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赋北归作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合集下载

畏途赋北归作第五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畏途赋北归作第五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THANK YOU!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對南山之幽靄,荫嘉木之扶疎。不為軒冕之累,焉得風 波之虞。何夫子之早寤,居一世之不如。
……………………………………………………… ………………………………………………………
大和九年(835年)三月,尚书左丞王璠、户部侍郎李汉因与李德裕有怨隙,乃诬奏李德裕重贿杜仲 阳,暗结漳王,图谋不轨。文宗本以漳王(文宗之弟)德才兼备而心忌之,闻其奏大怒,召宰相及王 璠、李汉、郑注等问此事。王璠、李汉极口诬李德裕。宰相路隋说:“李德裕不至有此事,果如 所告,臣亦应有罪!”由于路隋的谏争,诬告者有所收敛。四月,文宗贬李德裕为太子宾客,分司东 都,同月,再贬为袁州长史。路隋亦被罢相,出为镇海节度使。
• 《李德裕年谱》载:“李德裕四、五月启程赴袁州,自历阳登舟, 溯长江而上,途中曾访陶渊明故里。”其《畏途赋》自序云:“乙 卯岁(835年)孟夏,余俟罪南服。……访浔阳之故里,怀靖节之 旧居。”不难看出,李德裕游庐山的畏途,舍舟在徂暑。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和感二鸟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胡天游骈体文

和感二鸟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胡天游骈体文
吾安悲乎,悲轧轧而會抽,甯阨颠以自嗟,佇掔涕而中仇。瞻行道之茫茫, 聿交茀而云穢,隕霜雪之緐伤,怆靡陽以謝炜,願奔流之滔滔,橫 淪塾而方圯,眾哈阮以安懷,誠飲倉其末理,竊不諒夫艱難,固又莫可 以眾謂志遑遑,曰:
………………………………………………………
………………………………………………………
骈体文
和感二鸟赋 第一段
清代 胡天游
作品赏析
• 唐代著名散文家,思想家韩愈,他的仕途很坎坷,三次才考中进士,之后参加 博学宏司科的考试又是三次接连落榜。为生计他南下归家,途中遇二鸟被送往 都城进献给当朝天子,二鸟只因羽毛光鲜即可被天子宠幸,而自己拥有满身才 华,却无路请缨。即将而立之间的韩愈怎能不感慨万千,七岁开始苦读,至今 22年,从未懈怠,行己立身只求无愧于道,希望有天能用孔孟之道济世天下。 到头来,竟然比不上空有其表的二鸟。生不逢时啊,生不逢时。若遇上好时机, 即使只有一点善才,也能尽其才能,机缘未到,即使再多的善才,也只能召来 祸患。殷商贤相在商王梦中被启用。而上天让我降生,毕将让我有道于世。虽 无官可做,但我满身才华,必有用武之地。只要有志向,姑且积蓄力量,待到 龙光临面时,才能安然对待。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胡天游(1696年3月28日——1758年2月9日),清代骈文家、诗人。 名骙,榜名方天游,字稚威,号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张溇人。
• 雍正己酉(1729)浙江副榜,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补 试因病作罢;乾隆戊午(1738)直隶副榜,甲子(1744)荐充三 礼馆纂修官议叙直隶州同知,辛未(1751)举经学,又因病再罢。 后客死山西。
THANK YOU!

• 所作《文种庙铭》、《灵济庙碑》、《安颐蒋先生碑》、《柯西石 宕记》、《任御史墓志》、《赵总兵墓志》、《逊国名臣赞序》, 论者谓为天下奇作。著作有《春秋夏正》2卷,《蒲州府志》12卷, 《石笥山房文集》6卷,《文补遗》1卷,《诗集》11卷,《诗余》 1卷,《诗补遗》2卷,《续补遗》2卷及《云持居士集》等。《清 史稿》有传。

明水赋第一段赏析【唐代】韩愈骈体文

明水赋第一段赏析【唐代】韩愈骈体文
• 但由于科举制度在唐代仅仅只是确立,在具体的考试规则上它还有 很多“随心所欲”的地方,因此在当时由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 颇受重视,参加制科被皇帝看中的人才很多,而一些才华突出,却 恰恰不对皇帝口味的才子也可能郁郁而不得志。韩愈在“制科”考 试中的失利,以及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制科”中的得意 正说明了唐代“制科”选士的一些不规范性。
古者圣人之制祭祀也,必主忠敬,崇吉蠲。不贵其丰,乃或荐 之以水;不可以黩,斯用致之于天。其事信美,其义惟元。
……………………………………………………… ………………………………………………………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 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 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德宗贞元 八年进士殿试,进士二十三人。其中有韩愈、欧阳詹、崔群、庾承宣等, 皆当时才子,人称“龙虎 榜”。考官:兵部侍郎陆贽。试题为《明水赋》和《御沟新柳诗》。
国学 骈体文
明水赋
第一段
唐代 韩愈
作品赏析
• 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壬申科状元及第为贾稜,长乐(今河北冀县)人。字 号及生卒年不详。本科进士二十三人。其中有韩愈、欧阳詹、崔群、庾承宣等, 皆当时才子,人称“龙虎榜”。 考官:兵部侍郎陆贽。试题为《明水赋》和《御 沟新柳诗》。 贾稜中状元后入仕,官至大理评事。喜诗文。《全唐文》制度的特点:唐代的考试方法主要 分为两类:一种是常科,另一种是制科,“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 考试,韩愈参加的“进士科”便是其中的一科,其他还包括明经、 秀才、明法等。“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目,也叫“特科”, 这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考试,一般考中进士的人,如果要获得官 职,就还要经过“特科”的考试,比如韩愈参加的“博学宏辞科” 的考试科。

秋思赋第一段赏析【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秋思赋第一段赏析【明代】何景明骈体文
不似春天的含蓄、夏天的热情、冬天的隐忍,她用枫叶、 用麦田、用收获展露了独特的美。我国古代诗人热爱秋天,历朝历代均有大批 文人骚客创作以“秋”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描绘秋天,歌颂秋天, 也寓情于景,寄托与宣泄了作者或离别,或感时伤怀,或悲悯无助的情感。
•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这首《听角思归》,字字句句透着思乡之情。梦里见到家中庭院落满秋叶,台 阶满是青苔,多么温馨的画面啊,醒后却听见城头传来报晓的号角声,这才惊 觉,自己还身在边关。在外征战,思乡心切,再也无法入睡,起身在月下独自 徘徊。思归的心情让人读来潸然泪下。
• 这样,石山矶的名称被正式提出,逐渐传播,并在人们意念中形成。且石矶山 和石山矶这两个名称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到清代才基本固定下来。石山矶与 离此不远的城陵矶、白螺矶等成为江河岸边特有的特征性地名,被人们接受和 使用;石矶山被石山矶取而代之,慢慢退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 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 (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 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 副使。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 罢远征。”这首《子夜吴歌》表达了对远征亲人的思念。秋天来了,长安城笼 罩在月光之下,可是,如此美好的月夜,人们却无法入睡,唯有不停地捣衣, 来排遣心中对远征亲人的挂念和担忧,渴望一家人团聚的心情跃然纸上。
• 《华容县志》:“其经曰华容河,亦名沱水,是杜预之所通漕道也;有两山夹 河,留石脉焉;其凿形见水中。”这就是说,阻碍河水畅流的石脉被凿断了, 河水可以畅流了,但石脉被凿断后形成的石矶仍然屹立在河边。现在,人们还 可以在石矶上看到开凿的痕迹。

知止赋北归作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知止赋北归作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 李德裕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对人生进退进行思考,并且表现出超脱的态度。同 时期所做的《知止赋》、 《欹器赋》等也都表现出这方面的主题,如《知止赋》:“嗟夫! 世於知止之道,若存若无。李斯忌於税 驾,惠子疲于据梧。尽生涯以自若,何智力之有 余?庶耿光之未晚,期终老於桑榆。"同样表达了超脱的 态度。但是,当不幸的遭遇真 正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李德裕还是不能坦然面对。在《穷愁志》中,李德 裕对那些如自 己一样,功在社稷却遭贬谪的历史人物表现出极大的同情,不能不说这其中蕴含着自己 身 世之悲。
• 文种是春秋时期越国人,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 书日: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 共乐。子何 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日:‘子教寡 人伐吴七术,寡人用 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 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 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 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 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 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 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

白猿赋袁州作第四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白猿赋袁州作第四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 第三段则述白猿,实则一切猿之通灵处。白猿前身既为军中之君子,则此身亦为山中之良禽。其动不以 暴,止皆择所,非君子是什么?其灵变难测,神通有知,此处知读去声,即有智。非猿通灵是什么?女 试剑而方接,举修簻而止驰,白猿为军中君子所化,其剑术之精亦臻化境。读赋至此,能不兴李贺“见 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袁公”之想?
THANK YOU!
• 唐.李德裕《白猿赋》“此郡多白猿,其情驯而仁爱,所止榛木不瘁,果熟乃取。” • 唐.贯休“庭树雪搅残,上有白猕猴。”“黛青峰朵孤吟后,半岩残雪白猿啼。”“白玃兼花鹿,多年不
见渠。” • 清.黄景仁《白猿》“黄山白猿千年物,出没无时不知穴。”
作品赏析
• 此赋为中篇赋。第一段为序,说明作赋之缘起,是因傅玄作《猿猴赋》,纯系文字游戏,而未说明猿与 猴之差异及猿之通灵处,故此篇为辨傅玄赋之不足而作。这只是作者借口,或者作者目的之一,李德裕 写此赋未必没有借题发挥之意。
動不為暴,止皆擇所。青松鬱而不殘,楂梨熟而後取。顧狖鼯 與猱狿,信莫得而儔侣。若乃靈变难测,神通有知。女試劒而 方接,舉修簻而止馳。
………………………………………………………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於处女:‘吾 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 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 轹白猿公。”亦作“白猿翁”。

太行秋云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张九钺骈体文

太行秋云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张九钺骈体文
清代骈体文
太行秋云赋 第一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 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 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 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 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 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THANK YOU!
第一段
• 楚国客卿观云于太行之颠,归过梁园,姹其主人。主人曰: 云状,何也?客卿曰:广矣!大矣!诸美备矣!富矣!赫 矣!谲且诡矣!
• ………………………………………………………………… ………………………………………………………………….
太行山
作者简介
• 张九钺(公元一七二一年至一八〇三年),清,字度西,号紫岘,湖南湘潭人。 生于清圣祖康熙六十年,卒于仁宗嘉庆八年,年八十三岁。生有异禀,七岁能 诗,九岁通《十三经》及史监大略。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顺天 乡试举人。历宰南丰、峡江(乾隆30年7月到任至32年,即公元1765年至1767 年。)、南昌,以母忧归。服阕,历保昌、海阳等县,所至有治声。寻以海阳 案牵连落职,遍游嵩、洛、偃、巩间。举生平磊落抑塞之气,一泄之于诗。毕 沅重其名,迎之节署,集名流为东坡生日修祀。酒再巡,九钺援笔为长歌,四 座叹服。晚归湘潭,主昭潭书院。九钺诗文宏博,才名震一时。诗学太白,得 其真气,落想浩然。年十三,登采石矶赋长歌,人呼为太白后身。又尝为良乡 居民贾户作凯旋牓帖千余纸,一夕而就。所著有《陶园文集》八卷,《诗集》 二卷,《诗余》一卷,《历代诗话》四卷,及《晋南随笔》、《峡江志》、 《偃师志》、《永宁志》、《巩县志》,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山凤凰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山凤凰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仰山在郡之坤隅,高松翳景,名翬所集。有麗鳥殊色,文如縟 綉,邑人呼為山鳳凰。愛其毛羽重于身命,雖遭繒繳,終不奮 飛。
………………………………………………………
………………………………………………………
白鹇别称叫“山中仙子”,也有人称之为“山凤凰”,有干净水源的多林山地,就是它们栖息的 天堂。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因为啼声喑哑,所以称为“哑瑞”;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 贵的观赏鸟。《禽经》记载“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养的五种珍禽中, 白鹇即被称为“闲客”。唐代李白曾作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清朝更把白鹇作为为五品官服 的图案。
国学 骈体文山凤凰赋ຫໍສະໝຸດ 第一段唐代 李德裕
作品赏析
• 长庆二年(822年)李德裕有望入相,结果因党争离开中枢,外放浙西,直到 十年后才回朝,当了兵部尚书,第二年才拜相。在这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 “牛李党争”中,李德裕悟到了一个道理:要有自己的门生、“党羽”,尤其 要从青年才俊中发现和培养接班人。
• 李德裕被贬到袁州当长史,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刺史哪里敢管、会管他呢? 李德裕乐得轻闲,寓居于城北郊的化成岩,终日读书吟诗,修心养性。今天, 化成岩还留有“李卫公读书处”的遗迹。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 正好这时,袁州城里的一伙读书人卢肇、易重、黄颇等人,投到他的门下。李 德裕毕竟是个经历过朝廷大风大浪、心怀大志、胸藏韬略之人,看到袁州城里 的一伙青年才俊簇拥在自己身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李德裕心中自然 也有一种慰藉感,同时他始终坚信终有一天能重回长安,再居中枢。到那时, 一定要重用这批人,为己所用,全力庇护!他在《山凤凰赋》中写道:“爱惜 羽毛,重于身命”。这年,李德裕48岁,易重30岁,卢肇18岁。

秋望赋第一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秋望赋第一段赏析【明代】陈子龙骈体文
•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 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 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 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崇祯十一年(1638年)夏,陈子龙以“君子之学,贵于识时;时之所急,务之 恐后”的紧迫感,与徐孚远、宋徵璧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务、国政” 之文,“撷其精英”,“又旁采以助高深”,“志在征实”,辑成《皇明经世 文编》,凡五百零四卷,又补遗四卷。是书选文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 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军事、赋役、财经、农田、水利、 学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并根据当时接触到的许多现实问题,对其中一些文 章加作旁注,表达了编者的政治主张。陈子龙等人编辑此书的动机和目的,是 为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 “俗儒是古而非今,撷华而舍实”,不务实际的坏风气。它是一部“从历史实 际出发,总结了明朝两百几十年统治经验,企图从中得出教训,用以改变当前 现实、经世致用之书。这部书的编辑出版,对当时的文风、学风是一个严重的 挑战,对稍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讲求经世实用之学,也起了先行的作用”。
仆闻凄荣之态,同观而伤摇之感独发。何则履裕 者难扰,而境颓者易激也。
………………………………………………………
………………………………………………………
崇祯元年(1628年),陈子龙二十一岁,与湖广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之女结为夫妻。崇祯二年, 夏允彝、杜麟征二人在松江组织“几社”。“几者,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其神之义也。” 最初入社者有周立勋、徐孚远、彭宾三人。陈子龙“甫弱冠,闻是举也,奋然来归。诸君子以年 少讶之,乃其才学则已精通经史,落纸惊人,遂成六子之数”,世称“几社六子”。几社和其他 文社一样,起初是通过以文会友,选择知己,学习制艺,后来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逐渐演变成 一股政治势力。几社成立后汇刻八股文范本《几社壬申文选》,集六子之文,人各六十首。又刻 《几社会义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几社的声势由此大振。陈子龙 的名气亦因之日重,“问业者日进,户外屦满”。

观渔赋第一段赏析【元代】戴表元骈体文

观渔赋第一段赏析【元代】戴表元骈体文
秋潦既退,河归故痕。童子六七。携畚出门。载奔载呼, 集于河堧。先生异之,往蹑而观。
……………………………………………………… ………………………………………………………
观鱼:咏山水之乐。唐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庄子集释》卷六 下〈外篇·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 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戴表元(1244~1310年)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 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 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 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 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 之辞。著有《剡源集》。
国学 骈体文
观渔赋
第一段
元代 戴表元
作品赏析
• 观鱼之乐的深层文化精神,还需提到庄子。庄子、惠子“濠梁观鱼”的典故,众所周知。庄子 感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认为“鱼”在水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非常愉悦,惠 子则质疑庄子如何知道“鱼”的感受。这场论辩以庄子的胜利告终,“观鱼”也成为庄子追求 逍遥自在生命境界的象征,并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表里。
THANK YOU!
• 历代文人多以鱼喻人,借“观鱼”表达超越世俗之志,归隐之情。隐逸诗人陶渊明《始作镇军 参军经曲阿》云:“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唐白居易《答元 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言:“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 此生?”茂林山水间,仰观流云,俯观游鱼,体味自然之道。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曰: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宋苏舜钦《沧浪观鱼》云:“瑟瑟轻波见戏麟,浮沉追逐巧相 亲。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宋张耒《观鱼亭呈陈公度二首》:“直应人意逍遥 处,便是游鱼自乐时。”清王方若《沧浪杂诗》曰:“行到观鱼处,澄澄洗我心。”可以说, 观鱼安抚的是古人逍遥而不得,归隐而不得的心境。透过古典园林那似隐似现的漏窗,行走在 曲折的复廊之上,凭栏观鱼,抑或是在大江大河之畔,静心感受游鱼之动,或许古人的感慨也 会浮现于你我之心。《观渔赋》描写了滨河之地童子捕鱼的情形与作者的观感。当八月间大水 渺茫之时,大鱼往往随潮溯于河内,或可在河中捕得。但当秋潦既退之时,孩童们即使断渠起 塍,并力竞劳,也一无所获了。

景陵九芝赋第二十三段赏析【清代】李锴骈体文

景陵九芝赋第二十三段赏析【清代】李锴骈体文
紹述以格歆,遂感召而憑籍。是以茲草託聖祖之寢宮, 而厥數視神堯之中夏也。
……………………………………………………… ………………………………………………………
《汉书》卷八〈宣帝纪〉 神爵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承宗庙,战战栗栗, 惟万事统,未烛厥理。乃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 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斋精,祈为百姓。东济大河,天 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朕之不德,惧不能任。其以五年为神爵元年。赐天下 勤事吏爵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寡孤独高年帛。所振贷物勿收。行所过毋出田租。」
国学 骈体文
景陵九芝赋
第二十三段
清代 李 锴
作品பைடு நூலகம்析
• 九芝,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武帝纪〉和《汉书》卷八〈宣帝纪〉。“甘泉防生芝九茎。”“金 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后因以“九茎”指芝草。 亦称“九芝”等。
• 《汉书》卷六〈武帝纪〉 • 六月,诏曰:「甘泉宫内中产芝,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其赦天下,赐云阳都百
作品赏析
• 《本草纲目》:“赤芝一名丹芝,黄芝一名金芝,白芝一名玉芝, 黑芝一名玄芝,紫芝一名木芝。”实际上不止这些,总称灵芝。灵 芝又名“三秀草”,言其一年开花三次,故称“三秀”。《楚辞·屈 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神话传说灵芝为仙药,服 之可长生,有起死回生之功效。《瑞应图》:“芝英者,王者音延 养老,有道则生。”又:“善养老,则芝茂。”《孝经授神契》又 载:一种灵芝名“木威喜芝。”乃木芝一种。系松柏之脂入地千岁 化茯苓,茯苓万岁,上生小木如莲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视 有光,持之甚滑,烧之不燃,带之避兵。传说将十只鹅共关一笼。 其中一只佩威喜芝。然后乱箭穿笼,无威喜芝者全数毙命,而带威 喜芝者安然无恙。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中的形象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中的形象课件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情?请加以分析。
【真题引领】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大意】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 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 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 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超出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 只在苏家门庭。
游子
李煜
如李煜的《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感伤往 事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金戈铁马 转战沙场
疆场将士
王昌龄等 边塞诗人
马度阴山”,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 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教考衔接(诗人自身形象)】
类型
示例
藐视权贵、傲岸 不羁的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应了他傲岸不 羁、豪放洒脱的性情。
寂寞愁苦、身世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画了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 飘零的形象 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 会的看法或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诗经·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苏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做斗争,忠于爱情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二、诗人自身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 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诗人的自身形象一般有以下十大类型:

蚍蜉赋第五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蚍蜉赋第五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 《蚍蜉赋》为南楚谪迁辞赋系列里首先展现其对于牛党倾轧梦魇的不平之鸣。 稍迟撰成的袁州辞赋,亦不乏以虫兽隐喻论述朋党真相及其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 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 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 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 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 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 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
国学 骈体文
蚍蜉赋
第五段
唐代 李德裕
作品赏析
• 蚍蜉属于一种体型相对较大的蚂蚁,它喜欢生活在潮湿温 暖的土壤之中。有一定的毒性,常用来指自不量力的人。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昌黎先生集》
• 《蚍蜉赋》聚焦于虫蚁蚍蜉的生活特性,进而虚拟其与作 者的一场人生对话,故此赋虽出之以游戏笔墨,却又展现 别具李德裕宰相浮沉隐喻的动物启示录意蕴。细腻深刻勾 勒蚍蜉富于生存及其成功哲学的安身立命妙旨。赋序开宗 明义谓: 御之术。因戏为此赋,令稚子烨和之。
作品赏析
•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 郎,迁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 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 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 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外攘回 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 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 贬为崖州司户。

萤火赋第一段赏析【唐代】骆宾王骈体文

萤火赋第一段赏析【唐代】骆宾王骈体文
• 骆宾王在家国之思的基础上,将萤火意象拓展到了哲学的象征意义中,使其意蕴更加深广。 外而尽诚。”就是借萤火来比喻虽见弃于人主,但仍旧尽心竭力的贤臣。再如晚唐司空图《避 乱》:“离乱身偶在,窜迹任 浮沉。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以黑夜中的孤萤来暗喻身 处黑暗政治环境中,孤立无援的忠臣良将。
作品赏析
余猥以明时,久遭幽絷,见一叶之已落,知四运之将终。凄然 客之为心乎?悲哉!秋之为气也。光阴无几,时事如何?大块是 劳生之机,小智非周身之务。
………………………………………………………
………………………………………………………
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七月 骆宾王系狱,作《在狱咏蝉》诗及《萤火赋》等。《萤火赋》堪称 名篇。《四溟诗话》卷二:“傅咸《萤火赋》:‘虽无补于日月兮,期自照于陋形。当朝阳之戢 景兮,必霄昧而是征。进不竞于天光兮,退在晦而能明。’骆宾王赋:‘光不周物,明足自资。 处幽不昧,居照斯晦。’二子皆有托寓,繁简不同。子美‘暗飞萤自照’之句,意愈简而词愈工 也。”《古赋辨体》卷七:“宾王幽絷,有感于夜萤出入之时,托之以写其忧思之意,因作《萤 火赋》。唐初王、杨、卢、骆,专学徐、庾,秾纤妖媚,当时尚之。惟此赋犹有发乎情之旨,得 《鹦鹉》、《野鹅》之微者,故特辨之。”
• 骆宾王自述作这篇《萤火赋》的缘起是“余曾独处,夜不能寐”和“顾见萤火, 意遂有感”,于是便“执以自照,而为之赋”。第二部分为赋的 本部,可分 三层。第一层从“潜空馆之寂寂兮”到“览熠耀于前 庭”,写作者在黑夜之 空馆中寂寞忧伤,难以入眠,却突然“览 熠耀于前庭”,使其为之感怀。以 黑暗、孤寂的背景开头,衬 托出萤火的明亮闪耀。第二层从“不以资质之鄙 薄兮”到“于疏 外而尽诚”,转入对萤火品格的直接赞美,并以最后两句 “谅 有似于贤臣兮,于疏外而尽诚”点明萤的品质就是忠臣良将的 志,作者 表明了自己对萤的赞赏态度,进而借萤火的光辉来表彰那些贞洁之士,同时与 开头的“感怀”遥相呼应。 傅咸咏物赋多有寄托,触类申发,意蕴深远。

黄治赋成都作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黄治赋成都作第一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黄治赋
第一段
唐代 李德裕
作品赏析
• 黄冶变化(黄冶变化),古时炼丹家所谓化丹砂为黄金的方术。《汉书·郊祀志下》:“黄冶变化,坚冰 淖溺,化色五仓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黄者, 铸黄金也。道家言冶丹砂令变化,可铸作黄金也。”明唐顺之《陈封君六十寿序》:“封君年六十,而 王君懋中为说以赠之,其论黄冶变化非老子事,信矣。”
• 《黄冶赋》 作于大和五年(831年)。《旧唐书》载:“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簏。 至是药躁,喜怒失常,疾既笃,旬日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见,不许。”武宗最后也以 33 岁毙命于服食。面对这一流毒,李德裕作《黄冶赋》以讽。赋托言董仲舒对汉武帝问,阐述自 己对炼丹服食的看法:只要顺应天地,化从尧舜,就能“得其鸿名,后天难老”,否则,“若 乃不务德业,营信秘簏。祈年永久,以极嗜欲。斯则不由于正道,无益于景福。”抨击皇帝贪 求美色宫室长寿,攻大欲,批逆鳞,忠贞之心、无畏之胆天地可鉴。 忧虑时局,针砭时弊。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形势大好,及至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开创出青史垂名的“开元 盛世”。然而玄宗没能做到敬始慎终,在位后期,疏于朝政,任人不察,奸邪的李林甫、杨国 忠相继执掌宰辅重职,使得唐王朝盛衰逆转。李林甫担任宰相后,排斥贤才,蔽塞言路,导致 纲纪紊乱,他还建议重用安禄山等胡将,为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作品赏析
• 李德裕《黄冶论》: • 或问黄冶变化。馀曰:未之学也,焉知无有?然天地万物,皆可以
至理索之。夫光明砂者,天地自然之宝,在石室之间,生雪床之上, 如初生芙蓉,红苞未拆,细者环拱,大干处中,有辰居之象,有君 臣之位,光明外澈,采之者寻石脉之。若以药 石熔铸术则疏矣。昔人问杨子铸金,而得铸人,以孔圣熔冶颜子, 至于殆庶几,未若造化之铸丹砂矣。方士固不足恃。刘向、葛洪, 皆下士上达,极天地之际,谓之可就,必有精理。刘向铸作不成, 得非天意密此神机,不欲世人皆知之矣。

藏珠于渊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董鄂铁保骈体文

藏珠于渊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董鄂铁保骈体文
唯靈產之精瑩,孕明珠之奇詭。質比美於瓊瑤,采爭辉於金紫。 千尋潭靜,骊龍之睡沈沈。入月光圓,老蚌之胎瀰瀰。
……………………………………………………… ………………………………………………………
原道篇:“藏金于山,藏珠于渊。”高诱注:“舜藏金于崭岩之山,藏珠于五湖之渊,以塞贪淫 之欲也。”即本此为说,正无“禹”字。盐铁论本议篇:“舜藏黄金,……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 至诚之风也。”抱朴子安贫篇:“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俱不言禹有藏珠 事。若庄子天地篇言“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并不言为舜、禹事也。后汉书班固传注引“渊” 作“川”,则唐人避李渊讳改字耳。唐晏曰:“淮南子作‘舜深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所以塞贪鄙 之心也’,无‘禹捐珠’句。”
• 庄周指出“藏金于山,藏珠于渊”。《礼记·中庸》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 草、鱼鳖生焉,货 财殖焉。”可见,藏宝之地总是与险境结缘。
• 储藏在地下的珍贵资源或宝物,是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的国家资源。然而, 这些富源所在,正如庄子所说,是“山无蹊隧,渊不可测。”因此,作为国家“探宝人”的测 绘工作者,首先得树立“要累黄金高北斗,敢履险涩踏危峨”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董鄂·铁保(1752~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本姓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清代大臣,著名书法家。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后升为郎中、户部及吏部员 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嘉庆四年(1799年),因弹劾 官员过当被贬到盛京;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
• 嘉庆十年(1805年),升任两江总督,赏一品顶戴,成为管辖江苏、安徽和江 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嘉庆十四年(1809年),发生山阳县令王伸汉冒赈, 鸩杀委员李毓昌事件,铁保遭到免职,流放新疆。道光初年,告病退休。道光 四年(1824年),去世。

朱彝尊《大孤山》阅读答案附赏析

朱彝尊《大孤山》阅读答案附赏析

朱彝尊《大孤山》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大孤山朱彝尊两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

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

天梯鬼斧开,庙火神鸦散。

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

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

飘飘御泠风,恍惚度银汉。

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

注: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早年曾秘密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漫游四方。

1.试概括诗中描写的大孤山景色的特征。

(4分)2.诗人面对大孤山却“未有归与情”,你如可理解作者的这种情感?(4分)【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1)大孤山立于水流正中间,地理位置和形状特殊;景色变换,朝夕不同;山路高险,庙宇凄清幽谧;空中月光皎洁,湖水澄澈空明。

(1点1分,共4分。

)2.答案示例:诗人此时奔波在外,面对大孤山空深清冷的景象,自然有着深沉苦闷的情感;(2分)诗人“未有归与情”,是因为诗人还有未竟的事业和理想,无法做到“归与”,只能在这空静深幽的景色中叹息,寄寓了诗人强烈的人生感慨。

(2分)[鉴赏]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早年曾秘密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漫游四方,康熙年间受官翰林院检讨,入值南书房,著有《曝书亭集》、《曝书亭集外稿》等。

诗人由早年的抗清志士变为清朝官僚,其诗歌创作亦从宗唐转向宗宋,《大孤山》一诗收于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其在朱彝尊的小传里说“集中诗不分唐宋界限,故各体具备。

然予所录者,仍以唐体为归”,从此诗内容和风格上来看,至少是诗人抗清失败后漫游山川所作。

孤山有大孤山、小孤山之分,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公县东的江中,大孤山则位于今鄱阳湖中。

《大孤山》乃仿效古风之作,描写了诗人登临大孤山见到的空深清冷的景象,抒发了其行役奔波的深沉苦闷的情感。

全诗直接从大孤山写起:大小孤山相距上百里,好像都立于水流正中间,没有其它的凭靠。

“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是诗人对大孤山特点的概括:不单单是地理位置和形状特殊,而且景色变换,朝夕不同。

全诗接下来就着重描写“气亦变昏旦”之景:登山的台阶好像天梯一样,只有鬼斧才能凿出这样的台阶,可以想见山路之高之险;山上庙宇中灯火点点,若隐若现,寒鸦飞动,愈见凄清幽谧。

望匡庐赋北归作第四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望匡庐赋北归作第四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望匡庐赋
第四段
唐代 李德裕
作品赏析
• 李德裕自言写《望匡庐赋》是“因怀远公、陆先生,怅然成赋”。 从三贤生平看,陆修静入山时慧远已殁,两人应没有过从的可能; 陶渊明虽与慧远有“同时同地”之缘,但正如陈寅恪所言,陶渊明 “与同时同地慧远诸佛教徒之学说竟若充耳不闻” 。
• 唐以前文献记叙慧远与陶、陆交往之事的,唯见于旧题晋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此书当出于唐代庐山之地的某人之手,内容上的 史实性颇多可疑。北宋陈舜俞撰《庐山记》时,将此书稍作刊正后 收入,题为《十八贤传》。他一方面指出此书“以事验诸前史,往 往乖谬”,另一方面对其中所记逸事也并不一概否定。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整襟帶于瑤席,望玄師于林麓。徒佩紫青之書,未脫朱丹之轂。 感明主之嘉惠,荷天地之覆育。既復扶陽之爵,又剖專城之竹。
…………………………………………………… ………………………………………………………
《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 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而最早以“庐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 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中田有庐”,而《国 语·楚语》则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晋朝孙放的《庐山赋》中:“寻阳郡南有庐 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也谈及庐山地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香炉 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 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 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 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 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 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
THANK YOU!
• 赋写自然景观毕,笔锋陡转,一“念”字勾起对人文景观的回忆,袁安、杨震、李固、杜乔是东汉四名 人,皆世之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者。“观其侧秀灵草,旁挺奇树。宁忧梓匠之斤,岂有樵人之路”,大 孤山高洁不污,挺立卓然,梓匠、樵夫岂能伤“我”秋毫,由物推己,只要“我”洁身自好,刚正不阿, 便可不惧怕那些朝廷小人。“想江妃之乍游,疑水仙之或驻”,前皆为实写,此一“想”字引领读者进 入了虚幻的空间,“江妃”、“水仙”曾在这激流中游戏,在这傲然挺立的山峰上立足驻望。“嗟瀛洲 与方丈,盖仿佛如烟雾”,瀛洲、方丈虽名为神山,终是烟雾笼罩,缥缈不可及,想大孤山神鳌负之不 去,浪涛击之不移,“终古而长存”,即使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的愚公复生亦不能移大孤山咫尺。
• 李德裕是在以己观物,以物喻己,写物即写我,写我即写物,大孤山卓然挺立,力挽狂澜的气概,亦是 “我”的胸襟和抱负。全赋写景、抒情、咏史浑然一体,实写与虚写交替相融,是唐代山水赋中难得的 佳作。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作品赏析
• 大孤山江湖相属,天水茫茫,一峰耸立,中流砥柱,形势壮观。赋序云:“不因佐官,岂遂斯游?谢康 乐尤好山水,尝居此地,竟阙词赋,其故何哉?”作者观大孤山孤峰独峙,卓然挺立,感自己宦海风波 中的沉沉浮浮,叹谢灵运居此却无赞美大孤山之文,遂写下了《大孤山赋》。
• 赋文辟首直语:“川渎巇道,人心所恶。必有穹石,御其横骛。”大孤山横扼于鄱阳湖,险境重生,人 世间风波也同大自然一样,危险重重,宦海中沉浮,稍有不慎,便会招致杀身之祸。大孤山处在江涛交 汇奔腾的险境,依旧“角立”“磔竖”,傲然卓挺,而且“高标九派之冲”,力阻狂澜,以宽阔的胸怀 容纳百川的注入,“眈若虎视,蚴如龙据。靡摇巨浪,神明之所扶;不倚群山,上元之所固”,如虎视, 静中有威严,如龙踞,静中有灵气,如神明帮扶,如上天铸固,巨浪翻腾,岿然不动。
• 此赋前部分着重描写大孤山的气势、卓然特立的雄姿;后部分侧重结合个人在 现实斗争中的遭遇,忆念前代敢于跟那些专权的外戚、宦官进行斗争的超群人 物,以此激励自己。此赋以议论开始,以议论作结,前后呼应,深刻有力。中 间通过跟滟滪堆、砥柱山、瀛洲、方丈对比映照,状写大孤山的气势。在对照 中,联想更为丰富,形象更为鲜明。全赋以骈为主,又融进了散体的手法,形 成了骈散互见的文体特点。全赋包括序仅二百七十八个字,却状尽大孤山的奇 景,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作。
国学 骈体文
大孤山赋
第一段
唐代 李德裕
作品赏析
• 《大孤山赋》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或开成二年(837年)。开成 元年春夏之际,李德裕由袁州北迁滁州刺史,道出浔阳,见大孤山。当时李德 裕赴任淮南节度使,遭遇外贬,心情难受,一腔愤懑,无处发泄。当他路过鄱 阳湖时,只见烟波浩淼的湖面上,突然耸立出一座孤山,山势峭拔,横亘中流, 不畏风雨雷电,不怕波吞浪击,真是横空出世,铁骨峥嵘。面对此情此景,李 德裕感慨万千,回想自己二十余年来的宦海生涯,倍受牛党政敌的打击和排挤, 不觉阵阵心酸激愤,写下此赋。
•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李德裕著有《次柳氏旧闻》一卷、《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上党纪叛》一卷、《异域归忠传》二卷、《西蕃会盟记》三卷、《西 戎记》二卷、《英雄录》一卷、《御臣要略》、《西南备边录》十三卷、《会昌一品集》二十 卷、《姑臧集》五卷、《穷愁志》三卷、《杂赋》二卷。
余剖符淮甸,道出蠡澤。屬江天清霽,千里無波。點大孤于中 流,昇旭日于匡阜。不因左官,豈遂斯遊。謝康樂尤好山水, 嘗居此地。
………………………………………………………
……………………………………………………大孤山,又名鞋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以南9公里的鄱阳湖湖中。大孤山一头高一头低,远 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大孤山是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形成的小岛, 它高出水面约90米,周长千余米,大孤山三面绝壁,辣立湖中,仅西北角一石穴可以泊舟。山上 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唐 顾况 《小孤山》诗:“ 大孤山 远 小孤 出,月照 洞庭 归客船。” 清 顾祖 禹 《读史方舆纪要·九江府·德化县》:“ 大孤山 在府东南四十里 彭蠡湖中,与南康府分界,西南 洪涛,一峯独耸……山形似鞋,一名鞋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