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2023年粮食价格走势分析:遭遇进口冲击 粮价改革不可急于求成方案模板
4. 替代品供应受限:贸易摩擦可能限制我国对某些粮食的进口,迫使市场需求向其他替代品转移。然而,替代品的供应也可能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导致替代品价格上涨或供应不足,进而对粮食价格产生间接影响。
中国进口企业如何应对进口冲击?
面对进口冲击,中国进口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根据分析数据和经验总结,以下是一些可行的举措:
进口企业应对进口冲击的策略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上升。然而,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和竞争,中国进口企业面临诸多挑战。
改革可行性
进口冲击
粮食价格
供需平衡
农业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增速趋缓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进口冲击
粮价改革
进口冲击
价格上涨
市场价格
波动影响
粮食价格改革:供需平衡与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供需结构的调整
物价上涨的压力
进口冲击分析
1. 进口规模的扩大导致供求关系紧张:随着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内粮食市场供给增加,从而降低粮食价格。然而,大量进口粮食的涌入也会使国内粮食供求关系更加紧张,可能会导致价格的波动。
贸易摩擦影响
进口冲击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The impact of import shocks on grain prices
粮食价格走势
粮食价格
进口冲击
进口量
贸易政策
供求关系
急于求成
进口冲击影响
大豆小麦进口量
进口粮食占比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揭示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中,我们将探讨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国外粮食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也将涵盖国外市场的价格走势和影响因素。
随后,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将对两者进行详细比较,找出差异和共性。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解析价格波动的原因。
我们将对未来粮食市场价格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合作交流的建议,展望未来粮食市场价格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为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实现稳定的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
【关键词】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价格变化趋势、价格影响因素、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合作交流、发展前景、粮食市场1. 引言1.1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在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调控、产量波动、外部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而国外粮食市场价格则受国际市场供需关系、气候变化、政治因素等影响,价格波动也较为频繁。
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与国外市场价格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受到国际市场影响,但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大差异。
需要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更加科学的价格调控政策,预测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发展。
2. 正文2.1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经历了一定的波动和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生产成本的增加、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近几年受到气候极端事件的影响,粮食产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粮食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论文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论文近年来,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价格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价格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其变动原因和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供不应求,进而推高了价格。
与此同时,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也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这是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也相应增加,供应有限导致的。
同时,天气灾害、政策变动等因素也会对粮食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比较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差异。
根据数据统计,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这是由于我国的粮食市场受到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药等方面的成本上升。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农业生产成本较低,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药等方面的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价格差异还受到国际贸易政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
首先,需求方面的因素是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粮食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对而言,国际粮食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供给方面的因素也是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粮食市场供给的增加受到自然灾害、产量波动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同样,国际粮食市场供给的增加也受到自然灾害、产量波动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政府政策、汇率变动等因素也会对粮食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就国内而言,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但同时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对于国际市场而言,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但也会为一些粮食出口国带来收入增加的机会。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引言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其市场价格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本,还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
因此,对于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内粮食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以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比情况及影响因素。
1.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一直在波动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天气因素: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干旱、水灾、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粮食供应短缺,从而推高价格。
•国内政策:政府的市场调控政策、储备政策等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改变粮食进出口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会导致粮价上涨。
•供需关系:供应与需求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粮食价格。
当粮食需求增加或供应减少时,价格往往会上涨。
2. 国外粮食市场价格国外粮食市场价格同样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近年来国外粮食市场价格的对比情况:•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美国的粮食市场价格对世界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近年来,受到气候灾害、政策变化和需求波动的影响,美国粮食价格也一直在波动中。
•欧洲:欧盟国家的粮食市场价格相对较稳定。
欧洲的农业政策较为保护性,通过市场调控和补贴措施,维持了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中国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中心,中国香港的粮食市场价格也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香港的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全球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有时与国内粮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
3. 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对比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与国外市场价格存在差异。
一方面,因为国内粮食市场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大;而国外市场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和政策调控影响,价格波动相对更小一些。
•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由于我国是一个国际贸易大国,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尤其是进口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国内的粮食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解析粮食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解析粮食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暂无来源:《粮食决策》 2013年第8期201 3年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对公司所处的粮食行业进行了分析。
一、粮食行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1、粮食行业供需现状粮食主要商品供求偏紧,不利天气、贸易保护等因素都有可能令市场产生不良预期,从而推高价格。
新兴市场经济体仍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这些国家的巨大需求已成为国际粮食需求增量的主要部分。
从历史上看,全球粮食的产量和需求量一直以来就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大多数情况是产量略微小于需求量,这成为国际粮价上涨的基本因素。
另外,20 01-2 011年国际粮食价格的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1-2005年,国际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升;第2阶段为2006-2011年,国际粮食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特征。
从全球供给情况来看,2011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达到23. 23亿吨,比201 0年增加3.3%。
全球各主要粮食产品产量基本持平。
据美国农业部201 2年1月1 3日的报告显示,其中,201 2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 675亿吨,上年为8. 276亿吨;201 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 592亿吨,上年为2. 642亿吨;201 2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6. 89亿吨,上年为6.52亿吨。
201 2年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全球粮食生产和价格受到较大干扰,近期国际市场上大豆、玉米价格出现飙升。
2011年全球大部分主产国粮食产量与201 0年持平或略增,总体接近于常年。
其中,美国、加拿大、印度产量增加,欧盟、巴西、澳大利亚减产。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均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 21万吨,比2 002年增长25.0%,年均增长2.5%,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为管理通胀、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国内外粮食价格比较及原因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价格比较及原因分析李雪;郝晓燕【摘要】2004年以来,中国粮价稳步提升,国际粮食到岸税后价(含运费、关税和保险等费用)普遍低于国内价格,特别是2013年以来价差呈扩大趋势.基于入世以来国内外主要粮食作物价格对比分析,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粮食价差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中国粮食竞争力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期刊名称】《农业展望》【年(卷),期】2016(012)002【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粮食;价差;国际竞争力;政策;建议【作者】李雪;郝晓燕【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粮食为民生之本,粮价乃百价之基。
粮食价格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粮价的稳定不仅影响生产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福利,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
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竞争力不断增强,致使我国粮食进口量较快增长。
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国内外粮食价格及价差研究有助于分析我国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竞争力变化,在国际贸易及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同时把握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差距,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
在关税配额保护及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粮食价格平稳上涨,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差距逐渐缩小,2013年以来国内粮食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到岸税后价,且价差呈扩大趋势[1-2]。
1.1 小麦2006—2014年,国内小麦价格不断上涨,除2008年、2010年及2012年之外,国际小麦到岸税后价均低于国内价格,2013年以后随着国际价格的回落,价差也呈逐步缩小趋势[3]。
具体来看,2006年6月—2009年7月,国际小麦到岸税后价高于国内销区价格,价差(国际价格减去国内价格)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从2006年6月的546元/t扩大至2008年3月的2 651元/t,之后逐步缩小至2009年7月的173 元/t;随着国际小麦价格回落,2009年8月—2010年7月,到岸税后价与国内销区价格较为接近,2010年8月之后国际价格上涨,国际到岸税后价高于国内销区价格,价差从2010年9月的402元/t增至2011年2月的666元/t,之后逐渐缩小,2011年10月国际价格开始低于国内价格,价差(国内价格减去国际价格)从69元/t增至347元/t,随后逐步缩小至2012 年6月的217元/t;2012年7月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到岸税后价高于国内销区价格,价差从280元/t增至519元/t,随后缩小至2013年2月的33元/t;2013年3月以来,国际小麦到岸税后价持续高于国内销区价格,价差呈扩大趋势,由2013年3月的52 元/t增加至2015年12月的1 173元/t(图1)。
当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分析报告
当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分析报告粮食贸易是个古老的行当。
今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加上中国元素的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进一步深化,竞争更为激烈,呈现出新的格局。
1、国际大米市场竞争白热化自前些年实施大米支持计划,人为地大幅提高大米收购价之后,长期稳坐国际出口国第一把交椅的泰国地位大受冲击,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等国异军突起。
当前,泰国、巴基斯坦和越南三大亚洲主要出口国在我国大米进口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三者进口量的差距越来越少。
被中国需求培育起来的巴基斯坦大米供应规模去年1月份巴基斯坦成为本月我国大米进口第一大国,取代泰国、越南大米的位置。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月我国从巴基斯坦进口大米9.02万吨,占1月份进口总量(下同)的45.17%;从越南进口大米5.09万吨,占25.46%;从泰国进口大米5.04万吨,占25.23%。
而巴基斯坦大米在2011年全年的进口量也仅为1.16万吨,占大米进口总量比例不足2%。
随着国内外大米价差的加大,以及巴基斯坦大米出口供应能力的增强,2012年以来,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到我国的数量快速增加,并从2012年开始超过泰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进口国。
2012、2013年从该国进口大米攀升至57.96万吨,以及41.70万吨;占我国大米进口份额的比率也增加至24.72%和18.58%。
2014年1月更是凭借其价格优势,超过越南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国。
从巴基斯坦大米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大米市场的供应是会随着需求膨胀而被培育起来的,我们不能用静态的思维去分析。
特定阶段的国际大米市场贸易量是根据当时市场的供需情况来决定的,处于平衡的状态,需求的国家少了,出口的国家自然随之减少,不会有多余的供给平白无故地摆在那。
反之,需求多了,供给很快也会跟上来。
巴基斯坦大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它们还在很多品种上做了创新。
因此,我们作为国际粮食市场的需求方,应该更有底气,更有话语权,不能总是以当前的供需格局来预测未来,认为我们的进口大米需求一放大,国际市场满足不了我们,就有风险。
应用文-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r\n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xa0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xa00\xa0年一个周期。
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
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
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xa0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xa0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xa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xa0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xa0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
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xa0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xa0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xa0左右,由于2007\xa0和2008\xa0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xa0年3\xa0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xa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xa0。
(农业牧渔行业分析)粮食市场现状及竞争趋势分析
2021年粮食市场现状及竞争趋势分析目前粮食市场现状及竞争趋势如何呢?据我了解到,今年我国夏粮实现“十二连丰〞。
但不知为何我国粮食却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
这让不少人费解:为什么粮食连年增产,进口量却不断攀升?据粮食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粮食生产量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
今年前7月进口粮食7256.8万吨,同比增加22.4%。
这让不少人费解:为什么粮食连年增产,进口量却不断攀升?粮食市场现状:品种调剂和国内外巨大价差导致进口增多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品种调剂和国际粮价较低是进口量攀升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大头是国内短缺的大豆,主要满足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的需求增加。
去年大豆进口7140万吨,同比增长12.7%。
同时我国也进口了局部谷物品种,净进口1870多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主要是大麦和高粱,用于酿酒和饲料。
“进口增多,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主要是国内外粮食的巨大价差所致。
〞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介绍,2021年以来,我国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借此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随着收购价的逐渐上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跟着水涨船高。
而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却掉头向下,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日趋明显。
从2021年起,国内粮价开始逐渐高于国际市场。
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市场,到今年上半年,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均超过国际市场的50%,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完税价每吨大体比国内低1000元,导致粮棉油糖等进口不断增加,出现了“边进口、边积压〞“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现象。
竞争趋势:“三量齐增〞反映出我国农业竞争力不强“‘三量齐增’现象是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情况。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其必然性,有些国内短缺品种确需进口,但根本原因还是国际竞争越来越剧烈,我国农业竞争力不强。
2022年粮食价格走势分析:部分主产区遭遇粮价下跌之扰
大豆、小麦价格相对稳定
相比之下,大豆和小麦价格则相对稳定。全球大豆价格指数平均值为3,366美元/吨,比上一年增长 了4.5%。全球小麦价格指数平均值为3,492美元/吨,比上一年增长了5.4%。
粮食价格下跌的影响:农民、消费者受冲击
(3)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对粮食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实行粮食出口限制政策,导致国际粮食市场 供应不足,价格上涨。
粮食价格下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对农民的影响:粮食价格下跌会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影响其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 (2)对消费者的影响:粮食价格下跌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影响其生活质量。
跌幅
1. 粮食价格整体走势
2022年,全球粮食价格走势呈现出先涨后跌的趋势。年初至4月份,由于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国际粮食价格一度大幅上涨。此后, 随着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经济衰退担忧加剧以及粮食库存增加等因素,全球粮食价格开始下跌。
2. 部分主产区粮食价格跌幅
2022年,部分主产区遭遇了粮价下跌之扰。其中,美国玉米价格跌幅最为明显。数据显示,美国玉米价格从年初的7.34美元/蒲式 耳下跌至12月份的4.18美元/蒲式耳,跌幅达到47%。此外,澳大利亚小麦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走势。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小麦价 格从年初的3.35澳元/公斤下跌至12月份的1.88澳元/公斤,跌幅达到43%。
3. 中国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平滑3
03
跌幅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2022年粮食市场现状及竞争趋势分析
中国粮食市场的发展方向
1.中国粮食市场变革:全球化、科技推动 下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中国粮食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以下是几 个可能的发展方向:
2. 市场化改革:粮食市场将继续深化改革, 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这意味着政府将 逐渐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多地通过 政策引导和价格机制来调节市场。 3. 科技进步:科技在粮食生产、储存和运 输中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例如,智能农 业、无人机播种、物联网技术等将进一步 普及,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和降低 成本。 4. 绿色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粮食 生产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例如, 使用更环保的肥料、减少农药使用、提高 农田的可持续利用等。
中国粮食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Grain Market
演讲人:Baron 2023/10/5
目录
中国粮食市场现状 中国粮食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粮食市场面临的挑战
1 中国粮食市场现状
中国粮食市场现状
1.2022年中国粮食市场稳健发展
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求食品安全、健康、营养丰富,还要求食 品新鲜、口感好、有特色。这些要求使得那些能够提供高质量、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 势。
粮食生产
粮食市场 竞争趋势
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 智能化生产
中国粮食市场
THANKS
Form:Baron 2023/10/5
2023年粮食市场现状及竞争趋势
中国粮食市场发展趋势解读
中国粮食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023年粮食市场现状与竞争趋势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对比分析1. 引言农产品是国家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中国与美国两个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寻两国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的异同,并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2.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求关系、天气条件、政策变化等。
在中国与美国市场中,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2.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由大量农民提供,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供应量较大,因此价格波动较为剧烈。
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产品市场规模较大,供应链相对完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供需关系,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2.2 天气条件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产品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价格波动较为显著。
而美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相对稳定,农产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小。
2.3 政策变化政策变化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有着较大的调控力度,通过价格稳定保护农民权益,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大。
相反,美国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中干预较少,价格由市场自行调节,因此价格波动较小。
3. 农产品价格波动案例对比为了更直观地对中国与美国市场中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对比,以下将以大豆为例进行分析。
3.1 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显著。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需求量巨大。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大豆市场有一定的调控政策。
但由于国内农民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中国仍需大量进口大豆。
世界市场大豆价格较为波动,因此中国大豆价格也相应波动。
3.2 美国市场相比之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美国政府较少对大豆市场进行调控,价格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
美国大豆农民可以依靠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来提高产量,供应相对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4. 对比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启示:首先,供求关系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核心。
2022国际粮价下行压力大 国内粮价走势分化
2022国际粮价下行压力大国内粮价走势分化据报告大厅了解:在全球粮食库存维持高位,主产区天气、生产形势不消失太大问题的状况下,2022年国际粮价整体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国内玉米、稻米库存充裕,价格上行乏力,而小麦前期将主要受区域性行情影响,以坚挺为主,后期新季小麦上市后,产量和质量将对小麦市场走向作出指引。
2022年,国际粮价大幅下挫,国内粮价在政策的支撑下整体稳中有涨,国内外粮价价差进一步扩大。
综合来看,受库存充裕影响,2022年国际粮价下行压力仍旧较大,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分化。
2022年,国内粮价以涨为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谷物、油脂、食糖价格大幅回落,而乳制品和肉类价格创新高,2022年世界食品价格高位持稳。
但受谷物丰收、供应充分影响,全球粮食价格消失较大回落。
2022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价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全年累计下跌22.6%。
2022年,国际粮价大幅下挫,国内外粮价价差扩大,我国适当加大了从国际市场选购粮食的力度。
但从全年来看,在粮食“十连增”背景下,国内市场供应基本充分。
而受禽流感及生猪养殖周期等因素影响,国内饲料需求削减,玉米、大豆等谷物进口量下降,全年粮食进口量增速回落。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458万吨,同比增长4.3%。
分品种看,1~11月,小麦进口量为514万吨,同比增长39.2%;玉米进口量为244.5万吨,同比削减50.5%;稻谷和大米进口量为206万吨。
进口增速明显放缓。
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分,受生产成本增加、粮食最低收购价上调等因素影响,粮价总体以涨为主,但不同品种走势不一。
上半年,据中华粮网监测,我国小麦价格上涨9.5%,早籼稻、晚籼稻、粳稻市场价格分别上涨1.1%、2.9%、2.0%,玉米价格下跌0.9%。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2022年1月1日相比,2022年12月31日,国内籼米、粳米、特一粉、标一粉全国日均价分别上涨1.1%、0.7%、12.6%、13.4%。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报告关键点:●对我国过去20年的几次粮价大涨进行分析●提出供应和消费的增速差是衡量粮价上涨压力的有效指标,而通货膨胀则构成了粮价上涨的触发和推动因素●解释了宏观经济周期和粮价周期一致的原因,分解了供应不足的冲击因素● 对今年的情况做出展望和预测报告摘要:▲1953-1984年的粮食市场,实行的是政府定价的统购统销政策。
1985年以后逐步放开粮食市场,中间有过几次政策的反复,直到2004年才实现购销的市场化▲ 在1985-2006年的22年时间里,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粮食涨价(粮食生产和零售价格同比增长>10%),1988-1989,1992-1995,2004▲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绝对量数据难以解释粮价的上涨,我们构造了供应和消费的增速差,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了历年的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和粮价周期的高度一致性,不仅仅是因为通胀预期和成本推动。
宏观经济的冷热通过农户能够影响粮食市场的供应量▲国家粮食政策在长期看来,是粮食供求关系内生决定的。
从中国和美国十分相似的价格波动概率分布图看来,政策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粮食市场的根本推动力▲ 近两年由于周期性原因和农资价格涨幅过大,种粮收益率处于一个下降的通道,粮食生产增长略显不足,虽然没有2003年供需失衡的情况来得严重,但也不可过于乐观。
而今年的通胀,在短期内无法快速下降。
供应不足和通胀,这两个粮食涨价的基本面和触发推动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 夏季是粮食消费的淡季,而且经过5,6月份的北方粮食库存的调运,南方销区的储备比较充裕,我们认为近两个月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判断今年9月份以后,特别是10月份秋粮收购时期的粮价走势,我们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7,8,9月份粮食主产区的洪涝和旱灾的情况,以及通胀的程度。
如果接下去的水旱灾对秋粮生产的影响较大,通胀继续维持高位甚至反弹,就可以构成粮价上涨的条件。
届时,在政府考虑农民收益,理顺粮价,不多加干预的思路下,粮价在下半年,再加上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有20%左右的涨幅。
粮食供求形势分析
粮食形势、政策导向、价格变化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天下粮食大事。
近期,粮食价格涨幅较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些变化?粮食供求基本面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面上,整个经济发展的环境上及国际大背景下,都有哪些新情况?新特点?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把握价格变化的走势。
一、粮食供求形势今年全国粮食连续第4年丰收,总产将突破1万亿斤,小麦、稻谷、玉米增产,大豆减产。
其中夏粮产量2370亿斤,比去年增产29.2亿斤,早稻639亿斤,比去年增产2亿斤,秋粮预计7100亿斤左右,详见附表。
表一、播种面积预计单位:万亩表二、2007年粮食产量预计单位:亿斤表三、2007年粮食消费量预计(不含出口)单位:亿斤从上述产销平衡表可以看出:1.小麦、稻谷、玉米供过于求,平衡略有剩余;2.大豆消费严重缺口,三分之二以上依靠国外进口来平衡需求;3.今年玉米产量是历史上最高记录,消费增幅也最快,消费增幅大于生产增幅,今后玉米出口的可能越来越小。
从粮食库存的变化情况看,到10月末,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同比增加161亿斤,其中玉米增加144亿斤,大豆减少14亿斤,国家库存比去年同时还充裕,保证市场的有效供给量完全没有问题的。
二、玉米的供求情况和调控措施及其价格变化1.供求情况。
近几年,玉米是生产、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也是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种,影响价格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供求关系和政策措施,先看附表4。
表四、玉米产、销量单位:亿吨表五、玉米出口量单位:万吨表六、2007年玉米消费分类预计单位:亿吨2.政策措施情况。
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非常重视和支持,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统计,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2006年起,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减轻负担1200亿元。
粮食直补、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逐年加大。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粮食直补等各项农业补贴总额已达到526亿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276亿元(2006年农资综合补贴120亿元)。
2023年中国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情况分析方案模板
中国粮食进口情况
尽管国内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粮食进口需求仍然存在 2022年,中国的粮食进口总量达到了985亿公斤,同比 增长了14.3%其中,大豆进口量达到了983亿公斤,同 比增长20.6%,玉米(包括玉米酒糟)进口量为158亿 公斤,同比增长46.9%,高粱进口量为25亿公斤,同比 增 长 55.2%, 油 菜 籽 进 口 量 为 70亿 公 斤 , 同 比 增 长 34.2%
3.粮价情况
PART FOUR
04
The impact of grain imports on the Chinese market
粮食进口对中国市场的影 响
其他主题
1.2022年中国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情况
2022年中国粮食行业现状及粮价情况
2.中国粮食产量创新高,确保粮食安全基础坚实
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91亿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33亿 公顷,比上年增加1.14%,创下近几年的新高。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为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中国粮食年产量
China's Annual Grain Production in 2023
1. 粮食总产量:根据预测数据,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 将达到X亿吨(具体数字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较去年有 所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 持力度,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 主要粮食作物产量:2023年,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 量也将保持稳定增长。稻谷产量预计将达到X亿吨,小麦 产量预计将达到X亿吨,玉米产量预计将达到X亿吨(具 体数字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一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 和种植结构的优化。 3. 粮食进口情况:尽管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不断增长,但 由于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仍需 通过进口来满足部分粮食需求。预计2023年,中国的粮
2023年粮食价格市场走势分析方案模板
市场需求和供应对粮食价 格的影响
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 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粮食 价格上涨。例如,2022年全球人口 可能达到79亿人,对粮食需求的增 加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不稳定天气对粮食价格的影 响
一方面,天气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粮食 生产量,导致供给减少,从而推高粮 食价格。例如,干旱和洪涝灾害会导 致作物减产,而高温和寒潮则可能影 响作物品质,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和价 格。
农业部:粮食价格市场分析
2022年粮食价格市场走势分析
1.粮食价格总体趋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粮食价格总体趋势呈上升态势,其中谷物价格涨幅最为显著。 (1)谷物价格同比上涨6.2%,主要受玉米、小麦和稻米价格上涨的推动。其中,玉米价格上涨14.5%, 小麦价格上涨13.6%,稻米价格上涨3.3%。
农业部:粮食价格市场分析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Market Analysis of Grain Prices
分享人-Ross 2023/9/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CONTENT
市场需求影响粮价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政策调控对市场影响 天气因素导致价格波动
01
市场需求影响 粮价
Market demand affects grain prices
出口需求影响粮价
农业部:2022年粮食价格市场走势分析
1. 出口需求影响粮价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1-4月,我国粮食出口量达1433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玉米出口量 同比增长25.2%,小麦出口量同比增长19.8%,大米出口量同比增长9.4%。此外,大豆进口量同比增 长14.7%,玉米进口量同比增长24.3%,油菜籽进口量同比增长3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
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
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
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
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
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
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
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
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
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
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
2009年3月,国内进口的泰国大米到岸价为3927元/t,比黑龙江市场批发价高33%,比广东批发价高6.3%。
1.2中国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到岸价格比较。
通过比较粮食出口到岸价可以看出,除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高幅攀升阶段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出口至进口国的到岸价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到岸价相差不大,目前美国、泰国粮食出口重新取得一定价格优势。
玉米: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玉米出口优势交替,到岸价相差不大。
以玉米进口地韩国为例,长期以来,中国玉米出口到韩国到岸价基本与美国玉米出口到韩国接近。
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国玉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其出口至韩国到岸价已经低于中国。
2009年3月,国内玉米出口至韩国到岸价为1474元/t,高于美国出口至韩国65元/t(4.6%)。
小麦:近年来,除2007年中期至2008年9月美国小麦出口到岸价迅速提高外,中美两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相差无几。
目前,美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降至1846元/t,低于中国242元/t(11%),而最高时(2008年3月)美国小麦出口韩国到岸价达到3731元/t,高出中国出口到岸价一倍。
大米:通过比较黑龙江、广东和泰国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的到岸价可看出,2008年前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到岸价比泰国大米高20%以上,在2008年泰国大米价格大幅上扬时期,中国大米出口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如2008年5月,我国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到岸价分别约为3559元/t、4569元/t,比泰国大米出口到岸价分别低50.3%、36.2%。
最近,泰国大米价格迅速回落,出口至非洲到岸价为3453元/t,比广东出口到岸价低13%,比黑龙江大米出口到岸价高7%。
[论文网]2.粮食价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目前,各国粮食进出口关税在0%~8%,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粮食批发价格孰高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及中间成本特别是海运费的变化。
而更深入分析,美国、泰国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种植成本具有比较优势,高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使其粮食单产高于中国,加上补贴政策的不同,决定着两个市场粮食价格存在差距。
2.1海运费是影响粮食进出口到岸价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海运费价格剧烈波动,但总体来看其始终占粮食贸易成本较大比重,2007年底巴拿马型船美国到中国海运费达到77美元/t,占当时小麦、玉米价格的22.5%和47.5%。
2005年以来美国到中国(巴拿马型船)海运费平均为42.3美元/t,占美国小麦、玉米出口离岸价的19%、30%;泰国至中国海运费为29美元/t,是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的10%。
除去海运费因素,2005-2006年,郑州小麦批发价比美国小麦出口离岸价平均高15.3%,2008年9月至今高18.8%;2005年至今,国内玉米批发价比美国玉米出口离岸价平均高25%;2005-2008年,黑龙江、广东大米批发价分别比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高20.8%、34.9%。
由此判断,国际主要市场粮食价格虽然波动剧烈,但是其粮食价格偏低,而海运成本直接导致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
2005年以来,美国到韩国海运费平均为41.3美元/t,比中国到韩国运费高25.4美元/t;泰国出口至非洲海运成本平均为44.6美元/t,比中国高0.9美元/t,海运成本的差距也成为粮食出口地选择的直接因素。
2.2美国、泰国等在粮食种植成本上具有优势,决定着其价格的比较优势。
中国粮食种植成本偏高是导致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高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离岸价的重要原因。
以小麦为例,2007、2008年国内小麦生产成本分别为5545.95元/hm2、5466.68元/hm2,比美国分别高163%、129%;2007年总成本6579.15元/hm2,比美国高114%(表1)。
具体分析,除2007年农药成本支出低于美国外,近两年中国种子、化肥、农具投人、灌溉成本等均大幅高于美国。
其中2007、2008年,中国小麦种子成本分别比美国高166%、186%;化肥投入比美国高131%、211%;农具投入比美国高64%、135%;2007年灌溉成本为72.2元/hm2,而美国仅为6.2元/hm2;由于用工量较多,2007年中国小麦家庭劳动力及雇佣工人成本分别比美国高328%、15.8%。
美国小麦生产成本较低,主要是由于美国自然条件优越,同时也缘于其发达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但美国在土地租金、保险费用方面支出较大。
2007年中国玉米种植总成本约8203.35元/hm2,是美国成本443.97美元/hm2的2.43倍。
根据统计,1997-1999年中国中籼稻平均生产成本为0.74元/kg,高出泰国20%;籼稻种植的劳动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为52%,比泰国高15%,而美国仅为9%。
2.3高科技推广使美国单产高于中国。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等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美国粮食单产大幅高于中国。
1996-2007年美国玉米单产为8933kg/hm2,比中国高79%。
而转基因尚未推广的中国小麦,单产优势明显。
2007年中国小麦单产为4607kg/hm2,比美国高83.3%。
2.4美国巨额粮食补贴政策巩固其粮食主导地位。
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建立了数额大、范围广的补贴政策,每年补贴200亿美元以上,涵盖全部粮食品种,直接拉低了其粮食价格。
此外,近年来美元汇率逐步走低,2009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84左右,比2005年贬值了16.5%,也是导致其粮食价格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
3.粮食市场关注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是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也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
而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切实保障了中国能够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各种复杂情况。
当前,需重点关注:(1)继续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进一步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降低粮食种植成本。
粮食种植成本既有自然禀赋的原因,也受后期生产可控成本的影响,目前中国粮食种植成本还有一定的降低潜力。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粮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继续调控化肥、种子成本,并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和范围,创新补贴方式。
(2)加强粮食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完善粮食贸易政策。
在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粮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东盟和中日韩大米政策的对话,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小麦、玉米、大豆出口国政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完善粮食贸易,实现合作共赢。
(3)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制、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各国均具有消费优质粮食的能力。
在确保不与民争粮的基础上,可逐步开发粮食产后的精深加工研究。
(4)健全完善粮食价格和成本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及成本变化,拓展粮食信息收集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并加强国际市场粮价监测与国内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