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差别与解决方式探新

合集下载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简析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译者在对文化因素进行处理时,应该分析实际情况,那么,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对策是什么?文学与语言这两者是互相依存的,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交流以及传播,语言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逐渐完善。

翻译不单单只是复制原文的内容和语义,它可谓是“移植”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到另外一种语言文化之后,重新进行整合后展现出来的新面貌。

对此,笔者探究了应用语言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和解决方案,具体探究见文。

一、英语语言翻译之中存在的文化障碍1.不同的思维方式致使原语无法与目的语语境相连接。

思维方式不同是文化差异中的重点表现。

思维即人们在概念以及表象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推理等构成一种思想过程。

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环境,所以,形成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汉语蕴含的哲学背景是对佛、道、儒的感悟,组词、造句与文章抒写主要提倡“形散而神不散”。

汉语语句言简意赅,富有弹性,给广大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所以,我国人们的思维通常属于“螺旋式”。

而英美民族一直都生活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中,他们较为重视个人的利益,说话做事直截了当。

所以,西方人形成的思维方式属于“直线式”。

上述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语言的实际表达方式。

汉语通常将推理、判断和观点放在句子和句群后边,以便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英语却将强调部分放置在语句的开头。

这样人们在翻译时就会出现障碍,进而使原语和目的语语境间发生断裂。

2.民族文化可能导致语言翻译中的空缺和文化冲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这导致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任何语言都有许多与本民族特有事物相关的词汇,这就导致了语言翻译中的空缺和文化冲突。

二、克服文化障碍的方案1.译者应该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其一,译者必须掌握中西方各自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其二,译者必须大量的进行阅读,了解中西方所具有的用语环境和社会习俗;其三,译者一定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应用西方人的思维去表达和观察我国的变化以及发展。

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分析

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分析

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分析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不断深化了解和交流,跨文化交流日益重要。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英汉双语翻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的重要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问题一直是译者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如何在双语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处理文化差异,这已成为当今翻译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文化差异是指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心理性格,行为模式,以及其他各种文化特色方面。

这种差异本质上是民族文化表达能力的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然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可能会成为一种障碍,从而影响翻译质量。

为了更好地处理英汉双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采用多种翻译策略。

首先,译者可以考虑用原文表达的文化象征性成分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把原文的文化信息转化为读者能够理解的形式,使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后依旧具有完整意义。

其次,译者可以添加一些文化性色彩,使翻译结果在保持有效表达的同时得到加强。

最后,译者还可以采用文化背景的加工过程,让原文中的文化背景更好地与翻译文本的语境相结合,使翻译结果更加贴近读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透彻的理解性。

此外,在处理英汉双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时,译者还需谨慎考虑文化习惯差异。

由于英汉在语言本身以及使用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文化习惯也会随之而变。

例如,在中文中,表达“尊敬”的词语更多,而英文中,多为“respect”一词;在中文中,表达礼貌往往会多一些客气介词,而英文中则不会。

译者在处理这些所谓的文化习惯差异时,一定要谨言慎行,结合原文内容和上下文,进行灵活的处理。

总的来说,处理英汉双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应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译者应当认真研究原文的文化内涵,结合译文的语境和读者的理解能力,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把原文的文化信息有效地传达给读者。

其次,要谨慎考虑文化习惯差异,不要让原文文化无法有效传达。

最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应该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背景,避免翻译出现误解和歧义现象。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摘要: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几种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兼并使用,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学翻译;源语(source language)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

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

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或“t 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 。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

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

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

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

例如: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

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

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

关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分析与翻译探讨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语言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习语是一种充满文化色彩的语言形式,它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反映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习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文化差异文化是一种社会共同体中的共同思考方式。

在不同的文化中,习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因此,了解文化差异是进行习语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 天气习语2. 社交习语英语中的社交习语非常多,如“How do you do?”(你好吗?),“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等。

这些习语是英语中非常常见的礼仪用语,但在中国,这些习语的使用频率比较少,中国人普遍更多地使用谦虚、客气的表达方式,如“麻烦您了”、“不好意思”等。

3. 食品习语英语中也有很多与食品有关的习语,如“the icing on the cake”(锦上添花)、“to have a sweet tooth”(爱吃甜的)等。

这些习语反映出英国人对食品非常重视,而且很多情况下会使用食品作为比喻。

而在中国,食品的比喻习语也不少,如“一餐打发”、“一碗水端平”等,但与英语不同的是,这些习语中的食品往往是具体的中式菜肴,比如面条、米饭等。

二、翻译探讨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保持习语意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 动态等效原则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应遵循动态等效原则,即尽量使目标语习语翻译后的结果与源语习语意义相同或相似。

因为习语具有文化差异性,所以在进行习语翻译时,要结合文化差异,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确定习语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2. 语境翻译原则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要注意语境的含义和使用。

习语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所以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使翻译后的结果与源语习语在语境上相似。

3. 保留原汁原味的原则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要尽量保留习语的原味,即保持原习语的形式和含义。

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

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

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语言的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在中英文翻译中,文化差异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本文通过从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制度差异等方面分析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探讨如何合理应对这种差异。

1. 语言习惯的差异中、英文在语言结构、格调、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这就为中英互译带来了困难。

例如,在中文中有“失言”、“失态”的概念,而在英文中则常用“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lose face”等表达方式。

此外,在英文中,表达目的的原因常常放在句首,而在中文中则常常放在句尾。

这些都是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

应对策略:应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熟悉两种语言的特点,以及语言所涉及的文化差异,来逐步提高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此外,选用适当的翻译软件也是能够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 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重视家庭观念、同事间的关系,注重“人情味”以及对自己国家的尊重;而英国则以文化、法制等为基础,注重法律条文以及客观公正的原则。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常常因不同的语言表达而产生翻译上的偏差和误解。

应对策略:在翻译时,必须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因此,在进行中英互译时,要在语言上精准地表达出这种文化背景的内涵和特点。

3. 制度差异的差异中国和英国则在制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例如,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不像英国一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国拥有的中文官方用语体系在英国并不存在。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了解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这是避免翻译错误和误解的重要一环。

应对策略:在翻译中需要尊重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合理应对这种差异,以确保正确、准确地表达文本中涉及的概念,也避免在翻译过程中新增过多的意译内容。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VS
可读性
为了使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本 ,归化翻译策略通常会采用流畅、自然、 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从而增加 译文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异化翻译
保留原文化特色
异化翻译策略旨在保留原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征,将它们译成目标语 言的读者能够理解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保留原文本的文化特色。
提高文化意识
她通过添加注释、保留原名、音译等方式,尽可能保留 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并将伊斯兰教信仰融入译作中, 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阿富汗文化和伊斯兰教。
基林在处理文化差异时,也注意到了一些敏感的文化元 素,例如同性恋和女性地位等,她在注释中进行了说明 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文化元素。
05
解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建议与 展望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 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 文学翻译解决文化差异的策略 • 文学翻译解决文化差异的案例分析 • 解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建议与展望 • 结论
01
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活 动,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涉及文化的传播和解读。
文学翻译具有以下特点:主观性、再创造性、历史性、艺术 性和跨文化性。
文化差异的产生与影响
文化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域、民族、历史和社 会背景等因素所形成的。
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词汇、语法、修辞、意象和象征
等方面。
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具有以下重要 性
要点一
深入阅读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 作品,深入了解源语言文化的特点与 内涵。

探究中英文商务信函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探究中英文商务信函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探究中英文商务信函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务信函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但是,由于中英文文化的不同,商务信函在翻译时经常存在误解和歧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将探究中英文商务信函的文化差异和翻译方法。

一、中英商务信函的文化差异1. 礼貌用语中英文中的礼貌用语是不同的。

例如,中文中通常会使用“尊敬的”、“敬启者”等词语来表示敬意和尊重,而英文中通常会使用“Dear”、“Respected”等词语。

此外,中文中使用的“敬祝”、“敬礼”等词语在英文中并不常见。

2. 风格与语气中英文商务信函的风格和语气也有所不同。

中文比较注重客套和礼节,而英文则更加直接和简练。

例如,在中文信函中经常会使用象征性的措辞,如“欣闻贵方巨大的业绩”等,而在英文信函中则通常直接讲述事情的核心内容。

3. 时间表达时间表达方式也是中英文商务信函的文化差异之一。

中文中通常使用“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表示时间,而英文则通常使用“am”、“pm”等词语来表示时间。

二、中英商务信函的翻译方法在翻译中英文商务信函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翻译礼貌用语在翻译礼貌用语时,应该根据上下文和读者的身份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是写给客户的信函,可以使用“Dear”和“Respected”等词语表示尊敬和敬意。

2. 注意风格和语气在翻译中英文商务信函的风格和语气时,应该尽量忠实于原文,不要过度改变语气和风格。

如果原文中的语气偏正式或客套,翻译时也应该保持这种语气和风格。

3. 注意时间表达方式在翻译中英文商务信函的时间表达方式时,应该将中文的“上午”、“下午”等词语翻译成英文的“am”、“pm”等词语,并且注意时区的不同。

同时,在翻译日期时也应该注意两国习惯的不同。

4. 注意文化差异在翻译中英文商务信函时,还应该注意两国文化的差异。

例如,在翻译“敬祝”、“敬礼”等词语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案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汉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之一。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社会体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翻译难度逐渐增加。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不能避免的存在。

这种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表达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词汇、词序、语态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强调部分放在句首,而在汉语中放在句尾。

这种差异使得翻译中的语言表达非常困难。

2、逻辑思维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英语思维方式较为逻辑,重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汉语思维方式则较为象征与比喻,强调意象和情感。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译者对语言的理解、选择和表达,导致翻译的精度和准确性下降。

3、文化内涵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之间还存在文化差异。

汉语文化历史悠久,注重传统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而英语文化则更加开放多元,讲究个人自由与权利。

这种文化差异会涉及到翻译中的词汇选择、语言表达、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

二、解决方案为了在英汉翻译中有效解决文化差异问题,以下方案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1、读懂原文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必须先理解原文的文化特点和背景知识。

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效地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2、适度的文化调整在翻译时,译者应根据目标语言的受众和文化内涵适度地对原文进行调整。

例如,将饮食和节日的翻译调整为与受众文化相符的词汇和表述方式,从而使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3、避免直译直译是指将原文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直接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方式。

在翻译中,直译往往会导致译文的意思不准确或者表达方式拗口,因此应该尽量避免直译的方法。

4、加大文化学习与交流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来进行解决。

翻译者需要加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学习,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提升翻译质量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在如今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和成果需要进行跨语言的传播和交流,而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翻译实现。

然而,论文翻译中难以避免的文化差异却也给翻译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严重影响到了学术成果的精准传播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学者和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文化差异是论文翻译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所处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等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导致了在进行论文翻译时难以避免的文化冲突和误解,降低了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导致了学术成果的误解和偏差。

具体来说,文化差异可能会对论文翻译中的以下方面产生影响:1. 词汇选择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与含义往往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涵义。

比如,在将英文论文翻译为中文时,有些概念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需要用不同的汉语表述方式来传达相应的含义。

而在将中文论文翻译为英文时,则要注意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要注意以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方式进行译文表述。

2. 文化背景论文翻译涉及到的领域和专业背景也往往有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有所差异,不同语言的学科术语和概念体系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将英文的社会学论文翻译为中文时,需要注意在中文中如何表达英文中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概念体系。

3. 情感倾向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情感色彩或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和情感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可能得到不同的解释和表达方式,而这些情感倾向和文化符号则会对论文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在将中文的文化评论论文翻译为英文时,需要对中国文化符号和情感倾向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在英语表达中注意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二、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了解文化差异并加以解决是论文翻译中的关键问题。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解决方法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加深,论文翻译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论文翻译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解决方法。

一、文化差异对论文翻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给人们的价值观、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来了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论文翻译。

具体来说,文化差异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

1.翻译准确性受影响。

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语法和词汇等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如果没有了解到对方文化的相关背景,可能会出现误译或漏译的情况,甚至完全颠倒了原文的意思。

因此,对于提高论文翻译的准确度来说,了解文化差异是必不可少的。

2.语言风格难以协调。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习惯和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而有些语言则更加保守。

在论文翻译中,若对语言风格不能很好地协调,就难以达到正确的表达效果,甚至无法被读者所接受。

3.文化背景对术语理解的影响。

某些术语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被正确地理解,比如某些与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的术语。

如果翻译人员不能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定的背景,就会导致术语理解的偏差或误解。

二、解决文化差异的方法为了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翻译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了解论文所在的文化背景。

翻译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了解论文所在的文化背景,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这可以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和脉络。

2.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原文中相关的知识点和术语,翻译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知识点。

3.与原作者进行沟通。

如果翻译人员对某些地方有疑问,可以积极与原作者进行沟通,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纠正偏差,还能同时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论文的主旨和诉求。

4.进行多次审校和修订。

翻译中的文化差别与解决方式探新

翻译中的文化差别与解决方式探新

翻译中的文化差别与解决方式探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的人们处在不同的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就会使我们对同一世界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描述周围的世界和生活时,由于生活经验和世界观等因素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也影响着语言,因此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克服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翻译的文章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理解,是翻译能否准确表达出原文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人们对于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喜好。

因此,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文章,翻译者往往就会根据自己积累的文化经验和养成思维习惯进行联想。

例如,当中国人一提到“狗”(dog),就会常和“走狗、狗娘养的、狗杂种、猪狗不如、狗仗人势”这类贬义色彩的词联系到一起;而在西方,人们会把“dog”看作是一个中性词,而且这个词还主要含有褒义含义。

他们会把狗看成是最忠诚的朋友,因此有很多涉及到“dog”这个词的翻译方法也都是褒义的,比方说像“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或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如“topdog”(优胜者)。

再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着“威严、权威”,而在西方文化和思维习惯中,“龙”则是“邪恶”“魔鬼”的象征;“牛”这个动物,中国人会把它看成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鲁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这句诗词里,我们就能看出“牛”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

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他们会把它与“恐吓、愚弄别人、令人讨厌的人”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提到狐狸(fox)就通常会把它与“阴险、狡猾的人”联系起来,而在英语里恰恰相反,fox通常会指那些“聪明、机灵的人”。

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思维习惯下的人们在相同的词汇理解上竟然会产生如此大差异。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摘要: 不同的文化渊源、思维方式、信仰、地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造成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 形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 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 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本文就联系, 阐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影响应对策略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

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张培基早在1980 年曾说过:“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1]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近年来, 翻译界越来越注重把语言的翻译放在文化交流的总体环境中进行参考。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翻译的问题,谈论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1 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反面的不同。

文化上的差异, 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方面不同理解和解释[2]。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 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3]。

”因此,在翻译中,我们要重视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中西文化差异点很多, 下面就主要方面做扼要比较。

1 . 1 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价值观念是个人在社会文化过程中长期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形成的, 也可以是经过个人的主动选择自觉学习养成的, 它是探索不同文化中人们心灵奥秘的一把钥匙[4]。

譬如,英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权力的重心倾向个性,最常见的词如“individualism”和“pragmatism”;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孝”,人际交往很注重和谈话对象的关系。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详细描述
例如,某些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 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特定文化背景 下的意象,如果直接翻译,可能会失 去原有的文化色彩和深层含义。
文化背景的误解
• 总结词: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可能对原文中的某些表达方式或文化背景产生误 解,导致译文中出现偏差或误导。
• 详细描述:例如,某些文学作品中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 历史事件等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内容,如果译者没有充分了解 和掌握,可能会在翻译中出现偏差或误导。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学翻译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 法,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文化内涵。这 些策略和方法包括:深入研究原作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提高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采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和表达 方式、与原作者或文化专家进行沟通和合作等。通过这些策 略和方法的应用,文学翻译者可以更好地处理文化差异,使 译文更加准确、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文学翻 译将更加高效、准确,能够更好地处理复 杂的文化差异问题。
全球化进程将推动文学翻译更加频繁和深 入,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多元化表达
学术研究
未来的文学翻译将更加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和创造性,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达形 式。
随着文学翻译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将加强 对翻译理论、技巧和文化差异处理的研究 ,推动文学翻译的学术化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传递道教思想
详细描述
《西游记》的英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传递原作中 的道教思想。译本通过准确的词语选择和恰当的注释 ,向英语读者介绍了原作中的道教观念和修行思想,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典文学作品。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解决策略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习俗差异思维模式审美观论文摘要: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

译者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Nida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历史衍变的产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

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

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时,译者就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1.1 历史文化差异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

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

如“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智慧的象征。

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

若直译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因此,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英语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对应。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文学作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然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给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妥善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成为了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化差异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独特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习俗等,这些因素都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可能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

同样,西方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基督教文化元素,对于不熟悉基督教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存在差异。

一些词汇在源语文化中可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但在目标语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

以“龙”为例,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是一种备受尊崇的神话形象。

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被视为邪恶和恐怖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与“龙”相关的词汇时,不能简单地直译为“dragon”,而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灵活处理,以避免文化误解。

在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时,异化和归化是两种常见的翻译策略。

异化策略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特色,尽量向读者传达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

例如,将“功夫”音译为“kung fu”,“风水”音译为“feng shui”,让目标语读者直接接触和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词汇。

归化策略则更注重使译文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表达习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如,将“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翻译为“一贫如洗”,用目标语中熟悉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的意思。

在实际翻译中,翻译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策略。

对于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不易为目标语读者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辅以适当的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界人士对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十分重视,尤其是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以后,跨国文化交流大幅度增长,甚至逐渐普及到各行各业当中。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充分反映在生活各个方面。

当交流顺利时,人们根本意识不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只有当两者的交流出现问题时,人们才会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尽管有很多方式能够促进文化有效沟通,但都必须要通过言语来进行交流。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只有经过这个环节才能促进两者之间有效的交流。

换句话来说,语言是整个文化传承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那么文化就会成为一棵无根之树,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特点和语法。

比如:英语和汉语,由于两种语言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因此所代表的含义有很大差距,不同的词语可以有相同的含义。

二、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一)地域环境差异地域性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是人类文明建设的产物。

在全世界生活的人类,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因为沟通的原因导致地域性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在词语运用方面,比如在西风和东风运用方面,在汉语当中,经常将东风当作褒义词,如《三国演义》当中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的东风代表的是首要条件。

而在英国、日本等国家,他们主要依靠岛屿生活,经常吹的是西风,并且是暖风,而我国的西风通常都是冷风,所以人们称西风为西北风,暗含贬义。

土和水所代表的含义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由于英国靠近海边,航海业非常发达,在语言当中包含很多与海相关的单词。

比如:hatten down the hatches(未雨绸缪),hatten 代表甲板上的舱门,这个短语就是让水手们提前为暴风雨来临做好充分准备。

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语言自然和农业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从这里不难看出两个不同地方的文化就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思维模式差异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三观,他们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区别,人们都会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作者:裴盈盈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第11期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语言脱离不了文化,文化需要语言进行传播,很多人认为翻译工作很难,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归化翻译异化翻译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今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到“文化”,我们就要了解一下文化这个词。

简单地说,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语言的出现和发展是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类只有在拥有语言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文化,才能使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语言不仅反映着文化,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从而可以看出,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

一名合格的翻译者的要求是既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熟悉其相关的文化背景。

对于汉语而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翻译工作者必须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汉语表达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正确地把握其实际意义;对于英语而言,英语语言的构成非常复杂,而且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从构词法上看,英语有25%以上词汇来自于希腊语,50%以上的词汇来源于拉丁语。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英语表达中有很多词语和文化背景与希腊神话和罗马故事的有密切关系的,作为翻译者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要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否则在翻译中遇到此类内容时就会很容易出现错译和误译的现象。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2023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 略
目录
• 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 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表现 • 解决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别的策略 • 具体案例分析 • 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别处理的训练与提高 • 结论
01
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的定义与特点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 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03
解决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别的策略
增补与省略
总结词:在文学翻译中,增补和省略是两种重要 的策略,用于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难题。
增补: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添加相关的背景信息 、词语解释和文化背景等,以弥补目标语言中缺 失的文化元素
详细描述
省略:对于某些特定的文化元素或难以翻译的细 节,可以在翻译中省略或简化,以避免产生歧义 或保持原文的连贯性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进一步研究文学翻译中的文化 差异及其解决策略,以提高翻 译质量。
02
加强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 解。
03
研究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解读 ,为翻译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 践指导。
THANK YOU.
培养跨文化意识
01
02
03
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并尊重和接受这些差异。
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学会用目标 语言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对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理解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表达方式。
提高翻译技巧与能力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如词汇选择、句式转换 、修辞运用等。
加强目标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 达原文中的文化元素。
在文学翻译中,需要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习 俗及其对作品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

最新-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精品

最新-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 精品

文学翻译文化差别解决策略翻译不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文学翻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要求译者学贯中西,具备深厚的学识修养。

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表达出字面意义,还要尽量保持原作的美感。

同时还要熟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习俗、思维习惯、宗教文化等,才能相对真实地再现译语文化,最大限度地传递不同文化间的文化差异。

1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11文化负载词汇文学语言用词极为考究,被认为是诗性的语言,比喻的语言。

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处交流变得困难。

因此,在理解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附着在词汇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是快乐、幸福和喜庆的象征,红日、红星有光明、进步和向上的寓意。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除了象征喜庆幸福之外,还象征着流血、危险和暴力。

汉语中的红人指得宠显贵或事业顺风顺水的人,英语可译为-,若直接译为,恐怕英美读者会摸不着头脑。

同样,汉民族似乎很喜欢蓝色,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而英美文化中表示蓝色的却有沮丧、忧郁之意,星期一被很多英美人称为,因为新的一周开始,又要忙碌了,想起来让人感到有点沮丧。

歌曲被很多中国人理解为爱情是蓝色的,就是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12生存环境或地域不同春秋时齐国人晏婴说过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果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地异也。

不同民族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或生存环境不同,对自然的认识和比喻也不尽相同。

比如中国地处东半球,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

中国人特别喜欢东风,因为东风即春天的风,它给中华大地送来温暖、使万物复苏,是希望与力量的象征。

西风在汉语中则表示秋风,让人联想到凄凉、萧条,我国元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中所写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展现了秋之凄凉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中的文化差别与解决方式探新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人们处在不同的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就会使我们对同一世界
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描述周围的世界和生活时,由于生活经验和世界
观等因素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
维也影响着语言,因此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克服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使翻译的文章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理解,是翻译能否准确
表达出原文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人们对于
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喜好。

因此,一旦涉及到具体
的文章,翻译者往往就会根据自己积累的文化经验和养成思维习惯进
行联想。

例如,当中国人一提到“狗”(dog),就会常和“走狗、狗娘
养的、狗杂种、猪狗不如、狗仗人势”这类贬义色彩的词联系到一起;
而在西方,人们会把“dog”看作是一个中性词,而且这个词还主要含
有褒义含义。

他们会把狗看成是最忠诚的朋友,因此有很多涉及到“dog”这个词的翻译方法也都是褒义的,比方说像“aluckydog”(幸
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或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
的行为,如“topdog”(优胜者)。

再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着“威严、权威”,而在西方文化和思维习惯中,“龙”
则是“邪恶”“魔鬼”的象征;“牛”这个动物,中国人会把它看成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鲁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这句诗词里,我们就能看
出“牛”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

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他们会把它与
“恐吓、愚弄别人、令人讨厌的人”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在中国人
的思维习惯中,提到狐狸(fox)就通常会把它与“阴险、狡猾的人”联
系起来,而在英语里恰恰相反,fox通常会指那些“聪明、机灵的人”。

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思维习惯下的人们在
相同的词汇理解上竟然会产生如此大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如
果生般硬套地进行翻译的话,一定会使译文费解。

可见,思维习惯不同,对词义的错误理解会严重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解决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翻译方法
我们常常把翻译称为是人类沟通桥梁,既然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都
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那么翻译者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并最准确翻
译出原文中的文化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具体的翻译中如何处理
这些差异,就会涉及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跨文化翻译中经常使
用的两种主要翻译方法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归化翻译法指翻译者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在翻译过程中尽可
能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去表现外来的作品,为目的语读者
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

不管什么样的语言都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和
相通性,这样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

归化翻译的主要方法就是翻
译者在领会原文中的主要思想的提前下,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语人
们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用比较好理解的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换一个方式理解归化法就是将原文中有浓郁特色和特征的地方在
翻译成目的语时用“入乡随俗”的方法转换成目的语。

简单的理解就
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

用归化法的弊端是其翻译的
文章少了许多原汁原味的原语风格和文化色彩,过多偏向目的语风格
和文化的转化,会使读者在阅读时少了领略异国风情的权利;这种翻译
法的长处是译文尽量接近读者,读起来更加通顺,而且还会给读者带
来亲切感,更易于接受。

相对归化翻译而言,异化翻译则刚好相反。

异化翻译会尽可能的保留
原文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尽量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原汁
原味的异国文化味道。

翻译者力求最大限度的将原文的表达方式用目
的语所表述出来,让读者通过他的译文能够了解该国的社会生活,人
文知识和异国的风土人情。

换句话说就是异化翻译在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等特征的前提下,讲原文的内容用目的语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原文。

同意,异化法也存着着相应的弊端。

异化的翻译一再的强调适应原文,这样一来就会破坏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译文读起来有时似乎显得不通顺或是有悖于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总结
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背景,文化的传播也脱离不了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的学习永远都不能是单纯的学习其语法和词汇,也不能是简单的语言技巧或技能的重复训练,而是要透过语言去了解和研究其代表的巨大民族文化知识。

东西方文化存着的巨大差异,这势必会对英汉互译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就要充分熟悉和掌握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和其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脱离了文化的翻译是达到不了两种语言互相交流的目的。

翻译中的文化差别与解决方式探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