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儒关系季羡林
读一点季羡林大师的《佛教十六讲》
读一点季羡林大师的《佛教十六讲》季羡林的佛教十六讲极有深意。
从佛法外看佛,独具慧眼,从他的学识来看佛,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从迷雾一样的印度历史中剥茧抽丝,寻章摘句,梳理出一条颇清晰,可信的脉络。
佛学的发展,更像东方哲学的发展。
佛学的发展,也是东方精神世界的发展。
说印度历史,雅利安人入侵了印度。
于是有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与首陀罗四个等级。
这几个规则的等级是来自于一首印度的史诗。
之后的印度历史就成了漫漫长夜。
这夜里有无数的思想的火花,如夜中的星星。
但是在众多星星中得找到一个北极星,才能演出诸天。
这耀眼的北极星就是释迦牟尼的生卒。
讲到释迦牟尼本身时,他出生在雅利安人未占领的地域,代表的刹帝利的阶层。
他当过王子结过婚,生过子,得法之后他也吃过肉。
如果将佛当作一个徒弟,他本人是很有思想的弟子,但是他跟着沙门修道修不着想要的法。
沙门是不着衣,不剃须发,修行时不吃不喝。
佛喝了妇女送来的奶,就被其师逐走了。
而后佛悟到了并不完备的十二因缘,成一家之言。
为迎合当世,将刹帝利等级提前,并在吠舍中传教,他还反对首陀罗修法。
这些与世俗人眼中完美的佛有许多区别。
提婆达多更像世俗人眼中的佛,他教导弟子不食乳酪,不吃肉。
但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对头。
由此可见,佛教一开始是不反对吃肉的,并且将反对吃肉的打到了对立面。
而后却又吃起了素,这就是宗教的发展。
因为佛的理论并不完备,所以他的弟子们有了解释与完备的责任,开宗立派分枝分叉的佛教由是而来。
其派系后来分的空有二宗,对于空宗就成为彻底的唯心主义,或唯因果关系主义。
这样下去就会产生对佛的有无大问题,于是产生了有宗。
佛经中有一卷叫做因明,其实就是逻辑学,很原汁原味的逻辑。
这样的后果就导致了佛教的义理精深,枝繁叶茂。
但也产生了逻辑与唯心的二难选择。
这两宗传入了我国,有两位大代表人物。
一是有宗的玄奘,另一位是空宗的那提。
但是空宗的那提遇到了较真的玄奘,一身才华没得施展,又被玄奘讹去了经书。
谁又曾想到玄奘的有宗成立的法相宗也有存在了几代就湮没无闻了,空宗却有一位智觊高僧以精进的妙法莲花反哺了印度佛教。
季羡林谈国学读后感
季羡林谈国学读后感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学者,也是一位深入研究国学的学者。
他对于国学的理解和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他的著作后,我对于国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季羡林谈到了国学的核心思想,即“儒家思想”。
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道德伦理的准则,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这些思想观念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季羡林强调了国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他认为,国学的研究需要深入挖掘古代文献,理解其中的思想观念和历史背景。
同时,国学的研究也需要关注当代社会的需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季羡林在自己的研究中,注重将国学的研究成果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提出了许多有深度和实用性的观点和建议。
这种研究方法和途径对于推动国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季羡林还谈到了国学的传承和教育问题。
他认为,国学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需要将国学融入到教育体系中。
季羡林提倡将国学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国学。
他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学生对国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理解和传承国学的精髓。
对于国学的传承和教育问题,季羡林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对于国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结起来,季羡林谈国学的见解和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于国学的核心思想、研究方法和途径、传承和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他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对于推动国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国学的研究和传承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论季羡林的人生四要
论季羡林的人生四要
摘自网络季羡林先生认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艺术地社会交际上,季羡林先生提出了“人生四要”,也就是要爱国,要孝亲,要尊师和要重友。
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八个字,四个行动,季先生叫它人生四要。
他觉得处理人际关系,有这四项,就够了。
为什么呢?爱国不用说了,孝亲也是。
尊师是尊重比我们长一辈的,重友是友善比我们小一点的。
爱国、孝亲、尊师、重友,人际关系囊括无余。
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
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对许多领域都有卓越建树。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
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
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
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
为什么季羡林说禅宗走到了佛教的对立面
为什么季羡林说禅宗走到了佛教的对立面为什么季羡林说禅宗走到了佛教的对立面我晓得争论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因为有偏见的人看到了依然不会改变。
只是想说,佛教远没有那么简单,禅宗也远没那么简单。
我不喜欢争辩,只是最高票霍真布鲁兹老爷的答案实在是误解太多。
现在他的答案好像在下面了,欢迎看了他的答案再看我的答案。
首先说一下佛教到中国后为什么会变,因为因缘变了。
很多佛陀制定的戒律,在印度当时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因缘变化,如果还死守印度的因缘,这也是一种愚痴。
实际上,佛住世的时候,戒律也是根据因缘变化而一直有所改变。
百丈清规,也是适应中国当时状况的一种变化。
印度的供养修行者的风气很盛,中国相对来说会差一些,而且还会有社会上对僧人不事生产的批评。
从魏晋到唐,这种社会意义上的批判从来没有中止过。
“怀海禅师之前的一段时期,禅僧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给对寺院僧人通常执行免税制度的封建政权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而统治者开始采取有关措施,限制佛教的发展。
唐明皇时期就曾要求一些被认为是伪滥僧尼的人还俗。
此后,唐统治者还一度取消了对寺院僧人个人田产免税的规定。
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大量禅僧的生活发生困难。
禅宗僧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一些先前佛教不曾使用或不曾普遍使用的'措施。
”“印度传统佛教寺院僧人的生活一般是由别人来供养的。
例如印度著名佛教寺院那烂陀寺的僧人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佛法和修行,基本不用为生计所担忧。
据玄奘和义净所述,当时那烂陀寺周围一百多个村庄的收入都用来维持此寺院的开销。
每天有二百户来寺捐赠米、油、乳等。
这就使该寺僧人能衣食无忧,集中精力来学习研究高深的佛教名相概念和理论。
在中国,佛教最初的发展阶段大致是努力模仿印度的作法,但当佛教大发展,禅僧人数太多时,确实也很难让国家或广大民众从经济上承受相应的费用。
”——北大姚卫群教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禅宗的发展》这是从经济和政治上来说百丈清规,从修行上来讲,担水砍柴,出坡作务,都要在作务的过程中,保持对身体和念头的清楚觉察,保持觉性,即正知正念,作为修行的一部分。
季羡林先生生平_沉痛悼念国学大师_名人故事
季羡林先生生平_沉痛悼念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平_沉痛悼念国学大师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中国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详细]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吐火罗文3.印度古代文学4.印度佛教史5.中国佛教史6.中亚佛教史7.唐史8.中印文化交流史9.中外文化交流史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12.德国及西方文学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14.散文及杂文创作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及所获奖项获得的主要奖项有:1986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着作荣誉奖”。
1992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着二等奖。
1998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年《季羡林文集》(24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年专着《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着作奖”。
2000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年9月26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季羡林先生的品格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季羡林:当代人的“遁世”心理
龙源期刊网 季羡林:当代人的“遁世”心理作者:来源:《齐鲁周刊》2013年第47期当代社会,谈佛近于一种时髦。
义工、居士、净人、沙弥、比丘、方丈……以佛的名义,现代寺庙里的各色人等信仰与自我救赎,让人应接不暇;以隐居的名义,我们到深山田园寻求心灵的安宁、逃遁生活的重压。
我们为什么需要宗教?季羡林认为中国传统秩序由儒释道三家完成整合。
自汉代开始以后,中国的教育主要有两个导向:儒家教育和佛家教育。
儒家由上而下在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中间形成行为规范、道德规矩、伦理体系;佛教分世俗信仰与正信仰,前者一定程度上为政治所用也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历朝历代由皇帝亲自推行。
而如今,乡村文明、儒家传统道德文明统统瓦解,再也不能完成精神价值传递的功用,当代盛行的金钱信仰解决生存却不能安慰心灵,寻找宗教成为出口。
“人在生存需求之外,更有精神追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宗教可以承担一部分功能。
”至于宗教会不会灭亡,季羡林认为,那需要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完全统一的时候。
现实的困境无法解决,人心灵上的迷惘无法用当下的科技和财富解决,宗教必然成为寄托。
星云法师:每个人都是一座寺庙,每颗心都是能成为佛陀当世的信徒,愿意跪拜却很难真正信奉宗教。
各大寺庙的香火鼎盛与其说是虔诚,不若说是贪婪和求取。
宗教也许成为工具:求财消灾、求取平安。
到底有没有佛?什么是佛?佛能带给我们什么?“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星云法师常常遇见信徒迷惑的询问。
星云法师回答:“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
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
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所谓佛性、佛陀在星云眼中不过是人性、人心的最大化、最善化。
佛是一条道路,人皆是觉悟者。
这种觉悟是指回归内心清静安乐、灭除一切烦恼、减少欲望和愤怒,消除差别,以平等慈悲心看待生灵万物,是指自身自性的灵圣。
《季羡林谈佛》读后感
《季羡林谈佛》读后感《季羡林谈佛》内容简介:释迦牟尼到底是什么人?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法显和玄奘西行求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中国佛教有倒流的现象?《季羡林谈佛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的论文集,在本书中,季羡林先生以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并通过原始佛典的语言現象来探讨佛教的传布与开展,找出了佛教演变的规律,是中国人研究佛教的入门读物。
季羡林谈佛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翻开了《季羡林谈佛》后,季老用朴实自然的笔风介绍了佛教:从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释迦牟尼的生平、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到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法显和玄奘的历程以及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等,其时间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广都令我叹为观止。
在季老的笔下,佛教似乎变得轻松易懂,其笔下的历史人物更是生动立体:例如释迦牟尼是一个性格比拟复杂,有不少矛盾的人物。
但他之所以成功,佛教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宗教,一方面说明它满足了一局部人民的宗教需要,同时同他这个教主有一套手段,也是分不开的。
又如玄奘那么一方面,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有道的高僧;另一方面,他又周旋于皇帝大臣之间,歌功颂德,有时难免有点庸俗,而且对印度僧人那提排挤打击,颇有一些派性。
正是在季老的笔下,许多被奉为祖师的神仙被复原成了一个历史人物,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栩栩如生。
季羡林谈佛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在阴天的早晨翻书,读着大师的一篇篇论文,有的论文上的日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不觉得有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感觉,当年写下的文章,直至现在还能被我们看到,那时候做出的结论,大局部还被今人认可,这或许就是知识和文化的魅力吧。
特别是读季老的文章,从举证和引用中都能看出季老的学识,但是季老从不故弄玄虚,也没有将佛教写的很复杂,而且用一种很简单的文笔来写释迦牟尼、法显、玄奘,比方他一边说玄奘是一个舍身求法的人,同时也指出玄奘很有交际的手段。
在他的笔下,玄奘被剖析地很立体,看书的人也很有共识,这就是与众不同之处吧。
历史趣谈:国学大师季羡林精通多少门语言 季羡林是什么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国学大师季羡林精通多少门语言季羡林是什么家
导语:季羡林出色的一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励志奋斗史,从一名普通的老师,到现在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无疑是成功的。
既然如此的成
季羡林出色的一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励志奋斗史,从一名普通的老师,到现在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无疑是成功的。
既然如此的成功出色,那么季羡林是什么家呢?季羡林是什么家,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季羡林是国际上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这就是他一生努力而获得的成就。
季羡林曾经在国外留学,精通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十二个国家的语言,并且还精通于很罕见的吐火罗文,而季羡林是少数了解这种文字的人之一。
他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文化,在翻译和研究各国文化上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样的季羡林被称为语言学家是名副其实的。
说季羡林是一个教育家,其实也是正确的说法。
曾经季羡林担任过北大的主任和副校长,同时还被北大任为终身教授,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荣誉的称谓了。
而且他还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自从成立之后,对国际上的交流和弘扬各国文化都起着积极作用。
同时,在北大的许多学生学子,都曾经获得过季羡林设立的奖学金,这种既能鼓励又能帮助学生的行为,让大家敬佩不已。
除此之外,季羡林在佛学方面也非常有话语权,佛教的历史主要来自于印度,而印度文也是季羡林主要研究,将语言和佛教的发展互相结合,这种研究方式让人们感到新奇的同时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此可见,说季羡林是佛学家也是完全正确的。
季羡林因为精通梵文,对佛学颇有研究。
于是季羡林的作品有一部生活常识分享。
季羡林作品片段摘抄
季羡林作品片段摘抄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文化研究、历史、哲学、教育等。
以下是一些季羡林作品的片段摘抄:
1. 《中国文化简论》:
"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有机的整体,它包含了丰富的思想、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性的修养。
"
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哲学传统之一。
从儒家的仁义礼智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再到佛家的慈悲与舍己,中国哲学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
3. 《季羡林文集》:
"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独立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的品格和价值观。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担当的公民。
"
4. 《季羡林自传》:
"我的一生充满了探索与追求,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真正与世界对话,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共同繁荣。
"
以上是一些季羡林作品的片段摘抄,他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
季羡林有哪些经典语录优选份
季羡林有哪些经典语录优选份季羡林有哪些经典语录 11、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2、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3、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4、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作出贡献。
5、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6、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8、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9、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0、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__,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11、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
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
范老有两句话: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
今天我跟年轻人讲,我说今天这样子,下海出国我不反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可是问题是,我们世界文化、__文化能够传下去,还是靠几个人甘心坐冷板凳的,赶热潮那人多得很,坐冷板凳的人就少得很。
12、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
我的生活习惯就是不停地工作。
季羡林国学思想概论
季羡林国学思想概论
韩季羡(722-815),宋代学者,书法家,号东山书客,字山子羡。
国学思想以墨家为根基,与其他学派如大乘佛家、道家、兵家、老子学、儒家并行,其主要内容是文学的入世、道的涵养和政治的修正。
国学思想的基本理论有:统一理论法、古往今来都是真理、政治
以德为本以及追求乐学文学之本源。
韩季羡以墨家思想为根基,勾画出国学思想的蓝图,主要有“统一理论法”、“古往今来都是真理”、“政治以德为本”以及主张追求乐学的“文学之本源”。
统一理论法是指思想要以理论统一命运,由此可以各个学科如佛法道教、兵法等在精神上彼此相连、共同进步。
“古往今来都是真理”,指古今思想均为真理,古代正确思想和今人
思想有着相同的要义,任何知识均可以从古代名家中得到支持。
“政治以德为本”,指政治
运行是以德为发动机,政治实践要遵守君德、尊师、恭亲、敦友,恪守道义,实行仁义政治;“文学之本源”,指文学的源头是乐学中的人性理,光荣善行,有礼仪之道,以记录高
尚的情感和洞察智慧。
韩季羡的国学思想极大地指引和影响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行为和思想,其关注点贯彻为:文学文明的具体成长,墨家思想的理解、传承与发展,调和古今之道,推崇“义”,崇尚和平,德美相融。
它对知识分子及其国学思想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季羡林谈佛
……很多中外的佛学研究者说中国有十宗或八宗,而且从南北 朝时期已开始。这是不大符合实际情况的。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 提到的宗有:大乘摄论宗、小乘俱舍宗、十地宗、三论宗、法华宗、涅槃宗、天 台宗、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有人 还添上地论宗、摄论宗。在这些宗派中,各宗都有自己的教规。律宗不能成为宗, 净土宗没有自己的专有理论,也不能算宗;成实、俱舍都只能算是学派,不是宗 教 ;三论宗后被天台、禅宗所吸收,不能独立成宗。能够成为宗派的只有天台 宗、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天台源于北齐,南陈,创于隋,流行于江浙、湖北 一带,倾向于统一综合,南方义学和北方禅定都去学习,企图通过禅定来证悟般 若。华严宗兴起于陈隋之间,形成于武则天时,根据地在终南山和五台山。法相 宗创始者为玄奘、窥基。禅宗源于北魏菩提达摩,盛于唐,先流行于庾岭、广东、
2013-12-20 11:53
……在中华民族中,汉族不能虎是一个宗教性很强的民族。我 们信的宗教最大最古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土生土长的道教,一个是从外面传进来 的佛教。除了道士和和尚尼姑以后,老百姓信这两种宗教都信得马马虎虎。佛教 庙里有时有道教的神,反之亦然。而且佛道两种庙里有时竟会同出现一个孔子、 一个关圣帝君文武二圣人。在过去,有钱的阔人家里办大出丧,既请和尚念经, 也请道士,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一团和气,处之泰然。整个中国历史上没 有一次宗教战争。
推荐
收藏
回应
13-12-20 11:42
展开
收起
第 98 页
faye
……很多中外的佛学研究者说中国有十宗或八宗,而且从南 北朝时期已开始。这是不大符合实际情况的。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中提到的宗有:大乘摄论宗、小乘俱舍宗、十地宗、三论宗、法华宗、涅槃宗、 天台宗、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有 人还添上地论宗、摄论宗。在这些宗派中,各宗都有自己的教规。律宗不能成为 宗,净土宗没有自己的专有理论,也不能算宗;成实、俱舍都只能算是学派,...
《季羡林谈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2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季羡林谈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2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季羡林谈佛》【人文】:读千卷书之第132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今天分享第三本佛教和生命方面的著作:《季羡林谈佛》。
本书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
在季羡林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位置。
印象最深刻是提婆达多的认知颠覆:提婆达多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威望很高的人。
他同释迦牟尼的矛盾决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一、佛教的接地气。
佛教最可靠的基础是吠舍。
上面已经谈到,吠舍不断产生阶级分化。
农民、牧人、商人都属于这个种姓。
佛教主张“非杀”,其中包括不杀耕牛,这当然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释迦牟尼同这些商人有着很好的关系。
首先信佛教的就是两个商人,这绝不是偶然的。
佛经中所说的长者就是商业行帮的首领。
释迦牟尼本人和他早期的信徒是同劳动大众有密切的联系的。
他们了解人民的生活,用人民的一些喜闻乐见的、从他们生活中选取来的比喻来阐述比较难懂的佛教教义。
佛教发展之所以能这样迅速,影响之所以这样大,与这种说法方式可能有些关系。
此外释迦牟尼不承认梵文的神圣性,主张和尚使用自己的方言来宣传教义。
二、提婆达多同释迦牟尼的矛盾是“两条路线”的斗争。
公元前4世纪时,佛教有三个中心:东方是吠舍厘,流行的是大众部;中部是憍赏弥,流行的是上座部;西方是秣兔罗,流行的是说一切有部。
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堂兄弟,在佛经中他被描绘为十恶不赦的坏人。
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威望很高的人。
他有自己的戒律,有自己的教义,有群众。
他同释迦牟尼的矛盾决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在佛教史上是重大事件。
提婆达多的根本思想就是:“但有此生,更无后世。
”这使我们立刻就想到六师之一的晡剌拿。
我在上面已经多次提到提婆达多与晡剌拿是最亲密的好友。
他们俩都被释迦牟尼的徒子徒孙们打入十八层地狱。
他们的思想有非常类似,甚至完全一致的地方,是很自然的。
“破”的主要根由是戒律分歧。
《季羡林谈佛》简介
《季羡林谈佛》简介
《季羡林谈佛》简介
【《季羡林谈佛》内容简介】
《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的论文集,在《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中,季羡林先生以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并通过原始佛典的语言現象来探讨佛教的传布与发展,找出了佛教演变的规律,是中国人研究佛教的入门读物。
【《季羡林谈佛》评论】
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
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
风风雨雨都经过了。
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
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季羡林
季老的学问、人品都是一流的。
--著名哲学家汤一介
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著名学者、季羡林弟子钱文忠
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
——季羡林之子季承
【《季羡林谈佛》目录】
释迦牟尼
浮屠与佛
再谈浮屠与佛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佛典中的“黑”与“白”
《列子》与佛典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法显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
佛教的倒流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我和佛教研究
后记。
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佛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季羡林是如何谈佛的?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佛教曾经在印度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里流行过。
一直到今天,它还在这些国家里不同程度地流行着。
但是,尽管古今中外研究佛教的书籍、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真正搔着痒处的却是绝无仅有。
这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于这个有世界意义的宗教的理解。
恩格斯说过,基督教的历史起源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者也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想,对我们来说,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也是这样。
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六世纪。
这时印度情况是怎样的呢?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
他们先在西北部旁遮普一带立定了脚跟,然后逐渐向东扩展。
到了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他们已经到达了孟加拉或者更东的地方,他们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
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迁,或者向北方和东方撤退;有的还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忍受着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
当时印度正处在奴隶社会,这些人就是奴隶或者接近奴隶的人。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雅利安人显然低于本土居民。
最近几十年来的发掘工作,证明了本土居民创造的所谓“印度河流域的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
雅利安人继承了这种文化,与本土居民共同努力,加以发展。
到了佛教兴起的时候,北印度早已由青铜器时代转入铁器时代了。
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原始居民多从事农业,而雅利安人则本是游牧民族,到了这时候,农业的地位也渐趋重要。
农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农村公社,土地是公有的,农业与手工业直接结合。
手工业的分工已经比较精细,有各种不同的手工艺人。
而且农村公社也似乎在手工业方面有了一些分工,有专门从事一个行业的村社。
这就证明,商品经济已经很发达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日益扩大。
季羡林抬出孔子立国教,自己的恩师胡适早就打破了孔教的迷梦儒家孔子孔教季羡林新儒家
季羡林抬出孔子立国教,自己的恩师胡适早就打破了孔教的迷梦儒家孔子孔教季羡林新儒家1999年,88岁的著名学者季羡林访问台湾,拜谒胡适墓,“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眼泪自然流出”,遂写下《在胡适墓前的回忆与反思》。
当时有人告诉他,胡适曾说过:“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季羡林很是感激。
《胡适全集》出版时,季羡林写了长序,回顾他与胡适的交往,并说,'我毕生感谢他们几位先生(指陈寅恪,胡适,傅斯年,汤用彤等)对我有知遇之恩'。
他写道:'我从小就读胡适的书,从我这一方面来讲,我们算是神交已久。
从年龄上来看,我们是相差一个辈分。
当他在北大教书最辉煌的时期,我还在读中学,无缘见他,也无缘听他的课。
上大学时,我上的是清华大学,所以始终没有一面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季羡林对恩师胡适充满感激之情,以至于想学古人墓前焚稿“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掉”。
季羡林对胡适的评价“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过河卒子”,一个好人,被蒋介石玩于股掌之上。
季羡林说要还原胡适的本来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作为思想家的胡适,季羡林这样评价,“不管是哲学,还是思想,他都没有独立的体系,而且好像也从来没有想创立什么独立的体系,严格地讲,他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
我给他杜撰了一个名词:行动思想家,或思想行动家。
他毕生都在行动,是有思想基础的行动。
大名垂宇宙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学术史上,中国文学史上,甚至中国政治史上,是空前的,而执大旗作领袖的人物,不能不说是胡适,这是他在既定的思想基础上行动的结果。
一个纯粹的思想家是难以做到的。
“(季羡林《作为学者的胡适》)学者陈漱渝专门写了篇《大师的瑕疵:以季羡林先生谈胡适为例》,指出季先生回忆胡适的文章有时跟史实相距太远。
季羡林北洋政府当成了国民党政府,实属张冠李戴。
用“小骂大帮忙”来概括胡适跟蒋介石的全部关系是否有简单化之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于公元一世纪扎根于中国之后,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道教在理论上虽然不是佛教的对手,但它是土生土长的,用它来对抗外来的佛教,最容易奏效。
在理论方面根本不是佛教的对手。
交手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道教徒于是就施展出以后常常使用的手法:一方面拼命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抄袭佛教的学说。
《太平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
此外,还施展出一种以后也常常被人使用的手法:你说浮屠好,他其实是中国人,老子入夷狄化胡,命令尹喜托生为释迦牟尼。
《老子化胡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
因此,它就常为统治者所利用。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与兴隆,道教也许传播不开。
汉族有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这是统治的基础。
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道教并不违反它,而佛教却偏偏破坏这一套,在佛教同道教和儒家的斗争中,这是对它很不利的一个方面。
、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
在这里,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
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
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
佛道斗争也不能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宣扬白日飞升,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这种幻想恰恰投合了统治者的心意。
在表面上与佛教的基本思想形同水火。
佛教主张生为空幻,要追求解脱,追求涅槃,想要跳出“轮回”,主张“无生”。
因而引起了激烈的论争。
佛道的矛盾并没有减少。
到了唐初,这个矛盾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道教是民族形式的宗教,又得到唐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因此在两教斗争中显然占了上风。
在这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所谓“傅奕辟佛”
儒道两家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即使有时也难免有点矛盾,但是总起来看,二者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中国古代有几个皇帝兼奉儒道,比如汉武帝、秦始皇。
儒道两家是可以并存、可以共处的。
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儒道两家之间的关系,都不像它们同佛教的关系之紧张。
佛教初传入时,儒佛没有什么矛盾,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佛、儒两家思想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此时儒门之士,多归心佛法,而缁门佛徒,亦不废儒学。
玄奘本人就出身于儒家佛教主要攻击的对象是道教,对于儒家则很少敢于非议。
因为儒家是钦定的,非议儒家就等于非议朝廷。
但也不是完全如此,只要有机会,佛家总对儒家射上几支冷箭的。
比如华严宗判教: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
五教之外,还有最低的教,在这里佛家把儒家放在最低的地位上。
唐朝儒生反对佛教,态度比较一致,理论比较肤浅。
如韩愈、柳宗元和刘禹等,最著名的辟佛者是韩愈,他就是肤浅的典型,名著《原道》。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整个的中国思想史上,儒、佛的关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间的关系,也是很错综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