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及释义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这是一首色彩浪漫、气势豪放的写景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景象壮观的“庐山飞瀑图“。
掩卷遐想,人们不禁恍然领悟;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瀑布,岂非诗仙狂放不羁,豪迈恢宏之气慨于艺术领域中之写照乎?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转载标记。
)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拓展内容:望庐山瀑布阅读理解及答案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作。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注释及解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庐山瀑布原文介绍【作者】是李白【朝代】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语句①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②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
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南见:一作“南望”。
③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壑(hè):坑谷。
“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④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
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⑤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⑥造化:大自然。
⑦江月:一作“山月”。
“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⑧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⑨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
⑩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的赏析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理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理
解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出自其诗作《望庐山瀑布》。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壮观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宏大。
“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一条银色的巨龙奔腾而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将瀑布与银河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其高远、神秘的特质,使人们对自然界的伟大力量产生敬畏之情。
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风。
他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庐山瀑布的雄奇瑰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不仅是对庐山瀑布的绝妙描绘,更是对自然界壮美景观的崇高礼赞。
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望庐山瀑布》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望庐山瀑布体裁:诗题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名字:李白年代:唐代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翻译: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原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本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赏析三:艺术特色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尤其是末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七绝里,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赏析四:语言赏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飞就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什么意思

飞就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什么意思问题:飞就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答案:写出了水流急速、壮观,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极言山高水急。
“飞就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被苏轼称为古今七绝压卷之作。
形容山势雄伟险峻。
诗句意思:飞流直泻的瀑布仿佛有几千尺那么长,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不仅如此,古代还用以形容文思如潮,文才斐然。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可谓尽得诗情画意之妙。
诗人将瀑布的“壮美”,描绘得神乎其技,以至于产生了如临其境的幻觉。
字
里行间充满着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当你闭目遐想时,那溅珠喷玉,银花四溅的壮丽图景就会浮现在你眼前;当你倾耳聆听时,那宛转悠扬,万马奔腾般的巨大声响就会萦绕在你耳际。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这诗中有画的诗境,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与其说它“落九天”了,毋宁说它“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诗人笔锋一转,由飞流直泻的瀑布转而为“一水飞架东西,石梁高阁相映”的画面。
这画面固然精美,但似乎还缺少点儿什么,究竟缺少点什么呢?是飞流直泻后的银河?是瀑布冲击山岩溅起的雪白的浪花?还
是瀑布激起的满空烟雾和迷蒙的水气?或者是水珠落地时发出的那
清脆的响声?诗人没有回答,留给读者去品味、想象。
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漫游名山大川,总比沉湎于城市繁闹好。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多么闲适淡雅,超凡脱俗啊!当我们为世俗的纷争所扰,疲惫于追逐利禄之途时,何妨放慢脚步,歇歇疲惫的双肩,掬一捧清冽甘甜的山泉,洗涤自己尘封已久的灵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歌诠释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我国古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出自其《夜泊牛渚怀古》一诗。
这句诗句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在我国古代,诗歌被视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古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这句诗句正是李白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悟,体现了古代诗歌的深厚内涵和高超艺术境界。
一、诗句的意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绘了牛渚岸边的壮丽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下,气吞山河,其势如直下千尺。
这里“飞流”这一词,表现了瀑布水流的奔腾和澎湃,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而“三千尺”则更加强调了瀑布的高大和气势。
接着“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则将瀑布和银河相通联,视作一个壮美的景观,暗示了瀑布之大气磅礴,似乎银河从天际落下,气象万千,震撼人心。
二、诗句的意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句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它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来反映自然和人的关系。
诗句中的瀑布被赋予了生命力和灵性,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和伟大。
在古人看来,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伟大而神秘的,瀑布更是自然界的奇迹,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内心感动。
诗句通过瀑布和银河的对照,暗示了人生的伟大和辉煌。
飞流直下的瀑布如同银河一般,壮美无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
三、诗句的艺术特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句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意象的丰富和鲜明。
诗句通过瀑布和银河的对比,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生动形象的画面。
其次是意境的深远和高远。
诗句通过瀑布和银河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的广阔和伟大,给人一种高远莫测的感觉。
再次是情感的充沛和奔放。
诗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充满了奔放和豪迈的情感。
最后是语言的优美和简练。
诗句的表达简练明了,用词凝练,语言优美,给人以高雅和舒畅的感觉。
四、结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句以其深远的意境、高超的艺术境界和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后人的赞美和推崇。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
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
这两句诗写出
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描写瀑
布的壮观景色。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望庐
山瀑布》版。
全诗是:“日权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扩展资料: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
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
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
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庐山与李白的诗

庐山与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衍生注释:1.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汽蒸腾而上,在阳光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2.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二、赏析:这首诗极其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把香炉峰写活了,一个“生”字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化动为静,将瀑布比作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神来之笔,“飞流直下”写出了瀑布的动态美和磅礴气势,三千尺的夸张让读者感受到瀑布的高峻,而最后把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他一生渴望入仕,却又在官场历经坎坷。
他游历四方,其诗歌题材丰富多样,在饮酒作乐、游山玩水间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去旅游,看到一处瀑布。
那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气势磅礴。
我兴奋地对朋友说:“你看这瀑布,就像李白诗里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简直太壮观了。
”朋友听了连连点头,感叹道:“李白可真会写,把这瀑布写得跟仙境里的景致似的。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歌诠释

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歌诠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字词解析1.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这里指的可不是咱们烧香用的香炉哦,而是庐山的一座山峰,因为它的形状像香炉,所以就被叫做香炉峰。
“生紫烟”可有趣啦,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上好像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这紫色的烟雾呢,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山峰周围有云雾缭绕,在阳光的折射下看起来是紫色的;另一方面也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美妙的感觉,就像仙境一样呢。
2.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就是远远地看。
“瀑布”大家都知道啦,水从高处流下来形成的那种壮观景象。
“挂前川”这个说法很形象,就好像瀑布是被谁挂在前面的山川之间一样。
你看,远远望去,那瀑布就像一条巨大的白色绸缎挂在那儿,一动不动,这种静态描写和后面瀑布飞泻而下的动态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呢。
3.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形容瀑布水流得又快又急,就像飞起来一样。
“直下”就是直直地往下落。
“三千尺”可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长啦,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李白这个人啊,特别喜欢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他的情感。
他想让我们感受到这瀑布特别特别长,长到好像都看不到尽头一样,那气势简直太惊人了。
4.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就是怀疑是、好像是。
“银河”就是天上的银河啦,那条由无数星星组成的光带。
“落九天”,“九天”在古代是指天的最高处。
李白觉得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最高的地方落下来一样。
这想象可太奇特了,把地上的瀑布和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一下子就把瀑布的壮观提升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二、整体赏析这首诗啊,从整体上看就像是一幅超级壮观的山水画。
李白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大背景,那就是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上紫烟袅袅的画面,就像给整个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然后呢,他把目光聚焦到了瀑布上,从远远看到瀑布像挂在山川之间的静态,到突然写出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特别巧妙。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望庐山瀑布》译文和注释原文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
此指南香炉峰。
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
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壑(hè):坑谷。
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15a0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f.png)
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第一篇: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及赏析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3篇)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翻译及赏析1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代〕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译文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注释浔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挂席:张帆。
郭:外城。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
精舍,僧人所居。
赏析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出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谓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谓想象余地。
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谓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公谓惊数青山。
诗谓起势高远。
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谓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
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谓惊喜神态。
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公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
面对着香炉峰公烟云缭绕,诗人谓思绪也随之飘忽。
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谓高僧慧远。
他读过慧远谓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谓幽踪。
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
诗谓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谓钟声。
把诗人惆怅、怀念谓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
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谓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谓气氛。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修辞手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修辞手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修辞手法是夸张和比喻。
其作用在于引起共鸣、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
出自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_全诗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的《望庐山瀑布》【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为五言古诗,一首为七言绝句,内容也有部分重复。
第二首诗流传很广,一向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题作“望庐山瀑布”。
此二诗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载)前后作者初次登庐山时作。
第一首五古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
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
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
前三层也各有重点:第一层从正面描写瀑布的主体实景;第二层从虚处更深更细地描绘瀑布;第三层,从上下四旁来烘托瀑布之动态。
最后一层先擒后纵,收束得自然平易。
首二句交待“望庐山瀑布”的立足点和所“望”的方向。
接着十四句用各种形象从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壮伟气势和诗人的赞叹。
所谓“挂流三百丈”,“初惊河汉落”,亦即第二首的“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简练和生动。
末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
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
李白善于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这首五古《望庐山瀑布水》正是如此。
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