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从亲属称谓看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

从亲属称谓看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

摘要: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

中西方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化传统的差异。

导致人们对亲属关系的称谓产生不同的重视程度,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文从汉语和英语对人际关系称谓不同的传统观念,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求在对外交往和语言学习中中减少误会.以便更好的加强对外交往和对英语的认识关键词:亲属称谓宗教基督教儒家思想文化传统差异1 引言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

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

文化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则非常宽,整个人类文明包括饮食、建筑、艺术、宗教、风俗习惯、思想和语言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

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学习外语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同时,学生和教师应该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些影响呢?本文将尝试在词汇这个层面通过比较东西方不同的亲属称谓不同内涵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不同文化传统因素,亦即东西方世界建立的哲学基础一儒、释、道思想和基督教一对于言的不同理解。

以便人们在对外交往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好外语,让英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组织教学。

亲戚关系及称呼---精品管理资料

亲戚关系及称呼---精品管理资料

亲戚关系及称呼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传统,人与人之间长期注重和讲究相互的尊称,无论是当面,还是在背后,对任何人都有一个或几个与其身份相适宜的称谓。

称谓就是指对人的称呼,又是对别人的尊敬用词,正确使用称呼既能马上显示出对方身份,又能很快确定人物性质地位,方法简洁,文明礼貌。

因此,称呼是每个人所应该掌握的一个基本知识,事情虽小,却是及时衡量这个人内在素养是否较高的一个尺度,也是洞察这个人今后能否尊重他人、与之能否搞好关系的一个窗口.大家都不可忽视这类小事。

称谓的类型最常见的大致有三种:一是书面上的称呼,简称为:书称;二是传通习惯上较为流行的称呼,简称为:俗称;三是两人遇见时,面对面的称呼,简称为:面称。

称呼看似简单,如要真正全都正确使用,其实也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

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上来划分,它可以分为三种:一、直系亲属之间的称呼;二、姻亲旁系亲属之间的称呼;三、其它无血缘关系之间的称呼(这类称呼对象很多,又较为复杂,本文暂时忽略,宜抽空另写一文来论述).一、直系亲属之间的称呼直系亲属就是指上下之间直接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各代以及由此而带来婚姻关系的所有亲属。

除了自己配偶之外,往上代排列直系血缘亲属常见的有四个系:一是父亲系:有配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等;二是母亲系:有外祖父母、曾外祖父母、高外祖父母等。

三是丈夫系:有公婆、太公太婆、高太公婆等;四是妻子系:有岳父母、太岳父母等。

往下代排列直系血缘亲属常见的有二个系:一是本姓后代世居系:有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玄孙子女及其所有配偶等。

二是本姓后代出嫁系:有外孙子女、外曾孙子女、外玄孙子女及其所有配偶等。

婚入的虽没血缘关系,但与直系结婚后,也成为直系亲属了。

直系血缘亲属之间的称呼列表如下系妻之祖母太岳母太丈姆参照妻称呼:热娘,阿娘,奶奶妻之父岳父丈人、岳父参照妻称呼:阿爹、爸爸等见女之配偶称呼妻之母岳母丈姆、岳母参照妻称呼:姆嬷、妈妈等本姓后代世居系子儿子嗯子,尼子一般直呼其名,也有叫阿拉嗯子、小时又叫:心肝、宝贝。

教学资源公开课

教学资源公开课

名著阅读任务单一、《简爱》第一章阅读小引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与两个妹妹, 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于1816年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母亲早逝。

8岁时她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15岁时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 几年后留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又当过家庭教师, 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847年, 夏洛蒂·勃朗特出版的长篇小说《简·爱》, 轰动文坛。

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

在死亡的阴影下, 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 该书既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 又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

她另有作品《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的生活经历写成。

作为社会的主体, 女性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和社会, 不是无原则地妥协和牺牲, 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女性要学会依靠自己, 独立面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挑战, 在情感、心理、精神上, 告别软弱、依赖和无助, 清除各种遏制人成长的羁绊。

无论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经历还是她所创作的《简·爱》都体现了这种性别意识中的人格决定倾向。

在她的小说中, 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

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了出来, 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的主题, 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 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

作者创作《简·爱》时, 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 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 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 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 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 女性职业的唯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以写作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的人, 会受到男性的强烈抨击, 从夏洛蒂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化的笔名一事, 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形象分析_王蓉

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形象分析_王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第27卷(第5期) 000020J.Shanxi Agric.Univ.No.5Vol.272007收稿日期:2007208228作者简介:王蓉(19752),女(汉),山西运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文化与语言的研究。

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形象分析王蓉(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摘 要: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时至今日,嘉莉妹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

本文从上个世纪之交美国“新女性”的崛起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从鲜明的个性,生活中的强者,事业及人格的独立三个方面解读嘉莉妹妹的新女性内涵。

关键词:嘉莉妹妹;新女性;自我实现;独立;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51(2007)0520054202An Analysis on the Im age of N ew Woman of Sister C arrie WANG Rong(College of A rts and S cience ,S hanx i A g ricultural Universit y ,T ai gu S hanx i 030801,China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Carrie Sister shaped by Theodore Dreiser was al 2ways a focus of controversy.Based on the emergence of new woman ,this paper analyse from dis 2tinct character ,strong will and independence to illustrate the new woman ’s image of Carrie.K ey w ords :Sister Carrie ;New woman ;Self -actualization ;Independence ; 西奥多·德莱塞是二十世纪美国第一位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1990)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最新年精选文档

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最新年精选文档

性别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1. 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蓬勃发展, 许多语言学家已将性别、年龄、阶层等作为社会因素来考察其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中性别差异的存在已在众多语言学者们进行的各种调查和实验中得以证实。

现代语言学家们将语言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 语言符号系统是社会符号系统(文化)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体现文化, 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

语言作为一套符号系统, 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在1946 年的专著《符号、语言和行为》一书中, 提出了人类运用语言符号的四种指表模式, 即标识、评价、规定和构成, 在这四种指表模式中,语言都完整地反映了两性之间的差异及地位。

本文拟选用英、汉两种语料,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语言的性别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2.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男女两性之间的社会差异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任何一种文化之中。

社会文化中对性别差异的构筑和认知, 是通过作为其编码手段之一的语言符号系统建立起来并得以加深和传播的, 而语言系统中对性别差异的认同和反映更加深了语言使用者对性别原型的规定。

(Trudgill ,1983)因此,语言和性别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语言中性别差异的存在,而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又反过来促进和加深了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和规定。

2.1 语言标识性别长期以来, 在中国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中,男性常被赋以勇敢、坚强、独立、主动、好胜、自信等性格特征;而女性则被认为脆弱、依赖、被动、温顺、有耐心。

如,1969 年版的《美国传统词典》中用来说明男性的例子包括“男子气概的勇气”和“男子汉的魅力”。

有关女性的例子则是“女子的眼泪”,“女性的诡计”。

于是,社会对两性所产生的不同期待使男性处于独立的,统治的中心地位;而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 使得女性在语言中处于边缘(marginalized) 地位。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红楼梦》爱情婚姻悲剧解析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诸多主题的巨著,而其中的主线,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有人认为宝黛爱情悲剧是主线,有人则认为贾府衰亡史才是主线。

但我们认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才是串连千头万绪的一条明线。

而男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则构成了一条潜在的、深层次的暗线。

这种解读方式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小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一部大书总要构思一个趣味性、悬念性强而又易于被读者把握的故事,去承担穿针引线的使命。

而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正是最适合广大读者欣赏能力、最便于串联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

当然,也有人认为把主线理解为一个婚恋故事,会影响对全书恢弘丰厚内容的总体察,这是一种误会。

主线的功能主要是穿梭一般地把小小的矛盾冲突顺理成章地构架在一起。

而选择婚恋故事做主线,则完全能够承担起表现宏伟主题的艺术使命。

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故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主线”位置是不应置疑的。

首先,从创作角度看,这条线索具有舒卷自如的特点。

三位当事人的特殊身分,使三人故事与全书各种重要矛盾冲突之间,与各种重要人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其次,从欣赏者角度看,三人故事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对大多数读者说来,爱情婚姻故事是最易把握也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情,而其他重要线索则不具备如此广泛的可接受性。

因此,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成为了最适合被广大读者欣赏的主线。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著都选择了婚恋故事做为主线,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与保里斯、安德来、阿那托尔、彼埃尔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双城记》中路茜与代尔那、卡尔登之间的感情纠葛等等。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是《红楼梦》最适合作为主线的故事之一。

三人故事在《红楼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主线作用,从改编者的角度来看,它也是最具有稳定感和可移植性的元素。

各种门类的改编实践都表明,即使最粗疏、最胆大的改编者或移植者,只要将作品命名为《红楼梦》,就不可能将三人故事砍掉。

表妹人物形象分析

表妹人物形象分析

表妹人物形象分析
表妹是河北省一位普通的农民,是正在转型的新时期的农民。

表姐是城里人,每个月有着固定的七八十元的收入。

表妹勤劳朴实,干起活来任劳任怨。

表姐有些健谈,能说会道的。

在表妹前有着一定的优越感。

但是她也向往农村的生活,比如呼吸新鲜空气等。

《表妹》一文采取了“景一人一景”的叙述方式铺展全文。

文中的景色描写,既是纯自然的描绘,更是具有特定的象征内涵。

而占据主体的人物描写则是通过表情和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的。

具体的说,文中表姐的人物形象是这样的:
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文中以“表妹”为题目具有好几种含义:赞扬了劳动之美(表妹确实是勤劳能干的,话语不多,但是活儿却干的有模有样);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同时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从文中景色描写和人物对话可以看出来;最后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小说创作于1984年,从时代背景方面看,作者创作这篇小说也是为了表现农村改革开放后的人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巨大变化。

英语毕业论文《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作者:————————————————————————————————日期:2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商务合同中的语篇衔接分析2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3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4 On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Oval Portrait5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6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7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8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9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10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11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2 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13 创世神话与民族特性—《旧约》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14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15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16 The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7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18 分析《嘉莉妹妹》中赫斯渥的人物形象19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青年文化20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21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22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23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24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25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26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27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28 女性社会价值的深情呼唤—小说《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29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30 论《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对真爱的追求31 欧亨利与马克吐温的讽刺对比——以短篇小说为例32 浅谈涉外谈判礼仪的重要性33 试论班扬《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精神历程34 广告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35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36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37 从原型批评理论来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原型38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39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40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41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42 The differences o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s under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43 浅析美国传奇总统的共性44 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转换45 论《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46 论《红字》中海斯特的抗争与命运47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48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49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50 简爱的独立性格剖析5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52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53 《抽彩》和《蝇王》的艺术魅力比较54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55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56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效度57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58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59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60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61 从《绝望主妇》析字幕翻译的目的和归化策略62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63 中美大学课堂文化比较研究64 《西风颂》两个汉译版本的文体分析65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66 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67 浅议英语诗歌中的书写变异68 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69 On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ype of J. M. Coetzee’s Disgrace70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71 视频辅助和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作用72 浅析《喜福会》中母亲们悲惨遭遇的成因73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74 Cultur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75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76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77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78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79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80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81 On the Progressive Awakening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Hours82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83 浅析“红”和“黑”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及语义对比84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85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86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87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观研究88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89 中式菜名的英译90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91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92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93 语言变体的翻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两汉译本的比较94 《第十二夜》中女性人物特征分析95 从主述位理论看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连贯性96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97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98 分析《基督山伯爵》爱德蒙的二重性格99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 he Scarlet Letter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aracter of Tess and Jane Eyre101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102 On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103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104 Who Stole Our Panda——An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 Through an American Movie Kung Fu Panda105 英汉习语渊源对比及其常用分析方法106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107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108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109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110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111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112 歧义的语用研究113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114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15 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主要神祇姓名词汇的认知探索116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117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118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19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120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121 浅析新闻发布会口译语言的语体学特点122 论《西风颂》背后的精神力量123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124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125 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126 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127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128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西习语的来源129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130 《隐形人》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131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132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文化—以亨利.劳森《赶牲畜人的妻子》为例133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134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135 “Lady First” Reflected in Different Cultures136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137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38 中英姓名文化内涵的探究139 论华裔女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转变140 从《野性的呼唤》浅析杰克伦敦的哲学思想及其哲学倾向141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 rim’s Progress142 谈英汉文学作品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译143 浅析英语拟声词的功能144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45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146 The Lexical Features of Black English in RAP Music and its Influence147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148 小说《黑猫》中双重人格149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心路历程150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151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52 魔法世界的双重间谍——《哈利波特》西佛勒斯.斯内普的矛盾形象分析153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154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155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156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157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58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159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160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161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Automobile Brand Names162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63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164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关照下的《呼啸山庄》多个译本比较研究16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166167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中的幽默168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69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70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tuttering in The King’s Speech171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172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173 以赫索格为代表的索尔贝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出路174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75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176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177 广告的翻译178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179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180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181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182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183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184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18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incidental Plots in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86 英语广告语中的隐喻认知187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188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189 Gothic Roma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Romance--A Case Study of The Castle of Otranto190 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191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192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193 论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形象194 O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19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196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197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198 Conversation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s——A Case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199 论《红字》中海丝特的女性身份重构200。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小说中的某某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某某具有那些优秀品质,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文中某某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解题思路展示】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正面描写)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正面描写)第三,环境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自然环境对人物也有烘托陪衬作用。

(环境描写)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及其他人物的评价。

(感情倾向)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材解读一、五个画面五种美1961年夏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随一批作家、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向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

老舍先生亲眼目睹了内蒙古草原辽阔的自然风光,亲身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开朗和多才多艺,在无限感慨中,写下《内蒙风光》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草原》一文就节选自其中。

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见闻,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各民族间的团结,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自然。

概括起来,这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五个优美的画面,分别是:草原风光图:第一自然段,“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远道迎客图:第二自然段,“群马疾驰、襟飘带舞”亲切相见图:第三自然段,“握了再握、笑了再笑”盛情款待图:第四自然段,“举杯敬酒、纵情歌唱”联欢话别图:第五自然段,“套马摔跤、跳舞骑马”总的来说,如果说草原风光图是静态描写的话,那么后几幅图就是动态描写。

这样动静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在这些画面中,呈现出多种形态的美:一是风光之美。

文章开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

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相应变化。

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描述有三个特点。

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优美的情景让作者惊叹、欣喜、流连忘返,怎一个“美”字了得。

二是精笔细描,草原上的每个景物都给作者带来欣喜,因此,作者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绘眼前的草原,特别是对草原上绿色小丘的刻画,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是实景清新、质朴,不露凿痕。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这种记实的描写,真切感人,充分展示了草原草原秀美朴实的民风。

二是人情之美。

草原景美人更美。

老舍先生在精心刻画草原优美风景的同时,还细心描摹草原人物的风采。

两性思考

两性思考

.;v书3FiEVI管W尝平寸影视评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罗娜于《伤逝》之内,又在《伤逝》之外—基于《闪婚》、《裸婚时代》等80后婚恋题材电视剧的爱恋行为阐释【摘要」电视剧《闪婚》、《裸婚时代》等展示了80后一代人的爱恋行为,他们遭遇了和《伤逝》中同样的爱情婚姻困境。

但相比于《伤逝》,主体在生存环境面前却有了更强或更自主的应对姿态,表现的情绪整体趋向于自草、自嘲与怀旧。

[关键词」《伤逝》80后婚恋题材困境情绪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580后婚恋题材的爱恋行为与《伤逝》:总有悖论各自倾斜2000年之后,80后一代长大成人。

在此形势下,一些反映这一代生活主题的艺术作品其中就包括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单就电视剧来说,从青春的<奋斗》出发,经过了<我的青春我做主》、<蜗居》,再<闪婚》、<婆婆来了》、<当婆婆遇上妈》、<家,N次方》以及<裸婚时代》等,直至2012年初的<北京爱情故事》、<蚁族的奋斗》及<AA制生活》,每一部剧都在不同时段创下了高收视率,并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引起了争论,把一些只属于这个年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词汇,诸如“裸婚”、“闪婚”、“蚁族”、"AA制”等带入了所有群体的视野中,进而真正把80后一代的情爱价值观突显出来。

有些学者给剧定义为“青春婚姻题材”的剧,“青春婚恋题材作品从内容上看似乎介于青春偶像剧与家庭伦理剧之间”川,所有这些剧都会趋向一个场景:关于80后一代的爱情和婚姻。

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婚姻的路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让人格外揪心。

我们发现,80后一代的问题正是鲁迅<伤逝》中涉及到的境遇问题。

<伤逝》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婚姻的小说,叙述的是涓生和子君为了爱逃离大家庭,但在经营小家庭时分道扬镰,最后子君选择自杀的一场悲剧故事。

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眼光透视这场独立爱情紧随时代之后的真正缺失之感—娜拉走后怎样,这一反问直接拷问爱情乃至更多人与人关系的真正依附力量。

女性生存困境中的自我寻找——浅析孙惠芬的中篇小说

女性生存困境中的自我寻找——浅析孙惠芬的中篇小说

女性生存困境中的自我寻找——浅析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李铜飞【摘要】东北女作家孙惠芬的小说曾引起极大反响,其中篇小说中所描述的“姐妹情谊”,展现了乡村女性努力寻找自我,最后却不得不在现代与传统中失落的悲剧.或许正是这种失落才使其笔下的女性更生动、更具意义.她们的失败注定会激发更多的人去寻找自我.这正是孙惠芬笔下女性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孙惠芬写作的意义.【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22)001【总页数】5页(P93-96,101)【关键词】孙惠芬;中篇小说;乡村女性;姐妹情谊;生存困境【作者】李铜飞【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70 引言东北女作家孙惠芬曾经做过农民、工人和编辑,发表的作品曾获得“冯牧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她一直致力于写作,在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称为“忠实的乡土守望者”。

除了备受关注的乡土写作之外,孙惠芬还给我们提供了女性写作新的可能性,她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女性写作,可是她那细腻的描写,独特的视角,能够让读者从常见的凡俗人物和世俗生活中找到一种精神因素,她拥有自我,并不追随“个人化”,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她女性作家的身份,从而深刻探讨其作品中的女性以及表现出来的女性写作的深刻含义。

孙惠芬的女性与林白、陈染的女性写作不同,她的笔触是乡村的女性,而且没有“个人化”的倾向,她把乡村女性置于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自我与家庭社会等的矛盾冲突下,娓娓道来她们的迷失、寻找与坚守。

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女性之间特殊的“姐妹情谊”显得格外真实与温暖,这种感人至深的“姐妹情谊”是在她们受到来自男性社会的明目张胆的打击及精神围困时,结为一体,自然产生的。

她们在孤寂时相互勉励,彼此维护,患难与共,相互间传递着真诚与关怀,彼此感受着温暖。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们意识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同时也意识到只能为别人而活的悲哀。

从婚姻制度看克钦社会的“摆动”——读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从婚姻制度看克钦社会的“摆动”——读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从婚姻制度看克钦社会的 摆动读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卢德玉摘要:婚姻家庭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缅甸的克钦社会中盛行的 姆尤 达玛 婚姻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这种婚姻制度带来的等级性使得克钦社会内部充满矛盾㊂克钦地区存在着 掸邦 贡萨 贡劳 三种社会政治制度,其中 贡萨 和 贡劳 是克钦人所特有的,两者间充满矛盾,导致克钦人在两种制度间来回摆动,克钦社会亦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㊂对于贡萨社会来说,理想的秩序是由相关的世系群组成一个等级制的社会,而贡萨制的弱点在于山官总想否认与百姓间的亲属关系,而把他们当作奴隶来看待,这也就成为了非山官贵族及百姓叛乱的理由;对于贡劳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婚姻维持彼此间的平等,但贡劳社会的世系群的根基很浅,彼此间没有可连接的纽带,内部较为松散,社会结构也就相对的不牢固,难以长期地保持稳定,又使得克钦社会回到贡萨制度㊂因而造成克钦社会在 贡萨 和 贡劳 间的来回摆动㊂关键词:婚姻制度;社会制度;贡萨;贡劳中图分类号:D73/77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29-03㊀㊀利奇先后跟着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思学习人类学,但并没有一味遵从他们的学术思想,而是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也被称为是列维斯特劳斯在英国的代言人㊂利奇于1939年到缅甸的克钦地区进行调查,后因二战留在克钦地区直到1945年,在此期间利奇对克钦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后又因第一手资料在战争中丢失,利奇只得根据自身经历和二手资料撰写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此书后经整理出版,成为学科的经典之作㊂利奇在书中主要描写克钦人的社会结构,提出 钟摆模式 和 动态平衡 两种理论,他认为在克钦地区存在着 掸邦 贡萨 贡劳 三种社会政治制度,其中 贡萨 和 贡劳 是克钦人所特有的,它们两者间充满矛盾导致克钦人在两种制度间来回摆动,使克钦社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㊂ 贡萨 贡劳 制度与克钦的姻亲关系有莫大关联,因此本文出婚姻家庭制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与社会制度的联系㊂一㊁克钦婚姻家庭制度婚姻指男女两性的结合,是获得法律和社会规范认可的夫妻关系㊂夫妻关系确立后,夫妻彼此间负有责任和义务,两者原来所属家庭的社交网络扩大化㊂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从伙婚制到血缘婚制(普那路亚群婚㊁级别婚㊁环状婚)再到对偶婚最后发展为专偶婚(一夫一妻制)㊂一般而言,家庭由不同种类的亲属构成,这里的亲属主要包括具有血缘关系㊁夫妻关系㊁合法收养关系等社会关系的个体㊂家庭具有养育㊁教育孩子,赡养老人等传统功能及其他经济功能㊂家庭有核心家庭㊁扩大家庭㊁联合家庭㊁单身家庭等结构类型,家庭的结构总是和社会经济情况相适应㊂婚姻和家庭相结合,组成婚姻家庭,两者间总是互相对应的,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都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㊂此外,婚姻家庭制度还对亲属制度产生影响,可以说是婚姻家庭制度决定亲属制度,不同的婚姻关系构成不同的亲属关系,婚姻与家庭直接限定亲属的范围,并根据婚姻和家庭的类型决定亲属间的称谓和继嗣类型,婚姻家庭制度与亲属制度㊁继嗣制度等有莫大联系㊂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婚姻形式决定家庭形式,家庭形式决定亲属制度,同属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摩尔根开创亲属制度研究的先河,并认为 每一种亲属制度表达了该制度建立时所存在的家族(家庭)的实际亲属关系,因此,它也就反映了当时所流行的婚姻形态和家族形态 [1]㊂婚姻家庭制度和亲属制度都包括亲属称谓㊁两性居住形式㊁婚姻规则㊁亲属继嗣等内容,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在本文把两者结合起来从克钦的婚姻家庭㊁亲属关系㊁继嗣形式等方面看克钦的社会关系和结构㊂在克钦社会中,女子与男子婚姻的缔结,需要通过 嫩诗莱 仪式,只有通过这个仪式,才是合法的婚姻,子女才会被社会承认㊂克钦人对婚姻意识很淡薄,因为在921克钦社会中男女间的性关系并没有明显的限制,之所以要成为合法的夫妻,只是为了使女子所生子女在付聘礼的男人所属世系中获得合法地位,尽管该男子可能不是这些子女的生父,子女仍然受到 嫩诗莱 的保护㊂虽然克钦人对婚姻的态度比较随性,但在这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随性,克钦人的通婚范围是被限制了的,实行环状的外婚制㊂克钦人称姻亲关系为 姆尤 达玛 ,其中 姆尤尼指姆尤世系群,他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男性近年来从这些世系群中娶妻子;达玛尼即达玛世系群,他本人所属世系群中有女性近年来嫁入了这些世系群 ,即当一对男女缔结婚姻关系后,妻子原属的世系群是丈夫世系群的姆尤,丈夫所属世系群就是妻子世系群的达玛,这种姻亲关系涉及男女双方属世系群而不仅仅是他们所属的个体家庭,这也就扩大了通婚圈内男女双方选择的范围㊂ 男子不可以与他的达玛联姻,女子不可以与她的姆尤通婚 这个制度属于母系交表婚 如果一个克钦人从他姆尤尼那里娶了一个女子,并不一定就是娶了个真正的母系交表姐妹,而只是一个分类上的交表姐妹 ,从中可以看出,克钦人的实行单行交表婚,并且通婚的范围从表姐妹扩大到表姐妹所在的群体,从而就结成了两个世系群的姻亲关系㊂克钦社会的 姆尤 达玛 姻亲关系类似于中国景颇族的 丈人种 和 姑爷种 间的关系,可以借助景颇的婚制加深对克钦婚姻制度的了解㊂ 丈人种 和 姑爷种 的涵义就是姑母家中的儿子必须优先娶舅舅家的女儿,但舅舅家的儿子却不能娶姑姑家的女儿,意味 血不能倒流 ㊂这样舅舅家就属于 丈人种 姓氏而姑姑家属于 姑爷种 姓氏, 丈人种 姓氏的女子必须嫁给 姑爷种 姓氏的男子,而 丈人种 姓氏的男子不能娶 姑爷种 姓氏的女子㊂对于 姆尤 达玛 姻亲关系,利奇强调 姆尤 达玛关系是世系群间而非个人间的关系;它被认为是一个持久性的制度㊂双方有一桩婚姻结成之后,达玛世系群就有资格再一次提亲,而且人们也希望他们这么做,实际上如果他们不这样是要受罚的;在任何一个村寨内,如果姆尤和达玛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那么姆尤差不多总是更高等级的世系群㊂ 此外利奇指出克钦社会中的世系群间组成封闭式的 表亲循环路径 ,在加强同一社会阶层世系群之间联系的同时进行群体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缔结婚姻实质就是两个利益阶层的对话,并企图通过婚姻关系维护阶层间的友好关系㊂以上就是利奇对克钦社会姻亲关系的总结,利奇把婚姻关系与克钦社会的等级联系起来,在克钦社会中男子娶妻是 高攀 ,女子则是 下嫁 ,这样就可以明显看出男女双方等级高低,女方一般都要高于男方,以此类推,整个克钦社会都处于这种婚姻的等级制度中㊂克钦社会中存在的 姆尤 达玛 婚姻关系,导致克钦社会以扩展家庭为主要的家庭类型,利奇所说的扩展家庭指 属于同一父系世系群,居住在同一个村寨的所有男性和未婚女性,再加上前者的妻子 [2],克钦社会实行父系世系下的幼子继承制,一般都是以从夫居为主要的居住类型㊂二㊁克钦社会制度的摆动在社会结构方面,利奇主张的结构主义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不一样,尽管他被称为列维斯特劳斯在英国的的代言人,利奇说: 我本人曾是马利诺夫斯基的学生,尽管我看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理论的局限性,但在我的心目中,我仍是一个功能主义者㊂虽然我已经偶尔地使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去解释特殊文化㊁制度的面貌㊂但是,我和列维斯特劳斯在基本观点之间的裂缝还是很宽的, [3]利奇的新结构主义既不同于功能主义也不同于法国结构主义㊂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主张用模式的帮助去解释社会关系,并认为社会结构是一种适用于任何社会研究的方法㊂而利奇则认为 当人类学家试图叙述一个社会制度时,他只需描述社会实体的模式 人类学家描述的结构仅是存在于他心中逻辑构造的模式 ㊂利奇把克钦地区的社会结构分成掸邦㊁贡萨㊁贡劳三种结构类型,也就是三种政治制度㊂掸邦是一种封建的中央集权式的制度,贡萨是一种贵族统治的制度,贡劳是一种民主㊁近乎无政府主义的制度㊂利奇认为克钦社会的政治制度在贡萨和贡劳间来回摆动,是克钦人社会主要的社会制度㊂在贡萨和贡劳制度下还有等级制度㊁婚姻制度㊁继嗣制度等社会制度,这些社会制度也会对克钦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影响,导致克钦社会在贡萨和贡劳间摆动,寻求动态的平衡㊂在克钦贡萨制社会中存在着官种(山官)㊁百姓㊁奴隶三个等级,而且这种等级制度是与他们婚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㊂ 姆尤 达玛 婚姻制度本身就具有等级性,姆尤世系群地位要高于达玛世系群,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男 高攀 ,女 下嫁 ㊂此外等级制度还体现在亲属制度上, 幼子继承山官职位,幼子相对于自己的诸兄长,在世俗和神圣两方面都具有优先性和高阶性;在婚姻方面,实行 姆尤 达玛 母方单向交表婚,嫁出去女人的 姆尤 世系高于接受女人的 达玛 世系,且 姆尤 和 达玛 的关系世代维持不可颠倒㊂ [4]因为地理的缘故,克钦人深受掸人掸邦制度的影响,克钦人羡慕并向往掸邦制,因此,他们摹仿掸邦制,逐渐地克钦社会成为了拥有官种㊁百姓㊁奴隶三个等级的等级031制社会,也就形成了由山官统治的贡萨政治制度㊂在贡萨制度下,每一位山官都拥有自己的臣民和领地,各山官间独立存在,互不从属,在克钦地区,山官之上没有更高的统治阶级㊂克钦贡萨制度的形成是受社会影响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在贡萨制度下,克钦社会并不稳定,因为山官是具有象征性的职位,虽然山官可以主持天神祭祀,拥有大屋子,收取下属的供奉,但山官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东西去拢络下属,并参加生产劳动,同下属吃同样的食物㊂此外,山官还要与下属联姻,山官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下属,加强与下属的联系,巩固统治㊂这也就形成了克钦人特有的 姆尤 达玛 姻亲关系,这样,山官和百姓同属于同一个通婚圈子,彼此之间都是亲戚,这样,山官的下属也是他的亲戚,山官的权利被削弱,下属对山官的义务并没有山官对下属的义务重,山官和下属间属于一种互惠关系而不是统治关系,所以山官想要摆脱这种关系,倾向于否定和下属间的亲属关系,想要形成像掸邦那样的国王与百姓的关系,于是山官开始进行各种转换角色的尝试,这些尝试遭到了非山官贵族的反对,甚至是发动叛乱推翻山官的统治,也就形成了民主型的贡劳制度㊂尽管在贡劳制下似乎克钦社会中的所有世系都是平等的,但由于克钦人仍然实行 姆尤 达玛 的婚姻制度,由婚姻关系造成的等级制仍然存在,且克钦人的乱伦禁忌要求他们不能放弃 姆尤 达玛 ,这样克钦社会仍然属于等级社会的范畴,因等级制的婚姻关系,造成社会内部关系的紧张使得克钦社会由回到了原来的贡萨制度㊂三㊁总结婚姻家庭制度是克钦社会制度的基础,克钦社会的贡萨和贡劳制度就是建立在此之上㊂婚姻关系造成社会内部的矛盾和紧张使得克钦社会来贡萨和贡劳间来回摆动㊂因为 姆尤 达玛 的婚姻制度,克钦社会存在山官 百姓等级制和姆尤世系群 达玛世系群之间的对立,对于贡萨社会来说,理想的秩序是由相关的世系群组成一个等级制的社会,而贡萨制的弱点在于山官总想否认与百姓间的亲属关系,而把他们当作奴隶来看待,这也就成为了非山官贵族及百姓叛乱的理由㊂对于贡劳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婚姻维持彼此间的平等,但因为不能长期地保持这种稳定使得克钦社会又回到贡萨制度㊂克钦社会的不稳定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在外部原因的影响下山官学习掸邦制,渴望拥有独裁的权利,但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个人欲望的膨胀,对权利的追求㊂继嗣制度也会对社会制度造成影响,在贡萨制度下,实行幼子继承制,兄长们在成家之后可以寻找另外的山头 自立为王 ,兄长们的山官权利是向幼弟 购买 ,通过举行特定的仪式,继承山官的幼子同意兄长成为其下属的地域性山官,所以在克钦地区山官有大中小之分㊂尽管如此,克钦人还是幼子山官为尊,幼子山官世系才是正统,为了表示自己正统的身份,山官们通常会采用家谱的形式把世系群中的每一代人都记录下来,有追溯父系世系的传统,并且,他们还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世系群内部的联系,增强认同感,当世系群发生裂变时也还能找到自己祖先,确定自己所属的等级㊂这种世系群把世系群内部的从属关系传承下来,限制了地域性山官的权利,维持了社会的稳定㊂在贡劳制社会中兄弟姐妹间是平等的,且贡劳世系分裂得很快,因为彼此间没有等级的区别,也就没有必要特意记录谱系,导致贡劳社会的世系群的根基很浅,彼此间没有可连接的纽带,内部较为松散,社会结构也就相对的不牢固㊂利奇通过克钦社会的政治活动来阐释社会结构的变迁,并探求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 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社会可能拥有相同的社会体系人,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也可能拥有不同的社会体系 ,也就是说文化并不是社会体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对社会体系的选择并不一定遵从其文化特征,这是利奇的贡献㊂此外,他的 钟摆模式 和 动态平衡 的概念是对当时盛行的社会结构主义的挑战,且 他所关心的是实际克钦人的行为与理想的克钦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把克钦社会的多样性大略可归诸到两类冲突的伦理制度上 [5],这些都奠定了利奇在人类学界的地位㊂利奇也有一些不足,他对克钦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掌握得不够充分,并且他主张的 钟摆模式 只是在结构内有限的两极之间摆动,没有跳出结构功能主义的圈子,他的 动态平衡 也只是在结构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和表述㊂参考文献:[1]路易㊃斯亨㊃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纯,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出版社,1977.[2]埃德蒙㊃R.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M].杨春宇,周钦红,译.北京:商务印出版社,2010.[3]王庆仁.利奇及其新结构主义学说[J].国外社会科学, 1981(4).[4]郑少雄. 单一社会 的难题及其解决 再评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 [J].西北民族研究,2009(3).[5]赵旭东.动态平衡中的社会变迁 利奇著‘上缅甸高原的政治制度“评述[J].民俗研究,1998(4).作者简介:卢德玉(1993 ),女,布依族,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西南民族文化㊂(责任编辑:董惠安)131。

后殖民视角下蕾拉·阿伯里拉《博物馆》中的身份认同

后殖民视角下蕾拉·阿伯里拉《博物馆》中的身份认同

64收稿日期:2020 - 05 - 08作者简介:郭 巍(1982 - ),男,河南洛阳人,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郭 巍(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2211)摘 要:以非裔女作家蕾拉·阿伯里拉(Leila Aboulela)旅英期间的短篇小说《博物馆》(The Museum)为研究对象,参照陶家俊对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三个阶段的划分,研究女主人公莎迪(Shadia)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在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莎迪依次经历了种族身份认同、民族身份认同、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契合陶家俊关于三个阶段的提法.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蕾拉·阿伯里拉;《博物馆》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20)02-64-07“流散”(Diaspora )一词最早被“西方人用来描述犹太人的大规模‘离家出走’和所处于的‘流离失所’状态,明显地带有某种贬义[1].”“后来它逐步泛泛地用来指涉所有的移民族群”[2].“时至今日,‘流散’这一术语已经越来越带有了中性的意思”[1].流散文学诞生在异质文化土壤上,“既充满了流浪弃儿对故土的眷念,同时又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异国风光[1].”流散意味着对固有属性的放弃,而越是处于流散状态,“越是陷于属性上的分裂、破碎和不确定,对于一致和统一的追求和追问便越是强烈[3].”流散现象和流散文学是后殖民研究的热门课题,身份认同也是后殖民批评关注的主要焦点.短篇小说《博物馆》(The Museum)是流散作家蕾拉·阿伯里拉(Leila Aboulela)旅英期间的代表作品,描写了苏丹籍女学生莎迪(Shadia )在苏格兰留学时的一段情感经历,着重刻画了面对前宗主国的强势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给莎迪造成的思想震荡和精神磨难.截至2020年5月,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的国内学者关于流散作家蕾拉·阿伯里拉及其流散文学作品的文献不足十篇.从后殖民视角着手,研究蕾拉·阿伯里拉小说《博物馆》中女主人公莎迪的身份认同问题.1 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赛义德曾指出“身份无非是‘集体经验’的聚结和建构, 其方式就是建构对立面和他者;自我或‘他者’的身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是仔细加工过的;身份的建构, 要依每个社会中权势的分配而定, 它不仅是不自然、不稳定的, 有时甚至是被硬造出来的[4].”后殖民主义身份观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解构了欧洲中心论的种族观和身份观,为前殖民地人民和流散客民寻求身份认同提供了理论基础.2 蕾拉·阿伯勒拉与她的《博物馆》蕾拉是1964年生人,母亲是埃及人,父亲是苏丹人.她在苏丹长大,1985年本科毕业于喀土穆大学(University of Khartoum),获统计学学位,而后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获理科硕士和哲学硕士学位.[5] 1990年,她与丈夫带着孩子迁居苏格兰,在阿伯丁郡住了很多年,1992年开始文学创作,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6,7].她的短篇小说《博物馆》发表于1999年,原文篇幅只有19页,描写了苏丹籍女学生莎迪在苏格兰留学时的一段情感经历.《博物馆》带有自传性质,蕾拉将很多个人经历投射到女主人公莎迪身上,如莎迪的家乡苏丹喀土穆、莎迪的学校所在地阿伯丁郡、令莎迪头痛的统计学课程等.这部小说的情节主线是莎迪与苏格兰当地学生布莱恩(Bryan)的一段感情经历,其中描写了莎迪在遭遇文化冲击、学业压力、种族歧视、殖民话语时的身份冲突与身份危机.可以说,身份认同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2000年,蕾拉凭借《博物馆》获得非洲文学最高奖[8]——凯恩非洲文学奖(Caine Prize for African Writing).“蕾拉迄今已出版四部长篇小说和数篇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移民经验、身份问题和伊斯兰信仰均是不断重现的主题,例如 《翻译家》(1999)、《宣礼塔》 (2005) 和新作 《敌人的善意》 (2015)” [8].蕾拉及其作品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译介,未能引起学界关注.2020年5月以“Leila Aboulela”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全文,检索结果尚不足十篇.可喜的是,《世界文学》杂志2017年第1期曾以“凯恩非洲文学奖小说选”为专题,译介了五部获奖短篇小说,其中包含高天琪翻译的《博物馆》.为了方便读者赏析原著,下文从原著中摘取的原文均辅以高天琪的译文.3 后殖民视角下《博物馆》中的身份认同陶家俊在《身份认同导论》一文中讨论后殖民身份认同时,认为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必须经历种族身份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和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三个阶段[9].参考这一阶段划分方法,研究小说《博物馆》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女主人公莎迪的身份认同问题.3.1 种族身份认同“社会进化论强调种族的生物特征.”[9]“殖民主义者将人的生物性与身体特征臆断为永恒不变的种族‘纹身’,这就难免歪曲或抹杀了其它种族的历史文化[9].”小说开端,女主人公莎迪在知道男主人公布莱恩的名字前,已经在课堂上注意到他一段时间了,吸引她的是“他用橡皮筋扎起来的直直的长发” [10](“the straight long hair that he tied up with a rubber band”[5]),这令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玩过的一个娃娃,那个娃娃就有一头直发,“她也想要那样的直头发.” [10](“She had longed for such straight hair.” [5])下文,小说提到莎迪周末从不出宿舍,而是待在房间洗衣服和洗头发.“头发让她很烦心,就算用热钳子拉直,潮湿的天气照样会让它们卷成一团.于是她放弃了,现在总用一根皮筋扎住头发,从脸颊两侧向后方拉紧,用发卡和凡士林压平卷发.她不喜欢这种风格,还有她那卷曲的头发”[10] .(“Her hair depressed her. The damp weather made it frizz up after she straightened it with hot tongs. So she had given up and now wrote it in a bun all the time,tightly pulled back away from her face,the curls held down by pins and Vaseline Tonic.65She didn’t like this style,her corrugated hair”[5].)通过头发的描写,我们了解到,莎迪从小就羡慕直头发、憎恶卷头发,而且到了成年依然受这种喜好的左右.显然,莎迪将西方审美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并以此评价自己,而且始终耿耿于怀,不认同自己的种族特征和身份.除了头发,故事开篇还提到令莎迪和其他来自第三世界的同学感到“群体式的恐惧”[10] (“collective fear”[5])的统计学课程,甚至听说“去年,去年有个尼日利亚人,就读这门课的,自杀了.割了腕.”[10](“Last year, last year a Nigerian on this very same course committed suicide. Cut his wrists.”[5])有感于此,莎迪将第三世界来的学生和英国本土学生划分为“两个早已命定的群体”[10] (“two predetermined groups”[5]),即“我们和他们”[10] (“us and them”[5]):“那些匍匐前行、汗水直流却只是勉强通过的”[10](“the ones who would crawl and sweat and barely pass”[5])和“那些轻松胜出的”[10] (“the ones who would do well” [5]).而小说的男主人公布莱恩正是“他们”中最优秀的代表,所以莎迪萌生了向布莱恩借笔记的念头,因而才有了下文的故事情节.康德认为:“人类最完美的典范是白种人.黄种人、印地安人智商较低.黑人智商更低.部分美洲部落位于最底层.” [9]可以说,莎迪对学生的分类说明其内心是认同社会进化论的,承认第三世界的有色人种在智商上、学习能力上不及西方的白人.对直发的向往,将学生分为两类,说明莎迪是以布莱恩及其所代表的英国本土学生为参照,建构自己和第三世界学生的种族身份的,但遗憾的是,莎迪未对殖民主义者所声称的种族优越性提出任何质疑,而是接受了强加给他们的身份,并且这种影响根深蒂固,未能对种族身份加以重塑.3.2 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国家一方面“作为政治共同体”[9] “依靠国家机器维护其政治统一”[9] ,另一方面“作为想象共同体”[9] “又须依赖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确保其文化统一.”[9]在小说的发展部分,莎迪通过自己的回忆、与未婚夫法里德(Fareed)的越洋通话、与布莱恩在咖啡厅的闲聊,为布莱恩和读者展现了远在苏丹喀土穆的家人的生活状况,那是一个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苏丹. 3.2.1 喀土穆的周四夜晚 “她和法里德一起参加婚礼,开着他的红色梅赛德斯.还有她和姐妹们在俱乐部,坐在泳池边喝冰柠檬水,侍者们都穿着白色制服.有时人们在晚上游泳,潜进仿佛夜空一般漆黑的水底.”[10](“a wedding to go to with Fareed, driving in his red Mercedes. Or the club with her sisters. Sitting by the pool drinking lemonade with ice, the waiters all dressed in white. Sometimes people swam at night, dived in the water—dark like the sky above.”[5])“红色梅赛德斯”“俱乐部”“侍者们”营造出上流社会夜生活的氛围,这一切出现在苏丹喀土穆,而且正是莎迪与未婚夫私生活的真实写照,侧面展示了苏丹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生活,刷新了人们对非洲国家的认知.3.2.2 未婚夫法里德 “法里德像是打包送给她的,附带绑定的还有七喜特许营销权、纸品厂、自己盖的大房子,以及他的姐妹和寡母.”[10](“Fareed was a package that came with the 7UP franchise, the paper factory, the big house he was building, his sisters and widowed mother.”[5])“他正在建的不是一所房子,是座公寓大厦.最底层给他母亲和姑娘们婚前住,第二层给他自己和莎迪.”[10](“He was building a block of flats, not a house. The ground floor flat for his mother and the girls until they married, the first floor for him and Shadia. ”[5])法里德是一名富二代,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虽然他的母亲和姐妹跟着他生活,但这完全不是问题,他所盖的公寓大厦住起来绰绰有余.对法里德家庭背景的描写,以及这里出现的“7UP”品牌和下文的“Pinky”品牌、希尔顿酒店,同样间接反映了苏丹的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法里德不仅66财大气粗,关键是真心爱护莎迪,不仅抢着为她的消费买单,还同意她远赴英国留学,非常开明.法里德的形象粉粹了东方主义者对东方男性的成见:愚蠢、无能、专制、懒惰……展现出现代东方男性的蓬勃、朝气与活力.3.2.3 莎迪的母亲 “她的丈夫为了别的女人离开了她.她有六个女儿需要养大.大家都觉得她妈妈可怜,有六个女儿要读书,要嫁人.但上帝是仁慈的,她的每个女儿,大家都说,是一个比一个可爱.她们还很聪明: 牙医,药剂师,建筑师,每个人又都有最完美的仪态举止.”[10](“A husband who left her for another woman. Six girls to bring up. People felt sorry for her mother. Six girls to educate and marry off. But your Lord is generous: each of the girls,it was often said,was lovelier than the other. They were clever too: dentist,pharmacist,architect,and all with the best of manners.”[5])“其实是她妈妈坚持让她读书的,去英国拿个硕士学位,结婚后再找个工作. ‘这样’,她妈妈说,‘你才能让婆家人尊重你.他们有钱,但你有学位.’”[10](“I was her mother who was keen for her to study to get a postgraduate degree from Britain and then have a career after she got married. ‘This way,’her mother had said,‘you will have your in - laws’respect. They have money but you will have a degree.’”[5])莎迪的母亲在丈夫有了外遇、想维持一夫二妻状态的情况下,坚决离婚,独自将六个女儿培养成才.而且,在莎迪已经与富二代订婚的情况下,坚持要求她留学,日后拿到学位回国结婚后还要做一名职业女性.通过母亲的这些坚持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极有主见、独立自强的女性,同样颠覆了西方人眼中东方女性没有文化、严重受到传统束缚、没有权利意识、软弱无能的形象.3.2.4 莎迪的父亲 “她爸爸是个妇科医生.” [10](“Her father was a gynaecologist.”[5])“他的房间,空调和他烟斗的气味,还有他的白大褂.当她拥抱他的时候,他带着李施德林漱口水的味道.”[10](“His room,the air conditioner and the smell of his pipe,his white coat. When she hugged him,he smelled of Listerine mouthwash.”) [5]在莎迪描述的家人当中,父亲的形象相对并不完美.但他事业有成,虽然有了外遇却并不想离开妻女,但在妻子的坚持下最终离婚,但莎迪仍然经常偷偷跑去诊所看他.并且,“她爱他胜过爱妈妈.” [10](“She loved him more than she loved her mother.”[5])因为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对她施加过多的期望和要求.所以,莎迪的父亲仍是一个温情的角色,比上文提到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男性形象要有血有肉有作为得多.这里对李施德林漱口水的这一细节的提及,也反映了苏丹人的生活水准和卫生保健意识.3.2.5 与布莱恩在咖啡厅闲聊 “彼特赫德.在这儿的北边.靠着海.”[10](“Peterhead. It’s north of here. By the sea.”[5])“俺爸是个做木工的.”[10](“Ma dad’s a joiner.”[5])“她看护小孩儿过马路.”[10](“She’s a lollipop lady.”[5])布莱恩与莎迪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在学校的咖啡厅,两人互相询问了家庭背景.布莱恩的家庭情况非常一般,家乡彼特赫德比阿伯丁还要靠北,父母都从事非常低贱的工作.与布莱恩相比,莎迪的家庭要好得太多了.所以,听到布莱恩的叙述,“莎迪对着自己的咖啡得意地笑了”[10](“Shadia smirked into her coffee,took a sip.”[5])莎迪的民族自尊心大增,在介绍自己的父亲时,父亲身为男性从事妇科医生工作的事实、背叛妻女与患者产生私情的过往都显得不重要了.母亲也被她夸大为出身名门望族的准公主.对比布莱恩和莎迪的话语,布莱恩明显比莎迪真诚、坦率,但不可否认,通过将布莱恩作为参照,莎迪建构起了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3.3 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后殖民状态下的族裔散居特指以种族为纽67带的少数群体”[9].“族裔散居身份是一种混合身份认同”[9].“现代性是造成族裔散居身份问题的主要原因,现代化、全球化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死相搏, 欧洲文化与殖民地本土文化狭路相逢.它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结成异质关系,又与当下各种政治、经济、科技问题纠缠不清,形同乱麻.” [9]小说的高潮部分发生在布莱恩与莎迪第二次约会的地点,即小说题目指出的博物馆.“欧美博物馆对国外文化收藏展览可追溯至 19 世纪.西方博物馆中‘他者’的展览史即对殖民历史的折射.”[11]小说中的博物馆是苏格兰的一家非洲主题博物馆,受众是本土民众,馆中的一件件展品显然经过了精心选择,呈现出的是一个原始、落后、愚昧、逆来顺受的非洲,反映的是西方强势文化对第三世界弱势文化的价值判断.莎迪作为一名非裔留学生,在苏格兰属于少数群体.如前文所述,莎迪已经将一部分西方价值观和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内化,并以之辨认自己的非裔种族身份;通过对比布莱恩的家庭背景,莎迪又构建并认同了自己的民族身份.虽然自己的种族出身低人一等,但民族身份优于布莱恩.尽管与布莱恩的交往令莎迪担心背叛未婚夫法里德、沦为母亲口中像父亲一样“心怀不忠”[10](“a traitor” [5])的人,但布莱恩与父亲一样“让她觉得自在”[10](“there was freedom for her”[5]),不需要“讨人喜欢”(“to make herself pleasing to people” [5]).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内心十分矛盾的莎迪依然赴约了,但博物馆所呈现的西方人眼中的非洲却与自己建构的民族身份认同发生了激烈冲突.馆中展出的非洲物品都是些“和空间时间都断了联系的物品”[10](“disconnected objects out of place and time”[5]),比如“铁和铜,一些小雕像”[10](“iron and copper, little statues”[5]).说明文字对展品曾经的功用和孕育它们的母体文化只字未提.博物馆中充斥着殖民话语,诸如“在十八、十九世纪间,苏格兰东北部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影响,贡献出许多技术超群、志向远大的人才……” [10](“During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northeast Scotland made a disproportionate impact on the world at large by contributing so many skilled and committed individuals.”[5])再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开拓者们的生平; 都是医生,胆气过人,他们知道该带什么去非洲: 基督教,贸易,还有文明.他们也知道要带什么回来: 青尼罗河和赞比西河浇灌出的棉花.”[10](“Biographies of explorers who were educated in Edinburgh; they knew what to take to Africa: doctors, courage, Christianity, commerce, civilization.”[5])几百年前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被粉饰为助推了非洲的开化与文明进程.非洲殖民地人民在殖民话语的压制下成了静默的失语者,如“一封来自西非的信,一七六二年,一个雇员给他的苏格兰老板写的信.一个用欧洲商品换取非洲珍宝的雇员.要让当地人理解我的意思很难,就算有翻译也不行,很少有人这样询问他们,但他们都开始送东西过来,并发自内心地冲着我笑,说我是个好人,能够这么爱他们的国家……”[10](“A letter from West Africa,1762,an employee to his employer in Scotland. An employee trading European goods for African curiosities. It was difficult to make the natives understand my meaning,even by an interpreter,it being a thing so seldom asked of them,but they have all undertaken to bring something and laughed heartily at me and said,I was a good man to love their country so much…”[5])非洲殖民地人民被扭曲和妖魔化为愚昧、落后、可悲的蠢货,一边接受殖民者的盘剥,一边为殖民者叫好.博物馆所呈现的“真正的非洲”是荒无人烟的野蛮之地,如“真正的非洲,有猎物栖息的丛林,还有羚羊遍地的大草原”[10](“the real Africa of jungle inhabited only by game, and plains where herds of antelope meet your eye in every direction.”[5]),非洲人民的身影、文化和价值被刻意隐去.对于眼前的展览,莎迪的直观感受是“没什么跟她有关,跟她思念的家乡生活也毫不相干.这还是欧洲人的眼光,关于非洲的陈词滥调,冰冷而老68旧.”[10](“Nothing was of her, nothing belonged to her life at home, what she missed. Here was Europe’s vision, the cliches about Arica: cold and old.”[5])想到自己的家庭和学习背景,莎迪觉得“如果把她放进展柜里,她不会是个好展品.她不合适,她太现代了,满是数学元素.”[10](“If she could enter the cabinet, she would not make a good exhibit. She wasn’t right, she was too modern, too full of mathematics.”[5])而且,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这里的讯息不是给她看的,不是给她这类人的”[10](“But the messages were not for her, not for anyone like her.”[5]).最令她难过的是,布莱恩被博物馆的殖民话语彻底洗脑,深信不疑.她边哭边向布莱恩澄清:“在博物馆里,他们撒谎”[10](“They are telling lies in this museum”[5]),“别信他们的.那都是错的.那不是什么丛林和羚羊,那是人.”[10](“Don’t believe them. It’s all wrong. It’s not jungles and antelopes, it’s people.”[5])但布莱恩的一句话击溃了她的希望,“博物馆会变,我也能变……”[10](“Museums change, I can change…”[5])要知道博物馆所代表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岂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在博物馆所象征的强势殖民话语面前,单枪匹马的莎迪显得太过渺小,对她来说,“那是一条她不敢去走的艰辛路”[10](“it was a steep path she had no strength for”[5]).最终,莎迪未能构建起族裔散居混合身份认同,小说的结局以两人分手告终.4 结语后殖民理论另一主要代表人物霍米·巴巴认为:“身份的‘选择’及其心理的和意识形态的表述是一个你争我夺、痛苦的斗争.身份是通过差异的、不对等的认同结构形成的”[4].“身份问题就是如何去建构一套、一系列身份, 而不是定位于某一种身份”[4].以后殖民视角解读了《博物馆》女主人公莎迪在小说开端、发展、高潮阶段对自我身份的建构过程,印证了“后殖民身份认同政治一般要历经种族、民族、族裔散居这 3 个身份认同阶段” [9]的论述,也说明身份认同确实是流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具体到《博物馆》这部小说,目前国内讨论蕾拉·阿伯里拉及其作品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可以参考的过往文献数量过少,希望可以起到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国内学者对流散作家蕾拉·阿伯里拉及其流散作品的研究兴趣.[参考文献][1]王宁.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 2006(11): 170 - 176.[2]王宁. 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J]. 中国比较文学, 2004(4): 5 - 17.[3]钱超英.流散文学与身份研究——兼论海外华人华文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J].中国比较文学,2006(2):77 - 89.[4]李琳, 生安锋.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观[J]. 国外理论动态, 2004(12): 48 - 51.[5]Aboulela,Leila. ‘The Museum’[M]// Barbara H.Solomon,W. Reginald Rampone Jr. An African Quilt:24 Modern African Stories. Signet Classics, 2012.[6]The Translator: About the author[EB/OL]. [2020 - 05 - 12]. https:///books/about/ The_Translator.html?id=xICX3YOybusC.[7]Leila Aboulela[EB/OL]. [2020 - 05 - 12]. https://www./author/show/62372.Leila_Aboulela.[8]夏晓清, 孙妮. 国内外蕾拉·阿伯勒拉研究述评与展望[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 55 - 59.[9]陶家俊. 身份认同导论[J]. 外国文学, 2004(2): 37 - 44.[10]蕾拉·阿伯里拉, 高天琪. 博物馆[J]. 世界文学, 2017(1): 53 - 73.[11]罗兰舟. 后殖民体系下博物馆展览重构“他者”的批判性研究——以史密森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 2019(4): 47 - 52.[审 稿:郭萍利,责任编辑:王磊强]69Identity in Leila Aboulela's “The Museum” from aPostcolonial PerspectiveGUO Wei,LIN Min( Basic Courses Department,Special Police Academy of the Armed Police,Beijing 102211,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short story "The Museum" by The African female writer Leila Aboulela during her stay in Britain as the object of study,this paper studies the identity of the heroine Shadia by referring to Tao Jiajun's classifica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of post-colonial identity politics.It is found that in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climax of the novel,Shadia experiences racial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mixed identity of ethnic diaspora successively,which fits in with Tao Jiajun's suggestion of three stages.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identity; Leila Aboulela;“The Museum”(上接第40页)Research on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s ——Take the Major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MA Si-ming,ZHAO Jie(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Rail Transit;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Abstract: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ecruitment system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ne-million enrollment expansion” policy,the source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hown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mainly in students’ study base,learning abilities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this context,through the study of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original training model,the thesis proposes a job-oriented,skill-driven,and hierarchical training model for the related major in order to better complete the training go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iversified student sources,talent training model 70。

称谓语的选择及其指示功能研究

称谓语的选择及其指示功能研究

称谓语的选择及其指示功能研究1.引言称谓语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现代汉语词典,2002)。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称谓难的困境,人们在交际时,有时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或者说不是很了解称谓语的指称信息,很难选择正确的称谓词语。

称谓难的困境是个人对称谓词语如何选择的问题,是个人运用语言时的一种语用现象,从汉语众多称谓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称谓,而且要尽量符合贴切性要求,需要人们了解称谓语的具体指示功能。

国内外学者对称谓语的研究相对都集中在称谓语的文化背景和体系上,本文主要从称谓语的指示功能的角度阐述其语用功能。

我们把表示语言指示信息的词语称为指示语,归入语用学范畴(何自然,1984)。

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指示语而得以在语言结构上表现出来的。

人称指示就是通过公开或隐含的人称代词把话语中涉及的人或物与说话者、听话者或第三者联系起来,表明彼此间的关系。

称谓语作为指示语中的人称指示范畴,对于理解和表达意思具有重要意义,称谓语不同所指示的信息就有所不同。

同时部分称谓语,如“先生,小姐,老板”等在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指示功能,有的学者把这部分称谓语称为“通用称谓语”。

2.称谓语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变迁,称谓语的指示信息也发生转移,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同志”是通用的称谓语,但是在今天人们很少用“同志”称呼彼此,因为“同志”现在具有“同性恋”的指示意义;在封建社会,有身份地位富庶的人家的女儿才被称为“小姐”,而在今天称为“小姐”却包含了“妓女”的指示意义。

在称谓语变迁的过程中,很多称谓语也消逝在历史之中,如“老爷”“微臣”。

在秦代以前,“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人人可用,到了秦代,由于秦始皇名嬴政,“朕”与“政”音近,除了皇帝本人外,一般人不能随便用,从此,“朕”演变成为皇帝的专用自称词,今天人们只把它作为历史的一个印记。

新的称谓语也在产生,如“亲”,这是由于网络与网络销售的发展,以及现代速食生活的快节奏中由“亲爱的”一词简化而来,也可以作为“通用称谓语”,无论老幼男女身份地位都可以称为“亲”,由网络延伸至生活。

电视剧中女性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电视剧中女性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电视剧中女性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作者:韩聪聪杜圆圆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3期摘要:《欢乐颂》是继《琅琊榜》之后山影公司的又一部引起广泛热议的作品,片中集齐了五位家庭、职业、性格和教育背景都相差甚大的女孩,主要讲述了她们在上海这个城市打拼恋爱的故事。

片中最受人同情也最引发认同的无疑是樊胜美这一个角色,而本文主要从这个人物的形象建构分析女性对自我认同以及社会认同的意识。

关键词:形象建构;身份;认同;《欢乐颂》作者简介:韩聪聪,女,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本文第一作者;杜圆圆,女,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本文第二作者。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对女性形象的考察一直是电视剧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电视剧《欢乐颂》就构建了十分鲜明的女性形象。

“身份”,一个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认同”,自我的定位与他人认同,所以“身份认同”不仅包括了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还涵盖了自我身份认同以及社会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对个体和群体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群体更有凝聚力,也可以让个体获得整体性,感觉到自我的完整,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电视剧《欢乐颂》创造了迥然不同的五个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形象,我们能够看到不同领域里女性的生活现实,以及她们所遭遇的不同的认同话语。

一、外在形象的建构:女性认同的刻板印象“人物”可以说是电视剧的灵魂,而人物形象的建构往往是电视剧文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透过电视剧所创造的世界,人们被其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并进一步认同电视剧中的形象。

然而电视剧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似乎总摆脱不了那种刻板印象和固定成见。

电视剧创作人员选择的与观众喜欢的大部分都是年轻貌美的女性形象,肥胖、普通的女子很少会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少数出现的也会在故事的后面被改造成美女。

电视剧中,女性若不是以美女的形象出现,那么通常就以被损害的形象出现,被人同情和关注,不能平等的被对待,遭受一些伤害或攻击,这样的分化会妨碍受众对女性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表妹万福中的人物关系梳理

表妹万福中的人物关系梳理

表妹万福中的人物关系梳理《表妹万福》是一部由中国作家张爱玲所写的小说。

小说通过一个短暂而精致的故事,讲述了家族清贫和闹剧世态的混乱,以及女性的命运和人性的本质问题。

本文将对小说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梳理。

首先是小说的主人公——万福。

她是一位充满灵性的女孩子,独立而有自我价值的生命个体。

万福被赋予了很高的道德感,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她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引起了周围世界的变化,她是这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

其次是万福的表哥——阿生。

阿生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上海青年形象,他有着早期上海市民的豪华品味,同时也充满了傲气和自信。

阿生与万福的关系很复杂,他既是万福的兄长,又是她的情人。

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人不禁感到矛盾。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一些次要但同样重要的角色。

比如,万福的母亲——妈妈。

妈妈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母亲形象,她非常重视家族荣誉和传统道德,她十分注重表面的仪式,然而她的生命本质却显得空洞和脆弱。

还有,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个叫做“小红”的女孩子。

她是万福的同班同学,也是一个常年跟随在阿生周围的人。

小红在整个小说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却无处不在,她的存在对于表妹万福和表哥阿生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暗示。

她是阿生和万福之间的一个枢纽,同时也是这个世界中的另一个女性形象。

最后还要提到的是万福的男友——伟远。

伟远是一个典型的新中国人形象,他全身都透露着对社会进步的热情和热爱,他与万福的关系虽然在这个故事中出现得比较晚,但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说的论点中他的作用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总的来说,小说《表妹万福》从一个小小的家族清贫出发,描写了灰色世态和妇女的命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互相牵扯,形成了一个微妙而丰富的人际关系网。

作家张爱玲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展开了对于人性伦理和道德信仰的深刻探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优质课件
51
课文结构
灰雀
灰雀
放 爱

列宁
小男孩
(宽容 有爱心) 更爱 (知错就改)
52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 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 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 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的品质以 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53
课文拓展
54
推荐阅读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 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 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 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 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 宁没有笑。
39
课文理解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 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只 不会说话的鸟,一方面表现出列宁 见到灰雀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 了列宁对男孩的爱护。
40
课文理解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 还活着。”
“看”“会”“一定 会”表明男孩下定决心 要改正错误。
错了事”指什么事情?
56
推荐阅读
深红色灰雀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我的家在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我
喜欢唱歌、在树枝间蹦来跳去,所以非常惹人喜爱。
一天,有个男孩他先用食物吸引我,再把我抓过去关到一个漂亮的笼子
里,每天给我喂各种好吃的,逗我唱歌,我感觉他很喜欢我。可是我不喜欢

记忆·象征·认同——电影《骨妹》的三重叙事

记忆·象征·认同——电影《骨妹》的三重叙事

作者: 刘家麟[1]
作者机构: [1]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50-15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骨妹》;电影叙事;记忆;象征;认同
摘要:《骨妹》是澳门本土导演徐欣羡创作拍摄的小人物题材电影,承载了澳门社会发展中丰富的大众记忆.影片在反映澳门回归前后社会变迁的同时,还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物与外部世界的抗争;影片选择很多具有承载意义的象征体,通过丰富的景别、色调、构图等视觉符号来表现其隐喻意旨; 导演徐欣羡以女性的眼光细腻地捕捉女同性恋者之间的情感与依恋,两位女主人公最终达成对"女同"身份认同的结局则彰显了人文关怀.文章从记忆、象征和认同三个方面分析《骨妹》的叙事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乔伊斯·卡洛斯·欧茨是美国当代杰出女作家之一,一直致力于发掘女性内心世界,唤醒女性独立意识,体现女性的困惑和迷惘。

近年来,她的创作方向转向发掘犹太族裔在犹太大屠杀后的心理精神状态,寻找相同身份、情感经历的过程。

短篇小说《表姐妹》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代表作,小说全文由两位犹太族裔女性的书信来往组成,展现犹太大屠杀给两个家庭造成的巨大创伤,和两位失散半个多世纪的姐妹的相认过程。

在相认过程中,由于两姐妹长期生活环境的不同,所以两个人对待亲人相认的过程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本文以分析这一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为重要内容,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犹太女性, 精神创伤, 身份的焦虑.AbstractJoyce Carol Oa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male writersin modern America. She is always developing the inner world and awakening the sense of independence of women. In recent years, she is turning to find the inner world of the Jewish who suffer the holocaust, and the process of finding same identity with their fellows. Short novel “the cousins” is one of the works. The novel consists of letters from two Jewish women. According to these letters, we can have a clear image of the bitterness of the Jewish descendants, and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of the two cousins. In this process, the two cousins show totally different attitude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growing environments. In this thesis, we will focus on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ir emotion.Key words: Jewish female, trauma, the anxiety of identity.《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乔伊斯·卡洛尔·欧茨被约翰·加德纳称为“奇才”。

同时代的小说家,如诺曼·梅勒、约翰·巴斯、玛格里特·阿特伍德、安·泰勒、约翰·厄普代克、唐纳德·巴塞尔姆等,都在不同的场合对她倍加赞誉,说明了他们对欧茨这个当代美国文坛最多产、最有活力的女作家的认可。

到2013年欧茨已创作了37部长篇、24部短篇小说集,还推出了诗集、评论集和剧作。

在社会氛围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历经40年,欧茨的创作观日臻成熟。

正如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伊莱恩·肖瓦尔特在其代表作《她们自己的文学》一书中曾指出,英国妇女文学传统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女性阶段”,女作家们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她们对主流文学的种种规范的内化与吸收,以达到男性的教育水准为目标。

第二阶段是“女权阶段”,女作家们力图挣脱男权社会的羁绊,带有建立女性亚文化的政治倾向。

第三阶段是“属于女人自己所有的阶段”,女作家们侧重于描述女性的自我发现和她们为寻求身份认同而做出的努力。

目前,欧茨的创作正向自我发现和寻求身份认同方向转变,其中出版于2004年的《表姐妹》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力作,该短篇小说真实地反映出犹太大屠杀对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造成的深刻影响, 以及创伤经历在犹太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上投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作品从头到尾全部采用书信形式, 包括了两名年过六旬的美国犹太裔老年妇女从1998 年9月14日到1999 年10 月12日之间的29 封来往信件。

故事的起因是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芙瑞达·摩根斯顿出版的一部回忆录《死里逃生: 少女时代》,这本书被一名自称“丽贝卡·施瓦特”的美国犹太中产阶级妇女偶然读到。

从摩根斯顿教授关于犹太种族大屠杀的亲身经历的叙述中,丽贝卡推断对方正是自己素未谋面却一度朝思暮想的失散于二战期间的表姐,于是便不断地写信给对方追忆往事,并且执著地要求认亲。

欧茨近年来对犹太题材的关注其实源自她新近获得的犹太身份。

在构思另一部犹太题材的长篇小说《纹身女孩》( 2003)之前不久,她偶然得知自己身上原来具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祖母是犹太裔,19世纪末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离开德国,移民至美国后放弃了犹太教信仰,甚至选择了将种族记忆从个人生活乃至家族历史中彻底抹去。

正是有关家族历史和个人身份的这一惊人发现促使欧茨开始对犹太问题进行思考,她目前正在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还将进一步发掘这一犹太寻根主题。

如此看来,借用法国著名犹太学者阿兰·芬凯尔克劳特所杜撰的一个词语,欧茨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加入了所谓“想象的犹太人”( imaginary Jew ) 行列,该词在此处特指那些未曾亲历大屠杀,却在想象中将自身与亲历者等同起来,并在替代性的大屠杀经历中界定自身的犹太身份的个体。

本文拟在分析两位主人公的情感认同进程,并分析其中每个阶段的原因。

一大屠杀 ( Holocaust /Shoah) 一词专指纳粹德国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的种族灭绝行动。

这场极端残酷的大规模反犹行动始于希特勒当权后的1933年,二战爆发后则愈演愈烈。

大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先是被没收了财产,驱赶到隔离区居住,然后被关进集中营,最终惨遭毒手。

其间,盟军拒绝干预,欧洲教会保持缄默,甚至连美国犹太人也被警告不得救助同胞。

虽然不同国家都有少数民众个体曾向犹太人伸出援手,但大多数人还是袖手旁观了这场灭绝人寰的种族灾难。

因此,大屠杀所带来的创伤记忆属于全世界,它自发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大屠杀文学( Holocaust literature ) 通常被分为以下六个主要类别。

首先是受害者的手迹,二是幸存者的回忆,三是抗争者的故事,四是解救者的英雄事迹,五是德国人(包括刽子手和平民)的亲身经历。

最后一类是大屠杀反思文学, 主要包括非亲历者的大屠杀叙事,而且大多出自大屠杀亲历者的后代之手。

这类所谓“大屠杀后叙事”( post-Holocaust narratives)体现着大屠杀对后世经久不息、绵延不断的影响, 其中大屠杀不仅是犹太民族意识与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 而且已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犹太民族性的局限,几乎成为用来描述人类苦难与救赎的一种隐喻。

本文中涉及的《表姐妹》很明显属于最后一类。

二从丽贝卡前期的读者来信和摩根斯顿教授的后期回信零散地透露了有关回忆录作者的以下信息: 芙瑞达·摩根斯顿,现年六十三岁,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考夫博伊伦市。

1941年,全家随其他欧洲犹太难民乘船到纽约,却被美国移民局拒之门外,后被投入纳粹德国在捷克设置的特雷津集中营。

作为名医的父亲曾在一战中为德国效劳并被授予金色英勇勋章,但他一到集中营便与家人失散了, 从此不知去向且杳无音讯,姐姐不久便生病死去,哥哥也遭践踏惨而死,母亲作为行政人员协助纳粹管理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事务。

1956年,芙瑞达移居美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此后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

现为芝加哥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除了这部畅销的回忆录以外,还著有《生物学史》、《种族与种族主义的历史》等。

表妹并非大屠杀的亲历者,但是她和她的家人却一直生活在大屠杀的阴下。

通过丽贝卡的读者来信所提供的散落线索可大致推知施瓦特一家的大屠杀经历。

1936年,战争尚未开始,有钱的犹太人仍被允许移民。

全家从德国巴伐利亚州考夫博伊伦移民到美国纽约,丽贝卡出生在难民船上。

1941年,五岁的丽贝卡与全家一起等待姨妈一家人乘船前来投奔,不料等来的却是姨妈全家遇难的消息。

按照父亲的说法,遭到美国政府拒绝入境的976名难民像牲口一样被送回到希特勒手中。

婚前名叫安娜·摩根斯顿的母亲因此受到精神刺激,再也没能恢复如常,加之被父亲禁止讲德语,而她英语又不够好,故绝望中终日躲在房里,甚至拒绝与人交往。

父亲移民前从事印刷业,在男校里做过数学老师,直到纳粹禁止犹太人教书。

移民美国后化名“雅各布·施瓦特”被迫改行做了掘墓人,性情乖戾,直到1949 年5月做出枪杀妻子并自杀身亡的惊世之举。

十三岁的丽贝卡侥幸逃脱,两个哥哥从此下落不明,她毁掉了母亲所有的照片,封存起关于家人的一切记忆。

后来,丽贝卡未能高中毕业,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生有一子,再婚后生活富裕却精神贫瘠, 虽已完全融入中产阶级主流社会却丧失了身份归属感。

三姐妹两人的相认过程并非想象上简单而顺利,而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两人通信的数量和回信内容上来看,姐妹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最开始妹妹欣喜若狂,很急于确认两人的关系,对于姐姐的出现非常的高兴,而姐姐的态度则是冷漠的。

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历史角度还有个人情感角度来分析。

从历史事实来说,半个世纪前,面对犹太人遭到屠杀迫害,西方国家袖手旁观,这不禁让人心生寒意。

历史不能重来,但是当姐姐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回忆这段历史时竟然又遭受非议。

大屠杀这段痛苦的记忆,对于表姐来说是那么的真实和残酷,然而时至今日,以人权文明著称的西方文明社会面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仍然集体失声,这是人类对少数族裔人遭受残暴待遇的漠视,是一代人的集体伤痛回忆,这无疑将表姐推向了一个痛苦的深渊,在遭受了冷漠对待之后,姐姐明显心灰意冷,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想过多的提及那段回忆,一方面是不想再引起自己痛苦的童年回忆,另一方面觉得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无法引起社会的反思和忏悔,反而遭受了争议,往事重提只能徒增烦恼。

从个人情感角度来说,表姐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受害者,经受了父亲失踪,哥哥离世,童年时光布满了死亡的阴影,这对她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虽然经过了后天的不懈奋斗,取得了学位,荣誉和地位,但是内心深处的伤痛却难以愈合,从马斯洛的需求分析角度上来说,虽然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层面的需求但是在精神上和心灵归属,身份认同层面上却是空虚无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