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机械振动》
高中 高考物理 机械振动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简谐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
2 .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平衡位置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 ) 3.周期、频率是表征物体做简谐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 量。( ) ) )
4.振幅即振子运动轨迹的长度。( 5.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可以是恒力。(
6.弹簧振子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 动能最大。( )
续表 弹簧振子(水平) 回复力 弹簧的 弹力 提供 弹簧处于 原长 处 由振动系统本身决 定,与振幅无关 弹性势能与动能的 相互转化, 机械能 守恒 T=2π 单 摆
摆球的 重力 沿与摆线垂直 (即切向)方向的分力 最低点 l g
平衡位置 周期
能量 转化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 化, 机械能 守恒
3.简谐运动的公式与图像 (1)简谐运动的公式 ①动力学表达式: F=-kx, 其中“-”号表示回复力与 位移的方向总是相反。 注意:k 是常量,由振动系统决定,即使对弹簧振子,k 也不一定是劲度系数。 ②运动学表达式:x=Asin (ωt+φ),其中 A 表示振幅, ω=2πf 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表示简谐运动的相位, φ 叫做初相。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 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 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很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 5° , 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 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 Δt 即为单摆周期 T E.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 5° , 释放摆球, 当摆球振动稳定后, 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记下摆球做 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Δt,则单摆周期 Δt T= 50
(2)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 10° 。 (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 的次数。 (4)摆球自然下垂时, 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 l′, 用游 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 r, 则摆长 l=l′ + r。 (5)选用长一米左右的细线。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知识点、规律总结

一、简谐运动 1.概念: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_正__弦__函__数___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 -t 图象)是一条_正__弦__曲___线__.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动力学表达式:F=___-__k_x__,其中“-”表示回复力与__位__移__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sin(ωt+φ),其中 A 代表振幅,ω=__2_π_f___表示简谐运动的 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_相__位___,φ 叫做初相.
3.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一定为零,但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 零,如单摆.
4.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一定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但不一定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由系统本身决定.
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特征
师生互动
受力特征 回复力 F=-kx,F(或 a)的大小与 x 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靠近平衡位置时,a、F、x 都减小,v 增大;远离平衡位置时,a、F、x 运动特征
4.周期公式:T=2π
l g.
5.单摆的等时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取决于摆长 l 和重力加速度 g,与振幅和振子(小
球)质量都没有关系.
四、受迫振动及共振
1.受迫振动 (1)概念:物体在_周__期__性___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 (2)振动特征: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_驱__动__力___的频率,与系统的_固__有__频__率___无关. 2.共振 (1)概念: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_固__有__频__率___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的现象. (2)共振的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_固__有__频__率___. (3)共振的特征:共振时_振__幅___最大.
受迫振动
共振
由驱动力提供
振动物体获得的能量 最大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教案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教案
课题:机械振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机械振动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和表达方式;
3. 能够分析和解释机械振动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机械振动的概念和分类;
2. 机械振动的基本特征;
3. 振动的周期、频率和振幅;
4. 振动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5. 机械振动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重点:
1. 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振动的表达方式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1. 振动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2. 机械振动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引入机械振动的概念,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机械振动现象,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二、讲解
1. 介绍机械振动的分类和特征;
2. 讲解振动的周期、频率和振幅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介绍振动的傅里叶级数表示方法。
三、例题解析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振动的傅里叶级数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振动信号的频谱分布和特点。
四、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机械振动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案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机械振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机械振动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掌握振动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方法,并能够分析和解释机械振动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中物理 机械振动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钟摆的摆动到汽车的悬挂系统,机械振动无处不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关于机械振动的原理、特性以及相关的数学模型。
本文将介绍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
一、机械振动的定义机械振动是物体围绕某一平衡位置以一定规律作往复或周期性运动的现象。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振动。
例如,当一个弹簧挂上一个质点并受到拉伸后突然放开,弹簧会产生振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振动现象。
二、机械振动的特性1.周期性:机械振动具有周期性,即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2.频率:振动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频率与振动周期成反比,频率越高,周期越短。
3.振幅:振动的振幅是指物体从平衡位置最大偏离的距离,振幅越大,振动的幅度就越大。
4.阻尼:阻尼是影响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使振动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
可以通过增加摩擦力或其他方法来增加阻尼。
5.共振:共振是指当外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物体会发生共振现象,振幅增大,甚至导致破坏。
三、机械振动的数学模型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机械振动的数学模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振动形式,其运动规律可以用正弦函数来描述。
对于简谐振动,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物理量:1.位移(x):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
2.速度(v):物体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导数有关。
3.加速度(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导数有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可以建立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 m \cdot \frac{d^2x}{dt^2} = -kx \]其中,\( m \) 为物体的质量,\( k \)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x \) 为位移,\( t \) 为时间。
通过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简谐振动的解析解,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课件[新版本]《机械振动》ppt.教学课件
![课件[新版本]《机械振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a27c9425c52cc58ad6bed8.png)
六、教学流程
θ
4、单摆的回复力和图像
①单摆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证明
问题:单摆的回复力由谁来提供?
F’
F
A
A’
O
G1
学生(思考片刻)回答:单摆的回复力由 绳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来提供。
G2 G
G
【设计意图】 学生先根据自己理解进行猜测并回答问题,然
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并配以动画演示,小组讨论, 找到回复力为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力,F回 G1 mg sin ,同时也 为接下来的近似处理留下悬念。
六、教学流程
4、单摆的回复力和图像
【设计意图】 通过三
①单摆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证明 幅图片,让学生思想有一
个连续变化的过程,目的
在引导他们讨论,得出θ角
度越小,a、x、s越接近。
在θ很小的情况下,三者近
似相等,进而攻克回复力
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的
证明难点。动画演示激发
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轻
松的心理环境。
动的规律和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hν:光电子的能量. ②特点: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做好知识铺垫。 1.实验原理
(2)调制分类:调幅和调频. ·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装置
和物体的运动特点,小组讨论概括 单摆这一理想模型。
六、教学流程
3、思考:单摆的运动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运动?是不是简 谐运动?如果是简谐运动如何来验证?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机械振动第1节简谐运动课件

从获得的弹簧振子的 x-t 图像(图 3)可以看出,小球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似乎可以用正 弦函数来表示。是不是这样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图3 振动图像 如何确定弹簧振子中小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否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
三、简谐运动
1.定义:如果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x-t图像) 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作简谐运动。 2.特点:①简谐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振动。 ②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所以它不是匀变速运动,是变力作用下的变 加速运动。
谢谢!
1.简谐运动的位移 位移的表示方法: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振动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规定正方向, 则某时刻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可用该时刻振子所在位置的坐标来表示.
2.简谐运动的速度 (1)物理含义:速度是描述振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所建立的坐标轴(也称 “一维坐标系”)上,速度的正负号表示振子运动方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2)特点:如图所示为一简谐运动的模型,振子在O点速度最大,在A、B两点速度为零.
例 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弹簧振子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B.简谐运动就是指弹簧振子的运动 C.简谐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D.简谐运动是机械运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
例 [多选]下图表示一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 A. t1时刻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 B. t2时刻振子位于负最大位移处 C. t3时刻振子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该图像是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画出的
机械振动
1.定义: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总是在某一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简称振动。 2.特征: 第一,有一个“中心位置”,即平衡位置,也是振动物体静止时的位置; 第二,运动具有往复性。
第十二章第1讲机械振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2.图像 (1)从_平__衡__位__置__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sin ωt,图像如图甲所示. (2)从_最__大__位__移__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cos ωt,图像如图乙所示.
第10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四、受迫振动和共振
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
最大
第11页
动条件
(2)无摩擦等阻力. (3)在弹簧弹性限度内
(1)摆线为不可伸缩的轻细 线. (2)无空气等阻力. (3)最大偏角小于 5°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8页
模型 回复力 平衡位置 周期
能量转化
弹簧振子 弹簧的___弹__力____提供
弹簧处于___原__长____处 与振幅无关
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 转化,机械能守恒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5页
解析:由题分析可得振子振动图像的一种可能情况如图所示,振子在 t=0 时位于最大位 移处,速度为零,t=10 s 时,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 A 错误;在 t=4 s 时,振子位 于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t=14 s 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处,此时振子的加速度为零,故 B 错误;在 t=6 s 和 t=14 s 时,振子均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故 C 正确; 由振子的振动周期 T=2π mk 可知,振动周期与振子的振幅无关,故只改变振子的振幅,振 子的周期不变,只增加振子质量,振子的周期增大,故 D 正确.
12A=Asin φa, 23A=Asin φb,解得 φa=-π6或 φa=-56π(由题图中运动方向舍去),φb=π3或 φb =23π,当第二次经过 B 点时 φb=23π,则23π-2π-π6T=t,解得 T=152t,此时位移关系为 23A +12A=L,解得 A= 32+L 1,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知识梳理

word《机械振动》知识梳理【简谐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局部〕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来回做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产生的条件是:〔1〕回复力不为零。
〔2〕阻力很小。
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做回复力,回复力属于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析什么力提供了回复力。
2.简谐振动:在机械振动中最简单的一种理想化的振动。
对简谐振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展定义或理解:〔1〕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2〕物体的振动参量,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是以弹簧振子和单摆这两个特例来认识和掌握简谐振动规律的。
【简谐运动的描述】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
位移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振幅A:做机械振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振幅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
周期T:振动物体完成一次余振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周期。
所谓全振动是指物体从某一位置开始计时,物体第一次以一样的速度方向回到初始位置,叫做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频率f: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角频率:角频率也叫角速度,即圆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度数。
引入这个参量来描述振动的原因是人们在研究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射影的运动规律时,发现质点射影做的是简谐振动。
因此处理复杂的简谐振动问题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射影进展处理,这种方法高考大纲不要求掌握。
相位:表示振动步调的物理量。
现行中学教材中只要求知道同相和反相两种情况。
【简谐运动的处理】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受力特征:回复力F =- Kx;加速度,简谐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用运动学方法研究:简谐振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都随时间作正弦或余弦规律的变化,这种用正弦或余弦表示的公式法在高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5章-机械振动-教案

(
3)用停表计时时,一般选择平衡位置作
为计数点,较为准确.
机械振动 第十五章
15.
6 受迫振动 共振
一 阻尼振动
1.固有振动和固有频率
(
2)特点: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
频率,跟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2.共振
(
1)现象: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
t)轴,根据小
球各个时刻的位移可得到弹 簧 振 子 的 x -t
图像,即振动图像.例如下图.
(
2)运动学特征:简谐运动中物体的位移
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物体受力时刻发
生着变化,因此它不是匀变速运动,是变力作
用下的变加速运动.
15.
2 简谐运动的描述
点 O 及 从 点 O 到 点 M 所 需 时 间 相 等,为
0.
3s-0.
2s
1
=
s,故 周 期 为 T =
3
30
16
1
53s.
s= s≈0.
0.
5+
30
30
【变式1】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
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a、
b
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物块在光滑水
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 A0,周期为 T0.当物
【例2】(
2021 河北卷)如图,一弹簧振子
二 简谐运动的图像
1.简谐运动的图像
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子零时刻向右经过 A
点,
2s后第一次到达 B 点,已知振子经过 A、
2s内经过的路程
B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为0.
4 m.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振幅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二章 机械振动 1 简谐运动 (2)

2 | 弹簧振子
1.弹簧振子模型 弹簧振子是由④ 小球 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是一种⑤ 理想化 模型。 2.理想振子的条件 (1)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得多,可以认为质量集中于⑥ 小球 ; (2)构成弹簧振子的小球体积足够小,可以认为小球是一个⑦ 质点 ; (3)摩擦力可以⑧ 忽略 ; (4)小球从平衡位置被拉开的距离在⑨ 弹性限度内 。 3.弹簧振子的位移 如图所示,如果O点是小球的平衡位置,小球在A、B间往返运动,则小球的位移的变 化规律如表所示。
由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 (1)任意时刻质点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所示,质点在t1、t2时刻的位移分别为 x1和-x2。
图1 (2)任意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根据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移确定运动方向,如图2中的 a点,下一时刻质点离平衡位置更远,故a点对应时刻质点向正方向远离平衡位置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小球的运动 对O点位移的方向 对O点位移的大小
A→O 向左 减小
O→B 向右 增大
B→O 向右 减小
O→A 向左 增大
4.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 (1)建立坐标轴:以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为例,取小球的⑩ 平衡位置 为坐标原点 O,沿着它的振动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在平衡位置右侧时 的位置坐标x为正,在平衡位置左侧时的位置坐标x为负。小球的位置坐标反映了 小球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小球的位置-时间图像就是小球的位移-时间图像。 (2)绘制位移-时间图像 用频闪照相机连拍,或用摄像机摄像后逐帧观察的方式,得到 相等 时间间隔 的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问题 1.上述操作中,纸带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提示:内侧纸带上有笔迹,外侧纸带上无笔迹,说明纸带由外向里运动。 2.上述操作中,若纸带不动,作出的振动图像是怎样的? 提示:当纸带不动时,描出的是小球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的轨迹,即一段线段。 3.上述操作中,若纸带速度恒定,所得振动图像可以用纸带的位移表示时间吗? 提示:若纸带的运动是匀速的,纸带运动的位移x=vt,可知纸带的位移与运动时间成 正比,则时间t= x ,故可以用纸带的位移x表示时间t。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机械振动的概念和特点:机械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来回振动运动,具有周期性、周期、频率、振幅等特点。
2. 动力学模型:机械振动可以用质点振动和弹簧振子来进行模拟,质点振动模型是研究单自由度振动的基本模型,弹簧振子模型是研究多自由度振动的基本模型。
3. 平衡位置和平衡力:平衡位置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处于的位置,平衡力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力,可以分为恢复力和阻尼力。
4. 振动方程:振动方程描述了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或二阶微分方程表示,具体形式根据不同的振动模型而定。
5. 振动的能量:机械振动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在简谐振动中,能量以振幅的平方的形式表示。
6.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恢复力作用下,在平衡位置附近做频率恒定、振幅不变、沿直线轨迹的振动。
简谐振动的特点包括周期性、频率、振幅、相位等。
7. 强迫振动和共振:强迫振动是指物体在外部周期性力的驱动下进行的振动,共振是指当外部周期性力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物体振幅达到最大的现象。
8. 阻尼振动:阻尼振动是指在受到阻尼力的作用下,物体振幅
逐渐减小并最终停止振动的现象。
阻尼振动可以分为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情况。
9. 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一维或二维波动方程表示。
10. 波的传播:波的传播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类型,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以上是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机械振动第2节简谐运动的描述课件

w 2 2f
T
例.(多选)如图,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距离是10 cm,B→C运动 时间是1 s,则C(D )
A.振动周期是1 s,振幅是10 cm B.从B→O→C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C.经过两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40 cm D.从B开始运动经过3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 cm
例:如图,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 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 谐运动。B、C 相距20 cm。小球经过B 点时开始计时,经过 0.5 s 首次到达C 点。 (1)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x-t 图像。 (2)求5 s 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5 s 末小球的位移。 分析:根据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画出简谐运动的 x-t 图像。要得到简谐运动 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就需要首先确定计时的起点,进而确定初相位。根据振幅、周期及初相 位写出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图像。 我们也可以采用描点法来画出位移-时间图像。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计时起点的位移、通过平衡位 置及最大位移处的时刻,在x-t 图上描出这些特殊坐标点,根据正弦图像规律画出图像。 根据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小球的位移为0,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 倍。据此,可以 求出5 s 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5 s 末小球的位移。
A.3 s,6 cm
B.4 s,6 cm
C.4 s,9 cm
D.2 s,8 cm
解析: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N两点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质
点由M到O和由O到N运动时间相同,均为0.5 s,质点由N到最大
位置和由最大位置到N运动时间相同,均为0.5 s,可见周期为4 s,
振幅为路程的一半,即A=6 cm,故B正确。
一、振幅
用M点 和M ′点 表 示 水 平 弹 簧 振子在平衡位置O点右端及左 端最远位置。
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知识点详解和答案

九、机械振动一、知识网络二、画龙点睛概念1、机械振动(1)平衡位置:物体振动时的中心位置,振动物体未开始振动时相对于参考系静止的位置,或沿振动方向所受合力等于零时所处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2)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
(3)振动特点:振动是一种往复运动,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2、简谐运动(1)弹簧振子: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质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2)振动形成的原因①回复力:振动物体受到的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且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振动物体的平衡位置也可说成是振动物体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②形成原因: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回复力的作用使振了回到平衡位置,振子的惯性使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系统的阻力足够小。
(3)振动过程分析振子的运动A→O O→A′A′→O O→A对O点位移的方向向右向左向左向右(4)简谐运动的力学特征①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②动力学特征:回复力F与位移x之间的关系为F=-kx式中F为回复力,x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k是常数。
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是判断物体是否为简谐运动的依据。
③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a=-k m x加速度的大小与振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也可用来判断物体是否为简谐运动。
例题:试证明在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做的也是简谐振运动。
证明:设O为振子的平衡位置,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此时弹簧形变量为x0,根据胡克定律得x0=mg/k当振子向下偏离平衡位置x时,回复力为F=mg-k(x+x0)则F=-kx所以此振动为简谐运动。
3、振幅、周期和频率⑴振幅①物理意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②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第二章 机械振动》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机械振动》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个简谐振动的质点,在某一时刻具有最大加速度,那么此时质点的:A. 位移为0,速度为最大B. 位移为最大,速度为0C. 位移为0,速度为最小D. 位移为最大,速度为最大2、一个单摆在水平面上以圆锥面的顶点悬挂,若从最低点开始计时,周期为T,则当摆摆动到圆锥面边缘且位置与最低点等高时,单摆的:A. 位移为圆锥面半径,时间为T/4B. 位移为2倍圆锥面半径,时间为T/4C. 位移为圆锥面半径,时间为T/2D. 位移为2倍圆锥面半径,时间为T/23、一个单摆在振动过程中,其振动周期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摆长B、重力加速度C、摆球的质量D、振幅4、一个简谐振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x(t)=Acos(ωt+ϕ)),其中(A)是振幅,(ω)是角频率,(ϕ)是初相位。
在(t=0)时,振子的速度为:)A、(Aω2B、(−Aω)C、(Aωcos(ϕ))D、(−Aωcos(ϕ))5、一个单摆的摆长为0.25米,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
若这个单摆在最大偏角为15°时振动,则其周期是()秒。
A、0.31B、0.35C、0.63D、1.046、一个质点在弹簧的位移为x时,受到的回复力为-kx,其中k为常数。
如果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 N/m,当弹簧的伸长量为0.2米时,质点受到的回复力大小是()牛顿。
A、1B、2C、3D、47、一个质点在平面内做简谐振动,振幅为A,周期为T。
若质点从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经过时间t,质点的位移为x,则以下哪个关系式正确?()A、x = Areatestcos(ωt)B、x = Acoth(ωt)C、x = Asin(ωt + φ)D、x = A - Acos(ωt)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机械振动?A、地球的公转B、单摆的摆动C、弹簧振子的运动D、汽车轮胎的颠簸2、关于简谐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简谐振动的物体在平衡位置两侧运动的速度相等B、简谐振动的物体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C、简谐振动的物体在任何位置的速度方向都与位移方向一致D、简谐振动的物体在任何位置处的加速度都与位移成正比3、关于简谐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振动_机械波_光学知识点(好全)

机械振动一、基本概念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2.回复力F:使物体返回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是根据效果(产生振动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命名的,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是某几个性质力沿振动方向的合力或是某一个性质力沿振动方向的分力。
(如①水平弹簧振子的回复力即为弹簧的弹力;②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③单摆的回复力是摆球所受重力在圆周切线方向的分力,不能说成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3.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原来静止的位置)。
物体振动经过平衡位置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即合外力不一定为零(例如单摆中平衡位置需要向心力)。
4.位移x: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它总是以平衡位置为始点,方向由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的位置,物体经平衡位置时位移方向改变。
5.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
(1)动力学表达式为:F= -kxF=-kx是判断一个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凡是简谐运动沿振动方向的合力必须满足该条件;反之,只要沿振动方向的合力满足该条件,那么该振动一定是简谐运动。
(2)运动学表达式:x=A sin(ωt+φ)(3)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物体经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物体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为零,且物体的速度在最大位移处改变方向。
(4)简谐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指向平衡位置的(或沿振动方向的)加速度mkxa -=.由此可知,加速度的大小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其方向与位移方向总是相反。
故平衡位置F 、x 、a 均为零,最大位移处F 、x 、a 均为最大。
(5)简谐运动的振动物体经过同一位置时,其位移大小、方向是一定的,而速度方向不一定。
(6)简谐运动的对称性①瞬时量的对称性: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回复力、位移、加速度具有等大反向的关系.速度的大小、动能也具有对称性,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
教科版 高中物理选修3-4 机械振动+机械波

(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①振幅是标量。
②振幅是反映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2)周期和频率:①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
②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全振动的频率。
它们的关系是T=1/f 。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在半个周期内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为振幅2倍;在1/4个周期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等于振幅 3)简谐运动的表达式:)sin(ϕω+=t A x 4)简谐运动的图像:振动图像表示了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反映了振动质点在所有时刻的位移。
从图像中可得到的信息: ①某时刻的位置、振幅、周期②速度:方向→顺时而去;大小比较→看位移大小 ③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3、简谐运动的能量转化过程:1)简谐运动的能量:简谐运动的能量就是振动系统的总机械能。
①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则系统机械能越大。
②阻尼振动的振幅越来越小。
2)简谐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二)简谐运动的一个典型例子→单摆: 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摆球重力的切向分力。
①简谐振动物体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条件决定的。
②单摆周期公式中的L是指摆动圆弧的圆心到摆球重心的距离,一般也叫等效摆长。
4、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三)受迫振动:1、受迫振动的含义:物体在外界驱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受迫振动。
2、受迫振动的规律: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的频率,而跟物体固有频率无关。
1)受迫振动的频率:物体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2)受迫振动的振幅: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和驱动力频率差有关3、共振:当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
• ②二者互为倒数;T=1/f;③当T和f由振动系统本身的 性质决定时
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 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
• 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 一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 ,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
• 3.特点: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 4.应用:①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 位移x;
• ②判定各时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 、势能、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 注意:①振动图象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 ②计时点一旦确定,形状不变,仅随时间向后延伸。
三、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方法一:计算法
根据公式T=2π
l g
,g=
4π2l T2
.将测得的几次周期T和摆长l代入公式g
=
4π2l T2
中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速
度的值.
方法二:图象法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 g
可得l=
g 4π2
T2,因此以摆长l为纵轴,以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小球的运动可视
(1) O′P ≪R →
→ 由单摆周期求t
为单摆振动
带电小球在 等效重力
(2)
→
→ 周期T
复合场中 加速度
[解析] (1)由于 O′P ≪R,故满足单摆摆角较小的条件,则小
球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其摆长l相当于绝缘半圆形槽的半径R,由
单摆周期公式得:
T2为横轴作出的l-T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求出斜率k,
即可求出g值.g=4π2k,k=Tl2=ΔΔTl2.
(1)实验时要注意对细线、小球的具体要求,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对不同类型的单摆应注意等效摆长与等效重力加速度.
简谐运动的规律
[例1]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
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
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
• (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 段.
• 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 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 振动图象.
• (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①是标量; ②表 示振动的强弱;
• (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 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 2、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2πsqr(m/k),只由振子质 量和弹簧的劲度决定,与振幅无关,也与弹簧振动情况 无关。
(如水平方向振动或竖直方向振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振动 或在地球上或在月球上或在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上)
• 3、可以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也是简谐运 动,周期公式也是。这个结论可以直接使用。
5.对称性特征 (1)如图所示,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 O对称的两点P、P′(OP=OP′)时,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 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2)振子由P到O所用时间等于由O到P′所用时间,即tPO=tOP′. (3)振子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段)所用时间相等, 即tOP=tPO.
• 说明:①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的依据是看该振 动中是否满足上述受力特征或运动特征。
• ②简谐运动中涉及的位移、速率、加速度的参考点,都 是平衡位置.
三、弹簧振子:
• 1、一个可作为质点的小球与一根弹性很好且不计质量 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个弹簧振子.一般来讲,弹簧振子的 回复力是弹力(水平的弹簧振子)或弹力和重力的合力(竖 直的弹簧振子)提供的.弹簧振子与质点一样,是一个 理想的物理模型.
得x=12.5sin (2πt) cm. 振动图象为
[答案] (1)1 s (2)200 cm (3)12.5sin (2πt) cm 图象见解析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
[例3] 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 绝缘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
球置于槽中P点释放,且 O′P ≪R.求:
(1)小球滑至最低点O′所经历的时间t. (2)若使小球带一定量的正电荷并将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 场中,且小球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所受重力大小,把该小球从某点 由静止释放使其做简谐运动则其周期T为多少?
[答案] AD
简谐运动的图象
[例2] (2012年泉州模拟)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 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 t=0.20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0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 变为-v.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 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关键把握以下三点: (1)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特点确定周期. (2)若时间t=nT,则路程s=4nA. (3)从平衡位置计时,x=Asin ωt,其图象为正弦曲线.
• 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
• 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 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物体受 到的合外力.
• 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 定为零.如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 ,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解析] (1)画出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 由对称性可得:T=0.5×2 s=1 s (2)若B、C之间距离为25 cm, 则振幅A=12×25 cm=12.5 cm 振子4.00 s内通过的路程 s=4×4×12.5 cm=200 cm (3)根据x=Asin ωt,A=12.5 cm,ω=2Tπ=2π.
• 4、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的弹 力;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弹力 和重力的合力。
四、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 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都随时间做周期性 变化(正弦或余弦函数)变化周期为T,振子的动能、势能 也做周期性变化,周期为T/2
• ①凡离开平衡位置的过程,v、Ek均减小,x、F、a、 EP均增大;凡向平衡位置移动时,v、Ek均增大, x、F 、a、EP均减小.
在坐标原点.t=0时刻振子的位移x=-0.1 m;t=43s时刻x=0.1 m;t
=4 s时刻x=0.1 m.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
A.0.1 m,83s
B.0.1 m,8 s
C.0.2 m,83s
D.0.2 m,8 s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说明:要求对振动方程的表达式及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 ②振子运动至平衡位置时,x、F、a为零,EP最小,v 、Ek最大;当在最大位移时,x、F、a、EP最大,v、 Ek最为零;
• ③在平衡位置两侧的对称点上,x、F、a、v、Ek、EP的 大小均相同.
五、简谐运动图象
• 1.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或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
• 2.坐标系: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用平滑曲 线连接各时刻对应的位移末端即得
• 5、小球在光滑圆弧上的往复滚动和单摆完全等同。只要摆角足够 小,这个振动就是简谐运动。这时周期公式中的l应该是圆弧半径 R和小球半径r的差。
• 6、秒摆:周期为2s的单摆.其摆长约为lm.
一、简谐运动的规律 1.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sin(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表示简谐运 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 3.简谐运动的图象 (1)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sin ωt,图象如图甲所示.
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 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 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平衡 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 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 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 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
(2)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x=Acos ωt,图象如图乙所示.
4.简谐运动的几个重要特征 (1)受力特征: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满足 F=-kx,位移 x 与回复力的 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 a 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2)运动特征:当物体靠近平衡位置时,x 、F、 a 都减小,v 增大; 当物体远离平衡位置时,x 、F、 a 都增大,v 减小. (3)能量特征:对单摆和弹簧振子来说,振幅越大,能量越大.在运 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4)周期性特征: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 速 度、动量等矢量都是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它们的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 动的周期(T);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其变化周期 为T2.
R 2g.
[答案]
π (1)2
R g
(2)2π
R 2g
T=2π R/g 所以t=T4=π2 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