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
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平衡情况分析及立足粮食自给的选择
![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平衡情况分析及立足粮食自给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d8a8a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0.png)
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平衡情况分析及立足粮食自给的选择张初贤;杨扬【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以玉米等粮食和菜籽油料为原料生产生物能源从经济上成为更加有利可图,造成国际市场粮食粮油价格伴随石油市场的价格上涨而快速上升.粮食(包括油料)日益以能源的面貌出现,对世界粮食的供需平衡造成威胁.采取措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证供给的同时稳定粮食价格,并使其保持在广大人民群众能接受的价格水平内,是今后粮食生产与供需中必须要研究解决好的问题.【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00)005【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粮食市场;供需平衡;粮食安全【作者】张初贤;杨扬【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处,江苏南京,210014;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1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1随着石油价格历史性地突破每桶130美元大关,已引起全球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并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明显的、不可预料的影响。
与此同时,人民生活必须的粮食,也快速地追赶着石油涨价的步伐,成为全球范围内又一热议话题。
石油与粮食,这两种原本所属完全不同行业的产品,现在已经紧密地挂钩相连。
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也推动了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精生产和以油菜籽等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和食用油料的供应相对短缺,粮油价格进一步快速上涨。
以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为原料进行高技术、大规模的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发生产,彻底打通了农业与工业两大领域的边界,也将使农业第一次真正成为包括能源在内的工业产业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两者融为一体。
农业与其他工业品的生产一样,必将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以往农业的功能主要是向消费者提供粮食及各种食品,其次是向轻工业提供原材料,它提供能源的功能几乎微乎其微且可以被忽略。
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在市场价值取向中,形成汽车与人争粮食、争能源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2)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2)](https://img.taocdn.com/s3/m/168239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c.png)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2)【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其粮食国际贸易对全球粮食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从中国粮食进出口的现状入手,探讨了中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中的地位以及对世界粮食价格的影响。
分析了中国粮食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的粮食进口与国际贸易关系紧密相连,影响着全球粮食安全局势。
展望了中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的未来发展,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全球影响,粮食市场,粮食价格,贸易挑战,进口贸易,贸易关系,发展趋势,粮食安全,地位,未来展望1. 引言1.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背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粮食产量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受到了国内外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国际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粮食进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的粮食进口需求逐渐增加。
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高端进口粮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的粮食出口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中国的农业总体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导致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政策也对其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和关税政策等都对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背景复杂多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的地位也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
1.2 中国粮食进出口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和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庞大的农业人口。
中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成为全球粮食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粮食进出口总额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约1800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15%。
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
![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c7616c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d.png)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需求方面,全球人口增长和 消费水平提高将导致粮食需 求持续增加
2024年全球粮食产量预计 将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
粮食贸易将成为满足全球粮 食需求的重要途径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可能对粮食产量和需求产生
粮食浪费:全球 每年浪费的粮食 数量惊人,约占 总产量的30%
损失原因:包括 生产、运输、储 存、加工、消费 等环节的损失
影响:粮食浪费 和损失导致全球 粮食安全形势更 加严峻
解决方案:加强 粮食生产、运输、 储存、加工、消 费等环节的管理, 提高粮食利用率, 减少浪费和损失
人口增长: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
原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战争冲突、政治不稳定、经济波动等 影响:粮食短缺、营养不良、贫困、社会不稳定、国家安全等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产量波动
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台风 等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 供应不稳定
影响
全球粮食储备量:当前全球粮食储备量充足,可以满足全球需求
库存分布:全球粮食库存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如美国、中国、印度等
储备政策:各国政府对粮食储备有不同的政策和策略,如中国实行粮食储备制度,美国则主要依 靠市场调节
库存变化:近年来,全球粮食库存量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全球需求
粮食价格波动:受供需关系、政策、天气等因素影响 国际贸易: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储备:各国粮食储备情况及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援助:国际粮食援助对缓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作用
粮食收储行业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粮食收储行业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9960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9.png)
粮食收储行业发展趋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粮食收储行业作为农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粮食安全、调控粮食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粮食收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概述部分将对粮食收储行业进行简要介绍,并概括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首先,粮食收储行业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收购、储存、销售粮食等方式,对粮食进行管理和调控的行业。
在农业供应链中,粮食收储环节可以起到平稳市场、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多重作用。
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粮食收储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
其次,粮食收储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粮食收储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然而,粮食收储行业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我国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粮食收储行业逐渐转变为面向市场的运作机制,市场化程度提高,储备制度逐步改革。
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粮食收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在粮食调控和管理上更加高效、精确。
总之,粮食收储行业作为农业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通过改革和创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粮食收储行业在粮食安全和市场平稳等方面的作用,将为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粮食收储行业的概述进行说明,介绍该行业的背景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粮食收储行业的发展趋势。
首先,将介绍该行业的背景,包括当前粮食收储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方面。
各方面的分析将通过数据和案例予以支持,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论述进行总结,并提炼出几个重点。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93d4f0e0740be1e650e9a4d.png)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
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产量持续上升,而区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平缓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世界谷物贸易缓慢增长,年度间波动较大,地区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主要谷物价格大幅波动。
1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1.1世界粮食生产分析1.1.1 世界谷物总产变化世界农业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进步,世界谷物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地区结构有所变化。
1961~2 01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7.99亿t增加到23.15亿t,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2%。
从谷物产量变化的趋势看,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9%,1981~1990年年均增长2.0%,1991~2000年年均增长0.9%,2001~2011年年均增长2.0%。
20世纪90年代,世界谷物生产很不稳定,增速减缓,而21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世界谷物产量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地区,2 011年谷物产量分别为4.38亿t、4.18亿t、2.86亿t、2.26亿t和0.83亿t,共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62.7%。
受资源约束及技术进步差异影响,各地区产量增速不同,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明显上升。
分品种来看,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世界粮食生产越来越集中于3大作物。
2011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1亿t、6.7亿t和8.8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2倍、2.1倍和3.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3%和3.0%;分别比1991年增长37.5%、22. 7%和77.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9%。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精选10篇)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8003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7.png)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精选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精选10篇)形势与政策下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精选10篇)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耕作得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他们的心血,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现状分析论文【篇1】当前,全国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3b37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4.png)
2024年稻谷和大米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稻谷和大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稻谷和大米市场进行环境分析,从供需情况、价格走势、政策和竞争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该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2. 供需情况稻谷和大米市场的供需情况是影响价格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稻谷的生产受到气候、土地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且需求量受人口增长和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驱动。
2.1 供应情况稻谷的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种植面积和农业资源。
稻谷的主要种植方式为水稻种植,其生产周期较长。
受气候和天气因素影响,稻谷的供应可能会受到季节性和地区性的影响。
2.2 需求情况稻谷和大米是许多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都对市场需求产生了影响。
此外,稻谷和大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用于工业原料和畜牧业饲料等用途,为稻谷需求增加提供了额外动力。
3. 价格走势稻谷和大米价格的变动受供需关系、天气、政策和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
3.1 国内价格国内稻谷和大米的价格波动受到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主要有农业生产、需求量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政府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消费者需求变化等都会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
3.2 国际价格国际稻谷和大米市场的价格受到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形势和各个国家的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国际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全球供需关系、货币汇率、贸易壁垒和政策干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4. 政策分析政策对稻谷和大米市场的影响非常重要,各国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和贸易限制等手段来调控市场。
4.1 内地政策各国政府通过出口限制、进口关税、贸易协定等手段来调节稻谷和大米的贸易。
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价格支持和补贴政策来保护本国农民和稻谷产业。
4.2 国际政策稻谷和大米是国际粮食市场中的重要部分,国际贸易政策对市场价格和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一些国际组织和协定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自由贸易来促进稻谷和大米的国际交流。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55bd3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0.png)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分析全球粮食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均消费的提高,人们对粮食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各种因素如气候变化、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等,都对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的挑战。
气候变化带来了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增多,这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很多地区的粮食产量因此受到了影响,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了压力。
不仅如此,气候变化还带来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冰雹等,这也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次,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
现代农业生产往往采用大规模、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长期来看会对农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此外,大规模种植某种农作物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而影响到生态平衡。
另外,全球粮食安全还面临着贫困和不平等的挑战。
虽然全球粮食产量整体上是足够的,但由于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依然有很多人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受限、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等原因造成的。
同时,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地区的粮食产量被出口或转向其他用途,而不是满足本地需求。
面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挑战,应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应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农作物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例如,培育抗旱、抗病虫的品种,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影响。
此外,种植多样化的作物,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性。
其次,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粮食贸易自由化和农产品流通。
各国可以互相借助粮食贸易弥补自身产量不足,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
同时,应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提高其农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粮食需求。
21世纪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环境
![21世纪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ea9bb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d.png)
21世纪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环境【摘要】21世纪初,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
在国际粮食市场情况方面,全球粮食价格波动频繁,对我国粮食进口和储备构成了挑战。
国际粮食贸易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需要在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的同时合理调整进口政策。
面临国际粮食安全挑战,我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粮食生产和储备水平。
通过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
在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我国需要不断加大粮食生产力的提升,并制定更加全面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应对策略包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科技创新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措施。
国际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重大,我国应积极应对,确保粮食安全稳定。
【关键词】粮食安全、国际环境、21世纪初、粮食市场、贸易、挑战、形势、措施、影响、发展趋势、应对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问题,而在21世纪初,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国际粮食市场情况、国际粮食贸易形势以及国际粮食安全挑战。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制定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国际环境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21世纪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环境,旨在揭示国际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2. 正文2.1 国际粮食市场情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粮食市场的情况备受关注。
国际粮食市场主要受到供需关系、政治因素、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供需关系是国际粮食市场的核心。
全球粮食需求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而供应受到气候影响、种植面积变化等因素影响。
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粮食价格和市场稳定。
政治因素也对国际粮食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可能采取粮食出口限制、关税等政策,导致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f4c0d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8.png)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大豆的分类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华民族食用大豆的历史悠久,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大豆主要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以及其它豆:二、全球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大豆市场来看,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大豆产量达到36205万吨,同比增长7.6%。
全球大豆主产国主要有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等国家,2020年全球大豆生产国中巴西产量最高,占比全球总产量比例为36.6%,产量排第二的是美国,大豆产量占比31.2%,其次是阿根廷,产量占比为13.7%,中国大豆产量占比5.4%。
三、中国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开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87万公顷,同比增长5.8%。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在60年代中期,中国大豆生产开始出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只能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以满足基本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同比增长8.3%。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大豆单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600公斤/公顷增长到1900公斤/公顷,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985.8公斤/公顷。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1995年之前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自1996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3.4%,出口量为7.9万吨,同比下降30.7%。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
当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分析报告
![当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5b7e04f78a6529647d53aa.png)
当前全球粮食贸易格局分析报告粮食贸易是个古老的行当。
今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加上中国元素的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进一步深化,竞争更为激烈,呈现出新的格局。
1、国际大米市场竞争白热化自前些年实施大米支持计划,人为地大幅提高大米收购价之后,长期稳坐国际出口国第一把交椅的泰国地位大受冲击,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等国异军突起。
当前,泰国、巴基斯坦和越南三大亚洲主要出口国在我国大米进口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三者进口量的差距越来越少。
被中国需求培育起来的巴基斯坦大米供应规模去年1月份巴基斯坦成为本月我国大米进口第一大国,取代泰国、越南大米的位置。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月我国从巴基斯坦进口大米9.02万吨,占1月份进口总量(下同)的45.17%;从越南进口大米5.09万吨,占25.46%;从泰国进口大米5.04万吨,占25.23%。
而巴基斯坦大米在2011年全年的进口量也仅为1.16万吨,占大米进口总量比例不足2%。
随着国内外大米价差的加大,以及巴基斯坦大米出口供应能力的增强,2012年以来,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到我国的数量快速增加,并从2012年开始超过泰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进口国。
2012、2013年从该国进口大米攀升至57.96万吨,以及41.70万吨;占我国大米进口份额的比率也增加至24.72%和18.58%。
2014年1月更是凭借其价格优势,超过越南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国。
从巴基斯坦大米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大米市场的供应是会随着需求膨胀而被培育起来的,我们不能用静态的思维去分析。
特定阶段的国际大米市场贸易量是根据当时市场的供需情况来决定的,处于平衡的状态,需求的国家少了,出口的国家自然随之减少,不会有多余的供给平白无故地摆在那。
反之,需求多了,供给很快也会跟上来。
巴基斯坦大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它们还在很多品种上做了创新。
因此,我们作为国际粮食市场的需求方,应该更有底气,更有话语权,不能总是以当前的供需格局来预测未来,认为我们的进口大米需求一放大,国际市场满足不了我们,就有风险。
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与挑战
![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ec72c6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d.png)
食安全形势与
z
挑战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3 全 球 粮 食 安 全 面 临 的 挑 战
05 未 来 全 球 粮 食 安 全 展 望
02
全球粮食安全现状
04 全 球 粮 食 安 全 政 策 与 措 施
Part 01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展粮食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 高公众的粮食安全意识
加强粮食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守 法意识
Part 05
未来全球粮食安全展望
粮食生产潜力与前景
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产量波动 水资源短缺:限制农业生产,影响粮食安全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粮食分配问题:发达国 家粮食过剩,发展中国 家粮食短缺
粮食储备政策:各国政 府采取不同政策来保障 粮食安全,如储备粮制 度、粮食补贴等
国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食援助:国际组 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提供 粮食援助,帮助解决全 球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质量与安全
粮食产量: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仍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 粮食质量:全球粮食质量参差不齐,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粮食储存:全球粮食储存条件不佳,容易造成粮食损失和浪费 粮食贸易:全球粮食贸易不平衡,一些国家面临粮食安全问题
Part 04
全球粮食安全政策与措施
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
目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补贴方式:直接补贴、价格支持、保险补贴等 补贴对象:农民、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等 政策效果: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市场分析
![粮食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55e8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8.png)
粮食市场分析近年来,粮食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粮食作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对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粮食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波动因素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粮食市场的参考。
一、供需状况分析在过去几年中,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提高,粮食供需矛盾仍然存在。
各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的控制力度也不尽相同,导致了全球粮食供应格局的复杂性。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天气、土地资源和农业技术等。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农作物的生长产量产生了直接影响,洪涝、旱灾等极端天气事件也使得粮食生产受到冲击。
此外,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农业技术不足,也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和多样性的要求也在上升。
繁荣的经济、人口迁移以及城市化的加快,也对粮食需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价格波动因素分析粮食价格的波动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多种因素会影响粮食价格的变动,其中包括供需关系、投资炒作、国际市场影响以及政策调控等。
首先,供需关系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供需失衡时,价格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例如,粮食供应紧张时,价格往往上涨;而供应过剩时,价格则有可能下跌。
其次,投资炒作对粮食价格也有重要影响。
由于粮食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通过大量投资来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投机行为往往会引发粮食价格的异常波动。
此外,国际市场的影响也会对粮食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例如,国际市场上的粮食进口和出口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国内粮食价格产生辐射效应。
最后,政策调控也是粮食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实施农业补贴、储备粮食以及完善市场监管等措施,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
政府部门的决策和政策变化对粮食价格具有重大影响。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对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的前景和机遇。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8811e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5.png)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1. 引言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中国面临着粮食安全问题的新挑战。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
2. 粮食安全形势分析2.1 粮食产量与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近年来,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农田面积减少、耕地水平下降等问题制约了粮食增产。
同时,随着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2 粮食进口和储备中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
同时,中国还通过国家储备粮等手段来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然而,进口和储备虽然能够缓解短期粮食供应压力,但并不能解决长期的粮食安全问题。
3. 主要问题分析3.1 土地资源压力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相对有限。
农田面积减少、农用地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3.2 水资源短缺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地区较多。
农业灌溉用水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3.3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了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等问题,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4. 应对举措分析4.1 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通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农田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2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田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4.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业向高效、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4.4 加强粮食储备与监管完善国家储备粮制度,增加粮食储备数量,提高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分析
![全球粮食市场形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c84a17b7360b4c2e3f6443.png)
小幅反弹。2 1/ 02 012 1年度世界贸易量将 最终造成一定程度 的需求理性调整的可
为 12 亿 吨 ,  ̄2 1/ 0 1 度 多2 0 .5 L 0 0 2 1年 0 万 能 性 ,因k 2 l/ 02 LO 2 1年度 市 场 价 格 可 能 1 吨 ,这 主 要 是 受 到 亚 洲 和 欧 盟 若 干 国 家 走 低 ,但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仍 取 决 于 最 终
口量 增 加 ,粗 粮 进 口量 下 降 ,稻 米 进 口 量 保 持 稳 定 ,贸 易 量 将 L 2 1/ 0 1 g o 0 2 t 年 略 有 增 长 。 由于 谷 物 总 产 量 仅 仅 满 足 消 费 量 ,国 际价 格 仍 可 能 在 高位 上 运 行 , 尤 其 是 在 小 麦 和 粗 粮 市 场 上 。俄 罗 斯 联 邦 取 消 出 口禁 令 ,可 能 有 助 十 产 生 令 价
价 格 不 断 飙 升 的主 要 原 因是 全 球 供 给 逐
消还有余 。5 月份,国际小麦价格对天气 隐忧和产量前景不 明朗做出了反应 。价
格 仍 低 于 2 份 的 高 点 ,但 鉴 于 美 国 小 月
稻米市场综述
麦期货 价格 比去 年同期高 出约7 % 5 ,因
此 至 少 在 新 年度 前 半期 价 格 回 归 较 为 正
在 2 1 年 世 界 小 麦 产 量 出 现 大 幅 0O
类价格也未能幸免 ,价格受到生产成本 用 于 生产 生物燃 料 的谷 物工 业利 用量 下滑 之 后 ,预  ̄2 1年 全 球 产 量 将 增 长 U0 1
Ff : 、牲 畜存 栏 量 低 和 产 品库 存 基 本 耗 增 长 速 度 减 缓 。 丁 3 2 ,至 67 亿 吨 。这 一 到 升 幅 度 略低 .% .4
全球小麦供求和贸易形势分析及预测
![全球小麦供求和贸易形势分析及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47e1fc3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b.png)
全球小麦供求和贸易形势分析及预测□廖永松全球小麦需求增长趋势与预测从1960 年到目前的近50年时间里,全球小麦消费总量翻番,现已达到了6 亿多吨。
其中大约75%的小麦直接用于口粮,15%用于各种牲畜饲料,10%用于种子。
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小麦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FAO 的数据,在1961年,全球小麦消费总量为2.24 亿吨,年人均消费量为72.7 公斤,2007 年增长到6.17 亿吨,年人均消费量增长到96 公斤。
过去50 年中,全球每10 年大约增长1 亿吨小麦消费。
2000 年后世界年人均小麦消费一直在95- 100公斤徘徊。
分地区看,世界小麦消费总量排在前几位的国家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等,这些国家小麦消费量大主要是因为人口众20.6%,为历史的最高,之后回落到17%。
但中国的人均小麦消费量不高。
2007 年中国在全球人均小麦消费量中排43 位。
1960 年,人均小麦消费量只有28 公斤,1970 年增长到42 公斤。
1980 年增长到71.4 公斤,1990 年增长到94 公斤。
此后,年人均小麦消费量有所下降,2007 年只有80多公斤。
预计今后年人均小麦消费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作为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1960 年小麦消费量为0.14 亿吨,占全球小麦消费量的6.3%。
40 年后,其年消费量增长为0.66亿吨,占全球消费量的比例上升为11.5%。
2007 年占11%左右。
印度1961 年的年人均小麦消费量只有31.2 公斤,而40 年后的2000 年才翻了番,达到65.3 公斤,年均增速慢于中国。
美国是世界小麦第四消费长到80 公斤,之后基本处于85- 90 公斤的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
美国未来小麦口粮的消费不会有太大增长,其国内需求变化主要随其饲料粮需求变化而变动。
另外,巴基斯坦、土耳其、法国、德国、英国及伊朗的小麦消费量也很大。
这些国家小麦消费量都占了全球的3%左右,年消费量在1500- 2000 万吨之间变化。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16c5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1.png)
关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应对举措分析报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及应对举措分析报告一、形势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田面积逐渐减少,对粮食安全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1. 农田面积减少: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田被用于建设城市和工业园区,导致农田面积不断减少。
2. 耕地质量下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土地草地过度放牧,导致农田的可耕性下降,农田质量得不到有效保护。
3.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降水不稳定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4. 粮食浪费问题:当前中国的粮食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相当于中国总产量的15%左右。
二、应对举措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举措,如加强农田保护、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管理等。
1. 农田保护:加强对农田的保护,限制在农田上的非农建设,加大对农田的监管力度,提高农田的保有量。
2.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等措施,提高农田产出。
3. 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管理:增加粮食储备量,确保市场供应。
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提高粮食的供应保障能力。
4. 减少粮食浪费:倡导节约用粮,加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监管,鼓励粮食进一步加工利用,减少浪费。
5. 多元化粮食供应:通过多元化粮食供应,如进口粮食、加强合作农业等,降低单一国内产地的依赖程度,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三、结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农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气候变化影响和粮食浪费等多重挑战。
中国政府应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加强农田保护、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粮食储备和流通管理,减少粮食浪费和多元化粮食供应,以确保粮食安全。
同时,个人和社会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共同推动粮食节约和浪费减少,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四、具体措施和政策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政策。
粮食形势预判分析报告
![粮食形势预判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1fc3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2.png)
粮食形势预判分析报告鉴于当前全球粮食供应和需求状况的不确定性,本报告旨在对未来粮食形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以下是对全球粮食形势的预判分析:1. 供应方面:a. 产量稳定增长:预计全球粮食产量将逐渐增长,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
然而,地球资源有限,气候变化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可能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
b. 适度库存水平:目前全球粮食库存水平相对稳定,这有助于缓解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风险。
2. 需求方面:a. 人口增长:全球人口预计将持续增长,人口增加将带来对粮食的巨大需求,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b. 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多样化的食物需求也将增加。
c. 生物燃料需求:随着绿色能源发展的推动,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可能增加,这可能对粮食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3. 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a. 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减产和供应紧张。
b. 水资源短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紧缺也可能限制粮食产量的增长。
c.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和农药等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对粮食供应和价格造成影响。
d. 贸易和政治因素:国际贸易政策和地缘政治事件可能对粮食市场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4. 可能的应对措施: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适用的农业实践,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b. 加强可持续农业:推广绿色农业和保护耕地,以减轻农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c. 加强全球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以增加粮食的供应和流动。
d.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威胁,如改善灌溉系统和推广气候智能农业。
综上所述,未来的粮食形势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但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全球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
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2024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https://img.taocdn.com/s3/m/1b9ced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2.png)
加强粮食储备与调配
建立完善的粮食 储备体系,确保
粮食供应稳定
加强粮食生产、 流通、消费等环 节的协调与合作
推广先进的粮食 储存技术和设备, 提高粮食储存质
量和效率
建立粮食应急机 制,应对突发粮
食安全事件
推动粮食贸易自由化
降低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危机 推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 加强粮食储备管理,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06 未 来 粮 食 安 全 形 势 展 望
PART 01
单击编辑章节标题
3
PART 02
全球粮食安全现状
4
粮食产量与需求
2024年全球粮 食产量预计将增 长,但仍然无法 满足需求
发展中国家粮食 产量增长缓慢, 发达国家粮食产 量稳定
粮食需求持续增 长,尤其是发展 中国家
粮食贸易量增加, 但贸易不平衡问 题仍然存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29
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
粮食安全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和资源互补 协调各国政策,避免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 加强国际组织作用,推动全球粮食安全合作与协调
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粮食安全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
可持续发展需要 保障粮食安全, 防止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与环境 保护密切相关, 需要采取可持续 的农业生产方式
YOUR LOGO
2024年全球粮 食安全形势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全 球 粮 食 安 全 现 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世界小麦产量和消费量
697.8 百万吨
700
680
655.25
6
世界谷物贸易量
百万吨 343
350
321
300
241
253
260
276
286
290
284
294
250
200
150
100
USDA:预计2013/14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比上年度增加 2700万吨,主要是小麦、玉米增加,稻米基本持平。其中 预计中国小麦进口将达850万吨(6月预估350万吨),玉 米进口700万吨。
➢ 农产品贸易持续增加。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占粗粮、大米、 油料、植物油等农产品出口量的绝大部分。
➢ 近期价格预计。受供应增加影响,预计大部分农作物价格 将下滑。
➢ 中期价格将表现稳健。在产量增长放缓、需求增加强劲 (包括生物燃料)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有利的共同作用下, 预计世界粮油价格中长期走势仍将呈震荡上涨态势。
4
➢世界谷物生产越来越集中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 谷物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玉米份额上升,小麦份额下降, 大米份额变化不大。
40
35
30
25
20.2 21.3
20
15
10
5
0 稻米
33.9 28.9
小麦
37.9 30.1
玉米
1991年 2012年
15.8 11.9
其他
5
世界谷物期末库存及库消比
8
2000年以来世界食品及油脂价格走势
320 290 260 230 200 170 140 110
食品价格指数
80
油脂价格指数
50
6月粮农组织油脂价格指数平均为198点,略低于5月,为6 个月来最低。主要是受豆油拖累,因为南美洲出口供应量增 加,而市场消费疲软;棕榈油价格坚挺,东南亚产量增长缓 慢及库存水平下降。
11
内容提要
国际谷物供需及市场情况 主要品种供需及市场情况
12
小麦:
➢ 全球小麦面积约34亿亩,约占世界谷物总量的32%。生产相 对集中,其中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欧洲占25 %;美洲占l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
➢ 全球小麦产量和消费量都在6-7亿吨左右,贸易量1亿吨左右。 生产大国主要有欧盟27国、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 拿大、澳大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这8个国家中,欧盟27 国和中国总产量超过1亿吨,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总 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
7
2000年以来世界食品及谷物价格走势
300
280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食品价格指数
100
80
谷物价格指数
60
➢受谷物预计丰收影响,FAO监测的6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 236.5点,比5月下降2.5点(下降1%)。其中,由于北半 球季节性作物丰收压力,小麦价格跌幅最大;预计在10月收 割开始之前,由于供应紧张玉米价格可能继续维持高位。
➢ 产量增速放缓。过去几十年,全球农业特点是:发达国家 政策导向的生产过剩和发展中国家的停滞增长。其中过去 十年全球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速度2.1%,随着成本上涨、 资源约束加剧和环境压力加大,预期后十年增幅1.5% 。
10
影响因素及展望:
➢ 需求增长强劲。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城镇化和饮食习惯 变化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消 费将增加。预计人均食物消费量在东欧和中亚增长最快, 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其他亚洲。
2
内容提要
国际谷物供需及市场情况 主要品种供需及市场情况
3
2600 2400 2200 2044,1994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世界谷物产量及消费量
百万吨
2424,2394
产量 消费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SDA和FAO均预测2013年世界谷物产量将达创纪录的24亿吨,比上年的 减产水平提高7.7%(FAO增幅6.5%),主要原因是小麦增产,以及美国玉 米产量有望大幅回升。稻米产量也将提高,但对价格低迷的担忧可能抑制产 量增长幅度。 ➢预测2013/14年度全球谷物利用量将达24亿吨,比2012/13年度增4.6% (FAO增幅3%),主要是美国玉米用量提高;小麦和稻米消费增长将基本与 人口增速同步,从而使谷物人均消费量稳定在每年153公斤上下。
国际粮食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认识粮食
哪些植物是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以收获成熟果实(种子)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 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 国内: 谷类作物(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 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等) 豆类作物(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 国际: 谷物:小麦、稻米、粗粮(玉米)等 油籽:大豆、油菜籽、花生、葵花籽、棕榈仁等
9
影响因素及展望:
➢ 2013/14年度世界谷物供求关系较为宽松。在粮食供应量 减少和高价格造成2012/13年度呈现相对紧张的形势之后, 新年度收成前景看好且世界库存量有望得到补充,这为市 场趋缓和价格出现一定程度走弱创造了条件。
➢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经济下滑趋势有所好转,发达国家 经济复苏缓慢;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充满活力,中国 经济增速放缓。
22
期末库存
库存消费比
%,百万吨 500
20.49
20 19.12
20.51 21.03
20.78
20.34
19.33
18.87
450
18 17.38
16
16.70
400
14 350
12
10
300
➢USDA:7月供需报告预计2013/14年度世界谷物期末库存 4.626亿吨,较上年度增7.1%。 ➢FAO:至2014年各作物年度结束时世界谷物库存量将回升 11%,至5.69亿吨,为十二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660
640 产量
620
600
580
消费量
560
540
➢5月份以来,美国农业部对2013年世界小麦产量最新预测数据上调到 6.98亿吨,比上年度减产的基础上增产4255万吨,增幅6.5%(FAO预计 7.02亿吨,增幅6.5%)。其中产量回升的大部分将集中在2012年收成欠 佳的主产国,特别是欧洲和黑海区域,其中黑海地区8月份之后将迎来出 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