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有理数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如何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
(3)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后,撰写一份讨论报告,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成果。
5.家庭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将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给予反馈。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减法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对于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有理数减法则,需要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有理数减法的应用感到困惑。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能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包括同号相减、异号相减、绝对值不相等的同号相减等情况,并能熟练运用。
3.能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变化、物品增减等。
5.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有理数减法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难点: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理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并在实问题中灵活运用。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规则。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运算等知识,对于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3.能够将所学的有理数减法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2.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题解析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教学例题和练习题。

3.学生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出有理数减法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者黑板,呈现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减法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减法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运算规则,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以上是针对《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规则。

2.掌握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规则。

2.学会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回顾有理数的加法•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计算方法。

2. 引入有理数的减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概念。

3. 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所以,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b,a - b = a + (-b)。

4. 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与加法类似,只需将减号变为加号,被减数变为被减数的相反数。

•例如:-5 - 3 = -5 + (-3) = -8。

5. 有理数的减法技巧抵消法•当两个有理数相加为0时,可以相互抵消。

•例如:1 - 1 = 0。

借位法•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可以“借位”将问题转化为加法运算。

•例如:-5 - (-7) 可以转化为 -5 + 7,结果为2。

6. 实际问题解决•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计算方法(5分钟)•让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规则和计算方法,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步骤二:引入有理数的减法(10分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收入与支出、海拔的升降等),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概念。

步骤三:介绍有理数的减法规则(10分钟)•将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展示给学生,并解释其原理和意义。

步骤四:讲解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做相关练习。

步骤五: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技巧(10分钟)•介绍有理数减法中的抵消法和借位法,并通过例题演示其应用。

步骤六:实际问题解决(1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教案】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教案】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2 有理数1.2.4 绝对值(一)导入新课教师问1: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到达A、B两处.(出示课件2)它们的行驶路线的方向相同吗?学生回答:不相同.教师问2:它们行驶路程的距离(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数的大小而不考虑方向.在我们的数学中,就是不需要考虑数的正负性,所走的路程只需要用正数来表示,这样就必需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绝对值的概念教师问3:甲、乙两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行驶,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两辆出租车都从O地出发,甲车向东行驶10km到达A处,记作___km,乙车向西行驶10km到达B处,记做_________km.(出示课件4)学生回答:+10,-10教师问4: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A、B 的位置,则A、B两点与原点距离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A、B两点与原点距离都是10,线段OA表示向东行驶10千米,线段OB表示向西行驶10千米.教师问5: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甲、乙两辆汽车各耗油多少升?学生回答:甲、乙两辆汽车各耗油1.5升.教师问6:计算汽车的耗油量时,我们考虑是+10或-10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讲解: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2.师生互动,探究绝对值的性质教师问7:观察这些表示绝对值的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课件8) |5|=5 |-10|=10 |3.5|= 3.5 |100|=100 |-3|=3 |50|=50|-4.5|=4.5 |-5000|=5000 |0|=0……学生讨论后回答:都是正数或0,也就是非负数.教师问8:观察下面正数的绝对值,想一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3.5|= 3.5 |100|=100 |50|=50学生回答:一个正数的绝对是它本身.教师问9:观察下面负数的绝对值,想一想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10|=10 |-3|=3 |-4.5|=4.5 |-5000|=5000学生回答: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的相反数.教师问10:0的绝对值是什么?学生回答:0的绝对值是0.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结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a|≥0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结论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教师问11: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出示课件10)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1)当a是正数时,|a|=__a__;(2)当a是负数时,|a|=_-a_;(3)当a=0时,|a|=__0_.绝对值的判断法则:教师问12:相反数、绝对值的联系是什么?(出示课件11)学生回答: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出示课件12)12, , -7.5,0.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2|=12;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7.5|=7.5;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0. 0的绝对值是0.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3)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步骤例2:填一填:(出示课件16)(1)绝对值等于0的数是___,(2)绝对值等于5.25的正数是_____,(3)绝对值等于5.25的负数是______,(4)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_______.师生共同解答如下:答案:(1)0,(2)5.25,(3)-5.25,(4)2或-2易错提醒:注意绝对值等于某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解题时不要遗漏负值.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7)绝对值的性质(1)任何有理数都有绝对值,且只有一个.(2)由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知,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因此,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在数轴上,一个数离原点的越近,绝对值越小,离原点越远,绝对值越大.(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4)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例3:已知|x–4|+|y–3|=0,求x+y的值.(出示课件1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大于或等于0,即为非负数,如果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同时为0.解:根据题意可知x - 4=0,y - 3=0,所以x=4,y=3,故x+y=7.总结点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都为0.(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1-25)1.如图,点A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 )A.3 B.-3C.D.2. 判断并改错:(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 )(2)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这个数一定是负数. ( )(3)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 ( )(4)如果两个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等. ( )(5)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 )3. -2018的绝对值是______.4. ___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5. 的相反数是_____;若,则a= _____.6.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3,3.14,,-2.8.7. 化简:| 0.2 |=______;=______;| b |=______ (b<0);| a – b | =______(a >b).8.正式排球比赛对所用的排球重量是有严格规定的,现检查5个排球的重量,超过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作负数,检查结果如下:指出哪个排球的质量好一些,并用绝对值的知识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A2.(1)×;(2)×;(3)×;(4)×;(5)√.3.20184.0,非负数,非正数.5. ,±26. 解:|3|=3;|3.14|=3.14;|-2.8|=2.8.7.0.2;,-b,a-b.8. 答:第五个排球的质量好一些,因为它的绝对值最小,也就是离标准重量的克数最近.(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①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不可能是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0.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③因为0的绝对值是0,而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0,因此可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或者零,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或零.。

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

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培养运算能力.的相反数是-a.;8)=________.);.0-(-22)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5℃高多少摄氏度吗?用式子如何表示?问题2:5+(+5) = ?由上面两个式子你能得出什么?问题3: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3)=___,0+(+3)=___; 1―(―3)=___,1+(+3)=____; ―5―(―3)=___,―5+(+3)=___. 思考: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问题4:计算 9-8=___; 9+(-8)=____; 15-7=___; 15+(-7)=____.通过上面的探究可得结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 表达式为: a - b=a + (-b)例1 计算:(1)(-3)―(―5);(2)0-7; (3)7.2―(―4.8);(4)-321-541.例2. 已知│a │= 5,│b │= 3,且a>0,b<0,则a-b= .【归纳总结】 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根据加法的法则进行运算.要特别注意减数的符号.探究点2:有理数减法的应用例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 8844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 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课堂探究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4-9)。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第一篇: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最终版)篇一:有理数的减法教案1 1.3.2 有理数的减法(1)第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了解转化思想.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难点: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3.关键: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新课引入 1.计算.(1)(-2.6)+(-3.1)(2)(-2)+3 2.填空.(1)__+6=20(2)20+______=17(3)___+(-2)=5(4)(-20)+___=-6五、新授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减法,例如,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是4-(-3),?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减法,你会计算它吗?(鼓励学生探索)可以先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7℃.另外,我们知道减法和加法是互为逆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x与-3的和等于4,因为7+(-3)=4,所以4-(-3)=7 ①另外4+(+3)=7,② 比较①、②两式,你发现了什么?发现:4-(-3)=4+(+3).这就是说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如何转化呢?减-3相当于加3,即加上“-3”的相反数.比较上面的式子,计算下列各式:50-20= 50+(-20)= 50-10= 50+(-10)= 50-0= 50+0= 50-(-10)= 50+10= 50-(-20)= 50+20=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仍然相同.归纳:通过上述讨论,得出: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相反数”是转化的桥梁.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表示为:a-b=a+(-b).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数学的感情。

★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二、难点: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预习导学1)有理数减法法则2)有理数减法运算3)填空(1)()+(+2)=5 (2)7 +()=5(3)(-3)+()=3 (4)(+ 3)+()= -3(5)(-12)+()=0 (6)()+(-7)=(- 8)★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学生阅读课本P.26内容,你是怎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分组进行讨论、交流2、下列各式计算50 - 20 = 50 +(-20)=50 - 10= 50 +(-10)=50 - 0= 50 + 0=50 -(-10)= 50 + 10=50 -(-20)= 50 + 20=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先各自运算然后观察结果,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想法。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讲解例5计算:(1)(-3)-(-5)(2)0-7(3)7.2-(-4.8) (4)步骤及注意事项:先由教师分析给出示范格式演示其中一题,然后由学生练习后分组交流,总结运算2)、教师总结有理数减法运算中必须明确被减数和减数各自什么?在运算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即运算符号及减数的符号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1)拓展计算(1)(+16)-(-20)(2)(-20)-(-30)(3)(-11)-(+16)(4)(-8)-0(5)0-(-8)(6)0-(+6)(7)-15-5 (8)(-3.7)-(+6.8)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巩固有理减法法则2)学生练习P.26练习,组内交流并相互讲课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计算(1)(+42)-(-58)(2)(-9)-(+7.39)(3)(+12)-(+30)(4)(+32)-(-54)(5)(-5.75)-(+4.75)2、计算(1)⎥⎦⎤⎢⎣⎡⎪⎭⎫⎝⎛++⎪⎭⎫⎝⎛---312121(2)()183114------(3)613003120021100+--(4)4213012011216121-----415)213(--五、布置作业,当堂反馈1、分组讨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用自已的语言总结概括。

1.3.2有理数减法教案

1.3.2有理数减法教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会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表述有理数减法的发生过程;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发展转化和运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从中感悟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

体验在把减法转为加法运算这一过程中的两个改变;一是改变运算符号;二是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及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一个实际问题: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怎么计算。

学生思考: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多少度吗?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得出这天的温差是4-(-3),这里用到的是正数和负数的减法。

师: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得x与-3相加得4。

因为7与-3相加得4,所以x应该是7,即4-(-3)=7①另一方面,4+(+3)=7,②由①②有 4-(-3)=4+(+3)。

③教师提问: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把4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1)-(-3),(-5)-(-3)。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计算 9-8,9+(+8); 15-7,15+(-7)。

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得出结论: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5 计算:(1)(-3)-(-5); (2)0-7;(3)7.2-(-4.8);(4)(-312)-514。

通过计算上面一组有理数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在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被减数,在有理数减法中,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了,只要减去一个负数,其差就大于被减数。

练习:1.计算:(1)(-3)-[6-(-2)]; (2)15-(6-9).2.15℃比5℃高多少? 15℃比-5℃高多少?3.计算(口答):(1)6-9; (2)(+4)-(-7); (3)(-5)-(-8);(4)(-4)-9; (5)0-(-5); (6)0-5.四、小结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2有理数减法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2有理数减法 教案

1.3 有理数的减法一、背景与意义分析减法运算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被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到减法的意义,再从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的角度,探求两个有理数的差是多少,以及是否可利用加法进行减法的运算,从而引发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2、能力训练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感悟到减法是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运算。

通过经历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合作,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积极创设问题情景,认识到减法的实用性,并亲身体验其过程。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理清数学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较好地体现新课程多元化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三.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四、教学难点: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进行,有一定难度,为此应逐阶引导,同时让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式教学。

六、教具准备: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4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吗?7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减-3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4-(-3讨论、合作完成)按照刚才观察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

(这是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时,学习通常会更主动)(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此时所形成的问题场,既能激活学生思维,又能复习已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

《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1.3.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同步练习(附导学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吗?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 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 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 (2)0-7;(3)7.2-(-4.8); (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同步练习l.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括号内应填什么数?(1)(-2)-(-5)=(-2)+(______); (2)0-(-4)=0+(______); (3)(-6)-3=(-6)+(______); (4)1-(+37)=1+(______).3.温度3℃比-7℃高_______;温度-8℃比-2℃低_______.4.海拔-200m 比300m 高________;从海拔250m 下降到100m ,下降了________.5.数轴上表示数-3的点与表示数-7的点的距离为________.6.85减去1的差的相反数等于________;352-的相反数为________. 7.3--比-(-3)小________;比-5小-7的数是________;比0小-3的数是________.8.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B .零加上一个数仍得这个数C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D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两个负数相减,差仍是负数C .负数减去正数,差为负数D .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B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OC .两个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D .两个数相减,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差为零B .零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C .两个有理数相减,就是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D .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11.差是-7.2,被减数是0.8,减数是( )A .-8B .8C .6.4D .-6.412.若0>a ,且b a >,则b a -是( )A .正数B .正数或负数C .负数D .0 13.计算:(1)(-5)-(-3); (2)0-(-7); (3)(+25)-(-13);(4)(-11)-(+5); (5)12-21; (6)(-1.7)-(-2.5);(7)⎪⎭⎫ ⎝⎛--2132; (8)⎪⎭⎫ ⎝⎛--⎪⎭⎫ ⎝⎛-3161; (9)()8.1546--⎪⎭⎫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学习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自主学习】:一、情境引入:1.昨天,国际频道的天气预报报道,南半球某一城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所谓日温差就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问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探索新知:(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索1.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8)-(-3)=?也就是求一个数“?”,使(?)+(-3)=-8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 -8所以(-8)-(-3)= -5 ①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试一试做一个填空:(-8)+()= -5容易得到(-8)+(+3 )= -5 ②思考:比较①、②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3.验证:(1)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3-(-5)=3+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3)-(-5)=(-3)+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3)-5=(-3)+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归纳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2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法则。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法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运算规则的掌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形成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运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题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理数减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减法运算,如购物时找零钱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进行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发现减法运算的意义和规则。

2.呈现(10分钟)展示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题,如2 - 3、5 - (-2)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例题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设计与反思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重点)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一、情境导入北京天气预报网每天实时播报天气情况,它会告诉我们各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下列图是2022年1月30日北京天气预报网上的北京天气情况,从下列图我们可以得知北京从周五到下周二的X温度为6℃,X温度为-5℃.那么它的温差怎么算?6-(-5)=?二、合作探究探究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类型一)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直接运用计算:(1)7.2-(-4.8);(2)-312-514.解析:先依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解:(1)7.2-(-4.8)=7.2+4.8=12;(2)-312-514=-312+(-514)=-(312+514)=-834.方法总结: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要特别注意减数的符号.(类型二)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上海某天的X气温为6℃,X气温为-1℃,则这一天的X气温与X气温的差为( )A.5℃ B.6℃ C.7℃ D.8℃解析:由题意得6-(-1)=6+1=7(℃),应选C.方法总结:要依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答.(类型三)应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判定正负性已知有理数a<0,b<0,且|a|>|b|,试判定a-b的符号.解析:推断a,b差的符号,可能不好理解,不妨把它转化为加法a-b=a+(-b),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判定.解:因为b<0,所以-b>0.又因为a<0,a-b=a+(-b),所以a与-b 是异号两数相加,那么它们和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决定,因为|a|>|b|,即|a|>|-b|,所以取a的符号,而a<0,因此a-b的符号为负号.方法总结:此类问题如果是填空或选择题,可以采纳“特别值〞法进行推断,假设是解答题,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通过运算法则来解答.三、板书设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有理数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实例计算,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稳固解题技能,在小组交流中体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运算魅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归纳运算法则;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想数学的转化思想.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吗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X气温减X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刚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 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答复.(二)动手实践,发觉新知观察、探究、商量: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 ③,即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拟,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觉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觉,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渐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 (2)0-7;(3)7.2-(-4.8); (4)-3-5.(五)总结稳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3.2有理数的减法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3.开展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借鉴、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帮忙计算商品价格的找回金额。例如,商品价格为15元,顾客给了30元,要求学生计算找回的金额。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通过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商品价格的找回金额,从而引出有理数减法的需求。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减法相关的趣味性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有理数减法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通过实例,认识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32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132有理数减法公开课教案

课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

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

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

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具有讨论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彼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情境:通过创设一个购物场景,例如:“小明购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2元,之后他又购买了一支橡皮,价格为1元。请问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利用已有知识: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有理数加法,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联系与区别,从而自然引入有理数减法。
3.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有理数减法是怎么计算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1.利用数轴解释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在数轴上,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向左移动相应的单位。例如,减去2,就相当于从原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
2.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从被减数出发,减去减数,得到差。例如,计算4减去2,可以想象成从4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最终到达2。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减法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有理数加法的推广和延续.在有理数运算中,“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减法就转化为加法了,这正是引进负数的意义所在,也为后面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提供了类比对象.因此,本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了解有理数减法与有理数加法的关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2)能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减法.2.目标解析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能够知道“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结论,感知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准确运用法则进行简单计算.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有理数的减法,学生在前面两个学段已经具备了在正有理数范围内用大数减小数的运算方法,但是在有理数范围内,学生遇到了小数减大数不够减的问题,这在理解上造成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时,容易出现“两变”上的错误(一是减法变加法,二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本课的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归纳以及把减法正确地转化为加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巩固问题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如何叙述的?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聆听、补充.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问题2 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3℃,就是说,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最低温度为-3℃.请用式子表示这天的温差(即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观察温度计,从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在“温差”的意义,如何观察温度计等作适当引导.结论:按照温差的意义,就是要计算3-(-3),根据生活经验,温差应该为6℃.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体会学习减法运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问题 3 根据小学的经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能由此说明计算3-(-3)的方法吗?得到什么结果?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说明:(1)计算3-(-3),就是要求一个数x ,使得x 与-3相加得3.根据有理数加法可知,6与-3相加得3,所以x 应该是6,即3-(-3)=6.(2)想一想:3+ =6.(3)观察(1),(2)两个等式得出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从结果中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设计意图】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为依据,针对具体数字的运算,通过说理获得“减-3相当于加上+3”.问题4 将上式中的3换成014--,,,用上面的方法考虑:)3(0--, )3()1(---,)3()4(---,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实例,加强对“减去-3,相当于加上+3”的认同度,为抽象出减法法则做准备.追问:请你自己再举出几个不同的例子,检验一下上述类似的结论是否成立. 师生活动:教师提醒例子的多样性,例如“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0减负数”等.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全面举例,进一步确认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 ba b -=+-问题5 归纳上面的例子可知,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你能概括一下上述例子,尝试给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追问 你能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得出结论:()a b a b -=+-.(三)巩固练习 例题计算:(1))5()3(---;(2)70-;(3))8.4(2.7--;(4)415)213(--. 解:(1))5()3(---=)5()3(++-2=;(2)70-)7(0-+=7-=; (3))8.4(2.7--8.42.7+=12=; (4)415)213(--)415()213(-+-=438-=. 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即先把减法化成加法,然后按照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设计意图:熟悉有理数减法法则.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强调“步步说理”,这样可以强化有理数减法法则.问题6 思考:在小学,只有当a 大于或等于b 时,我们才会做a -b (例如2-1,1-1)现在,当a 小于b 时,你会做a -b (例如1-2,(-1)-1)吗?一般地,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减号变加号减数(-5)变为相反数(+5)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一方面要得出“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好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带领学生进一步得出:小数减大数,等于大数减小数的相反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学的减法基础上认识到有理数的减法的与其之间的统一性和拓展性,即在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范围内,以前不能解决的小数减大数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从另一个角度数就是减法总可以得以实施,这就是引入负数的重要目的.练习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2题.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设计意图:练习第1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计算中进一步体会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能否熟练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2.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哪几个步骤?师生活动:学生梳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3,第3,4,11题.五、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减法二、例题三、注意的问题一、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小数减大数,等于大数减小数的相反数.。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可以转化为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一概念在数学运算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更复杂的数学推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在购物找零中应用有理数减法,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正数、负数及0的减法运算规则。
c)通过实际例题,展示有理数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讲解“5减去3”与“5加上-3”的关系,强调减法运算的转化。
-重点强调:在板书和讲解过程中,要突出减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确保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
2.教学难点
-以下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减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情况?”(例如,购物找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减法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的内容,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

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减法奠定了基础。

而本节的有理数减法,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利用加法法则进行减法计算。

因此,本节课的有理数的减法其实就是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相互转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和应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推导。

五、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减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展开: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探索规律,形成有理数减法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学习例题,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算;紧接着引导学生拓展应用、内化升华;然后进行回顾反思、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3、结束:通过达标测试、反馈情况,最后作业布置、反馈情况。

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小节有理数的减法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
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减法法则,应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归纳总结方法,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达标测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今天一天的气温为-3 C : 4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表示最
高温减去最低温)。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有理数的减法。

1、一下是一个室温计的图示,请同学们观察并读出温差?
2、
二、步步探索,形成概念:
问题2:如果把刚才的温度换成-3 C : 0C 、-3 C : 5C 、-3 C : -「C ,他们
之间的温差又是多少呢?
问题 3 :计算 9+(-8 )、9-8、15-7、15+ (-7 ).
2、学生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定义: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为:
例题1 :计算:
1 1 1 (-3 - ) -5--
2 4 4 例题2: 1、比2C 低8C 的温度。

2 、比-
3 C 低6C 的温度
3、同桌之间相互探讨,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程中,只有
a>b 或者a=b,我们理
所当然会做,那么,在a<b 时做减法a-b 还会吗?
例题 3:计算:(-20) + ( +3) - ( -5 ) - ( +7)
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和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写为:
(-20) + (+3) +(+5)+(-7)
思考:这里这个计算将会用到什么运算规律。

冋题4 :对于计算(-20) + (+3) +(+5)+(-7)我们可以如何去理解?前后同 桌讨论。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例题3:计算:-(-10)
(1)、( -3)-( -5)
(2)、 0-7 a-
b=a+(-b) (3)、7.2- (-1.8)
(4)、
(1)、1-4+3-0.5 ; (2)、-2.4+3.5-4.6+3.5 (3)、(-7) - (5) + (-4)
四、课堂小结,学习反思: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对本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你还有哪些困惑?
五、达标测试:
计算:(10X 10=100')
(1)(+3)-(-2) (2)(-1)-(+2) (3)0-(-3) (4)1-5 (5)(-23)-(-12)
⑹(-1.3)26 (7) 5- (-5 ) (8) 0- 7- 5 (9) (-1.3)-(-2.1) (10) 1 丄2丄
六、作业设计: 3 2
习题1.3 :
预习作业:1:第25页习题1.3 5 题(4)、(5)、(6)。

2、完成学习与拓展第15页预习1 —4题;检测1 —5题。

课后作业:
课本第25—— 26页习题1.3 4 题(2)、(4)、(6)、(8)题、11题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是:
1、教学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有理数减法法
则并通过老师板演及学生练习的展示进一步强调作业书写格式的规范。

从整节课
的效果来看,这个任务基本完成了。

2、,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并以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为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逐渐形成奠定了基础。

3、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4、绝大多数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5、部分学生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教学时间上把握不准,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计划中的小结部分未能体现。

2、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设计例题和练习。

所以感觉部分学生反响不强烈。

没有投入到练习中去。

改进措施:
1、今后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2、教学中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尽量照顾差生,多给差生展示的机会,提高差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安排练习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例题和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