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研究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
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研究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作者:赵思雪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双营小学第二篇: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利与法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摘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语文教学改革是关系着整个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集结心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且保障改革结果的切实有效。
这需要我们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改进我们的模式和方法。
关键字:新课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语文作为自古以来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担当着新课改的先锋作用。
那么怎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科学的,是切合新时代学生需求并与时俱进的呢?在新课改下,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反思。
结合新时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一、转变教学观念语文学科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而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更为突出。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的重点是在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同时,更注重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
现代教育要求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
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牢固树立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思想,这是现代教学的要求。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二、转变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语文是升学的必考科目,它重视的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背诵、反复的习题演练、按标准答案去答题的一个强化储存的教学过程,学生是被动的吸收者,没有主体的体验。
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都在焦灼于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机械化,学生从根本上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了知识的容器,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教育状况和学生学得好却考不好的现象。
沐浴着新课改的阳光,教师不是“统治者”,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过程。
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论文(3篇)
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论文(3篇)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将多媒体与教学相结合,可以使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
例如,在进行《盘古开天辟地》一课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盘古开天的视频动画,色彩丰富的动画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引导,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被激发出来,在兴趣的作用下,研究知识也更加的快,记忆更加深刻,研究效率自然得到了提升。
其次,利用游戏教学来提高研究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要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同时,还要扮演好组织者、领导者、指引者的角色,为学生的研究指明方向。
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游戏教学的运用恰好能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在研究诗词古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可以带领学生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游戏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课堂研究气氛十分高涨,都积极地进行着诗词的背诵,学生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同时,也在玩乐中掌握了知识。
最后,知识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将知识联系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研究中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的关联性。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率。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在语文知识研究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历和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教学引导。
例如,在研究《慈母情深》时,让学生描述自己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件,讲述亲身经历时,学生更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母爱的伟大。
通过联系生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最新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最新8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一、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要适度不理性或过度地使用音乐,会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无意注意,会使得教学效果本末倒置;还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对音乐的强烈反感,产生“怎么又是这”的感觉,从根本上达不到教学的良好效果,有的可能会出现负效应。
课堂音乐原素的运用不只是为了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花哨,而是为了让学生更有特别是地学习到语言,凸显语文教学的本位性质。
所以,一节课的音乐和配乐不宜过多,要合理调配达到天衣无缝。
二、音乐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要适时要选择最佳适当的时间播放音乐,这也更加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尤其不能脱离教学设计而胡乱配乐,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月光曲》的教学考师在本课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全班学生在《月光曲》的优美音乐中感性“触摸”。
到一课结束前,老师又安排了听音乐写感受,首尾呼应,学生有心理上的准备与认同,做到有话可写,有章可循,才使得书面语言的运用落到了实处——这就很好地做到了在适当的时间当中做合理的配乐。
在课堂开始部分要使用音乐,迁移导入,把学生引入意境,而在课后配乐朗读课文时既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使学生保持了很好的学习状态,又能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实现口语交际的愿望,做到“课虽已毕,趣却犹存”。
因此我们深刻领悟到音乐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把握这种教学设计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和搞好学科整合,服务好本学科的顺利教学。
(一)导入时的需要教师在导入时可以配乐放音,可以先欣赏一段相关的音乐,也可以播放一段视频,用声图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
(二)读和背诵时的需要学生在朗读或是背诵一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播放课文的主题音乐,用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性。
(三)写作时的需要习作课时教师为了扩展学生的思维可以播放与习作题目相匹配的音乐,亦可播放轻音乐,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她们都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论文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历程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讲,搞好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育的事情,也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一、语文素养是基础素养作为母语及国文,学生最起码要写一手好字,会写文章,能够鉴赏,能够清晰地表达。
南京某高校日前对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希望了解用人单位最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并列举了三四十种能力备选。
结果大出所料,这20家单位最看重的并非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而是毕业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恰恰是语文课所能给予学生的。
专家们认为,尽管是一所高校的调查,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教材其实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和根基的。
我们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不衰。
它何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优势是明显的:汉字组词能力强,能跟上时代和语言的变化;汉字信息量大,字形与字音相辅,使每个汉字都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汉字富于联想,如日月为明,大小为尖,人言为信,就很有代表性;汉字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走遍天涯海角也能亲如一家等等。
二、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1.传统教学理论的体系,其核心是“三中心”,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三中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中国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一些问题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的资源要开发拓展,教科书的局限性;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贯彻、执行新的课程理念时,要提倡辩证思维。
2.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更是教学改革的承担者因此选择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育与其他科目不同,最重要有三点:第一,培养人最基本、最常用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的载体;第三,是民族文化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等基本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学习进而学会学习呢?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学习母语,并不是站在零起点上的,课文再新,学生也能把握其中大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把学生实际能力估计得太低,一味分析讲解,在该放手时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比如有的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他并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与讲解,而是把要掌握的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予以完成。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深入钻研,问题是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内容应该涵盖了整个语段,并且要做到抓住重点。
学生要顺利完成这三个语句训练,就必须进行深入阅读,对语段做到真正理解。
一旦学生能够完成练习,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师已没有必要再多做解释分析了。
事实证明,教师的这种“大胆放手”是成功的,没有任何分析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同样掌握了学习内容。
这种以学生实践替代教师讲解的方法,既能节省时间,也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过多”的弊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这种以训练替代讲解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一般只适宜用于那些篇幅相对较短、内容相对浅显的非重点语段。
另外,对于所设计的练习,也要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变通,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要做到必须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找一找、填一填”的机械操作层面上。
改革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改革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增强教材对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教师过去是教教材,今天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在社会逐步走向多元化、信息化的今天,教育已由过去仅凭教材教学的单一因素转移到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上来,要整合,就涉及到创造。
所谓“创造”,就是必须体现个性化。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在新一轮课改理念指导下,把握好教材的弹性,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调配、重组,使用切合教学实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抓住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外,还应观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去获取成功,让他们更充分地体验成功后的欢乐与满足。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和归宿,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必带来观念的更新,因为观念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和判断,而这些又影响着教师的课堂行为。
新课改呼唤新理念,那就是:教师要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的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就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被动的适应者和容器。
这就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就要不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新课标相关论文
小学语文新课标相关论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1. 人文性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性,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味,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2. 实践性新课标提倡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
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 开放性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开放性,打破课堂局限,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个性化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教师应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风格。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注重阅读,提升素养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等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强化写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应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优秀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优秀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论文1一、前言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人类对知识的阅读始于阅读需求。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留心观察等学习能力可能已形成。
本人执教三年级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教科书,本教材加强了阅读的指导功能,在对文本的学习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思考解决问题,并逐渐意识到阅读应该从什么地方去思考、应该想什么,最后结合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
语文二、从教材出发1、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改革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它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凸显教学材料的不确定性。
教材提供一个模板,一个思考或一个参考,又或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只是一个起点或一个跳板。
授课内容,是客观的规定的,如何教,却不是限定的。
例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并感受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为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先学习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内容是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接着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间还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性阅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学生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2、联系实际,有效地拓展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把相似的课文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及时适量对教学材料开发和拓展,通过对教学材料的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教学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有效地实现立体思维模式的学习。
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想象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绛紫、透明、波纹、燃烧、荡起、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等词汇,使学生了解了北大荒是美丽、富饶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精选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共5篇)【教学论文】
第1篇: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思考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目标,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应当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启发学生积极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是,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时候,常常存在一些困惑。
下面,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师体现自身的教学主导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借助自身的语文实践。
并且,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个性化,不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学习实践。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充足的看书、写字、交流、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以及注重班级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具备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体现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充当引导者、组织者。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具备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方法后,可以有效地贯彻实施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体现自身的主导性,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和沟通交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组织全班沟通,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得以发展和提升,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最根本的是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放弃教师的引导。
这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一方面要应当具备清楚的和真正能够实施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针对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较为重要的知识,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二、在灵活应用教材文本的同时适当地引用其他教学资源在之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视教材为经典,仅仅是照本宣科,不能调整教材内容和增删教材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创新教学;语文素养一、引言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创新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教学方法陈旧,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跨学科融合不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跨学科融合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与创新1. 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诸葛亮、周瑜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策略探索【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
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以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促进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创新策略一、设法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在教学中常常用一些课时让同学们自已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用以激发培养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激发培养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听、说、读、写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因此,我班的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很浓。
以上实践,仅是我民主和谐的乐学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我只在学生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加以点拨;方法欠妥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效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自主求索,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使整个课堂其乐融融,民主和谐。
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的角度定位不应是一个好“演员”,而应是一个好“导演”。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我在教学设计上打破老师早就设计好固定的教学模式圈让学生钻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根据他们在本课中想知道什么,想学些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灵活地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适时解决重、难点,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满足欲望,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二、使用精妙的教学导语让学生感受情趣美。
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
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
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论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逐渐从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转向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
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语文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以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教学理念、实践策略及评价体系,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理念1. 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知识整合。
将语文与其它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程协同。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情境生活化。
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三、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1. 课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跨学科融合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4. 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评价体系1. 学生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跨学科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教学评价。
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
3. 教师评价。
从教师的教学态度、跨学科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结语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树立跨学科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践策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2011年5月20日有幸到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感触多多。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小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正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下面谈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改革内容论文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与改革内容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
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在课程结构实施改革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将语文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教师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
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
“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
“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
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
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论文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论文一、引言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备受关注。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教改方案。
二、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过于应试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应试,导致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和题目的训练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2. 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教研教改方案1. 教学内容改革(1)关注学生兴趣,结合实际生活,选取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
(2)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增加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教育资源共享(1)加强城乡、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
四、实施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建立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4. 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4. 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五、具体实施步骤1. 教学内容改革实施- 组织专家团队,结合新课标和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趋势,定期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研教改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研教改;教学质量;策略一、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评价方式片面等。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本文对小学语文教研教改进行了探讨。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2. 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片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往往过于片面,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研教改策略1. 创新教学方法(1)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内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新教材内容,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如经典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课程整合,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完善评价方式(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
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确定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
小学语言教学的目标必须体现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我觉得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草药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核心目标,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能力。
二是一般学科能力。
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有它独特的综合性和基础性。
其中有的属于技术,例如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书写一手好字,还在收集,整理、运用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等。
但它们恰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称其是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难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是动机态度意志等情感的目标,也就是所谓的情商。
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当然,认知和情感分别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意不愿意学、喜欢不喜欢学,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和态度。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于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
其实,认知和情感为目的和手段。
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通过长期的培养,这是在小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类目标归纳起来,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二、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其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
1、师生平等突出主体。
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结构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学生有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同时,学生也要尊敬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005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一、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要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且在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中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
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要认识到学生间在情感、思维、行为上的差别。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便敢于发言、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敢于对教学活动提出质疑。
对学生的积极发言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二、要做到因材施教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之分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知识、技能和兴趣特长等方面都有所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为了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设定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其余的学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二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树立自信。
在进行上述活动时,教师对差等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是亮光,也要给予激励的评价,进而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会有明显变化,成绩好的学生会向更高目标冲击,其他学生也会赶超先进、不断进步,从而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可爱、好奇心重,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课堂变得富有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根基,小学语文教学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直接载体。
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和普及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语文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素质。
本文对更快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见解,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提升我国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及意义
1.语文教学是人类教育的启蒙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学段”。
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人类自出生以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堂课,所以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人类的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是要给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通过语文教学的引导,让孩子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古代文学常识、诗词等,对国学有个基本认识,可以借此进入国学这扇大门,同时激起了小学生对的语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传统的学习将会让孩子在创新的思维的培养方面有更多的启发。
2.语文教学是培养人类语言能力的根基和前提
人类语言的学习与掌握需要一定的积累过程,语文学习是语言积
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正值语言积累的关键时期。
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类语言能力的根基和前提,在这一时期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多读、多看、多背、多写、多练是语言积累的主要手段。
3.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现今社会,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的用途的重要性、广泛性,已经引起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标,语言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
但是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种规格的人才,都需要学习、交流、沟通,这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起码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
4.语文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4.1语文有效拓宽学生知识层面。
4.2语文素养是学生了解和培养自身文化素养的前提。
4.3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与能力是社会的客观要求。
4.4语文是学生自身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内在需要。
4.5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需要。
5.语文教学水平是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是其他学科发展与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要实现的重要任务之一。
语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的好坏,对学生学下与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国内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与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是由于社会、学校、个体的不断重视,培训、进修的比例提高,学校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数量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了,学习成果明显进步,学生也由过去被动式学习逐渐转到自主、合作及探究式学习模式。
但是,在语文教学改革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应试教育的影子还时隐时现,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深刻;(2)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不同层次的出现各类学习困难;(3)对语文的活学活用能力不足;(4)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差距仍比较明显;(5)语文教学实施过程、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弘扬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感染人、塑造人、引导人、发展人,最终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鉴赏能力与应用能力,最终为学习其他只是奠定基础。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很多成功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的客观规律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在改革中教师是主力军和直接的实施者,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认清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注重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教学过程倾向于读、写、听、说等的语言练习。
教师自身以及学生个体都应该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和推进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与发展。
2.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育本身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
2.1符合学生个体成长与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客观规律;
2.2教学内容尽可能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优化语文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3.1将媒介素养教育引进语文课堂。
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为今后奠定良好的信息素养。
3.2美化语文,赋予语文教学灵魂。
努力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3.3创新语文教学情景,激活语文课堂情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学习理念与精神。
4.语文教学管理、考试的改革
4.1小学语文教育评价、考试改革要突出学生的发展性。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学习力能、应用能力的培养。
4.2语文教学管理、考试的改革应严格遵循教育目标以及人的发展规律,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4.3推进“升学——应试”教育向国民素质教育的转变,加快以德育为核心的培养目标的全面实施,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4.4现代语文教学方法改革趋势。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大能力。
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结构,改革实施手段与考试办法以及实践组织形式,以“听、说、读、写”为核心鼓励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阅读与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5.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5.1将“应试语文”转变为“生活语文”学习模式,在生活中简化、渗透语文的各个元素,更有利于语文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5.2注重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养成对语文的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独立分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