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年来粮食供求的6次“波动”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析

粮食 价格是百 价之基 , 其波 动事关 改革发展 稳定 大局 , 始终 是党 和 政府 密切 关 注 、人 民群 众 十分 关 心 的热 点 问 题 。改革 开放 以来 , 随着计 划经济 体 制逐渐 向市场 经济体 制转 轨 , 粮食 价 格形 成 的 市场 化程 度 不 断提 高 , 响粮 食 影 价格 的因素 日益增 多并复 杂化 , 其波 动越 来越 明显 。笔者 试从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粮食 价 格波 动轨迹 出发 , 分析 粮食
响粮 食 生 产 、 民收 入 和 市 场 价 格 总水 平 要 确 保 粮 食 价 格 基 本 稳 定 , 免 其 大 幅 度 波动 , 提 高粮 食 综 合 生产 能 力 、 农 避 应 完善 粮 食 价格 服 务 体 系、 立 粮 食 价 格 调 控 体 系、 化 粮 食 市场 价 格 监 管 。 建 强
维普资讯



_ 地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粮食 价格波 动分析
戴春芳 贺小斌 冷崇总
【 摘 要 】 食 价 格 波 动 是 粮 食 供 求 规 律 和 价 值 规 律 作 用 的反 应 。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国粮 食 价 格 波动 经 历 了一 个 曲 粮 我
【 键 词】 食 关 粮
价 格 波 动 宏 观 调 控
【 图分 类 号 】3 42 【 献标 识 码 】 【 中 F0 . 文 A 文章 编 号 】0 6 2 2 (0 80 — 0 5 0 1 0 — 0 520 )6 0 0 — 8 【 者 简 介 】 春 芳 , 江 电 大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经 济 管理 ( 作 戴 九 主 江西 九 江 3 2 0 )贺 小斌 , 冈 山 学 院 财 务 处 处 长 , 3 00 ; 井 主

我国粮价波动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

我国粮价波动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

我国粮价波动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1003070207杜洋环境102班粮价的波动往往会伴随政策的调整或制定,建国60年中我国粮食价格经历了4次较大波动,相应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粮价波动造成的不利因素。

11949-1952年间,粮价剧烈波动到基本稳定时期建国初期,我国实行国营商业领导下的粮食自由贿销政策由于旧中国长期遭受战争破坏和多年恶性通货膨胀留下的后患,造成粮食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加之私营粮商乘机兴风作浪,一再掀起市场粮价的剧烈波动。

以上海为例,1950年2月每石大米从1949年5月的200元(指旧人民币)上涨到28万元,上涨了60多倍。

党和政府为平抑粮价,1950年3月作岀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决定,统一公粮的管理和调度,统一全国粮食贸易,有效地打击了投机,遏制了粮价涨势,到1952年底.粮食价格逐步趋于稳定。

以1950年3月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00,1951年和1952年底,均为88左右,稳定了粮食价格,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这个时期粮价稳定仍是暂时的和相对的稳定。

1952年粮食总产量达16390万吨,比1949年增长44.8%,但人均占有粮食仅为285公斤,仍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粮食贸易中出现了购少销名,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

为了缓解供不应求的矛盾,保证国家经济建设,195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从此,以政府定价代替了市场价,使粮食价格脱离了市场,远离了供求,也掩盖了粮价波动。

2.1984午〜1989年间,卖粮难致使粮价下趺;市场需求扩张,又导致粮价上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大幅度增长,粮食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

出现了建国35年来第一次“卖粮难”,使粮食市场价低于国家收购价。

1984年粮价下跌,给农民传递了“粮食多了”的信息,导致1985年比上年减产2820万吨.减幅达6.92%•使供给量呈递减趋势。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却不断扩张。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增大了对商品粮的需求;酿造和饲料工业的发展,扩大对原料粮食的消耗;1985年〜1986年净出口粮食150万吨,扩大了粮食需求。

中美过去50年粮食产量

中美过去50年粮食产量

图文:中美过去50年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2012年11月01日17:02新浪财经微博评论(25人参与)
中美两国过去50年(1961-2010)历年单位面积平均粮食产量变化图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11月1日下午消息,据世界银行[微博]收集的数据,可得出如上的中美两国过去50年(1961-2010)历年单位面积平均粮食产量变化图。

单位为公斤/公顷。

土地面积仅计算有收成的农业用地,而计入粮食产出总量的作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2415,0.00,0.00%)、大麦、燕麦、黑麦、黍类、高粱、荞麦和混合谷类。

本图统计的产量仅包括收获以获取干燥粮食的谷类,不包括用作干草的谷类,也不包括用于食用、饲养或储藏的未成熟收获物和用于放牧的谷类。

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FAO)统计某一年的粮食产量时仅计算收获季基本结束之前该年的产量,此后至年底前所收获的相对较少产量将被计入下一年度。

中美两国粮食大国平均单产量的整体上涨自然得益于科技和农业的发展。

相对美国,中国的涨势更为平稳。

美国平均单产量纪录出现在2009年,为7236.2公斤/公顷,合平均亩产964.8斤,中国的最高纪录是2008年5547.6公斤/公顷,合平均亩产739.7斤。

即便是具有特殊优越条件的农地,亩产上万斤对人类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可能3000斤左右就是理论极限,目前人类距离这一极限也差得很远。

(立悟/编译)。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研究与探讨粮食进出口贸易是维护一国粮食安全、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

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对平衡我国粮食市场,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性较大我国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从1977年到1997年,我国粮食进口共经历了3次大的波动。

波谷为1977年、1985年、1993年,进口数量分别为734万吨、617万吨、752万吨;波峰为1982年、1989年、1995年,进口数量分别为1612万吨、1640万吨、2081万吨,粮食进口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相差较大。

这种不稳定对调控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稳定食品价格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粮食运输、储藏和管理成本。

当这种贸易涨落与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发生矛盾(例如粮食丰收了进口,减产了出口),或者反应过度(如少量增产粮食而大量出口或少量减产而大量出口)时,还放大和加剧了国内粮食供求矛盾,不正常地刺激了市场粮价的变动。

我国粮食进出口的不稳定性的原因有:首先与国内粮食生产波动有关。

国内粮食进口量的变动,受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大。

根据有关专家对粮食进出口量与生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变化有63%可以从其粮食生产的变动得到解释。

其次,经济体制也是影响中国粮食贸易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国际粮食贸易由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实行独家代理制,但在进出口数量、品种结构以及各省的进出口总量都由政府部门确定。

这使得粮食生产与贸易脱节,需求与贸易脱节。

最后,国内脆弱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也是造成粮食贸易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之一。

理论上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起一种 蓄水池 的作用。

但是现行的储备调节体系,由于包括仓储设施陈旧、运行效率低下,使得储备调节体系很难有效发挥 蓄水池 作用,往往是遇到粮食丰收时,它很难多购多存;遇到粮食歉收时,它又难以向市场抛售粮食。

面对这种脆弱的储备调节体系,政府为了消除国内粮食供求矛盾,降低市场风险,不得已便借助国际市场。

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一、概述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发展中大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粮食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粮价波动频繁,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粮食供求现状、粮价波动的原因及其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粮食安全问题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包括粮食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将分析粮价波动的原因,包括国际市场影响、国内政策调整、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粮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包括物价水平、居民消费、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流通结构等,以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1. 简述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安全。

粮食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粮食生产又是农业的核心。

粮食的稳定供应是确保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粮食的充足供应可以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食的自给自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粮食的供应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只有确保粮食的充足供应,才能避免外部因素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再者,粮食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

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024年粮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粮食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粮食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粮食市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粮食市场环境分析是了解和评估粮食市场中各种因素对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

本文将对粮食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粮食市场的发展态势。

2. 国内粮食市场概况近年来,中国的粮食市场发展迅速,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7亿吨,创历史新高。

然而,粮食产能过剩和供给依赖进口的问题依然存在。

另外,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减少也对粮食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对粮食市场的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政府对粮食市场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粮食收购和储备、价格调控、农业补贴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粮食供给、稳定粮食价格以及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4. 市场需求分析粮食市场需求是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粮食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工业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此外,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也对粮食需求产生了影响。

5. 供给状况分析粮食市场供给状况是决定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

此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田面积、农民种植意愿等也影响着粮食市场的供给。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粮食产量逐渐增加。

6. 价格波动分析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是市场调节和供需关系变化的表现。

供求关系、政策因素、国际市场等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政府通过物资储备和价格调控进行干预,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市场价格。

7. 未来发展趋势粮食市场的未来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说说中国五十年来物价的变化

说说中国五十年来物价的变化

说说中国五十年来物价的变化
展开全文
粮价是百价之基,而粮食作为人们生活甚至生存的必需品,是民生之本。

中国的各类物价从1965年到现在2016年,这50年的变化真可谓不少的,随着我国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在市场供求规律和外部冲击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切身利益,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粮食种类繁多,本文所列其中四种生活常食食物的对比价格,均为通过咨询作者所在地的多位走过60年代人士,再收集作者所在地附近市场现时最低价格得到,全国其它地方不尽相同,图片为本人所在地附近市场所拍摄的照片。

1965年普通鸡蛋:0.08元/只,普通牛肉:1.5元/斤,普通猪肉:1元/斤,普通鸡肉:0.6元/斤。

2016年普通鸡蛋:1元/只,普通牛肉:40元/斤,普通猪肉:14元/斤,普通鸡肉:13元/斤。

如此不一样的价钱却是换来份量质量都一样的食物,作者心中不禁疑惑:这50年来如此上涨的生存成本人们的收入有跟上吗,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看来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把握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并制定有效措施是迫切要求,对于引导粮食市场健康运行保障粮食产品供求平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70年中国粮食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70年中国粮食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70年中国粮食发展的成效与经验作者:杜志雄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32期【摘要】70年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特征由曲折波动转向基本稳定,发展动力由外部激励转向市场引导,发展成效也从数量安全扩展到质量与结构优化。

其中的经验在于:不断强化粮食生产基础能力,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深化粮食市场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新时代,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要始终坚持党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深化粮食市场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导向,继续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关键词】粮食粮食安全农民【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粮食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在任何时候都是影响其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能否有效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更影响着全球的粮食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粮食生产,注重粮食安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多次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回顾70年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历程,总结70年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才能继续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不断满足国家与人民在新时代对于粮食安全的新要求。

70年来,我国粮食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发展动力与发展成效都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特征逐渐由曲折波动转向基本稳定,发展动力不断从外部激励向市场引导转变,发展的成效从数量安全扩展到质量与结构的优化。

(一)1949—1978年:艰难发展,保障城市与工业优先。

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平均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为1029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9公斤,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报告关键点:●对我国过去20年的几次粮价大涨进行分析●提出供应和消费的增速差是衡量粮价上涨压力的有效指标,而通货膨胀则构成了粮价上涨的触发和推动因素●解释了宏观经济周期和粮价周期一致的原因,分解了供应不足的冲击因素● 对今年的情况做出展望和预测报告摘要:▲1953-1984年的粮食市场,实行的是政府定价的统购统销政策。

1985年以后逐步放开粮食市场,中间有过几次政策的反复,直到2004年才实现购销的市场化▲ 在1985-2006年的22年时间里,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粮食涨价(粮食生产和零售价格同比增长>10%),1988-1989,1992-1995,2004▲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绝对量数据难以解释粮价的上涨,我们构造了供应和消费的增速差,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了历年的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和粮价周期的高度一致性,不仅仅是因为通胀预期和成本推动。

宏观经济的冷热通过农户能够影响粮食市场的供应量▲国家粮食政策在长期看来,是粮食供求关系内生决定的。

从中国和美国十分相似的价格波动概率分布图看来,政策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粮食市场的根本推动力▲ 近两年由于周期性原因和农资价格涨幅过大,种粮收益率处于一个下降的通道,粮食生产增长略显不足,虽然没有2003年供需失衡的情况来得严重,但也不可过于乐观。

而今年的通胀,在短期内无法快速下降。

供应不足和通胀,这两个粮食涨价的基本面和触发推动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 夏季是粮食消费的淡季,而且经过5,6月份的北方粮食库存的调运,南方销区的储备比较充裕,我们认为近两个月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判断今年9月份以后,特别是10月份秋粮收购时期的粮价走势,我们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7,8,9月份粮食主产区的洪涝和旱灾的情况,以及通胀的程度。

如果接下去的水旱灾对秋粮生产的影响较大,通胀继续维持高位甚至反弹,就可以构成粮价上涨的条件。

届时,在政府考虑农民收益,理顺粮价,不多加干预的思路下,粮价在下半年,再加上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有20%左右的涨幅。

20世纪50年代我国四次粮食波动及其原因

20世纪50年代我国四次粮食波动及其原因
混乱 。
26 万。i ) 01 s 由于建 国后医疗条件的改善 , 口出生率和成 i s3 人
活率得 以提高 , 有些农村地 区地 少人多 , 因此有部分剩余 劳 动力流人城市 , 同时 , 由于经济建设 的需要 , 有些工 厂企业 、
二 、9 4年夏到 1 5 舂 。 多征 购农 民的粮食 引起 15 9 5年 过
建 国初期 , 面对千疮 百孔的 国民经 济 , 中国共产 党及时
领导人民开展了经济恢 复工作 , 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在
建筑公司不经劳动部 门批准 , 自到农村雇佣工人或 随便收 擅 用流人城市的农 民, 这些 因素也造 成了城市人 口增加 。
农业战线上 , 采取措施 , 使粮食产量连年稳步增长。 92 , 15 年
深入 探讨 四次粮 食波动 的情况及 其原 因, 当今社会仍 具有一定 的借鉴 意义 。 对 关键词 : 本建设 规模 ;职 工人数 ;粮食 ;波动 基
中图分类号 :F 2 . 11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0 - 4 7 20 ) 0 09 — 3 0 3 87 ( 0 6 1- 0 3 0
维普资讯
经 济 论 坛 湖 北社 会 科 学
2 世纪 5 年代我国四次粮食波动及其原因 0 0
孙 怀安 , 文道贵
( 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 院,湖北 武汉 4 0 6 3 03)
摘要:0 2 世纪 5 年代, 0 在有 限的粮食产量不能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情况下, 国发生了四次粮食波动。 我

9 ・ 3
维普资讯
农业生产合作社 的决定 ,促使 不少地 区盲 目追求合作社数 量, 在工作中出现了强迫命令群众入社 的现象 。部分合作 社

中国粮食的价格趋势

中国粮食的价格趋势

中国粮食的价格趋势中国粮食的价格趋势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粮食的价格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而且会继续受到农业产量、需求变化、政府政策和全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中国粮食的价格趋势。

首先,农业产量是影响粮食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业产量对粮食价格影响巨大。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

然而,天气灾害如旱涝、冻害以及虫害等也会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其次,需求变化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

特别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各种粮食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一需求增长会推动粮食价格上涨。

此外,政府政策也对粮食价格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保障供应和控制价格。

例如,政府通过定价、储备、进出口等手段调控粮食市场,以确保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对农业提供财政支持,以稳定粮食价格。

最后,全球市场也会对中国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因此,全球粮食市场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中国粮食价格。

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供求关系以及货币汇率等因素都会对中国粮食的进口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和粮食价格上涨,加剧了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

总结来说,中国粮食的价格趋势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问题。

农业产量、需求变化、政府政策和全球市场等方面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并研究这些因素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粮食市场的运行规律,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

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

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粮食价格呈现出持续波动的趋势。

一方面,中国政府实施的粮食收储政策以及其他调控措施对粮食市场起到了一定稳定作用。

另一方面,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导致粮食价格波动较大。

以下是一些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1. 天气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容易导致产量下降,从而推高粮食价格。

2. 国际市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因此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3. 农业政策调控:我国政府通过粮食收购政策、粮食储备以及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控制等手段来影响粮食价格,但是政策的变化和执行效果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波动影响。

4. 市场供求关系:粮食产量的增加、减少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如果供大于求,粮食价格会下降;反之,粮食价格会上涨。

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简单预测其未来走势。

政府的农业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天气因素和国际市场的波动
也会给粮食价格带来不确定性。

历年粮食产量(全面版)资料

历年粮食产量(全面版)资料

历年粮食产量(全面版)资料历年粮食产量:历年人均粮食产量:可见,中国粮食生产可以分为以下阶段:1949—1958年:百废待兴,一五计划,兴修水利,粮食产量几乎翻番。

到1958年,人均接近300千克,几乎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了。

1959—1961年:受到大跃进的严重干扰,再加上连年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倒退回1950年的水平,人均只有1949年的水平。

再加上还要拿粮食偿还苏联的外债,导致大面积饥荒。

1962—1977年:继续大力兴修水利,培育良种,发展化肥工业。

粮食产量受到政治运动影响,时有起伏。

但总体增幅依然可观,人均从229千克增长到近300千克。

1978—1984年:兴建化肥厂,大力推广良种(比如杂交水稻),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另外包干到户也解放了一部分生产力。

1985—1996年:粮食产量依然时有起伏,总体增幅可观。

到1996年,突破5亿吨,人均突破400千克。

1997—2003年:三农问题突出,农业收入下降,种粮积极性锐减,导致粮食产量连年下滑。

到2003年,人均只有330千克,不如1982年的水平。

2004—2021年:重新振兴农业,废除农业税,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补贴水平,粮食连续6年增产。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至今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依然是吃50,60年代的老本,投入不足,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粮食水分仪产品简介卤素加热快速水份测定仪是我公司新研制的新型快速水分检测仪器。

环状的卤素灯确保样品得到均匀加热,操作简便、测量准确。

水分测定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仪器采用环形管卤素加热方式,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

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卤素加热可以在高温下将样品均匀地快速干燥,样品表面不易受损,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

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

中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中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中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虽然中国的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供求关系仍然是中国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分析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供给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粮食市场的供给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粮食供给的主要来源。

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技术水平不高、成本较高等原因,中国农民的粮食产量并不高。

农业的劳动力市场和用工结构比较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一些低技能和低收入劳动者面临转岗困难、职业晋升空间小等问题。

此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农业的影响也需要我们关注。

二、需求端分析除了供给端的问题,需求端也对中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给粮食市场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品质、安全、营养而且要求越来越高,小麦、玉米、稻谷等传统粮食对于经济、文化的现代多样性也延伸出一些需求。

三、特殊因素分析除了供给和需求因素对粮食市场的影响,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因素。

例如,天气灾害、环境污染、价格波动等因素都会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此外,在政策环境、物流环节等方面的设施,也对粮食市场的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解决方案对于中国的粮食市场,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供求关系的问题。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粮食市场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案。

1.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眼光。

例如,加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组织的建设,增加机械化程度,优化种植结构等。

2.加强农业物流建设。

例如,加强农业物流设备、建设农村道路等。

3.完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例如,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粮食品质检测制度等。

4.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市场效率。

例如,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实现粮食供应链的智能化运作。

总之,中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复杂,需要多方面的措施来解决,在此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新中国60年:中国粮食增产之路

新中国60年:中国粮食增产之路

新中国60年:中国粮食增产之路1、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产量情况(1949-1977年)1949—1977年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发展迅速相对缓慢,总产量都在30000万以下。

而且在这28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经历了五次波动,其中有3次波动幅度较大。

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仅为11320万吨,但1950—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粮食也出现连续增产。

其中1950年增长率高达16.73%,1952增长14.08%。

但到1953—1954年两年出现了第一次粮食产量增长率下降。

这两年粮食总产量分别比1952年增长1.79%和1.59%,粮食增长率大幅度降低。

1955和1956年这两年,粮食出现了恢复性增产。

1957—1961年出现了第二次粮食产量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增长率分别比1956年下降19.78和20.37个百分点。

1959到1961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产量曲线的变轨。

从1962到1966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连续五年增产,年均增长率为7.75%。

接着,1967—1969年形成了第三次粮食生产波动,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44%,比上五年的年均粮食增长率降低8%。

1970—1971年粮食又连续两年增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9%。

接着,1972年出现粮食产量较大幅度减产,粮食增长率为—3.86%。

1973—1975年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5.81%。

1976和1977年最后两年出现第五次粮食生产波动,年均粮食产量增长率为—0.31%。

(注:部分数据引用尹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成杰《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一文)2、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产量情况(1978—200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定购数量,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

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开始一路震荡走高。

中国粮食问题的发展历程

中国粮食问题的发展历程

中国粮食问题的发展历程中国粮食问题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粮食生产主要依靠农民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粮食生产能力较低,长期面临着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推行了大跃进运动,提倡农村集体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粮食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粮食产量曾一度大幅增长,但由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造成了粮食浪费和生产系统性失控,导致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粮食短缺。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粮食问题开始引起重视。

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种粮。

此后,中国的粮食生产逐渐恢复并有所增长,1995年首次实现了国内粮食千人口400公斤的基本安全水平。

然而,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农业主要粮食产区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生产面临了新的挑战。

此外,环境污染、耕地退化以及气候变化也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粮食问题,中国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996年,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限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04年,国家发布了“粮食安全战略规划”,提出了加强粮食生产和储备、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等目标。

2014年,国家又发布了“粮食安全战略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总体稳定国家粮食产量、有效保护农田和优质农业土地等措施。

当前,中国在粮食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和粮食进出口平衡。

然而,粮食安全形势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不足、农民收入不稳定等。

因此,中国正致力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生产和供应链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供给存在六个不稳定因素

中国粮食供给存在六个不稳定因素

中国粮⾷供给存在六个不稳定因素粮⾷是⼈类维系⽣命的资源,美国前国务卿基⾟格曾经说:“谁控制了粮⾷,谁就控制了所有⼈”。

由此可见粮⾷对⼈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国,如何保障粮⾷供给,这是所有⼈必须关注的问题。

新中国建⽴以来,中国政府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了中国⼈吃饭的问题,实现了粮⾷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

但随着⼈⼝的增长,这种基本平衡⼜被打破,正向紧平衡趋势演变,这是为什么!笔者研究发现:中国的粮⾷供给存在以下六个不稳定因素。

1、可⽤耕地减少动摇我国粮⾷⽣产基础。

除⾃然灾害外,城镇化等⾮农建设占地是导致可⽤耕地⾯积减少的重要因素。

现在民间流传这样⼀句话“谁最愿意保护耕地,中央;谁最不愿意保护耕地,地⽅”。

对破坏或蚕⾷可⽤耕地的⾏为,2000年颁布实施的《⼟地管理法》中,已经明确了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即占⽤多少补多少。

但现实是城镇化每前进⼀步,粮⽥就会被蚕⾷⼀⼝。

地⽅政府⾯对⼟地财政的巨⼤诱惑,每⼀任政府⾸长新上任就忙于修编⼟地总体利⽤规划,先把粮⽥变成建设⽤地,再到偏远之处划出⼀块新的耕地,不管能否耕种,只要耕地总⾯积不变,变通⼿法“让粮⽥上⼭、下海。

“占好补差、占多补少和⼀块⽥补多次”成为了地⽅政府⾸长玩弄数字的游戏。

近年来,在占补平衡问题上,不仅地⽅⾸长意图难以抗拒,国家重点建设⼯程也是只占不补或占好补差。

据公开资料,1998年全国耕地⾯积19.45亿亩,其中粮⾷作物⾯积16.51亿亩,到2010年降⾄18.26亿亩,其中粮⾷作物⾯积降⾄14.61亿亩。

12年全国减少耕地⾯积1.19亿亩,其中净减少粮⽥⾯积1.9亿亩(见下表1)。

1998-2010年全国耕地、粮⾷作物⾯积与产量变动⽐较表1年份耕地⾯积(亿亩)粮作⾯积(亿亩)总产量(万吨)199819.4516.5146661.8200019.2316.2646217.5200318.5014.9143069.5200618.2715.7449804.2200918.2616.3453057.0201018.2514.6154641.0我国的耕地红线18亿亩,其中粮⽥红线15亿亩,这是不容挑战的底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1955年政府组织农民搞合作社。
当政府能够不必再直接面对4亿分散的农民要粮食,而是对着四百万个合作社进行交易的时候,交易成本也就大幅度下降了。
所以我们至少应该了解,粮食统购统销的交易制度必须在合作化形成的组织载体上才得以运行。
为什么统购统销能够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政策呢?
通过查阅当时的文件我们了解到,中央提出这个办法的时候并没有打算作为长期政策,只是由于一五时期以及其后发生的特殊情况才成为了一项长期政策。
因为从1989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低谷中运行,城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下降导致农产品卖难,于是农民收入低增长,甚至个别年份负增长。
与过去不同的是,因为1984年卖粮难后农民自发地在80年代后期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
造成这次不仅是粮食的过剩,而且也是农业主产品的全面过剩。
1992年社科院农村所测算,20多种农产品收入弹性大于1的只有两种,说明大部分农产品已经供大于求。
这是第一次明显的过剩型的粮食供求波动。
现在总结二十年农村改革的经验,可以看到,大包干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农民,农民有了自由,二、三产业才有了发展。
1984年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都有所增长,就是由于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
1984-1988年,乡镇企业每年转移1300-1400万农村劳动力。
于是,农村中粮食的规模生产者和规模供给者都消失了。
虽然土改使农村广大劳动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都大幅度增长。
但国家尚未能及时形成对应中国城市商品粮的集中、规模需求的新的主要供给者。
大量余粮沉淀在农民手中,而农民的行为是要存粮防灾,或以物易物交换其他生产资料。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自发地全面放开粮食市场。
到1992年底全国除了27个县外,大部分采取了购销放开的改革。
到1993年底,当时900多亿的粮食挂帐,在经济进入高涨期、拉动价格不断上涨的作用下减掉了200多亿。
随之,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这就是第五次波动。
3、1994-1995年的抢购和粮食价格上涨
第五次波动开始于1993年秋季收购出现的抢购和1994-1995年的粮食价格上涨,并对政策形成误导。
接着1994年汇率调整一步到位,人民币贬值实际达到57,这就意味着刺激出口。
本来1993年国内粮食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约20,但在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7的情况下,出口粮食就有可能得到约30的机会利润。
率先得到汇率调整消息的南方粮商就从南到北抢购过来。
因此,是城市需求增加、汇率调整这两个原因导致了1994年粮价上升。
因此,为了国家工业建设和城市消费增加的需要,在当时条件下,也只能把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作为长期政策。
以上分析说明,第一次波动显然不是粮食生产不足的问题,同时统购统销和合作化、公社化也不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本身发展要求建立的制度。
5、第二次粮食供求波动——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
第二次以粮食短缺为现象的供求波动发生在1959-1961年,正所谓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众所周知主要是因为高度集体化和大跃进影响造成的,从本质上看仍然不是生产问题。
二是1994年1月1日外汇改革造成本币一次性贬值57,这又使外贸和南方各省突然从进口粮食转向国内市场抢购以逐利。
虽然从本质上看,那次粮食抢购仍然不是生产不足的问题,但当时这种短期现象对国家农业政策重新导向追求数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随之也对国家九五期间以增加产量为主的目标确定产生影响。
再一个因素就是由于价格变动导致需求增加,1993年秋季粮价已经开始上升,大量的粮食经营使用单位,特别是南方的粮商,已经有囤积居奇的投机行为。
1950-1952年全国范围推行的土改不仅消灭了地主和富农,而且由于土地短缺不得不按照人口平均分地,所以事实上连大部分有相对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中农也不存在了。
于是,就在土改结束的当年,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连续3年大幅度增加之后,却出现了对城市供给短缺。
1952年粮食收购只增加了116,而销售增加了447。
到1953年9月,国家粮食收购计划只完成了801,而10月份的粮食销售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3,供需缺口在40亿公斤以上。
粮食供给形势紧张,牵动物价也大幅度上涨。
迫使政府采取应急之策,提出统购统销政策,建立国家垄断的流通部门,形成新的农产品规模供给主体。
在采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仍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国家工业化和城市的粮食需求成为了大办合作社的动因之一,并且与后者共同演化成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长期政策,这个体制至今仍然在延续。
考虑到中国9亿小农高度分散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粮食生产的商品率过低,正常年景约为30,其中仅一半受惠于国家定购价格调整;并且小农粮食销售的货币收入比例也低。
因此,理论界早有小农对粮食价格正常变动不敏感的讨论参见表1、图1,农村改革以来粮食产量、商品量、农户存粮以及人口变动从图表列出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同步变动。
2、解放前的粮食过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崔晓黎研究员曾经指出,地主是对应中国城市商品粮的集中、规模需求的主要供给者。
他认为尽管旧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十分低下,但城市粮食供给是长期有保障的。
解放前大多数年份都是谷贱伤农,粮食供给过剩。
由于地主掌握着全国土地的一半左右,地租率高达40-50,而且绝大部分收取实物地租。
如果说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那么这次最值得我们重视,因为这次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也是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低谷中运行,农产品的供给全面大于需求。
1989-1991年的连续三年农民收入下降,连带发生了1989年开始的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大幅度下降,每年仅为700-800万人,与80年代相比下降了约100。
惨重的全国性损失教育了决策者和直接承担生命损失的农民,1962年农村经济政策调整,通过恢复队为基础和允许农民三自一包,重新恢复了农业生产。
二、改革后的4次供求波动基本上属于生产过剩型
1、1984-1985年的卖粮难和结构调整
第三次波动产生于1984年。
是在全面推行大包干之后发生卖粮难。
因为1982-1984年全国推行的大包干就像50年代的土改一样,重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从原来不到6000亿斤,连续跨越6000亿斤、7000亿斤和8000亿斤三个台阶,到1984年超过8400亿斤。
我国粮食生产有一个特征,即人口上台阶,粮食上台阶。
如果粮食产量的增加大幅度超前于人口增长,就必然出现过剩。
因为,从百年历史的大跨度看,人口、粮食两条曲线是基本平行的。
由于70年代以来实行的人口控制政策相对有效,人口增长曲线是平滑的。
再考虑到80年代中期城市消费者还必须使用粮票,粮食的需求弹性很小;因此,在突然出现粮食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粮食供给过剩。
这一方面造成60年代2千万人、70年代4千万人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另一方面也使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演变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政策,30年来发挥了城市人口生存保障和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重大功能。
其二,国家工业产品必须完成工农两大部类交换才能形成扩大再生产的积累。
在劳动力绝对过剩条件下、传统生产资料和简单工具组合起来的合作社对重工业产品基本没有需求,政府必然要求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于是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应运而生。
3、分散的生产增长并不能形成规模供给
我们的进一步研究认为,1953年发生粮食供给短缺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与土改以后高度分散且剩余太少的小农经济之间交易成本高到无法交易的地步。
土改后农民平分了土地,生产大幅度增长,但4亿农民的分散的生产增长并不意味着能够形成规模供给。
同期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大多数地方的土改实际上是均分土地,生产经营能力最强的自耕农——富农和中农——的土地经营规模也随之下降。
进入城市的政府由于无法直接与高度分散的4亿小农进行交易,因此不得不建立统购统销和合作化这样两个制度来解决与农民的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
4、统购统销和合作化成为长期制度的原因
在全国没有推行合作化之前,农民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不愿意按国家低价缴售粮食。
从1953-55年,推行统购统销的头3年政府占有的粮食份额下降了80万吨。
第二次粮食供求波动现象上是短缺——从1959年以后粮食供给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
这次波动当然与1958年的大跃进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一五建立的苏联式资本密集的大工业初见成效后,必然出现两个内在规律
其一,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进程必然资本增密、排斥劳动。
于是,中国的工业化不仅解决不了城市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要不断向农村输出城市新增就业人口。
但是,公社化剥夺了农民的私有产权,使劳动者这个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不愿意积极投入。
因此,本来不应该是生产不足的问题,更不应该是农业的问题。
如果说1955年的合作化还承认农民私有产权,那么到1957年的高级社就已经不承认了,人民公社更进一步否认了农民产权,造成了农民普遍的消极怠工,社队干部瞒产私分,从而导致1958年的丰产不丰收,统计产量增加,供给却大幅度下降;以及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
这次波动的真实原因有二
一是1992-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之中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大幅度增加了城市对低质农产品的需求。
本来1993年粮食丰收,1994年粮食产量也没有明显下降,但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自1989年以来长期收入低下的农村劳动力在经济增长、基建投资增加的吸引下,有6-8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他们需要增加的粮食消费大约600亿斤每年,而国家粮食系统是没有这个准备的。
中国50年来粮食供求的6次“波动”
中国50年来粮食供求的6次波动
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6次粮食供求波动。
改革前的30年有2次,改革20年来有4次;而且有3次集中发生在90年代。
可以说,没有哪一次完全是由于粮食生产下降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