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知性妙宽]中国网宽天下妙在何处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性妙宽]中国网宽天下妙在何处
赖妙宽是我的优秀作者之一。在编辑生活中,我追求一种境界,即每一种书都能做得精一些,雅一些,漂亮一些,和作者的交流合作过程愉快一些。赖妙宽的书和她这个人都很好,我们对书、对人的许多看法是相似的,我们对书的追求许多也是一致的。因此,多年来我们的合作很愉快,成了好朋友。赖妙宽是鹭江社的老朋友了。在鹭江社建社之初,她就在我们社出版了小说集《天赐》。我和她的第一次合作是《天堂没有路标》。记得一次一起参加民进的活动,她和我聊起她正在创作的小说,谈起林巧稚。她不仅到鼓浪屿林巧稚纪念馆和毓园收集资料,还到北京协和医院采访、收集院史资料。她采访了林巧稚的学生和侄女婿、侄孙女等,走遍了北京东城区一带林巧稚活动的地方,参观了协和医院全貌,实地观看了林巧稚生前工作的地方和居住的小洋楼。探访了林巧稚开私人诊所的东堂子胡同。因为是聊天,她说了许多细节,很生动也很有趣。她说:她要写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林巧稚,而不仅仅是万婴之母。她说的林巧稚确实比我所了解到的林巧稚生动,可爱,有血有肉、比较真实可感。我想这会是怎样一本小说,鹭江社能出多好。借助我们认识的这一机缘,我积极主动地争取这部小说,希望在我们鹭江社出版。人们都说编辑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即使如此,在图书出版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编辑和作者之间的交流,编辑对书稿的深入了解变得越来越少。大多数情况下是稿来即编,编辑没有了以前的编前准备,更少有与作者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因此大多无法细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写作脉络、写作思路,作者对人物的构思,对作品所寄予的期望等。因此我感到很幸运,能和作者交上朋友,细细听她进述书稿中的许多细枝末节和故事。我感觉她是一位细致、沉稳的作家。《天堂没有路标》交给我们出版后,我们有机会经常就书稿的内容,包括小说中的人物,书稿中的行文字句、装帧设计交换意见,在出版过程中我请教了她许多问题,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后来《天堂没有路标》在北京举办作品研讨会,是我和她一起打前站,联系专家,落实会务,等等,事无巨细她都亲自出马,没有作家的架子。这时我感觉到她是一个办事周到、认真,讲究细节的人。一晃五年,在这五年中她又打磨出了一部长篇。因为是朋友了,她的写作计划,我多少了解一些,她也常和我谈起她的作品,她说她要写一部得意之作。我相信她交出来的一定是不赖的作品。但这一次我没有太积极主动争取。她越来越知名了,好多家出版社都在争取出她的书,有些出版社社长还专程到厦门找她,给的条件都不错。我们是小出版社,我又仅是一位编辑,许多条件我做不了主。在出版业转型过程中,地方出版社有很多先天不足,加上福建地处东南一隅,出版业相对落后一些,教辅材料的出版近几年又竞争得死去活来的,出版社的效益都不比以前。我担心好作品给了我们,我们做得不好或销得不好,且给不出好的价钱,这样让朋友吃亏。有一天,赖妙宽给我电话,说还是想把小说交给我们社出版。一是我们熟悉,我来担任责任编辑她放心,我们的合作会很默契和愉快;二是我们是朋友,不能因为一本书的出版忽略了朋友,甚而朋友都做不好。这让我有些感动。在出版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一部好作品,出版社不知要下多少手段去争取,朋友之情在其中是微乎其微的。而我们的交情近乎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是由书牵在一起,聊的也只是小说、出版,开会碰在一起偶尔聊些家常。她的这一决定让我体会到她的性情,她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妙宽长我几岁,乒乓球打得好,又是学医的出身,她给人的感觉是理性、知性,健康、阳光。没有女性的太多娇柔,但十分善解人意。她有两个哥哥,都很疼爱她,她的夫君和她是亦夫亦友的关系。她和夫君很聊得来,许多工作事、生活事都能互相讨论,互相给意见,相濡以沫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很难得。这让我感觉她是一个优秀、幸福的女性。她的幸福来源于作为女性的修为。她是搞文学创作的,有激情、有想象力,但她不乏理性。她为人妻为人母是温柔的,有主见有思想又不强势,懂得生活的情调,知道很好地相夫教子。作为朋友,是一种平淡中见真情的份。郁闷了,她会为你宽解几句;
不惑了,她会为你开导几句,让人感觉到平平淡淡总是真,生活要追求一种快乐,身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才是幸福的。作为一位编辑,能遇上优秀作者且能成为好朋友是职业生涯中很幸运的事。现在的出版和这个社会一样,处于浮躁阶段。我们编辑常在用午餐时间把自己编稿过程中的郁闷吐露出来。现在的书稿有些真是惨不忍编,编辑要下很多工夫去翻阅资料,订正书稿中的许多出处的不准确处,现在虽有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会方便些,但网络资料有许多是不可信的,编辑同样要有火眼金睛去辨别真伪。妙宽的作品不同,她交给我们的作品都是下几年工夫磨出来的。《天堂没有路标》是这样,《城里城外》也是这样。《城里城外》是她在漳州一个乡镇挂职任镇长助理时的收获。她在任镇长助理的两年时间,目睹了芝山镇(现为漳州市城区)许多村民“农转非”的过程。1998年和1999年间,又分别接触到书中所写的两起刑事案件,亦与城区扩大、土地征用有关,采访大量相关人员。2000年妙宽调到厦门后,走访并关注了厦门市中心莲坂村的“城中村”改造。她居住的前埔南区(厦门会展中心附近),就是由前埔村改造而来,小区里住着大批回迁的村民。这些都是妙宽创作《城里城外》的生活积淀。因此从她挂职的时候,就酝酿着写一部城乡接合部人群的生存状态的作品。记得在我编辑《天堂没有路标》的时候,她就和我谈到过这部作品。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她不断地、大量地查阅了有关农村问题和中国社会阶层分析的资料,了解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影响,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农村与农民的问题,重新审视城乡二元结构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她说中小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农民,其实是中国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缩影,是当今中国人的精神写照,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人心的困境。当我读到作品《引爆过程》时已是《天堂没有路标》出版五年以后。她花了近十年时间收集素材和资料,又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创作和打磨这部书稿,也就是现在更名为《城里城外》的这部长篇。作为责任编辑我有机会也必须反复研读这部小说。先是粗略地浏览一遍,接着是用黑马扫描后,再细读一遍,查证书中涉及到的时间,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等。熟悉作品后,再根据作品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人物出场与特征、事件发展等环节再一一细嚼。我发现这部长篇越读越有味道。小说中的人物开始活起来了,小说中的历史文化、时代文化、地域文化开始跳出来了,特别是其中的闽南人特有的说话的语气、语调都地道地呈现出来了。我发现妙宽的叙述如电影的蒙太奇,是穿插、跳跃式的,人物特征也刻画得非常生动,如记者沈力、主人公苋菜、软母水木、棍锤、藕粉。特别是苋菜死后来找记者,要记者为她写书,香州善人的传说,藕粉焚香拜别老屋,以及老牛旺伯和黑狗白鼻的对话那几段让我觉得很精彩,从中可窥见闽南民俗文化之一角。后来大评论家概括为这用的是时断时续的叙述方式、交叉切块拼接的结构、悬疑性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新颖的创作艺术风格。评论家还说这部小说在叙述空间上打通了虚实的界线,作品与生活、人物与作者、小说与读者之间融为一体,弥合了人物、作者、读者的关系,把作品引向广阔的生活背景和幽深的精神境界。我觉得评论家真是厉害,几句话就说到了小编辑的心坎上。让我感慨的是,一位女作家用十几年的时间打磨一部作品,在这商品经济时代,浮躁的社会,她要有怎样的定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