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作业生产计划
生产第十一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加强生产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 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03 作业调度与控制
作业调度的基本原则
优先满足交货期长的订单
在满足客户交货期的基础上,优先安排 订单交货期较长的生产任务,以实现生
产效益最大化。
优先安排重要客户订单
对于公司战略合作伙伴或重要客户, 优先安排其订单生产,以维护公司业
生产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
生产管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包括ERP、MES、WMS、PLM等系统,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生产管理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生产管理的定义
智能化生产管理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生 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 风险。
将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间接成本核算
将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制造费用(如设备折旧、车间管理费用等)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到产 品成本中。
作业基础成本核算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和记录,将资源消耗分配到各个作业中,进而计算 出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
人工智能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对历史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预测未来生产趋势,提高生产计划和调度的准确性。
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采集生产现场的数据,对生产过 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4 生产现场管理本、 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生产成本的控制与核算的优化策略
强化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 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氛围。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1. 引言制造业是指人们利用物质和能源,在一定经济条件下,通过工人、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最终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和产品。
制造业的生产作业计划在实现高效生产和优质产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定义、目的以及主要内容。
2. 定义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是指在任一特定时间段内,为了实现生产目标和要求,计划和安排生产工序、产品数量、工人配备、设备使用等相关要素的过程。
它是制造业内部进行生产组织和协调的重要手段。
3. 目的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3.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分配生产工序、产品数量、工人配备和设备使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冗余,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3.2 保证生产质量通过合理的作业计划和安排,确保所有生产工序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每一道工序都按照要求进行,从而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3 控制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能耗等,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4. 主要内容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4.1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编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类型和数量、生产周期等要素,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考虑到生产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控制等因素。
4.2 工序安排工序安排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的顺序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通过工序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和停滞,确保生产流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4.3 人员配备人员配备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和工序安排,合理配置和调配生产工人的数量和技能。
通过合理的人员配备,可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减少因人力不足或过剩导致的生产问题。
4.4 设备利用设备利用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使用情况。
通过设备利用的合理调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机和设备故障等问题。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pptx

名词术语(续)
“零件”则代表“服务对象”。零件可 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零 件
“加工路线”是零件加工经过不同机器 构成的路线。比如,某零件要经过车、 铣、占、磨的路线加工,我们可以用 M1,M2,M3,M4来表示。 “加工顺序”则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 件的先后顺序,是排序要解决的问题
4参数表示法:
第11章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陈荣秋
生产任务的最终落实
MRP确定各车间的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 将全厂性的产品出产计划变成了各车间 的生产任务。 各车间要将车间的生产任务变成各个班 组、各个工作地和各个工人的任务,才 算落到实处。 将任务安排到工作地,牵涉到任务分配 和作业排序问题
n /m /A /B。 其中, n ──零件数;
m ──机器数; A ──作业类型;在A的位置若标以 “F”,则代表流水作业排序问题。若标以 “P”,则表示流水作业排列排序问题。若标 以“G”,则表示一般单件作业排序问题。当m =1,则A处为空白 B──目标函数,通常是使其值最小 。
流水作业计划问题
表 11-7 用 CDS 法求解
i
1234
l=1
Pi1
1263
Pi3
4582
L=2
编制作业计划实质上是要将资源分配给不同的 任务,按照既定的优化目标,确定各种资源利 用的时间问题。
有关的名词术语
排序(Sequencing) 是确定零件在机器上的加 工顺序。 编制作业计划(Scheduling)则不仅包括确定加 工顺序,而且还包括加工任务的分配和加工每 个零件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调度”是作业计划编制后实施生产控制所采 取的一切行动,“编制作业计划”是加工制造 发生之前的活动。火车时刻表是作业计划。火 车时刻表制定后,对火车运行的安排,包括发 生晚点后的处理,都属于调度。
第11章制造业作业计划

11.1.2 编制作业计划的假设条件
①一个零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机器上加 工,每台机器同时只能加工一个零件; ②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即 上一道工序完工后,立即送下道工序加工; ③不允许中断,零件一旦开始加工,须一直 进行到完工,不得中途停止插入其它零件; ④每道工序只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⑤零件数,机器数和加工时间已知.
T = nt 1 + nt 2 + ...nt m = n ∑ ti
i =1 m
2,平行移动方式
工 序1 2 3 4 时间 加工周期
T平 =
m
∑
i =1
ti + ( n 1)t L
tL为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特点:既保持一批零件顺序加工,又尽可能使相邻工 序加工时间平行进行.
工序 1 2 3 4 加工周期 时间
11.2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11.2.1 n项工作在两台机器上的排序问题
排序问题的提出: 零件 加工 总完成时间 号 工时 1 1.5 1.5 2 3 4 0.25 1.5+0.25=1.75 0.5 1.75+0.5=2.25 1.2 2.25+1.2=3.45 零件 加工 总完成时间 号 工时 2 0.25 0.25 3 5 4 0.5 0.25+0.5=0.75 0.6 0.75+0.6=1.35 1.2 1.35+1.2=2.55
排序后的生产周期 0 J2 J4 J5 机器1 J2 J4 机器2
J1 J3
11.2.2 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方法
步骤:①按排序结果列出加工时间矩阵,右上角数为完工时间; ②第1行第1列元素:完工时间=加工时间 ③第1行其它元素:前列完工时间+本列加工时间=本列完工时间 ④第1列其它元素:上行完工时间+本行加工时间=本行完工时间 ⑤第2行到第m行,第2列到第n列:将加工时间与上行前列完工时 间最大值相加. 工件代号i Pi1 Pi2 Pi3 Pi4 1 4 3
制造业企业工作计划五篇

制造业企业工作计划五篇制造业企业工作计划篇1为加强生产工作的管理,稳定产品质量,控制各项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及各种消耗,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严格遵照企业整体部署和要求,使生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2023年工作做以下计划:1落实规章制度,严格安全管理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常抓不懈的工作,不定期检查车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对浸出车间进出管理制度方面,要严格控制,对外来人员严禁入内,确需进车间参观,须专人陪同,讲明应遵守的各项制度及注意事项。
要定期举例安全消防培训和消防演习,使职工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要教育引导职工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劳动纪律,促进管理工作要稳定正常生产,杜绝违章违纪现象发生,首先要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求职工严格遵守企业及生产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违章违纪现象发生。
对于个别违反制度,不服从管理者,都要及时给予处罚,并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情节严重者要坚决辞退,绝不手软。
让班组长以上管理者起到带头表率作用,使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从而保证车间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保证工具维修质量,提高运转率为保证工具维修质量,要加强维修工及操作工的责任心,把车间工具维修落实责任到人,制定巡回检查制度,做好检修记录,对于维修不及时或达不到要求而耽误生产者,要给予经济处罚,从而督促员工维修好每一台工具,提高工具运转率。
4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消耗由于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在生产内部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价格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因此要杜绝车间内部浪费现象,减少配件更换次数,节约利用废旧材料,节省各种原辅料消耗,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5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等理念都深深的扎根于每个企业,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无情的考验。
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只有用合格的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断的扩大市份额,创造出更好的效益。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在制造业中,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交货时间和成本。
一个良好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目标和数量,然后根据生产设备的状况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确定生产的时间表和生产周期。
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对策。
在确定生产计划后,需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从而避免因为原材料短缺而影响生产进度。
而生产作业计划则是在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具体安排了每个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工序之间的关联和时间安排。
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根据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工序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工序的顺序和时间。
并且需要不断与生产现场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生产作业计划的顺利执行。
总之,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是制造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只有在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生产目标,提高竞争力。
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供应链情况、生产设备状况、人员安排、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确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和销售部门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数量和生产周期。
另外,供应链情况也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考量因素。
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交货周期,并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
同时,在选择供应商时,还需要考虑供应商的稳定性和质量管理情况,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生产设备状况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安排生产作业计划时,需要根据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工艺要求,合理安排工序的顺序和时间。
生产运作管理_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_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从生产计划的制定到实际生产的控制和调整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探讨其对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性。
一、作业计划的制定作业计划是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纲领,它包括生产目标的确定、生产任务的分解、产能的安排和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等内容。
作业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衡量和评估,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确定生产目标生产目标是企业生产运作的基础,它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生产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销售预测和企业资源的分配情况等因素,在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
2.生产任务的分解根据生产目标的确定,将其分解为多个具体的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的分解涉及到生产线的设置、工序的划分和生产能力的分配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任务分解,可以明确各个生产环节的职责和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产能的安排产能的安排是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情况,合理地安排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
产能的安排需要考虑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维修保养和更新等因素,以及员工的培训和配备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产能安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生产任务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原材料采购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可靠性、质量和价格等因素,以及库存的控制和管理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采购计划,可以保证生产的顺畅进行和成本的控制。
二、作业控制的方法作业控制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生产计划的调整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作业控制的方法包括生产进度的跟踪、资源的分配和生产参数的优化等。
1.生产进度的跟踪生产进度的跟踪是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生产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分配。
生产运作管理之制造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之制造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制造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1、排序:是确定零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2、编制作业计划:不经包括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还包括加工任务的分配、加工每个零件的开始和完成时间的确定。
3、派工:是在作业计划制定以后,按照作业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通过工票或施工单的形式下达到具体的机床和工人,属于通常所说的“控制”范围。
4、赶工:是在实际进度已经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也属于通常所说的“控制”范围。
5、控制:是作业计划编制后实施生产控制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6、加工路线:是由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它是零件加工在技术上的约束。
7、加工顺序: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件的先后顺序,是排序和编制作业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8、加工周期:又被称为最长流程时间,它是从第一个零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零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9、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
10、顺序移动方式的缺点:零件运输次数少,设备利用充分,管理简单,但加工周期长。
11、有限能力负荷:是指分配给机器的任务不能超过机器能力的限制。
12、无限能力负荷:是指分配给机器的任务时不考虑机器的能力限制。
13、半能动作业计划:各工序都按最早可能开(完)工时间安排的作业计划。
14、能动作业计划:任何一台机器的每段空闲时间都不足以加工一道可加工工序的半能动作业计划。
15、无延迟作业计划:是指没有任何延迟出现的能动作业计划。
16、优先调度法则:①SPT法则,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序。
②FCFS法则,优先选择最早进入可排工序集合的工件。
③EDD法则,优先选择完工期限紧的工作。
17、随机抽样法:它从全部能动作业计划或无延迟作业计划之中抽样, 得出多个作业计划,从中选优。
应用抽样法时,实际上是对同一个问题多次运用RANDOM法则来决定要挑选的工序,从而得到多个作业计划。
制造业生产部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

制造业生产部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一、引言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本计划旨在明确制造业生产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以实现效率提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二、总体目标1. 实现年度生产任务完成率100%。
2. 提升生产效率,将制造周期缩短10%。
3. 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
4. 尽量减少不良率,将废品率控制在3%以下。
5.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年度成本降低10%。
三、任务分解1. 生产计划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部门的订单情况,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并确保按时完成。
目标:制定全年生产计划,每月评估并调整计划。
2. 生产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和重复工作。
目标:将制造周期缩短10%,降低生产成本。
3. 质量控制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生产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
目标:定期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减少不良品数量。
4. 废品率控制通过加强工艺管理、设备维护和员工培训,降低废品率,提高产品利用率。
目标:将废品率降低至3%以下。
5. 成本控制优化生产管理,降低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目标:年度成本降低10%,提高生产效能。
四、具体措施1. 提高设备稳定性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目标: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生产停工现象。
2. 优化人员配备合理调配部门人员,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
目标:确定合理的人员配备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目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评估员工绩效,优胜者给予奖励。
4.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能。
目标: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提供员工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更新。
5. 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制造业生产计划体系

制造业生产计划体系制造业生产计划体系是企业为实现生产目标,对生产活动进行系统、科学的组织和安排的一系列计划。
生产计划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能力计划和生产成本计划等。
以下为制造业生产计划体系的详细介绍: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制造业生产计划体系的核心,是根据市场需求、订单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对产品产量、生产时间、生产过程等方面进行的具体安排。
生产计划分为长期生产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
长期生产计划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战略和发展方向,而短期生产计划则关注生产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二、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是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对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需求进行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物料需求计划通过计算产品的需求量和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对物料的采购、库存和生产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制造业生产计划体系中具体实施生产过程的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主要包括生产任务的分配、生产资源的调度、生产过程的监控等。
生产作业计划要求企业按照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四、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计划是根据生产计划、市场需求等因素,对企业的生产设备、人力、技术等生产能力进行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生产能力计划要求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生产成本计划生产成本计划是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生产成本计划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管理成本等。
生产成本计划要求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
六、生产计划体系的组织与实施1. 生产计划的组织:生产计划的组织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审批、执行和监控等环节。
制定生产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订单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审批生产计划时要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执行生产计划时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生产活动;监控生产计划时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八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02
综合作业计划和专项作业计划。
按制定方式
03
指令性作业计划和指导性作业计划。
02
制造业作业计划方法
甘特图法
总结词
甘特图法是一种直观的图形表示方法,用于表示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
详细描述
甘特图法通过绘制条形图来代表各个任务或活动,并使用箭头表示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 甘特图法可以清晰地展示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各个任务的依赖关系,有助于项目团队更好地协同工作。
成本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深入分析,找出成本节约的空间,优化作业过程,降低生产 成本。
04
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
总结词
高效协同、精细化控制
详细描述
该汽车制造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和控制 方法,各部门之间高效协同,实现了精细化 的生产流程控制。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数据, 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按时交付高质量产 品。
案例二
总结词
快速响应、灵活性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注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采用灵活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方式。通过建 立敏捷的生产调度系统,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案例三:某机械制造企业的作业计划与控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标准化、模块化生产
该机械制造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流程,通过 模块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 ,规范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采用自 动化设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质量检验
对作业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环节。
制造业中的生产计划和产能规划策略

制造业中的生产计划和产能规划策略随着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和产能规划策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生产计划是指制造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安排的具体生产活动,而产能规划是指制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提供的产品数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造业中的生产计划和产能规划策略。
1.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最核心的经营活动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制造企业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制定生产计划。
(1)推式生产计划:推式生产计划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销售预测和订单量来制定生产计划。
这种策略适用于需求波动较小和产品寿命周期比较长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库存成本。
(2)拉式生产计划:拉式生产计划是指通过市场需求信号来触发生产,即根据实际销售订单来制定生产计划。
这种策略适用于需求波动较大和产品寿命周期比较短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降低成本。
(3)混合式生产计划:混合式生产计划是指结合推式和拉式生产计划的优点,根据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这种策略可以更好地平衡生产效率和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4)精细化生产计划:精细化生产计划是指通过精确的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计划和排产计划来实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最优化。
这种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划和排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产能规划产能规划是制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提供的产品数量,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进行产能规划。
(1)推定容产能规划:推定容产能规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企业资源能力,推定出合理的产能水平。
这种策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拉定容产能规划:拉定容产能规划是指根据实际销售订单和供应链的能力来确定产能水平。
这种策略可以避免过度投资产能,减少库存积压和降低成本。
(3)增量产能规划:增量产能规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和企业资源能力,逐步增加产能水平。
制造业月度工作计划范文

制造业月度工作计划范文
本月度工作计划为制造业企业制定的计划,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本计划包括了生产、采购、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员管理
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以确保制造业企业的良好运行。
一、生产计划
1. 制定每周生产计划,具体分解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按时完成。
2. 定期检查生产线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生产。
3.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工人技能等方式实现。
二、采购计划
1. 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避免因缺料而影响生产计划。
2. 与供应商协商,寻求原材料价格的优惠,降低采购成本。
3. 定期审查采购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三、质量控制
1. 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 制定质量检查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3. 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四、设备维护
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停机时间。
五、人员管理
1. 培训员工,提升员工技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3. 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以上为制造业月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通过执行以上计划,制造业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希望本计划能够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指导和帮助。
制造业的生产作业计划

制造业的生产作业计划一、概述制造业的生产作业计划是指在制造领域中为了实现产品生产目标而制定的详细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包括了生产线的布置、生产过程的安排、生产设备的调度以及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内容。
它是制造企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生产作业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作业计划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生产任务的排序、生产周期的安排、生产数量的确定等。
通过生产计划,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的具体生产安排,包括了生产设备的调度、生产人员的安排、生产过程的排程等。
通过生产调度,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 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确定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的数量和时间。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企业可以合理采购物料,避免库存积压和物料短缺。
4. 生产资源配置生产资源配置包括了生产设备、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调配。
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5. 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了生产过程的监控、质量检验、质量改进等。
通过生产质量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过程制造业的生产作业计划制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生产需求分析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之前,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产品设计、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生产需求和目标。
2. 生产计划制定根据生产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的种类、数量、周期等,并制定生产排程。
3. 生产资源调度根据生产计划,调度生产资源,包括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物料等,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4.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监控生产活动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简介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简介1. 引言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是在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并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用的制定方法。
2. 生产计划的概念与重要性2.1 生产计划的定义生产计划是指制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资源状况,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资源的活动。
生产计划的目标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按时交付。
2.2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资源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措施得以落实,保证产品的质量。
•及时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按时交付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3.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与重要性3.1 生产作业计划的定义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的具体生产活动安排,包括工序、工时、设备资源等方面的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按时交付。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性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性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优化流程,减少物料和机器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质量:通过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每个工序的要求和操作指南,提高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提前解决潜在问题:通过合理安排作业计划,预先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
•提高交付准时度:通过合理安排作业计划,确保每个工序的时间和资源的可用性,保证按时交付。
4. 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4.1 MRP系统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制造业计划管理方法。
生产第十一章-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
工件号 1 2 3 4 5 6
ai 5 1 8 5 3 4
bi 7 2 2 4 7 4
*
四、作业排序方案的评价标准
1.工作流程时间 从工件可以开始加工至完工的时间,包括在各个机器之间的移动时间、等待时间、加工时间以及由于机器故障、部件无法得到等问题引起的延误时间等。 2. 加工周期 完成一组工作所需的全部时间。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上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完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3
6
9
9
12
12
3
机壳1
9
8
17
17
10
17
7
机壳5
17
12
29
29
22
29
7
机壳3
29
15
44
44
20
44
24
总数
102
120
18
38
平均数
20.4
3.6
7.6
平均在制品库存=102/44=2.32个 平均总库存=120/44=2.73个
SPT规则排序结果
顾客实际取货时间基于以下假设:顾客不会在预定取货时间之前来取货;如果有拖延发生,他们将在加工结束时马上取走。
12.5
0
操作1
A, 1.2
E,1.5
D,3.0
B,2.5
C,1.6
2.6
5.5
9.0
11
13.7
操作2
i
C
B
D
E
A
操作1
操作2
*
【例 题】
根据Johnson算法求以下8/2/F/Fmax问题的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

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造业公司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生产作业计划示例:1. 确定生产目标:首先,制造业公司需要确定生产目标,包括产品数量、质量标准和生产周期。
2. 安排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根据生产目标,确定需要的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
3. 确定生产工艺和流程:制定生产工艺和流程,确定原材料采购、加工工艺、装配工序等细节。
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生产周期,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每日、每周、每月的生产任务分配。
5. 实施生产作业: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作业,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6. 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7. 处理生产异常和问题: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和问题,确保生产作业顺利进行。
8. 收集生产数据和反馈:对生产作业进行跟踪和监控,收集生产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
上述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团队合作,只有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生产作业,才能实现高效生产和优质产品的生产目标。
为了进一步完善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补充内容:9. 物料管理与采购计划:在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中,物料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制造业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料管理系统,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其他必要物料的及时供应。
这包括制定采购计划,保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生产需要。
10. 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要确保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制造业公司需要关注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生产技能,并且能够紧跟工艺技术的更新和改进。
11. 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生产作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制造业公司需要制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并保证生产作业的连续进行。
12. 生产报表与绩效评估:制造业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生产报表系统,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制造业作业生产计划

体的机床上加工。
赶工:当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 加工线路:工件按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用
M1,M2,M3,M4来表示。
加工顺序: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工件的先后顺序,是排
序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排序问题的分类
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以分为单台机器 的排序问题和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按加工路线的特征,可分为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和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按工件到达工作中心(或车间)的情况不同可 分为静态的排序问题(当进行排序时,所有工件都已到 达,或准备就绪)和动态的排序问题(工件的到达是陆 续的,要随时安排它们的加工顺序);
(一)Palmer(帕默) 算法
1965年,D·S·Palmer提出按斜度指标排列工件的启发 式算法,这种算法称之为Palmer算法。 其中工件斜度指标可按下式计算:
m
i k (m 1) / 2 pik , k 1, 2,L n k 1
式中,m为机器数,pik为工件i在Mk上的加工时间
算出λi后,按λi不增(递减)的顺序排列工件,可得出较 满意的加工顺序。
3. 加工顺序(Sa,C,Sb)即为所求近优解。
例11.3
i
1
2
3
4
Pi1
1
2
6
3
Pi1
8
4
2
9
Pi1
4
5
8
2
三、一般n / m / P / 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三)CDS算法
Campbell,Dudek,Smith三人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 简称CDS算法。他们把Johnson 算法用于一般 n / m / P /Fmax 问题,得到(m-1)个加工顺序,取其中优者。对加工时间, 按下列公式求和,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排序问题的分类
按目标函数不同,可分为流程最短问题与误工最 少问题等; 按目标函数的性质不同分为单目标排序问题与 多目标排序问题; 按参数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确定型排序问题与 随机型排序问题。
4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三、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一)排序问题的假设条件 1.一个工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机器上加工; 2.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平行移动方式; 3.不允许中断; 4.每道工序只在一台机器上完成; 5.工件数、机器数和加工时间已知,加工时间与加工
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以分为单台机器的 排序问题和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 按加工路线的特征,可分为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和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按工件到达工作中心(或车间)的情况不同可 分为静态的排序问题(当进行排序时,所有工件都已到 达,或准备就绪)和动态的排序问题(工件的到达是陆 续的,要随时安排它们的加工顺序);
最长流程时间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机器开始加工起,
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后一台机器上加工完成为止的时间。
6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四、排序问题的一般表示方法 4参数法:n/m/A/B
其中:n ——工件数; m——机器数; A——工作车间类型; B——目标函数,通常是使其最小
若A处为F代替,则表示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若A处为P代替,则表示流水作业排列排序问题,即每 个工件在各台机器上的加工顺序都相同; 若m为1时,A为空白,即单台机器的排序,对于单台机 器排序问题,无所谓加工路线问题。
11
第二节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二、n / 2 / F / Fmax 问题的最优算法
对于n个工件1台机器的排序问题,既适用于流程作 业,也适用于单件作业,在第三节单件作业排序讨论。
对于n / 2 / F / Fmax 问题,S.M.Johson于1954年给 出了有效的算法,即著名的Johson算法。其目标是 使从第一个工件开始到最后一个工件结束的总流程 时间最短。
7
第二节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每个工件 的加工线路都一致。
加工线路一致,是指工件的流向一致,并不 是指每个工件必须经过加工线路上的每台 机器加工。
本节要讨论的是所有工件在各台机器上的 加工顺序相同的情况,就是排列排序问题 n/m/P/B。
第二节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一、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
顺序无关; 6.每台机器同时只能加工一个工件。
5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三、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二)有关符号说明
Ji —工件i,i 1,2, ,n
Mj —机器j, j 1,2, ,m
pij
—Ji在M
上的加工时间
j
ri —工件Ji的到达时间,指Ji可以开始加工的最早时间
Cmax —最长完工时间
Fmax —最长流程时间,Fmax Cmax ri,当ri 0时,Fmax Cmax
派工:按照作业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的生产任务安排到具
体的机床上加工。
赶工:当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取的行动。 加工线路:工件按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的过程,一般用
M1,M2,M3,M4来表示。
加工顺序: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工件的先后顺序,是排
序要解决的问题。
2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排序问题的分类
第十一章 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11.1 排序问题的基本概念 §11.2 流水作业排序问题 §11.3 单件作业排序问题 §11.4 生产作业控制
第一节 排序的基本概念
一、相关名词术语
排序:确定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编制作业计划:不仅包括确定工件的加工顺序,还包括确
定机器加工每个工件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我们习惯上不 加区别地使用作业排序与作业计划。
12
二、n / 2 / F / Fmax 问题的最优算法
Johnson算法的步骤:
① 列出所有工件在两台机器上的加工时间矩阵; ② 从加工时间矩阵中找出最短的加工时间; ③ 若最短的加工时间出现在M1上,则对应的工件
往前排;如果最短的加工时间出现在M2上,则 对应的工件往后排;然后,划去已经排序的工件。 若最短的加工时间有多个,则任选一个; ④ 当所有的工件都已排序,停止计算,转步骤①。
10
Fmax的标注完工时间的规则
对于第1行第1列,只需把加工时间的数值作为完工 时间标在加工时间的右上角;对于第1行的其它元素, 从左到右依次将前一列右上角的数字加上计算列的加 工时间,将结果填在计算列加工时间的右上角。 对于从第2行到第m行,只要把上一行右上角的数 字和本行的加工时间相加,将结果填在加工时间的右 上角; 从第2列到第n列,则要从本行前一列右上角和本 列上一行的右上角数字中取较大者,再和本列加工时 间相加,将结果填在本列加工时间的右上角。这样计 算下去,最后一行的最后一列右上角数字,即为Fmax。
13
P264[例11.2] 按Johnson法求下表所示的6/2/F/Fmax问题的最优解。
表11-3 加工时间矩阵
i
1
2
3
4
5
6
ai
5
1
8
5
3
4
bi
7
2
2
4
7
4
最优加工顺序为S=(2,5,6,1,4,3) 最优顺序下的Fmax=28
P263[例11.1] 有一个6/4/P/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表,当 按顺序 S=(6,1,5,2,4,3)加工时,求 Fmax。
表11-1 加工时间矩阵
i
1
2
3
4
5
6
Pi1
4
2
3
1
4
2
Pi2
4
5
6
7
4
5
Pi3
5
8
7
5
5
5
Pi4
4
2
4
3
3
19ຫໍສະໝຸດ P263[例11.1] 有一个6/4/P/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表, 当按顺序 S=(6,1,5,2,4,3)加工时,求 Fmax。
表11-1 加工时间矩阵 表11-2 顺序下的加工时间矩阵
i 123456 Pi1 4 2 3 1 4 2 Pi2 4 5 6 7 4 5 Pi3 5 8 7 5 5 5 Pi4 4 2 4 3 3 1
i 615243
Pi1 22 46 410 212 113 316 Pi2 57 411 415 520 727 633 Pi3 512 517 522 830 535 742 Pi4 113 421 325 232 338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