南⽅⼈⼝约占总⼈⼝的20%。
阿拉伯语为官⽅语⾔,使⽤者占总⼈⼝的60%。
通⽤英语。
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主要居住在北⽅,南⽅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
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和喀⼟穆。
【重要节⽇】独⽴⽇(国庆节):1⽉1⽇;救国⾰命⽇:6⽉30⽇。
【⾸都】喀⼟穆(Khartoum),⼈⼝527万(2009年),最热⽉为7⽉(26-42℃),最冷⽉为1⽉(16-32℃)。
【⾏政区划】设25个州,辖132个县。
【简史】苏丹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
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1000年为古埃及的⼀部分。
公元前750年努⽐亚⼈在苏丹建⽴了库施王国。
公元6世纪苏丹进⼊基督教时期。
13世纪阿拉伯⼈征服苏丹,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
16世纪,苏丹被并⼊奥斯曼⼟⽿其帝国势⼒范围。
英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
1881年,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领导群众开展反英⽃争,于1885年建⽴了马赫迪王国。
1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
1953年建⽴⾃治政府。
1956年1⽉1⽇宣布独⽴,成⽴共和国。
经济作物——苏丹红
![经济作物——苏丹红](https://img.taocdn.com/s3/m/747c823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2.png)
作者: 龚美茹;李芝兰
出版物刊名: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2-104页
主题词: 锦葵科木槿属;心血管病;干样;色味;盛蕾期;胆汁分泌;花尊;种植密度;苞片;受光面积
摘要:<正> 苏丹红为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学名:玫瑰茄(H,Sabdariffal),原产非洲的苏丹。
苏丹红花萼、苞片营养丰富,色味俱全。
根据分析:(烘干样)含氮量(以蛋白质计)8.6%,有机酸(以柠檬酸计)18.9%,还原糖10.95%,并含有维生素、天然色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可制作各种高级饮料,也可直接泡茶。
据资料介绍:坚持服饮苏丹红饮料,对于治疗心血管病、高血压,防治脑溢血、动脉硬化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消暑,促进胆汁分泌、刺激食欲之功能,果实还具有抗坏血病之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丹主要经济作物
一、阿拉伯树胶
苏丹以盛产阿拉伯树胶闻名于世,产量和出口均排名世界之首,是苏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2003年苏丹出口阿拉伯树胶3.6万吨,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而苏丹的邻国乍得出口1.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阿拉伯树胶被人们用作食品添加剂已有5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树胶”是因为要从阿拉伯地区的港口启运欧洲。
直到今天,欧洲仍是阿拉伯树胶的主要出口地,其中以法国为最,2003年进口1.2万吨,而我国从苏丹进口不到60吨。
在食品工业中,阿拉伯树胶是天然乳化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粘合剂、成膜剂,、上光剂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等。
营养学上,它基本不产生热量,是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被用于保健品糖果及饮料。
在医学上阿拉伯树胶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
另外,苏丹喀土穆大学医学院肾透析移植中心近年来还将阿拉伯树胶研制成胶粉,作为肾病患者的药物辅助治疗。
苏丹中北部地区是阿拉伯胶树的集中生长的地方,多是干旱的沙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00万人口。
胶农通常是在每年10月中旬收胶,他们用树棍拍打胶树,直到树皮打破,树汁渗出,等到6周结出树胶后开始割胶。
每年收胶季节如此割胶3次,间隔3周。
胶农将阿拉伯树胶收上来卖给当地收购商人,再运往清洗棚进行
筛选分级。
原胶按三级分类:手工精选级、清洗级和筛选去杂级。
上好的阿拉伯树胶为半透明琥珀色。
筛选分级后的原胶按50或100公斤麻袋包装卖给阿拉伯树胶公司(GAC)出口。
近年来,由于国际阿拉伯树胶价格上涨,苏丹农林部计划大力吸引外国投资,扩大阿拉伯树胶的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并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阿拉伯树胶的质量和技术规范。
阿拉伯树胶溶于水,无色无味,一直是食品工业中用途最广及用量最大的水溶胶,目前全世界年需要量仍保持在4—5 万吨。
质量最好的阿拉伯树胶产自非洲豆科类植物acacia senegal和acacia seyal,这两种胶树繁衍生长在非洲北纬10—18度之间撒哈拉地区的“树胶地带”(Gum Belt)。
在这一地区,生产树胶的国家有苏丹、乍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塞内加尔,而苏丹产量占80%以上。
二、苏丹棉花
棉花是苏丹的主要农产品,也是苏丹主要出口商品。
苏丹棉花种植始于18世纪,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始于1905年。
90%的棉田为水浇地,集中在青白尼罗河之间的三角平原。
苏丹棉花出口:
1苏丹棉花公司于1993年实行国企改革,以适应苏丹宏观市场经济改革,公司股东为棉农、银行和国家养老基金会。
棉农可以根据
市场需求来决定棉花品种和种植面积,政府仅设立一个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指导。
2苏丹棉花公司负责棉花的收购和出口销售,实行招投标作为主要的销售形式,确保随行就市而不失公平,并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优待,一律实行公平竞争。
3苏丹进出口无配额和许可证等限制,从事进出口业务需要注册登记。
出口方面实行的是从价税,棉花出口关税为FOB值的10%加上1.2%的码头税。
三、苏丹芝麻
芝麻是苏丹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
主要出口对象为埃及、沙特、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和韩国、中国。
2003年出口10.9万吨, 7437万美元;2004年出口21.8万吨, 1.79亿美元; 2005年出口15.5万吨, 1.19亿美元。
苏丹芝麻主要有三个品种:西部的棕色芝麻,青尼罗河流域的白芝麻和加达里夫的灰白芝麻。
正常年景产量为30-35万吨。
其中,棕色芝麻主要用于国内榨油;白芝麻部分用于国内制作甜点,其余用于出口。
苏丹的芝麻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雨水种植区,加达里夫、达玛津、科斯提、莱恩克和德凌等地区。
种植面积100多万公顷。
除收割外均
为机械化种植。
操作方式一般是由农民自己选择品种,出口商集中收购。
由于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种植面积时有波动。
我国也是世界芝麻主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加上气候原因,我国芝麻产量不仅满足不了出口,国内消费也因此收到影响。
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从苏丹进口芝麻。
2003年从苏丹进口芝麻6500吨,2004年进口约2万吨,2005年进口3.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