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率的争论
中国失业率影响因素的再认识:一个计量实证研究
中国失业率影响因素的再认识:一个计量实证研究任栋;李萍【摘要】针对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失业率影响因素的各种不同认识,采用1990-2010年我国有关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重新审视影响我国失业率的诸因素,对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全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增大、特别是农民工进城、经济增长率对我国失业率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效果有新的认识.我们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仍然是影响我国失业率水平提高的首要因素、适龄劳动人口数量次之,而“农民工进城”不仅没有增大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反而起到了降低我国城镇失业率水平的效果,经济增长率对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失业率水平变化的各种因素,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对策措施、探寻失业率的最优适度目标控制区间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路径.【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8页(P96-103)【关键词】资本有机构成;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民工人数;适龄劳动人口数【作者】任栋;李萍【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四川成都611130;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4.2一、学术界对我国失业现象的认识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现象的存在有如下三个方面比较一致的认识:第一,认为受客观社会经济和观测分析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当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和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第二,认为相对过剩人口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人口规律,也是所有市场经济体制所具备的共同的人口规律。
第三,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现象与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具有一些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现象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学术界的看法却莫衷一是。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一、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
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
”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成因(一)总量性原因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
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二)劳动力素质原因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
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
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
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就要从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
失业率的统计与分析
失业率的统计与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失业率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失业率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失业率统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XX年底,全国失业率达到了X%,比去年同期增加了X个百分点。
在各个行业中,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失业率尤为突出。
从性别和年龄角度看,女性、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失业率相对较高。
二、失业率原因分析1.经济下行压力: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等问题,纷纷裁员减薪,使得失业率上升。
2.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倒闭,导致员工失业。
3.技能不匹配:部分劳动者所掌握的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无法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导致失业率上升。
4.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失业率也存在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欠发达地区的就业难度较大。
三、失业率影响分析1.家庭和个人:失业会导致家庭和个人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失业人员可能需要依赖社会救济和福利,增加社会负担。
2.社会保障体系:失业人员数量的增加会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可能导致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影响其他领域的支出。
3.经济发展:高失业率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影响经济增长。
同时,失业人员可能需要重新培训和再就业,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不利于经济的短期恢复。
四、建议和对策1.加强经济调控:政府应加强经济调控,稳定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影响。
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创造就业机会。
2.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应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提高就业质量。
同时,应加强对传统行业的支持和改造,避免过度淘汰员工。
3.技能培训:政府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市场适应性。
宏观经济学——城镇失业率
河北省城镇失业率研究及对策摘要:失业和就业难,是一个中国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也是河北省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逐步推进,数以千万计的城乡剩余劳动力被游离出来,使失业问题日益显示出其严重性,故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所追求的目标。
客观地分析我省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努力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就业工程,对于社会稳定,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河北省、城镇失业率、宏观经济、通货膨胀正文:失业是最直接而有最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宏观经济问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去工作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和心理折磨;毫不奇怪,失业是政治争论的一个常见主题。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主导地位的确立,失业问题完全应该回复到经济生活中所应占有的位置,全面分析失业、通货膨胀和产出变动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日渐显现。
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失业工人有潜力对国民收入做出贡献,但是没有那样做。
那些搜寻适合于自己技能的工作的人在搜寻结束时是幸福的;那些等待支付高于均衡工资的企业招聘的人在职位开放时也是幸福的,所以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失业意味着部分居民家庭生活艰难,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失业是政府和公众都关注的焦点。
一、如何定义失业率及城镇失业率失业在大家看来也许是一个很简单,朴素易懂的概念,任何人没有工作就意味着失业。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这值得我们去探讨一下。
比如说一个退休的老人算是失业吗?一个卧病在床的病人算是失业吗?可见失业有很多定义。
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出一个能满足不同分析条件下失业及失业率的定义。
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而国际上通用的失业率概念是指失业人数同从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
我国目前使用的失业率是我国目前使用的是登记失业率概念,不包括下岗有就业意愿的人员。
我国的自然失业率
-1-
The NAIRU in China: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Zeng xiangquan Yu yong Abstract: As a important piece of business cycle theory,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or NAIRU—the 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a valuable analytical concept. It simplifies the discussions and choices of the macroeconomic policy. However, the use of the NAIRU-concept is not very widespread in china, mainly because of the ambiguity of the real value. After reviewing considerable of estimation approaches abroad, based on invariable parameter supposition,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 state space model composed of a process that describes NAIRU’s variations over time and of a Phillips equation. The model assumes that, NAIRU is a random walk variable; inflation rate is determined by three factors: adaptive expectations and inertia, excess demand or shortage – estimated by the gap between the actual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NAIRU – and short-term supply shock variables.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NAIRU for two different measures of inflation and three different supply shock variables, therefore six different models; then the Kalman filter method is applied to estimate NAIRU which could varies over time from 1992 to 2004 (with further error bands around that). The result of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it appears a constant increasing NAIRU since 1992, and reaches the peak of 5.6% in 2002. Although the ascendant trend is very obvious, the estimated NAIRU varies relatively stable within the narrow range of 4. 8 to 5.6 percent after 2000. Compared with main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in the same period, this level is not too high, but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unemployment and total unemployment is quite high. Through reviewing main change of the labor market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our article attempt to explain the rising of NAIRU in several areas, the accelerating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Youth Employment may be the leading cause. Therefore, the policy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the unemployed, improve labor market mechanism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Youth Employment. Key words: Phillips curve NAIRU Kalman filter unemployment
中国失业率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经济增长
中国失业率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经济增长作者:于晨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01期〔摘要〕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会加剧失业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考察延迟退休年龄的就业效应不仅要考虑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替代导致的岗位减少,还必须考虑到经济增长究竟能否对减少的岗位进行补偿。
本文通过对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延迟退休年龄将引起失业率大幅上升,而经济总量的增加不但不能对失业进行补偿,反而与失业率呈正相关的结论。
最终提出当前就业形势下不适合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至少要在用人单位内部的亢员基本被消化的前提下进行、以及延迟退休年龄必须辅之以促进就业的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1001604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了7%,标志着中国从此步入了老龄社会。
日益庞大的老龄群体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银行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养老金缺口将在2013年达到183万亿。
为了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一些学者呼吁延迟退休年龄,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其中,该项举措是否会加剧失业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方代表时强调:“中国的失业人口有2亿”,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政策制定不当,将会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准确把握延迟退休年龄的就业效应、深入研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动对就业造成的影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人口年龄结构快速老化这一客观形势提出的要求。
一、文献综述为了探究延迟退休年龄的就业效应,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Franklin和William[1]认为,当经济中的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延迟退休年龄将促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
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基数庞大,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明显,就业压力特别紧张,很长时间以来,失业困扰着我们的社会,给人们心头留下巨大的阴影。
我国的失业问题是总量均衡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社会体制问题。
失业现象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失业的发生在人类历史上有其客观必然性。
本文主要就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标签:失业问题人口过剩城乡二元社会一、失业原因分析造成我国目前如此严重的失业情状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既有数量因素,也有质量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体制因素,也有技术因素。
概括起来说,我国的失业问题是总量均衡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社会体制问题。
1.相对过剩人口是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以其为主要内容和标志,包括先进技术的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发明创造。
一方面,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劳役中解脱。
这是我们那些为了获取基本的物质需求,在劳役中苦苦挣扎的祖先曾经先梦寐以求的。
对整个人类来说,这的确是个伟大的进步,因为人们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得以从事他们喜欢的事情。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和强度,许多以前由人工来完成的某些工序甚至整个工作流程都用机械来完成,或者,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的操作,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现,现在只需要少量的人力即可。
各个因素都导致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对劳动需求的减少,从而使一部分劳动力失去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
这部分劳动人口在被新的部门接纳以前,便处于闲置状态。
对于个人来说,这种闲置也许是短期的,但从全社会看,总会存在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滞留于失业状态中。
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包含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从而,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关于中国“失业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国家的实际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找到一个 国际通行的定义失 业 的标准。为了便于国际比较 ,国际劳工组织 ( I L O )为测度失业 制订 了一系列的标准供世界各 国参考 。目前 ,大多数 国家均根据国 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对本 国失业情况进行统计。 在 中国 ,国家统计局也为失业的定义提 出一系列详细的参考标 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 ,在一定年龄范 围内的人可以归入 以下
的失业现状 。
周 )特定分组的失业人数和同一时间该组就业、失业人数之和相
比得出的,反映了失业的严重程度。
目前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失业的指标主要有两种 ,即登记失业
率和调查失业率 。这两种指标在统计方法及统计范 围上都不相 同。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调查失业率作为官方公布 的失业率。然 而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失业率数据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城 、 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 扣除使
、城镇 要行之有效地促进就业和控制失业 ,就必须充分了解我国 目前 用的农村劳动力 、聘用的离退休人员 、港澳台及外方人员 ) 真实的就业和失业状况 ,低估或高估失业率都可能导致政策失当。 单位 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及 因此,规范失业率统计方法 ,建立起与 国际接轨的失业率数据迫在 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其 中城镇登记失业人
为依据 ,探讨 了失业率的含 义和界定失业的难度 ,讨论 了中国现行 失业统计体 系 存在 的问题 ,最后进 一步探 究中国的真实失业率。 【 关键词 】 失业 ; 城镇 登记 失业率 ;统计 口 径 ;真实失业率
一
、
前言
工作 的人和有工作 岗 位但 目前不工作 的人 ) 和 自营就业者 ( 包括正
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
长春工业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报考专业: 工商企业管理准考证号: 291511100215 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当前中国失业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策摘要: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太高的失业率会危害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
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
充分就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
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失业原因影响对策The current Chinese unemployed cause of formation analysis 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 t】At present, the unemployment ( including off-duty )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is very prominent and the whole society focus problem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why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unemployed population, should understand how the current society appears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the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resent what kind of trend,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it, these all have now become the new subject in front of us. Unemployment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roblem, but also is a sensitive social problem,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s a national economic phenomena, but too high unemployment rate will endanger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stability. China is a major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Full employment is the modern country of macroscopical economy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refor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unemployment situation, reason, seek the efficient way that solves unemployed problem, have important theory and realistic meaning.目录一、我国失业的现状 (1)(一)失业的定义 (1)(二)失业的类型 (1)(三)我国失业的现状 (1)二、失业的成因分析 (4)(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 (4)(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5)(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 (5)三中国就业形式 (5)四、失业的影响 (6)(一)积极影响 (6)(二)消极影响 (7)五、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8)参考文献 (13)一、我国失业的现状(一)失业的定义科学的界定失业的定义,是正确判断失业状况的前提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差距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差距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差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加剧,失业率上升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与中国失业率的对比来看,该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反映在结构和类型上。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失业率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同中国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农业为主,服务业占比较小,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创意类、金融类等高附加值行业为主。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也已具备了更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和服务网络。
因此,发达国家更容易提供更为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对于劳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失业率自然就会相对较低。
对策方案:中国应加快服务业、创意类、金融类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应完善相关的服务网络,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高价值的服务。
二、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不匹配在发达国家,大部分人都接受过全面的教育和培训,拥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这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反之,在中国,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分配和普及程度不足等因素,不少人的教育程度和相关技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自然会受到失业率的影响。
对策方案:中国应注重科教投入,建设更多的教育机构,并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
另外,政府部门应加强职业研究,及时掌握市场需求,规划相关培训计划。
三、就业歧视现象就业歧视是指基于人种、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而对某些人实行不公正对待的现象。
这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
尤其是保护特定人群利益的背景下,未能实现平等就业与招聘。
这使得很多高素质劳动力难以在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失业率相应就会上升。
对策方案:政府应加大整治就业歧视现象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行为。
同时,加强对受到就业歧视行为打击的特定人群的创业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等服务。
四、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因此面临有限的劳动力来源问题。
我国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趋势对于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失业率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失业率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就业统计数据。
数据主要涵盖了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等指标,并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洗和整理。
三、失业率现状分析1. 失业率总体水平近年来,我国失业率总体水平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到2020年下降至3.8%。
同期,调查失业率也从4.3%下降至3.8%。
这表明我国就业市场整体稳定,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2. 失业率结构分析(1)性别结构: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失业率略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就业者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就业竞争激烈有关。
(2)年龄结构:25-5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就业者面临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较高有关。
(3)学历结构:低学历者失业率较高,高学历者失业率相对较低。
这表明我国教育水平对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影响。
四、失业率特点分析1. 季节性波动:我国失业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尤其在春节前后和毕业季。
这可能与季节性经济波动、企业招聘需求变化等因素有关。
2. 结构性矛盾:我国失业率存在结构性矛盾,即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匹配。
一方面,部分行业和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和地区劳动力供过于求。
3. 地区差异:我国失业率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失业率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失业率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政策等因素有关。
五、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影响失业率的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增长加快时,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失业率下降。
中国的失业率之谜
展 ,进 城 务 工 的农 民工 和 刚 刚通过 城 镇化 变为 “ 市 城 人 ”的城郊 人 口都没 有纳入 到统计 的范 围。
3 \ 辞 已
其 次 , 即 便 以 现 有 人 口 管 理 制
度下 所谓 的 “ 镇 人 口 ”来说 , “ 城 登
记 失 业 率 ” 又 将 大 批 无 业 城 市 劳 动 人
所 得 进 一 步 减 少 ,外 出 打 工 的 动 力 不 足 。 因 此 说 ,
上 同 等 数 量 的 未 经 大 学 直 接 从 高 中 走 向社 会 的年 轻
人 ,2 0 年 全 年 未 纳 入 人 社 部 的 实 际 就 业 人 口 就 高 达 09 3 6 万 人 。 如 果 这 个 数 字 加 上 人 社 部 2 0 年 底 官 方 60 o8 保 守 的 3 0 万 人 , 以 中 国 现 有 适 龄 劳 动 力 人 口8 作 20 亿 基 数 ,2 0 年 中 国 的 实 际 失 业 率 绝 对 不 会 低 于 8%。 09
当 下 美 国采 取 中 国统 计 局 和 人 社 部
的 统 计 方 法 , 美 国 现 在 的 失 业 率 大 概 为 29% ,远 远 低 于 其 官 方 统 计 的 约 1 . 0%的 数 字 。
府投 资 的基 础 上 的 ,前 者 的基 础 是 劳 动 力成 本 的低 廉
和 整 个 国 民 经 济 在 全 球 市 场 中 世 界 工 厂 的 地 位 , 但 随 着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后 全 球 市 场 需 求 的 低 迷 , 使 得 中 国 更
加依 赖 后者 。天 量投 资背 后 的支 撑是 政 府 过度 宽 松 的
货 币和 财政 政 策 ,实际 的效 果 之 一就 是 我们 看 到 的原
我国不同地区的失业差异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的失业差异分析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此不同地区的失业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
失业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更直接影响着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失业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从整体来看,我国失业率整体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相比2018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这显示出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失业差异依然明显。
1.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就业机会,因此失业率相对较低。
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失业率普遍较低,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由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新兴行业的涌现,很多高技能和高薪职位的需求都得到了较好的满足。
一线城市的产业链完善、金融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也为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失业率整体较低。
也不能忽视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农民工由于技能匹配不足、适应城市生活需要一定时间,导致一段时间内的较高失业率。
一线城市的房价高昂、生活成本较高,对低层次劳动力造成较大经济压力,也是造成一线城市失业问题的原因之一。
2.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相较于一线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失业率普遍较高。
一方面,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就业机会有限,尤其是面向高技能人才的就业机会更加稀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就业问题。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居民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对低,也加剧了失业问题的严重性。
3.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我国的东部地区相对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发展较为完善,因此东部地区的失业率较低。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多样化,失业率普遍偏高。
劳动经济学第九章失业
三、技术变革和国际贸易与对失业的影响
(一)技术变革对失业的影响 第一,技术进步常常会导致新的产品出现, 而新产品的出现会在两个方面对生产老 产品的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技术变革常常是与自动化或者资本对 劳动力的替代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通过 两条途径显示出来,一种途径是降低了 原有资本的价格;另外一条途径是推出 新的技术。
O
替代效应
P 规模效应 R
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价格下降, 从而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从R点到 终点P,其中R到P点是规模效应,劳 动力增加,同时资本也增加;从P 点到O点是替代效应。劳动力减少 而资本增加。此图反映了替代效应 大于规模效应,劳动力总体上减少 而资本总是增加的。该企业会使用 更多的资本,以便使替代效应超过 规模效应。该情况反映了资本和劳 动力是总替代关系。技术进步导致 失业增加。
工资率
A0 A1
S
W0 W1
D0 D1
0
E2
E1
E0
劳动力数量
图9.5 工资刚性与周期性失业
(二)经济不景气时期的工资刚性假设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关于导致货币工资刚性存 在的原因的基本假设,从这几个假说中我们可以 看到劳动力供求双方为何更加青睐以牺牲就业的 方式,来保住货币工资的不下降或少下降。 1、工会。 2、组织的特殊人力资本。 3、雇主-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资深员工的风险规避倾向。 5、劳动者的地位与社会标准。
四、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与需 求不足性失业有类似之处,它也是由于劳 动力需求的波动而引起的。只不过造成季 节性失业的需求波动通常是有规则的,它 在一年当中的变化方式是遵循某种系统规 律的,因而能够被预见到。 由于产品需要进而劳动力需求的季节变化 而导致的有规律的就业岗位的丧失现象, 就是季节性失业。
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考试题库四
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考试题库四1、判断题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错2、问答题什么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如何看待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江南博哥)正确答案:我国目前使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概念,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存在以下不足:(1)统计范围有限。
城镇登记失业率只能反映城镇显性失业水平,无法反映城镇隐性失业问题,更不能够反映农村失业问题;(2)时效性差。
鉴于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重新确定失业人员的统计定义,尽量使我国失业统计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统计资料在国际间的可比性。
二是构建一套完整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现行的失业统计指标过于单一,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不能准确判断我国的失业现状。
如果想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失业现状,以便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必须重新构造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3、多选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是()。
A.税收B.工资价格管制C.工资价格指导D.道德规劝正确答案:A, B, C, D4、判断题拉氏指数会低估价格水平的上升,帕氏指数会高估价格水平的上升。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拉氏指数会高估价格水平的上升,帕氏指数会低估价格水平的上升。
5、单选任何种失业率下,通货膨胀率将是不变的()。
A.稳定失业率B.均衡失业率C.预期的失业率D.自然失业率正确答案:D6、判断题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围绕非利蒲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正确答案:对7、单选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增长率的上升会()。
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
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的转型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失业原因的分析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即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
因此要针对中国失业问题运用新的视角加以分析。
关键词:失业;失业率;隐性失业;就业弹性系数1引言我国失业状况的严峻性和对其研究现状的落后性,迫切要求中国失业问题研究需立足于一个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然而,我国已有研究失业问题的理论视角,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还是西方的失业理论,都无法承担起研究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的重任。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的转型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失业原因的分析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即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
因此要针对中国失业问题运用新的视角加以分析。
2我国失业原因解析我国的失业现象十分严峻,而且正在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现象不禁使我们担忧。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软着落”成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特别是货币升值,失业问题逐步凸显,这种现象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经济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以下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多种角度来分析中国失业的原因。
中国失业原因的具体分析:2.1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劳动力供给丰富。
目前,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4。
尽管在人口政策的控制下,人口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但随着人口净增长,劳动力人口的增长仍处于高峰期。
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到低速增长,由1980年的增长2.54%下降到2008年的0.51%。
但是,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数量并没有下降。
2008年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数比2007年增加847万人;据预计,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净增加数比2009年增加78万。
如果2009年劳动力参与率为85%,那么需要增加1434万个就业岗位。
2.2高等教育发展在数量和结构上与经济增长不适应,导致大学生劳动市场的供求结构不完善。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失业的测量指标根据失业定义,可以确定衡量就业和失业的标准,从而可以对失业状况加以衡 量进而掌握最根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及其变化趋势。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即 失业率 =%100⨯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失业率 =%100⨯+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我国失业的根本趋势和特点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三次失业顶峰表一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1?图一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21〕由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失业顶峰,分别是在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3年;〔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说明近年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有所恶化;〔3〕尽管上升趋势十清楚显,然而自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3.0%-4.5%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
第一次失业顶峰,也就是1980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541.5万人。
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建立经营实体、子女顶替和大力开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措施,用了5年的时间平抑了这次失业顶峰。
到1985年底,城镇失业率已降至1.8%;第二次失业顶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国家开场对就业存量进展改革,在国有企业实行充裕职工的下岗分流,开场真正触及劳动力的存量构造。
在下岗分流的顶峰时期2000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911万人,远远超过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导致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到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顶峰。
第三次失业顶峰大约在2003年。
此时正值中国参加WTO,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乃至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短期内,对原来就业格局的撞击讲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部门的就业时机不仅不会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构造性失业。
浅谈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摘要:现阶段,我国呈现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失业问题严重的状况,这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因此要想发展好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必须找出导致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方案来解决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我国就业形势良性发展。
关键词:失业就业形势失业问题的原因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一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目前,我国失业问题严重,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失业率逐年攀升,尤其是大学生,已经成了失业人群的主体,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我国的经济有好有坏发展,不利于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迫在眉睫.二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一)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当前我国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很多地区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以及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例如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独立判断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都不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于是大量的劳动力被挡在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岗位的门槛外,这导致了失业率的急速增加,同时也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更无法刺激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呈现着劳动交易成本过高,劳动交易不方便,这里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职位空缺成本招聘职位胜任机会成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并且劳资双方地位不均等,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表现。
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管理和监督力不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规范,还没有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不能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运行,劳动力交易不规范甚至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力市场场所规模很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之,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其整体规划,交易手段,设施建设等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CH20-失业理论
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时,仍可能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 业存在。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3. 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季节性失业)
(1)需求不足性失业
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 的。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 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 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失业 大军。周期性属于非自愿失业,是凯恩斯主义重点关注的 失业。
实际GDP将下降1%,表示经济处于衰退中。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第三节 失业的治理
一、对摩擦失业的治理 摩擦失业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信息不完备;
劳动力流动需要一定时间。 解决方法:提高信息流通和传播:增设职业介绍所、青
年就业服务机构。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二、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
☆ 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但因为需求 不足或其它原因而引起失业 。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三、自然失业率
1.自然失业率含义
自然失业率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劳动力 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 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实际上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 率。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自然失业率为5%左右。
2010.03
河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第二节 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科技进步是否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辩论辩题)
科技进步是否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科技进步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首先,科技进步带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方式的普及,大量传统劳动力将被机器所替代,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显示,到2022年,全球将有75 million个工作岗位消失,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导致的。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将会实现智能化,例如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这将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就业需求,造成失业率的上升。
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导致的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300万人。
再者,科技进步也会导致某些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造成失业率的上升。
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零售业和物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从业人员失业。
曾有经济学家马克思曾说过:“技术进步会使得一部分人在短期内失业,而且失业率会一直上升”。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培训和转岗等方式来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以减轻科技进步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反方观点:科技进步不会导致失业率上升首先,科技进步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行业和岗位也将随之产生,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将会大幅增加,从而弥补因自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失业。
其次,科技进步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一部分传统手工业者失业,但整体来看,工业革命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繁荣。
再者,科技进步也会带来新的产业和商机,例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比尔·盖茨曾说过:“技术革新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不是消灭它们。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不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相反,它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实数据会误导决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近日,城镇失业率五花八门的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甚至引起了来自决策层的重视。
9.4%和4.6%从何而来
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8年12月16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已经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而3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2%。
尽管如此,诸多学者依然对9.4%这个数据提出质疑。
“9.4%的失业率不太准,并不能代表全国的失业水平。因为此次调查的样本不大,只在全国抽样了几千人,抽样的地区也不全,因此得出的数据也不太准确。我国实际的失业率其实没那么高,估计比登记失业率大概高1到2个点,大约是6%、7%左右。”张车伟副所长指出,调查失业率要经过科学的抽样,一般要求在大量的、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提下才能开展调查。
据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国际上对调查城镇失业率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判定为失业人员。比如,只要在过去的一周,曾经有过1小时的有报酬劳动,就不能算失业。而这个标准在中国肯定不行。
据记者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9.4%的调查失业数据,是结合中国国情,在调查方法、调查口径方面,跟一般国家进行劳动力调查或者跟国际组织建议的方法有所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进行调查时没有采用国际上通行的1小时作为标准,而是15个小时。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国家统计局从2005年底就已经开始就城镇调查失业率进行试点,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7次失业调查,但至今没有对外发布数据。目前国务院作为判断经济形势决策的依据,依然采用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温总理3月份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依此提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6%。
9.4%,4.2%——两个统计数据竟相差如此之大。
“测算方法不同,测算结果当然会有很大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称,目前政府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子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分母是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国际劳工组织通用的一个指标,是反映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
相关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国务院之所以一直采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登记失业率,主要是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是以登记失业率为考核目标的,如果再公布调查失业率,跟考核目标又对应不上。
据悉,国家统计局正跟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城镇调查失业率能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率”不能误导决策层
事实上,学界对失业率统计的诟病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2001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1%和3.6%,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左右,最高的年份不过4.3%。这些数字,在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看来,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失业状况。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说老实话,是一个学者们不相信,国外研究机构不相信,群众不相信,包括统计和劳动部门自己也可能不相信的一个指标。如果这一指标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无关痛痒,那么怎样统计都是无所谓。关键是这一指标太重要。”周天勇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个失业率指标,看上去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就业状况都好,但是却使各级领导干部感觉不到百姓失业生活的压力,使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在对控制物价、还是要促进就业进行决策时受到误导,使群众的失业艰难无法真实地向国家和社会表达。
中国失业率的争论
———————————————————————————————— 作者:
———————————————————————————————— 日期:
社科院、人保部失业率数字打架 前后数据差一倍
2009年04月07日01:08[我来说两句(300)] [字号:大中小]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提要]中国社科院于2008年12月16日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9.4%,已经超过了7%国际警戒线;而今年3月份国家人保部公布的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2%。两相比较,前后数据竟相差一倍。差异缘于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相比而言,城镇调查失业率更接近现实失业情况。
两相比较,前后数据竟相差一倍。学界和民间更有“2009年预计中国失业率是14.2%”,“中国失业率严重失真,实际失业率已达到33%以上”等听起来颇为惊心动魄的数字。
失业率数据为何相差如此之大?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相比较而言,城镇调查失业率更接近现实失业情况。但截止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发布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情况。
“无论从什么方面讲,这一统计指标实在是应当进行彻底改革了!”周天勇说。
“登记失业率”应该废除?
据了解,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当时由于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称为“待业登记”,所有的城镇无业者都必须首先到政府劳动部门去登记,处于等待期的劳动者即登记为“待业”。
但是,随着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不再统一分配和安置,企业和劳动者开始进行双向选择。于是,1994年将“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也由此开始。
“由于登记失业率与领取失业救济与低保补助密切相关,统计登记失业率更多的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对城镇无业者提供帮助,跟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职能结合得更密切一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其实,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以来是参加过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对登记失业人员寻求政府帮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这一指标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劳动力市场现状,不足之处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