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LY J7110759B-2016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JLY J7110759B-2016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
技术条件
<秘密级>
编 制: 巢一鸣 校 对: 王秀艳 审 核: 吴刚 审 定: 熊想涛 会 签: 夏欢、兰振宇、
姜文、刘伟、张帆 标准化: 张 岗 批 准: 付朝辉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 录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4)
7 标识、包装、运输机贮存 (9)
前 言
本标准代替Q/JLY J7110759A-2013《汽车线束用紧固件技术条件》,与Q/JLY J7110759A-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飞边”的定义(见3.1);
——增加了“气泡”的定义(见3.2);
——增加了“翘曲”的定义(见3.3);
——增加了“熔接痕”的定义(见3.4);
——增加了“烧焦”的定义(见3.5);
——删除了“卡扣”的定义(见2013版3.1);
——删除了“固定板”的定义(见2013版3.2);
——删除了“插槽”的定义(见2013版3.3);
——删除了“插板”的定义(见2013版3.4);
——删除了“扎带”的定义(见2013版3.5);
——修改了“一般要求”的技术要求(见4.1);
——修改了“温度等级”的技术要求(见4.2);
——修改了“材料”的技术要求(见4.3);
——修改了“尺寸及外观”的技术要求(见4.4);
——修改了“插入力拉脱力”的技术要求(见4.6);
——修改了“耐温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8);
——修改了“抗化学介质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9);
——删除了“抗振动性能”的定义(见2013版4.7);
——删除了“紧固件的吸湿率”的定义(见2013版4.9);
——删除了“耐盐雾性能”的定义(见2013版4.11);
——增加了“结构”的技术要求(见4.5);
——增加了“阻燃性能”的技术要求(见4.10);
——增加了“气味”的技术要求(见4.5);
——修改了“试验条件”的试验方法(见5.1);
——修改了“材料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2);
——修改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5.3);
——修改了“插入力、拉脱力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4);
——修改了“耐温度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6);
——修改了“抗化学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7);
——增加了“紧固件的防水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5);
——增加了“阻燃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8);
——增加了“气味检验”的试验方法(见5.9);
——修改了“型式检验”的实验表(见6.2.2);
——增加了“贮存”的贮存期(见7.4);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巢一鸣。
本标准于2016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JLY J7110759A-2013(于2013年3月22日首次发布,2013年11月20日第一次修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线束用紧固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线束用紧固件(以下简称“紧固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Q/JL J100003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
Q/JL J124010 聚酰胺(PA)材料
Q/JLY J711175-2009 车内非金属件气味等级限值技术条件
Q/JLY J7110195C-2015 汽车电线束低压连接器技术条件
Q/JLY J7110335A-2011 汽车非金属材料阻燃性限值要求及试验方法
Q/JLY J7110456B-2012 汽车紧固件禁用、限用物质要求
Q/JLY J7110845A-2014 汽车禁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
Q/JLY J7111020A-2016 车内非金属零部件总成气味性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飞边
注塑时由于配合的问题导致塑胶溢出而形成的多余料。
3.2
气泡
注塑过程中,由于材料厚度不均匀,产生的缩水,使制品里面形成真空,看起来好像有气泡。
3.3
翘曲
注塑制品的形状偏离了模具型腔的形状。
3.4
熔接痕
塑料制品表面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性的熔接缝。
3.5
烧焦
塑料制品表面因排气不良而产生的痕迹。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汽车线束用紧固件的性能应符合本技术 条件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制造。图纸中的技术要求中应包含以下方面:
a) 外部尺寸;
b) 紧固件和内镶嵌定位结构的材料;
c) 紧固件及其匹配部件的料厚范围;
d) 紧固件匹配的孔径范围;
e) 紧固螺栓/螺母的类型和长度;
f) 匹配孔允许毛边的最大尺寸;
g) 匹配电线束或外保护材料的标准外径及最大外径;
h) 紧固件的颜色;
j) 紧固件对匹配部件的装配要求和开孔平面要求。
4.2 温度等级
按使用环境分,紧固件可分为以下几个温度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温度及储存温度 单位:℃
项 目
安 装 位 置
发动机本体及发热部件附件机舱内非发动机本体 乘客区和行李舱
下限工作温度 -40
下限储存温度 -40
上限工作温度 120 (150) 85 (120) 65 (85) 上限储存温度 130 95 75 备注 括号内为出口车型标准
4.3 材料
紧固件材料应符合Q/JLY J7110456B-2012和Q/JL J124010的规定及其他材料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