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回顾2023年
![中国航天大事记回顾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fed9ca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e.png)
中国航天大事记回顾2023年2023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航天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和突破。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航天大事记的相关内容。
2023年1月,中国成功发射了“鹊桥”号中继卫星。
该卫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地面与月面之间的通信中继。
此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2月,中国成功发射了“悟空”号遥感卫星,该卫星具有高分辨率遥感能力,将在农业、林业、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月,中国发射了“神舟”号载人飞船,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
这是中国第一次实现人类载人太空飞行,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地位。
4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发射了“天宫”号空间实验室。
该实验室将为未来中国载人航天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加速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5月,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探测火星的探测器。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了探测火星的新阶段,对于研究火星的地质构造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6月,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震动海洋观测卫星,该卫星将在监测海洋震动和海洋地震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发射了“重庆一号”通信卫星。
该卫星具有高速宽带通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通信网络和技术水平。
8月,中国成功发射了“天穹”号空间望远镜,该望远镜将为天文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并推动中国在航天科学领域的发展。
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发射了“探索者”号深空探测器,该探测器将进一步探索太阳系外行星的信息,并为人类探索外太空做出贡献。
10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互联网卫星。
这是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突破,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
11月,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天然气探测卫星,该卫星将在石油勘探和天然气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在火箭技术方面的长足进步和成熟。
2023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丰收之年。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2)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2)](https://img.taocdn.com/s3/m/1e684f05de80d4d8d15a4f45.png)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七实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做准备工作。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9a2783f328ea81c758f578cc.png)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1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弹指一挥间 航天三十年:大事记
![弹指一挥间 航天三十年: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3b2d41e0551810a6f5248628.png)
自行 研 制 的 第
“
一
颖极地 轨
。
19 9 0
.
~E 4 月 7
日
,
用 自行 研 制 的
“
“
长征三
地 球卫 星
卫 星
,
周9 1分钟
3 天 后
,
试验通信卫 星成功定点
这 颗卫 星
道气 象卫 星
风云 1号
发射成 功
这
一
成
号
”
运 载火箭发 射了
亚洲
一
号
”
卫 星。 从
计划返 回地面
卫 星返 回
这 标 志 我 国成 为 笫3 个 掌
场筹备了
”
1 0
年 之 久 的两 对
一
细胞太
”
院 和 上 海航 天 技 术 研 究 院 为 主 研 制
,
飞 船虽
返 回舱和 推 进舱 三 个舱段 组成
一
与
“
神舟
”
与载人 状态完全
致 。 飞 船 上 装有人 体 代谢
礼
在飞 船 上 举行
“
,
对动物细 胞
,
新
但 是 是我 国 实施载 人航 天 工 程
,
号 试验 飞 船相 比
,
,
它的 系统结构有 了新 的
,
模拟装置
人
。
、
拟 人 生理 信号 设 备 以及 形 体 假
是 B 淋 巴细 胞和 骨髓 瘤细 胞 细 胞 革新
一
另
一
对是
次 飞行试验
是 我 国航 天 史 上 的
一
个
扩展
技术性能 有 了新 的提高
中国航天发展史大事记
![中国航天发展史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8d385c0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2.png)
中国航天发展史大事记1958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这里也被称为“东风航天城”1967年1月22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首批中心科技工作者入驻197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75年11月,顺利回收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发射,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88年9月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杨利伟飞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飞天,实现首次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4月14日,首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发射,正式开始独立自主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8年9月27日,中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神舟七号”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小行星探测的先行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完成6次交会对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天,景海鹏、刘旺、刘洋乘组进入太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首次启动手控交会对接设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上太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两次对接,中国人首次太空授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亮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4年11月,文昌航天发射场基本建成,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中秋发射,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对接神舟十一、天舟一号,实现多人在轨长期驻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飞天,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太空养蚕”等实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人类探测器第一次月背软着陆,“玉兔二号”、中继星鹊桥号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中国空间站建造拉开序幕/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二十余年,从无到有,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抵达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组出差三个月,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发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返回地球。
2003-2022年6月中国航天大事记
![2003-2022年6月中国航天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ddd1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b.png)
2003-2022年6月中国航天大事记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做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此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005年10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今后的载人航天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
神十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与长征七号首飞、天宫二号飞行任务、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共同组成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为空间站的建造运营积累经验。
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任务概况:我国第7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3次发射任务,也是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
【优质文档】中国航天大事记word版本 (1页)
![【优质文档】中国航天大事记word版本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9e63b8549649b6648d747bc.png)
【优质文档】中国航天大事记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1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11262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d.png)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时期。
中国政府决定将太空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1956年,中国成立了国家航天局,负责协调和推动国内的航天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
随后,中国开始进行自主研制火箭和卫星,并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正式起步。
在197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开展载人航天的研究。
1978年,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首个载人航天器原型“神舟一号”,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验证工作。
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航天技术经历了多次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首个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它搭载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进行了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这次飞行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自此以后,中国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相继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等多个载人航天飞船。
中国航天员陆续进入太空,进行了搭建空间实验室、航天科学实验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2011年,中国发射了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为后续的空间实验和技术验证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国先后发射了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等空间实验室,并与神舟飞船实施了多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航天事业也为人类探索太空、推动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际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用简洁语言概括材料二中航天大事记中的内容
![用简洁语言概括材料二中航天大事记中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e3321d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7.png)
用简洁语言概括材料二中航天大事记中的内容
1、196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2、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昂首跨入航天时代。
3、1975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技术的国家。
4、1985年,宣布长征运载火箭参与国际市场,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
5、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1号无人飞船,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6、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顺利返航。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是我国航天史上的有一个里程碑。
7、2005年,神舟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顺利返航,完成了两人多天航天任务,在很多载人航天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8、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7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都实施空间出场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从神舟7号开始,中国进入载人航天
二期工程,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
![国内航空航天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16de54cd941ea76e58fa0458.png)
航空大事记:1960年2月19日,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试射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
这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
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The East is Red 1),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
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该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轨道上。
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曙光一号计划,项目名称为714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於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进行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计划於1973年发射,但最终并没有实施。
飞船可乘坐2人,类似双子星座飞船。
但是,由於国力不足和政治动荡等因素,曙光一号计划最终於1972年5月13日被迫取消。
虽然计划被取消,但是计划的经验以及钱学森、蔡翘、赵九章、郭永怀、贝时璋、钱骥、王希季、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何权轩、沈其震、王大珩等科学家的贡献对以后的中国载人航天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1982年10月16日,我国潜艇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从1980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到这次潜艇水下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次发射的新型运载火箭,采用了新的技术,新的燃料,新的材料。
潜艇上的发射装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863计划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e86ec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8.png)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月24日,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拖着巨大的火焰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还有一曲《东方红》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
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豪、骄傲地仰望天空,仔细寻找着那颗属于中国的卫星!中国航天人砥砺奋进,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建空间站,陆续成为现实,这一切,“东方红一号”始终在见证!1999年神舟一号: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11月20日,一声惊雷唤醒茫茫戈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太空遨游21个小时之后,神舟一号满载着一系列科学试验数据,稳稳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世界航天界正当多事之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联盟1号飞船落点偏离计划400多公里……航天之路,风险重重。
而2003年,也正是神舟五号发射的一年。
10月15日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承载中国千年飞天梦想,将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一朝圆梦。
神舟五号在人类向太空不断进发的漫漫征途上,刻下了属于中国人的数字——遨游太空21小时23分钟,环绕地球飞行14圈,长达近60万公里。
当杨利伟在茫茫天际,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帜一同庄严展示于太空时,一个历史悠久又朝气蓬勃的国家,再一次用实力彰显了自己的大国形象;一个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向世界表明了和平利用空间,造福全人类的雄心壮志。
2007年嫦娥一号:受控撞月10月24日,“嫦娥”家族的“大女儿”也就是“嫦娥一号”一马当先踏上了奔月之路。
“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这张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b62a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5.png)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起初,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下面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一些里程碑。
1956年,中国成立了国家航天局(中国国家航天局),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始。
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被视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就。
1992年,中国提出了载人航天的计划,正式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进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为后续的载人航天任务做好了准备。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在这次飞行中,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2005年和2008年,中国陆续发射了“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
在“神舟七号”飞行中,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这被认为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突破。
201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个空间试验室“天宫一号”,这是中国进行空间站技术验证的重要步骤。
随后,中国进行了多次载人与无人航天飞行器的对接试验,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中国发射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实施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对接,并为其提供了补给。
这标志着中国货运飞船进入运行阶段。
201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新一代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并完成了与在轨空间站进行的对接。
这次飞行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为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壮丽。
从最初的磋商和实验到如今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为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
未来,中国将继续积极投入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争取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
中国探索宇宙的大事记
![中国探索宇宙的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6a6fc9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c.png)
中国探索宇宙的大事记中国探索宇宙的大事记中国探索宇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逐渐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和航天技术突破。
以下是中国探索宇宙的一些重要大事记。
1958年10月,中国启动了自己的国防科研事业,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
这个机构为中国后来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
1964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无人试验卫星“东方红二号”,成为世界上第10个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
1975年,中国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发射运载火箭的民用任务,成功地将一颗实用型卫星送入轨道。
199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器“神舟一号”,并成功地使杨利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载人航天时代。
2003年和2005年,中国相继发射了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成功执行了多项重大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
这些任务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探月时代。
2011年,中国发射了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地将空间实验室送入轨道。
这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要里程碑。
201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实现了中国宇航器第一次软着陆月表。
随后,嫦娥四号于2019年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一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的国家。
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和印度之后第四个探测火星的国家。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里程碑。
上述大事记只是中国探索宇宙的一部分重要事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在航天技术、探测能力和载人航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3年后航天大事记表格
![2003年后航天大事记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eefbcc3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6.png)
2003年后航天大事记表格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首次载人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2008年09月25日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01日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下午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
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中国航天大事年表·2004年4月19日“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将“纳星一号”卫星送入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着陆·2007年4月14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4月25日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发射成功·2008年6月9日“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升入太空·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2009年11月27日中国首次成功实现静止气象卫星双星位置交换·2010年8月1日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2010年10月26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月球虹湾成像轨道·2011年8月18日中国”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卫星未进入轨道·2012年6月29日中国神州九号飞船成功着陆·2013年4月26日中国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4年8月19日中国遥感卫星高分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4年10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2号·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6年11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着陆·2016年11月22日中国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可监测二氧化碳浓度·2017年3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天鲲一号”新技术试验卫星·2019年4月20日长三甲系列火箭第1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21年4月29日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成功。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28c185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6.png)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中国航天史是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这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里程碑之一【青铜时代】: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里程碑之二【白银时代】: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
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里程碑之三【黄金时代】: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
★里程碑之四【探月时代】: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大事纪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
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
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梳理一下中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14号的发展历程
![梳理一下中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14号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2cc15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1.png)
梳理一下中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14号的发展历程一、“飞天”之路在总结中国人“飞天”这些年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中国人的“飞天”之路,才能知道我们的载人航天经历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哪些历程。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正式拉开了中国人“问天”之路。
神舟一号虽然没有载人,但它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自此以后,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二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
神舟二号不仅飞行的时间大大延长,而且它也是一艘全结构全功能的验证性飞船,进一步验证了神舟载人飞船的可靠性。
神舟三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2002年4月1日下午4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神舟三号同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四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6天零18小时。
这是神舟飞船将中国人带上太空之前的最后一次验证,除了没有载人,所有的东西与载人飞船没有任何区别了。
神舟五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搭载着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从此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而中国人带到太空中的,除了中国的国旗,还有一面联合国国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神舟五号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成功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继续运行了半年。
中国载人航天故事
![中国载人航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727c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0.png)
中国载人航天故事
中国载人航天故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国内正进行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1960年,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
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是中国“神舟”项目的一部分。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
他在太空中呆了21个小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工作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
自此之后,中国陆续进行了几次载人航天任务,其中包括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空间实验。
2012年,中国成功地将一名女性宇航员嫦娥九号送入太空。
嫦娥九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首次有女性宇航员进入太空。
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更多的载人航天任务,包括搭建空间站和进行深空探索。
中国的航天计划是完全独立的,并且继续取得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成就。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https://img.taocdn.com/s3/m/cd7dc57f31b765ce05081477.png)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0年:中国研制出该国首枚火箭,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开端。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生的第一颗使用通信广播卫星。
二十日,卫星定点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并在次年的1月5日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事迹
![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2ee1b3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e.png)
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事迹
中国航天事业的大事迹表如下:
1.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深受启发。
2.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3.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4.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实现月球硬着陆的国家。
5.2011年,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6.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球,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展开巡视。
7.2018年,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释放玉兔二号月球车。
8.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9.2021年,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对火星的巡视探测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e811b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2.png)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政府开始极力推动航空航天事业发展。
196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卫星,1970年代开始研制航天飞机。
然而,由于一系列挑战和困难,这些项目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直到1992年,中国政府决定启动载人航天计划,这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竞赛的行列。
199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一号。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二次载人航天任务,神舟五号。
在这个任务中,中国首次完成了太空行走。
此后,中国还成功执行了神舟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和十一号等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并取得了许多科学技术的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强大支持和科技实力的提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局等机构的高超技术和优秀团队,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未来,中国还将继续推进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计划实现空间实验室、月球探测等重大技术突破。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与国外在正式载人之前发射10多次无人飞船不同,中国航天人在只进行了4次无人飞船试验后,就开始了真正的载人飞行。
短短10年间,从神五神六神七,到神九神十,5度载人飞行,5次跨越。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出舱行走到交会对接……神舟飞天的壮美航迹,一次次将有中国印迹的崭新高度刻在浩瀚太空。
承担载人航天工程关键产品系统研制重任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拥有的400多名各型号任务“两总”(总指挥、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占53%;35岁以下技术人员超过70%。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
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
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上太空。
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盘点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任务的十大不同
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发射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可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
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
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嫦娥三号即嫦娥三号卫星
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
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
其中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
2013年12月初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2013年8月28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宣布,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当天召开第十一次会议暨嫦娥三号任务进场动员会,审议批准了嫦娥三号[1]任务由研制建设阶段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2013年9月11日嫦娥三号乘飞机转运,于12日10时抵西昌发射场。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00.344秒,“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18.695秒,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降落相机传回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