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常见特殊路基处理施工工艺介绍
九种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技术分类介绍(详细)
九种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技术分类介绍(一)半填半挖路基处理半填半挖路基分纵向半填半挖路基和横向半填半挖路基,其处理方法如下:1、在填挖交界面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并向内倾斜2~4%;2、在路基填挖交界处设土工格栅加固,以减小填挖间路基不均匀沉降.土工格栅分上下两层铺设:下层设置下下路订底面,上层设置于上路床底面;采用单向土工格栅(铺设:其纵向与路基填挖交界线垂直,宽度 4米其中挖方区1.5米、填方区2.5米);坡脚为陡坡地每1米高设一层土工格栅.3、施工时,土工格栅均匀张拉,相邻两幅格栅在交界处搭接布置,横向搭接宽度为20厘米,纵向搭接宽度为15厘米,用尼龙绳绑扎.土工格栅设计抗拉强度>60KN/米(延率3%),横向搭接长度>20厘米.土工格栅采用双向钢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两端各采用两根U形固定钉固定,间距100厘米.土工格栅自由段回折2米以利格栅加固.4、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合成材料层8厘米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6厘米.5、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度 ,土质地段过渡段采用级配较好的砾(角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堤.(二)高路堤施工高填方地段施工前,按《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GB01-2003)》的要求,进行基底清理和基底碾压,碾压压实度不小于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的压实度 ;当基底为水田或浅水塘时,则先挖沟疏干,清除表层淤泥质土等后再填筑路基;当基底强度不足或属软土时,应作稳定性验算并采取处理措施.高填方路堤填筑拟采用自卸汽车卸料、平地机分层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夯实的方法,高填路堤施工的摊铺和碾压同前述“路基填筑施工”的方法和要求,并做好加强压实度检测.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按设计资料,复合现场地质情况,确定非适用性材料的覆盖厚度及分布情况,以便施工前全部挖除.2、高填方施工前,按规范要求对填料进行各项性能试验,确定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 .3、高填方地带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4、高填方的宕渣路堤,利用雨季使其进一步密实和稳定,在施工过程中,抓住气候条件进行碾压,每一碾压层内部和表面石块之间的空隙,应用碎石、石屑、砂砾和砂等材料填充,并用大功率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以增加路基的密实性和稳定性.5、施工过程中,预埋桩点进行监测,以确保每层的施工质量.(三)换填碎石施工本合同段个别坑洼地段,需挖除淤泥换填碎石土或抛石挤淤,其施工要求如下:1、挖淤换填、抛石挤淤a.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将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淤泥挖除,换填符合规定要求的碎石土.换填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b.抛石挤淤按图纸或监理工程的要求进行 ,当软土地层平坦时,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地抛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使低侧边部约有2米的平台顶面,待片石抛出软土面或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2、砂垫层或砂砾垫层(1)施工方法a恢复中线,放出路段边线桩.清理平整路基,使之具有合格的平整度和路拱度 .b用自卸汽车将质量合格的中粗砂运至路段选用适宜的机具按设计厚度分层整平、洒水、压实.c砂垫层施工过程中,严防尘土、泥土和杂物污染,对受到污染的部分必须返工或更换.d砂垫层的高程、厚度、干密度、平整度渗透系数也应符合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e砂垫层成活后,应及时洒水养护,限制人员、机动车通行,并尽快安排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工艺流程框图主要机械设备:水车,自卸汽车,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四)土工格栅施工1、平整场地:对地基土有其它配套处治措施,则需完成这些措施后再进行土工格栅.2、按设计拟定的位置,斜坡路堤沿路基横向铺设格栅,填挖交界处沿路基纵向铺设隔栅.铺设格栅时,应注意格栅间联结与拉直平顺.格栅的纵、横向接缝可采用尼龙绳或涤纶线缝接或用U型钉连接等方法使隔栅间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20厘米,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 .隔栅扭曲、皱折、重叠,则不利于其发挥作用,故铺设时应用手拉直,使格栅平顺均匀,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1.5~2.0米用钩头钉固定于地面.3、填土:在铺完格栅后,应及时(48小时内)填筑填料.每层填筑应按“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对称进行,严禁先填路堤中部.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于1米.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但不得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4、反卷格栅:在第一层填土达到预定厚度并经碾压到设计压实度后,将格栅反卷回包3米帮扎于上一层土工格栅上,并人工修整锚固,在反卷端外测培土1.0米,保护格栅,防止人为破坏.按上述工序完成了一层格栅铺筑,并按同样的方法步骤进行其它各层格栅铺筑.所设格栅上铺完后,即开始上部路堤的填筑.(五)塑料排水板施工1、材料要求:塑料排水板采用D型,结构形式为粘合式,外型尺寸均匀,厚度为4.5~5.5米米,宽度为10厘米,塑料排水板应采用原生塑料,其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2、测量放样和场地清理根据设计要求,先把场地进行清理量放样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根据设计资料放出打设宽度 ;二是根据设计画出布桩平面图,标明排列编号,放出具体桩位.对于部满足要求的路段设置土工格栅及调平层,调平层采用素土填筑.3、施工工艺: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见表5“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框图”.①移动插板机就位,调正套管垂直度 ,对准桩位.在空心套管中插入塑料排水板并引至套管下部,将塑板穿入锚靴,再将塑板回插入套管扁咀中,长约12~15厘米,拉紧塑板,使锚靴紧贴套管下端,以免套管在下沉过程中挤进泥砂.②以振动的方式将套管沉入土层,至设计要求深度 .③拔出空心套管.施工时应考虑土对锚靴及塑板的粘接力,开始起拔时应平缓,最初1米的起拔速度≤5~10厘米/s,确保塑板留入土中而不被拔出.④留出塑板埋入砂砾垫层长约30厘米,将塑板剪断,移动导管至下一桩位,进行下一桩位的施工.(4)施工措施①塑板插入过程中要防止泥土挤入板芯,堵塞输水管道,影响排水效果.②塑板与桩尖连接要牢固,避免提管时脱落将塑板带出.③桩尖与套管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防止淤泥进入而增大塑板与管壁的摩擦力造成将塑板带出.④严格控制塑板间距和深度 ,凡塑板被带出2米以上的应重新补打.⑤当塑板需要接长时,采用滤膜内水平搭接的方法,位保证输水畅通并且有足够的搭接强度 ,搭接时长度不小于20厘米.所需机械设备:插板机:DGL-30-20A、徐州DGL-30-20B、徐州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框图否(六)边坡预应力锚索(锚杆)的施工锚索(锚杆)施工时应注意合理的施工顺序,施工时边坡开挖从上至下,当上一级边坡开挖成型后,先施工锚索(锚杆)再进行边坡防护,避免边坡长期暴露,待上一级边坡锚索(锚杆)张拉后,再开挖下一级边坡,施工下一级锚索(锚杆).锚索(锚杆)施工前先进行现场抗拔试验,通过试验指导施工.预应力锚索框架设计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每孔锚索由三隔单元锚索组成,每个单元由两根无粘结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单根连接强度大于200KN),钢绞线采用Ф15.24米米、强度 1860米pa的高强度低松驰无粘结钢绞线.施工前,先做试验孔以确定最佳的成孔工艺、注浆工艺参数(特殊是锚固段)及张拉锁定方案 ;锚索施工钻孔采用潜孔钻风动干钻法成孔,必要时采用套管跟进或固壁灌浆技术保证成孔质量,锚索在加工棚加工编索,人工推送入孔,注浆泵注浆,分单元、分级、对称同时张拉.预应力锚索(杆)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锚索(锚杆)孔钻、锚索(锚杆)安装、框架施工、注浆、锚孔张拉锁定和验收封锚等关键工作流程.施工工艺见表5“预应力锚索(杆)施工工艺框图”.预应力锚索(杆)施工要点有:A.锚索钻孔,B.锚索(锚杆)安装,C.注浆,D.框架施工及混凝土养护,E.张拉,F.封锚验收.预应力锚索(杆)施工工艺框图锚索制作钻孔锚索安装注浆立锚墩张拉抗拔试验封锚(七)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方法1、施工顺序施工顺序按如下进行:①平整场地,清除杂物;②铺设砂垫层并设置垂直排水通道;③在砂垫层中埋设滤管;④在加固区边缘挖沟;⑤铺膜、填沟、安装并连接抽气管道和射流泵;⑥检验密封情况并抽气;⑦进行真空度、沉降、位移、孔隙水压力等的观测;⑧达设计要求后,停止抽气,并清理现场.注:量测地面起始高程;铺设30厘米厚砂砾垫层;打设竖向排水体;铺设另20厘米砂砾垫层,竖向排水体应弯倒在本层中;在压实后的砂砾垫层上开挖20厘米的沟槽埋设主管和滤管,以利保护PVC管材,埋设砂砾垫层中的真空度测头;挖密封沟,安置主管出膜装置等;铺设10厘米厚砂垫层;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双层真空膜,再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同时安装抽真空装置,回填密封沟,连接主管到抽真空装置;设置膜上沉降标,测沉降初值;试抽真空;检查膜上及密封沟漏气情况;铺设10厘米厚细砂垫层;正式抽真空开始,施工临测开始;真空度稳定在80Kpa后保持7-10天,等地基土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在膜上堆载进行联预压.2、材料要求各项材料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3、施工注意事项试抽直空阶段应排专人穿软底鞋在膜上进行地毯式的巡查,对膜破处及时粘补,膜上的小孔漏气会有风鸣哨声,应及时用小块薄膜将其粘补好.在路堤的逐层填筑时工时,填筑第一层填土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能把密封膜和膜上保护层弄破.第一层填土应为粘土,松铺厚度可适当厚些,压实厚30厘米左右,铺设时尽量找平,铺完碾压后不要急于铺第二层,仔细观察膜下填空度的变化,以检查是否漏气.确认无异常情况后,一面抽气,一面正常填筑路基到设计高度后预压.现场铺设时,滤管的末端用木塞或PVC圆板封死,然后套上预先缝制好的反滤布套.反滤布套一定要将滤管上的孔洞盖注,再用细绳把滤布套捆扎牢靠.土工布要求渗透系数k大于5X10-3厘米/s.真空装置的安装高程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尤其是循环水箱,最好能使水箱高度的一半与膜面齐平,有利于膜下抽出水的排出.真空膜在工厂预先加工,应注意膜的大小应考虑埋入密封沟的部分,留够足够的余地,膜上下土工布搭接30厘米宽,以防漏垫.铺设时膜不宜拉的太紧,以防拉裂.膜在埋入密封沟时,注意膜不要被石头或草、树根等戳破,注意其完整性.挖沟时应注意土层中的植物根系和动物的孔洞,如发现有孔洞则沟的深度相应的挖深一些以避开孔洞,以防漏气.沟挖好后应注意将膜贴于沟的内壁,并将膜放至沟底,然后分层回填压实,填第一层土时一定要将膜压好.直空预压加固过程中,加固区外的土层是向着加固区移动的如果引起地表裂缝,可能向下延伸影响膜下真空度 ,应拌制一定稠度的粘土浆倒灌到裂缝中,堵塞裂缝达到密封的效果.宁波地区夏季缺电严重,一定要保证可靠的供电,抽真空时间为六个月,施工中应实施动态监测根椐具体各段的观测情况决定停抽时间.应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 ,自抽真空开始就必须进行连续不断的值班,全天24小时现场有人执守,做好原型观测和详细的记录.(八)CFG桩处理施工1、施工方法CFG桩采用振动沉管法加混凝土桩靴进行施工,振动成桩法的机械用DZ60型履带式振动沉管打桩机,其机组配套含振动机、装碎料斗、振动套管,以及高压空气的喷气装备、起重机、铲式装载机、空压机等.对于锤击成桩法的施工机械用三点支撑式履带式油柴打桩机,机组配套有底端开口的外管(套管)、底端封口的内管(芯管)、履带式起重机及装碎石料斗等.2、工艺流程施工顺序为:3、技术要求①填料,混合料应严格按设计配比配制.填料中含泥量不得大于5%,并不宜含有大于50米米的颗粒.②碎石桩施工结束,应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性粘土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宜为1-2周,对其它土可在施工结束后3-5天.③碎石桩处理地基采用标准贯入、静力或动力触探等方法检验桩及桩间土的挤密质量,以不少于设计要求为合格.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应在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④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验桩的数量按设计频率检验,但不少于3根,当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30%时,可取平均值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⑤碎石桩检验数量不少于桩孔总数的 2%,检测结果如占检测总数的 10%的桩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采取加桩或其它措施.⑥按试验大纲要求采用静力触探方法检验桩身密实度和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采用合适的荷载板进行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九)预制管桩施工方案预制管桩采用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直径40厘米的 ,壁厚60米米.为保证管桩的生产质量,我公司将派专业人员到厂家监督预制管的质量.沉桩机械选用10台柴油打桩机打桩.1、场地处理沉桩施工前先对场地进行地表处理.处理后的场地回填碾压密实、平整,场地高差小于1%,地基承载力达到规范要求,场地周边应设置好一定坡度的排水沟、集水井,并有妥善的排除场外的通道和措施.2、沉桩工艺桩机根据打桩顺序安装就位,使桩架(或导杆)处于铅垂状态在拟打的桩身侧面上画好标尺,每隔一米,便于做打桩记录.根据桩长,采用合适的吊点,由吊机吊桩喂到桩机前.打桩时桩帽或送桩帽内应加弹性衬垫如硬木等,桩帽与桩周应有5~10米米的间隙,且随时检查,及时更换,桩帽上应开有逸气孔,以防止桩顶在打桩过程中受损.在开始锤击时,落距应较小 ,当入土一定深度并待桩稳定后,在按要求的落距沉桩,应保证柴油锤跳动正常.沉桩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桩、桩架是否发生位移或倾斜,如有偏差及时纠正,并同时做好沉桩记录.3、施工技术措施①桩的提升就位装运至桩架下后,利用桩架上的滑轮组与附吊进行提升就位(又称插桩).即首先绑好吊索,将桩水平地提升到一定高度 (为桩长的一半加0.3~0.5米),然后提升的附吊松吊构使桩尖渐渐下降,从而桩身旋转至垂直于地面的位置,此时桩尖离地面0.3米~0.5米.②桩提升到垂直状态后,即可送入桩架的龙门导杆内,然后把桩准确的安放桩位上,随着将桩和导杆相联结,保证打桩时不发生移动和倾斜.在极顶垫上硬木(通称“替打木”)或粗草纸,安上桩帽后,即可将桩锤缓缓落到桩顶上面,注意不要撞击,在桩的自重和锤重作用之下,桩向土中沉入一定深度而达到稳定的位置.这时再校正一次桩的垂直度 ,即可进行打桩.用锤打桩,桩锤重量所转换的功,除去各种损耗外,如足以克服桩身与土的摩阻力和极采阻力时,桩即沉入土中.(十)软土路堤沉降观测要求(一)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为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 ,要求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并做到以下几点:1、每次观测前,必须对水准仪进行校验.为了消除观测中的某些系统误差,每期观测要做到四个固定,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测点及转点、固定后视尺.2、转点位置必须使用尺垫,禁止用砖石代替尺垫.3、每次观测段长度原则上要求不小于路堤底度的 2倍,即80米左右.视距不等差应小于3米,前后累计差应小于6米.若沉降点离水准点很近,前期视距离不超过15米,一次安置仪器的不等差略大时,可采用固定测站的方法,使用期观测具有相同的三角影响,这样可以抵消不等差较大引起的高程误差.4、水准闭合环线或支线水准路线,其允许闭合差为+12*21/2或4n1/2(L为水准路线长度 ,以公里计;n为测站数).5、外业手簿是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基本资料,要认真记录及保存.6、各期观测沉降资料要汇总并分析.(二)施工期沉降观测软基处理前,按设计要求加工地面沉降仪和连续沉降仪等观测仪器,要求刻度清晰,便于观测.利用打桩机或地质钻机将连续沉降仪打入地基持力层,地面沉降仪在砂垫层施工时直接埋在层内,随着路堤分层填高,沉降杆也一节节接长,并做好保护.沉降仪设置后,按设计要求定期观测,在整个施工期掌握路堤填筑,要求变形速率控制在10—20米米/d之间均可进行施工.(三)预压沉降期观测路堤填筑完成至路面施工之日,中间的间隔时间为路堤的预压沉降期,为观测路堤的沉降,在不小于1000米的路堤顶部每100米,在路中心的两侧路肩内缘各设一固定木桩,埋深50厘米,在接近桥台处,桩距可适当加密,按设计要求定时用水准仪观测水平标高,掌握沉降情况.一般开始时每周观测一次,中间半月观测一次,最后每月观测一次,最后每月观测一次,规定连续两个月观测沉降速度小于5米米/月,认为路堤稳定,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连续两个月观测沉降速度小于3米米/月,认为基层施工加载后是稳定的 ,方可进行面层施工.为观测位移,另在以上间隔的二侧路堤坡脚外5米外设立砼标桩,埋深2米.选择三个不同的固定点,每日定时用经纬仪分别观测各标桩的位移变化,通过以上观测记录的分析,确定沉降完成的日期.(十一)路堤冲击夯碾压施工冲击压实采用三瓣式凸轮冲击型压实机,冲压方法:先清理平整场地,让冲击压实机沿待压地面纵向或横向缓慢行走,行走时每次沿纵向或横向错半轮(即重叠1/2轮宽).冲击压实机在地表行走6次为一遍,到压够设计遍数或最后一次碾压的冲击变形小于2厘米时停止.在现场作好每一夯击点的夯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的详细记录.对天然地基,应适量撒水(按最佳含水量控制),水份渗透后再继续冲压.压路机的牵引速度控制在8千米/h左右.施工时,在施工现场划定警戒线,让所有人员退出警戒线外,同时亦应保证周围邻近的构筑物和设施不受损害.(十二)溶洞处理路线所经地区,DK~DK段岩溶发育强烈,局部分布着不同程度、范围的溶洞、溶槽.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对于影响施工及运营安全的溶洞进行如下处理:1、于有排泄功能但不是地表地下水主要排水通道且围岩、顶板稳定性差的溶洞、漏斗、溶槽、等岩溶形态,采有开挖顶板,先清除底部粘土,然后对溶洞填充片、块石并用打夯机夯实,上铺厘米厚级配碎石,在洞顶浇筑厘米厚C 砼盖板.2、于无排泄功能的旱洞、漏斗、溶槽等岩溶形态,先清除洞底树根等杂物,采用对溶洞填充片、块石并用打夯机夯实,上铺厘米厚级配碎石.二、深基础处理(一)袋装砂井1、袋装砂井的施工方法本标段袋装砂井采用LC系列履带自行式双管插孔机施工,砂料按设计质量要求进行自采或购买,编织砂井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质量过硬的厂家订货或从业主指定厂家购买.砂袋采用人工装灌.袋装砂井的施工作业见振动打桩机打设袋砂井作业图和袋装砂井施工示意图:2、工艺流程袋装砂井施工工艺流程见(袋装砂井施工程序图),其施工程序如下:①地面处理:包括开挖排水沟及排除地面积水和清基,将路幅范围内原地面上的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不适用材料全部挖除.水田地段挖除地表30厘米厚种植土,碾压3遍后填筑细粒土,顶面作成三角形,路基中心高20厘米,两侧与地面平,其宽度不小于路堤加护道底宽,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旱田地表,剔除地表植物根系,碾压三遍后填筑细粒土,顶面形成和压实系数同水田地段.②细粒土封层经检验合格后填筑砂垫层,在检验合格的路拱上均匀等厚铺设砂垫层,按设计要求和砂垫层施工要求铺设.③机具定位:根据设计布置的行列间距用小木桩或竹板桩正确定位.机具定位要保证锤中心与地面定位在同一点上,并用经纬仪检验导向架的垂直度 ,移动插桩时,用吊线垂方法检测和控制导向架及桩管的垂直度 .④插管放砂袋,定位好后,即可开振动锤下插套管,在套管上用油漆画出控制标高的刻画线,插管前先将套管底部活辨桩尖系拢,使其活辨与套管封闭.套管插入设计标高即可放置砂袋,下砂袋时需将砂袋吊起,从端部放入套管口,徐徐下放,注意扶持和操作,防止砂袋扭结、断裂和砂袋损伤.⑤拔管:拔管时先启动激振器,后提升套管,要连续缓慢地进行,中途不得放松吊绳,防止因套管下坠损坏砂袋,若套管起拔时砂袋跟着上吊,可将套管下放至原位,在套管内加少量水,帮助打开桩尖活辨.当砂袋带出长度大于0.5米时,要重新补打.⑥补砂:套管拔出后,砂袋应露出孔口50厘米,并将其埋入砂垫层中,已打完的砂袋井,若砂袋不满,应及时向袋内灌砂,填补到足够为止,袋桩周围出现空穴时及时用砂塞满并整好形.⑦整段袋装砂井和砂垫层施工完毕后,设计有沉降观测装置的 ,及时埋设沉降设备.3、施工安排本标段袋装砂井分布在DKXXX至DKXXX段落,共XX延米/处.为争取工期先作地基处理的原则,结合我公司现有的设备力量,调集LC系列履带式双管插孔机台,队伍人员人,用月时间完成袋装砂井处理项目,为挖填路基创造最佳时机.4、技术要求和标准①材料要满足设计要求,砂袋必须选透水性、耐久性好和韧性强的聚丙烯织布组成,其技术指标如下:质量95g/米2,经纬密度 40×40(根/10厘米),条节拉伸强度 >750KN/5厘米,条节拉伸率25%,渗透系数>5×10-3厘米/S,有效孔径O95<0.08米米.②所用砂料为干净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有效直径d10>0.1 -0.35米米,不均系数为3-5,灌砂率均达到95%以上.保持砂袋顺直畅通,每一砂袋充填密实,袋口扎紧.③条带的抗拉强度应能保证承受砂袋自重,并根据砂井长度小于10米时,抗拉强度大于8KN/米,10-15米时,抗拉强度大于12KN/米;15-20米时,抗拉强度大于15KN/米.④灌入砂袋的砂采用渗水较高的风干中、粗砂,大于0.5米米的砂的含量宜占50%以上,含泥量不大于3%,渗透系数大于5×10-3厘米/S.⑤袋装砂井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要满足以下要求.袋装砂井质量控制及检验要求。
特殊路基处理大全
(一)特殊路基的处理软土地基处理1. 软土地基处理包括挖除换填、抛石挤淤、设置垫层、超载预压、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织物等一系列施工方法,并应进行路堤沉降观测。
承包人应按图纸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
2. 材料(1) 砂砾料用作垫层的砂砾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
砂砾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3mm含泥量不得大于5%(2) 砂及砂袋袋装砂井所用砂,应采用渗水率较高的中、粗砂、大于0.5mm的砂料含量应占总重量的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3%渗透系数应大于5X 10-2mm/s。
(3) 碎石碎石由岩石或砾石轧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不得掺有软质石和其它杂质,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4)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 的规定。
并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对土工织物,还应具有较高的刺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
(5) 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由芯体和包围芯体的合成纤维透水膜构成的复合体,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足够的柔性,并符合《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 256-96) 的规定。
(6) 片石抛石挤淤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其尺寸应小于300mm。
(7) 水泥水泥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图纸要求,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劣质水泥。
所有水泥均应经过试验并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 要求。
(8) 石灰石灰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 —2000) 表422所规定的皿级以上的要求。
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 —94)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9) 粉煤灰粉煤灰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 —2000)有关规定,并同时应满足本规范第305.02-2 条的要求。
特殊路基处理
特殊路基施工技术一、软土地区路基施工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粘土统称为软土。
1、表层处理法:(1)砂垫层:水平排水作用(2)反压护道:在路基两侧填筑护道,改善路堤荷载来增加抗滑力,路堤下软基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
(3)土工聚合物处治:土工布、土工格栅(1)开挖换填法(2)抛石挤淤法:从中间向两侧,从高处向低处(3)爆破排淤法(1)堆载预压法(2)其他重压法4、垂直排水固结法:(1)砂井:打桩灌砂(2)袋装砂井:打入套管---沉如砂袋(3)塑料排水板5、其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1)旋喷桩(2)粒料桩:将砂、碎石、砂砾、废渣等粒料。
(3)生石灰桩:用机械成孔,然后将一定密度的生石灰等加固原料压入孔内,最后用素填土等封顶成桩。
二、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具有较大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性的高液限粘土称为膨胀土。
液限W L>40%,塑性指数I P>17,自由膨胀率超过40%。
分为强膨胀土、中等膨胀土、弱膨胀土,膨胀土采用换填施工,改性后的膨胀土胀缩率小于0.7%也可直接填筑路基。
三、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遇水后发生明显下沉,易冲刷。
1、换填:2、强夯:3、预浸:是利用黄土浸水后自重湿陷的特征,从而达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4、挤密:是以一种散体材料用一定的施工方法以“桩的形式”植入地基,使地基产生侧向挤密作用。
5、化学加固:用硅酸钠溶液,通过注射管压入土中,使其与土中水溶性盐相互作用,产生硅胶把土胶结。
遇地基陷穴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导洞(分层填筑)、竖井四、滑坡地段路基施工是指在一定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山坡的不稳定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带)作整体、缓慢、间歇性的滑动变形现象。
水多是滑坡发展的主要原因。
牵引式:坡脚先失稳,向下滑动,坡体后部土体失去支撑相继滑下。
推动式:重力推动下滑。
1、排水:环形截水沟、树枝状排水沟、平整夯实表土防止渗水、排除地下水(渗沟)2、力学平衡:挖方路堑可采用刷坡、台阶,填方路基可采用反压土方、挡土墙3、改变滑坡带五、路基病害1、路基压实质量(1)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压实遍数少,压实机械小,填土松铺厚度大,碾压不均匀,含水量大,没有进行上层覆土处理,较多土质混填,粒径大于10cm,天然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市政工程中,路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路基处理方法来保障道路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市政工程中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1.软基处理软基指的是路基基层中的土质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
在软基处理中,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加固处理:通过在软基土中注浆、灌浆、加筋等方式,提高软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达到加固软基的目的。
(2)改良处理:通过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材料,改良软基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路基荷载和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安全和保障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2.高地下水位路基处理在一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处于高地下水位环境中,遇到雨季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容易造成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
针对高地下水位路基,通常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排水井、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来降低路基周围的地下水位,从而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2)采用排水层:在路基设计中设置排水层,利用排水材料和排水设施将地下水迅速引走,防止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3)加厚路基:对高地下水位路基,可以适当增加路基的厚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通过以上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障高地下水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特定地区,路基交通荷载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4.填方路基处理在地形复杂或地势较陡的地区,需要进行填方处理以满足道路的设计标高。
对于填方路基,通常需要采用以下处理方法:(1)边坡加固:对填方路基的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植被护坡、边坡护面等方法,以防止边坡发生滑坡或坍塌。
(2)挖台填台:对填方路基,可以采用挖台填台的方法,即在填方路基中留置台阶状的开挖倒台,以减少填土坍塌和边坡滑塌的风险。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路基处理与施工工艺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路基处理与施工工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处理与施工工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路基设计和施工工艺能够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路况的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基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
一、路基处理方法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工程措施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填筑、加固和加固等。
填筑是指在需要加固的路段使用填土进行高程修正和土壤均匀压实,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加固是指在土壤中添加外部材料,例如石灰、水泥等,以增加土壤的粘聚力和抗压强度。
通过加固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性能。
加固是指在土壤中添加外部材料,例如土工合成材料或混凝土,以增加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固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
2. 排水处理排水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保持路基的稳定性,并避免因积水造成的事故和路面损坏。
常见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设置排水沟、铺设排水管道和挖设深井等。
排水沟可以收集路基表面和路肩的雨水,将其引导至指定的排水出口,保持路面的干燥。
排水管道可以通过设置在路基下方,将积聚的地下水排放至排水井或排水沟中。
挖设深井可以用于拦截地下水,并通过沉淀池使其澄清,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
二、施工工艺1. 清理与准备在开始路基处理和施工之前,需要对工程区进行清理与准备工作。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工程区内的障碍物、杂草和垃圾等,并进行地质勘测,以了解地质状况和地下水位。
准备工作包括确定道路的线路和高程,并安排相应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2. 土壤开挖与平整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路基的开挖工作,确保路基的宽度和高度符合规定。
开挖完成后,需要进行土壤的平整和压实工作,以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土壤的平整可以通过刮平和填平等方法进行。
压实工作可以采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实机等设备进行,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五种常见特殊路基处理施工工艺介绍(详细)
五种常见特殊路基处理施工工艺介绍一、重型碾压法加固地基施工工艺:1、将原地面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进行平整,对地表松土较厚处进行适当清除.2、用15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碾压2~3遍后再取样检验其干密度或压实度达到97%以上时方可合格.3、若取样检验不合格,则需继续碾压,达规范验标要求为止.二、三七灰土换填,基底铺复合土工膜法加固地基(一)、灰土材料选择及要求1、石灰a.采用熟石灰,并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米米.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b.采用的熟石灰粉末其质量应符合Ⅲ级以上的标准,活性CaO+米gO含量不低于50%,若要拌制强度较高灰土,宜选用I或II级石灰.当活性氧化物含量不高时,应相增加石灰的用量.c.石灰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长期存放将会使其活性降低.2、土料a.采用施工现场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4)拌制灰土.b.淤泥、耕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超过8%的土料,都不得使用.c.土料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米米.3、石灰用量对灰土强度的影响a.灰土中石灰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其强度随用灰量的增大而提高,但当超过一定限值后,则强度增加很小 ,并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如3:7的灰土,一般作为最佳含灰率,但与石灰的等级有关,通常应以CaO+米gO所含总量达到8%左右为佳.b.石灰应以生石灰块消解(闷透)3~4天后过筛使用.(二)、施工工艺:1、将原地面平整,清除表面松土.2、选择质量好的粘性土,石灰集中拌和,搅拌时要确保拌好的灰土色泽一致,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3、搅拌达标后再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铺摊,铺摊碾压采用分段、分层进行.4、每层铺设厚度根据夯实方法选定,采用轻型夯实机械一般为20~25厘米厚,夯实遍数不少于4遍,上、下垫层灰土接缝相错不小于0.5米,当时拌和,当日铺垫,当日夯实.不得隔日使用,隔日夯打.5、夯实的灰土层3天内不得受水浸泡.若刚筑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6、换填达设计标高后再在其上铺设复合土工膜.(三)、铺设复合土工膜应符合下列规定:1、复合土工膜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2、砂料应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尖石、树根等杂物.3、铺设复合土工膜前先整平,压实底层,将换填层顶面做成有2~4%的排水坡,且坡面平整.4、铺设时应理伸、拉直、绷紧,不得有褶皱和破损.接口处搭接长度不小于0.3米.5、铺设多层复合土工膜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米.6、铺好后应及时上砂覆盖,不得在其上走行车辆和其他机械.7、在复合土工膜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两边,后填中间,避免挤动面砂,使土工膜松弛.压实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遍后改用重型压路机械压至合格.三、强夯加基底铺设土工格栅的方法加固地基(一)、机械设备选用1、据设计单级夯能4000KN·米的要求,选用起重力为50T履带式起重机.2、夯锤选用20T夯锤,锤底面为圆形,直径为2.0米,下部为圆柱,上部为圆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二)、强夯法施工步骤:1、人工配合推土机将现场平整、碾压以利吊机作业.2、根据各夯点设计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定出各夯点位置.用白灰或小木桩标出确保每遍施夯位置准确.3、测量定位后,吊机可就位进行龙门架安装,试吊重锤,试验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起锤高度 ,确定脱钩缆绳长度等工作.4、待一切试验性施工完成,取得有关数据后方可正式进行强夯.5、强夯时每个夯点的各次夯击都要记录其平均下沉量,夯击一遍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计算出场地的平均沉落量.6、一次夯击完成后,根据坑外控制桩再次放线定点,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两次间隔时间在一周以上.7、最后一遍是低落距的满拍,之后,清理场地,撤出夯机.8、强夯结束后,需进行一次夯后检验,准确测出场地最终沉降量与地基承载力等.(三)、施工过程详见图3-1《强夯施工程序框图》.(四)、强夯地基有部分地段需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工格栅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2、砂料应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尖石、树根等杂物.3、铺设土工格栅应使其长幅沿线路横断面方向铺设,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一幅一幅地向前推进,幅与幅间采用搭接,搭接宽度为10厘米,并用U型钉缝合.4、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米.5、铺前应先整平、压实底层,铺设时应理伸、拉直、绷紧,不得有褶皱和破损,紧贴地面.做好锚头后及时上砂覆盖,不得在其上走行车辆和其他机械.6、在土工格栅上填第一层时,应先填两边,后填中间,避免挤动面砂,使土工格栅松弛;压实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遍后,改用重型压路机械压至合格.四、碎石桩加固地基(一)、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根据该段路基宽度及桩距画出施工桩位平面布置图,用路基中线放出路基宽度,用经纬仪穿出桩位平面纵横轴线,定出桩位,用石灰粉作出标记.2、地面处理:首先挖除0.3米厚的地表种植土(挖除地表植物根系),用土回填至原地面,其顶面做成三角形,中心比两侧高0.2米,以利施工时排水,地面处理宽度不小于路堤加护道宽度.用15t震动碾碾压7遍,检测密度达K=0.91.然后再进行碎石桩施工.3、材料要求及级配选定:碎石选用未风化的干净碎石,含泥量不能大于5﹪,设计时碎石粒径选用10~30米米,35﹪;20~40米米,65﹪.并根据成桩试验每米所需碎石用量.4、碎石的含水量: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试验数据,碎石含水量为5.1﹪时达到最佳状态,即为碎石最佳含水量,施工时以此数据经试验可适当调整至最佳状态.(二)、机械选用选用DZ-30Y型电震动打桩机,打桩机下端装有活瓣钢桩靴桩管.(激振力234KN、管长10米).成孔方法为重复压管、振动成孔.(三)、施工过程1、施工顺序控制碎石桩的施工顺序应由外围向中间进行,从而保证桩间土的挤密效果,防止地基土的侧移.施工顺序见图4-1.图4-1 碎石桩施工顺序示意2、机具定位根据施工前安排好的碎石桩施工顺序,移动至指定桩位、对中,用经纬仪观测垂直度,保证桩管位中心与地面桩位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垂直度按≤1.5L/100(L为桩长)控制.3、成孔在机械就位后,按技术现场放样的桩位进行振动成孔,成孔深度控制在钻杆上标识.4、加料、拔管、桩管下沉启动震动锤,将桩管下沉到预定的深度.向桩管内施加规定数量的石料,根据施工实验的经验,为提高工效,装石料也可在桩管下沉到便于装料的位置时进行.以不大于1.5米/米in的速度拔管,提升时桩尖自动打开,桩管内的石料注入孔内,抽出管杆h=0.7米,桩管压下高度h=0.3米.见图4-2.0.3米0.7米图4-2拔管、桩管下沉示意图5、留振振冲器下沉留振时间15秒,反复挤压三次,保证碎石桩形成后大于中密状态.(四)、碎石桩施工工序重复以上工序,桩管上下运动,石料不断补充,桩不断增高,桩管提至地面,碎石桩完成.碎石桩施工流程见图4-3.(五)、碎石桩质量控制和检验1、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与检验,按规定做好碎石质量与含泥量的控制.2、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碎石量、提升高度与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以保证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3、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等方法检验桩间土的挤密质量,以不小于设计要求为合格.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设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4、对于饱和粘性土,待空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桩检,间隔时间为1~2周,对于其他土,桩检可在施工结束后3~5天后进行.检验数量不少于桩孔总量的2﹪,如有占检测总数10﹪的桩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需采用加桩措施.碎石桩允许偏差及桩深桩径要求见表4-1.碎石桩允许偏差及桩深桩径要求表表4-1图4-3碎石桩施工流程图五、石灰桩加固地基(一)机械、材料的选用1、采用YKC-20冲击成桩机;卷扬机.2、夯锤为直径3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重锤,重为150千克.3、生石灰选用粒径为1~5厘米,其含粉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10%,CaO含量不得低于80%,其中夹石不大于5%.4、选用灰砂体积比为(2~4):1的砂填充石灰桩孔隙.(二)、施工顺序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单排桩应先施工两端后中间,并按每间隔1~2孔的施工顺序进行,不允许由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移.对很软的粘性土地基,应先在较大距离打石灰桩,过四个星期后再按设计间距补桩.(三)、成桩1、成孔采用冲击钻机将0.6~3.2T锥形钻头提升0.5米~2.0米高度后自由落下,反复冲击,使土层成孔.2、填夯成孔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填夯成桩,一般都是人工填料,机械夯实.3、封顶可在桩身上段夯入膨胀力小,密度大的灰土或粘土将桩顶捣实,亦称桩顶土塞,也可用C7.5素混凝土封顶捣实.封顶长度一般在1.0米左右,对于直径500米米的石灰桩,封顶长度取1.5米.(四)、质量检验1、桩身质量的保证与检验.a.控制灌灰量.b.静探测定桩身阻力,并建立p s与Εs关系.c.挖桩检验与桩身取样试验.d.载荷试验.e.轻便触探法进行检验.2、桩周土检验采用静探、十字板和钻孔取样方法进行检验.3、复合地基检验采用大面积载荷板的载荷试验进行检验.10。
特殊地段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特殊地段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一、湿陷性黄土及松软土地基沿线地表大面积分部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全新统及中、上更新统黏(砂)质黄土层,具湿陷性;沿线各大河流及较大支沟的封闭洼地和回水湾地段分部有淤泥质松软土。
地表浅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结合层冻胀性采取强夯、冲击碾压、换填改良土施工方法进行综合处理,深层黄土结合层与松软土采用换填、强夯、灰土挤密桩处理措施进行加固。
强夯、冲击碾压、换填改良土等施工方法详见2.3.1.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部分。
二、浸水路基防护高程以下抛填片石或换填渗水土,其上填土。
路基冲刷地段防护高程以下边坡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片石混凝土脚墙基础;防护高程以上同路基坡面防护。
个别没有放坡条件的地段采用加筋土挡土墙收坡。
(1)防护标高:设计水位(H1/100)加波浪爬高加安全高度(0.5m)。
(2)浸水时间长且边滩流速<3.0m/s地段,迎水坡坡率放缓一级,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截水拱型骨架内种紫穗槐防护或骨架内铺六角空心砖加墁石基础防护。
背水坡边坡放缓一级,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截水骨架内紫穗槐防护。
(3)浸水时间长且边滩流速为3.0~8.0m/s地段,迎水坡坡率放缓一级并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坡,护坡基础根据冲刷深度设置;当冲刷深度小于1.0m时,采用墁石铺砌基础,大于1.0m时,采用脚墙基础,背水边坡放缓一级,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截水拱型骨架内种紫穗槐防护。
(4)直接承受主流冲刷的地段,基础好时采用浸水挡墙加固。
(5)受河水及内涝水影响大中桥桥头路基坡面(按30~50 m长度)采用单层干砌片石防护。
(6)长期浸水路堤采用A、B组粗粒土填料填筑。
三、煤窑采空区沿线多处存在小煤窑采空区,需做工程处理。
采空区主要布置形式见图1。
图1典型煤窑采空区处理示意图施工时应对采空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小煤窑采空区的分布位置及形态,以便指导施工。
采空区处理从回填注浆、加强防护、基床处理三方面同时进行,综合治理。
路基处理方法范文
路基处理方法范文一、填方加固法1. 轻型填方:在路基填方层面上分层填筑薄层,每层填方厚度一般控制在20-30cm,每层夯实后再进行下一层填方。
该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好,但需要加固的情况。
2.过盈填方:指填方料在路基宽度范围内过度填盖,以弥补地质条件上的不足。
填方料在宽度方向需要逐层分层填筑,并按规定进行夯实。
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需要扩大路基宽度的情况。
二、挖方加固法1.振动加固法:利用振动器在路基内振动,使土壤颗粒紧密排列,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密实度。
适用于土质松软、易沉降的情况。
2.动力加固法:通过在路基上施工动力荡桩,利用振动力使土层逐渐加密,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土质不稳定、地基松软以及需要施工期间长期加固的情况。
三、加筋加固法1.物理加筋法:利用钢筋、网格或纤维材料等进行加筋,将其埋入土层内部形成加固结构。
适用于土质松软,需要增强路基抗震能力的情况。
2.化学加筋法:通过注入聚合物、树脂和环氧树脂等材料形成加固结构,提高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于土质较差,需要提高路基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情况。
四、地基改良法1.灰浆搅拌桩:将灰浆注入孔内,并同时进行搅拌,使土体与灰浆发生反应,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于土质松软,承载力差的情况。
2.压实树脂注浆法:将树脂注入土层内,通过与土层反应产生固化体,提高强度和改良土层性能。
适用于土质不稳定,需要提高整体综合性能的情况。
五、排水处理法1.地基排水:在土层中设置排水管道,引导地下水流动至周围地区,以减少土层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湿润的情况。
2.表面排水:通过开挖沟渠、设置排水沟等方式,将路面附近的雨水及时排除,防止水分对路基造成损坏和侵蚀。
适用于水流集中、路基易被水侵蚀的情况。
总之,在进行路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预算等因素选用适当的处理方法。
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还需加强监督和维护,确保路基处理的效果持久并符合安全要求。
各类特殊路基处理方案
各类特殊路基处理方案特殊路基处理方案是指针对特殊地质、气候、环境等条件而设计的路基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案。
1.岩石路基处理方案:对于岩石地质路基,可以采用爆破、拆除、钻洞等方法来处理。
先用爆破或拆除设备将岩石破碎或清除,然后进行填方与压实,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如铺设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2.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对于软土地质路基,可以采用加固和改良的方法来处理。
加固方法包括压实、加铁路轨、加固节理等,以提高软土的承载能力。
改良方法可以通过混合土石方、土石桩、石柱灌注桩、土体冻结等,来提高软土的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3.高原路基处理方案:高原地区的路基处理需要考虑高海拔、低氧、低温等特殊因素。
在选址时要避开高山、峡谷及冰雪积累区域,对于路基的设计要考虑陡坡的布置、缓冲带的设置,以减缓路基的坡度和降低施工难度。
处理方法包括路基的加固、陡坡的绿化、路面的抗冻等。
4.沙漠路基处理方案:沙漠地区的路基处理需要考虑沙土的颗粒结构、易碎性以及风沙的冲刷等因素。
处理方法包括路基的加固、地下排水系统的设置、覆盖层的选择以及植被保护等。
可以利用抗沙网、石子铺装、地下排水系统和绿化植被等手段,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风沙能力。
5.雨林路基处理方案:雨林地区的路基处理需要考虑陡坡、降雨量大、土壤流失等特点。
处理方法包括路基的加固、设立护坡、设置排水沟以及防止土壤流失等。
可以采用加固网、堆石等措施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同时要注意保护雨林植被的完整性。
6.地震地区路基处理方案:地震地区的路基处理需要考虑地震对路基的影响。
处理方法包括路基材料的选择、路基的加固以及设置地震缓冲带等。
采用高抗震材料、地震缓冲带、抗震滤水带等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对路基的影响。
综上所述,特殊路基处理方案是根据不同地质、气候等特点而设计的路基处理方法。
不同的处理方案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特殊条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确保路基的质量和可靠性。
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方法
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公路工程做為最基础的公共设施,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公路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故本文对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以供参考。
标签:公路施工;特殊路基;处理方法一、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方法特殊路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常有的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预压法、CFG桩法、强夯法、振冲法、灌浆法、注浆法、深沉搅拌法、加筋法、锚固法、托换法等。
特殊路基处理因其问题的复杂性,路基处理时并不是简单地套用上述方法,而是要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使用条件、影响因素等。
详细来说,特殊路基的处理要充分考虑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处理工期的时间长短、现场机械设备条件状况、经济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1、软土路基的处理采用换填法只适用于0.5~3.0m的浅层换填,对于深层软基处理来说不够经济,应考虑其他方法。
采用堆载预压法因排水固结时间长,适用于工期不紧的项目。
采用抛尸挤淤法时,应考虑到所用材料供应情况是否经济。
也有工程把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联合使用,经济效益显著。
2、采空区路基处理目前,对采空区路基治理以全充填注浆法为主。
对于埋深大于250m的采空区,需依据采空区的特点、工程地质条件和公路工程的危害,确定是否采用全充填注浆方法。
3、开采规模较小的煤层的处理开采深度小于100m的采空区,采用桥跨方案比较合适。
对于煤层开采后顶板尚未塌陷的采空区,可采用非注浆充填方案;当采空区为单一的巷道,且能在巷道安全施工时,可采用巷道内干砌石、浆砌石、井下回填等方案;当采空区为壁式或房柱式开采工作面时,可先采用钻孔干湿回填方案,然后再注浆充填的方案;采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应针对采空区的具体情况,将非注浆充填方案和注浆充填方案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二、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具体处理方案1、灰土挤密桩处理(1)平整场地、测量放样。
进行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挤密桩的打设范围,并对打设范围内的基底进行清理,清除表层土10~30cm,并初步进行填前碾压,然后回填土分层压实超过周围原地表,精平后向外做成路拱,以利排水,横坡以2%~4%为宜。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1)陡坡路堤、填挖交界路基施工纵向填挖交界处,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表开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填方区高度大于8m时,为避免交界处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除要求开挖台阶外,当填挖高比较大,地面横坡较陡的路段设置过渡段,过渡段路基采用级配较好的材料填筑,全部高度内要求达到路床的压实标准。
同时在路床部分铺设2层土工格栅,格栅伸入填方区不小于15m。
若填挖交界处为土质挖方路段,路床土质挖除换填碎石。
横向填挖交界处理与纵向填挖交界处理基本相同,主要是采用挖台阶和设置土工格栅处理。
土质挖方区需要超挖换填。
(2)高填路堤处理对于高路堤处理,土工格栅设位置于距路床顶2.5m的上路堤上,往上铺设间距为1m的2层单向土工格栅。
对高路堤(大于20m)的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在8m、20m处各设2m平台,上、中、下部坡率采用1:1.5、1:1.75、1:2。
高路堤的处理设计以强化填土施工工艺,提高压实度,减少不均匀沉降为主,同时在高路堤填筑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并对路堤沉降及稳定进行动态监控。
当高路堤为半填半挖路段或陡坡路堤时,应按填挖交界或陡坡路堤的处理措施实施。
对于深切路段,应注意边坡开挖的顺序和方式,开挖之前做好截水沟,之后自上而下进行边坡开挖,按设计要求分级留好平台及平台水沟。
严禁采用一次性淘空坡脚的开挖方式,避免造成土方崩塌及滑坡。
边坡开挖完毕后应该及时做好边坡防护工作。
(3)高填方路基施工路基施工优先安装高填方路基施工,高填方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高填方路堤原地面应按规定进行清理和压实,如地基土强度经检验后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进行处理和加固。
②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不得缺填,应尽量在高填路堤两侧弃土,以利路基反压。
③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
受水淹、浸的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④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⑤施工过程中宜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⑥对于填方高度大于20m的高路堤路段需进行动态设计和监控。
土木工程知识点-特殊路基常见处理方法
土木工程知识点-特殊路基常见处理方法
以下是对部分非常见特殊路基的常见处理方法的一个小归纳:
1.对于在城镇和道路立交桥附近、漫流水、水塘、浸水路基地段, 采用骨架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干砌片石护坡等处理方法, 对路堤坡面进行防护。
2.对于填筑高度大于5m粉土、粉质粘土以及粉、细砂作填料的路基地段, 路堤边坡加固工程主要采用土工格栅等处理办法
3.对于盐渍土路基主要采用铲除换填、复合土工膜隔断层方法处理
4.对于冲洪积地区的软弱地基处理主要采用挖除换填、土工格栅、强夯等处理方法
5.对于松软土地基处理主要采用重型碾压、土工格栅方法处理
6.对于地震液化地区处理主要采用土工格栅和强夯
7.对于风沙路基主要采用中立式芦苇方格沙障、芦苇方格沙障、砼块板包坡等方法处理
8.对于风沙流路基工程主要采用砼板包坡、中立式芦苇方格沙障、芦苇方格沙障、土工格栅等处理方法
9.对于风蚀路基工程主要采用砼块板包坡、土工格栅、加宽路基面等方法处理
10.对于膨胀土(岩)路堑工程主要采用基床换填+防渗复合土工膜、浆砌片石护墙、骨架护坡等方法处理
11.对于风吹雪路基主要采用放缓路基边坡、预留宽平台、设置挡雪栅栏等
方法处理有人认为建立新形式的标准化始走向建筑和谐的唯一道路, 并且能用建筑技术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观点不同, 我要强调的是建筑最宝贵的性质是它的多样化和联想到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生长.我认为着才是真正建筑风格的唯一目标.如果阻碍朝这一方向发展, 建筑就会枯萎和死亡.要使建筑结构适合于环境, 要注意到气候, 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风光, 在结合目的来考虑的一切因素中, 创造出一个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这就是建筑的普遍课题, 建筑师的才智就要在这个可提到完满解决上体现。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市政工程中,特殊路基处理方法是为了解决路基地质条件不良、地下设施繁多等问题,确保道路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下面将对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软土地区处理方法:1.灌注桩处理:通过在路基区域中灌注钢筋混凝土形成桩体,增加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加筋挡墙处理:在路基区域边缘挖槽,施工钢筋混凝土挡墙,增加支护能力。
3.加设地基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或排水井,解决软土地区的排水问题,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二、高地下水位处理方法:1.井点降水法:在高地下水位区域,通过挖井设置抽水设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压对路基的影响。
2.排水管道处理:设置排水管道,将地下水导入合适的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
3.篦子桩处理: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沉入篦子桩,增加抗浮能力。
三、膨胀土处理方法:1.深度处理法:通过挖掘膨胀土层,填入适当的非膨胀土,形成稳定的路基。
2.加筋土工格栅处理:在膨胀土层表面铺设土工格栅,增加土体的抗拉、抗压能力。
3.加固灌浆法:在膨胀土层中注入固化材料,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膨胀能力。
四、边坡处理方法:1.边坡加杆处理:在边坡区域设置锚杆,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2.边坡加筋处理:在边坡区域铺设土工格栅或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增加边坡的支护能力。
3.植物覆盖处理: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增加边坡土体的抗冲刷和保护能力。
五、地下设施处理方法:1.迁移或改线:对于已有地下设施造成影响的路段,可以对地下设施进行迁移或更改线路,避免其受到破坏。
2.针对性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下设施的具体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和方法,避免对地下设施造成破坏。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一、引言路基工程施工是指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中,对地面进行切削、填筑、夯实和压实等一系列施工工艺的过程。
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工艺对于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常用的路基工程施工工艺进行介绍。
二、压实工艺1. 碎石夯实工艺:将碎石均匀铺设在路基上,通过机械夯实设备对碎石进行振动夯实,使其达到一定的密实度。
通常采用的设备有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2. 土壤夯实工艺:将土壤铺设在路基上,通过辊压机、振动压路机等设备对土壤进行夯实。
夯实工艺可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动力夯实工艺:采用动力细土或动力粗土进行夯实,通过夯击设备施加冲击力,使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并填满空隙。
动力夯实工艺适用于粉土、黏土等土壤。
三、切削工艺1. 机械切削:利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对路基进行切削。
机械切削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地表不平整或者需要深度切削的路段。
2. 爆破切削:对于需要切削较硬的岩石或者悬崖峭壁等地形,可以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切削。
通过引爆炸药,使岩石或崖壁破碎,便于后续的路基填筑工作。
四、填筑工艺1. 填土工艺:将挖掘或切削出来的土方均匀地填充到路基的缺口中。
填土时要注意控制填筑的层数和厚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或坍塌现象。
2. 砾石填筑工艺:在填土层之上铺设一层砾石,使填土层与路面之间形成过渡层,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3. 人工填浆工艺:对于某些软弱地基,可以使用人工填浆技术进行加固。
通常将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地基中,填充空隙并提高地基的强度。
五、边坡工艺1. 边坡切削:对于边坡过高、过陡的情况,可以采用边坡切削工艺进行调整。
通过机械设备对边坡进行切削,使其坡度和坡高符合设计要求。
2. 边坡防护:为了防止边坡发生滑坡、决坡等情况,可以采用边坡防护工艺。
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人工草皮、垂直排水井、锚杆等。
六、排水工艺1. 排水沟设施:在路基两侧或中央设置排水沟,利用地势高低或者挖掘排水沟来保持路面的排水畅通。
特殊土路基施工处理
保护冻土原则:当路基位于永久冻土的富冰冻土、饱
冰冻土或含冰层地段时,必须保持路基及周围的冻土处 于冻结状态,且应避免施工时破坏土基热流平衡,保护 路基下多年冻土不融化。
破坏冻土原则;在路基修筑完后、允许路基下路基中
多年冻土全部或部分融化,或在修筑前提前融化。
特殊土路基施工处理
定义及分类
特殊土是指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 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或结构特征的土。 可分为软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膨胀 土、冻土等。
一、软土路基
定义;软土为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
量大于液限,并且具有灵敏结构性的细粒土。其包括 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五、冻土路基
定义;温度为0℃或负温,含有冰且与土颗粒呈胶结
状态的土称为冻土。
不良现象;融沉、冻胀。
填料选择和压实:路基受冰冻影响部位,应选用水
稳定性和抗冻稳定性均较好的粗粒土,碾压时的含水 量偏差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幅度范围内。
超过 100G的市政课件下载地址: /share/home?uk=3308272875
/item.htm?id=17133241790&spm=2014.21600715.0.0
12年过的一级市政和造价师 一次性八门 /372227696/blog/1411052872 携手十一 通过市政 qq群:136816564
/372227696/blog/1414314597 2014年真题一级建造师市政案例总结 /372227696/blog/1412064710
把你的证书,走个过场,拿回家
/372227696/blog/1411052872
超过 100G的市政课件下载地址: /share/home?uk=3308272875
特殊路基处理
特殊路基处理特殊路基处理是指对路基进行特殊处理的一种工程技术。
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软弱地基、高含水量地区、沼泽地等,常规的路基处理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因此需要采用特殊路基处理技术。
特殊路基处理的目的是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和排水性能,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
1. 桩基处理:桩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适合于软弱地基和高含水量地区。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打入桩基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桩基类型包括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挤密桩等。
桩基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地基的强度和排水性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2.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适合于软弱地基和沼泽地等特殊地质条件。
通过在地基中注入固化剂或者加入加固材料,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灰浆注入加固和土壤固化等。
3. 排水处理:在高含水量地区或者易积水地区,排水处理是特殊路基处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和护坡等,将地表和地下水排除出路基范围,保持路基的干燥和稳定。
排水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路基软化、沉降和坍塌等问题。
4. 填料处理:填料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适合于软弱地基和沼泽地等特殊地质条件。
通过在路基中填充合适的填料材料,如砂土、碎石和混凝土等,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填料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路基的强度和排水性能,保证道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特殊路基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在选择特殊路基处理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特殊路基处理,能够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性,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关于市政工程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市政工程中,路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则是在一些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下,针对性地采取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在此,我们将分析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
一、挡土墙法挡土墙法是一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对于高边坡或路基中存在的高度区别较大的地段,采取挡土墙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土方滑坡,维护路基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挡土墙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挡土块、框架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不同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路基地形和地质条件来决定。
二、预应力锚杆法预应力锚杆法是一种通过钢筋混凝土杆件对路基进行加固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
预应力锚杆是一种夹在岩体中的高强度钢筋,通过附着长度内的预应力来增强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杆件的选择应根据路基厚度、路基断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考虑,不同的钢材杆件可以选择预应力锚杆、钢绞线锚杆、地锚的形式来加固路基。
三、加筋土壤法加筋土壤法是一种路基夯实方法,就是在路基土体中加入纤维材料、钢筋和其他加筋材料,通过夯实之后的路基增强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加筋土壤法充分利用纤维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高刚度,大大提高了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在加筋土壤工程中,常用的加筋材料包括钢塑复合材料、钢筋、合成纤维和钢筋混凝土等。
四、加压灌浆法加压灌浆法是一种通过水泥、沙子、水或其他灌浆材料进行夯实的特殊路基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先用钻孔机在路基土体中钻孔,再在孔内灌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最后将混合好的灌浆材料灌入孔洞内,夯实路基土体。
加压灌浆法可用于加固岩石的地段,对于需加固的地段可以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灌浆材料。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是指在道路建设中,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进行处理的施工方案。
特殊地质条件包括软基、湿地、高原地区、沙漠地区等。
这些特殊地质条件给道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路基,以保证道路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软基处理、湿地处理、高原地区处理和沙漠地区处理等内容。
2. 软基处理2.1 软基处理概述软基是指路基中存在有机质高、含水率大、抗冻性差等特点的土层。
软基的存在会导致路基的不稳定和变形,进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软基处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提高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的方法包括增加路基宽度、加设加固层和加固桩等。
增加路基宽度可以增加软基土的有效宽度,分散荷载,减小荷载对软基土的影响。
加设加固层可以在软基土的上方加设一层较硬的材料,使得荷载能够更均匀地传递到下方。
加固桩则是通过在软基土中钻孔、灌注浆液或灌注混凝土等方式,增加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湿地处理3.1 湿地处理概述湿地是指地下水位处于地表以下,土壤饱水状态较长时间的地区。
湿地的存在会导致路基的软化和变形,使得道路失去稳定性。
湿地处理的目标是通过排水和增加路基的强度来解决湿地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湿地处理的方法包括加设排水系统和加固路基等。
加设排水系统可以通过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将湿地中的水排除出去,减小湿地对路基的影响。
加固路基可以采用加固层的方式,或者加设排水槽、加固钢筋等方式,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高原地区处理4.1 高原地区处理概述高原地区是指海拔较高、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
高原地区的特点是气温较低、大气压力小、氧气含量低,这对道路建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高原地区处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合适的施工措施,保证道路在高原地区的使用性能。
4.2 高原地区处理方法高原地区处理的方法包括改善土壤条件、采用特殊材料和增加通风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常见特殊路基处理施工工艺介绍一、重型碾压法加固地基施工工艺:1、将原地面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进行平整,对地表松土较厚处进行适当清除。
2、用15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碾压2~3遍后再取样检验其干密度或压实度达到97%以上时方可合格。
3、若取样检验不合格,则需继续碾压,达规范验标要求为止。
二、三七灰土换填,基底铺复合土工膜法加固地基(一)、灰土材料选择及要求1、石灰a.采用熟石灰,并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b.采用的熟石灰粉末其质量应符合Ⅲ级以上的标准,活性CaO+MgO 含量不低于50%,若要拌制强度较高灰土,宜选用I或II级石灰。
当活性氧化物含量不高时,应相增加石灰的用量。
c.石灰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长期存放将会使其活性降低。
2、土料a.采用施工现场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4)拌制灰土。
b.淤泥、耕土、冻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超过8%的土料,都不得使用。
c.土料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
3、石灰用量对灰土强度的影响a.灰土中石灰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其强度随用灰量的增大而提高,但当超过一定限值后,则强度增加很小,并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如3:7的灰土,一般作为最佳含灰率,但与石灰的等级有关,通常应以CaO+MgO 所含总量达到8%左右为佳。
b.石灰应以生石灰块消解(闷透)3~4天后过筛使用。
(二)、施工工艺:1、将原地面平整,清除表面松土。
2、选择质量好的粘性土,石灰集中拌和,搅拌时要确保拌好的灰土色泽一致,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
3、搅拌达标后再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铺摊,铺摊碾压采用分段、分层进行。
4、每层铺设厚度根据夯实方法选定,采用轻型夯实机械一般为20~25cm厚,夯实遍数不少于4遍,上、下垫层灰土接缝相错不小于0.5m,当时拌和,当日铺垫,当日夯实。
不得隔日使用,隔日夯打。
5、夯实的灰土层3天内不得受水浸泡。
若刚筑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
6、换填达设计标高后再在其上铺设复合土工膜。
(三)、铺设复合土工膜应符合下列规定:1、复合土工膜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砂料应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尖石、树根等杂物。
3、铺设复合土工膜前先整平,压实底层,将换填层顶面做成有2~4%的排水坡,且坡面平整。
4、铺设时应理伸、拉直、绷紧,不得有褶皱和破损。
接口处搭接长度不小于0.3m。
5、铺设多层复合土工膜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m。
6、铺好后应及时上砂覆盖,不得在其上走行车辆和其他机械。
7、在复合土工膜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两边,后填中间,避免挤动面砂,使土工膜松弛。
压实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遍后改用重型三、强夯加基底铺设土工格栅的方法加固地基(一)、机械设备选用1、据设计单级夯能4000KN·m的要求,选用起重力为50T履带式起重机。
2、夯锤选用20T夯锤,锤底面为圆形,直径为2.0m,下部为圆柱,上部为圆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二)、强夯法施工步骤:1、人工配合推土机将现场平整、碾压以利吊机作业。
2、根据各夯点设计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定出各夯点位置。
用白灰或小木桩标出确保每遍施夯位置准确。
3、测量定位后,吊机可就位进行龙门架安装,试吊重锤,试验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起锤高度,确定脱钩缆绳长度等工作。
4、待一切试验性施工完成,取得有关数据后方可正式进行强夯。
5、强夯时每个夯点的各次夯击都要记录其平均下沉量,夯击一遍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计算出场地的平均沉落量。
6、一次夯击完成后,根据坑外控制桩再次放线定点,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两次间隔时间在一周以上。
7、最后一遍是低落距的满拍,之后,清理场地,撤出夯机。
8、强夯结束后,需进行一次夯后检验,准确测出场地最终沉降量与地基承载力等。
(三)、施工过程详见图3-1《强夯施工程序框图》。
(四)、强夯地基有部分地段需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工格栅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砂料应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尖石、树根等杂物。
3、铺设土工格栅应使其长幅沿线路横断面方向铺设,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一幅一幅地向前推进,幅与幅间采用搭接,搭接宽度为10cm,并用U型钉缝合。
4、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m。
5、铺前应先整平、压实底层,铺设时应理伸、拉直、绷紧,不得有褶皱和破损,紧贴地面。
做好锚头后及时上砂覆盖,不得在其上走行车辆和其他机械。
6、在土工格栅上填第一层时,应先填两边,后填中间,避免挤动面砂,使土工格栅松弛;压实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遍后,改用重型压路机械压至合格。
四、碎石桩加固地基(一)、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根据该段路基宽度及桩距画出施工桩位平面布置图,用路基中线放出路基宽度,用经纬仪穿出桩位平面纵横轴线,定出桩位,用石灰粉作出标记。
2、地面处理:首先挖除0.3m厚的地表种植土(挖除地表植物根系),用土回填至原地面,其顶面做成三角形,中心比两侧高0.2m,以利施工时排水,地面处理宽度不小于路堤加护道宽度。
用15t震动碾碾压7遍,检测密度达K=0.91。
然后再进行碎石桩施工。
3、材料要求及级配选定:碎石选用未风化的干净碎石,含泥量不能大于5﹪,设计时碎石粒径选用10~30mm,35﹪;20~40mm,65﹪。
并根据成桩试验每米所需碎石用量。
4、碎石的含水量: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试验数据,碎石含水量为5.1﹪时达到最佳状态,即为碎石最佳含水量,施工时以此数据经试验可适当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机械选用选用DZ-30Y型电震动打桩机,打桩机下端装有活瓣钢桩靴桩管。
(激振力234KN、管长10m)。
成孔方法为重复压管、振动成孔。
(三)、施工过程1、施工顺序控制碎石桩的施工顺序应由外围向中间进行,从而保证桩间土的挤密效果,防止地基土的侧移。
施工顺序见图4-1。
图4-1 碎石桩施工顺序示意2、机具定位根据施工前安排好的碎石桩施工顺序,移动至指定桩位、对中,用经纬仪观测垂直度,保证桩管位中心与地面桩位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垂直度按≤1.5L/100(L为桩长)控制。
3、成孔在机械就位后,按技术现场放样的桩位进行振动成孔,成孔深度控制在钻杆上标识。
4、加料、拔管、桩管下沉启动震动锤,将桩管下沉到预定的深度。
向桩管内施加规定数量的石料,根据施工实验的经验,为提高工效,装石料也可在桩管下沉到便于装料的位置时进行。
以不大于1.5m/min的速度拔管,提升时桩尖自动打开,桩管内的石料注入孔内,抽出管杆h=0.7m,桩管压下高度h=0.3m。
见图4-2。
0.3m0.7m图4-2拔管、桩管下沉示意图5、留振振冲器下沉留振时间15秒,反复挤压三次,保证碎石桩形成后大于中密状态。
(四)、碎石桩施工工序重复以上工序,桩管上下运动,石料不断补充,桩不断增高,桩管提至地面,碎石桩完成。
碎石桩施工流程见图4-3。
(五)、碎石桩质量控制和检验1、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与检验,按规定做好碎石质量与含泥量的控制。
2、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碎石量、提升高度与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以保证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
3、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等方法检验桩间土的挤密质量,以不小于设计要求为合格。
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设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
4、对于饱和粘性土,待空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桩检,间隔时间为1~2周,对于其他土,桩检可在施工结束后3~5天后进行。
检验数量不少于桩孔总量的2﹪,如有占检测总数10﹪的桩未达到设计要求时,需采用加桩措施。
碎石桩允许偏差及桩深桩径要求见表4-1。
碎石桩允许偏差及桩深桩径要求表图4-3碎石桩施工流程图五、石灰桩加固地基(一)机械、材料的选用1、采用YKC-20冲击成桩机;卷扬机。
2、夯锤为直径30cm的钢筋混凝土重锤,重为150kg。
3、生石灰选用粒径为1~5cm,其含粉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10%,CaO含量不得低于80%,其中夹石不大于5%。
4、选用灰砂体积比为(2~4):1的砂填充石灰桩孔隙。
(二)、施工顺序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单排桩应先施工两端后中间,并按每间隔1~2孔的施工顺序进行,不允许由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移。
对很软的粘性土地基,应先在较大距离打石灰桩,过四个星期后再按设计间距补桩。
(三)、成桩1、成孔采用冲击钻机将0.6~3.2T锥形钻头提升0.5m~2.0m高度后自由落下,反复冲击,使土层成孔。
2、填夯成孔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填夯成桩,一般都是人工填料,机械夯实。
3、封顶可在桩身上段夯入膨胀力小,密度大的灰土或粘土将桩顶捣实,.亦称桩顶土塞,也可用C7.5素混凝土封顶捣实。
封顶长度一般在1.0m左右,对于直径500mm的石灰桩,封顶长度取1.5m。
(四)、质量检验1、桩身质量的保证与检验。
a.控制灌灰量。
b.静探测定桩身阻力,并建立p s与Εs关系。
c.挖桩检验与桩身取样试验。
d.载荷试验。
e.轻便触探法进行检验。
2、桩周土检验采用静探、十字板和钻孔取样方法进行检验。
3、复合地基检验采用大面积载荷板的载荷试验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