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科学发展观.ppt
合集下载
第六讲 科学发展观42页PPT

C核心、内容和原则
核心: 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内容: 经济可持续 社会可持续 生态可持续
原则: 公平性 共同性 可持续性
2,中国的发展和发展中的问题
(1)中国的发展
我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现在的 13亿多。人均GDP从建国初期的 不足100美元、改革开放初期的 不足200美元,增长到现在超过 1000美元。
(4)可持续发展
A背景: 经济的增长带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世界人口 公元初年,约为2.5亿 1750年,7.28亿;1900年,16亿 ;1950 年,25亿;1980年,44亿;2019年,60亿; 2040年,100亿。
资源:
从探明的储量分析,
现在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储量分别为: 石油 1万亿桶 天然气 120万亿立方米 煤炭 1万亿吨
按照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
这些能源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
石油
45-50年
天然气
50-60年
煤炭 200-220年
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 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 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 淡水资源是和很紧缺的。
主要的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
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 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 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 了近360ppm。201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 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 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 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年为70%,59%。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
15
2007年10月,胡 锦涛在党的十七大 报告中进一步深刻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的时代背景、科学 内涵、精神实质和 根本要求。
.
16
视频:解读科学发展观
.
17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11发展=经济增长?
——1952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造成近400名老 人死亡。
——美国一工业区的河流,由于工厂排放的东西都是可 燃烧物质,这条河就自行燃烧起来,变成绵延十几公里 的一条火河,而且美国西部还出现了令人色变的黑尘爆。
此外, 1955年开始的日本富士山县骨痛病事件、1961 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这些动辄令人大面积患病 甚至死亡的环境事件,成为“自然界的报复”,冲击着 一味掠夺自然进而破坏环境的片面发展模式。
.
3
(一)国内背景: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
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 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
4
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 克尔.斯宾塞赞誉:中国经济是个 奇迹!
迈克尔.斯宾塞
(美国)
.
5
国情、阶段性特征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 步拉大的矛盾。此外,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教育 有待进一步改善。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当时 具体国情,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 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 主体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 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 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实行高度 自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保证利益协调的 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共同利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统筹协调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各自特殊利 益的关系;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 特别注意保护困难群众的利益; 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构建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 界和平与发展 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决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坚持对外开放,加 强国际合作。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24日,29个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 隆召开亚非会议。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明确发 展的目的是“以人为本”; 其次,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是中心; 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 要协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要使发展是可持续的; 在国际战略上是和平崛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必定是有序的社会 必须是一个安定的社会
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
理论上看,这个主题极大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5、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 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6.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把事物看成过去、现在、 未来的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处理好人 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7.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 验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 认识并提出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深化和发展,它的实 施必将对人们实践活动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8、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 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 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9.科学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 动。
•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 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 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 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 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 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 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 大历史性课题。 •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 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也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 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 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4
时代背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 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把发展归结为物质财 富的积累,把国内生 产总值看作是评判发 展的标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案例:西方旧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案例:信仰之本——《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共产党宣言》“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刘少奇:“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周恩来:“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 邓小平:“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诞生地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大 广场上的白天鹅咖啡馆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改 革 开 放 前
改 革 开 放 后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成功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
战胜突如其来 的非典疫情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 会、残奥会和上海
世博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 和灾后重建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3 根本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人民生活总体小康 协调发展成绩显著
中文首译全本
中文再版
•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 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 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 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 次以单行本问世
•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 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 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3 发展成熟阶段
科学发展观_ppt

2、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A、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 B、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 C、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 D、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 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
平等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维度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历史依据 2、现实依据 3、时代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第一要义:发展 2、核心: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1、“生产力决定论”、“中轴线理论” [发展是第一要义] 2、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以人为 本] 3、“综合动力”、“历史合力”理论 [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兼顾] 4、“人是自然存在物”、“人类不能陶 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理论 [可持续发 展]
科学发展观
一、西方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其特点
(一)何谓发展?
(二)何谓发展观?
(三)西方当代发展观历史演变及各自特点 1、经济增长型发展观(经济化倾向) 2、社会综合发展观(社会要素、社会人的假
设、欧洲中心主义)
3、以人为中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重大意义 (一)历史地位 1、理论地位 2、关系地位 3、实践地位
(二)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论 B、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 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 C、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D、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荒芜土地突起一片绿洲
建设中的植物园大门
建园前
山东省第四届菊花展景观 之一
园内鲜花盛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
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 展社会生产力。
为什么发展是第一要义?
经济是基础,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没有经济的发展,就谈不 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 质。我们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突出发展这个 主题,无论任何情况下,加快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弱。作为一个发展中 国家的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 不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最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 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向共同富裕道路,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否定 了邓小平提出的 “发展才是硬道 理”吗?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的基本要求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又快又好的 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ppt

•”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以人为本 的具体体现(外化),从一 个相对浅层次上,进一步解 释了 “什么是发展” 的问 题。
▲ 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最 深刻的本质层面,体现为制度性 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 的浅层次的基本特征层面,体现 为体制性要求
“瓶颈”下的科学规划 ①全面发展,强调的是总体布局 ②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各部分间 的有机统一 ③可持续发展,强调的这个有机 整体是能否持久的良性运行。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2.科学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 3.科学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1.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属性 2.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本质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勾勒出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2.展现了对科学发展的多向度把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马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党 历经挫折后的共识
▲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
础和关键。
▲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 决定性意义。
▲ 尊重规律、讲究质量和
效益的发展
▲ 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 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 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 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 同的结果。”
结合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①发展为了人民 ——指明发展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发展依靠人民 ——揭示发展的根 本动力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回答发 展的长远目标和根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优选
1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与广东改革实践
优选
2
相关概念: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 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 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 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 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优选
13
发展观的大反思!!!
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 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 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优选
14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提出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 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 发展观。
优选
12
发展观的大反思!!!
直至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极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
《寂静的春天》。书中,作者描绘了一副由于农药污
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春光明媚的春 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而书 中提到的“可持续性”一词,逐渐成为流行概念。
优选
19
第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 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优选
20
第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优选
3
(一)国内背景: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
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 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优选
4
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 克尔.斯宾塞赞誉:中国经济是个 奇迹!
迈克尔.斯宾塞
(美国)
优选
5
国情、阶段性特征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 步拉大的矛盾。此外,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教 育有待进一步改善。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
优选
10
发展=经济增长?
----1952年12月5--8日的伦敦烟雾事件,即著名的
“烟雾杀手”,导致4000多人死亡。当时伦敦突然被烟 雾整个包围了,白天汽车要开灯行驶,所有的飞机都被 迫停飞,行人走路都很困难,空气中都是粉末,呼吸病 剧增,很多人没有走到医院就倒在街头。
伦敦烟雾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在当时特殊的气侯下,烧 煤所放出的二氧化硫排不掉,全笼罩在伦敦市。
优选
11
发展=经济增长?
——1952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造成近400名老 人死亡。
——美国一工业区的河流,由于工厂排放的东西都是可 燃烧物质,这条河就自行燃烧起来,变成绵延十几公里 的一条火河,而且美国西部还出现了令人色变的黑尘爆。
此外, 1955年开始的日本富士山县骨痛病事件、1961 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这些动辄令人大面积患病 甚至死亡的环境事件,成为“自然界的报复”,冲击着 一味掠夺自然进而破坏环境的片面发展模式。
第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第四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优选
18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 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 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 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 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 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优选
15
2007年10月,胡 锦涛在党的十七大 报告中进一步深刻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的时代16
视频:解读科学发展观
优选
17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转向了“人”,转向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发展,被称 之为“新的发展观”。)
优选
8
发展=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956年,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他 提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唯一尺度,增长就是社 会进步,他给出一个公式:发展=增长=进步。
优选
9
发展=经济增长?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经济增长的传 统发展观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工业化创造巨大 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 污染和资源短缺。世界上十大著名的环境污染事 件,半数都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
我们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 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 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 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 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 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 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优选
6
(二)国际背景:科学发展观是深刻分析国际
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
优选
7
国外发展观经历了哪些演变?
第一代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代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第三代发展观:发展=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观的一
大突破)
第四代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延伸,进一步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
优选
1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与广东改革实践
优选
2
相关概念: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 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 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 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 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优选
13
发展观的大反思!!!
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 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 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优选
14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提出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 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 发展观。
优选
12
发展观的大反思!!!
直至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极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
《寂静的春天》。书中,作者描绘了一副由于农药污
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春光明媚的春 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而书 中提到的“可持续性”一词,逐渐成为流行概念。
优选
19
第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 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优选
20
第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优选
3
(一)国内背景: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
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 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优选
4
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 克尔.斯宾塞赞誉:中国经济是个 奇迹!
迈克尔.斯宾塞
(美国)
优选
5
国情、阶段性特征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 步拉大的矛盾。此外,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教 育有待进一步改善。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
优选
10
发展=经济增长?
----1952年12月5--8日的伦敦烟雾事件,即著名的
“烟雾杀手”,导致4000多人死亡。当时伦敦突然被烟 雾整个包围了,白天汽车要开灯行驶,所有的飞机都被 迫停飞,行人走路都很困难,空气中都是粉末,呼吸病 剧增,很多人没有走到医院就倒在街头。
伦敦烟雾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在当时特殊的气侯下,烧 煤所放出的二氧化硫排不掉,全笼罩在伦敦市。
优选
11
发展=经济增长?
——1952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也造成近400名老 人死亡。
——美国一工业区的河流,由于工厂排放的东西都是可 燃烧物质,这条河就自行燃烧起来,变成绵延十几公里 的一条火河,而且美国西部还出现了令人色变的黑尘爆。
此外, 1955年开始的日本富士山县骨痛病事件、1961 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这些动辄令人大面积患病 甚至死亡的环境事件,成为“自然界的报复”,冲击着 一味掠夺自然进而破坏环境的片面发展模式。
第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第四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优选
18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 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 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 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 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 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优选
15
2007年10月,胡 锦涛在党的十七大 报告中进一步深刻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的时代16
视频:解读科学发展观
优选
17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 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转向了“人”,转向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发展,被称 之为“新的发展观”。)
优选
8
发展=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956年,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他 提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唯一尺度,增长就是社 会进步,他给出一个公式:发展=增长=进步。
优选
9
发展=经济增长?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经济增长的传 统发展观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工业化创造巨大 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 污染和资源短缺。世界上十大著名的环境污染事 件,半数都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
我们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 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 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 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 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 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 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优选
6
(二)国际背景:科学发展观是深刻分析国际
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
优选
7
国外发展观经历了哪些演变?
第一代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 第二代发展观: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第三代发展观:发展=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观的一
大突破)
第四代发展观: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延伸,进一步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