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

合集下载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附件2“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区域高端品牌,促进质量提升,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办发…2017‟57号文)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方案》(中办发…2017‟8号文)等工作要求,鼓励市场主体运用绿色生态标准化理念和方法,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有序开展“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结合江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组织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及评价机构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开展评价活动,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按照《“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规定,依据“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先进性评价活动,并获得“江西绿色生态”标志和证书的一种品牌形象。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是由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创新联盟(以下简称“标准创新联盟”))联合相关技术机构,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品牌、技术、管理等体现先进性、引领性,及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依据《“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和相应的“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标准创新联盟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管局”)统一指导及监督下,组织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标准创新联盟设立“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办公室(设在标准创新联盟秘书处单位,以下统称“评价机构”),负责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一)制(修)订“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发展规划、年度评价计划;(二)组织“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研制、培育推广等工作;(三)组建并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审专家库;(四)组织“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工作;(五)组织“江西绿色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培育、跟踪及监督管理工作;(六)建设并维护“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网络管理系统;(七)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指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和应用的基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标准的制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首先,基地应当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能够承担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的重大任务。

其次,基地应当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

此外,基地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包括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人才队伍。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技术标准的不断提升和完善,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其次,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能力。

此外,基地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国际标准的对接和融合,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基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加强与基地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创新和应用。

科研机构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标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当共同努力,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基地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佚名
【期刊名称】《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年(卷),期】2017(027)003
【摘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标准化助推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为科学指导创新基地建设,做到统筹规划、总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支撑构建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制定本规划.
【总页数】5页(P4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专家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J],
2.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J],
3.《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印发 [J], 钱进
4.《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发布 [J],
5.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J],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专业技术人员实用标准化地理论、方法与实践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2017专业技术人员实用标准化地理论、方法与实践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单选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答案:A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 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2、系列化原理是()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全国各地标准化补贴

全国各地标准化补贴

2022 年全国各市各地区标准化补贴奖励整理,具体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地,详情如下。

(如有不足,欢迎补充)北京市《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集2022年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补助资金项目的通知》1.各级标准补助额度原则如下:(1)国际标准补助金额不高于100万元;(2)国家标准补助金额不高于30万元;(3)行业标准补助金额不高于20万元;(4)本市地方标准补助金额不高于20万元;(5)团体标准补助金额不高于20万元。

2.修订标准补助额度不高于各级标准补助最高额度的半数。

3.每项标准的补助额度不超过该项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实施效果评价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

4.同一单位年度标准制修订补助资金不超过50万元(制定国际标准的不超过100万元)。

山东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省财政对每个区域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领域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200万元、100万元;对每个国家级标准化推广应用平台(示范推广平台)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0万元、50万元;对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50万元、30万元;对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和小麦、玉米、蔬菜等优势农业领域的重点国家标准,以及乡村振兴、海洋强省、新旧动能转换领域具有重大创新引领作用的国家标准每项给予一次性资助资金50万元,对主导制定的其他领域的重点国家标准每项给予一次性资助资金20万元。

广东省《广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1.每主导制定(修订)一项地方标准或有较大影响的联盟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元。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答案解析(必过版)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答案解析(必过版)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

A:标准化答案:A2、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3、1906年英国颁布了()BS27。

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4、()管理体系建立是以“泰罗制”和“福特制”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5、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和互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从而推动世界上第一个()——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1901年诞生,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不久,约有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6、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1946年10月14日在ISA的基础上成立(),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7、标准是()。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8、标准化是()。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条款的活动9、简化原理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10、统一化原理是()。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11、通用化原理是()。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2、系列化原理是()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式13、组合化原理是()。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现状及发展思考■ 郭 伟 李晓峰 蔡成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政策、参与国际标准化、标准翻译等基础能力建设情况、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基于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深刻认识,结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自身特点和标准国际化工作需求,提出了以“优势技术标准推广促进优势标准国际化领域培育”为核心,充分利用区域、国际组织平台资源,创新发展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发展建议,对促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标准国际化,工程建设标准,标准联通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5.004Thinking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tandardsGUO Wei LI Xiao-feng CAI Cheng-jun(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including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basic capacity-building such as standard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Then based o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stand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standards shall be promoted by advantageous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platforms of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suggestions will be helpful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Keywords: stand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standard connectivity学术研讨工程建设标准以规范工程技术、保证工程质量为目标,涉及技术选用、产品配套、操作流程、管理要求、人员责任等多方面,是依据《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范》编制的内容综合的标准化技术文件。

国标委批复"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标委批复"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201 8 27
能制 造服务 平 台的标准规 范 ,国际 标 准 号 为 IEC PAS 63178。
工 业 互 联 网 (T 业 云 平 台 )是 支撑 智能制 造的重 要基础 设施 ,能 够通 过提供 强大 的数据传 输 、存储 和 处 理 能 力 ,帮 助 制 造 业 企 业 对 内 收集 和分析 大量数 据 ,对外 实现制 造 资 源 共 享 和 协 同 ,进 而 促 进 企 业 提升 产品 附加值 、提高生 产效率 、 创新 商业模 式 ,加快 推动制 造业转 型 升级 。制造 资 源 /能力 接入 是 T 业互 联 网有 效运作 的前提 。但 目前 各类 ‘1 业 云平 台制造 资源 /能 力类 型 和接人手 段存 在差异 。缺乏统一 标 准 , 导 致 企 业 内 、企 业 间 T 业 系 统互 联 的难 度较 大 、成本 较高 。为 解决 这一难 题 ,航 天云 网天智公 司 成立 了国际标准项 目团队 ,启动 《智 能制 造 服务平 台制造 资源 ,能 力接 入集 成要求 》国际标准 的研究 ,连 续 三 年 获 得 “智 能 制 造 /工 业 互 联 网相关 国际标 准培育研 究”集 团 标准 化项 目支持 。基 于项 目研究经 验 .航 天云 网天智公 司提 出 了 《智
标准 ·检测认证 /口 用 电 器
国标 委批 复”国家技 术标 准 创 新 基 地 ”
近 日,国家标 准化 管理 委 员会 批 复 中国电器科 学研究 院 ,同意建 设 “国家 技术标 准创新 基地 (家用 电器 和 电 器 附 件 国际 标 准 化 )” 。 近 年来 ,中国 电器 院共制 修 订 450 项 国家标准 、行 业标准 和地方标准 , 主导 制 定 了 IEC 62863—— 是我 国 家 电行业 主导制定 的第一 个 IEC标 准 ;拥 有 IEC注册 专 家 30多 人 ; 在 家 用 电 器 领 域 共 提 出 lO多 项 IEC提 案 ,制 修 订 IEC国 际标 准 5 项 ; 承 担 了 IEC/SC 32C小 型 熔 断 器 国际秘 书处 ,作为 IEC在 中 国挂 靠 的第 四个 国际秘 书处。 国家技术 标 准创新 基地将 面 向国际化 ,强化 标 准 引领 ,提 升我 国家电产业 国际 竞 争力 ,促进 产业升级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指在国家战略层面上,为推动技术标准的创新和应用而建立的重要基地。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加快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据,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为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推广提供重要支持,推动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再次,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技术标准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最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与国际标准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和应用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作用,推动技术标准的创新和应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提升标准服务能力_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基础)

提升标准服务能力_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基础)

智能制造是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的交叉融合,促使制造业的产业形态、制造模式、产业分工等不断变革。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正式批准成立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基础)(以下简称创新基地),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承建。

基地的创建是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向融合、跨界、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载体。

提升标准服务能力 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基础)文 / 张佩玉 卢铁林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基础)年度总结会议中国标准化着眼高质量发展 打造智能制造标准化基地为充分满足智能制造领域对于新兴服务发展需要,打造以智能制造为新引擎,集评估认证、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研发、生产、专业培训与演示为一体的综合科研服务发展的创新基地载体,仪综所为创新基地在亦庄建立了总建筑面积为5335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基地。

重点搭建了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将多项智能制造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平台上进行验证,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符合性,实现虚拟制造与实体制造的深度融合,同时发挥创新基地服务功能,集培训、演示和示范的功能,打造了“一站式”综合服务的创新基地载体。

创新基地围绕“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智能+”“标准化+”战略规划,聚焦智能制造基础,以“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长期运行、动态调整”为原则,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提升标准服务于产业全链条服务能力,构建智能制造高质量标准服务体系,带动地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制造业生态环境。

实施多种协同创新机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立足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创立核心服务价值品牌。

多种机制保障基地建设发展为了保障创新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采用了多种工作机制结合,有力保障了基地建设良性高质量发展。

(一)标准化协同的工作机制创新基地通过成立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并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中德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等方式,针对政府、创新园区、制造商、用户、高校/科研院所五方面需求,围绕区域和产业创新需求,整合合作资源,搭建关键技术研发、试点示范、标准化推广、技术转移等形式的共享对接。

构建标准化生态圈 探索创新基地发展新模式——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通过验收

构建标准化生态圈 探索创新基地发展新模式——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通过验收

Focus聚焦构建标准化生态圈 探索创新基地发展新模式——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通过验收2020年9月10日,北京。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验收会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召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肖寒、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姚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友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的验收专家参加了验收会。

会上,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院长肖承翔汇报了创新基地建设情况。

经过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在构建标准化生态圈,推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以及创新基地运行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其他基地学习借鉴,该基地已完成了筹建任务,同意通过验收。

据了解,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于2018年3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首都标准化委员会为推荐单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申报组织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建设工作。

两年来,创新基地以提升京津冀标准化综合能力、服务全国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领域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助推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创新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肖承翔 李海斌 高京 张佩玉502020年第10期 / 总第570期做实创新基地,构建标准化生态圈为推动创新基地实体化发展,机械总院集团专门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在形成“创新基地+中机研标准院”一平台、一实体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汇聚了7个区域和领域创新基地、50个国家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个行业协会、7个检测机构等科研、标准、产业和检测、认证资源,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模式。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九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19•【字号】九府发〔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3月19日九江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质量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质量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九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促进质量变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生态环境质量,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为九江加快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增强。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中有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7件。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共江西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7.09•【字号】赣发[2021]16号•【施行日期】2021.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在全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充分挖掘我省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的价值,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为重点,加快完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多元实现路径和政策制度体系,努力闯出一条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江西方案”。

到2025年,力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全面形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市场交易、绿色金融等制度基本建立,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先行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样板区。

到2035年,全面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江西方案”,高标准建成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二、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一)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1.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加快推进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对省域国土空间内的自然资源登记全覆盖。

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

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

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

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一、引言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和提升我国的技术标准研发能力,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基地的意义、目标、建设要素、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

二、意义技术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而技术标准创新则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主要意义如下:1.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研发机构,更是一个融合各方资源、协同创新的平台。

通过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2. 提高技术标准的制定能力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作为技术创新的高地和示范基地,将拥有一流的研发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技术标准的制定能力,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目标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指导和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研究和应用,为国家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1. 提升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目标是提升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2. 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目标是通过研发和创新,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填补国内技术标准领域的空白,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3. 提升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目标是提升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协调,推动我国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建设要素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建设要素是指影响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建设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优秀的科研人才是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核心要素。

基地应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搭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规范 编制说明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规范  编制说明

江西省地方标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规范》编制说明2019年6月《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规范》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一)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将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扩散,从而使那些具有潜在生产力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行评价,客观表述科技城转化的技术标准的潜力及优先级,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和标准化工作的协同发展。

从这个角度出发,拟编制《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价规范》。

(二)意义在当今社会,技术标准渗透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而且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共同语言,而以标准化手段引导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

技术标准的竞争关系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利益分配。

一项技术标准被国际标准采纳,往往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技术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战略地位日显突出技术标准是企业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世界知名企业都是将技术标准作为市场竞争的战略手段,成为采用标准取胜的行家。

标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决定着成就我们这个信息社会的技术,继而决定着各行各业、用户、消费者以及管理部门如何从这一技术中受益。

由此可见技术标准对于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性。

(三)必要性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转化率非常低,哪些科技成果适合转化为技术标砖、转化为什么样的标准都没有明确的文件指导。

根据2014年度江西省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分析报告,我省全年共登记796项科技成果,在796项登记的成果中,制订标准共36项,其中国际标准0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14项、地方标准2项、企业标准5项。

我省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比例不足4.5%。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业品电子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业品电子

工业品电商是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商业新模式,是电子商务在工业流通、生产、服务全流程的深化应用。

近年来,我国工业品电商市场快速发展,2020市场规模达到7650亿元,预计2022年将接近1万亿元,工业品电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业品电子商务)(以下简称“创新基地”)2019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设立,中国石化旗下易派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承建,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电子商务领域标准化创新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成立3年来,创新基地立足易派客平台发展生动实践,积极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标准化建设,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推动工业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电子商务基础性标准研究、电商生态建设、工业品质量分级、标准国际合作等方面构建工业品电子商务标准体系,用标准化手段助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工业品电子商务)助力工业品电商高质量发展文 / 胡鹏军试点示范 |Standardization Pilot Project加强基础性标准研究,夯实工业品电商发展基础创新基地注重工业品电商基础性标准研究,先后制定GB/T 40037-2021《电子商务产品信息描述 大宗商品》、GB/T 40105-2021《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要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起草中)等三项国家标准,提升电商平台商品信息描述规范性和跨境电商交易标准化水平。

创新基地还为易派客量身定制了《商品分类编码指南》、《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平台信息安全规范》、《平台运行维护规范》、《客服服务规范》等十余项企业标准,不断提升电商业务规范性,夯实平台发展基础。

标准推出以来,易派客各项业务质量和运营绩效逐步提升,2017年入选工业与信息化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2021年入选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聚焦电商生态建设,标准引领良好电商发展环境创新基地从电商生态建设入手,创新研制了适用于电商平台商家的《法人信用认证标准》、《履约动态考评标准》、《市场业绩表现标准》,分别从诚信、履约和市场三个维度对商家行为进行量化评价,为用户提供全景式的商家画像,用标准化手段引领“恪守诚信、注重口碑、尊重市场”的良好电商发展环境。

210966285_标准

210966285_标准

电器2023/3法动态46标STANDARD NEWSSTANDARD 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周期管理有新要求2023年3月1日,《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增加了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周期管理功能,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

自2023年3月1日起,申报单位在信息系统中申报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时,应填报工作计划,并根据制修订周期细化标准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各阶段时间安排。

国家标准计划下达后,可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整工作计划。

2023年3月1日之前已立项的国家标准,将按照征求意见阶段不少于90天(其中,征求意见60天,意见处理30天),技术审查阶段不少于30天的原则,自动生成工作计划,供参照执行。

《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印发2月2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的通知,重点支持消费品食品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包含消费品质量分级、消费品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的通用检测方法、个性定制产品、智能产品、绿色产品、文具运动器材、眼视光、工艺美术等标准,婴童用品、老年用品等特殊群体重要消费品标准。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印发2023年2月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以下简称《申报指南》)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申报指南》提到,申报领域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数字孪生、操作系统、高端芯片、高端装备、元宇宙、数字乡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生命健康、共同富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通过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一体化推进,国内国际协同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0.04.21•【文号】民航发〔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4.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标准化正文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民航发〔2020〕19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各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局属各单位,民航各行业协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范和加强民航领域标准化工作,根据《民航行业标准管理改革工作方案(2019-2020)》的有关要求,现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望遵照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0年4月21日关于加强民航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民航强国战略和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坚持标准引领、标准先行。

为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加强标准化能力建设,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标准质量,更好地发挥标准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和民航强国建设战略布局,按照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有关部暑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标准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标准有效供给,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标准质量和标准国际化水平,强化标准化管理和服务效能,着力构建新型民航标准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建立统一管理、规划科学、权责清晰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标准化工作的保障与支持,加强标准对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技术支撑与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
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以下简称“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全面推动各区域各行业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规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中心(以下简称“区域(行业)中心”)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行业)中心是创新基地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力抓手,是促进绿色生态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标准化助推绿色生态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

第三条区域(行业)中心总体上分为区域和行业两大类。

区域中心主要服务省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行业中心主要服务全省重大产业政策的落实。

第四条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遵循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长期运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第五条区域(行业)中心主要依托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行“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国家关于创新基地发展方针、政策,制定创新基地相关制度;
(二)编制并组织实施创新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指南;
(三)对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创新基地建设进展的沟通汇报,与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调;
(四)监督创新基地及各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第七条创新基地承担单位为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各区域(行业)中心的统一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承担区域(行业)中心的申报、验收、检查、评估等材料的接收、形式审查和专家论证会的组织工作;
(二)批准区域(行业)中心的筹建、设立、调整和撤销;
(三)负责创新基地咨评委专家的日常联络;
(四)组织区域(行业)中心相关人员开展标准化知识培训;
(五)提出区域(行业)中心管理制度建设及相关工作建议;
(六)组织对区域(行业)中心的考核评估;
(七)承担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区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创新基地做好本辖区、本行业区域(行业)中心的管理工作,为区域(行业)中心开展标准化工作创造条件。

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一)贯彻创新基地有关区域(行业)中心的方针、政策,支持区域(行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申报和建设区域(行业)中心;
(三)指导区域(行业)中心的运行,协调有关方面对区域(行业)中心给予支持;
(四)协助开展区域(行业)中心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九条承担区域(行业)中心建设和运行的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为区域(行业)中心提供基础条件保障,解决区域(行业)中心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二)建立健全区域(行业)中心章程等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提出区域(行业)中心标准化需求,完成创新基地下达的关于区域(行业)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四)组织本领域(区域)内的相关组织或个人参与到区域(行业)中心的标准化工作,以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本领域的先进技术标准;
(五)开展本领域(区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先进团体标准的宣贯和标准起草的培训工作;
(六)配合做好创新基地对区域(行业)中心的检查、评估等工作。

第十条设立由创新基地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和相关领域专
家组成的咨询与评审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评委”),主要为区域(行业)中心的设立、考核评估以及区域(行业)中心政策、制度、规划的制定等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章设立条件与程序
第十一条创新基地承担单位负责制定区域(行业)中心总体规划,明确区域(行业)中心的重点任务和布局。

第十二条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根据区域(行业)中心的总体规划,明确阶段性的建设重点和要求。

第十三条申请成立区域(行业)中心的企事业单位总体上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得到行业部门、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的支持;
(二)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标准化工作队伍,能够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经费支持;
(三)在标准化工作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一定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有较强聚集创新资源和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能力;
(四)在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国际或国内标准化工作经验。

符合以上条件的有关单位可填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区域(行业)区域(行业)中心申报书》。

第十四条区域(行业)中心所在领域(区域)的行业主管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