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知道月亮绕地球转的规律。
2.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掌握月亮从新月到残月的变化过程。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不同形态及其变化规律。
难点: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如何观察月亮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图、天文望远镜、地球仪、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夜晚观察天空中的月亮,让幼儿描述月亮的形状。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以及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月亮变化图,讲解月亮从新月到残月的变化过程。
介绍月亮与地球的关系,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会有不同的形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画笔,画出他们观察到的月亮形状。
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一个月亮变化的手工。
4. 小组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提问幼儿关于月亮的其他问题,激发他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2.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月亮绕地球转,地球自转。
3. 观察月亮的方法:晚上户外观察,记录月亮的形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月亮从新月到残月的变化过程。
2.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月亮形态,并解释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画出相应的月亮形态,并简述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观察月亮变化的教学是否成功,幼儿对月亮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月亮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月亮的变化,并在课堂上分享。
同时,鼓励幼儿提出关于月亮的其他问题,进一步探索天文科学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易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月亮的变化展开,需确保信息准确且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月亮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月亮的变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月亮的变化》,教学内容源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科学》章节第三节“天空中的朋友”。
具体内容包括:1. 月亮的形状变化;2. 月亮的亮度变化;3. 月相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形状和亮度变化,知道月相的形成原因;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形状变化、亮度变化以及月相的形成原因。
难点:月相的形成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图片、月亮形状卡片、月亮亮度卡片、月相动画。
学具:观察日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晚上带学生到操场观察月亮,让学生谈谈对月亮的感受。
2. 知识讲解:(1)通过月亮图片,让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
(2)通过月亮形状卡片,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形状变化,引导学生知道月亮有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种形状。
(3)通过月亮亮度卡片,让学生了解月亮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知道月亮有亮面和暗面,亮面有时大有时小。
(4)观看月相动画,让学生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知道月亮上的阴影是由于地球遮挡太阳光造成的。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用彩笔在观察日记本上画出一个月亮的形状,并记录下观察日期。
(2)让学生连续观察几天月亮的形状变化,并记录在观察日记本上。
4. 随堂练习:(1)判断题:月亮的形状会随着时间变化。
(对/错)(2)选择题:月亮的亮度变化是由于(A. 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B. 月亮的形状变化 C. 地球遮挡太阳光的变化 D. 月亮本身颜色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月亮的变化:1. 形状变化: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亮度变化:亮面大小变化3. 月相形成原因:地球遮挡太阳光七、作业设计1. 观察日记:连续观察七天月亮的形状变化,并记录在观察日记本上。
2. 思考题:月亮为什么会有形状和亮度的变化?答案:月亮之所以会有形状和亮度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绕太阳转动,月亮绕地球转动的缘故。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知道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会发生变化。
2. 观察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演示文稿、月亮挂图、观察记录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夜晚的月亮,让幼儿说说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演示文稿和挂图,向幼儿展示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的变化过程,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表,记录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变化。
4. 巩固知识(10分钟)5. 创作环节(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剪刀等学具,制作月亮变化的手工。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会发生变化。
2. 月亮变化的原因:地球、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月亮的形状、颜色和亮度变化。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月亮变化的原因。
答案:地球、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关系导致月亮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天体的变化,如太阳、星星等,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并表达观察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月亮》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月亮》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月亮》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对事物有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探索,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
2.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3.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月亮”组图;“变化的月亮”图片。
纸面教具:《月亮的变化》记录单。
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变化的月亮”;颜料、水粉刷、颜料盘、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组图联系幼儿已有经验讨论月亮的形状
——天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挂在天上,月亮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
——你看到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它像什么?
二
发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月亮变化的规律
——慢慢地拉动细绳,看看月亮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有什么规律呢?
三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
——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左边的小月牙和右边的小月牙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四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呈现月亮形状变化规律
1.教师介绍绘画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今天,教学活动为大班科学活动《变化的月亮》,主要是让幼儿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大班科学教案《变化的月亮》反思这篇文章共1839字。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精选
《月亮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宇宙》第三章《天空中变化》,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月亮变化规律、月亮形状以及月相变化原因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月亮基本特征,认识月相变化规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宇宙科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月相变化原因。
教学重点:掌握月亮基本特征,观察月相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图、月相模型、天文望远镜、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晚上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月相模型,讲解月亮基本特征和月相变化规律。
(2)通过PPT展示,讲解月相变化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月亮变化图,分组讨论月亮形状变化。
(2)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月亮形状。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请各小组分享自己观察结果和画出月亮形状。
(2)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强调月相变化规律。
(2)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幼儿对宇宙科学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亮形状变化图2. 月相变化原因简图3. 重点知识点: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晚上天空,记录一个月内月亮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亮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参与程度,解他们对月亮变化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月亮变化,提高他们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激发家长对幼儿科学教育关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小组讨论与分享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为激发幼儿对月亮变化兴趣,我计划在活动开始时,组织幼儿观察晚上天空。
大班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奥秘》第三节《月亮的变化》。
内容主要围绕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展开,详细讲解月亮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原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知道月亮变化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变化,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图、地球仪、手电筒、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月亮,让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利用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月亮变化图,讲解月相的名称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月亮变化图,描述月亮的阴晴圆缺过程。
5. 巩固知识(10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月亮的各个阶段,加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月亮的阴晴圆缺图。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阴晴圆缺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2. 月亮变化的原因地球、月球、太阳的相对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月亮的阴晴圆缺图,并标注各个阶段的名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但部分学生对月亮变化原因的理解仍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如太阳、星星等,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原因。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在模拟的过程中认识月相变化的本质。
教学准备:圆纸片,剪刀,胶水,半明半暗(半黑半白)的球。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猜谜游戏: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答:月亮(月球)提问: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预设:学生回答月亮的圆缺变化和位置变化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认识月相并给月相排序1、出示几种不同的月相,认识一些月相的名称2、学生能说出娥眉月与残月,上弦月与下弦月,上凸月与下凸月的区别。
3、小组(6人一小组)里每位学生在圆纸片上画一个月相(要求6位同学画的各不相同),并剪下来。
4、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5、6个同学把剪下来的月相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时间先后的排列,并贴到黑色卡纸上。
6、黑板上展示每个小组的月相排列,全班讨论并交流:哪些大家觉得可能正确?说说原因。
三、模拟月相变化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预设: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月亮在绕地球做公转,公转的周期大致为一个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月亮的变化》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动画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月相图。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难点:如何让幼儿了解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
师:今天你们的老朋友米奇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2、观看故事动画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听一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观看动画《月亮姑娘做衣裳》(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适的衣裳了吗?(3)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适的衣服?小结: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不断变化。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呢?(5)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先说一说,看动画片。
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
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
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3、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当月亮变成圆盘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月”。
(2)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大班科学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探究月亮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知道月亮是什么,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月亮变化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变化规律的探究。
教学重点: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和描述月亮变化、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图、观察记录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月亮变化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为什么会变化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亮的形状、颜色、亮度等,以及月亮的变化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让幼儿用画笔、彩笔在画纸上记录月亮的变化,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月亮的变化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5. 实践操作(15分钟)组织幼儿用剪刀、胶棒制作一个月亮变化的手工,巩固所学知识。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月亮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颜色、亮度2. 月亮的变化规律3. 观察记录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亮的变化。
答案:根据观察,用画笔、彩笔在画纸上记录月亮的形状、颜色、亮度变化。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月亮变化的手工。
答案:利用剪刀、胶棒,按照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制作一个月亮变化的手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月亮,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班科学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月亮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培养幼儿对月亮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3. 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理解月亮的不同形状和位置。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月亮的不同形状、位置。
2. 幼儿绘画纸和颜料。
3. 实验工具:月球模型、手电筒、球形物体。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对月亮的认识和观察,问他们有没有发现月亮的变化。
2. 展示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月亮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实验探究:1. 实验一:月亮模型的光照变化- 准备一个月球模型和一个手电筒。
- 将手电筒作为太阳,月球模型作为地球的月亮。
- 将手电筒照射在月球模型的不同位置,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光照变化。
- 引导幼儿讨论不同位置照射的月亮形状,了解月亮的不同阶段。
2. 实验二:月亮的公转和自转- 准备一个球形物体作为月球,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 让一个幼儿拿着球形物体,代表月亮,自己围成圆圈公转。
- 同时,让这个幼儿自己旋转,代表月亮的自转。
- 让幼儿由内向外观察,观察月亮的不同形状。
绘画活动:1. 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和颜料。
2. 让幼儿自由画出他们所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3. 引导幼儿用绘画来表达他们对月亮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与展示:1. 让每个幼儿分享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解释自己的绘画内容。
2. 教师总结月亮的变化规律,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月亮。
拓展活动:1.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并分享观察结果。
2. 搜索更多关于月亮的知识,扩大幼儿对宇宙的认知。
教学评价与反思: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幼儿对月亮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大班幼儿将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的方式,培养他们对月亮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大班科学《月亮的变化》教案
大班科学《月亮的变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的章节为《月亮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探究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月亮的基本特征,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2. 能够观察和记录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演示图、天文望远镜、记录表。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晚上的天空,提问:“同学们,你们晚上有没有观察过天空?在天空中,你们最喜欢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月亮。
2. 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月亮变化演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
(2)讲解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规律。
3. 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
(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颜色。
4. 交流与讨论(10分钟)(1)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月亮的变化规律。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月亮的颜色:黄色、灰色、红色。
3. 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月亮绕地球旋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记录月亮的形状、颜色和出现时间。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月亮的变化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月亮阴晴圆缺的原因,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其他天文现象,如星星、太阳等,激发他们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文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天文素养。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探索宇宙》的第六章《月亮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月亮的基本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月亮升起和落下的规律、以及月相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月亮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不同形态和月相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模型、月相变化图、天文望远镜、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晚上的天空,引导幼儿关注月亮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月亮模型,引导幼儿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
(2)讲解月相变化规律,让幼儿了解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观察月相变化图,描述月亮的不同形态。
(2)用彩笔和画纸,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月亮形态。
4.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月亮,现场讲解月相变化。
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思考月亮变化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基本认识2. 月亮的形态3. 月相变化规律4. 月相变化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晚上的月亮,描述其形态,并画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形态进行描述和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天空中的其他天文现象,激发他们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观察实践环节,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月亮不同形态和月相变化规律的讲解3.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4. 互动环节中天文望远镜的使用5.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反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环节。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五章《天空中的秘密》第三节《月亮的变化》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月亮的基本形态,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形状变化,了解月亮与地球的关系,探索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重点:观察月亮形状变化,理解月亮与地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图、地球仪、小星星卡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上的月亮变化图,让幼儿说一说他们看到的月亮形状。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地球仪演示月亮与地球的关系,让幼儿了解月亮绕地球转的现象。
(2)展示不同时间月亮的形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月亮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分发画纸、水彩笔,让幼儿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形状进行绘画。
(2)幼儿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讨论月亮形状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变化: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 月亮与地球的关系:月亮绕地球转。
3. 阴晴圆缺:月亮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形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形状变化。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一个月内月亮形状变化的图。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月亮的奥秘,分享自己的发现。
答案: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记录有趣的发现,回园后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
课后应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和绘画作品进行评价,了解幼儿对月亮变化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晚上观察真实的月亮,加深对月亮变化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月亮的变化》。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月亮的基本知识,如形状、颜色、位置等,并了解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记录月亮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记录月亮变化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演示图、观察记录表、月亮形状卡片、彩笔等。
2. 学具:放大镜、手电筒、观察记录本、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在晚上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引导幼儿说出月亮的形状、颜色、位置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月亮变化演示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月亮的变化。
(2)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如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指导幼儿记录月亮的变化。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月亮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月亮的颜色:黄色、白色、灰色3. 月亮的位置:东、南、西、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
2. 答案:(1)观察日期:记录每天观察月亮的日期。
(2)月亮形状:根据观察,画出月亮的形状。
(3)月亮颜色:描述月亮的颜色。
(4)月亮位置:记录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观察、表达和记录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开展月亮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月亮变化卡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
2. 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变化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图、地球仪、手电筒。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观察晚上的天空,让幼儿注意到天上的月亮。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2. 例题讲解(1)展示月亮变化图,让幼儿观察月亮的不同形态。
(2)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月亮的变化过程,让幼儿了解月亮的盈亏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月亮的变化过程。
(2)组织幼儿用彩泥制作月亮的不同形态,巩固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月亮,还有哪些天体会有变化?激发幼儿对其他天文现象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变化过程图。
2. 地球、月亮关系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晚上的天空,画出月亮的形态。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月亮形态进行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和实践,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变化过程。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月亮变化的观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天文观测活动,了解更多天文知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观察月亮的变化,增强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教具使用和模拟实验;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与实践相结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家长参与和亲子互动。
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观察时间,如晚上,确保幼儿能清晰地观察到月亮;2. 提前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引导幼儿观察月亮;3.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月亮变化的原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涉及章节为《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的变化,激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月亮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学会观察和记录。
重点: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变化图、地球仪、观察记录表、放大镜。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夜晚的月亮,引导幼儿发现月亮的变化,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和月亮变化图,讲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月亮的变化规律,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5. 创意手工(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画纸等材料制作月亮变化图,加深幼儿对月亮变化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基本知识2. 月亮的圆缺变化3. 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月亮的变化知识,并一起观察月亮。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月亮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部分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结果带到幼儿园与同学分享。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天文知识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天文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观察记录表设计5.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6. 创意手工的活动设计7.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家庭参与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让幼儿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和学会观察记录上。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月亮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观察月亮的变化,激发幼儿对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描述月亮的变化过程。
3. 培养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变化图、月球模型、望远镜、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幼儿观察晚上的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月亮。
(2)让幼儿说说月亮的形状,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月亮变化图,讲解月亮的不同形状。
(2)通过月球模型和望远镜观察,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描述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2)请幼儿用画纸、彩笔绘制月亮的变化过程。
4. 讲解月亮变化的原因,引导幼儿理解天文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2. 月亮的变化过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形状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月亮变化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提高了幼儿对天文学的兴趣。
但在讲解月亮变化原因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今后需针对这一点加强教学设计。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晚上的天空,寻找月亮和星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天文兴趣。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观察月亮的变化,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变化的原因。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月亮的变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月亮的变化》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月亮的变化》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课程的一部分,通过这个课程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太阳系中的天体、月亮的变化以及它们的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这个课程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他们对自然界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主要探讨月亮的变化。
月亮不仅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天体之一,也是小朋友们很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将通过引导孩子观察月亮的变化、讨论日月亮的变化以及使用小玩具模拟月球、地球、太阳等模型,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月亮的变化。
2. 教学方法在进行《月亮的变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2.1 观察法使用实物、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以及不同时间的月相变化情况。
2.2 讨论法通过发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来探求月亮存在的原因、月相变化的规律等。
2.3 模型演示法使用各种小物件如球形糖果、百叶窗、月相演示板等模型器材,来展示地球、月球、太阳等的运动和位置变化,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月亮的变化。
2.4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月亮不同阶段的变化过程,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1.了解月球和地球的运动轨迹,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熟悉日、月、地球之间的关系,认识日月亮的变化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以及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1 器材准备:•月相演示板•模拟日月亮模型(小球、牛奶盒、玻璃杯等)•图片、幻灯片和视频等教学媒资。
•笔、纸等教学工具。
1.2 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应该对教学器材进行全面复习、检查,保证教学器材的完好无损。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向孩子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并引导孩子们回忆学习日月亮变化的经历和感受。
大班上学期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教学反思
大班上学期科学活动《月亮的变化》教学反思《月亮的变化》是一节科学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认识月亮,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及其变化的原因。
在此之前孩子们已经了解了月亮发光的原因,太阳、月亮以及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做了许多准备。
科学是严谨的,为了给孩子们做一个正确的、标准的示范,我下了许多功夫,既要保证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又要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我甚是苦恼,也请教了班里的老教师。
实践是检验成果的最好方式。
但是孩子们的反应却让我大吃一惊。
本来准备的问题好像每一个孩子们都像是很早就知道。
我们之间的角色好像交换了,我变成了一无所知,而孩子们变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专家”,甚至一些我在备课阶段觉得生涩难懂的问题孩子们用其可爱简单的语言让我茅塞顿开。
更新师生观,不仅是更新一种观念,而是要用这种观念指导我们的教学。
孩子是生命的“新”让他们离新知识新技术更近。
科学活动一方面是培养幼儿学习、探索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向他们宣传介绍一些基本的科学理念,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其原理。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并非是真正的“白”。
我们在备课前不仅要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获得的经验,还要了解幼儿通过其他方式习得的经验,如家庭、网络、社会等等。
对幼儿已有经验的知识有了全面准确地把控,才能更好地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程度的,满足幼儿对知识和能力的渴求。
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幼儿也跟随着世界的发展成为了“新的幼儿”。
因此在备课时,备教材时还要多多学习日前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备教法要多多利用新的技术方法,更加直观有效的开展教学;备学生要多多了解当前处于的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课程标准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月亮的变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画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月相图。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难点:如何让幼儿了解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你们的老朋友米奇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
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
2、观看故事动画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听一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观看动画《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适的衣裳了吗?
(3)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适的衣服?
小结: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不断变化。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呢?
(5)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先说一说,看动画片。
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
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
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3、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当月亮变成圆盘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月”。
(2)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谁知道,接着往下月亮会再变成什么样呢?想一想,谁来说?(会变成,像
小船的,会变成像镰刀的)
(3)求证。
观看PPT,引导幼儿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月亮由瘦慢慢变胖,当满月过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像什么什么然后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最后变成什么样的?
小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开始的时候月亮是由瘦慢慢变胖了,变成了满月以后月亮又慢慢的变瘦了。
(4)月亮姐姐是不断变化着的,是随便变化的.?(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
4、认识新月、月亮变化周期。
(1)小朋友你知道最瘦最瘦的月亮叫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叫新月)
你在黑板上找找有吗?为什么老师没把新月请出来,让米奇告诉你吧。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到它。
这时的月相叫“新月”。
师:新月过后?(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形如弯弯的眉毛,所以这时的月相叫“饿眉月”。
)在黑板上,再找一找峨眉月,它像眉毛所以
叫他峨眉月。
小结:原来在峨眉月出来之前,新月是最先出来的。
(2)月亮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用了多长时间呢?
月亮就这样有规律的变化着,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时间为29.53天,也就是中国农历一个月长度。
(3)老师这有一张图片记录了月亮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给它起名叫“月相图”
5、操作实验。
请你也做一个“月相图”,7个人一组一起来做吧。
活动反思: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一月之前,我就布置了学生观月相、画月相。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个形象生动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月相的“距离”,为上课做好铺垫。
课上,我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月相图,观察之后,大家发现几乎每个同学记录的都差不多,于是,我又展示了一个用flash做的月相变化图,对比之下,大家总结出了一个月中变化的规律。
这样一来,学生对月相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到较抽象的认识,为研
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讨论。
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点及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有关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作为。
课上,我和学生在总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会改变的。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吗?这么一引导,学生顿时来劲了,纷纷在小组内交流起来,并不时地用手在那比划,其实是在用手做模拟。
接下来的交流,也证实了我的想法,学生确实拿着书、手等上来边说边演,甚至还画了草图,乖乖,和我想给他们看的动画演示基本一致,这讨论的价值还是挺大的。
学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阳光,而且它还不透明,月球围绕地球转,转的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积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
所以说对天体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学家的任务,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完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天文问题,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建立自信。
再而,不可轻视学生的观察。
当学生看完我准备的月相形成的动画演示后,就有学生对我的这幅图提出了疑问:当月亮转到满月这个位置时,我们怎么看得见月亮呢?
地球不是把太阳照上来的光挡住了,地球比月亮大呀。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这还真把我问住了,幸亏是在课后问的,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面对全班解释。
课后,我赶紧上网充电,才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上,称为白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称为黄道。
白道和黄道之间有5°9′的一个夹角,所以月球运行到满月的位置时,看似被地球挡住了,其实由于太阳和月球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不会出现月球每运转到满月位置时,就看不见月亮。
只有当月球与太阳同时位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才可能发生月食,即学生说的看不见月亮了。
第二班教学时,也碰到了这样的学生,由于前面做了“功课”,所以当场就做了一番解释,听得学生是无比佩服。
其实,我还真得感谢我的学生,没有他们的“刁难”,我也不会去学,去看,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