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两汉经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什么是经学我们要研究经学及其对后来者的影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学。
经学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孔子所在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末年,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仕途受挫之后无奈返回鲁国,开始编订整理传统文献,这便是六经(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做,存在争议),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在此之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准研习儒家思想。
到了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并称显学,但是儒家的影响更大,六经已经被人们公认为经典。
但是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大量经书典籍失传,后来说的儒家经典,一般指后人经过口耳相传整理得到的儒学十三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所谓经学,就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当中的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的道理的学问。
经学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两汉时期是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
经学产生于西汉,而随后在汉代统治下共400多年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教育不同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经学是怎么样逐渐演变的,期间发生了哪些标志性事件。
二、两汉经学的演变过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建立之初,随着秦朝专任法家治国的失败,儒、道两家的学说又开始活跃起来。
但是,由于当时外戚、功臣等的大力提倡,还由于道家“黄老之学”的“文武兼备”、“刑德并用”、“以法为符”、“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思想更有利于稳定汉初的政治形式并恢复汉初残败的社会经济,所以道家应时而成了汉初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汉初几十年道家政治的实行,的确使凋敝不堪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愿意像汉文帝、汉景帝那样“恭俭无为”、“贵柔守雌”了,他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武帝不仅要独揽大权,而且还要试图消除郡国力量过于强大这个内忧与匈奴侵边这个外患以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
秦朝的学术研究
秦朝的学术研究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朝的学术研究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本文将从秦朝的经学、史学以及天文学方面展开论述,以展示秦朝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
经学是古代中国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秦朝,经学的地位更加凸显。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制定了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经学的重视。
在秦朝,经学家主要致力于读解和研究《易经》、《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
秦始皇下令烧毁书籍,曾有许多经典著作失传,但也有一部分经学家在之后的汉朝将这些失传的书籍重新整理和研究,使它们得以传世。
史学在秦朝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史书,众多历史文献都遭到了毁坏,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秦朝的史学研究。
秦朝的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编纂历史,秦始皇下令修订史书,编纂了最早的通史《秦记》,用以总结和记录秦朝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此外,秦朝还有一些历史文献如《韩非子》等留传至今,对后世学术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天文学方面,秦朝也进行了较为重要的研究。
秦朝的天文学主要集中在历法的制定和天象的观测方面。
秦朝制定了以太阳周期为基础的历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规律性。
此外,秦朝还注重对太阳、月亮等天体现象进行观测和记录,为后来的天文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农业和航海等领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秦朝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尽管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动中,许多文献遭到了毁坏,但是秦朝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因此停止。
经学、史学以及天文学等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
秦朝的学术研究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和参考。
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如何理解经学的意义?
如何理解经学的意义?经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形成、輝煌、解体与消亡和今天的复兴四个阶段。
重提经学的意义,必须首先了解其历史意义及其解体与消亡的原因,再结合今天的实际来理解和定位其意义。
经学的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代表其对国人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功,而它在漫长历史中的统治地位,又进一步塑造了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经学已成为中华文化之基因(根),所以经学的解体与消亡并不意味着其意义的完全丧失,而今天经学的复兴将在重振文化主体性,重建政治合法性,重建国人精神家园以及弥补教育分科的不足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理解;经学;意义一、形成与辉煌时期:提炼和塑造了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经学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是古代政治、社会和人生经验长期的积累,而六经的形成提炼了先民的核心价值观。
徐复观先生指出“经学是由《诗》《书》《礼》《易》《春秋》所构成的。
它的基本性格,是古代长期政治、社会、人生的经验积累,并经过整理、选择、解释,用作政治、社会、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①。
经学走向辉煌甚至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因为儒家提倡,统治者推崇,而是其本身具有高度的优越性,符合民众的价值观念。
六经何以成为极高的地位,原因是其阐明的道理符合人性、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六经就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或者人们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果。
马一浮说“六艺本是吾人性分所具之事,不是聖人旋安排出来。
……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露的,性外无道也”②。
经学的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标志着它对国人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功,而其在漫长历史中的统治地位,又进一步塑造了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经学发端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者对六经的研习、整理和阐述,至汉代而造及辉煌。
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成为“吾国之大宪章”,为思想、政治、社会以及私人生活的楷式。
李源澄曾指出“未有经学以前,吾国未有统一之思想。
经学得汉武帝之表彰,经学与汉武帝之大一统政治同时而起。
浅谈汉唐时期经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汉唐时期经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摘要:崇圣尊经是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一切学问,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等等都与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描述了汉唐时期经学的建立以及经学对古代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汉唐经学;崇圣尊经;崇儒立学;经学教育一、经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经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学术和思想现象。
“经”的原始意义是直线。
与它相对的是纬,即横线、旁支。
故《左传》说,“经天纬地,天之经,地之纬,民之行”。
汉代儒学有经书,又有纬书,纬书是发挥经义的,把经的意思从义理上加以扩展。
经字,又有道路的含义,还有常的意思,故用“经”字来形容一种学,是说这门学问、学术所讲的道具有普遍永恒的意义与指南、道路的性质,是必须用以作为思想与生活的指导的。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由当时政治、经济上的割据分裂造成的。
而社会、政治、经济的统一,必然要求文化和学术的统一。
因此,儒术独尊,建立经学,是统一的,也是客观历史要求的反映与表现,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儒学被奉为独尊,是经过了历史的选择的。
汉武帝时期,因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和思想学术领域的各种条件逐渐成熟,武帝开始建构适应封建大一统思想体系,于建元五年(西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同时于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于建元五年(西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儒学开始被逐渐定于一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
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儒家经学的独尊地位一旦确立,它就与汉代的现实政治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其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根本作用在于,以六经和儒学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用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统一。
二、汉唐经学对其教育的影响1.汉代经学影响下的教育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代,孔子首开私家讲学之风,他终生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前后受教的弟子达三千之众。
中国思想史复习简要
中国思想史复习简要一、名词解释(5个)1、巫史文化:殷商文化特色,体现祭祀与巫术为主,巫政合一;巫史作为中国第一批思想者,取得一系列的文化成果,他们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最终形成巫史文化。
2、礼乐文化:中华民族独特创造,是以“礼教”与“乐教”为主的教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征。
3、经学:是中国文化的骨干和价值本原,是关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传承、演变的学问,包括学术与信仰两个层面。
4、意义的信仰:是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追求和体悟,这种追求的目标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之中。
5、经学政治:借助传统历史文化的资源,以圣人和经典的恒久权威性来维护王权政治架构的权威。
6、义疏之学:对经典著书进行全面的疏解、串讲。
7、自然: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意思。
8、四心: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心;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9、四德:仁、义、礼、智。
体现“尽心、知性、知天”10、素王:是指具有帝王之德但未居帝位的人。
11、革命:古代以天子受命于天,故凡是朝代更替、君主易姓,皆称为革命。
10、顺向诠释:在原文本基础上引申发挥,与原文本思想方向大体一致的文义引申诠释。
11、逆向诠释:在基本方向违背原作精神或基本上否定原作精神的自我表现式诠释。
12、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成为主流,汉传佛教的最主要象征之一。
13、内圣外王:指在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在外施行王道,实现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14、新儒学:宋、明心性之学,主张天仁合一,天心性合一,因地之心性说。
15、明体达用:儒家哲学范畴,主张经义和治事有机结合,直接领悟儒家经义。
16、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儒家重要经典。
17、《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8、《法言》:汉代杨雄对王莽从希望到失望的自我反省。
19、尊德性:尊重重视德行从而实现道德的境界;尊重人在“学习”过程中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天性。
20:人文生态:一个族群生产发展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是该族群信奉的经典及价值观和生存样法。
明清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传承
明清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传承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而且在学术思想和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明清两代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传承,并着重讨论士人思想、经学、文学艺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明清时期,中国的士人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明代初期,朱元璋明确强调士人应当以行为为本,秉持儒家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政治理念以服务于社会。
然而,到了明代中晚期,士人思想开始出现多元化,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成为重要的思潮。
心学主张“知行合一”,强调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实践,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思潮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和科学领域,并对后来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学方面,明清时期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理学传统。
经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对于士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两代的经学家致力于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注释,以及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的研究。
他们注重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行为道德和社会伦理的观点。
例如,明代的戴震提出了““民胞物与,幸甚至哉!”的思想,他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两代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明代文学以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还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和人文思想。
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对贵族家庭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与虚伪堕落。
而清代则出现了具有古典韵味的诗词和散文,如李清照的词和纳兰性德的诗歌等,这些作品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的思想情感。
此外,明清两代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黄金时期。
明代朱载堉和宋应星等人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后来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清代,肖尔之、郭嵩焘等人致力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经学教育名词解释
经学教育名词解释一、经学教育的概念经学教育是指对经学知识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经学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门学术,主要研究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强调道德伦理、礼仪制度、政治治理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经学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学教育的起源经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儒家学说开始崛起。
经学的核心内容是《五经》(《周易》、《尚书》、《礼记》、《周礼》、《春秋》),通过研究这些经典来修身养性,为治国平天下提供指导。
经学教育的发展与儒家学派的兴起密切相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儒家学者不断发扬光大。
经学教育在中国古代时期一直是士人的重要培养内容,通过学习经典书籍、讲授经义、举行礼仪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才干能力。
三、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典的研究和解释、礼仪制度的学习、政治和治理的讨论等。
经学教育强调思想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1.经典的研究和解释经学教育的核心是对经典的研究和解释。
学生需要仔细阅读经典著作,并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理解其中的含义。
在研究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提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加以运用和发展。
2.礼仪制度的学习礼仪制度在经学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学生需要学习传统的礼仪规范,了解其背后的道德理念和文化传统。
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出克己奉公、尊老敬师、友爱互助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3.政治和治理的讨论经学教育也注重学生对政治和治理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价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方式,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影响。
通过对政治和治理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出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公民意识。
四、经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经学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1.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经学教育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两汉经学是中国国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经学对后世的国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经学的起源、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经学的起源经学起源于古代的文献学。
在古代,文献保存和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授,随着文字的出现,文献逐渐被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古代文献学。
而经学正是在古代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两汉时期的经学主要以儒家经典的研究为主要内容。
尤其是《五经》是当时经学研究的核心。
其中《尚书》、《礼记》、《周易》、《诗经》、《春秋》被看作是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的五部经书。
同时,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解释和阐释,推崇儒家传统的解经方法,注重经文的通读、分析和解释。
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学术研究而非仅仅注重仪式礼节等方面。
一方面,两汉时期经学家提倡通过学术研究来弘扬儒家思想,推广儒家经典,同时也倡导通过学术研究来改变社会风气,提倡道德伦理。
另一方面,两汉时期的经学家以经学为职业,严肃认真地对待经学研究,追求学术的卓越和创新。
尤其是刘向、杨雄等经学家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学问性。
两汉时期经学的代表人物在两汉时期,有许多杰出的经学家,他们对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两汉时期几位著名的经学家及其贡献:1.董仲舒(179BC-104BC):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经学家,他将儒家经典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主张以天道为依据来治理国家。
他对经学的研究极其深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说,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增长知识。
2.扬雄(53BC-18AD):扬雄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他注重对经典的研究和阐释。
他在《法言》中提出了“才子论”和“状元论”,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的和平。
3.刘向(AD4-AD23):刘向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他在经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经经的研究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并在《说苑》一书中对古代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
2.宗法制度:中国古代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周代逐渐完备。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它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3.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划分的二十四个时间阶段。
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创造,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
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4华夷之辨:我国封建史学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统观念,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夷之辨是根据《周礼》、《仪礼》、《礼记》以及《春秋》来区分华夏和蛮夷,其中《春秋》是华夏礼仪的宗旨,三礼是具体的规则。
“华夷之辨”的实质就是文明与野蛮之辨,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文化民族主义。
其重点在于保卫文明、学习先进,抵抗野蛮侵略和落后倒退,防止一切野蛮侵略文明导致的文明破坏、社会倒退的悲剧的发生,并追求对落后野蛮地区文明的感化。
5.《周礼》:亦称《周官》,儒家经典之一。
战国时代儒者搜集周王室官制和当时各国政治制度,并附以儒家的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一部关于理想政治制度的著作。
内容十分丰富、庞杂,包含有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家庭婚姻、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和礼节仪式。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概述 • 唐代前期的经学研究 • 唐代前期的史学研究 • 唐代前期的文学艺术 •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01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概述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背景
政治统一和社会安定
唐朝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政治统一,社会相对安定,为 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03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 影响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对外交流,对 世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贡 献。
02 唐代前期的经学研究
经学研究的背景和概况
背景
唐代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经学研究得以发展,成为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时期,儒 家经典被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为经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前期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个人情操的陶冶和审美 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 用。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
05
展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方法
家学传承
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传承主要以家学为主,家族中的长辈和名士担任导师,将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子孙或其他 有志于学的弟子。
私学
在唐代前期,私学也开始逐渐兴起,一些学者和名士开设私学,招收门徒,传播学术思想和文化知识。
史学研究的背景和概况
背景
唐代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史学研 究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朝廷重视 文化教育,对史学研究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概况
唐代前期,史学研究涵盖了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成果丰硕。
史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代表人物一:杜佑
思想:杜佑主张以史为鉴,认为历史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他著有《通典》 ,系统总结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后世影响深远。
论经学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影响
这种影 响既有积极 与进步 的一 面 , 也有消极和惰性的一面 ; 不仅是形式上 的, 而且是内涵上 的; 不仅是表 现在某 些具体方 面 , 而且是整体性 、 综合性 的。经学 的影 响往往 通过思 维方式发 生作用 , 因而也 深深潜
伏 于人们 的思想 意识之 中。批判地继承古代学术文化 , 必然需要学术范式的转变与思想观念上 的更新 。
是 交叉 重合 的 , 经 学 家常常也 是哲 学家 , 如董 仲
、
经学对古代学术文化 的辐射式影 响
舒、 朱熹、 王夫之、 魏源等无不如此。从文化形 态 上看 , 魏 晋玄学 与宋 明理 学既 是哲学 , 又 与经
学 有 密切 的 内在联 系 。魏晋 玄学 直接 继承 了汉
《 庄子 ・ 天下篇》 综论先秦学术 , 曾把未分 化之前 的学术称 为 “ 道术 ” , 而 把 分化 以后 的不 同流派 的学 术思 想称 作 “ 方术” , 认 为方 术 为道 术分 裂而 成 。 古 代学 术 文化 的发 展 , 的确具 有 庄子所 讲 的这 种 不 断 分 化演 变 的特 点 。然 而 , 汉代以降 , 无论学术文化如何发展变化, 作为意 识形态主流的经学对学术文化始终发生着辐射 式 的影 响 。
第2 7卷 第 1期 2 0 1 4年 1月
烟台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t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第1 期
边 家珍 : 论经学对 中国古代 学术文化的影响
1 0 9
可见 , 魏晋 玄学 家 的名教 与 自然之 论 , 最终 也没 有 从根 本 上否定 礼 教为特 征 的专 制制 度及 其意
关于经学的历史演变与分类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
(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
不过一致的方向是同意孔子主导了编辑地位,原始文本则非孔子原作。
)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
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之外,其它几未能幸免于难。
汉代起初高祖刘邦并不重视这些儒家经典,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大量的献书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长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诵已遭焚毁的经典,或把秦时冒险隐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传世。
因为文字、传述和解释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但其版本上则基本相同,后来统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坏孔子宅,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图书馆);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几篇《尚书》。
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与通行的五经相比,不仅篇数、字数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过程,揭示这一历史时期学术思想变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学术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是这一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经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区别和联系。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别介绍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在汉代的发展状况和主要代表人物,分析它们之间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原因。
同时,文章还将探讨汉代今古文经学斗争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这一斗争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汉代今古文经学的融合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逐渐由对立走向融合,形成了新的学术思想和解释体系。
文章将详细探讨这一融合过程的具体表现,如经注的互释、经义的相互渗透等,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文章还将关注这一融合过程对汉代学术思想界的影响,如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等。
文章将对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进行评价和总结。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认识到经学在汉代学术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今古文经学斗争与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这一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的重要视角和方法。
二、今古文经学的定义及其特点今古文经学,是中国汉代特有的经学现象,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今文经学指汉初由儒生口耳传授,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写出的经籍;古文经学则指出现较晚,由古文字写成的经籍。
它们虽同为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但在经书的来源、文字的解读、义理的阐释以及经典的传授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
今文经学注重经典的实用性,强调经文的现实指导意义,其特点在于强调经文的直接解读和应用,对经文的解释往往结合当时的政治、社会实际,力图将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理论依据。
论经学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决定性影响昭示我们 , 古代 文论研究无法 回避经
[ 收稿 日期] 06 1-1 20 — 0 2 [ 作者简介] 吴建 民(9 一 ) 男 ' ’ 安徽毫州人 ’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复旦大学 文学博士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11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1 期
2 o 年 1月 07
徐 州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f u h u N r l n. P i sp ya d S c c n e dt n .o z o oma U i ( h oo h n o i S i c s io X l l a e E i
V0. 3. . 13 No 1
J . 07 n a 。2 0
论 经 学 对 古 代 文 论 的 影 响
吴建 民
( 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 , 苏 徐 州 徐 江 211) 2 16
பைடு நூலகம்
[ 关键词 ] 经 学; 古代 文论 ; 影响
[ 摘
要] 经 学作 为中国古代 最权威 的学术 , 对古代 文论的 生成、 展产 生 了重 大而深远 的影 响 , 发 这种
论中体现 出来 , 而影响甚至制约着古代文论的 从
理论 建构 和 思 想 观点 的生 成 。实 际 上 , 古 代 文 在
论中, 大量的基本原理 、 思想观点 、 范畴命题 , 诸如 “ 文质彬彬 ” “ 、 诗言 志” “ 、 感物 生情 ” “ 化” 、教 、
“ 观风 ” “ 刺”、宗经 ” “ 以载 道”、通 变 ” 、美 “ 、文 “ 等
的优 势地 位 , 古 代 文 论 的影 响具 有 直 接 的 决定 对 性 , 其他 思 想 学说 所 无 法 相 比的 。这 种 直接 的 是
中国教育史经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经学的名词解释悠久的中国教育史经学承载着传统的智慧和文化,涵盖了丰富而多样的名词术语。
本文将探讨中国教育史中经学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所在。
经学(Jīng Xué)是一门研究古代经典和经典注释的学问,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周朝的儒家经典研究,以及秦汉时期的经籍整理和编纂。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学逐渐发展成为泛指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教育理念的总称。
经(Jīng)原义为经文、经籍,也指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是因为它包含了古代先贤智慧和思想的精髓。
这些经典不仅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与伦理观念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经学家(Jīng Xué Jiā)是指专注于研究经典和注释的学者,以提供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理解。
经学家通过阅读、比较、命名和整理不同版本的经典文本,以及从事经学批评和注释的工作,为后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经义(Jīng Yì)是对经典的解释和理解。
经义既包括经学家对经典的正式注释,也包括普通读者对经典的个人理解和诠释。
通过不同的经义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经典中的道理和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风(Xué Fēng)是指在教育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学术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经学中,学风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品质,注重严谨、专注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良好的学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并推动他们在学术上的进步。
四书五经(Sì Shū Wǔ Jīng)是指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
这些经典被儒家视为学习和修养的基础,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中,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形态。
传统教育(Chuán Tǒng Jiào Yù)是指中国古代经学所代表的教育形式。
传统教育强调学生的德行、修养和道德品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社会做出贡献。
经学的发展阶段与秦汉学术转型
经学的发展阶段与秦汉学术转型作者:秦莹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8期注:此论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编号:12CX06013B摘要:经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主体之一——儒学——最主要的发展形态,是在学术转型的大背景和大潮流下开始发展起来的。
对经学发展的阶段划分是一个在学术界长期争论而无一致认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经学发展阶段的再研究,希望可以使学术界对秦汉儒学及整个秦汉学术的研究获得新的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经学;发展阶段;秦汉学术转型作者简介:秦莹莹,女(1988—),汉族,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01春秋战国时期被公认为是我国社会历史的转型期,也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的转型时期,其时间可下延至整个秦汉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的转型和学术的转型往往相伴而行,战国、秦汉时期就是显著的例子。
将儒学到经学的发展作为战国秦汉时期学术的主要载体或者作为代表,放在整个战国秦汉时期两大转型的背景下来研究,以此揭示秦汉学术转型的规律,对于战国秦汉时期学术史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一、秦汉时期的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经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儒家之学,秦汉学术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百家争鸣的局面渐渐式微,战国后期法家学说的兴盛帮助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统治者在统一之后沿袭法家学说的治国策略过于苛刻,是严格意义上的以法治国,但战国以来的旧学术传统与秦王朝的君主专制主义发生了严厉的冲突,最终导致了“焚书坑儒”这一事件,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极端化的法家学说随着秦王朝的迅速灭亡而逐渐势弱。
到了汉代,统治者们为了避免“强秦速亡”局面重蹈覆辙,总结秦亡的教训,秦代盛行的法家思想到汉代以后就逐渐败落,这是秦汉之际学术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形态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形态所谓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是指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存在方式,即中国古代学术文化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现代的学术风貌、学术品格、学术特质的总和。
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特点十分明显,可能因为受今世学科过于细化之阻碍,目前专门缺乏之内在学理贯穿的、具有广漠学术视野的对中国古代学术形态的整体明白得与把握。
笔者以为,从经学传统入手,正是研究、把握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学以其特有的稳固性、因袭性、包容性、自足性,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阻碍,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经学传统。
从学理上讲,经学传统表现为“今文经学”的经世致用与“古文经学”的实事求是两大学术价值体系,和与之相关的价值取向、经学思维方式等。
一样说来,“今文经学”是指西汉董仲舒以后吸纳了齐学阴阳五行说的儒家经学,“今文经学”家尊崇孔子,以为他是托古改制的“素王”,重《春秋公羊》之学。
“今文经学”的学术特点是关注现实政治,讲阴阳五行、灾异谴告之论,致力于挖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意。
“古文经学”家那么尊崇周公,重《周礼》之学,并把六经看成信史。
其在学术上的特点是多讲文字训诂,留意典章制度,注重历史事实的展现与清理,具有浓厚的实证色彩。
经学的两大学术价值体系,绝不是一个空框结构,而是有其思想文化、学术方式论、包括内容与形式的丰硕内涵的,它不仅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而且对古代学术文化的大体精神提供了相当坚实的学理上的论证,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范围、命题和思想,产生了十分显著而具体的阻碍。
“今文经学”在新的层面上承续与发扬了西周以降的人文传统,贯穿着儒家长期积淀的忧患意识与人文关切,其“六经注我”式的经典阐释之学,充分表现出他们的主体意识,对后世的学术文化进展起到了类似“精神向导”的作用,积淀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
如清末专门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激于国危世衰,踊跃关切社会政治,试图借《春秋》公羊学的微言大义来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龚自珍、魏源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初唐时期的经学与儒学思想
初唐时期的经学与儒学思想初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长期的乱战,唐朝终于从战乱中崛起。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和经学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经学和儒家思想在初唐时期的相互作用,为今日的文化和学术思想输出奠定了基础。
一、初唐时期的经学在初唐时期,经学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科。
经学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学问,它注重经典的讲授和注释,以达到理解和体悟其中的意义。
在初唐时期,经学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立杨雄为经义馆学士,开始了系统地研究经学。
孝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在经学中得到了深入的阐释,并传承下来。
当时的经学家以讲义、注疏等方式教授儒家经典。
例如,唐代著名的《礼记正义》就是在这个时期汇集了很多古代经学家所做的注疏。
此外,经学家们还注重对经典的考据。
他们通过研究经典的起源、内容、文献版本等问题,来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本质。
经学的兴盛,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初唐时期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核心思想是道德伦理。
在初唐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
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韩愈。
他是唐代最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经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韩愈主张的礼乐思想,将其视为治国安邦的一种重要手段。
他认为,只有积极主动地推行礼乐之道,才能恢复天下之美,治理民风之丑,抬升人民道德的水平。
此外,韩愈还主张“气节不可夺”,强调人的尊严和自主性,反对陋习、贪婪和追求名利。
韩愈的思想对唐代的文化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独立思考、鲜明的人格特质和充满朝气的时代观念,都为后世的儒家学术思想和文化精神奠定了基础。
三、初唐时期的经学与儒学思想的相互作用初唐时期的经学和儒学思想互为补充,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经学注重实践和应用,注重对经书的解释和注释。
而儒家思想则注重人的修养和内心的道德素质。
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学术文化的独特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学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易经”是我国古老的经典,被称为“天书”。
是由学问与术数两大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军事、医学与民俗等多个方面。
一、《周易》的地位和影响《周易》又称《易经》,缩写《极易》。
它就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影响极为广为深入细致的古代经典著作。
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和深入探讨,曾代价了很大的热情和至多的精力。
该书约在战国时期即为被孔门弟子列入《诗》、《书》、《礼》、《趣》、《极易》、《春秋》的“六经”;汉代则被尊为儒家经典之首(因西汉武帝时曾设立“五经博士”,专门讲论《极易》、《书》、《诗》、《礼》、《春秋》五经);魏晋南北朝时,玄学流行,《周易》被列入“三玄”之一(即为《老子》、《庄子》、《周易》);唐代编修《五经正义》,《极易》领衔经;宋代注释《十三经》,《极易》为第一经;元、清、清三代,《四书》、《五经》为修订本教材,《极易》位居“五经”之首;清代阮元编辑《十三经注疏》将《周易》排在在第一位,清代乾隆时编撰大型的《四库全书》,同样将《周易》列入第一部经书。
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周易》占有着极为重要和不容替代的地位,因而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可以看做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渊薮和先导。
《周易》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尊崇,是与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的,正如《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小序》说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它是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商周时期古人思想的真实反映。
其中不仅包含古代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生活内容,而且包含古人关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思想内容。
正因如此,历代学者面对这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曾为之孜孜以求、探赜索隐,作注解疑之书,可谓连篇累牍、层出不穷。
据初步统计,古代有关研究《周易》的著作,将近三千种,居各种经典著作之首。
而研究《周易》也已成了一门丰富多彩的专门学问——易学。
有人甚至将它称之为“经学中的经学,哲学中的哲学”。
它对后世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清代著名学者皮锡瑞还大发感慨,谓“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经学通论》)。
由此可见,研究《周易》的人最多,但真正将之融汇贯通的人则少之又少。
这也从另一侧面告诉我们,《易》道的确广大。
而我们今天将之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课题,还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二、关于《周易》的经、传、学及象、数、理、占到学术界习惯上将《周易》分为经、传、学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所谓“经”,即指六十四卦卦象、卦名及其卦爻辞,也就是带有符号系统的《周易》古经;所谓“传”,指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解释《周易》古经为宗旨的十篇专论,古人曾称之为“十翼”,后人将之合称为“易传”或“易大传”;“学”则指汉代以来的学者对《周易》经和传所作的各种解释。
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周易》的历史实际,也易于把握和研究。
然而在学习和研究时一般人往往容易混淆,因为《周易》或《易经》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周易》或《易经》包括古经文和“易传”。
本来经与传是分开的,自西汉费直将“易传”的“文言传”附于乾、坤两卦之下,将“彖传”、“象传”分附于各卦之下,又将“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附于古经文之后,遂成为后世的通行本,于是人们习惯上便将它们称之为《周易》或《易经》。
狭义的《周易》或《易经》则专之古经文而言,即指六十四卦卦象、卦名及其卦爻辞。
事实上,经是经,传是传,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必须分清经是源,而传和学只是流。
若将源、流混为一谈,则既不利于对经的研究,也不利于对传的探讨。
在本书中,我们一般所指的往往是广义的《周易》或《易经》,包括经与传两个方面,而在需要时则将经、传分开叙述。
所谓象、数、理、占到,通常就是针对易学研究史上的学术流派而言的。
大致说来,象学派偏重于《周易》卦象的研究和深入探讨;数学派遣偏重于深入探讨《周易》中涵盖的数理与卦象之间的关系;理学派遣则主要致力于研究《周易》经传中涵盖的哲理;占筮派遣主张将易学研究用作社会生活实际。
事实上,不论哪个学派都有赖于研究《周易》的卦象和卦爻辞以及它所涵盖的道理,因此,通常学者只将它们笼统地归入象数和义理两派。
这种归类就是适度的,因为不论从易学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历代学者研究的实际内容来看,他们的研究女性主义往往或趋向象数,或趋向义理。
况且研究的角度相同所得出结论的结论也便相同,象数派从卦象和数理抓起,最终的归结点往往趋向自然事理;义理派遣从卦象和卦爻辞抓起,最终趋向社会与人生事理。
因此,我们主张将象数和义理的研究做为重点,而把占筮派遣做为参照。
因为占筮派遣的理论主张及其实际操作很难将人们推向盲从的道路。
当然,不论象数派还是义理派遣他们的研究都不可能将返回占筮,因为《周易》本身就是以占筮的面目发生的,不介绍其中的占筮原理就没办法步入《周易》殿堂,也无法探究其中所涵盖的哲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把占筮仅做为参照的主要原因。
三、《周易》经传与古代文化研究概述关于《周易》与古代文化关系的全面研究,首推二十世纪初的郭沫若,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专列了一篇“《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将《周易》与社会生活联系出来实地考察,并且在“精神的生产”一节中从宗教、艺术、思想三方展开了初步深入探讨。
然而郭先生的研究似乎偏重于就时代论时代,缺少横向的盾构。
迨至当代,高亨、朱伯崑、唐明邦、刘纲纪、金景芳、张政烺等学者,或遵从传统的训释方法;或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史学、文学等角度予以深入探讨;又缺少纵向的比较。
尽管朱伯崑、刘大钧、周止礼、李申、潘雨廷、胡道静等学者,曾企图从纵、斜两方直面《周易》的研究历史展开总体深入探讨,也的确牵涉至了一些文化问题,但要么趋向史,要么趋向某一学科,再不就是《周易》与古代文化的一般性夸饰,没能真正从《周易》与古代文化的互相影响角度抓起展开研究。
当然,也存有一些学者曾专门撰文深入探讨《周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问题,例如张岱年先生的《〈周易〉与传统文化》、台湾张廷荣的《易学与中国文化及文化中国》,可是又只是宏观上的综论,缺乏精细的具体分析。
关于伏羲八卦与《周易》的连带关系,近年来,随着《帛易》、《轻便》等出土文物的激增,张政烺、李学勤、张立文、刘大钧、廖名春、邓球柏等学者,从史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二者的关系,初步女性主义传说中的伏羲八卦当就是数字卦,《周易》中的阴阳符号就是由数字卦的“一”和“六”演进而去,这不能不说道就是一个重大突破。
但是,以上学者的研究大多从文字考据的角度抓起,间或牵涉文化社会学的范畴,又可是没能从宏观上为更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
在学术界,一般将《易传》定格为阐发《周易》本经的哲学著作,而对于《周易》本经的看法则主要集中在是筮书还是哲学著作的争论上,一种观点认为《周易》本经首先是卜筮之书,因其中包含一定的哲学思想,所以随着对它的解释,到《易传》时才逐步演变为一部讲哲理的书,冯友兰、高亨、朱伯崑等学者持基本相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没有经的哲学蕴涵,就不会有传的哲学阐发,并且《周易》本经的成书过程极为漫长,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应将《周易》本经视为一部独特的哲学著作,这种观点以李景春、张善文等学者为代表。
第三种观点认为《周易》本经是一部史书,其中保存了多方面的古代珍贵史料,特别是反映了殷周之际的历史变革,因而应从史学的角度来解释,平心、胡朴安等学者持这种观点;第四种观点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天文历法的书,也就是一部科学著作,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不仅对古代的科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相吻合,因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杭辛斋、薛学潜等持此观点。
然而这部著作却包容了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郭沫若先生曾将之列为“《周易》时代”加以考察,现当代也有一些学者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家庭婚姻以及农、林、牧、渔、手工业等方面进行研究。
故我们将《周易》本经定格为硕果仅存的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
我们认为,《周易》本经不仅仅是一部筮书,也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史学或天文历法著作,而只能说它包含了一些哲学思想、史学内容和有关天文历法的思想内容。
因为这部独特的著作,像甲骨卜辞一样,用卜筮的方法记录了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内容,诸如享祀、征伐、畜牧、渔猎、行旅、婚姻、饮食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民众对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初步认识。
同时这部著作不像甲骨卜辞是零散的记录,而具有严密的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叙述。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独特的著作是我国上古时代社会生活完整而具系统性的真实记录,它不但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思想史、文化史也是极有价值的思想史料。
所以,应将《周易》本经视为一部以卜筮为表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文化典籍。
正因如此,我们应将视野放开阔一些,除了从哲学角度研究外,更应该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广阔的领域内对它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观照。
目前在国内,关于《周易》与古代文化的研究依然就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对此并作了较为系统研究的著作,也只有存有周止礼的《易经与中国文化》,李申的《周易之河前记》,胡道静、戚文等编著的《周易十日谈》以及朱伯崑主编的《周易科学知识通览》等几部。
尽管这些著作分别从相同角度对《周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并作了或浅或深的阐释,但从总体上看看,这些研究尚处在科学知识普及性的起步阶段,阐释还显出简略和随意。
正因如此,杨庆中的《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既没总收入这些研究成果,也没展开专门阐释,正像方文达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本书“对二十世纪后20年易学研究中的某些热点问题,例如《周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未并作充份的论证。
”虽然这不能不说道就是一种缺憾,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确还很非常有限,阐释也还不明朗。
综观目前国内对《周易》与古代文化所作的相关研究,尽管讨论非常热烈,但真正意义上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周易》与古代文化的关系问题实在过于庞杂,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又有社会科学的内容,若非通才,决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二是这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须作大量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然而目前既懂《周易》又兼通古代文化的人才较少,尚需进一步的培养。
鉴于上述情况,本教材也只是为这方面的研究作了一些基础性的铺垫工作。
在教材中我们不仅首次提出了应将《周易》古经视为一部文化典籍从宏观上加以观照,而且提出应将经、传、学分开来放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微观考察。
以故本教材首先对《周易》的性质及其内容作了一些概括性的介绍,并对历代易学研究概况作了一些评述,同时就如何解读《周易》古经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以期在学习中对《周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