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摇篮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红色摇篮》观后感
刘冬明10300170053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摇篮》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认识到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而这场革命在初期遭受的一场场挫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单纯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不能结合中国国情与革命的实际情况造成的。

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共产党本来有一次很好的机会去扭转中国革命的局面,让中国工农红军从被动转为主动,联合十九路军反蒋反日。

可是由于当时掌权的博古等人盲目听从共产国际的意见,把蒋、蔡两位将军的爱国行动视为反动的官僚资产阶级在内部斗争中为了生存而妄图骗取无产阶级力量援助的行为。

博古、李德等人的这种论断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没有实际问题实际分析,盲目听从上级指示,而没有运用矛盾分析法对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根据矛盾分析法来看,任何事物本身都存在这矛盾的两个方面。

蒋、蔡两位将军在反蒋反日之前虽然属于蒋介石官僚资产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在民族危亡之际,两位将军毅然以民族大义为重,甚至不惜与蒋介石为敌,把中日矛盾看作主要的矛盾,他们已经从人民的对立面走了出来,而变成维护民族独立的英雄,当真能够成为我党应该结交并加以敬重的盟友。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能够与蒋介石反目就已经很好地体现出两位将军抗日的决心,但博古之流却无视实际,盲目的跟从共产国际的意见,毫不理会毛泽东等人的建议,与这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做出了出尔反尔,坐视十九路军被镇压的愚蠢决定。

国难当头,就应当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做出正确的判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团结的力量,在国内国际局势都相当复杂的情况下就应该坚持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用好矛盾分析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问题实际分析,不能教条式的,书本式的去理解问题。

在战术上,李德与博古更是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他们没有认清中国工农红军相对国民党反动军队在装备以及人数上的极大的不利,一味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试图与国民党军队硬碰硬,打阵地仗,结果导致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让无数人民子弟兵丢了性命,更是让中国工农革命到了一个极端危险的境地,若是革命火种因此被国民党能够剿灭,不仅会让工农翻身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更是会导致之后中国抗日力量极大的削弱,让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李德、博古他们则是会成为千古罪人。

从这一个方面就可以充分让我们认识到教条式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得不到真理,反而对认识世界认识真理产生阻碍,犯出不可饶恕的错误。

反观毛泽东,他能够结合中国的实际,看清工农红军的优势和劣势,成功的运用游击战术,一次次的对国民党造成打击。

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物质,想要让意识更好的作用于物质,就必须通过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唯有这样才能发挥好意识的作用,通过意识正确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样的,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中,共产党率领的军队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队伍能够准确的认识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场又一场的奇迹与胜利。

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直到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工农革命一直就没有对走怎样的革命道路达成一致,在当时中国城市中工人力量并不强大并且还没有组织完善的时候,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就试图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通过城市暴动实现革命的胜利,但这种方法几乎在武装反抗国民党之初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一次次战争的惨败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反思并开始在战略战术上做出改变,直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巩固,毛泽东总结出了“农村包围群众”,团结群众干革命这一条革命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条路线充分结合了中国等待翻身解放的农民群众大大多于工人阶级的实情,认识到了人民群众蕴含的伟大
力量,指出由人民群众所形成的坚固壁垒是任何反动力量都打不破的,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

在这样的路线指导下,工农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密切团结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根据地不断壮大,湘赣之地红旗一片,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苏维埃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才得以顺利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才能得以建立。

接下来,也是在毛泽东战略思想的领导下,工农红军才得以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不得不说是李德、博古为代表的领导班子照搬照抄苏联革命模式的战略上的一大败笔,也说明了城市暴动、阵地战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是完全行不通的。

犹记得在惨败的沉痛中,顾作霖痛心疾首的感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回毛泽东的革命路线。

但即使在惨痛的现实面前,李德与博古却还不能幡然醒悟,甚至还要推脱战败的责任。

此二人在教条式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已然中毒太深,根本无法也不敢去认识现实,他们没有正确的把心思去用在战胜敌人身上,却花尽心思去打压与他们意见相左的毛泽东等人,不能不说他们不仅没有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反而在思想上已经腐朽,既不能去分析实际情况,也不能虚心的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他们根本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不仅仅在十年内战时期,在抗日战争以及三年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也坚持着发动群众的路线方针。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本身的力量可以说是比较小的,但他们为什么可以成为抗日力量的中流砥柱,关键之处就是他们坚持了党的人民战争的路线,充分带动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何以能以弱胜强,用小米加步枪战胜被美军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发动了群众的力量,这使解放军获得了稳定的后方以及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在李德、博古之人的眼中,毛泽东的这些路线方针无疑是离经叛道,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离。

可是,实际上却是他们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而毛泽东却可以说是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完善,使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了一大步的功臣。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两个重要思想,一个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另外一个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泽东总结出的“农村包围城市”以及“人民战争”路线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那两个思想融会贯通并加以发展的结果。

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巨大的理论指导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此,在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也是如此。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伟大的战略决策,不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吗?可以说,无论是列宁的思想,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再加以发展的成果。

此外,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就注定了它不是一套死的理论,而是活的,不断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从实际,只从书本上静止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那只会妨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造成误解。

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的一套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书本与实际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理论与实践是绝对密不可分的。

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绝对不能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去看待问题。

坚持辩证唯物论,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发展联系全面的观点,这是我们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保障,也是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我坚信,只有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我们才能认识到真理并在行动中取得真正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