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2016届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之圆的认识》教案
二、教学例l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数学课件】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苏教版)
( √ )
3.正方形的边长是40毫米,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为 圆心,在正方形内画一个圆。 (1)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画的圆大。 (2)如果要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应 是多少毫米?你能试着画一画吗?
学以致用
思考?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 ? 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学以致用
中 心 与 边 缘 距 离 相 等
中 心 与 路 面 距 离 相 等
中心与边缘距离不相等 中心与路面距离不相等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课件PPT
课堂小结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 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 在圆上的线段是直 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一个圆中,直径有无数条,长度相等。 圆的大小和圆的半径有关。 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典题精讲
分别描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并量出它们的 长度。
易错提醒
画一个直径是 5 厘米的圆, 并用字母 O、 r、 d 分别表示它的圆心、半径和 直径。
提醒:直径是5厘米,圆规两脚针尖 的距离应该是2.5,厘米,然后画出后, 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以致用
1.请你根据半径(或直径)说出直径(或半径)
课件PPT
探索新知
• • • • •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你还有什么发现?
课件PPT
探索新知
• 一个圆中,直径有(无数 )条,长度( 相等)。 • 一个圆中,半径有( 无数 )条,长度( 相等)。 _ d = 2r r=1 d 2 半径长度 )有关。 • 圆的大小和圆的( • 圆的位置和( 圆心 )有关
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ppt课件教案 苏教版(优秀版)word资料
圆的认识教案五年级数学ppt 课件教案苏教版(优秀版)word资料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 )复习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2)画图工具、自制圆片、硬币等。
二、教学课题通过学生人人参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二者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2.学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其它画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与生活的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圆的认识”是一节几何内容的课,是平面几何从直线平面图形到曲线平面图形的突破,无论从内容的本身或是研究方法,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圆规,圆形纸片。
四、教学方法:整堂课的设计,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最后,引用借鉴古代关于圆的记载,既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又使学生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所了解。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今天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
——圆。
以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圆,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认识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6 圆的认识 教案
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中关于圆的认识的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圆的定义、圆的属性(如半径、直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和基本属性,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圆形教具:如圆板、圆规等。
2. 直尺、圆规、铅笔等学习用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圆吗?谁能简单描述一下圆的特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介绍圆的属性:半径、直径。
讲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巩固拓展(5分钟)1. 利用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结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的定义、属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
2. 圆的属性:半径、直径。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记录下它们的直径和半径,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定义、属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的初步知识,感受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特征,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能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
2.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特征。
2.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3.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圆的特征。
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和特征。
3.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盘、圆环等,用于直观展示圆的特征。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讲解圆的概念。
3.准备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测量工具,如软尺、绳子等。
4.准备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用于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2.呈现(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
讲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直径等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直径,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探索圆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定义、特点等。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巩固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
4.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玩具等。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圆的性质。
3.准备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如圆心、半径等。
同时,教师讲解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纸片,让学生亲自测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特点和应用。
2.探究式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
4.讲解法:教师耐心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3.课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等概念的介绍,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圆的认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圆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
2. 圆的性质:圆心、半径、直径、圆周、弧、扇形等。
3. 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4. 圆的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弧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对称性及计算。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圆规、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性质、对称性及计算,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知识。
3. 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圆的定义、性质、对称性及计算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弧长等。
2. 提高题: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课件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半径的长度都 相等吗? 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 无数 )条半径, 它们的长度都( 相等 )。
在同一个圆里,有( 无数 )条直径, 它们的长度都( 相等 )。
2、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
d=r+r
r
d• o
d=2r
r
r=
d 2
第 六 单元
口
贝
同学们套圈, 这样的站位玩游戏公平么?
第1课时
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
有什么不同呢?
上面的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 图形,有顶点。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没有顶点。
借助你手边的物体或工具,想办 法画一个圆;
并说一说你是如何画的呢?
请尝试用手里的圆规画一个圆
画圆方法:(画一个圆规两脚间距离为2cm的圆)
①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定长)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定点) 3.带有铅笔的那只脚绕点旋转一周。 (旋转一周)
动手操作
用圆规画一个两脚间距离为5cm的圆。
自学课本86页上半部分内容
1、什么是圆心? 2、什么是半径? 3、什么是直径?
1、什么是圆心?
圆心
O
2、什么是半径?
r
半径 O
3、什么是直径?
d
O 直径
请同学们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 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 别用字母表示。
O
r d
合作探究 (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半径的长度 都相等吗? 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2、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33页)
③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⑴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⑵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生填空,交流填法
问: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个案修改
第3课时(月日)No: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88例3,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1-13题及动手做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的各部分名称。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⑸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生口算,校对得数
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⑴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
⑵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
⑶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⑷全班交流:
①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导学单:
1、找出图中的圆,并说说圆与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想办法画一个圆
3、用圆规画时要注意什么
4、说说半径、直径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5、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
二、小组讨论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案
第六单元圆的认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圆特征的发现过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游戏:摸图形。
同学们,想做游戏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袋子(袋子里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摸,其他人说。
2、你能只摸一下就摸出圆形吗?有什么诀窍吗?引导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圆。
板书:圆的认识二、交流共享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1.教学画圆。
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老师只给你一支粉笔,你能画一个圆吗?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工具,你会用它们画一个圆吗?刚才,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出了这么多的圆。
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同学们完成得真快。
下面请同一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画的圆放在一起,比一比,然后说一句评价的话,好吗?展示学生画的圆,一起来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1)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2)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3)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
示范画圆,并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你想不想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圆?别着急,能想个办法,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用尺量出两脚之间的距离,使之相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圆,理解圆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圆规、直尺、绳子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圆形物品、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对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初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主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的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玩具、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圆形、中心点、半径等。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定稿;区级公开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定稿;区级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特征、周长、面积等。
这一章节在教材中占据重要位置,为后续学习圆的方程、圆的性质等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圆的概念,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认识圆。
此外,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圆的特征,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圆。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圆、测量、计算,提高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圆形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圆形的纸片,用于画圆和测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圆。
同时,提问学生对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圆的定义、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圆的概念、画圆的方法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和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直观教学法:运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圆形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圆的起源和生活中的圆,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征,如圆心、半径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如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使用圆规和直尺,自己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利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草坪的面积,或者设计一个圆形的活动场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苏教版)第 1课时(月日) No: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85-87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和圆的特征,知道其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径和半径长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使学生通过直观和操作等活动,充分感知、体验并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形成圆的概念,积累学习图形特征的基本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圆的特征等活动,主动了解圆的特征,体验认识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特征教学难点: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学单: 1、找出图中的圆,并说说圆与以前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想办法画一个圆 3、用圆规画时要注意什么 4、说说半径、直径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5、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二、小组讨论三、交流展示(一)交流例1。
1.课件出示例1中的各种圆形物体,全班交流: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圆?2.出示你课前画的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全班展示交流。
⑴ 指名在投影下演示用不同工具画圆的过程。
⑵ 讨论: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二)交流例2。
1.用圆规画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⑴ 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⑵ 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⑶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⑷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展示、汇报、交流。
(1).同桌交流:拿出课前剪好的圆,说说自己在折一折、量一量的过程有什么发现?(2).小组讨论⑴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多少条半径?⑵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d=2r r=d/2 四、检测反馈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生在图中标出,量出长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 学生独立画圆,并用字母o、r、d 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② 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圆,并说说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生填表,说说是如何填的 4.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⑴ 学生独立画圆。
⑵ 全班展示交流:画圆的步骤有哪些?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还是半径? 5.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生画圆量出半径各是多少毫米五、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第 2课时(月日) No: 圆的认识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89-90练习十三第4-10题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大小之间的联系,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提高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比较、抽象及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相关属性教学难点:理解、归纳圆的相关属性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进行圆的有关练习二、练习指导 1.判断。
⑴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⑵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⑶ 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⑷ 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⑸ 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生口算,校对得数 3.完成练习十三第5题。
⑴ 学生先独立在书上画圆,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的圆大?⑵ 小组讨论: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怎么确定最大圆的半径?⑶ 学生试画最大的圆。
⑷ 全班交流:① 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内最大的圆。
② 指名说一说怎么确定正方形内最大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③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⑵ 全班交流:比较圆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大小。
5.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
生填空,交流填法问: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生思考,说说自己的发现交流:为什么这样测量圆的直径?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生思考,小组讨论指出:因为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车轴装在圆心位置上,无论车论怎样滚动,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保持不变。
这样就可以使行驶的车辆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出对称轴的条数,再画一画四、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第 3课时(月日) No: 扇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88例3,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1-13题及动手做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进一步认识扇形,知道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扇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同一个圆里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圆有哪些特征? 2、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二、自主先学出示导学单: 1、什么样的图形是扇形?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扇形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三、小组讨论四、交流展示 1、(1)认真观察例3的3个圆中的图形,说说每个圆中涂色部分的共同特点。
提问:每个图色部分都由几条线围成的?围成每个图色部分的三条线各有什么特点?每个图色部分都有几个角?这些角的顶点都处于什么位置?(2)展示、汇报、交流。
(3)认识弧和圆心角 (4)依次指一指上面几个扇形中的圆心角以及与圆心角相对的弧。
2.讨论: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课件演示,学生回答。
五、检测反馈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联系对扇形的已有认识进行判断。
启发学生认识到:半圆可以看做特殊的扇形,它的圆心角是180度。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出圆心角是多少度,是什么角交流:你是怎样知道角的度数的?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重点认识:图中的绿色部分也是扇形,不过圆心角已经超过了180度。
4.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让生说说分针分别指向数字几生在书上画出扇形 5、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问:如何求出每个扇形占圆的几分之几?(圆心角的度数÷360)生列式计算 6、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说说是如何想的 7、完成动手做生按步骤等分、画圆、涂色,画出图案六、反思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第4课时(月日) No: 圆的周长(1)教学内容:教科书P 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教学过程:一、教学例4。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
”“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
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
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π,C÷π=d ,C=πd)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πd或C=2πr)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第5课时(月日) No: 圆的周长(2)教学内容:教科书P93例6,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5-10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正确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
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
二、自主先学出示例6和导学单(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
(2)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3)还有别的方法吗?三、小组讨论四、交流展示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