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金属铅污染的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重金属铅污染的研究

关于重金属铅污染的研究

关于重金属铅污染的研究摘要:铅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

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

它是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

关键词:铅污染空间特征一、铅的来源环境中的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来源,指火山爆发烟尘、飞扬的地面尘粒、森林火灾烟尘及海盐气溶胶等自然现象释放到环境中的铅。

但构成环境污染的最大量、最经常的污染源是人为活动,包括铅及其它重金属矿的开采、冶炼、蓄电池工业、玻璃制造业、粉末冶金及相关企业产生的三废,燃料油、燃料煤的燃烧废气,油漆、涂料、颜料、彩釉、医药、化妆品、化学试剂及其它含铅制品的生产和使等等,但最主要的污染源是两个,即燃油和铅冶炼、蓄电池等工业性污染。

前者占大气总污染份额的56.7%,后者占30.24%。

二、我国铅污染现状我国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有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

蓄电池行业是消费大户,年用铅量大于60万t,占总消费量的80%左右。

(一)原生铅冶炼污染原生铅冶炼污染一直是我国铅冶炼的老大难问题。

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的所谓传统火法炼铅流程是一种成熟的炼铅方法。

然而,该法产出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不易回收,因而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冶炼过程中含铅逸出物也会造成对生产环境和大气的污染,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效果并不理想,高耸的烟囱依然呼呼地向外吐着浓烟,将大量的铅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喷射到天空,沿主导风向飘逸达几十公里。

始建于1936年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沈阳冶炼厂,在2000年关闭以前大气污染对沈阳环境的“贡献率”占60%以上。

(二)蓄电池行业污染严重在发达国家,对蓄电池行业的环保要求近乎苛刻,排污、排废要严格控制在标准以内,否则就要处以巨额罚款,美国、日本蓄电池厂家寥寥无几,而且是专业化生产,成品厂实际上是个组装总成厂。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铅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铅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减少铅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铅环境污染的成因铅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铅化合物排放是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金属冶炼、电炉操作、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随着排放物的释放进入大气和水体中,引发铅环境污染。

2. 科技电子产品:现代社会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电子产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铅物质。

如果这些废弃电子产品被处理不当,其中的铅元素就会进入环境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3. 汽车尾气:由于铅对汽油的增加抗爆性能有一定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尾气中铅的含量较高。

虽然如今汽车尾气的铅含量已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高铅汽油使用的问题。

二、铅环境污染的危害铅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1. 人体健康:长期接触铅污染环境会导致人们吸收过量的铅。

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它会累积在人体内部,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和肝脏等器官,引发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智力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2. 生态破坏:铅对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铅进入土壤后,容易被吸附在植物的根部,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铅也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水生生物和陆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三、减少铅环境污染的措施为了减少铅环境污染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和控制: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科技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以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废弃电子产品对环境的铅污染。

2. 促进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环保工艺和技术,减少产生铅废料的过程。

3. 提倡循环利用:对于废弃的电子产品,应大力推广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有效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避免废弃电子产品成为铅环境污染的源头。

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安全标准

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安全标准

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安全标准摘要:阐述重金属铅污染的来源其对农产品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防治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给出相关建议,并探讨重金属铅的安全标准。

关键词:重金属铅农产品污染安全标准中图分类号:x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38-02近年来,和谐社会、小康生活的建设,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污染,化工及其相关产业中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更为严重。

因此,研究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探讨其安全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1 农产品的污染中重金属铅的来源农产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主要是农作物通过根茎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和铅的化合物造成农作物体内铅含量富集,从而造成农产品的污染,这一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的超标,造成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超标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业采矿冶金行业造成的重金属铅污染富含铅的矿产开发就会伴随着重金属铅的扩散。

铅矿石的开采,往往会除去低品位的的矿渣和所产生的小颗粒粉尘,这当中含有相当高浓度的铅,对当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矿产主要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生态条件比较脆弱,对农产品的危害较大,同时随着洗矿和雨水的冲刷,就会使含高浓度铅的废水流入河流,对河流两岸的农作物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冶炼厂、陶瓦制品厂、火力发电厂、铅蓄电池厂所产生的粉尘、污水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铅,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的农产品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1.2 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造成的重金属铅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铅。

农药的喷施会使农作物通过叶片、茎吸收农药,同时吸收农药里边含有的铅及铅化合物,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正常程序喷洒农药,如果农药喷施过量或者使用三无厂家生产不符合规定的农药就会使土壤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综述
得到的数值最大,放有食物的IVG方法得到的数值最小[6]。
铅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15]。德国铅和锌冶炼厂周围5km之内吃草的马和牛发生铅中毒,动物消瘦,关节肿胀并疼痛,有的喉返神经(支配声带的神经)麻痹,动物有特殊的马嘶
声和马喘鸣症,并伴随有呼吸短促[16]。中国鲎的卵径发育大小随铅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胚胎孵化率随着水体中铅离子浓度的提高而下降,铅离子浓度提高至1.6mg/L时,胚胎致畸率高达50%[17]。人类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铅,进入呼吸道铅约20%~40%留在了人体里。据估计,空气中1μg/m3浓
度的铅可使血管中铅的浓度达到1~2μg/dL。不论摄入的途径如何,儿童比成人对铅化合物敏感得多,某些数据表明,摄取率高达50%,相当于5倍成人的吸收量。铅严重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Peter Baghurst领导的澳大利亚研究者发现,幼年期间的血铅含量为10~30μg/dL的7岁儿童,其智商比低血铅含量的同龄儿童低5%,更有甚者,先前暴露于铅的较大孩子似乎连中学毕业都有困难。
[3]薛美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j].广东化工,2007,34(172):73-75.
[4]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等.沈阳市城区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3):300-304.
[5] Ruby M V, DavisA, Kemp ton JH, etal Lead bioavailability:dissolution kinetics under simulated gastric conditions [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1992, 26 ( 6) .

如何处理铅污染

如何处理铅污染

如何处理铅污染近年来,矿业工程界越来越重视廉价高效替代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实际工程上的应用,生物、农林废弃物和矿物材料以其低成本、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就利用生物和矿物材料处理重金属铅污染的研究进行综述。

1、微生物自Ruchhoft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用生物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以来,人们分别研究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对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和作用机理,并发现微生物材料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

下面主要对关于微生物吸附铅的研究进行阐述。

1.1吸附机理。

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发现微生物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生物吸附机理的研究一直是探讨的热点,目前的理论观点认为微生物吸附作用主要包括静电吸引、络合、离子交换、微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

主要是依靠生物体细胞壁表面的一些具有金属络合、配位能力的基团起作用,如巯基、羧基、羟基等基团。

这些基团通过与吸附的金属离子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达到吸附金属离子的目的,其吸附金属的能力有时甚于合成的化学吸附剂。

如在适宜的条件下,黑根霉菌丝体对铅饱和吸附量可以达到135.8 mg/g (未经处理)和121mg/g (明胶包埋);碱处理可以除去白腐真菌细胞壁上的无定形多糖,改变葡聚糖和甲壳质的结构,从而允许更多的Pb2+吸附在其表面上,同时NaOH可以溶解细胞上一些不利于吸附的杂质,暴露出细胞上更多的活性结合位点,使吸附量增大。

此外NaOH还可以使细胞壁上的H+解离下来,导致负电性官能团增多,在最佳条件下( 0.1mol/L 的NaOH 容液浸泡40min)吸附量可以达到23.66 mg/g,较未经任何处理的白腐真菌的吸附量( 16.06 mg/g )大大提高。

1.2应用。

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工业发酵工程中产生的废弃菌丝体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开辟一条“以废治废”的新途径。

胡罡等研究了制药工业废渣龟裂链霉菌菌体对Pb2+吸附特性,发现该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性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Pb2+的能力最强,饱和吸附量达112mg/g( PH=4,其吸附过程是一吸热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用NaOH处理龟裂链霉菌菌体可以提高吸附Pb2+的能力,Ca2+对吸附有竞争。

出芽酵母对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

出芽酵母对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

出芽酵母对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研究重金属铅是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质之一。

尽管重金属铅在自然界中存在,但当其超出了一定限度,会对土壤、植被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出芽酵母是一种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微生物。

研究表明出芽酵母能够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发挥一定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修复领域。

本文将介绍出芽酵母在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及其机理。

一、出芽酵母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基本原理出芽酵母可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令其在重金属铅的存在下,产生吸附、螯合等反应,从而将重金属铅与土壤中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通过分离重金属铅与土壤成分,出芽酵母减少了重金属对植物的吸收,从而达到了修复土壤的目的。

二、出芽酵母在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出芽酵母是一种天然的微生物群体,在使用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前,出芽酵母主要应用于固体和液体两种修复方式下。

1. 固体修复方式在固体修复中,出芽酵母通常与有机质复合物混合外显根菌共同使用。

出芽酵母可以通过生物活性调节土壤中的酸碱度等条件,从而促进化学修复剂的发挥。

出芽酵母的使用,不仅可以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还可以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群体的调节,来缩短修复时间。

2. 液体修复方式在液体修复中,出芽酵母通常直接喷洒于土壤中。

出芽酵母可以在液体修复方式下将重金属铅吸收、分解,并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三、出芽酵母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优点使用出芽酵母有如下优点:1. 出芽酵母是优秀的生物清除剂,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2. 出芽酵母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并且可以比较好地适应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环境条件。

3. 出芽酵母的使用可以减少其它处理方式的化学消耗,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四、总结综上所述,出芽酵母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

研究者需要深入挖掘出芽酵母在生态修复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和机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多样化使用出芽酵母以满足不同污染情况下的需求。

金属铅研究报告

金属铅研究报告

金属铅研究报告金属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也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金属之一。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建筑材料到电子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性质、应用、风险等方面对金属铅进行研究。

一、历史金属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人类发现铅可以作为制作铅字母、仿铜器等用途。

在中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铅汞混合物来制备镜子,这也是铅的第一次广泛应用。

到了18世纪,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铅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设备等领域。

二、性质金属铅是一种重金属,它的原子序数为82,化学符号为Pb。

铅是一种软、柔性较强、延展性和可塑性较好的金属,在常温下黏稠液态铅比固态铅更常见。

它的熔点为327.5℃,沸点约为1740℃。

铅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但在空气中容易氧化。

三、应用1.建筑材料方面,铅可以用于屋顶覆盖、管道、排水系统等方面;2.电子设备方面,铅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电缆、集成电路制造等方面;3.汽车方面,铅可以用于汽车电瓶的负极板、汽油等方面;4.航空航天方面,铅可以用于导弹部件、航天器等方面。

四、风险金属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环境污染。

铅在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会积累和富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2.人体健康。

长期接触高浓度铅会导致慢性铅中毒,目前世界各地都在采取措施减少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总之,金属铅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样需要注意到其安全性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属铅的优点和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铅污染和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因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

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进入生态系统,进而对暴露人群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概述,明确我国环境中这些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系统分析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损伤和引发的各种疾病。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重金属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机制,包括重金属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在综述我国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时,本文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二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早期预警指标的研究进展;三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本文将总结我国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分析,能够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国镉污染现状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电池制造、电镀、冶炼、涂料、农药和磷肥生产等工业过程。

我国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湖南、广东、四川等地,由于长期的镉排放和积累,土壤和水体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形成了大面积的镉污染区域。

化工企业铅冶炼中重金属污染分析

化工企业铅冶炼中重金属污染分析

化工企业铅冶炼中重金属污染分析铅是一种分布广泛且毒性没有阀值的重金属,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化工企业铅冶炼中重金属污染分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我国是铅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主要通过空气、土壤、食物、饮水进入人体,会造成体内血铅浓度升高,认知障碍、引起贫血、维生素D代谢紊乱等。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铅的污染特性、铅冶炼过程、无组织排放源铅元素粒径特征及企业周边重金属污染物大气沉降、分布特征、含量及迁移转化规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粒径大小是影响重金属污染物扩散距离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某铅冶炼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铅冶炼中的有组织源和无组织源进行监测研究,并利用AERMOD空气质量模型模拟重金属污染物扩散,通过拟合铅冶炼企业废气中重金污染物的预测值与监测值,研究铅冶炼企业废气中重金属粒径分布特征。

1、污染源强对某铅冶炼企业重金属大气排放源源强进行了监测,监测时间1天,监测频次2次,表1为重金属有组织源源强信息。

根据铅冶炼的无组织排放产生点情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设置5个监测点。

根据监测当日的气象条件,按照HJ/T55-2000标准进行监测,并核算无组织排放源源强,在无组织排放源平均排放高度为5m时,不同污染物因子的无组织源强分别为(kg/h):砷0.117、铅0.322、镉0.011、铬0.001、锌0.092.1.3污染源粒径分级监测结果分析1.3.1有组织源分别对企业氧气底吹熔炼炉环境集烟、还原炉环境烟气、还原炉工艺烟气和电铅锅环境烟气等除尘器进出口的烟气进行采样监测,分析各烟气分级采样TSP、PM10、PM2.5、PM1以下烟尘中铅、铬、镉、砷、锌的浓度。

图1分别为氧气底吹熔炼炉环境集烟除尘器、还原炉环境烟气除尘器、还原炉工艺烟气除尘器和电铅锅环境烟气除尘器出口的TSP、PM10、PM2.5、PM1以下烟尘中铅、铬、镉、砷、锌等重金属污染物的粒径分级浓度。

如图1所示,烟气的PM10以下烟尘中重金属的粒径分级平均浓度均较高,重金属离子主要存在于PM10及其以下小离子中。

我国蔬菜重金属铅污染研究进展与防治措施

我国蔬菜重金属铅污染研究进展与防治措施
d i 1. 6/sn17 — 6 6 X) 0 20 .2 o: 03 9js.6 1 9 4 ( . 1. 0 8 9 i 2 9
T e He v tlL a olt n P o r s n nr lMe s r s h a y Mea e d P l i r g e sa d Co t a u e u o o o e Ve ea lsi h n f h g tb e n C i a t
p l t n o e ea l s n i e ea l s o l i f g tb e ; r vd e ee c oc ry o t e su y o e d p l i n v g tb e . uo v t uo Ke r s e d; v g tb e ;p l t n; p e e t n a d c nr l a u e ywo d :l a e e a ls ol i uo rv ni n o t o o me s r s
1 铅 污 染来源 与危 害 11 铅污 染 的来 源 . 环 境 中 的铅 主要 有 自然 来 源 和 人 为 来 源 。前 者 指 火 山爆 发 烟尘 、飞 扬 的地 面尘 粒 、森 林 火 灾 烟 尘 及 海 盐 气 溶胶 等 自然 现 象 释放 到 环 境 中 的铅 ;后 者 是 构 成 环 境 污染 的主 要 因素 ,包 括 铅 的开 采 、冶 炼 和精炼 ,工业 “ 废 ” 三 、蓄 电池 、汽 油 添加 剂 ,以及
含 铅 肥 料 、农 药 、化 学 试剂 及 其 他 含 铅 制 品 的 生 产 效 应 ,平 均 积 累 指 数 为 1 1 广 东省 东 莞 市及 其 不 .。 2 和使用 等[ 2 1 金 属铅 经含 铅 农药 、垃圾 、污泥 、污 同区域 菜地 的重 金 属污 染 ,以铅 污染 最严 重 ,9 .% 。重 24 水 等 各 种 途 径 ,一 般 先 进 人 土壤 并 积 累 ,蔬 菜 再 通 的 样 点 铅 含 量 超 过 国 家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一 级 标 准 ,

大气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分析与结构特征研究

大气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分析与结构特征研究

大气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分析与结构特征研究导语: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长期积累对人体和环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了解大气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和特征,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监测和治理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一、铅污染的来源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活动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例如金属冶炼、电池制造等过程中都会释放大量的铅。

此外,铅在焚烧垃圾和废弃物时也会释放,因此垃圾处理厂是铅污染的重要来源。

2.汽车尾气:机动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是大气中铅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尽管汽车燃油中铅含量已大幅减少,但老旧汽车的排放仍然存有一定数量的铅颗粒物,尤其是在高密度交通地区。

3.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铅会通过降水等形式沉降到地表。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会使大气中的铅浓度增加,降雨过程中铅经降水沉积到土壤和水体中。

4.灰尘飞扬:铅存在于土壤和建筑物的油漆中,而灰尘是它们散播的媒介之一。

尤其是在工地、道路施工和城市繁忙区域,铅含量较高的灰尘会随着风吹扬,进入大气中。

二、大气铅污染的结构特征研究1.时空分布特征:大气铅污染的结构特征在时空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城市和工业区通常是铅污染的热点地区,而农村地区和远离工业区的地方通常铅污染较低。

此外,季节变化也会对铅污染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

2.粒径特征:研究表明,大气中铅颗粒物的粒径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0.1-10微米。

其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能够深入到呼吸道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3.元素组分特征:大气铅污染源复杂,通常伴随着其他元素的排放。

研究发现,城市和工业区域的铅污染物中常伴随着铜、锌等其他重金属元素,而农村地区的铅污染物中则以铅为主。

4.生物可利用性:大气中的铅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还会进入人体并导致健康问题。

铅的生物可利用性是指其进入人体后被吸收的程度。

研究表明,大气中的铅通常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其生物可利用性相对较低。

结语:了解大气环境中铅污染的来源和特征,对于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谈农产品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的改进

谈农产品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的改进

谈农产品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的改进近年来,农业生产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重金属铅是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由于铅在农产品中的累积性,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农产品中铅的检测成为农业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当前铅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方法。

一、当前铅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农产品中检测铅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操作复杂。

这些方法需要高级的实验室设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复杂的样品处理步骤,不仅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还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不利于实现快速检测。

2. 检测周期长。

由于这些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其检测周期较长,一般需要几个小时或甚至几天。

3. 良品率低。

由于这些方法对样品的破坏性较强,容易导致样品失去农产品的原始特征,从而降低良品率,增加经济损失。

二、改进铅检测方法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涌现出了一批新型的农产品检测技术,可实现快速、准确、非破坏性地检测农产品中的铅含量。

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光谱法。

该方法采用了新型光谱技术和计算方法,在避免样品破坏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铅含量,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精准度和中等灵敏度。

2. 生化方法。

该方法将生物材料与棕榈酸乙酯等有机溶剂结合,从而能快速检测样品中铅含量。

生化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

3. 电化学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将铅离子与电极反应生成电流信号,通过测量电流大小进而测量样品中铅含量。

电化学方法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快速等优点,通常被用于水中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检测。

总体来说,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使得农产品中的铅含量检测变得更加简便、快速和准确。

但需要注意的是,改进方法要考虑样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三、结论显然,改进铅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环境中镉 铅 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 铅 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六、展望
六、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环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 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砷相关的疾病。应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共同 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砷污染问题。此外,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砷污染问题。
六、展望
在总结过去研究的我们也应认识到环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面 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环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 解决方案,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镉、铅、砷对健康的影响
二、镉、铅、砷对健康的影响
1、镉对健康的影响:长期摄入含镉食物可能导致肾损伤和骨质疏松等。动物 实验表明,镉还可能引发癌症。
二、镉、铅、砷对健康的影响
2、铅对健康的影响:铅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引发贫血、肌肉疼痛和消 化系统问题。长期接触高浓度铅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和行为异常。
一、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现状
一、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现状
镉、铅、砷是常见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根据《201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水、土壤和大气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镉、铅、砷污染。其中,镉污染主要存 在于南方地区的农田和水体中;铅污染则多见于北方地区的废旧电池污染和工业 排放;砷污染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的地热水和农产品中。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中的砷(As)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砷是一 种有毒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低浓度 砷可导致人体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健康问题。因此,环 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砷污染的来源与分布
标题: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

铅元素的危险之源重金属污染与健康

铅元素的危险之源重金属污染与健康

铅元素的危险之源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铅元素的危险之源: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铅元素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其污染不仅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铅元素作为危险之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并着重分析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铅元素的来源与污染途径铅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主要的矿石有铅矿、锌矿等。

然而,人类活动如燃煤、冶炼、制造电子产品等也是铅元素污染的重要来源。

这些过程会释放大量的铅元素到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食物链并影响生态环境。

空气是铅元素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燃煤和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铅粉尘,这些粉尘会随着风的吹动而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并沉积在土壤和水体中,进而进入食物中。

水体也是铅元素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工业废水、农药和肥料的使用以及过时的管道和水源污染等都可能导致水体中铅元素的污染,从而进一步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铅元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铅元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暴露于铅元素污染环境下的人们,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更容易受到其影响。

1. 神经系统受损:铅元素可通过神经系统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研究表明,铅元素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严重的损害,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孤独症、学习障碍等问题。

2. 生殖系统影响:铅元素还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在男性中,铅元素暴露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生育能力降低。

而在女性中,铅元素暴露可能导致生育问题、流产或早产等。

3. 免疫系统受损:铅元素的长期暴露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更为危险。

三、铅元素污染防范措施为了减少铅元素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防范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铅元素污染源,减少其对环境的释放。

2. 减少铅元素的使用:尽量减少或替代使用铅元素的产品和材料,如使用铅-free产品和环保颜料等。

铅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铅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铅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12年[摘要] 铅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查阅已有的关于铅研究的文献发现铅污染的来源广泛,对生命体危害严重,因此综合防治铅污染是十分重要的,提出诸如栽种植物等方法来治理铅污染。

[关键字] 铅;污染;危害;控制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Lead Pollution and the Measures against them [Abstract]Lead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in this society. After viewing on files on lead, this paper find that there are various resources of lead pollution and the hurt about livings. So it is very impotent to take measures against the lead pollution, such as planting some flowers.[Key words] lead; pollution; harm; control1.引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业、交通的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铅污染也是日趋严重,这严重威胁着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铅是重金属的一种,它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从开采至成品以及使用,与之相关的产业高达百余种。

如建筑业中油漆涂料、食品加工业的防腐剂以及护肤美容品等方面都有铅的存在。

与其他重金属一样,铅在进入水体后,一部分被水生物浓集于体内,另一部分则随悬浮物絮凝沉淀于底质中,甚至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可能转化为四甲基铅,而且铅不能被生物代谢的所分解,所以在环境中属于持久性的污染物。

2.铅污染的危害及来源2.1 铅污染的危害研究表明,铅及其化合物是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其性质稳定,一般可通过废水、废气、废渣大量流入环境,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危害人体及其他生命体的健康[1]。

食品中铅污染源调查与控制研究

食品中铅污染源调查与控制研究

食品中铅污染源调查与控制研究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其中,铅污染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铅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科学家们对食品中铅污染源进行了调查与控制研究。

一、铅污染的常见来源铅污染在食品中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1.环境污染: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存在于土壤、空气、水体等环境中。

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汽车尾气、冶金行业等都是铅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

铅通过风沙、大气降水等途径进入农田,再经由农作物生物吸收进入食物链。

这种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铅污染也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陶瓷器具的制作过程中,铅的使用可能会导致陶瓷器具中铅的溶出;在果蔬的储存过程中,使用含铅涂层的容器可能会导致果蔬受到铅的污染。

此外,对食品进行烹饪时,炒菜锅的遗留物中可能含有铅,进而影响食品的安全。

二、食品中铅污染的危害食品中的铅污染不仅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更严重的是长期摄入过多铅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危害。

1.儿童的发育影响:儿童是铅中毒的高风险人群。

铅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具有严重的影响。

长期摄入过多的铅会导致儿童智力下降、学习困难等问题,甚至影响儿童的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成年人的健康问题:铅对成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肾脏、神经系统等方面。

铅对肾脏功能造成的损害会引发一系列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肾衰竭。

此外,过多的铅摄入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三、铅污染源的调查与控制研究为了控制食品中的铅污染,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以寻找可行的控制方法。

1.农田土壤修复:农田是铅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农田土壤中铅的分布和污染程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修复方法。

例如,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质和调整土壤pH值,可以促进铅的迁移与转化,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吸收,并降低农产品中铅的含量。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与分析概要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与分析概要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现状与分析摘要:铅是对人体危害最强的重金属之一,本文主要从食品方面论述铅的污染现状,重点分析食品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铅的毒性、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这几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以便增加人们对铅污染的认识,加强铅污染的防治,保障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铅污染;食品;污染来源;危害;防治。

The Analysis of Pb Pollution in FoodAbstract:Heavy metal lead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factor harmful to human bod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the aspects of food lead pollution situation. The points are as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source of lead pollution in food, the toxicity of lead, the standard of set limit of lead in food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harm of human body. In the end, it put forward relevant prevention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lead pollu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ad pollution to ensure food safety and health .Keywords:Pb pollution, food, the original of pollution, detecting techniques, harm,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前言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其中铅污染事件也颇为严重。

重金属铅的毒害作用

重金属铅的毒害作用

重金属铅的毒害作用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重金属污染,不同于其它类型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

重金属可直接对环境中的大气、水、土壤造成污染,致使土壤肥力下降、资源退化、作物产量品质降低。

Pb是自然界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以铅为例,本文章主要对铅的来源-在土壤、水体、空气中铅作了简要介绍,并对铅对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重金属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中。

许多污染的发生是其浓度不断上升引起的。

在地球化学中,重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不到1%,属于微量元素范畴。

在环境科学中,也称做“有毒元素”、“潜在有毒元素”和“微量元素”,当它们浓度过高时,均存在毒性。

最为重要的土壤重金属毒物为砷、镉、铜、铬、汞、铅和锌[1]。

重金属在生命体中也会抑制酶的活性,破坏人体酶的正常活动,尤以汞、镉和铅的危害最大(周启星等,2006)。

铅是一种有毒的蓝灰色金属。

它常以蒸汽、灰尘和化合物的形式,通过污染了的食品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植物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溶解性铅,尤其是番茄、马铃薯、萝卜、大麦、玉米、烟草等易受铅的污染,并在根部蓄积。

鱼、虾、蛤类可从污泥中富集铅,其体内铅浓度可比水体中高出1000倍[2]。

在加工、贮藏、运输中使用的容器(如马口铁的容器等)与食品直接接触,农药中使用含铅的砷酸铅,大气受“三废”的污染等,都能引起食品的铅污染。

铅在人体内是一种累积性毒物[3]。

由食物和饮水摄人体内的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铅中毒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也可以影响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

常见的症状是食欲不振、肠胃炎、失眠、头昏、头痛、肌肉关节痛、腰痛、便秘、腹泻、贫血、口腔内有金属味等,严重的可发生休克和死亡[4]。

1 铅的来源铅是地壳中发现的含量最丰富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土壤中通常含有2~200mg/kg的铅,平均含量为16mg/kg[5]。

重金属污染--铅

重金属污染--铅

含铅量超 高的粉底
染发剂
染发剂接触的是人的头皮,那里是 人体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这些都 是化学成分进入人体的通道。所以,染 料只要接触了头皮,化学毒素就能通过 这上面的无数个“通道”进入人体内。 不仅如此,即使染发剂没有直接接触头 皮,但它里面的化学成分经过挥发,形 成的气体一样可以通过毛囊进入人体。 为此,要避免染发的危害,最好就不要 染发。
• 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能直接伤害人 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系统,可造 成先天智力低下
4、土壤铅的污染治理
从源出发——防备技术
一、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 即铅冶炼生产工艺中能预防或减少污染物 排放以及污染治理中国内外实际应用的技 术。如,原料贮存与备料工序采用封闭仓 料技术;熔炼-还原工序采用富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发技术等。
二、污染治理技术 即用于冶炼工艺末端能够预防或减少 污染物排放的实际应用的技术。必须建设 完善的铅烟、铅尘、酸雾和废水收集、处 理设施,并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 行,达标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
终端治理——具体应用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用一个非渗透 性的层将污染沉淀覆盖,然后在其上覆盖 很厚的土壤,这样就可在上面种植植物了 (如图)。地面降水将会从位于沉淀物边 缘的非渗透性层上流动,而不从金属污染 物中流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金属 污染体流向地下水
• (4)骨铅:骨铅可以通过破坏生长中骨的 钙化而影响骨骼的发育,提示骨铅对骨骼 发育有重要损害,
• (5)脑组织,是铅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年 龄越小,对铅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越高,这 是也是儿童对铅毒性的易感性比成人显著 增高的主要原因。
危害
• 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 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 免疫低下人群。人体内正常的铅含量应该 在0.1毫克/升,如果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 血,损害神经系统。而幼儿大脑受铅的损 害要比成人敏感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重金属铅污染的研究
摘要:铅是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积蓄的有毒金属。

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电镀、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煤、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

它是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主要毒性效应是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易受害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免疫低下人群。

关键词:铅污染空间特征
一、铅的来源
环境中的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来源,指火山爆发烟尘、飞扬的地面尘粒、森林火灾烟尘及海盐气溶胶等自然现象释放到环境中的铅。

但构成环境污染的最大量、最经常的污染源是人为活动,包括铅及其它重金属矿的开采、冶炼、蓄电池工业、玻璃制造业、粉末冶金及相关企业产生的三废,燃料油、燃料煤的燃烧废气,油漆、涂料、颜料、彩釉、医药、化妆品、化学试剂及其它含铅制品的生产和使等等,但最主要的污染源是两个,即燃油和铅冶炼、蓄电池等工业性污染。

前者占大气总污染份额的56.7%,后者占
30.24%。

二、我国铅污染现状
我国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有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

蓄电池行业是消费大户,年用铅量大于60万t,占总消费量的80%左右。

(一)原生铅冶炼污染
原生铅冶炼污染一直是我国铅冶炼的老大难问题。

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的所谓传统火法炼铅流程是一种成熟的炼铅方法。

然而,该法产出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不易回收,因而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冶炼过程中含铅逸出物也会造成对生产环境和大气的污染,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效果并不理想,高耸的烟囱依然呼呼地向外吐着浓烟,将大量的铅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喷射到天空,沿主导风向飘逸达几十公里。

始建于1936年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沈阳冶炼厂,在2000年关闭以前大气污染对沈阳环境的“贡献率”占60%以上。

(二)蓄电池行业污染严重
在发达国家,对蓄电池行业的环保要求近乎苛刻,排污、排废要严格控制在标准以内,否则就要处以巨额罚款,美国、日本蓄电池厂家寥寥无几,而且是专业化生产,成品厂实际上是个组装总成厂。

集约化经营不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为防止和综合治理污染提供了保证。

而我国数以千计的蓄电池生产厂家,都是“大而全”、“小而全”,从购进精铅或还原铅到生产合金再到板栅生产,直到组装蓄电池成品。

炼铅、化铅过程中,大量铅尘飘在空气中。

这种情况令环保工作者担忧。

(三)再生铅行业污染
再生铅行业污染是铅污染的又一重要因素。

我国大大小小的再生铅厂近300家,生产能力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2万t规模以及执
行“三同时”的企业屈指可数,普遍处于规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回收率低的状况。

工艺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小反射炉、鼓风冲天炉等熔炼工艺,极板和铅膏混炼,基本上未经预处理工艺,90%以上企业没有采取环保措施。

全国每年按60万t废铅蓄电池产出28t再生铅计算,年排放烟尘约48万t(其中铅尘4万t),年排放二氧化硫约15万t;年耗水约376万m3;年产弃渣量达12万t(其中含铅12万t,砷近1200t,锑近4000t)。

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污染严重。

熔炼过程中产生大量铅蒸汽、铅尘,二氧化硫;废气中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十倍,已是严重的社会公害。

(四)环保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
环保资金投入机制的不通畅是造成铅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

在一些大的蓄电池企业和铅冶炼企业中,特别是一些个体、民营企业,宁可缴纳排污费,也不投资治理。

道理很简单,缴纳排污费有人认帐,弄得好尚可返回部分;但如果投资治理,初期投入不说,每年的治污设备运行费可能比上缴的排污费更多。

一些承包企业、私营企业,向来不考虑污染治理投资问题,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己之利。

(五)清洁生产技术推广难
有些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是成熟的,但推广起来却很难。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从1996年就着手废蓄电池铅回收清洁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先后开发了预处理——电解沉积、固相电还原两套技术,该类技术采用全湿法工艺,彻底解决了铅和硫的污染,满足清洁生产
的需要,经济效益较传统工艺相比多收益300元/t铅以上。

只是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该类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应用。

工艺、设备落后,布点分散,看起来是造成铅污染严重的首要原因,而管理不善、地方保护以及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加剧了污染,强化治理迫在眉睫。

三、城市中的铅污染
城市的铅污染主要来自流动性污染源汽车尾气以及固定铅污染源如铅及其相关金属冶炼厂、城市垃圾焚烧炉、热电厂、燃煤锅炉、废弃金属堆置场等点状污染源,因而围绕这些点和密集的城市公共交通线,形成污染物点状与网状扩散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类型。

(一)市区铅污染物空间分布格局
市区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大体呈以下格局:地表土中铅含量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大气铅含量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对照区。

(二)车流量与城大气铅浓度关系
城市中大气铅浓度与车流量密切相关。

有人研究了车流量与城大气铅浓度关系。

指出车流量每小时超过1 500 辆以上时,空气中的铅浓度急剧增加。

因此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和繁华区交通要道为汽车尾气重污染区。

在这种点状与网状扩散相结合的城市铅污染综合类型中,汽车尾气沿城市公交网的扩散是目前构成城市铅污染的主体,但随无铅汽油的推广使用,它必然呈下降的趋势。

那些点状扩散加工性污染也会随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而逐步减轻。

相反,城市
垃圾场、废金属堆放场的污染将会日益突出。

城市作为含铅制品的主要消费者,由油漆、涂料、装修材料、玩具、废蓄电池等所构成的污染尤其会日趋严重。

调查表明,在当前新装修的住房中,室内空气的铅浓度一般都明显高于室外,有的高达2.7-90μg/m3,超出室外几十倍。

参考文献:
[1]秦俊发. 铅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研究[m].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97,150-292.
[2]钱华. 环境铅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6):14-17.
[3]陈邦俊. 世界铅锌工业现状与展望.[j] 世界有色金
属,1997,5:1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