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人教版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涉及的物理原理和伽利略的科学精神。

o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实验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o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o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权威,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精神。

o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o深入理解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和实验原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o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敢于质疑权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伽利略的生平、科学成就和实验图片等)•实验器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绳子、计时器等)•课文朗读音频•预习任务: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境创设:o播放一段关于伽利略的生平介绍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o提问:你们知道伽利略是谁吗?他有哪些重要的科学成就?(学生自由发言)2.揭示课题:o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

o提问: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o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伽利略的科学精神,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o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理解课文内容:o学生尝试概括课文内容,教师相机引导,纠正错误。

o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整体感知:o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o提问: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精读课文:o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每段话的意思和所描绘的场景。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着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阿基米德实验的过程及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以实验演示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热情。

(2)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怀疑和探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阿基米德实验的过程及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的理解。

2.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实验器材:两个铁球、细线、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基米德的名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阿基米德的一项重要实验,你们猜猜是什么实验?(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阿基米德的“两个铁球着地”的实验。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阿基米德实验的过程及原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实验的意义。

4. 实验演示(1)教师演示阿基米德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实验乐趣。

5.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除了阿基米德的实验,还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实验?它们对科学的发展有何影响?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下次上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伽利略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勇敢挑战权威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人物品质。

(2)学会通过课外资料了解人物,丰富知识,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了解伽利略的严谨态度和勇敢挑战权威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人物品质。

2. 学会通过课外资料了解人物,丰富知识,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资料卡片。

3.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所需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或黑板,引入课题《两个铁球着地》。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及时纠正发音和解释生字词。

3. 学习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和伽利略的精神品质。

4.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搜集有关伽利略的资料。

(2)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升华(1)学生分享自己对伽利略精神的感悟。

(2)教师总结,强调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着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伽利略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和勇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和整理有关伽利略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伽利略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和勇敢。

三、教学难点:1. 体会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2. 学会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和整理有关伽利略的故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

3. 学生课外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发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分组讨论,解答疑问。

(3)教师点拨,讲解课文难点。

3.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搜集到的伽利略故事。

(2)讨论伽利略的精神品质,如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等。

4. 实践拓展(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两个铁球着地的现象。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伽利略的精神品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朗读评估: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结果分析等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本课是篇精读课文。

主要讲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试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两个铁球着地,与他们的重量有关(重的先着地,轻的后着地),这个论断是错误的。

通过伽利略的亲身试验,证明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试验,才会有重大发现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对做试验也很感兴趣,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但对于文中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那个论断所提出的质疑,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

因此老师要做好点拨,让学生有深入的理解,对于本文主要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提供帮助。

三、教学目标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本课生词。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理解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白不能迷信权威。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脉络理解,理解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引导学生弄明白:只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才会有重大发现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诵读法、电教法六、课时安排七、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师组织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伽利略会有所发现?他是怎么发现的?2、研读课文教师导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1、为什么伽利略会有所发现?了解伽利略。

(1)他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上学时善于提问质疑……设计意图:为下文学习他敢于质疑,做好铺垫。

(2)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因为他不迷信权威,所以他敢于质疑。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验证科学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2)学会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实验步骤的掌握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文朗读录音。

3. 实验器材:两个铁球、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铁球着地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个铁球会着地?这背后有什么奥秘?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实验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共同掌握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实验步骤是怎样的?实验现象是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验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铁球着地的时间等。

5. 数据分析(1)学生分组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两个铁球着地的原因。

(2)各组汇报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7.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8.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和实验过程。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板书设计课题:两个铁球着地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铁球2. 释放铁球3. 观察铁球着地时间实验现象:两个铁球着地10.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新课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新课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伽利略的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求证真理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了解伽利略试验的经过,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了解伽利略的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求证真理的过程。

感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课前准备了解伽利略、亚里士多德人物生平。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识人物。

(出示比萨斜塔图片)你认识这塔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举世闻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在建造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未倒;二是在公元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这里做过一次著名的公开实验。

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名读课题,纠正读音——齐读课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科学家——伽利略(板书)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课文讲到了两个人,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请快速浏览课文,提取人物信息。

2.反馈点拨随机辨析学习词语串:(1)信奉(与相信辨析)信奉不容更改的真理——亚里士多德犹如神明,没有人会怀疑补充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功绩(2)辩论家不寻常才25岁已经当了教授——伽利略年轻有为,勇于挑战补充伽利略生平3.用文中关键词语及课外了解,给这两个人物写一写初步印象。

4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5质疑问难,集体讨论。

①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②伽利略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③伽利略提出要公开试验时,人们有哪些反响?三品读课文,精讲研究。

㈠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见解不同,能用简洁的语句来说一说吗?亚里士多德的见解:10磅的铁球先落地,1磅的铁球后落地。

伽利略的见解:两只铁球同时落地。

2.伽利略是怎么思考,提出疑问的?3、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着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教育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 学会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科学知识资料。

3. 工具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伽利略及其成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学会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

(2)让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两个铁球着地”的实验,你们觉得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讲解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如重力、自由落体等。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权威”、“质疑”等。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学生分享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

6.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两个铁球着地》,了解了伽利略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精神。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重力作用和自由落体的原理。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我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通用7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教学目标1、2。

2、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⑴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课件出示)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⑵ 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1、这句话是谁说的?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

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2、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____着地(板书)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

(同时补充板书)过渡:谁对谁错呢?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⑴ 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⑵ 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三篇

【导语】这篇课⽂主要叙述了伽利略通过思考分析,发现了亚⾥⼠多德关于“两个铁球,同时从⾼处落下来,重的先着地。

”这句话存在⽭盾,他通过反复试验证明了⾃⼰的想法是正确的,最后勇敢地在⽐萨斜塔公开试验,让⼤众明⽩了并不是像亚⾥⼠多德这样的⼤哲学家说的话都是对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习⽬标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

能根据上下⽂理解“信奉、固执、胆⼤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搜集伽利略和亚⾥⼠多德的图⽚和⽣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插图幻灯⽚。

课时:两课时 第⼀课时 ⼀、导⼊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位伟⼤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利的物理学家、天⽂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家介绍⼀下?(学⽣展⽰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个感性的认识) 2、(出⽰课⽂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利的⽐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就请同学们⾃读课⽂,去感受这次意义重⼤的实验。

⼆、初读课⽂,⾃学⽣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声读课⽂,想课⽂讲了⼀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多德、解释、更改、的确、⽐萨城、胆⼤妄为、固执、 2、默读课⽂,初步感知⼈物 默读全⽂,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反复读⼀读,并在空⽩处写⼀写⾃⼰的感受。

3、⼩组内初步交流。

4、⾃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并初步交流了⾃⼰的读书感受。

下⾯,就请同学们再⼀次放声朗读课⽂,可⾃读,也可同桌互读。

(学⽣⾃主读书) 5、把你认为⾃⼰读得得段落读给⼤家听。

第⼆课时 ⼀、复习旧课,导⼊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优秀3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学习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教学时间][教学过程预设](一)单元导入,明确主题同学们,走过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将走入第七组学习内容,本组课文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呢?本单元的主题就是:认准目标,不懈努力。

我们来浏览一下本组内容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人物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根据课前预习,请你简单地做个介绍。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

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会走进一个故事里?(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音字指导。

着地、更正、的确、胆大妄为3、检查生字词。

4、范读课文。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社会风气从这段话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

对他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段话强调了什么?(五)细读第三自然段,了解思考过程1、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

2、这里说的“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两个结论”指的是什么?3、边演示边理解。

4、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思考过程,一层一层地表述这个意思,体验一下怎样严谨地思考问题。

(六)品读四五六段,体会求实精神1、一边读一边品味,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2、把“反复”改为“重复”,行不行?“重复”就是说这个实验原原本本地再做一次,跟上一次做的没有什么不同;“反复”是说他还是在做这个试验,但是跟上一次做的可能会不一样。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伽利略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权威”等词语造句。

(2)学会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追求真理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论证。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权威”等词语造句。

2.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伽利略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

2. 理解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启发式教学法3. 讨论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两个铁球着地》,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两个铁球着地吗?”(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课题中的“”表示两个铁球在同一时间落地,“着地”表示两个铁球落到地面上。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和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重点讲解生字和新词。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他的观点,即两个铁球着地。

4. 练习说话(1)学生用“”、“权威”等词语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伽利略敢于质疑,勇于实践,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用“”、“权威”等词语造句。

(3)写一篇关于伽利略的小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和停顿,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铁球着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伽利略用实验验证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功、协”造句。

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体会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功、协”造句。

三、教学难点:1. 体会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 理解课文中“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图片展示:伽利略像。

1.2 简介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曾挑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3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吗?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

2.2 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3. 精讲细读3.1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3.2 讨论:课文中伽利略用了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3 分析:课文中“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4. 体会感情4.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2 讨论:课文中伽利略具备哪种精神?5. 小结拓展5.1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

5.2 教师补充。

5.3 作业布置:用“功、协”造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写、正确性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行为,评价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同和对权威挑战的勇气。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两个铁球着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

(3)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相关科学概念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科学道理。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两个铁球着地》的阅读与理解,科学道理的掌握。

难点:课文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伽利略的背景和贡献,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2)提问:“你们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高处落下,哪个会先着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的实验过程和科学道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发现。

(2)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如重力、自由落体等。

5. 实践与应用:(1)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课文中的科学道理。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着地》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伽利略对科学探索的态度和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能够理解“悖论”、“轻蔑”、“实验”等词语的意思。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伽利略敢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动画视频、相关图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出示伽利略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伽利略的了解。

2. 板书课题:两个铁球着地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课文讲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铁球着地”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让教材中的观点不攻自破。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 学生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这一段主要写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怀疑,并决定自己亲自做实验。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1. 学生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这一段主要写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铁球着地”的实验,并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1. 学生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这一段主要写了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延伸:1.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伽利略是一个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探索的人。

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比萨斜塔和两个铁球的示意图。

2. 课下搜集有关伽利略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六、学习课文第四段1. 学生齐读第四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归纳:这一段主要写了伽利略通过实验结果,让教材中的观点不攻自破。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着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个铁球着地》。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

(2)学会用讲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伽利略的实验及其实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道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科学实验器材(如两个不同质量的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说出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伽利略的实验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伽利略是通过实验验证了什么科学道理?3. 探究与讨论:(1)分组进行小实验,让学生亲自验证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果与课文内容的联系。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伽利略的实验精神。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让学生齐读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学的科学道理。

(2)讨论:伽利略的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3)学生展示自己课后收集的关于伽利略的资料。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写一篇关于伽利略实验的小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两个铁球着地》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实验步骤的理解与运用,对科学原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伽利略的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两个铁球着地,这是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实验环节(1)教师演示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科学原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成果分享(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感受。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

2.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伽利略的资料,了解他的其他成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观察。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的批改。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反馈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语文教案

《两个铁球着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相互尊重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科学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

(3)对课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伽利略的背景和成就。

(2)引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实验过程和原理。

(2)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实验结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2)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品质。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4. 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抽查或全体学生朗读,评估学生对课文语音、语调、节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Lesson 25 lesson 25 two iron balls landing on the ground at the same time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五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
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
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
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
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
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
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
的读书感受。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

(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