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期末测试习题与答案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A答案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A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广告创意B. 消费者心理C. 广告媒介D. 广告效果答案:B2.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最先考虑的是()A. 产品价格B. 产品品牌C. 产品功能D. 产品外观答案:C3.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生理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C4. 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的目的是利用()A. 权威效应B. 社会认同C. 从众效应D. 光环效应答案:D5.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可以影响消费者的()A. 情绪反应B. 购买意愿C. 品牌记忆D. 以上都是答案:D6. 广告中使用幽默元素可以增加广告的()A. 吸引力B. 说服力C. 传播力D. 以上都是答案:D7.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的态度改变可以通过()实现A. 信息说服B. 社会影响C. 认知失调D. 以上都是答案:D8. 广告中使用恐惧诉求时,恐惧程度应控制在()A. 过高B. 过低C. 适中D. 极端答案:C9. 广告中使用性诉求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 直接展示B. 隐晦暗示C. 避免使用D. 适度使用答案:D10. 广告中使用儿童形象可以增加产品的()A. 可信度B. 亲和力C. 专业性D. 权威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包括()A. 个人因素B. 心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ABCD2. 广告中使用音乐的目的包括()A. 增强情感共鸣B. 提高品牌记忆C. 增加信息传播D. 强化品牌形象答案:ABCD3. 广告中使用故事叙述的目的是()A. 增加信息的吸引力B. 增强信息的说服力C. 提高信息的传播力D. 促进消费者的情感投入答案:ABCD4. 广告中使用比较广告的策略包括()A. 直接比较B. 间接比较C. 功能比较D. 价格比较答案:ABCD5. 广告中使用情感诉求的目的是()A. 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B. 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联结C. 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D. 促进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改变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广告心理学只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广告创意B. 广告媒介C. 消费者心理D. 广告效果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消费者态度B. 消费者行为C. 广告设计D. 广告预算答案:D3. 根据广告心理学,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过程通常包括()A. 注意—兴趣—欲望—记忆B. 注意—兴趣—记忆—行动C. 注意—兴趣—欲望—行动D. 注意—欲望—兴趣—行动答案:C4. 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的目的是利用()A. 权威效应B. 社会认同C. 光环效应D. 以上都是答案:D5.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可以通过()来测量。
A. 品牌知名度B. 品牌忠诚度C. 品牌联想D. 以上都是答案:D6.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A. 问题识别B. 信息搜索C. 评估选择D. 购买行为答案:A7. 在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注意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广告内容的新颖性B. 广告呈现的方式C. 消费者的心理状态D. 以上都是答案:D8.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改变可以通过()来实现。
A. 理性说服B. 情感诉求C. 社会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D9.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主要依赖于()A. 广告的重复播放B. 广告的创意设计C. 消费者的个性特征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根据广告心理学,消费者对广告的感知过程包括()A. 感觉B. 知觉C. 理解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广告心理学中,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因素包括()A. 个人经验B. 社会文化C. 他人影响D. 产品特性答案:ABCD2.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有()A. 个人因素B. 心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ABCD3.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处理方式包括()A. 选择性注意B. 选择性理解C. 选择性记忆D. 选择性行动答案:ABC4. 广告心理学中,广告效果的测量指标包括()A. 品牌知名度B. 品牌态度C. 购买意向D. 销售量答案:ABCD5.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广告的感知偏差包括()A. 选择性注意B. 选择性理解C. 选择性记忆D. 选择性行动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态度的形成过程。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题考试题型:论述题,共7题,学生可选择其中的5题作答。
每题20分,共100分。
1、你如何理解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该题答案在绪论部分)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广告学的交叉学科,是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与心理学、广告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活动,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探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是在各种实践领域中应用、探讨这些规律。
广告心理学把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应用于广告活动中,并探讨构成广告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现象和他们在广告传播活动中有哪些特殊的心理规律。
虽然广告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但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情况下的人,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是处于广告活动情境中的人。
广告心理学以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但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所以,广告心理学可以说是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一个小分支。
广告学是探讨广告活动现象及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广告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广告理论的揭示。
广告的目的是要对广告对象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广告心理学正是在广告学所描绘的广告活动框架之下,探讨人在广告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为广告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广告学研究的广告活动过程是宏观的,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活动中人的心理是微观的。
广告学强调艺术性和科学性,广告心理学更加强调用科学的角度审视广告。
换句话来说,广告心理学是适应广告的科学性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为广告活动中的各种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证依据。
2、简述20世纪广告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该题答案在绪论部分)(一)20世纪早期,受到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的限制,局限在表层的心理活动。
研究的目的是用于卖方市场,为生产者服务。
营销传播观念是“请消费者注意”。
(1)1900年H·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开始谈到广告活动中消费者的注意、兴趣等心理现象。
广告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广告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 C )。
A. 广告设计B. 广告传播C. 消费者心理D. 广告效果评估2.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接收过程不包括( D )。
A. 注意B. 兴趣C. 记忆D. 反馈3.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快4. 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属于哪种心理效应( B )。
A. 权威效应B. 社会认同效应C. 从众效应D. 稀缺效应5.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主要影响消费者的( C )。
A. 认知B. 情绪C. 情感D. 行为6. 广告中使用幽默元素可以增加广告的( A )。
A. 吸引力B. 可信度C. 专业性D. 教育性7.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的态度改变通常遵循的路径是( D )。
A. 中心路径B. 外围路径C. 双路径D. 两者都有可能8. 广告中使用恐惧诉求的效果通常取决于( B )。
A. 恐惧程度B. 恐惧与产品的相关性C. 恐惧的普遍性D. 恐惧的时效性9. 广告中使用性诉求的效果通常与( C )有关。
A. 性别B. 年龄C. 文化背景D. 个人偏好10. 广告心理学研究中,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D )。
A. 问题识别B. 信息搜索C. 评估选择D. 购买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心理因素包括( ABCD )。
A. 知觉B. 动机C. 态度D. 学习2. 广告中使用音乐的目的可能包括( ACD )。
A. 增强记忆B. 提高价格C. 激发情感D. 创造氛围3. 广告中使用儿童模特可以激发消费者的( BD )。
A. 权威感B. 保护欲C. 竞争心D. 亲和力4. 广告中使用比较广告的潜在风险包括( BCD )。
A. 增加可信度B. 引发负面情感C. 侵犯他人权益D. 降低品牌独特性5. 广告中使用社会证明的目的是( ACD )。
广告心理学期末测试习题与答案

一、多选题1、广告人指在广告代理公司从事()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A.广告策划B.广告设计C.广告文案D.广告运作正确答案:A、B、C、D2、广告的心理功能体现在( )A.诱发或满足需要B.传递沟通C.购买行为D.影响态度正确答案:A、B、D3、广告中熟悉感的建立,可以使用广告受众熟悉的()。
A.熟悉的人物类型B.熟悉的歌曲C.熟知的话题D.熟悉的词正确答案:A、B、C、D4、消费者的安全需要是指()。
A.饮食B.性C.财产安全D.保障自身安全正确答案:C、D5、下列属于动机冲突的是()。
A.回避—回避B.冲突—冲突C.趋向—趋向D.趋向—回避正确答案:A、C、D二、判断题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主要指包括广告传者和广告受众正确答案:√2、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有意注意。
正确答案:√3、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
正确答案:√4、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分为感性购买和理性购买。
正确答案:√5、广告中常常应用促使广告受众产生肯定情绪的因素,而达到时对产品的肯定态度。
正确答案:√三、填空题1、广告心理学的特定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的规则与()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确答案:效应2、教育性原则是指广告中的元素不应违反广告传播地区的受众所共有的()理念。
正确答案:文化道德3、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的反映。
正确答案:整体4、在广告中,联觉的运用非常广泛,其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是由()引起的联觉,例如,冷暖感觉。
正确答案:颜色5、知觉的()是指人对任何事物的知觉都是以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来领会的。
正确答案:理解性6、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正确答案:选择性7、理解是个人运用已有知识、()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
正确答案:经验8、广告受众通过两种途径达到对语句的理解,一是()分析,一是句法分析。
广告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告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广告设计B. 消费者行为C. 广告投放D. 广告效果评估答案:B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广告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答案:D3. 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主要利用了消费者哪种心理机制?A. 社会认同B. 认知失调C. 归因偏差D. 选择性注意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广告心理学中的效应?A. 品牌效应B. 光环效应C. 锚定效应D. 学习效应答案:D5. 广告中使用“限时抢购”策略,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种心理?A. 稀缺效应B. 社会认同C. 权威效应D. 从众效应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广告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答案: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过分依赖(或“锚定”)他们最初获得的信息。
在广告中,通过设置一个相对较高的原价,然后提供一个较低的折扣价,消费者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折扣价上,感觉获得了实惠,从而促进购买行为。
2. 描述广告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并举例说明。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模仿他们认为与自己相似或值得尊敬的人的行为。
在广告中,使用明星或意见领袖作为代言人,可以吸引消费者模仿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 解释广告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感受到的不适感。
在广告中,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产品与预期不符,可能会产生认知失调,导致不满或退货行为。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某品牌推出了一款新型智能手机,广告中强调了其超长待机时间和快速充电功能。
请分析该广告可能利用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需求,并预测可能的广告效果。
答案:该广告可能利用了消费者对便捷性、效率和实用性的心理需求。
广告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广告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广告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解释了消费者如何通过广告形成品牌印象?A. 社会学习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 品牌态度理论2.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广告中常见的说服技巧?A. 权威性B. 情感诉求C. 价格比较D. 产品特性3. 在广告心理学中,广告的重复播放对于消费者记忆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抵触B. 增加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记忆C. 减少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力D. 对消费者记忆没有影响4. 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如何影响其购买行为?A. 没有影响B. 消费者态度积极时,购买行为增加C. 消费者态度消极时,购买行为减少D. 以上都是5. 广告中使用名人代言的效果主要基于哪种心理机制?A. 社会认同B. 认知失调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答案1. 正确答案:D. 品牌态度理论。
品牌态度理论认为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会影响他们对广告的反应和购买决策。
2. 正确答案:C. 价格比较。
价格比较不是广告中常用的说服技巧,而是产品销售策略的一部分。
3. 正确答案:B. 增加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记忆。
广告的重复播放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记忆,这是广告心理学中的“曝光效应”。
4. 正确答案:D. 以上都是。
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会影响其购买行为,积极态度通常与购买行为增加相关,而消极态度则相反。
5. 正确答案:A. 社会认同。
名人代言利用了消费者对名人的认同感,使消费者更倾向于接受名人推荐的产品或品牌。
结束语通过这些测试题和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广告心理学在理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更有效地设计和评估广告策略,以实现更好的市场沟通和销售效果。
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案例分析题.doc

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93)1・分析“平安中国,屮国平安”这一广告语。
答:这句广告语字数控制在7加减2减少了广告记忆内容,符合品牌信息记忆策略,在广告词语不断的反复中,使品牌更容易识别和记忆。
(书P147)“小国平安”是一句双关语,既显示了公司名称,乂表达美好的祝愿,与消费者的情感一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广告的表现迎合了人的高级情感的体现,为消费者与广告的沟通构筑了情感的平台。
“平安''蕴涵品牌内涵。
(15 P219) 2.商场往往以降价、保修、送货上门等作为促销手段,为什么?答:降价符合消费者希望价廉的心理,在马斯诺的需求层次划分屮的最高层是H我表现的需要的满足,名牌降价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名牌拥有,以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心理。
保修使消费者对商站和企业产生信任感,送货上门则是降低了消费者解决问题的难度,帮助消费者达到最后的购买行为。
(书P199)3.北京的全聚德是老字号,前几年北京出现了4家“仝聚徳”,后被北京政府取缔。
分析新开的“仝聚徳"的出发点,以及北京政府取缔其的原因。
答:利用消费者对全聚徳原有的记忆和感觉,以及对“仝聚德”因视觉上混淆而产生的错觉,利用消费者对该胡牌感觉化、情绪化的认识来误导来消费者。
品牌利用分化抑制的泛化nJ'能导致的商品识别混淆,使消费者将“仝聚德"视为“全聚德”,而根据国家冇关品牌名称和logo的设置中规定,两者的相似度如果来60%以上,是不能注册成功的,这样有意维护的品牌问的公平竞争,杜绝了更多欲利用品牌识别系统小的泛化现象牟利的举动。
4 •“乐口福J “凤凰羊毛衫”,“五香豆”等曾经是上海的名牌,价格也比鮫低,但现在上海人不把它们作为名牌,很少购买,外地人也不把它们作为送礼的佳品。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产品老化,缺少创新;品牌没有新的刺激点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广告没有推进,使消费者无法保持对该品牌的记忆;产品的价格比较低,不符合消费者“关怀与归属感需要”的价格。
(完整版)广告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广告心理学试题与答案一、单想选择、1.以下学者中,提出广告工作应发展成一门科学和心理学见解的是(B )A. H.盖B. W.D.斯科特C. H.闽斯特伯格D. 特里斯曼2.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应缓慢,叫做(A )A.知觉防御 B.知觉的超负荷 C.选择的感受性 D.知觉的整体性3.由“桌子”联想到“椅子”在联想规律上属于(D )A.对比律B.因果律C.相似律D.接近律4.马斯洛认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D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产品的安装和保证在产品概念上属于(C )A.核心产品B.有形产品C.附加产品D.以上都不是6.米勒的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C )A.5±2B.6±2C.7±2D.8±27.“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社交的需要属于( C )B.自我实现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安全需要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__________关系。
( B )A.正比B.反比C.无关D.不确定9.“爱屋及乌”属于___________效应。
(C )A.模特效应B.移情效应C.光环效应D.投射效应10.一个人由于缺乏水分而感觉到渴,这是_____的表现;而当一个人想要喝一杯果汁来解渴,这是_____的表现( A )。
A.需要;动机B.动机;需要C.需求;动机D.需要;需求11.当消费者需要某种商品时,“物美”和“价廉”不可兼得,所以就会在同类商品的两个甚至多个品牌间进行比较,这种现象属于( A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12、下列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是:(D )A 选择功能B 维持功能C 调节功能D 改变功能13、下列品牌或广告没有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是:(C )A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三菱”商标用于它的所有产品B 步步高音乐手机广告中的背景音乐C 淘宝商城D 名人代言的品牌或广告14、下列属于态度中的自我防御功能的广告语或谚语的是:(B )A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B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C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D 淘宝商城,淘啊淘啊淘15、下列属于刺激物的变化和活动的例子是:(B )A 广告商利用烂尾楼打出巨幅广告B 路边闪烁的霓虹灯C 众多彩色广告中的单色广告D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6、下列广告语不属于情感诉求的是:(A )A 不用吞服的安眠药B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C 为了孩子,请戒烟D 孔府酒家,叫我想家17.属于增强广告视觉刺激的方法的是:( B )A、利用悬念与奇想B、合理运用色彩C、提出鲜明口号D、增强刺激物的强度18.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心理过程。
广告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广告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广告设计的艺术性B. 广告的传播效果C. 消费者对广告的心理反应D. 广告的法律约束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消费者态度B. 消费者行为C. 广告媒体选择D. 广告投放时间答案:D3. 根据广告心理学,以下哪个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最大?A. 广告的创意B. 广告的频率C. 消费者的个人偏好D. 广告的可信度答案:C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5. 在广告中使用名人代言,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种心理?A. 从众心理B. 权威心理C. 归属心理D. 逆反心理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广告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模仿他们认为与自己相似或被社会认可的群体的行为。
在广告中,通过展示与目标消费者相似的人物或使用社会认可的名人,可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2. 解释“品牌忠诚度”在广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偏好和持续购买的倾向。
在广告心理学中,品牌忠诚度是衡量广告效果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
高品牌忠诚度可以减少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的利润率。
3. 描述“情感诉求”在广告中的作用。
答案:情感诉求是一种利用情感因素来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广告策略。
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正面或负面情感,如快乐、悲伤、恐惧等,广告可以更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建立情感联系,并促使消费者采取行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运动品牌的广告中,使用了一位著名运动员作为代言人,并在广告中展示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
请分析这种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答案:这种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包括权威心理和模仿效应。
著名运动员作为代言人,利用了消费者对专业运动员的尊敬和信任,从而提高了广告的可信度。
广告心理学测试卷及答案

广告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20题每题一分)1.现代广告一般由5个要素组成,即:广告主、广告代理机构、传播传媒、()。
A 受众和市场B 市场经济C 广告费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A 内容分析法B 学习法C 科研法3.马斯洛需求理论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
A 自我实现的需求B 虚荣心需求C 物质的需求4.心里发展的一般特点有: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联系性、()。
A 差异性B 遗传性C 环境性5.广告文本创作的原则一般为传播实在的信息、刺激受众的愿望、吸引受众的注意、()。
A促进购买行动 B 争取最大的利润 C 让广告美观6.为使品牌能够深入人心,广告必须与品牌本身的影响力结合起来。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突出商品特性、宣传商品品牌、()。
A 质量胜于雄辩B 名人效应C 市场经济7.消费需求的特点有:多样性、差异性、社会性、()。
A 变化性B 追求性C 攀比性8.行为一般乏指有机体外观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
A 行动B 运动C 活动9.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职业差异、()时代变迁、意识形态。
A 社会环境差异B 行为差异C 长相差异10.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时间和紧张度可划分为:心境、激情、()三种基本状态。
A 热情B 怀旧C释放11.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内部动力、目标动力、()。
A 外界压力B人为压力C舆论压力12.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A 运动知觉B 天生知觉C人为知觉13.认识过程分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
A思维 B 想法 C 情感14.选择广告传媒的最佳原则是“广、快、()、廉”。
A 准B美C好15.传媒选择的原则有效益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A相关性原则 B 经济原则C效益原则16.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广告心理学的应用渗透于商品品牌、商品包装、促销活动以及()的塑造等全过程之中。
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判断题.doc

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判断题.doc电大《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之判断题: 期末(556)判断题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的《广告理论》一书出版,该书的问壯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
()712.广告在任何条件下都必然是一种消费诱因。
()x13.人的一切心理现彖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就是心理的源泉与内容。
()714.个体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站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力活动。
()x15.可以进行双向传播的媒体被称为互动媒体,具有双向传播的广告被称为互动广告。
()716.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界,即个性心理特征。
()X17.比率变量既有量的人小,也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
8.在研究中得到大量的观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概括、分析他们如何反映出研究事物的性质以及尽量简化数据等工作都属于推论统计的任务。
()x 29.处理调查或实验数据时,常常要面对确认统计值之间差异的问题,如果通过假设检验标明该差异已不属于抽样谋差,而是总体上确有差异,这种情况叫做差异显著。
()七10.相关的情况可以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
()x 211.构成总体的个体是人或物。
()x212.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P 213.问卷的信度,是指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7314.投射测验法最早是一种测定人格的工具,是给被试者一组意义不清的刺激,让被试者加以解释,从他的解释中推断他的人格特点,后来应用于广告心理学中。
属于封闭式提问方式的一种。
()X 315.在进行实验法心理研究时,实验屮受试者的挑选、刺激的呈现(自变量)、反应的测定(因变量)都完全由主试者控制。
(16.问卷的编制耍符合严格的科学耍求,具体地说,耍在明确冃的和要求、欲测的变量及其行为表现等基础上,构建问卷结构。
(1 7 . 顺序量表在排列的时候没有采用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

2007年秋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客观题部分)(部分题目后面的序号代表该知识点所在的章节)一、填空题1.当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 人的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 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__________等活动。
想象P32.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 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
零相关P263.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征包括三个心理过程, 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_____________。
意志过程P44.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 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即个性心理特征。
P45.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又统称为个性倾向性。
P46.20世纪初, 刘易斯(Lewis)就注意到大众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 将其归纳为AIDA, 指的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注意、兴趣、欲望、___行动__这几个心理历程。
P97.态度理论的三相心理模型指的是态度有三个成分, 即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向三个成分。
P118.如果一则实验表明, 某广告随着其字体的逐渐变大, 而导致消费者对其注意度的逐步提高。
那么从相关的三种方式上来评判, “广告字体”与“消费者的注意度”属于正相关。
9.随机变量按照其性质不同, 可分为命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
P18 10.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 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
11.我们投掷硬币, 结果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利用抽奖箱抽奖, 抽得的号码可能是5号也可能是10号, 从现象的分类来看, 这种现象属于随机现象。
P20 12.次数分布, 是指在同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
P1913.通过具体求证, 就可能对样本统计值得出的差异做出进一步的一般性结论, 即总体参数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接收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注意B. 兴趣C. 记忆D. 购买答案:D2. 在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主要利用了哪种心理效应?A. 社会认同B. 权威效应C. 从众效应D. 稀缺效应答案:A3.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主要影响消费者的哪种心理过程?A. 感知B. 认知C. 情感D. 行为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广告中使用幽默的目的?A. 吸引注意力B. 增强记忆C. 增加说服力D. 降低消费者对广告的抵触情绪答案:C5.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不理解B. 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不信任C. 消费者对购买决策的不确定感D. 消费者对产品使用后的后悔感答案:C6. 广告中使用恐惧诉求,其目的是激发消费者的哪种心理反应?A. 愉悦B. 好奇C. 恐惧D. 愤怒答案:C7.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哪种心理机制?A. 认知一致性B. 社会影响C. 情感联结D. 行为习惯答案:A8. 在广告中,使用“限时优惠”策略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种心理?A. 损失厌恶B. 获得欲望C. 从众心理D. 权威效应答案:A9.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加工方式可以分为哪两种?A.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B. 深度加工和浅度加工C. 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D. 线性加工和非线性加工答案:B10. 广告中使用重复曝光策略,主要是基于哪种心理效应?A. 熟悉效应B. 社会认同C. 权威效应D. 稀缺效应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广告心理学中,影响消费者注意力的因素包括哪些?A. 广告的新颖性B. 广告的重复性C. 消费者的需求D. 消费者的动机答案:A、C、D2.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编码B. 存储C. 提取D. 遗忘答案:A、B、C3. 在广告中,使用情感诉求可以产生哪些效果?A. 增强广告的吸引力B.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C. 促进消费者的情感联结D. 增加产品的购买意愿答案:A、C、D4. 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A. 个人因素B. 心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环境因素答案:A、B、C、D5. 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态度改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A. 中央路径B. 外围路径C. 社会影响D. 认知失调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广告心理学中,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感知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广告心理学考试答案

广告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
A. 广告设计B. 广告效果C. 消费者心理D. 广告投放策略答案:C2.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接收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注意B. 兴趣C. 记忆D. 购买答案:D3. 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的主要目的是利用()。
A. 权威效应B. 社会认同C. 社会比较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广告心理学中提到的消费者决策过程的阶段()。
A. 问题识别B. 信息搜索C. 品牌评估D. 产品使用答案:D5. 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可以通过()来测量。
A. 问卷调查B. 行为观察C. 神经营销D. 以上都是答案:D6. 广告中使用恐惧诉求的效果通常在什么情况下最佳()。
A. 恐惧程度高,应对效能低B. 恐惧程度高,应对效能高C. 恐惧程度低,应对效能低D. 恐惧程度低,应对效能高答案:B7.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情感反应B. 注意力集中C. 记忆增强D. 以上都是答案:D8. 广告中使用幽默元素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信息的可信度B. 增加广告的吸引力C. 促进产品销售D. 建立品牌形象答案:B9. 广告中使用性诉求的效果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A. 产品类型B. 文化背景C. 消费者性别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广告中使用重复曝光效应可以增加消费者的()。
A. 品牌认知B. 品牌好感C. 购买意愿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消费者广告态度形成的因素包括()。
A. 广告内容B. 广告形式C. 消费者个性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2. 广告心理学中提到的消费者决策过程的阶段包括()。
A. 问题识别B. 信息搜索C. 品牌评估D. 产品购买答案:ABCD3. 广告中使用明星代言可能产生的效果包括()。
A. 提高品牌知名度B. 增加产品可信度C. 促进消费者模仿D. 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答案:ABCD4. 广告中使用恐惧诉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广告心理学考试题参考答案

1、广告对受众心理活动的影响2.广告是如何彫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呢?|—at认但过程曲擀乐t*.si±a 克主述翟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A、观察法的定义:观察法是在被观察者不被觉察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地观察并记录其外部行为表现,如:表情、动作、谈话等,以此来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B观察法的特点①有目的性,有计划性②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②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2、询问调查法A、询问调查法的定义:询问调查法又被称作访谈法,是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与行为的资料。
B询问调查法的优劣优点:可以进行深入、有针对性的调查;收集的资料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范围(即被调查者)广泛,只要能够进行口头表达即£1ft.可,有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缺点:要求调查员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些问题不宜做面访,如涉及个人财产、经济状况及隐私方面的问题;这种方法较为费时、费力、费财;此法获得的资料不易量化;这种方法受到访谈环境及访谈双方情绪的影响较大3、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中一种内心研究方法。
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
4、问卷量表法消费者对XX牌啤酒的感受与看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3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有哪些(1)一般购买动机。
生理性购买动机和心理性购买动机两大类。
(2)具体购买动机。
求实、求新、求美、求便、求廉、求名、好胜、嗜好、安全4、引起注意的因素(8 种以上)1、有用的信息2、相关性、支持性的信息3、趣味的幽默性的信息4、刺激物的强度(脑白金2)5、刺激物的变化运动,变化分为不断变化和突然变化6、刺激物的颜色7、版位的影响8形状的影响9、刺激物间的对比(没有对比的广告,无法吸引人的注意。
对比性可以提高广告的注视率)10、新奇11、重复(脑白金)(反复可以提咼广告效果,因而一般的广告活动都是以某期间推出定期的广告。
)12、悬念(所谓悬念,系指在广告真传中不要一语道破主题,而是藏而不露,让人猜测、思索,这是广告大师巧布疑阵,一反常态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选题
1、广告人指在广告代理公司从事()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A.广告策划
B.广告设计
C.广告文案
D.广告运作
正确答案:A、B、C、D
2、广告的心理功能体现在( )
A.诱发或满足需要
B.传递沟通
C.购买行为
D.影响态度
正确答案:A、B、D
3、广告中熟悉感的建立,可以使用广告受众熟悉的()。
A.熟悉的人物类型
B.熟悉的歌曲
C.熟知的话题
D.熟悉的词
正确答案:A、B、C、D
4、消费者的安全需要是指()。
A.饮食
B.性
C.财产安全
D.保障自身安全
正确答案:C、D
5、下列属于动机冲突的是()。
A.回避—回避
B.冲突—冲突
C.趋向—趋向
D.趋向—回避
正确答案:A、C、D
二、判断题
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主要指包括广告传者和广告受众
正确答案:√
2、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有意注意。
正确答案:√
3、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
正确答案:√
4、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分为感性购买和理性购买。
正确答案:√
5、广告中常常应用促使广告受众产生肯定情绪的因素,而达到时对产品的肯定态度。
正确答案:√
三、填空题
1、广告心理学的特定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的规则与()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确答案:效应
2、教育性原则是指广告中的元素不应违反广告传播地区的受众所共有的()理念。
正确答案:文化道德
3、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的反映。
正确答案:整体
4、在广告中,联觉的运用非常广泛,其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是由()引起的联觉,例如,冷暖感觉。
正确答案:颜色
5、知觉的()是指人对任何事物的知觉都是以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来领会的。
正确答案:理解性
6、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正确答案:选择性
7、理解是个人运用已有知识、()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
正确答案:经验
8、广告受众通过两种途径达到对语句的理解,一是()分析,
一是句法分析。
正确答案:语义
9、高频词是以视觉表征为中介,在视觉通道中呈现时,对它的认知速度比较快;低频词是以()表征为中介,在视觉通道中还需进行转化,所以认知速度较慢。
正确答案:语音
10、记忆是通过()、保持和()三个基本环节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识记、再现
11、在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更容易被记住,而()部分更难记忆。
正确答案:中间
12、联想的规律包括接近律、( )、对比律和因果律。
正确答案:类似律
13、动机的发生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消费者内部的()达到一定程度,使其明确意识到;二是外部诱因诱发其潜在需要,使其明确意识到。
正确答案:需要
14、在广告中,如果引用名胜古迹,不可违背消费者原有的( )。
正确答案:价值观念
15、广告对广告对象保持()的信息差异,给其造成的恰到好处的心理压力,会更有利于使广告对象趋向于寻求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态度,从而接受广告中的观点。
正确答案:中等程度
16、要使消费者相信广告,一是不做虚假广告,二是()夸优点。
正确答案:实话实说
17、广告中过于()的用词,会使消费者在理解接受时大打折扣。
正确答案:夸张
18、广告应利用具有高吸引力的人物来传达信息,外表具有高吸引力的人有三种,包括()、俊男靓女和(),另外,动物或卡通角色也具有高吸引力。
正确答案:影视明星或体坛上的名人、儿童
19、精细加工理论认为,消费者态度变化是由于对信息加工的路径不同,这种信息加工路径分为()的和边缘的。
正确答案:中枢
20、移情,又称为,是指一个人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假设别人的观点、体验别人的情感。
正确答案:同理心
2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想形成良性互动,一要有良好的互利双赢的动机,二要有一定的恰当的()。
正确答案:交往技巧
22、调适能力主要包括以下特性:忍耐与承受性、应变与协调性、()。
正确答案:适应与自制性
23、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思维的统一。
正确答案:聚合
24、所谓已有的表象即以往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直观形象,这种形象具有直观性和()性。
正确答案:概括性。