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
养老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
养老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养老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和支持的一种金融形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金融问题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开展养老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研究背景方面,首先需要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这意味着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的养老金融市场尚未充分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面临较大挑战。
有必要深入研究养老金融发展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老龄化趋势对养老金融市场的影响,推动养老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养老金融发展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研究的目的包括:了解养老金融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养老金融发展的现状,探讨影响养老金融发展的因素,挖掘养老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老年人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养老金融的健康发展和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通过深入研究养老金融发展的问题,可以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养老金融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金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养老金融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也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养老金融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养老金融的发展意义在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日益增加。
而养老金融的发展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服务,帮助他们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
养老金融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建立健全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既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又能保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分析和比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概述基本养老保险是指通过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全民参加、个人缴费、社会共担风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而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是指将不同参与主体分为不同层级,并在各级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国内外经验中,常见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账户、集体账户和相关部门账户。
个人账户是指个体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进入个人账户,由个人支配和使用。
集体账户是指企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进入集体账户,由单位和职工共同使用。
相关部门账户是指相关部门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进入相关部门账户,由相关部门用于统筹和调剂。
二、国内外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实践经验1.国外经验在国外,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实践较为成熟。
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养老金制度,由个人缴费并积累资金;第二层是企业年金制度,由企事业单位与职工共同缴费;第三层是私人年金制度,由个人自愿参与并进行投资。
2.国内经验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层是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这两个层次的统筹机制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统筹层次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仍不够完善,个人账户、集体账户和相关部门账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合理。
个人账户和集体账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需要更加公平和透明,相关部门账户在统筹和调剂方面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
2.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风险较高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风险较高,主要表现为投资收益率低、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退休后的生活保障。
为了全面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整理了相关数据。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养老保险参保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逐年提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参保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关。
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参保意识。
2. 养老金标准养老金标准对待遇水平的确保起着重要作用。
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养老金标准较低,未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亟需加以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存在待遇差距较大的问题,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3. 养老保险投资运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对待遇水平和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调研显示,一些地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配置不合理,运营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加强投资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的增值效益。
4.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调研结果,建议在制度设计上加强社会统筹,完善补充性个人账户,鼓励多元化的养老金投资理财方式,以及优化养老保险的管理和服务。
三、建议和对策基于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参保意识和参保率;2. 调整养老金标准,确保养老金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的增值效益;4. 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优化制度设计和管理服务。
四、结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待遇水平,需要加强宣传教育,调整养老金标准,改善投资运营管理,并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这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全面、稳定和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研究
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体系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
本文将从背景分析、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定义和特点、发展历程、建设策略、现状和前景以及结论与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我国养老金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
然而,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挑战。
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逐渐加大,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覆盖面相对狭窄,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因此,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显得尤为重要。
养老金第三支柱是指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非强制性养老保险。
与其他两个支柱相比,第三支柱具有以下特点:非强制性:第三支柱是自愿参加的,政府不强制要求个人必须参加。
个性化:第三支柱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风险偏好等因素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保险产品,满足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市场化:第三支柱的产品和服务由市场上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我国开始试点推行商业养老保险。
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商业养老保险逐渐成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养老金第三支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
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个人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为了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政府、市场和个人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政策方面,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明确监管职责,为第三支柱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参与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市场方面,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保险产品。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对策研究
5 . 4 %, 养 老保 险 基 金实 际收 益 率 降为 负 数 。
— 和 J 等( ) i 年 期定 期 款 利 率‘ 。 。 。 一 。
老 保 险 制 度 的建 立 为 广 大 职 工 老 有 所 养 提 供 了 重
要保障。 ( 二) 养老保 险基金 投 资方 式单 一 、 运 营渠道狭 窄
金融与经济
! :
o u r n a l o f i s { a H c a m l E c o  ̄ l o mi c s
完善我 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
对 策研究
● 苗 绘 , 王雷雷 , 李海 申
目前 我 国 人 口老 龄 化 问题 日益严 重 , 社 会 养老 问题 日益突 出, 养老 保 险基金 的投 资运 营 越 发 显得 重 要 。 本 文 分析 了我 国养 老 保 险基 金投 资 运 营现 状 及存 在 的问题 , 提 出 了养老 保 险 基金 投 资运 营 的对 策 , 以实 现养 老 保 险 基
金保 值 增值 、 规 范运 营 的 目标
『 关键 词1 养 老 保 险基 金 ; 投资运营; 保值增值 【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4 0 . 6 1 2 [ 文 献 标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1 6 9 X( 2 0 1 4 ) 0 1 - 0 0 8 2 - 0 3
一
、
我 国养 老保 险基 金 投资 运 营 现状 及 存 在 的
老 保 险 基 金 的 投 资 运 营 采 取 相 对保 守 的 运 营 策 略 ,
规 定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基 金 除 了 预 留 两 个 月 资 金 用 于
问题
( 一) 养 老保 险 基金 在 社 会保 障 中重要 作 用 凸显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分析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投资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其运营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的分析进行探讨,并探讨对投资回报率提高的策略。
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现状分析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直接影响着基金的偿付能力和长期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几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年度投资回报率仅在6%左右。
这一投资回报率相对有限,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
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投资人才和相应的投资策略。
其次,当前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风险较高,限制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回报率。
二、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的策略为了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下面提出以下几个策略:1. 加强基金管理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提高其投资运营能力。
引进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人才,培养和吸引更多的投资专业人士,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基金的安全运作。
2. 多元化投资: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扩大至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通过兼具稳健性和收益性的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长期回报率。
3. 着眼长期投资:养老保险基金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应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选取具有潜力和长期增值空间的行业进行投资,以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4. 强化信息披露: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对基金的认同感。
5. 寻求合作机会:积极与国内外优秀的投资机构和品牌合作,共同开展投资项目。
通过合作,可以借鉴对方的投资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水平和回报率。
三、总结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其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养老金融研究报告
养老金融研究报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研究养老金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一、养老金融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养老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金融服务。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社保养老金模式,第二阶段是私人养老金的兴起,第三阶段是养老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养老金融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融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有限,产品创新不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养老保险制度仍未完善,养老金来源单一;二是养老金融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性;三是投资渠道狭窄,资产配置能力有限。
三、养老金融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的养老金融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养老保险体系将逐步完善,养老金来源将更加多元化;二是养老金融产品将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包括基金、养老保险、债券等;三是资产配置能力将提高,投资渠道将拓宽,包括股票、房地产等领域。
四、养老金融投资策略
在养老金融投资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领域,同时要注意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
总之,养老金融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金融服务,未来将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养老保障。
“三支柱”视域下养老保险的结构优化研究思路
“三支柱”视域下养老保险的结构优化研究思路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不平衡,即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差异较大。
为了优化养老保险的结构,提高其保障水平和可持续性,需要从“三支柱”视域出发进行研究。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制度设计上强调了全民参保、共建共享的理念,但在实际执行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基本养老保险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导致一些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短缺。
此外,由于当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企业和个人缴纳,而个人缴费比例较低,导致基金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市场化因素,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增加收益来源,提高基金可持续性。
2.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增加基金收入。
3. 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消除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差异,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尚未完全普及,企业年金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资金投资管控机制,导致资金运用效率低下。
此外,企业年金基金存在运作风险和信任问题,阻碍了企业和参保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建立专门的企业年金基金,提供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资金投资管控机制。
2. 鼓励企业增加企业年金的投入,同时加强对企业年金运营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3. 加强宣传,提高参保人员的信心和积极性,提高企业年金的参保率和覆盖范围。
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退休保险。
我国目前的商业退休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保障水平较低。
此外,商业退休保险市场竞争不充分、保险产品未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是当前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商业退休保险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保险市场的监管体系。
私募股权投资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问题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8 0 9 F 3.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2 1 (0 20 一 o4 一O 1 7 - 8 72 1 )1 0 4 5
行存款、 国债 , 累计 投 资 收 益 只有 9 2 元 。从 其 . 8亿 20- 2 0 03 0 8年五 年 内 , 国养 老保 险基 金 的投资 收 我 益 为 21 , 同期平 均通 货膨 胀率 为 2 2 , 际 .8 而 . 实 投 资 收益 率为 负值 。如 何改 变我 国养 老保 险基 金在 运 营 方 面所处 的低 收益 状 态 , 少 或 消 除 老 龄化 带 减 来 的支付 压力 , 以及 通货 膨胀 带来 的财务 危机 , 具有 重 要 的理 论意 义 和实践 意义 。 私募 股 权 投 资 在期 限 、 益 率 等方 面 的特 点 能 收
第2 5卷 第 1 期 21 0 2年 1月
西安 财经 学 院学报
J u n 1o ’n Unv ri fFia c n c n mis o r a fXia ie st o n n ea d E o o c y
V0 . 5 No 1 12 .
J r 2 1 aL 0 2
4 4
睢党 臣 , 陈皴轩 : 私募股权投 资视角下我 国养老保险基金问题研究
于养老保 险基金要 承担资本市场 中 的风险 , 因此 必须
个方面: 银行存款、 政府和金融债券以及股票市场。 从 20- 2 0 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的收益情况来 01 09 看, 社保基金 20- 20 年投资于银行存款及国债 01 04
养老金融问题研究
养老金融问题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融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养老金融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养老金融的概念与范畴养老金融是指为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养老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包括养老金的筹集、管理、投资和发放等环节。
其范畴涵盖了养老保险、养老基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信托、养老理财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我国养老金融的现状(一)养老保险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构成。
然而,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资金缺口和可持续性的挑战,企业年金的覆盖面相对较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尚不成熟。
(二)养老基金投资运营面临压力养老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投资渠道相对有限,投资收益有待提高。
同时,在投资过程中,还需要应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
(三)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市场上现有的养老金融产品在种类、期限、收益等方面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养老需求。
三、养老金融面临的问题(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对养老金融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
(二)养老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对养老金融产品的了解不够深入,金融机构在产品宣传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导,导致投资者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三)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养老金融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监管协调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和监管重叠的情况。
四、解决养老金融问题的策略(一)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扩大覆盖面。
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与积极性。
(二)优化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对长期稳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比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优质股权等。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三)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开发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摘要:国内的养老保险研究虽然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际研究现状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从环境比较和制度比较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养老保险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实例比较了中美两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政策、管理等一些具体的情况。
关键词:养老保险;运作机制;比较1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环境差异分析(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无积累。
国外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长,如高福利国家瑞典等已经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累下来相当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
而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初期,全国总工会负责领导并组织实施企业劳动保险工作,劳动保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提取,并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在企业保险体制下,企业职工并没有直接为自己积累养老金,而是通过企业上缴财政利润和扩大再生产形成了国有资产,而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几乎没有任何积累。
(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供养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正式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各项配套制度的完善,90 年代逐步进入正规,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非常迅速。
企业离退休人员急剧增长,养老金支出也同步增长。
据统计,1978 年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仅为 314 万人,与在职职工之比为 1:30.3,养老金费用总支出为 17.3 亿元。
而到了 2001 年底,企业离退休人员己增加到 3381 万人,在 20 多年里,增长了 10 倍,与在职职工之比为1:3.1,一些老工业基地如辽宁省己达到 l:2.5,实际发放基本养老金 2321 亿元,远远超过同期 GDP 增长率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
而国外是在积累相当的养老保险基金,而且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还没有我们快。
(3)法制体系不健全。
从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的发展实践来看,尤其是总结美国、新加坡等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比较规范的国家的先进经验,养老保险必须建立在一整套严密的法律体系支撑下有效地发展下去。
我国目前主要靠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颁布行政法规和一般性文件来推行,缺少新制度建立初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种立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养老制度建设的进程。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研究
中西 部欠发达 省份之间在基金 的缴 费比例 、 投资管理 水平和投
资渠道上存 在很大 差距 ,导致 各地 养老保 险基金规 模差 异较 大, 不 便于进行 投资监管 和风险 控制 , 最终 会导致 道德风 险难 以防 范 , 收入差距扩大 , 违反社会主义公平原则 。
2 、 投资渠道单一 , 效率低 下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 缺乏明确的投 资管理主体 , 管理积 极性不 高 ,养老保 险基金 基本采用 了银行 存款 的单一 投资体 制, 养老基 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 行 。这种单一 的投资运营 渠
市 场投 资运作 , 但 基本养老保险基 金却依然在通过 以银行存款
为主体 的落 后投 资体制获得较低的收益 。在 以银行存款为主的
此外,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当下支付、 未来使用的特点, 随着
我国人 口红利 的下降和 未来工资的增长 , 养 老保 险基金 的支 付 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 在平均工资增长率达 1 4 . 1 % 的情况下 , 收 益
率不到 2 %的养老保险基金意 味着广大参保 人无法分享到 国民 经济快速发展 、 收入增长的成果 。
行, 也会缩水 。
中国 目前还没 有建立全 国层面 上统一 的社 会保 险养老保 险统筹管理制度 , 养老保险管理机 构仍处于地方 层次 。管理主 体 一般由省级集中管理 , 即账户 资金通过人 民银 行国库向 省上 解, 由省级社 会保险 经办 机构 统一管理 和运营 , 实行 省级核 算
一
、
我 国养 老 保 险 基 金 投 资 现 状
1 、 统筹层次低下 , 管理 效 率 不 高 , 投 资 积 极 性低
2 %, 但过去 1 1 年间 , 中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却高达 2 . 4 7 %。 以此推 算, 养老保 险基 金的损失约 6 0 0 0亿元 。例 如 , 2 0 0 8年通货膨胀 率为 5 . 9 5 %, 而 当年银 行 5年期定期存 款利率 为 5 . 8 5 %, 比较通 胀率 , 社会保 险基金即使全部 以 5年期定期存款 的方式存在银
养老保险基金信托投资机制研究
组合的运动轨迹 . 求解 有 效边 界 的 问题 将 转 化 为 以 J。J 7 ‘。。 ‘。。 5 。。— 。YJ 。。 R。 — 。。 ‘
界 上 的点 进 行 投 资 组 合 , 以 , 了反 映 养 老 基 金 所 为
、
投 资 组合 分 析
这 里 利 用 资 本 资 产 定 价 模 型 (ai lA st C pt s a e Pi n dl即 C P ) la . a e 威廉 F夏 r i Moe, A M ( lm FS r , cg Wii hp .
其 中 的 一 些 假 设 不 符 合 中 国 资 本 市 场 的 现 实 和 养 老 基 金 投 资 的 特 殊 性 , 此 , 文 对 其 模 型 加 以修 因 本 正 。 在 通 货膨 胀 的环 境 中 , 存 在 一 种 无 风 险 的 投 不 资 , 于 收 益 的确 定 性 , 由 国债 被 正 式 认 定 作 为 无 风 险 资 产 的 合 理 性 代 表 。 然 而 国债 是 有 购买 风 险 的 , 随着通货膨胀越来越高 , 这种 风 险也 越 来 越 大 。因 此 , 文 用 “ B 资产 代 替无 风 险 资产 , 零 p投资 本 零 ” 设 的 回报 率 为 R 则 修 正后 的资 本 资产 定 价模 型 为 :
【 中图分类 ̄]806 2 F 4 .1
号 : 1s 0 8 。 l e h 6 )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o — 6 X(0 2 0 — 0 5 0 1 6 19 2 1 )4 0 7 — 4 o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
C mmec l co nig2 1 ・ ・3期 o ri c u t 0 1 2 aA n 0 2
市 场 的运 行 不 规 范 . 督 管理 不 到位 , 场 风 险 大 大 高于 监 市
旦 煎盏查叁全 篁墨垂萱圭差查三盘蕉 L 鱼 圭塞堑 些垫金垒叁鱼墼:主全量墨 些 堕壁真焦篁墨 垒 童旦鱼鲞耋垂垒鲎堡尘 鲎垄蕉 箬主, 墨些圭垒垫萱 焦 妻墨杰堡鉴垫 旦 养老基垒管 理的一个重要发
壁垫夔蕉。垫 盔塾兰些型旦 壹叁金丝墨 量墨叠耋
基金 。 而且随着国际化的发展 。 利用外国基金管理人管理
保基金稳定地保值增值 。不受或者少受股市周期性波动的
影响 , 以应对我 国人 口老龄化 危机 的提 前到来 。 以及 自然通
货膨胀率的影响 . 是我们 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
二 、 会养 老 金的 投 资渠道 社 ( ) 买政 府债 券 和其 他金 融 债 券 一 购
购买 政府 债券是 社保 基金最可 靠 的投 资渠道 之一 。因
我 国 养 老 保 险 基 金 投 资 研 究
O赵 龙 / 文
墨 从全球范围来看 整金堡堕垂全圭 鱼 差查叁全丝
成 从其管理运 的迭作方式及 治理结构特点来看 .
得的, 之所 以社 保基 金在 2O 出觋 高 回报 , O9年 主要 得益 于 股市 回j。因此 . 提高我 国社保 基 金投资 的 匾报 率 , = } 如何 确
一
2d 年 的 20 元发展 到 20 年 的 7 6 亿元 .其 中 , 5 ,!  ̄ 0亿 09 5 7 基
金 权益 为 69 7亿元 .基 金权 益投 资收益 率达 到 l . 为 2 61 %。
规定 为社 会保 障 基 金 进入 资 本市 场 和商 业 化运 作 提 供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础设施投资研究——以高速公路PPP项目为例
收稿日期:2018-06-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养老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16BKS049);江西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度第二批重点工程科技项目“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融资ppp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2017C0006);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养老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作者简介:姚金海(1979—),男,江西萍乡人,博士,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础设施投资研究[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8.09.014姚金海1,2(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18;2.江西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要:开拓PPP投融资模式有利于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积累周期长达30年以上的养老基金的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与高速公路PPP项目公司25~30年的特许经营期限具有极强的耦合性。
一方面解决了PPP项目融资长期依赖3~5年中短期银行贷款的期限错配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解决了养老基金长周期内抗通胀、低风险和稳定现金流资产的“资产荒”问题。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公路PPP;利益耦合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8)09-0067-0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城乡居民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并轨运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织就了一张覆盖9亿人、覆盖率超过90%的世界最大养老保障安全网。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独大、统筹层次低、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率低、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差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4), 3217-3225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rf https:///10.12677/orf.2023.134324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分析裴亚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6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9日摘要近年来,养老金待遇水平不断上调,叠加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金面临的支出压力不断加剧。
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基金总量短缺严重,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影响巨大。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准确而合理的数学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养老金支出的因素展开分析和研究,研究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从而找到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将为我国养老保障基金支出的控制和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多元回归分析,基金管理,STATA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Pension Insurance Fund ExpenditureYanan Pei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Received: Jun. 16th , 2023; accepted: Aug. 3rd , 2023; published: Aug. 9th, 2023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evel of pension treatment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nd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has intensified the expenditure pressure of pension. Under the current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he total amount of pension fund is seriously short,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by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pension expenditure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裴亚楠and the economic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and law between pension fund expenditure and other economic variables are studied, so as to fin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pension fund ex-penditure.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perfect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China’s pension security fund expenditure, an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olicy formulation.KeywordsPension Insurance Fu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und Management, STATA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困境及策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困境及策略摘要:新时期,我国高度重视养老保险,而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工作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面临着较大的贬值压力。
整体来讲,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不过依旧存在问题,需要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机制,由此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发挥更大作用,继续推动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特征入手,讨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困境,最后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优化措施,希望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困境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该背景下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而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也在扩大,目前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问题,比如资金投资力度不足、缺乏监管措施、投资方式落后,由此带来贬值风险,所以需要强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措施,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的参与为老年群体带来实际利益,以下展开相关分析。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特征与原则(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特征1长效性开展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这项惠民措施有助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缓解养老压力,减少社会矛盾,整体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当前居民基本养老基金享有的基金保障金额和缴纳金额持有者寿命关系密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也在完善中,而这一制度实施也具有长效性特征[1]。
2法制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同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规范,使得居民基本养老基金管理工作在法律规范下得到科学管理,能够合法合规地对保险基金投资监督和支出加以管理,进而降低个人以及团体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带来的影响。
3公平性当前我国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向全体公民,所以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分配期间都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国家也将养老保险基金分配落实到贫困老年群体中,切实发挥养老保险基金应有作用,有效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水平[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GDP的因果关系研究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GDP的因果关系研究摘要: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GDP,因果关系,影响因素1.引言2.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GDP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而较少涉及因果关系的探究。
以我国为例,一些研究表明,GDP的增长可以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而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也可以对GDP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只是通过描述性分析或简单的回归模型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因果分析。
3.数据与方法本研究使用了近几年来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GDP的相关数据,包括宏观经济数据和地区层面的数据。
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如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用于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4.实证结果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发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GDP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具体地说,GDP的增长会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增长,而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增长也会对GDP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我们还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对GDP的增长的影响可能更加显著,而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则更容易受到GDP波动的影响。
5.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了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GDP之间关系的一些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参与率、收入水平等。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以优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和GDP之间的关系: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入,改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等。
6.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GDP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
这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和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9T09:26:01.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胡慧卿[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总量虽每年都在增长,但其支出规模同样也在增加,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增幅为21.9%,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幅已达18.6%。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总量虽每年都在增长,但其支出规模同样也在增加,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增幅为21.9%,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幅已达18.6%。
如今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内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基金总体支付压力仍未得到缓解,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也呈下降趋势。
至此,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其
中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则是其关键所在。
为此,本文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分别回顾了学者们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运营与监管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投资管理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不断完善与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成为大势所趋。
遵循十九大精神,中央层面于2018年6月下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该制度的推行成为推进“全国统筹”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体看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衡,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一定规模,运营状况良好。
但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面临投资渠道少、投资收益率低、养老金缺口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尽快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水平,探索合理的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方案成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问题的相关研究入手较早,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西方国家在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这一方面研究较早。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在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Black,1992;Davis,1995)。
Robert Poezn(2002)则明确表示资本市场与养老基金投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养老基金投资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健全公司治理机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能够促进养老金计划的顺利执行,有效缓解政府负担。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研究外国学者Black(1992)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时也是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的,他提出应降低持有证券的比例和相应增加有固定回报率债券的比例来使得基金资产的投资组合达到最优。
Booth与Yakonbou(2000)利用实证分析得出,因通货膨胀造成的养老基金贬值只能借助股票等高收益金融资产的手段来补救,因此主张养老基金应投放到股票市场;与其持相反观点的Deborah Lucas(2001)认为由于股票市场的高回报率随之会带来高风险,为此不提倡养老基金投资到资本市场当中。
(三)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研究国外学者Baldwin主要通过投资组合理论证实养老基金的多渠道投资可以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Douglas Wright(2011)认为以目标为导向的投资策略对于那些采用固定缴费方式的养老保险基金计划的居民来说是一种最佳方式。
(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与监管研究 Nick(1998)特别提出在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方面实行基金经理人的竞争机制不仅可以适当降低运营成本,而且可以降低个人分散投资的成本。
智利学者大卫•布拉沃(2018)指出目前智利仍有80%的养老基金交由私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运营管理,否定了竞标机制的作用,认为其并没有实现将管理费降低到一个理想效果的目的。
养老基金监管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E.Philip Davis(2001)提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模式可以采取“审慎人”和数量限制两种监管模式,根据投资形式和投资比例的不同适当采取适合的监管模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在投资主体、投资工具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都有过深入探讨。
近几年,养老保险多元化投资的新路径也逐渐明晰,当前,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研究 2015年,中央层面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之后,由于相关实施细则不足,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没有新进展。
郑功成(2003)提出在我国基金运营管理机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肯定了有偿运营额度限制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为日后养老保险基金的商业运营起到示范作用。
罗微(2009)从个人账户基金运营的角度提出可以适当放宽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范围,降低限制条件,采用集中管理的手段来运营。
郑秉文(2012)认为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市场化投资政策,从而可以凭借该政策来提高社保基金的整体收益率。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研究阎秀明(2009)认为应考虑采取多样化、分散化的投资形式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中带来的风险,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维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从而确保基金的有效运行。
惠恩才(2015)已经开始提出明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路径是实现其投资多元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胡晓义(2018)指出为了加速养老储备资金的积累,应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进一步研究投资多元化问题,其中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迫在眉睫。
唐霁松(2018)则从政府层面提出应通过税收优惠与投资政策调整等手段来扩大养老保险投资范围。
(三)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研究国内学者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开展研究时大多在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来进行的。
部分学者在Markowitz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投资模型,在收益率既定的情况下,寻找使得投资组合方差最小的资产配置比例(孙永勇、李珍,2006;罗微,2008;)。
唐霁松(2018)指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应当以打破局部利益格局为目标,共同努力为参保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选择,使其获得长期较高的投资收益。
(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研究(姬淑亚,2006;方永,2010)提出政府应从自身角度考虑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中所站的位置,尽可能完善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手段。
王小华、张军涛(2014)认为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这一难题,应实施严格限定监管模式。
郑秉文(2017)认为
“开源”是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砝码,为此,提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框架和配套措施,督促地方开展委托投资。
(五)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预警研究在这一方面,学术界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这一层面,尤其在金融领域体现较为明显,譬如,唐旭(2002)针对预警方法、相关模型、制度与指标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我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架构;与之不同的是,胡燕京、高会丽、徐建锋(2003)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BP神经网络法构建了金融风险预警模型,对金融风险的现状展开了研究。
三、文献评述
结合国内外文献可知,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比我国发展较早,因此国外学术界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研究也较早;另外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大多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将其应用到国内的研究当中,并且研究内容也较为充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都有涉及。
但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预警研究缺乏深入度,此外,缺乏法律支持研究,由于目前我国对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投资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做支撑,以及我国尚未开放个人投资选择权,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政策做引导,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Blake.Pension schemes and pension funds in the United Kingdom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智利〕大卫•布拉沃.智利多层次养老金的改革进程与最新动向[J].社会保障评论,2018(2):30-38.
[3]郑秉文.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管理体制的转型与突破——写在基金养老基金投资进入市场之际[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