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结构分析讲解

合集下载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一、汽车减震器的结构1.减震器筒体:是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钢质材料加工而成,用于容纳减震器的其他部件。

2.减震器活塞:位于减震器筒体内,负责减震器的压缩和回弹运动。

3.减震器缸套:位于减震器筒体内,用于限制减震器活塞的位移范围,避免活塞脱离筒体。

4.减震器活塞杆:连接减震器活塞和车轮,负责减震器的悬挂和运动。

5.减震器弹簧:安装在减震器内,用于通过压缩和回弹将由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弹簧的弹力,起到减震作用。

6.减振液体:填充在减震器筒体和减震器缸套之间,主要是阻尼油,通过阻尼油的流动来消耗冲击和振动,起到减震作用。

二、汽车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挂系统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车轮与地面的接触,二是车身的纵向、横向和垂向运动。

汽车减震器的作用就是通过消耗和控制这些冲击和振动,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1.压缩阶段:当车轮经过颠簸路面或遇到坑洼时,车轮会向上运动,减震器的减震弹簧会被压缩,同时活塞上的减震器活塞杆会被顶向减震器筒体内。

2.回弹阶段:当车轮脱离颠簸路面,车轮会向下运动,减震器的减震弹簧开始回弹,同时减震器活塞杆会被拉伸,将车轮拉回原来的位置。

3.阻尼阶段:在压缩和回弹过程中,减振液体通过减震器的阻尼孔口流动,阻尼油的粘滞力会消耗冲击和振动的能量,从而起到减震作用。

阻尼器的阻尼力大小由阻尼孔尺寸和阻尼油的粘度决定。

同时,汽车减震器还能通过减震器弹簧的调节来适应不同的道路状况和车辆负载情况,从而达到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车辆稳定性的目的。

总结起来,汽车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筒体、减震器活塞、减震器缸套、减震器活塞杆、减震器弹簧和减振液体等部件的组合,通过压缩、回弹和阻尼的工作原理来消耗和控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振动,提高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一、引言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震动和冲击,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以及减震器的分类和特点。

二、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主要由缸体、活塞、阻尼液和弹簧组成。

缸体是减震器的外壳,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

活塞是减震器的核心部件,通过活塞在缸体内的上下运动来实现减震效果。

阻尼液是填充在缸体内的一种特殊液体,具有阻尼作用,能够吸收和消散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力。

弹簧是减震器的辅助部件,主要起到支撑和调节减震器的作用。

三、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时,车轮会受到来自路面的震动和冲击力。

这些震动力会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减震器上。

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阶段和回弹阶段。

1. 压缩阶段:当车轮受到下压力时,减震器内的阻尼液会受到压缩,活塞向上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阻尼液通过减震器内部的小孔和阀门缓慢流动,从而产生阻尼效果,减少车轮受到的冲击力。

2. 回弹阶段:当车轮受到上升力时,减震器内的阻尼液会受到拉伸,活塞向下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阻尼液继续通过减震器内部的小孔和阀门缓慢流动,起到减震的作用,使车轮回弹的速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通过以上的工作过程,减震器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震动和冲击,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

四、减震器的分类和特点根据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减震器分为液压式减震器和气压式减震器两大类。

1. 液压式减震器:液压式减震器是最常见的减震器类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阻尼液的流动来实现减震效果。

液压式减震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相对较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

2. 气压式减震器:气压式减震器是一种高级减震器类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压缩和释放来实现减震效果。

气压式减震器具有调节性能好、适应性强、舒适性高等特点,适用于高端汽车和赛车等特殊需求的车辆。

减震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减震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减震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减震器是一种用来减少机械振动和冲击的装置,常见于车辆、建筑物和工业设备中。

下面是减震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1. 弹簧:弹簧是减震器的关键组件,它能够吸收和分散来自外部冲击和振动的能量。

弹簧一般由钢或橡胶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2. 缓冲剂:为了增加减震器的效果,常在弹簧中加入一层缓冲剂,如橡胶或液体。

这种缓冲剂能够进一步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减少机械部件的损坏。

3. 活塞:活塞是减震器内的一个移动部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它与减震器内部的液体或气体相互作用,通过运动来减少机械振动和冲击。

4. 液体或气体:减震器内的液体或气体被称为工作介质,它们被封存在减震器的密封容器内。

当机械部件受到振动或冲击时,液体或气体会在减震器内部产生压力和流动,从而减少振动和冲击的传递。

工作原理:
当机械部件受到振动或冲击时,减震器会通过以下步骤减少振动和冲击的传递:
1. 压缩阶段:当机械部件受到振动或冲击时,活塞会被迫向减震器内移动。

这会使液体或气体被压缩,从而产生压力。

2. 流动阶段:在压缩阶段结束后,液体或气体开始通过减震器内部的通道流动。

这些通道通常由小孔或密封阀门组成,能够控制流体的流量和速度。

3. 膨胀阶段:当液体或气体在流动过程中遇到较低的压力区域时,它们会膨胀回到初始状态,准备下一次振动或冲击的减缓。

通过以上这些步骤,减震器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机械振动和冲击的能量,保护机械部件不受损坏,并提供平稳的运行环境。

不同类型的减震器可能使用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构成,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安装在汽车悬挂系统上的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减震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一、减震器的结构减震器通常由减震筒、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和阀门组成。

1. 减震筒:减震筒是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道路上的冲击。

2. 活塞:活塞是减震器内部的挪移部件,其上装有多个孔,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

3. 活塞杆:活塞杆连接活塞和车身悬挂系统,当车辆受到冲击时,活塞杆会相对于减震筒发生位移。

4.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液体泄漏,通常由橡胶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5. 阀门:减震器内部的阀门控制液体的流动,以实现对车辆震动和冲击的控制。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阶段和回弹阶段。

1. 压缩阶段:当车辆受到冲击时,悬挂系统会向下运动,活塞杆会向减震筒内部挪移。

同时,液体味通过活塞上的孔进入减震筒内部,活塞杆上的阀门会打开,液体被迫通过阀门进入减震筒的下部。

这样,减震筒内部的液体被压缩,从而吸收了车辆冲击产生的能量。

2. 回弹阶段:当车辆的悬挂系统回弹时,减震筒内部的液体味通过活塞杆上的阀门进入减震筒的上部。

同时,活塞杆会向上挪移,将液体从减震筒的下部排出。

这样,减震筒内部的压缩液体味逐渐恢复原状,减震器也会回到初始位置。

三、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减震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液体的压缩和回弹过程。

当车辆受到冲击时,减震器会通过压缩液体来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从而减少车辆的震动和冲击。

当车辆回弹时,减震器会通过液体的回弹来恢复原状,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减震器内部的阀门起着关键作用。

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液体的流动,从而实现对车辆震动和冲击的控制。

当车辆受到冲击时,阀门会打开,液体被迫通过阀门进入减震筒的下部,从而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

当车辆回弹时,阀门会关闭,液体通过阀门进入减震筒的上部,从而恢复减震器的初始状态。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一、减震器的结构减震器的主要组成部份包括活塞、缸体、活塞杆、密封件和阻尼油。

活塞和活塞杆通过密封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的工作腔。

缸体内填充了阻尼油,活塞在工作腔内来回运动,通过阻尼油的阻尼作用来减少车辆的震动。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或者遇到不平的路面时,车身会产生上下的震动。

这些震动会通过悬挂系统传递到减震器上。

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阶段和回弹阶段。

1. 压缩阶段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车身会向下运动,减震器会受到来自车身的压力。

这时,活塞会向下运动,压缩阻尼油。

同时,活塞杆上的阻尼阀会打开,将一部份阻尼油通过阻尼阀排出,减少阻尼作用,使得车辆的压缩过程更加平滑。

2. 回弹阶段当车辆通过颠簸路面后,车身会向上回弹。

这时,减震器的活塞会向上运动,阻尼油会通过阻尼阀再次进入工作腔,增加阻尼作用。

同时,阻尼阀的阻尼力也会使得活塞的运动速度减慢,从而减少车辆的回弹过程,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三、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减震器通过阻尼油的阻尼作用来减少车辆的震动。

阻尼油是一种高粘度的液体,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阻尼油会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流动。

阻尼油的流动通过活塞和阻尼阀来实现,从而产生阻尼力。

减震器的阻尼力是根据速度和位移来计算的。

当车辆的速度较快时,阻尼力会增加,从而减少车辆的震动。

当车辆的位移较大时,阻尼力也会增加,从而减少车辆的回弹。

通过调整阻尼力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提供不同的减震效果。

四、减震器的优点和注意事项减震器作为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以下优点:1. 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减震器可以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供更加平稳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2. 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减震器可以减少车辆的回弹和侧倾,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简述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简述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简述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减振器,听起来像个高科技的玩意儿,其实它就像汽车和摩托车里的小英雄,默默地在关键时刻发力,帮我们平稳过坎儿,减少颠簸。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开车的时候简直就像在坐过山车,吓得你连饭都吃不下。

它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主要由活塞、油液和弹簧组成。

就像一颗调皮的心脏,活塞在油液里上下跳动,随时准备应对路面的各种突发情况。

工作原理也很有趣。

想象一下,车轮在坑洼的路面上蹦蹦跳跳,减振器就像个忍者,快速响应。

当车轮下陷时,活塞迅速被压下,油液通过小孔流动,产生阻力,像一个护卫,把车身稳住。

不然的话,车就像要飞起来一样,连路人都会惊呼“哎呀!”可想而知,没了减振器,驾驶的乐趣瞬间就会变成噩梦。

而弹簧呢,就像一个温柔的妈妈,随时准备回弹,给车身一个温暖的拥抱。

它的作用是储存和释放能量,把那些不必要的震动统统吸收掉。

你开车的时候,感觉像在云朵上飘,心情自然好得不得了。

减振器的这个小设计,可谓是“天衣无缝”,让驾驶变得那么顺滑,简直是绝了!在不同的车型中,减振器的类型也各有不同。

比如说,运动型轿车一般用的是气压减振器,给你一个更扎实的操控感。

而家庭轿车则可能使用液压减振器,注重的是舒适性,像是开着沙发上路。

这些设计都在为不同的需求量身定制,真是用心良苦。

减振器的保养也是个关键。

就像人需要锻炼,车也不能偷懒。

定期检查和更换,才能确保它能保持最佳状态。

要是减振器坏了,开车就会感觉像在“翻船”,震得你七荤八素,谁还敢上路啊!坏了的减振器不仅影响舒适度,甚至可能影响到刹车性能,安全隐患可不小。

减振器的工作也像是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

我们每天都在应对各种挑战,就像车在颠簸的路上行驶。

有时候感觉力不从心,有时候却又能迎刃而解。

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都是让我们成长的机会。

减振器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压力,稳住心态。

如果你有机会拆开一个减振器,看看里面的构造,绝对会感慨“科技真牛!”它的每一个零件都在默默为你服务,像忠实的小伙伴,不求回报,只求一份平稳。

减震器结构设计及应用研究

减震器结构设计及应用研究

减震器结构设计及应用研究随着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汽车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汽车悬挂系统中的减震器的作用至关重要。

减震器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汽车行驶时由路面变化而引起的颠簸和震动,使驾乘者能够轻松舒适地行驶。

本文将从减震器结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的角度,探讨减震器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各种减震器结构设计和应用的优缺点,以此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减震器的重要作用减震器由两个主要的部门组成,分别是筒体和活塞杆。

当汽车行驶时,减震器中的油液将承受压力和摩擦,从而吸收路面变化带来的冲击。

当车辆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减震器快速地反应,以保持车身平稳。

减震器还可以帮助汽车轮胎保持接地面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运动,增加驾驶的稳定性和控制性。

总之,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的关键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路面变化所引起的颠簸和震动,以帮助驾乘者舒适地行驶,并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二、减震器的结构设计在减震器的结构设计中,有三种主要类型的减震器:单管式减震器、双管式减震器和气压式减震器。

单管式减震器:是最早问世的减震器之一,结构简单,并具有耐用性和易于维修的优点。

其构造形式是:减震器筒体同时充当液压缸和气压粮,装在一个筒体中,内部通过活塞杆与活塞构成压力室。

当减震器受到路面变化的影响时,油液将从压力室移动到传感器侧的泄压口中,控制减震器的响应速度,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双管式减震器: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结构之一,其中一个管壳通常是筒体,而另一个管壳则是减震器的蓄能器。

当汽车经过路面变化时,车轮将摆动。

泄压口内的油液通过蓄能器和缓冲带返回压力室,以控制减震器的反应速度,从而减少车身的颠簸和震动。

气压式减震器:与上述两种减震器结构不同,气压式减震器使用空气压缩装置来控制油液。

三、减震器的应用研究在汽车制造业中,引入新技术和材料可以使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得到改善。

例如,现代的减震器使用锻铝合金或碳纤维材料制成,并具有结构紧凑、低重量、抗侵蚀和高刚度的特点。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安装在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供更稳定舒适的乘坐体验。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主要由弹簧、阻尼器和密封装置等部件组成。

1. 弹簧:减震器中的弹簧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

它能够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力,保护车身和乘客免受过大的影响。

2. 阻尼器:减震器中的阻尼器是实现减震效果的关键部件。

它通过阻尼力来减少车辆悬挂系统的振动,使车辆在行驶时更加稳定。

阻尼器一般采用液压阻尼器或气压阻尼器,其中液压阻尼器是最常见的类型。

3. 密封装置:减震器中的密封装置用于防止液体泄漏和灰尘进入,保证减震器的正常工作。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减震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缓冲和阻尼的作用,使车辆保持平稳的行驶状态。

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压缩、回弹、阻尼和回复。

1. 压缩阶段: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或受到外界冲击时,减震器会被压缩,弹簧会收缩,吸收并储存能量。

2. 回弹阶段:当车辆通过颠簸路面后,减震器开始回弹,弹簧释放储存的能量,使车辆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3. 阻尼阶段:在回弹过程中,阻尼器发挥作用,通过产生阻尼力来减缓弹簧的回弹速度,使车辆稳定下来,减少震动。

4. 回复阶段:减震器在阻尼过程中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使车辆回复到平稳的状态。

三、减震器工作原理的影响因素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弹簧的刚度:弹簧的刚度越大,减震器的硬度也会增加,使车辆更加稳定。

但是过硬的减震器会导致乘坐的不舒适感。

2. 阻尼器的特性:阻尼器的特性决定了减震器的阻尼力大小和变化规律。

不同类型的阻尼器具有不同的特性曲线,可以根据车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阻尼器类型。

3. 车辆质量:车辆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减震器的工作效果。

较重的车辆需要更强的减震能力来保持稳定。

减震器结构分析讲解

减震器结构分析讲解

减震器结构分析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机器人节省了很多人力,成为了非常方便的家庭助手。

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输入编程控制其运动和多功能的,机器人可以用来搬运材料、一些零件、使用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执行系统。

它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试验机器,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机器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

不过机器人毕竟是机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颠簸的状态,长时间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所以在机器人运动会的对话要考虑到在其运动过程中在利用机器人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减震效果,在考虑减震效果的同时,还要保证不能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动,不能给机器人增加载荷,通过对现在科技的考虑,并且还有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所会产生的一些不定性因素,系统错误,外观损坏等,考虑这些因素,本次设计了一种减震机构,可以减少机器运动时的损坏,很好的保护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设计了一种避震机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机器人工作时的颠簸状况,节省下维修机器人的人力与物力。

二、设计思路机器人是一个可以通过输入程序自主运动的机器,机器人的运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机器人的运动有时可以像人一样自由,对于一些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不过机器人结构比较复杂,如果损坏维修也比较困难,机器人的损坏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与因素,内在因素无非就是一些系统出错,外部因素是摔倒,颠簸等。

对于外部因素,可以考虑让机器人运动更加稳定和减少颠簸,所以就想出了设计一种假期人减震器。

在本次的避震器结构设计中,同时设计避震器时要考虑到不能干涉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所以对于机器人的驱动装置的选择尤为重要。

现代机器人普遍使用和人类一样的过不来的方式,两手两脚。

但是人类的灵活性是机器人模仿不来的,机器人的关节多,控制系统就越复杂,运动反应就会相对来说迟缓一点,并且损坏率也大一点。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驾驶体验。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一、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的主要组成部份包括弹簧、阻尼器和活塞。

弹簧通常由钢制成,它的作用是吸收和分散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能量。

阻尼器是减震器的核心部份,它通过内部的阻尼液体和阻尼杆来控制车辆的震动。

活塞则起到连接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当车辆行驶时,路面的不平整会产生震动,这些震动会传递到车辆的悬挂系统上。

减震器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减少这些震动。

1. 压缩阶段当车辆经过一个凸起或者凹陷的路面时,车轮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这时减震器开始工作。

当车轮向上运动时,弹簧被压缩,阻尼液体通过活塞孔进入阻尼器的压缩腔,同时阻尼杆也会向下运动。

2. 弹性回复阶段当车轮经过凸起或者凹陷后,车轮会向下运动,弹簧开始发挥作用,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阻尼液体通过活塞孔回流到阻尼器的回复腔,阻尼杆也会向上运动。

这个过程使得车辆得以恢复平稳的行驶状态。

3. 阻尼作用阶段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震器通过阻尼液体和阻尼杆的磨擦阻力来控制车轮的运动。

当车轮受到外力作用时,阻尼液体味通过阻尼杆的阻尼孔流动,产生磨擦阻力,从而减缓车轮的震动。

三、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弹簧和阻尼器的协同作用。

弹簧吸收和分散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能量,阻尼器通过阻尼液体和阻尼杆的磨擦阻力来控制车轮的运动。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减震器能够根据路面的不平整情况自动调节阻尼力,使得车辆保持平稳的行驶状态。

当车辆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时,减震器会提供更大的阻尼力,以减少车辆的颠簸感;而当车辆行驶在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时,减震器会提供较小的阻尼力,以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极端高温或者低温的环境下,减震器的阻尼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下降。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1.减震器的组成部分:减震器一般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和阀门等组成。

缸筒:缸筒是减震器的外壳,一般采用钢管或铝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活塞:活塞位于缸筒内部,可以自由滑动,它与缸筒之间形成了活塞腔。

活塞一般由抗拉强度高的铝合金制成,上面有一些特殊的减震器工作油孔。

活塞杆:活塞杆是减震器的核心部分,它连接在活塞上并延伸到缸筒外部,同时与车辆悬挂系统连接。

活塞杆采用高强度合金制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活塞杆上还包含了密封装置,用于防止工作油液泄漏。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保证减震器内部油液的密封性,防止泄漏。

一般采用密封圈、油封和密封垫等密封部件。

阀门:阀门是减震器的关键部分,它由一系列的阀门组成,用于控制工作油液的流动和阻尼力的调节。

其中,固定阀根据活塞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打开或关闭其中的流通孔,调节阻尼力大小。

2.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压缩阶段:当车辆遇到颠簸或悬挂系统受到冲击时,车轮会上下振动,产生惯性力。

这时,活塞杆向下运动,使缸筒内的工作油液通过活塞孔进入活塞腔,同时关闭了回弹阀。

工作油液的流动受到压缩阻力控制,减缓车身的上升速度,从而减少车辆的颠簸和震动。

回弹阶段:当车轮上升并超过原始位置时,活塞杆会向上移动,使之进入回弹阶段。

此时,回弹阀打开,工作油液通过回弹阀流回缸筒,从而使车身恢复到静止状态。

回弹阶段的阻尼力可以根据车辆的需求来进行调节。

减震器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在车辆行驶中不断地吸收和消散来自路面的震动和颠簸,从而保证行驶的舒适性和平稳性。

同时,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可以根据车辆的负荷情况和路面状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悬挂效果。

总结:汽车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车辆悬挂系统的弹性元件运动来减少车身和车轮的震动和颠簸。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压缩阶段和回弹阶段两个阶段,通过阀门控制工作油液的流动和阻尼力的调节来实现。

了解减震器的结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汽车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

减震器内部结构课件

减震器内部结构课件

图2 压缩行程油液流动方向
图3 给出活塞,图4,5给出压缩时活塞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图6,7给出压缩时底阀阀系液体流动路线(红色箭头)。
图3 活塞
图4压缩时 活塞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1-螺母; 2-活塞下限位垫圈; 3-活塞调节片; 4-活塞节流片; 5-活塞通液片; 6-活塞; 7-活塞上限位垫圈
图8 复原行程油液流动方向
图9,10给出复原行程活塞阀系的液体流动路线,图11,12给出底阀 阀系的液体流动路线(红色箭头)。
图9拉伸时活塞阀系的液体流动路线
图10拉伸时活塞阀系的液体流动路线
图11拉伸时底阀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图12拉伸时底阀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图13,14分别给出压缩和复原行程的液体流动图 图13 压缩行程的液体流动图
减震器内部结构
一、双筒式液力减震器构造介绍
1.减震器的基本构造
活塞杆总成



活塞缸总成


外缸总成
缓冲套
2.减震器的基本腔室
a. 上腔 活塞杆总成把活塞腔室分成上下两个腔室,活 塞缸于活塞杆形成的环形腔室为上腔.
b.下腔 在活塞缸内活塞感总成与底阀总成之间的 腔室是下腔.
c.贮液室 活塞缸与贮液缸形成的腔室.
图5压缩时 活塞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图6压缩时底阀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1-铆钉; 2-限位垫圈;3-限位调节片 4-底阀调节片; 5-底阀截流片; 6-阀座;7- 底阀通液片
图7压缩时底阀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2 复原行程:
减震器活塞杆相对腔室拉伸,此时减震器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 腔油压升高,上腔内的工作液便通过活塞上的节流孔,推开复原阀 系流入下腔。同样,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工作液不足 以充满下腔所增加的容积,在压差的作用下,贮液室中的工作液便 通过阀座上的常通孔推开底阀通液片流入下腔。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标题: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引言概述:减震器是车辆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作用和重要性。

一、减震器的结构组成1.1 减震器的外部结构:减震器通常由外壳、活塞、缸筒、阀门和弹簧等组成。

1.2 减震器的内部结构:减震器内部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液体,通过活塞和阀门的协作来实现减震效果。

1.3 减震器的连接方式:减震器通常连接在车辆的悬挂系统上,与弹簧和轮胎一起协同工作。

二、减震器的工作原理2.1 液压阻尼原理:当车辆遇到颠簸或震动时,减震器内的液体会受到挤压,通过阀门的调节来减缓活塞的运动速度,从而减少车辆的震动。

2.2 弹簧压缩原理:减震器在遇到颠簸时,会将部分能量转化为压缩弹簧的能量,从而减少车辆的颠簸幅度。

2.3 阀门调节原理:减震器内的阀门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和车速自动调节阻尼力,使车辆保持稳定并提高行驶舒适性。

三、减震器的作用和重要性3.1 提高行驶舒适性:减震器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震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3.2 提高行驶稳定性:减震器的作用可以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侧倾和打滑的情况。

3.3 延长车辆寿命:良好的减震器可以减少车辆其他部件的磨损和损坏,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四、减震器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减震器的工作状态和连接部件是否松动或损坏。

4.2 及时更换:一旦发现减震器出现漏油、异响或不稳定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4.3 注意保养:保持车辆悬挂系统的清洁和润滑,可以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五、减震器的选购建议5.1 根据车型选择:不同车型的减震器有不同的规格和性能,应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减震器。

5.2 注意品牌质量: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有保障的减震器,可以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5.3 寻求专业建议:如不确定如何选择减震器,可以咨询专业技师或车辆维修人员,以获得更好的建议和帮助。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一、引言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原理解析。

二、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1. 缸筒:缸筒是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

2. 活塞:活塞是减震器的核心部件,它与缸筒内的油液相互作用,通过阻尼力来减少车辆的震动。

活塞通常由高强度的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能。

3. 阻尼油:阻尼油是减震器中的工作介质,它具有一定的黏度和阻尼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和振动能量。

4. 弹簧:弹簧是减震器的辅助部件,它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和回弹力,使减震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三、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减震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对车辆震动的减缓:1. 压缩阶段: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或冲击时,减震器的活塞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向缸筒内移动,同时将阻尼油压缩。

2. 阻尼阶段:当活塞向缸筒内移动时,阻尼油通过阻尼孔流过,形成阻尼力,减缓车辆的震动和颠簸。

阻尼力的大小取决于阻尼油的黏度和阻尼孔的大小。

3. 弹性阶段:当车辆通过颠簸或冲击后,减震器的弹簧会起到回弹的作用,将活塞推回原位,恢复减震器的初始状态。

四、减震器的工作原理解析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以从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角度进行解析:1. 力学原理:减震器通过活塞和阻尼油的相互作用,将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阻尼力,从而减少车辆的震动。

阻尼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塞的运动速度和阻尼油的黏度。

2. 流体力学原理:阻尼油的黏度和流动特性对减震器的阻尼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当车辆遇到冲击时,阻尼油会通过阻尼孔流过,形成阻尼力。

阻尼油的黏度越大,阻尼力越大,车辆的震动越小。

五、减震器的性能指标减震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阻尼力:阻尼力是减震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减震器对车辆震动的控制能力。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它在车辆行驶中起到了重要的减震和稳定车身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组成、工作过程以及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一、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通常由减震器筒体、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和阻尼液等组成。

1. 减震器筒体:减震器筒体是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活塞:活塞是减震器的核心部件,它与减震器筒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工作腔。

3. 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相连接,通过活塞杆上的密封装置与减震器筒体形成密封,同时起到支撑作用。

4.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用于保持减震器内部的阻尼液不泄漏,通常采用橡胶或者金属材料制成。

5. 阻尼液:阻尼液是减震器的核心工作介质,它通过活塞的运动来产生阻尼力,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阶段和回弹阶段。

1. 压缩阶段: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或者受到外部冲击时,车轮会向上移动,减震器筒体内的阻尼液会受到压缩,活塞向下移动,同时产生阻尼力,减缓车轮的上升速度。

2. 回弹阶段:当压缩阶段结束后,车轮会回弹,减震器筒体内的阻尼液会受到拉伸,活塞向上移动,同时产生阻尼力,减缓车轮的下降速度。

减震器通过阻尼液的压缩和拉伸运动,消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从而减少车辆的震动和颠簸感,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三、减震器对车辆行驶的影响减震器对车辆行驶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乘坐舒适性:减震器能够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感,使乘坐者感受到更加平稳和舒适的行驶体验。

2. 提高行驶稳定性:减震器能够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起伏和横向摇摆,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3. 延长车辆寿命:减震器能够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减少其他零部件的磨损和损坏,从而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4. 提高制动效果:减震器在车辆制动时能够保持车身的稳定性,减少制动时的前倾和后仰,提高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减震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OK解析

减震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OK解析

改变套管的高度
弹簧的预压缩量高度越小,则弹簧的预压缩量越大,弯曲阀片受到弹簧的预压载荷越大,越不容易弯曲,油液受到的阻力越大
高速通流孔
改变活塞阀上通流孔的数量和直径大小
总的通流面积该面积越小,高速时对油液的节流阻尼作用越强总的通流面积=高速孔数量×单个孔的截面积
0.33=0.027
0.23+0.23+0.23=0.024 <0.027
速度特性图
3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
7/11
4 功能及原理
[图1] 减振器的功能
衰减由弹簧引起的振动:1)衰减向车身传递的振动2)衰减车轮振动,阻止车轮跳离地面,提升轮胎附着性,进而确保转向和制动等功能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是液压机械式减振器
如果没有减振器,弹簧产生的振动长时间不会停止,乘坐舒适性会变差减振器的衰减度对车身固有频率的大小无重大影响。它只影响振动衰减的快慢(阻尼系数)
减振器的活塞和连杆部分相对于储油缸向下运动的过程。在整车运动中,当汽车车轮移近车身时,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连杆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流回储油腔。
单筒减振器
双筒减振器
油封
摩擦力
长度
充气压力
散热
抗泡沫化
工艺要求
高压Viton

17~25 bar

很好


低压NBR/SNBR

5~8 bar
一般
较好
较短
较低
1 分类
减振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
2/11

减震器内部结构

减震器内部结构

3.减震器总成主要部件的装配过程动画
二、减震器阀系工作过程介绍
1 压缩行程分析: 压缩行程分析:
减震器受压时,活塞下移,活塞下腔室容积减小,油压升 高,工作液流经活塞上的常通孔顶开通夜片流到活塞上面的腔 室。由于上腔被活塞杆占去一部分,上腔内增加的容积小于下 腔减小的容积,故还有一部分工作液推开压缩阀,流入贮液缸。
图2 压缩行程油液流动方向
图3 给出活塞,图4,5给出压缩时活塞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图6,7给出压缩时底阀阀系液体流动路线(红色箭头)。
图3 活塞
图4压缩时 活塞阀系液体流动路线
1-螺母; 2-活塞下限位垫圈; 3-活塞调节片; 4-活塞节流片; 5-活塞通液片; 6-活塞; 7-活塞上限位垫圈 图5压缩时 活塞阀系液体流动0
40
60
Am plitude [m m ]
有空程时的示功图
4000 3000 2000 Force [N] 1000 0 -1000 -2000 -3000 -60
-40
-20
0
20
40
60
Am plitude [m m ]
有异常冲击时的示功图
4000
3000
2000 Force [N ]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 -500 0.5
第一组
第二组
1
1.5
图15 不同节流片剖口复原阻尼力对比
2.调节片片数或厚度的改变对速度 阻尼曲线的影响 调节片片数或厚度的改变对速度-阻尼曲线的影响 调节片片数或厚度的改变对速度
第一组: 0.25(厚度)×3(片数) 第二组:0.25×1 ,0.2×2 (总厚度减少) 绘制出复原行程阻尼力曲线(图16),并做对比,从图中可 以看出,调节片厚度减少,可以使阻尼力减小。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减震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零部件,主要用于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解释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一、减震器的结构组成减震器主要由减震器筒体、活塞、活塞杆、阻尼液、气体室、弹簧、密封件等部件组成。

1. 减震器筒体:是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

2. 活塞:位于减震器筒体内部,与筒体形成密闭空间。

活塞上有多个通道,用于控制阻尼液的流动。

3. 活塞杆:连接活塞和车身,通过活塞杆使减震器与车身相连。

4. 阻尼液:填充在减震器筒体内部,起到阻尼和消除震动的作用。

阻尼液通常由油脂和添加剂组成,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性。

5. 气体室:位于减震器的上部,与减震器筒体相隔一定的距离。

气体室内通常充满了氮气,用于调节减震器的压力。

6. 弹簧:位于减震器筒体的下部,用于支撑车身分量和吸收冲击力。

7. 密封件:用于保持减震器内部的阻尼液不泄漏,并防止外部杂质进入减震器。

二、减震器的工作过程减震器通过阻尼液的流动和活塞的运动来实现减震效果。

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或者不平路面时,车身会产生上下震动。

减震器的工作就是通过阻尼液的阻尼作用将这种震动吸收和减少。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 压缩阶段:当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时,车轮受到冲击力,车身会向上运动。

此时,减震器筒体内的活塞向下挪移,压缩阻尼液。

阻尼液通过活塞上的通道流动,产生阻尼作用,吸收和减少冲击力。

2. 弹性阶段:当车轮通过颠簸路面后,车身会向下回弹。

此时,减震器筒体内的活塞向上挪移,阻尼液再次流动,通过活塞上的通道返回气体室。

同时,弹簧也会发挥作用,将车身向上推,使车辆保持稳定。

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阻尼力和弹簧力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阻尼力通过阻尼液的流动和活塞的运动来产生,它可以吸收和消散来自路面的冲击力,减少车身的震动。

而弹簧力则通过弹簧的压缩和回弹来支撑车身分量和保持车辆稳定。

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结构

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结构

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结构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结构详解一、减震器整体结构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减震台座:提供水平方向的减震功能,用于固定变压器。

台座通常由高强度钢材或复合材料制成,以确保足够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2.减震元件:包括弹簧和阻尼器,用于吸收和消散变压器产生的振动能量。

减震元件的布局形成矩阵形式,以提高对变压器振动的整体控制效果。

3.调整机构:用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减震器的位置和高度,以确保最佳的减震效果。

调整机构通常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零部件。

二、减震元件组成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的减震元件主要包括弹簧和阻尼器。

1.弹簧:用于吸收变压器产生的振动能量,并转换为弹性能。

在减震过程中,弹簧起到主要的缓冲作用。

根据变压器的重量和运行工况,选择合适的弹簧材料和弹性模量,以确保减震器的性能和寿命。

2.阻尼器:用于消散振动能量,降低振幅和噪音。

阻尼器通常采用油阻尼、橡胶阻尼或其它材料阻尼等形式。

通过合理设计阻尼器的结构和参数,可以有效地减小变压器的振动和噪音。

三、阻尼材料分析阻尼材料的选择对减震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阻尼材料包括:1.油阻尼:利用油的粘性和摩擦力来吸收振动能量。

油阻尼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和稳定性,但需要密封和防漏措施。

2.橡胶阻尼:利用橡胶的弹性和粘性来吸收振动能量。

橡胶阻尼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和防震效果,但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影响性能。

3.其他阻尼材料:如硅油、聚酯纤维等。

根据变压器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工况,选择合适的阻尼材料,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四、连接与固定方式变压器矩阵式减震器的连接与固定方式主要包括:1.连接件:用于将减震器与变压器连接在一起,传递振动和压力。

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

2.固定件:用于将减震器固定在基础或地面上。

固定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防止减震器移位或倾倒。

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地脚螺栓、膨胀螺栓等固定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震器结构分析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机器人节省了很多人力,成为了非常方便的家庭助手。

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输入编程控制其运动和多功能的,机器人可以用来搬运材料、一些零件、使用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执行系统。

它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试验机器,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机器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

不过机器人毕竟是机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颠簸的状态,长时间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所以在机器人运动会的对话要考虑到在其运动过程中在利用机器人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减震效果,在考虑减震效果的同时,还要保证不能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动,不能给机器人增加载荷,通过对现在科技的考虑,并且还有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所会产生的一些不定性因素,系统错误,外观损坏等,考虑这些因素,本次设计了一种减震机构,可以减少机器运动时的损坏,很好的保护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设计了一种避震机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机器人工作时的颠簸状况,节省下维修机器人的人力与物力。

二、设计思路机器人是一个可以通过输入程序自主运动的机器,机器人的运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机器人的运动有时可以像人一样自由,对于一些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不过机器人结构比较复杂,如果损坏维修也比较困难,机器人的损坏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与因素,内在因素无非就是一些系统出错,外部因素是摔倒,颠簸等。

对于外部因素,可以考虑让机器人运动更加稳定和减少颠簸,所以就想出了设计一种假期人减震器。

在本次的避震器结构设计中,同时设计避震器时要考虑到不能干涉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所以对于机器人的驱动装置的选择尤为重要。

现代机器人普遍使用和人类一样的过不来的方式,两手两脚。

但是人类的灵活性是机器人模仿不来的,机器人的关节多,控制系统就越复杂,运动反应就会相对来说迟缓一点,并且损坏率也大一点。

通过这些因素,可以想到轮子的来代替机器人的双脚,现在社会轮子产品很流行,因为轮子运动相对来说平稳,即使受到大的颠簸也可以保持正常的运动状态。

通过搜索资料,可以发现全向轮适合机器人,所以本次的运动机构选择全向轮。

接下来分析全向轮的一些特性及选择依据,全向轮不仅能够在愈多不同的地方移动和许多不同的方向移动,可以发现左右车轮的小光盘将全力推出,但也将极大的方便横向滑动。

全方位轮移动距离和旋转方向,这种方法是很容易的方向控制和跟踪,并尽可能快地转动。

全方位轮有种好处,它的优势就是无需润滑或现场维护和安装选项是非常简单和稳定,在避震机构中加入万向轮可以保证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和平稳性。

全向轮的材料为钢材,其减震效果需要进行改善,所以要在全向轮的机构处增加一个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回弹效果不能太明显,要尽量在小范围的伸缩回弹范围内实现减震效果。

减震少不了弹簧,同时也要考虑到弹簧的压缩及回弹,本次避震器的设计是结合弹簧与气缸实现的,气缸可以保证弹簧在压缩和回弹时的及时性。

我们知道,一根弹簧需要刚度较高,病切容易出现偏心,有可能导致机器运动时较真效果起副作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将弹簧设计成等边三角形,可以非常有效的将机器人所受的载荷平均分摊到每支弹簧上,减小了单独弹簧的受力,增加了弹簧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更换维修次数,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省心。

同时,减震弹簧的等边三角布置的设计进一步体现出本机构的稳定性。

图1 避震机构三、零件分析3.1弹簧的选型与校核弹簧的选择要考虑其直径,压缩力,寿命,预紧力等因素。

由所给要求可知,本次机器人的承重为55kg,一共三根弹簧,所以每根弹簧承重为180N。

图2 弹簧3.1.1选择弹簧材料及许用应力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弹簧预紧力就是预先考虑的最大弹性恢复力和弹性时间维持力,直接影响弹簧的弹性衰退时间。

是不能调节的,这是制造时材料和热处理形成的,跟弹簧的材料有关。

所以接下来分析弹簧的材料划分及其所具有的性能。

弹簧按照材料可分为碳素弹簧钢和合金弹簧钢,这两种菜聊的弹簧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材料的弹簧,会有更佳的效果。

碳素弹簧钢特点是可塑性低,弹性强,抗应力能力强,这种材料的弹簧适用于普通的结构和承载能力不太大的结构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种就是合金弹簧钢,合金弹簧钢必须具有高的屈服点和屈强比(σs/ σb)、弹性极限、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弹簧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力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这种材料的弹簧适用于承载能力较强的结构中。

因为在本次设计的减震机构中,其承受的载荷为55kg,承载能力一般,为了不使下料性能过剩并且适合的机构,考虑到弹簧在一般载荷下工作,所以本次选择碳素弹簧钢丝。

通过对资料的进行查阅,初步估算碳素弹簧的弹簧丝直径为d=4.5mm。

查机械设计可知其许用应力的计算公式为[]Mpa b b T 1840.5.0==σστ,于是根据所知参数可以计算出[]T τ=920Mpa 计算弹簧丝直径 d通过查阅资料,和根据给定条件选定 C=7,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确定弹簧系数的计算公式,将所知参数代入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确定弹簧系数: 0.61541 1.14544C K C C -=+=- 计算得出弹簧丝直径[]87.46.1max ==T KCF d τ弹簧参数需要标准化,所以通过查阅细聊,取离4.87mm 最近的标准值5mm由此可以确定出弹簧的外轮廓直径和分度直径:2D =cd=7x5=35D=2D +d=35+5=40计算弹簧的有效工作圈数n查机械设计参数表 得 G=80000Mpa 并计算弹簧工作圈数为86.25321208702.380000834234===X X X X FD Gd n λ 取弹簧n=26验算载荷与变形最小载荷与最大载荷相应的变形量为62.68.19351208705800008834234min ===X X X X FD FGd λλ 15.8735120870580000834332max max X X X X Gd n D F ==λ=311.36弹簧的行程为 0max min λλλ=-=304.74mm[]92012.112.1min X T ==ττ=1030.4Mpa7145.184.1030514.382min2min X X X X KC d F ==τπ=1261.5 与之相应的变形量为15.873512070580000844432max min X X X Gd n D F ==λ=157.8mm 计算弹簧其余几何尺寸弹簧总圈数 0n =n+2=26+2=28稳定性计算 13.5356.17920===D H b <5.3 满足性能要求 3.2气缸选型与计算3.2.1气缸直径确定气缸的运动状态与气缸和直径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气缸直径这一参数尤为重要。

由课题可知,负载为55kg ,气缸的负载为539N ,所以气缸的轴向负载力F 为539N 。

本机构的气缸为单作用气缸,根据查阅资料可以得出,所以预选气缸的负载率η为0.7。

图3 气缸由此可以确定气缸的使用压力P=539x0.8=431.2N。

(P应小于减压阀进口压力的85%)。

通过前面的计算与查阅资料所得到的参数,并且已知F,η和P,对单作用气缸,可以预设杆径与缸径之比d/D=0.5,根据前面所述气缸理论力的计算公式和负载率计算公式,便可选定缸径D为70mm;3.2.2.选定气缸行程气缸的行程选择时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便于后期的使用。

本机构气缸的操作距离为130mm,为便于安装调试,对气缸的实际运动要留有适当余量,选择气缸的运动行程为100。

3.2.3.选定气缸品种气缸的作用分为单作用和双作用,本次的气缸作用只是起减震作用,并且由于气缸与弹簧作用是互相辅助的,本机构的气缸不需要提供动力,所以选择单作用气缸。

3.2.4.选定缓冲形式气缸被压缩再回弹,这个过程需要控制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所以要选择一种缓冲装置,在此机构中气缸本身做为缓冲装置,其缓冲形式选择气缓冲。

3.3全向轮的选择在现在科技发展的社会中,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机器人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现在普遍机器人都会选择与人类一样,用两只脚行走,让其看起来和人类一样,但是机器人毕竟是机器,其运动状态没有人稳定,并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颠簸,长时间会容易损坏,给后期的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以本次设计选择全向轮,使用轮子会更好的保持机器人的平稳性。

全向轮是一种二自由度的轮,不会影响运动轨迹,适用于机器人等。

全向轮包括轮毂和从动轮,该轮毂的外圆周处均匀开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轮毂齿,每两个轮毂齿之间装设有一从动轮,该从动轮的径向方向与轮毂外圆周的切线方向垂直。

全向轮结构简单,轮毂一体成型,承载能力大大提高。

全方位轮无需润滑或现场维护和安装选项是非常简单和稳定。

全方位轮通常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二种类型:一类是单盘的全方位轮,一个是双排的全方位轮。

单盘全方位轮的被动辊的单盘,而双板的全方位轮被动辊有两个板块是相互尊重,旋转稍。

相比单盘的全方位轮,双板的全方位轮滚筒之间没有死区的优势,所以本机构选择双板全方位轮。

图4 全向轮3.4轴承的选择与校核由于全向轮不适用于在颠簸的路面上使用,而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并且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精度高,负载大,磨损小,使用寿命长,所以本机构选择滚动轴承。

3.4.1、计算输入轴承(1)通过查资料可得nⅡ=78.048r/min两轴承径向反力:F R1=F R2 =369.2906N轴承内部轴向F S=F R则F S1=F S2=F R1=369.2906N(2) ∵F S1+Fa=F S2 Fa=0故任意取一端为压紧端,现取1端为压紧端F A1=F S1=369.2906N F A2=F S2=369.2906N(3)求系数x、yF A1/F R1=1 F A2/F R2=1根据查资料,得e=1F A1/F R1<e x1=1 F A2/F R2<e x2=1y1=0 y2=0(4)计算当量载荷P1、P2根据资料表取f P=1.5P1=f P(x1F R1+y1F A1)=1.5×(1×369.2906+0)= 553.9359N P2=P1=553.9359N(5)轴承寿命计算∵P1=P2故取P=553.9359N∵角接触球轴承ε=2根据手册得7203C型的r=23000NL H=16670/n(f t r/P)ε=16670/78.048×(1×23000/553.9359)2=368222.6h>29200h∴预期寿命足够3.4.2计算输出轴承(1)已知nⅢ=350r/minFa=0 F R=F AZ=290.78N根据资料得F S=0.063F R,则F S1=F S2=0.63F R=0.63×290.78=182.7N(2)计算轴向载荷F A1、F A2∵F S1+Fa=F S2 Fa=0∴任意用一端为压紧端,1为压紧端,2为放松端两轴承轴向载荷:F A1=F A2=F S1=182.7N(3)求系数x、yF A1/F R1=0.63 F A2/F R2=0.63根据资料表得:e=0.68∵F A1/F R1<e ∴x1=1 y1=0∵F A2/F R2<e ∴x2=1 y2=0(4)计算当量动载荷P1、P2根据表取f P=1.5P1=f P(x1F R1+y1F A1)=1.5×(1×182.7)= 274.05 NP2=fP(x2F R2+y2F A2)=1.5×(1×182.7)= 274.05N(5)计算轴承寿命L H∵P1=P2故P=274.05 ε=1根据手册 7203C型轴承r=30500N根据资料得:ft=1L h=16670/n(ftr/P) ε=16670/78.048×(1×30500/274.05)=23770.8h>19200h∴此轴承合格四、结构分析整个减震机构是通过弹簧和气缸共同完成的,三根弹簧可以更好的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因为全向轮是二自由度运功机构,所以适合在平坦的地方运动,三根弹簧可以很好的减少机器运动时产生的颠簸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