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合集下载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4)每一测站的工作结束后,应在测绘范围内检 查地物、地貌是否漏测、少测,各类地物名称和地理名 称等是否清楚齐全,在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后,可迁至 下一站。
四、增补测站点
经纬仪视距支导线法是增补测站点常用方法。
例 从图根控制点A测定支导线点1。
B 1
DA1
C
β
A D
(1)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A上,对中、 整平。用测回法测量AB与A1之间的水平角β一 测回,用量角器在图上画出a1方向线。
等高线是根据相邻地貌特征点的高程,按规 定的等高距勾绘的。
等高线的勾绘方法有比例内插法、图解法和 目估法等。
A
52.8
F
52.5
I
52.3
B 57.4
D 55.8
G 58.8
51.6
E
50.4 50.5
CH
55.6
K
比例内插法
h00A..xx24B12mm 5766.44444..66mmmmmmm 52.8m 4.6m xdx12AB00.2.64m4m44m.6.66mm64m4mmmm36mmmm
70 120 200 —
2.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就是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测绘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出碎部点方向 与已知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出测站到碎部点的水平 距离及碎部点的高程。
然后根据测定的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用量角 器和比例尺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 侧注记其高程。
1.地物的描绘
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
如房屋按其轮廓用直线连接;
河流、道路的弯曲部分,则用圆滑的曲线 连接;
对于不能按比例描绘的地物,应按相应的 非比例符号表示。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数字测图技术:利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通过计 算机处理得到数字地形图 3S集成技术: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地形信息 的快速获取和处理
无人机测绘技术
无人机测绘原理:利用无人 机搭载高精度相机、激光雷 达等设备进行地形测绘
无人机类型:固定翼无人机、 多旋翼无人机等
划等提供依据。 ● 土地资源管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征收补偿等方面,帮助政府部门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和变
化趋势。 ● 环境保护: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帮助环保部门了解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为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
提供依据。 ● 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工程师了解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为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提供依据。 ● 军事领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以为军事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军事部门了解地形、地貌、地物等特征,为军事战略制定、战场环境分析等方面提
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 随着卫星导航 系统的不断完 善,大比例尺 地形图测绘的 定位精度得到 了大幅提升。
实时动态差分 定位技术:通 过实时接收卫 星信号并采用 差分定位技术, 提高了定位精 度和可靠性。
惯性导航技术: 利用惯性传感 器进行导航, 不受外界干扰, 适用于复杂地 形和恶劣环境。
灾害监测与预警
灾害监测: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预警系统: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建立预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灾后评估: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对灾后情况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灾害预防: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分析灾害易发区域,提出预防措施
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绘技术发展趋 势

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3.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1)地形图的拼接与检查:
——即相邻图幅的接边
测区面积较大时,整个测区必须划分为若干幅图进
行施测。这样,在相邻图幅连接处,由于测量误差和
绘图误差的影响,无论是地物轮廓线,还是等高线往 往不能完全吻合。相邻左、右两图幅相邻边的衔接情 况,房屋、河流、等高线都有偏差。
¨接边误差规定
1、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选择其角点、转折点、转弯点、交叉点、 中心点等;如:房屋转角点,道路、河岸的转 折、弯曲点等。
地貌:地面的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是地面坡度 起伏变化的变化线 山脊、山谷、山脚线的转折点和山顶、洼底、鞍 部点及陡崖的上缘线点、崖脚线点是地貌的特征 点

2.碎部点的测定
——测定碎部点的三要素:水平角b(或水平方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 地区分类 建筑区、平地及丘陵地 山地及旧街坊内部
点位中误差(图上mm) 0.5 0.75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地形分类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平地 1/3
丘陵地 1/2
山地 2/3
高山地 1
拼接时用宽5~10cm的透明纸蒙在左图幅的接图边上,用铅笔
把坐标格网线、地物、地貌描绘在透明纸上,然后再把透明 纸按坐标格网线位置蒙在右图幅衔接边上,同样用铅笔描绘 地物和地貌;当用聚脂薄膜进行测图时,不必描绘图边,利 用其自身的透明性,可将相邻两幅图的坐标格网线重叠;若 相邻处的地物、地貌偏差不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则可取其平 均位置,并据此改正相邻图幅的地物、地貌位置。
⑵以两对角线交点O为圆心量取1/2图幅宽 2为半径, 在对角线上分别定出 A、B、C、D四点并连接成矩形。

⑶从矩形的一边起画10cm间距的平行线,再从矩形的 另一相邻边起画10cm间距的平行线,得坐标网格。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
应用领域
大比例尺地形图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领 域。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可以获取详细的地形和地物信息,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0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
传统测绘技术
平板仪测量
钢尺量距与水准测量
通过平板仪和纸质地图进行地形测量, 精度较高但效率较低。
NKS
感谢观看
测绘的基本概念
测绘
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实地勘测和数据分析,获取地球表面地形和地物的位 置信息,并绘制成地图的过程。
大比例尺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指比例尺较大的地图,通常用于表示地形起伏和地物分布的详细情况。 例如,1:500、1:1000、1:2000等比例尺的地图都属于大比例尺地形图。
某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应用案例
01
应用背景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某地区需要进行土地调查和
监测。
02
应用过程
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数据,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进行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和动态监测等工作。
03
应用效果
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为土地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提
05
案例分析
某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案例
测绘背景
随着城市发展,某市需要更新和补充大比例尺地形图资料,以满足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求。
测绘过程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控制测量,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和遥 感技术获取地形数据,再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
成果应用
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持。
人工智能分析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数字测图的特点 (1)实现测图的自动化 (2)实现了测图数字化 (3)实现了高精度
二、数字测图(DSM)系统
数字测图(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由地形数据采 集设备和成果设备而组成,在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 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编辑成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 统。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处理系统
输出设备



④观测。用经纬仪瞄准标尺,读取上丝、下丝、中丝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在观测过程中,应检查定 向是否为0°00′,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否则应重新定向。 ⑤记录。记录者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表7-8),并把地 形名称填入备注栏。 ⑥计算。按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的高 程,并填入表7-8相应栏内。将展点所需数据立即报给绘 图员。
0.2mm
二、经纬仪测绘法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地形图的质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地形点。 地形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 处的点。
2.测绘方法
极坐标法:用经纬仪直接 测定各碎部点相对于 已知方向的水平角、 视距尺读数和竖直角,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 程,绘图员根据所测 水平角、平距,利用 半圆仪将碎部点描绘 在图板上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B i b 水平角 A a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点,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读数至厘米)并记入碎部测量手簿。在测 站附近安置图板。 ②定向。将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B,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 ③立尺。立尺员先观察测站附近的地形情况,与观测 员共同商定跑尺的范围、路线,然后在选定的碎部点 上立标尺,尽量做到跑尺有顺序、不漏点,一点多用, 方便绘图。立尺点与测站间的视距长度应不超过表7 -4中规定的最大视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地面数字测图系统发展为更自动化的模式: (1)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 测站上安置自动跟踪式全站仪,棱镜站则有司镜员和电子平板操作员(或由一人兼担)。 (2)GPS测量模式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即实时动态定位,能够实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在RTK作业模式,若与电子平板测图系统连接,就可现场实时成图,避免了测后返工问题。 随着RTK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系列化产品的不断出现,一些更轻小、更廉价的RTK模式的GPS接收机正在不断地推向市场。现在有一些厂家还生产出了用于地形测量的GPS产品,称为GPS Total Station(GPS全站仪)。
地籍图表示的内容有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地籍要素包括行政境界、土地权属、界址点及编号、土地编号、房产情况、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土地面积等。必要的地形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房屋道路、水系以及与地籍有关的地理名称等。
大比例尺测图除测绘地形图以外,还有地籍图、房产图和地下管线图等,它们的测绘方法是相同的,并具有本地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图幅分幅方法。
5. 数字化测图的现状与发展 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全站仪在野外测量,电子手薄记录,人工画草图,室内将数据用电子手薄传输到计算机,配以成图软件编辑成数字地图,最后由绘图仪输出。 (2)仍然采用野外数字测记模式,但成图软件有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了智能化外业数据采集软件;二是自动成图软件能直接针对电子手薄记录的地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2)碎部测量 (a)测站设置与检校 将电子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量仪器高,连接电子手簿或便携机,启动野外数据采集软件,按菜单提示键盘输入测站信息。 根据所输入的点号即可提取相应控制点的坐标,并反算出后视方向的坐标方位角,以此角值设定全站仪的水平度盘起始读数。 然后,用全站仪瞄准检核点反光镜,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及距离,输入反光镜高度。即可自动算出检核点的三维坐标,并与该点已知信息比较,若检核通过则继续碎部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37
38
39
40
41
42
图式符号1
43
图式符号2
44
二、地貌的符号与表示— 等高线
四、等高线
45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 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46
(一)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的 原理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 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 成的闭合曲线。
47
(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二)、等高线h、d、i关 系
62
第三节 地形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图前须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抄录控制点
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并且了解其实地点位的完好
程度。 检验和校正仪器,准备工具材料。
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测设足够的图根点。 然后拟定作业计划以及在图纸上绘制坐标格网, 图廓线和展绘控制点。
63
一、方格网的绘制与图根点的展绘
(一)方格网的绘制
以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 方法,由其所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比 例尺代码和图幅的行列号共十位码组成。
J 50 F 042 002
J50F042002
23
比例尺代码表
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
代码
B
C
D
E
F
G
(c)
等高线 表示
60
(五)、等高线的特性
(五)、等高线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
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
成双(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

第十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十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yA)
yP
yA
c ot
yB cot (xB cot cot
x
A
)
(2)距离交会法
A、B、P按逆时针编号,则
xP xA a cos( AB )
yP
yA
a sin( AB
)
பைடு நூலகம்
α A
a α A
P
β B
P b B
(3)方向距离交会法
xP yP
xA yA
S cos(BP S sin( AB
§8.1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概述
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概念
地形图测绘,又称地形测量。其目的主要是获得各种不 同比例尺地形图。
大区域:1:500~ 1:5万地形图多用数字航测成图 小区域: 1:500~ 1:5万地形图多采用地面数字测图 小于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根据较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各 种资料缩绘而成。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指1:500~ 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 测绘。
) )
arcsin SAB sin
S
SAB (xA xB )2 (xA xB )2
BP BA
BA
arc tan
yA xA
yB xB
P
γ
S
αBP
A
B
3 直角坐标法
xM yM
xA SAM yA SAM
c os sin
AB AB
当P点在AB的左侧时,则
xP yP
测站为中心,以平均视线长度的1.2倍为半径的 正六边形,据此可估算出每平方公里内地形控制点 的数目。
比例尺
图根点数/Km2 (常规测图)
图根点数/Km2 (数字测图)
1:500 150 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在悬崖处的等高线虽然相交,但必须有两个交点; (4) 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
愈缓,等高线之间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 (5)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应该在接近河
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处才能越过河流,然 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 (6) 等高线与分水(山脊线)正交凸向低处,与集水线 (山谷线)正交凸向高处;
(3)绘图人员要注意图面正确整洁,注记清楚,并做到 随测点,随展绘,随检查。
(4)在每站工作结束时,应进行检查,在确认地物、地 貌无测错或漏测时,方可迁站。
§7-3 常规测图方法
六、铅笔原图的绘制 地形原图的绘制包括勾绘地物和勾绘等高线。 1.地物描绘 地物要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房屋轮廓线需用直
六、等高线的描绘方法 ➢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程序是先测定地貌特征点后绘图。 ➢ 地貌特征点:指山顶、鞍部、山脊线与山谷线上的坡度变
换点和山脚点、山脚坡度变换点和山坡面倾斜变换点等。 ➢ 将测定的地貌特征点平面位置按比例尺以垂直投影方法缩
绘到图纸上,并在其旁边注记该点高程。 ➢ 勾绘等高线所依据的原理:
接图表是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供查找 相邻图幅之用。位置在图幅左上方。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五)图廓 图廓分为内外图廓。 内图廓是测量边界线。 内图廓之内绘有10cm间隔互相垂直的交叉的短线,称为坐
标格网。 矩形图幅内图廓线也是公里格网线,梯形分幅图图廓线
为经纬线。1:10万及其以下比例尺地形图图廓内即有公里格 网线又有经纬线,大于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则不绘经纬线。
(5)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在其下方两端 点间的中心点。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3.线状符号:长度依比例,宽度不能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
(二)地貌符号(等高线) (三)注记符号
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的补充说明。可用文字、数字或 线段表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四、地形图的图幅、图号和图廓 (一)图幅
非比例符号在地形图上的位置、必须与实物位置一致, 这样才能在图上准确地反映实物的位置。为此,应该规定符 号的定位点.这些定位点在地形图因式上规定如下: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几何图形符号(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在其几何图形 中心;
(2)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在底线上;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种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无线电杆等).在其 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地物符号 1.比例尺符号 将地面上实物的轮廓,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绘制在图上的
符号。这些符号与地面上实际地物的形状相似。 2.非比例尺符号
当地物轮廓很小不能按测图比例尺缩小,但又很重要需按 统一规定的符号描绘在图上。有些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 随着测量比例尺的不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7-3 常规测图方法
三、 经纬仪测绘法(极坐标定点) (1)安置仪器,量取仪器高 (2)定向 (3)立尺 (4)观测 (5)记录
(6)计算 (7)展绘碎部点
§7-3 常规测图方法
四、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将小平板仪安置在测站上,描绘测站碎部点的方向,将经纬仪安
置在测站旁边,测定经纬仪至碎步点的距离和高差。最后用方向与距 离交会的方法定出碎步点在图上的位置。
河流、森林等称为地物。 2.地貌: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如高山、深谷、陡坎、
悬崖峭壁、雨裂冲沟等称为地貌。 3.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4.地形图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符号。 5.地形图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 6.图式: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符号、图廓形式、图上和图边
注记字体的位置与排列所遵从的格式。
3
§7-3 常规测图方法
五、碎部点测量注意事项 (1)观测人员在读取竖盘读数时,要注意检查竖盘指标
水准管是否居中;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重新瞄准起 始方向检查其变化情况。经纬仪测绘法起始方向度盘读数偏 差要小于4′,小平板仪测绘时起始方向偏差在图上不大于 0.3mm。
(2)立尺人员应将标尺竖直,并随时观察立尺点周围情 况,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系,地形复杂时还需绘出草图,以 协助绘图人员做好绘图工作。
线连接起来.而道路、河流的弯曲部分则要逐点连成光滑的曲 线。不能依比例描绘的地物,应按规定的非比例符号表示。
2.地貌符号——等高线的勾绘 勾绘等高线时,首先用铅笔轻轻描绘出山脊线、山谷线等 地性线,再根据碎部点的高程内插等高线通过的点.然后勾绘 等高线。
(2) 求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
d=(两点间图上平距)
两点的高差 等高线间隔
(3) 计算两点间应有等高线通过的条数;
(4) 在两点间确定整米等高线的通过点;
§7-2 地貌与等高线
3. 勾绘等高线 勾绘原则:山坡面上小起伏与变化,按等高线的总体走向进行
制图综合。描绘等高线时要均匀圆滑。
在平坦地区测图,用高程碎部点表示。高程碎部点简称高 程点。高程点位置应均匀分布在乎坦地区内,各高程点在图上 间隔以2—3cm为宜。平坦地区有地物时则以地物点高程为高程 碎部点,无地物时则应单独测定高程碎部点。
(1)定义: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4.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2)比例尺精度与量测的关系 1)根据地形图比例尺可确定实地量测的精度; 2)根据用图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可
确定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地形图符号 1.地物:地球表面的固定物体,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图的比例尺 1.定义 图上某一线段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
为图的比例尺。 2.表示方法 图的比例尺的表达方法有: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比例尺用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
(2)图示比例尺 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分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7-2 地貌与等高线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1. 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 《规范》规定,在一个测区内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
2.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等高线间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
§7-2 地貌与等高线
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1.凡是凸出而且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高大的称为山 峰,矮小的称为山丘。
地物: 应选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换点, 如房屋角点、 墙角点、管线的转折点、弯曲点、分叉点以及最高最 地点等等。
地貌:应选山脊、山谷线的起止点、倾斜变换点、方 向变换点等等。
§7-3 常规测图方法
三、 经纬仪测绘法
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观测时先 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 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夹角、测站至碎部点的距离和 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测定数据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点 的位置展绘于图纸上。
2.小平板仪的构造 平板 、照准仪和三脚架。 照准仪有普通测斜照准仪和望远镜
照准仪。
§7-3 常规测图方法
3.平板仪的安置 对中、整平和定向。 1. 对中 使图上的以知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对点容许误差0.05mm×M。 2. 整平 使板成水平位置。 3. 定向 就是使测图板上的已知方向线与地上相应的方向线 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方向一致。 4.安置顺序 (1)目估图板定向、整平; (2)尽量保持图板的方向和水平,平移整个平板仪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平面图、地形图和地图 1.地图投影:地球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将地球椭 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来的方法。 2. 平面图:在小区域内,将地面的点位和图形垂直投影 到水平面上,相似地将图形按一定比例缩小绘到图纸上, 这样制成的图称为平面图。 3. 地形图:既表示出地物的位置和形状,又表示出地面 上高低起伏的地貌的平面图。 4. 地图:将整个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广大区域的图形投影 到地球椭球体面上,应用地图投影按比例尺缩小后绘于 图纸上所成的图。
一、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踏勘测区,抄录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成果,作出测图计划。 2.仪器工具的准备 3.绘制坐标格网 4.展绘控制点
§7-3 常规测图方法
二、小平板仪测量原理 1.原理: 应用相似形原理,即图解的方法,
将实地的水平角、平距或图形,直接缩 绘到图纸上的一种简单方法。
根据已知点B的坐标和高程,求得A、C 等其它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3.地形图分类 地形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1)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
5000 (2)中比例尺:1:10000、1:25000、1:50000、
1:100000 (3)小比例尺: 1:20万、1:50万、1:100万
4.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图幅指图的幅面的大小,即一幅图所测绘地貌、地貌的 范围。
图幅形状有梯形和矩形两种。
大比例尺地形图矩形图幅大小及其代表的实地面积如下: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图名 通常以该图幅内最大的或最重要的居民地或厂矿企事业单位
名称,作为该图幅的图名,一般标在图幅北图框外的正中央。 (三)图号
为使地形图纸有序的存放和便于检索,对地形图的编号。图 号标注在图幅上方图名之下。 (四)接图表
2.比周围地面低.而且经常无水的地势较低的地方称为凹 地、大范围低地称为盆地,小范围低地称为洼地
§7-2 地貌与等高线
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3.山脊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山脊最高点间的连线 称为山脊线。以等高线表示的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雨 水以山脊为界流向两侧被面、故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4.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下降的洼地。山谷中最低点连 成的谷底线称为山谷线或集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