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于中国近5年的失业率
中国历年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数据及图
中国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表(元)中国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表(元)年份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人均GDP 7858 8622 9398 10542 12336 14185 16500 20169 23708 25608 30015 35181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23456789101112中国人均GDP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785886229398105421233614185165002016923708256083001535181年份人均GDP中国失业率(%)年份年份 1990 2005 2010 2011 失业率失业率2.5 4.2 4.1 4.1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0.511.522.533.544.51234中国失业率2.54.24.14.1失业率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长率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长率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增长率(%)8.0 7.5 8.3 9.5 10.1 10.4 10.7 11.4 10.5 8.6 7.0 ————————————《中国经济报》————————————《中国经济报》0246810121234567891011增长率(%)87.58.39.510.110.410.711.410.58.67增长率(%)中国近年通货膨胀率中国近年通货膨胀率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膨胀率04 07 -0.8 12 39 18 15 48 59 -0.7 33 54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2-101234567123456789101112中国近年膨胀率0.40.7-0.81.23.91.81.54.85.9-0.73.35.4膨胀率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GDP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年份年份 GDP 最终消费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资本形成 净出口净出口总量总量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总量总量固定资本 存货增加 2000 98749.0 61516.0 45854.6 15661.4 34842.8 33844.4 998.4 2390.2 2001 109028.0 66933.9 49435.9 17498.0 39769.4 37754.5 2014.9 2324.7 2002 120475.6 71816.5 53056.6 18759.9 45565.0 43632.1 1932.9 3094.1 2003 136613.4 77685.5 57649.8 20035.7 55963.0 53490.7 2472.3 2964.9 2004 160956.6 87552.6 65218.5 22334.1 69168.4 65117.7 4050.7 4235.6 2005 187423.5 99357.5 72958.7 26398.8 77856.8 74232.9 3624.0 10209.1 2006 222712.5 113103.8 82575.5 30528.4 92954.1 87954.1 5000.0 16654.6 2007 266599.2 132232.9 96332.5 35900.4 110943.2 103948.6 6994.6 23423.1 2008 315974.6 153422.5 111670.4 41752.1 138325.3 128084.4 10240.9 24226.8 2009 348775.1 169274.8 123584.6 45690.2 164463.2 156679.8 7783.4 15037.1 2010 402816.5 194115.0 140758.6 53356.3 193603.9 183615.2 9988.7 15097.6 2011 465731.3 228561.3 164945.2 63616.1 225006.7 213043.1 11963.5 12163.3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美国历年人均GDP 年份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经济增长率(%)4.14 1.08 1.81 2.49 3.57 3.05 2.67 1.95 0.00 -2.63 2.85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美国历年人均GDp3523736055369453832540456426974483946655474224593447292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1234567891011人均GDp美国历年通货膨胀率美国历年通货膨胀率年份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通胀率(%)3.36 2.85 1.58 2.28 2.66 3.39 3.23 2.85 3.84 -0.36 1.64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美国历年通胀率(%)3.362.851.582.282.663.393.232.853.84-0.36 1.64-1-0.500.511.522.533.544.51234567891011通胀率(%)美国历年经济增长率美国历年经济增长率年份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均GDp 35237 36055 36945 38325 40456 42697 44839 46655 47422 45934 47292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美国历年经济增长率(%)4.141.081.812.493.573.052.671.95-2.632.85-3-2-10123451234567891011经济增长率(%)。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探究中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探究中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李小文(昆明城市学院ꎬ云南㊀昆明㊀650000)摘㊀要: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两个宏观经济问题ꎮ尤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ꎬ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很多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ꎮ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ꎮ文章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相关理论出发ꎬ以我国2011-2021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ꎬ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ꎬ对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ꎬ检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ꎬ并最终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ꎮ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ꎻ失业率ꎻ通货膨胀率中图分类号:F241.4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6728(2023)12-0135-04一㊁研究背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ꎬ稳定通货膨胀率和降低失业率一直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ꎮ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ꎬ高的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低的失业率ꎻ反之ꎬ低的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高的失业率ꎬ即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容忍高通货膨胀率来维持低失业率ꎬ也可以通过容忍高的失业率来维持低通货膨胀率ꎮ换言之ꎬ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ꎮ但是在不同的国家ꎬ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ꎬ甚至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ꎬ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ꎮ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不再适用菲利普斯曲线[1]ꎬ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适应性检验已成为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ꎮ尤其在美国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来的是两者不一样的关系ꎬ说明菲利普斯曲线适应性在每一个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ꎮ文章以我国2011-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统计数据作为样本ꎬ通过建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计量经济模型ꎬ对我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ꎬ检验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我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的适应性ꎬ并最终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ꎬ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建议ꎮ二㊁失业㊁通货膨胀和菲利普斯曲线相关概述(一)失业及失业率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ꎬ失业最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的闲置ꎬ是劳动力中有工作能力和意愿的劳动者没有找不到工作的现象ꎮ用失业率来衡量失业程度ꎬ失业率是劳动人口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2]ꎬ一般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衡量失业程度ꎮ为了研究中国的失业率的变化情况ꎬ以2011-2021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来分析ꎬ横轴表示年份ꎬ纵轴表示失业率ꎮ从图1中可以看出ꎬ2011-2015年即 十一五 期间失业率比较稳定ꎬ基本保持在4.1%左右ꎻ2016-2019年呈现下降趋势ꎬ2020年失业率明显提高ꎬ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响ꎬ2021失业率出现了少幅下降ꎬ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ꎮ531作者简介:李小文(1984—㊀)ꎬ男ꎬ傈僳族ꎬ云南泸水人ꎮ主要研究方向:宏微观经济学㊁财务金融ꎮ图1㊀2011-2021年中国的失业率趋势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网公布的数据整理(二)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ꎬ通货膨胀的出现最终会带来很多的社会经济影响ꎮ例如ꎬ通货膨胀会带来收入的再分配效应ꎬ尤其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最终还会带来失业ꎮ一般情况下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ꎬ由于衡量物价变动幅度的经济指标较多ꎬ通常习惯用CPI增长率来衡量物价变动的幅度ꎮ为了研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情况ꎬ以2011-2021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来分析ꎬ横轴表示年份ꎬ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ꎮ从图2中可以看出ꎬ2011-2015年即 十一五 期间通货膨胀率呈现下降趋势ꎬ由5.4%下降到1.4%ꎻ2016-2019年呈现上升ꎬ由2.0%上升到2.9%ꎻ2020-2021年通货膨胀率明显降低ꎬ由2.5%下降到0.9%ꎮ图2㊀2011-2021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趋势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三)菲利普斯曲线的相关概述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由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ꎬ菲利普斯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ꎬ揭示了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反方向变动的关系ꎮ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和发展ꎬ把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修正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ꎮ经过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方向变动的关系ꎮ后来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1968年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ꎬ将预期通货膨胀率引入到菲利普斯曲线中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ꎬ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ꎮ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一个常数时ꎬ即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ꎬ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3]ꎮ三㊁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一)样本数据选取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因ꎬ以2011-2021年共11个年度数据作为样本ꎬ即以 十一五 时期及以后的数据作为样本ꎬ以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失业率ꎬ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代表通货膨胀率ꎬ用CPI增长率来表示ꎮ将2011-2021年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绘制成散点图ꎬ横轴代表失业率ꎬ用μ表示ꎬ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ꎬ用π表示ꎬ从而绘制出两者之间的散点图ꎬ如图3所示ꎮ从图3中可以看出来ꎬ2011-2021年中国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严格保持负相关关系ꎬ波动性比较大ꎬ不同时期两者之间的变动方向不确定ꎬ因此值得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4]ꎮ图3㊀2011-2021年中国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散点图(二)计量模型的构建及检验在模型设定方面ꎬ文章采用的是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ꎬ并用上一期的通货膨胀率来代替预期的通货膨胀率ꎻ以上一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本期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ꎬ以通货膨胀率作为被解释变量ꎬ以中631国2011-2021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ꎬ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ꎬ需要先进行平稳性检验ꎮ1.平稳性检验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之前ꎬ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ꎬ即进行单位根检验ꎬ文章用的方法是ADF检验方法ꎮ通过单位根检验如果得出两个变量同时通过了原序列㊁一阶差分或者二阶差分检验ꎬ那么说明时间序列平稳ꎬ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回归分析ꎮ通过对中国2011-2021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进行ADF检验ꎬ得到的结果ꎬ如表1所示ꎮ从表1中可以看出ꎬ变量π的一阶差分后的ADF值为-3.98不仅小于5%的临界值-1.99ꎬ同时小于1%的临界值-2.85ꎻ变量μ的一阶差分后ADF值为-4.42不仅小于5%的临界值-1.99ꎬ同时小于1%的临界值-2.84ꎬ说明中国2011-2021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时间序列通过了平稳性检验[5]ꎮ表1㊀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变量差分次数(CꎬTꎬK)DW值ADF值5%临界值1%临界值结论π1(0ꎬ0ꎬ1)1.39-3.98-1.99-2.85平稳μ1(0ꎬ0ꎬ1)2.05-4.42-1.99-2.84平稳㊀㊀2.模型的设定及分析根据上述的平稳性检验ꎬ说明中国2011-2021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年度数据通过了平稳性检验ꎬ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ꎬ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时结合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内容采用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ꎮ因此将模型设定为:πt=β0+β1πt-1+β2μt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2011-2021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ꎬ得到具体的回归模型为:πt=6.46+0.26πt-1-1.27μt(1.32)(1.30)(-1.00)R2=0.22ꎬD W=2.00ꎬSE=0.62ꎬF=0.98ꎬT=10从回归结果来看ꎬ因为β2=-1.27ꎬ说明失业率变量与通货膨胀率变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化ꎬ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ꎬ说明可以通过容忍高的失业率来实现低的通货膨胀率ꎬ或者通过容忍高的通货膨胀率来实现低的失业率ꎮ模型设定之后ꎬ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中国2011-2021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年度数据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㊁自相关检验以及异方差检验ꎮ首先做正态性检验ꎬ表2为具体的检验结果ꎬ如果将 Jarque-Bera 项的伴随概率 Probabilitiy 与显著性水平0.05相比ꎬ如果其大于0.05则表明随机扰动项正态性假设成立ꎬ否则表明正态性假设不成立ꎮ检验的结果伴随概率为0.64247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ꎬ表明正态性假设成立ꎮ表2㊀正态性检验结果表统计量统计值统计量统计值Mean3.55e-16Skewness-0.726318Median0.047356Kurtosis2.883797Maximum0.655867Jarque-Bera0.884857Minimum-1.144672Probability0.642474Std.Dev.0.550168㊀㊀其次做自相关检验ꎬ表3为具体的检验结果ꎬ如果将 Obs∗R-squared 项的伴随概率与显著性水平0.05相比较ꎬ如果其大于0.05则表明接受不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ꎬ否则表明存在自相关ꎮ一阶自相关的检验结果伴随概率为0.231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ꎬ说明无自相关假设成立ꎮ表3㊀一阶自相关检验结果表统计量统计值伴随概率F-statistic1.0009030.3557Obs∗R-squared1.4296770.2318㊀㊀最后做异方差的White检验ꎬWhite检验包括:不包含交叉乘积项的异方差的White检验和包含交叉乘积项的异方差的White检验ꎬ如果将 Obs∗R-squared 项的伴随概率与显著性水平0.05相比较ꎬ如果其大于0.05则表明接受同方差的原假设ꎬ否则表明存在异方差ꎮ最后检验的结果不包含交叉乘积项的异方差的White检验和包含交叉乘积项的异方差731的White检验伴随概率分别为0.8408和0.4635ꎬ均大于显著性0.05ꎬ说明同方差假设成立ꎮ通过上述分析ꎬ该模型符合古典假设ꎬ即具有零均值㊁同方差㊁无自相关㊁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和正态性假定ꎮ但是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22ꎬ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差ꎬ在模型的总变差中ꎬ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重仅为22%ꎬ即能够由回归模型作出解释的部分较小ꎮ从中可以看出ꎬ菲利普斯曲线与我国2011-2021年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吻合ꎮ四㊁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ꎬ一般情况下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是无法同时实现的ꎬ这两个宏观经济问题一直是无法同时实现的政策目标ꎮ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曲线方程可以看出ꎬ两个变量之间呈现出来的是负方向变动的关系ꎬ因此一国政府在实施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时ꎬ可以通过容忍高的通货膨胀率来实现低的失业率ꎬ也可以通过容忍高的失业率来实现低的通货膨胀率ꎮ文章对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进行了检验ꎬ即以我国2011-202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ꎬ通过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回归分析ꎮ从回归结果来看ꎬ总体上ꎬ在我国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的关系ꎬ但是通过建模分析发现菲利普斯曲线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吻合ꎬ说明在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我国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时ꎬ不能直接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ꎬ而是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ꎬ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ꎬ才能够保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ꎮ(二)政策建议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ꎬ政府不仅要注重就业质量ꎬ同时还必须关注物价水平ꎬ因此必须把稳就业和稳物价联系起来ꎮ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ꎬ具体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加大就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力度ꎬ推动高质量就业ꎮ就业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保证ꎬ也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ꎬ只有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ꎬ才能保证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ꎮ在 十四五 期间ꎬ应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ꎬ解决 就业难 和 招工难 并存的问题ꎬ需要加大就业引导ꎬ同时加大就业培训的力度ꎮ(2)宏观经济政策方面ꎬ必须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ꎬ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扩大政府支出以及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或者降低税率等方式刺激整个社会的总需求ꎬ从而刺激投资㊁扩大生产ꎬ降低失业率ꎻ货币政策方面通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信贷规模ꎬ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改变利率水平ꎬ最终确保物价水平稳定ꎮ(3)由于高的失业率或者高的通货膨胀率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ꎬ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ꎬ可以发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方向变化的关系ꎬ政府应该确定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社会临界点ꎮ若实际经济情况在临界点内ꎬ则政府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ꎻ若在临界点之外ꎬ则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ꎮ即如果失业率超过临界值ꎬ需要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ꎬ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来降低失业率ꎻ反之ꎬ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临界值ꎬ需要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ꎬ通过提高失业率来降低通货膨胀率ꎮ参考文献:[1]刘伟峰.探究中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J].经济纵横ꎬ2018(6):58-59.[2]江俊媱ꎬ朱琳.实证分析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J].现代商业ꎬ2020(29):130-132.[3]蒋欣.我国城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浅析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关系[J].财金观察ꎬ2022(1):15-27.[4]陈红ꎬ徐慧丹.我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研究 基于1980-2014年的实证[J].当代经济ꎬ2017(19):50-53.[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21.831。
关于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我国当前失业状况的经济学分析失业是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大于16岁),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在寻找工作的人。
它分为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其中自然失业又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一、我国的失业概况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不断加快,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从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公开失业状况正逐渐恶化。
具体数字见下表: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人数及失业率这仅仅是官方公布的数据,且失业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性失业者,这样就起码漏掉了两大块失业群体:一是城镇中的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二是农村隐性失业者。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目前现有就业人口中的隐性失业率仍可能高达27%。
虽然如此,从上面表中仍然可以看出我国在90到97年间失业人口不断的增长,失业率不断上升。
这说明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
二、导致我国失业状况的原因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数为13亿。
其中农村人口有8亿多。
由于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和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而且和城市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农村具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
2.我国的消费习惯与储蓄习惯。
我国的消费倾向明显地要低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把许多钱储蓄起来,而不是用于消费,导致我国内需严重不足,从来供过与求,投资没有动力,最终导致的是劳动需求严重不足。
3.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导致的失业,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不协调,市场分割严重,户籍制度和人口迁移政策的限制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致使劳动力市场功能弱化,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不能得到发挥,增大了就业摩擦,导致“岗位空缺”和“失业人口”并存的矛盾现象。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似乎永远是个谜,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跟百姓的实际感受似乎总是相差甚远。
而且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数据结果,结果差异之大让人莫衷一是。
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
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
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同样是“官方”代表身份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22日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方主要代表时,透露“中国的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
”此言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似乎揭开了长期以来官方有关部门统计数字的那层美丽的面纱,隐隐让人感觉到失业率数字统计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主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方法的偏差。
换句话说,保障部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失业情况。
首先这一数据没有涵盖广大的农村人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和刚刚通过城镇化变为“城市人”的城郊人口都没有纳入到统计的范围;其次,即便以现有人口管理制度下所谓的“城镇人口”来说,“登记失业率”又将大批无业城市劳动人口排除在统计数据之外,因为多数高收入失业人群和短暂失业者一般不去失业救济部门登记,毕竟这种登记手续罗嗦而且救济很难拿到。
再次,90年代国企改革导致的大批下岗人员,按照官方的统计方法,也不属于政府定义的“失业”人员,因为这部分人与原单位名义上的雇佣关系依然存在。
而在目前的状况下,“下岗”和“失业”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
有人曾经做过测算,如果当下美国采取中国统计局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方法,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大概为 2.9%,远远低于其官方统计的约10%的数字。
在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今天,割裂城市和乡村的失业统计恐怕很难对中国适龄劳动人群的就业状况作出全面的估算。
中国自然失业率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自然失业率变化趋势分析1. 中国自然失业率概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失业率的变化趋势也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所占总劳动力的比例。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经济周期对就业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劳动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在这个阶段,自然失业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产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经验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自然失业率相对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逐渐得到缓解。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扩大内需、鼓励创业创新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失业率逐渐下降,并在21世纪初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过去几年中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表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了较好的调节。
中国自然失业率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可能会加大。
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可能对自然失业率产生影响,在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下,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从而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中国的自然失业率产生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导致中国的出口受阻,进而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市场。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需要继续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以实现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就业增长。
1.1 自然失业率定义自然失业率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人口结构等因素所决定的失业率。
当前我国失业现状及特征
当前我国失业现状及特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郭 飞一在国内诸多的相关著述中,对我国失业现状的评估存在较大的分歧,其基本原因在于所引用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
目前,我国针对失业现状大体上有三种统计口径。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200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这种统计口径最窄,与国际流行的对失业人口和失业率的统计口径有很大出入。
它既没包括农村户口的城乡失业人员,也没包括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城镇下岗人员,还没包括城镇居民中尚未登记的失业人员。
此外,它对失业人员劳动年龄的限制过于苛刻。
国外在失业登记中对劳动年龄一般没有上限规定。
显然,以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我国的失业状况,不仅大大缩小了我国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严重低估了我国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而且也无法正确地进行国际比较。
(二)城镇调查失业人口和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调查失业人口的基本定义是: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这个定义突破了登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局限,把城镇常住人口中登记与未登记的失业人员、有城镇户口和没有城镇户口的失业人员及城镇下岗人员都包括进来,同时对失业者的劳动年龄也没有上限规定,与国际上对失业人口和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较为一致。
但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人口和城镇调查失业率仅限于城镇常住人口,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又十分有限,从而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
(三)真实失业人口和真实失业率。
有些学者在对我国失业现状的研究中采用了真实失业人口和真实失业率的概念。
按照他们的计算,1998年,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员约为1540万—1600万人,乡镇企业实际失业人员约为1700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1.6亿,三者之和为我国真实失业人口(约1.82亿—1.99亿)。
2022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城镇就业人数及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城镇就业人数及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分析一、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及城镇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劳动力的失业程度。
一般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反映城镇的失业状况,其中2021年中国城镇失业率为5.1%;16-24岁人口城镇失业率为14.3%;25-59岁人口城镇失业率为4.4%。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国外来户籍人口城镇失业率为5.1%左右;中国本地户籍人口城镇失业率为5.4%左右。
城镇失业人员是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调查期间无工作。
其中2021年12月中国城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59万人;城镇失业人数为1040万人。
2021年中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为545万人,同比增长6.7%;城镇失业困难人员为183万人,同比增长9.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1%。
二、城镇就业人数情况就业人员是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021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为46773万人,同比增长1.1%;中国新增就业人员为1269万人,同比增长7%。
三、工作时间及工资情况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较为稳定,2021年12月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小时左右。
2020年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8583元,同比增长5.3%;有限责任公司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4439元,同比增长6.2%;联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8584元,同比增长17.8%;股份合作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3655元,同比增长3.2%;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8590元,同比增长9.5%;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8132元,同比增长9.3%。
浅谈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
我国失业问题及其对策摘要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已构成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尖锐挑战。
在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 失业人口、失业率亦不断攀升。
关键词:失业;失业率;就业引言失业是我国进入2l世纪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它不仅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的就业制度,实现了失业率的最低水平,但这种最低水平的失业率却隐藏着相当大的隐性失业。
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部分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由此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失业高峰。
失业不仅造成了入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更加重了对社会稳定的威胁。
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它的妥善解决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1 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及特征1.1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失业问题涉及社会与政治的稳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来,失业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1997年、1998年、2001年,失业问题相继被列建为我国居民关注的头号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失业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失业人口结构不断变化。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5年底,我国公开的城镇失业人口达839万人,失业率为4.2%,与2004年基本持平。
总体看来,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5年的519.6万增加到2005年的839万人,失业率从1995年的2.9%增加到2005年的4.2%。
失业人口、失业率都在不断地增加与提高。
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虽然从2004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但是它不能说明我国失业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就业压力巨大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
我国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趋势对于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失业率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失业率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就业统计数据。
数据主要涵盖了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等指标,并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洗和整理。
三、失业率现状分析1. 失业率总体水平近年来,我国失业率总体水平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到2020年下降至3.8%。
同期,调查失业率也从4.3%下降至3.8%。
这表明我国就业市场整体稳定,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2. 失业率结构分析(1)性别结构: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失业率略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就业者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就业竞争激烈有关。
(2)年龄结构:25-5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该年龄段就业者面临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较高有关。
(3)学历结构:低学历者失业率较高,高学历者失业率相对较低。
这表明我国教育水平对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影响。
四、失业率特点分析1. 季节性波动:我国失业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尤其在春节前后和毕业季。
这可能与季节性经济波动、企业招聘需求变化等因素有关。
2. 结构性矛盾:我国失业率存在结构性矛盾,即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匹配。
一方面,部分行业和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和地区劳动力供过于求。
3. 地区差异:我国失业率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失业率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失业率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政策等因素有关。
五、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影响失业率的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增长加快时,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失业率下降。
城镇调查失业率
主要影响
主要影响
2010年中国内地城镇调查失业率没有公布。目前实际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比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大约 高出1—2个百分点,比社会预想的要低得多,但是这个数字由于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因此就经 济趋势而言,是真正有效的经济晴雨表。 目前不少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但是失业率并未好转。比如美国失业率从金融危机开始时2007年 12月的5%,一路上升到2009年10月的10.2%,被称为“无就业的复苏”。欧元区国家2009年11月 份失业率升至10%,远高于2008年同期8.0%的水平。在日本,2009年7月失业率达到5.7%,创战 后最高纪录。 “衡量经济好坏的四个指标中,就业率和物价是比GDP更敏感的指标。在市场成熟的国家里,GDP 由于波动不大所以并不是很重要,相反,人们经常听到‘某个行业景气度发生波动’等的说法, 这里的波动就体现在失业率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报告期内在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占期末从业人员与期末实有登记失 业人数之和的比。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 ×100% 期末从业人准
制定标准
在国际上对调查城镇失业率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 判定为失业人员。比如,只要在过去的一周,曾经有过1小时的有报酬劳动,就不能算失业。而 这个标准在中国暂时执行不了。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9.4%的调查失业数据,是结合中国国情,在调查方法、调查口径方面,跟 一般国家进行劳动力调查或者跟国际组织建议的方法有所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进行调查时没 有采用国际上通行的1小时作为标准,而是15个小时。 事实上,中国学界对失业率统计的诟病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2001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城镇 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1%和3.6%,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左右,最高的年份不过4.3%。 这些数字,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失业状况。
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协整及预测
业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协整理论分析 。 为了消除时间 因素对变量的影响,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我们将总量 X = ln ( x1 ) , Y = ln 其 中 W = ln ( y ) , 数据取 对 数, ( x2 ) , Z = n ( x3 ) 。 三、 协整检验 ( 一 ) 滞 后 阶 数 的 确 定。 对 原 始 数 据 利 用 EViews 软件分析输出结果如表 1 。
【关键词】 失业率; 单位根检验; 协整;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预测 【作者简介】 赵青霞, 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
我国近年的失业情况已经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近几年来, 中国 经济正高速的增长, 而就业人数似乎并没有同步增 长, 相反的, 失业问题日趋凸显, 各方面议论颇多。 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中国城镇登记失业数 ” 表 失业率为 明: 1992 年登记失业人口数是 393. 9 万人, 2. 3% ; 1995 年登记失业人口数是 519. 6 万人, 失业 率为 2. 9% ; 2008 年登记失业人口数是 886 万人, 失 业率为4. 2%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就业情 况不容乐观, 正在恶化。 一、 我国城镇失业率的现状 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 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 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现状的主要指 动情况, 标之一。中国目前计算城镇失业率主要用的是城镇 其公式 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 为: 失业率 = 城镇失业人数 / ( 城镇就业人数 + 城镇 失业人数) × 100% , 我国的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 一)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 从中国 劳动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我国的城镇登记 失业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虽然个别年份略有下降, 但失业总量规模依然较大。 ( 二) 大学毕业生形成了新的失业群体。 据教 2003 年全国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初次 育部统计显示,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失业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事关一国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保持了8%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
然而,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却从1994年的%上升到20XX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分别为%、%、%。
如何处理经济高增长与失业高增长并存问题对策研究,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关于中西方失业理论介绍对于中西方失业理论,我们应当辩证地分析、研究和借鉴。
(1)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的贡献在于:一是发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导致劳动办供求缺口,从而引发失业人口的物质基础;二是关于失业人口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积极作用的论述;三是关于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三种形式的区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失业人口问题,未涉及结构性失业人口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失业人口的根源或形成机理不够。
(2)西方失业理论的贡献在于:不但从总量上考察了失业人口问题,而且也注意到了结构性问题;不仅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问题,而且也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人口现象;既有失业人口一般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揭示,又有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对策建议;而且,菲利普斯曲线、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对研究我国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等等。
但其缺陷在于: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明显。
每一个学派的理论,都只适合于当时的特定背景。
二是失业理论研究局限于经济学角度中心。
西方各学派失业人口理论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经济学家,未能多学科、多角度地综合研究失业问题。
(3)国内学者的贡献在于:一方面从西方已成熟的理论出发对策研究,系统地整理、介绍西方的失业文献;另一方面从我国失业与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理论研究与治理模式。
其缺陷在于:描述性、现象性分析较多,很少有理论建树;对于国外有关失业人口理论直接借鉴的较多,在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以解决或说明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不够;所提治理对策建议角度单一,可操作性强的不多,等等。
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
二、如何定义失业
失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任何人没有工作就意味着失业。但是, 要准确定义失业并非易事。例如,一个领取退休金的老人处于失业状态吗?一个长期患病且不 能工作的人算失业者吗?一个只在每个星期工作三小时且正寻找全日制工作的人算失业吗?可
∗
张车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5 号 100732 电话:65137744-5429 电子信箱: zhangjw@ 。
三、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
鉴于对ILO推荐标准的具体处理上存在差异,世界各国的失业率定义虽然在原则上是一致 的,但其差异也非常明显。正是这些差异使得不同国家失业率的相互比较存在困难。例如,欧 洲联盟统计办公室(EUROSTAT)在ILO标准的基础上,为欧盟各国统计失业率制定了一个实施的 标准,美国和加拿大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失业标准。表1比较了ILO失业标准与欧盟、美国和加拿 大失业标准的差别。从表中可以看出,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对失业的定义都或多或少偏离了ILO 的失业标准。具体来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如何计算失业率的分母。ILO的标准建议,作为分母的劳动力人口应该有一个年龄下 限,但并没有指明这一下限年龄是多少岁。美国选择16岁作为下限,而加拿大和欧盟则选择15 岁作为下限。ILO标准建议所有的军人都应该被视为有收入的雇员而被包括在分母之中。美国和 加拿大不把军人包括在内,而欧盟则把居住在家庭户中的职业军人包括在内。ILO标准建议所有 不计报酬的家务劳动者都应该被包括在分母中(被视为就业),而不要求有一个最低工作时间。 美国仅仅把那些在调查周内工作超过15个小时的不计报酬的家务劳动者包括在内,而加拿大和 欧盟则完全遵照ILO的标准。 第二个是失业者的界定。ILO的标准认为失业的人应该积极寻找工作,且寻找工作的行为应 该是可以检验的。ILO视以下行为为积极寻找工作:(1)在就业或者职业介绍部门登记;(2) 向雇主申请工作;(3)到工作场所寻找工作;(4)寻找或者应聘报纸招聘广告;(5)寻求亲 戚或朋友的帮助;(6)为自己创业寻找地皮、厂房设备等;(7)申请和就业有关的执照等; (8)其他一些情况。大多数国家对找工作的参考时间为四周几乎不持异议,但对“积极寻找工
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分析与建议
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分析与建议内容摘要: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
因此,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和就业历史情况进行了回顾,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引入了研究通货膨胀和就业问题的常用工具—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运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论证和解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现象及其原因,并针对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对抑制恶性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率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通货膨胀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它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治理通货膨胀和失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通货膨胀分析(一)关于通货膨胀的界定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状况据相关文献记载,1978年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
1980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我国目前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原因探析
我国目前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原因探析我国目前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原因探析○彭晓燕钟学旗一、我国经济增长状况和失业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8年到2002年5年里,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8.3%,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率年均保持在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为4.2%。
(一)经济增长状况我国GDP从1998年的84402亿元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增长了近3倍,经济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其中,从1998年到2000年增长趋势比较平缓,而从2001年到2007年则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二)就业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未来10年,人口将呈继续增加的趋势,因而也成为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城镇失业率逐年上升。
199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1%,失业人数为571万人;而从2003年到2007年5年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
截至2007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0万人,为1998年的1.45倍。
2.新增劳动力以及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
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每年超过2000万人,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
据有关资料,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将达到610万人。
2008年的毕业生总量首次超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50%,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
3.农村富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至1/3,并且每年都在以数百万人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已有超过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领域的转移。
二、我国经济高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的原因(一)从有效就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名义就业人数两者在数量上与变动方向上是一致的。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失业的测量指标根据失业定义,可以确定衡量就业和失业的标准,从而可以对失业状况加以衡 量进而掌握最根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及其变化趋势。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即 失业率 =%100⨯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失业率 =%100⨯+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我国失业的根本趋势和特点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三次失业顶峰表一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1?图一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21〕由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失业顶峰,分别是在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3年;〔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说明近年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有所恶化;〔3〕尽管上升趋势十清楚显,然而自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3.0%-4.5%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
第一次失业顶峰,也就是1980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541.5万人。
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通过鼓励国有企业建立经营实体、子女顶替和大力开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措施,用了5年的时间平抑了这次失业顶峰。
到1985年底,城镇失业率已降至1.8%;第二次失业顶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国家开场对就业存量进展改革,在国有企业实行充裕职工的下岗分流,开场真正触及劳动力的存量构造。
在下岗分流的顶峰时期2000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911万人,远远超过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导致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到达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顶峰。
第三次失业顶峰大约在2003年。
此时正值中国参加WTO,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乃至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短期内,对原来就业格局的撞击讲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部门的就业时机不仅不会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构造性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目前尽管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第三产业所 占比例还很小!社会的“消化”系统还不是那么流畅! 来不及分流剩余劳动力!必然会产生高的失业率!
9/18/2006
2009年-2013年按人群属性失业数据
1.如图所示,男性失业率是女性失业率的近两倍,我们觉得男性的工作 流动性比女性大,所以男性的失业率明显高; 2.我国失业人员趋于年轻化,这就是所谓“2030现象”,即20岁到30 岁之间的人面临的就业难题。 3.
二、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 度,提供符合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帮助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三、政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多与企业合作举办有质量的人才招 聘会。 四、企业提供岗前培训,提高劳动/18/2006
2009年-2013年按人群属性失业数据
失业主要集中在学生,由于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且有部分学生眼高 手低,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匹配,从而造成失业率过高;
9/18/2006
总结——对中国失业率的建议
一、建议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自己,提前做好职业 规划,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谈关于中国近5年的失业率
2009年-2013年失业数据
1.每年毕业季失业率上升,是由于可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足,导 致结构性失业;
2.每年年末期间达到最高峰,是由于工人寻求最合适自己嗜 好和技能的工作而导致的摩擦性失业;这也是第二年年初失 业率降到最低的原因;
2009年-2013年按地区分布失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